跨文化交际中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文化交际中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摘要海南省是一个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经济特区,随着信息、交通的长足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国际旅游业迅猛崛起。旅游英语翻译不仅起着沟通国际间旅游桥梁的作用,更承载着东西文化交流的使命,对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举足轻重。本文从跨文化交际入手,通过分析异国文化在翻译中易出现的差异,提出旅游英语翻译中可行性的翻译技巧,旨在为海南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文化交际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岛屿,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自从成为国家经济特区以来,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蒸蒸日上。2010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就意味着海南岛已正式拉开了通往国际化旅游的帷幕,与国际旅游全方位接轨。随着海南旅游业的国际化,观光海南的异国客人会越来越多,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旅游英语翻译不仅起着沟通国际间旅游桥梁的作用,更承载着东西文化交流的使命。旅游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所以不正确的旅游资料翻译不仅会阻碍交流的有效性,甚至还会引起误

会,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要想把海南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旅游胜地”,对涉外旅游从业人员来说,不是简单地提供旅游翻译服务,而是必须了解异国文化的差异,使语言、文化与旅游三者在旅游英语的翻译应用中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使之在国际间文化交流中起着桥梁的作用,把博大精深的海南文化和现代海南的基本情况介绍给外国游客。因此,迫切需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要求他们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要担负起传播和保护本土传统文化的责任,又有能力巧妙地逾越中外文化差异带来的障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翻译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重视、尊重文化差异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前提

文化差异存在于人类文明的任何阶段,每个民族、国家的文化都不同于另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例如,西方人视红色为血腥,而中国人视红色为喜庆。海南历史悠久,虽人口不多,却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汉、黎、苗、回、藏、彝、壮、侗、瑶、白、泰、佤、水、京、土、布依等37个民族,这造就了海南复杂的文化背景。著名的翻译家尤金·奈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不了解目标语文化,翻译出来的只是语言;了解其文化,才能翻译出符合目标语文化需求的篇章。所以,从业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尤为重要。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能克服旅游业中跨文化交际时所遇到的障碍,这是海南国际旅游业

发展的基本保障。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劳伦斯·文努提1995年在他的《译者的隐身》中提出了“翻译目的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体现这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三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体现

1 语言结构差异

汉语与英语在语言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上不同,致使英语在这两个层面上汉语化。如:“有两俄国人要来海南”,正确的译文为:“two russians will come to visit hainan”。中国人往往受到母语的干扰而错译成:“there are two russians will come to visit hainan”。该句子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这里的there are属于存在结构句型表示某地存在某物;而two russians will come是主谓结构句表示某人要做某事,这是句型结构的混用。在“有两俄国人要来海南”的句子里,强调的是动作“来”,应采用主谓结构句才符合英语的语法规则。

2 思维方式不同

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对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看法而出语误。例如:“四个月的时间转眼即逝,我就要返乡了”。中国人认为这句话的主语是four months,所以谓语应与主语一致,理应为fly;而外国人认为这句话的主语是指时间four months’time而不是months,所以谓语理应用单数形式的flies,因此,不同国度的人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

3 背景知识匮乏

旅游涉及知识面极其广泛,在旅游英语的翻译中,要忠实于原文,但有些句子不能直译,更不能生搬硬套。从业人员不仅要懂人文地理,更要懂一些旅游常识,包括交通、货币、通讯、卫生,甚至法律常识、热点话题等。例如,“天涯海角”是海南著名的四a级旅游景区,如果译者对当地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无法准确地翻译该景区的内涵,因为看到“天涯”二字即知“天之边缘”;看到“海角”二字即知“海之尽头”,但现实中人人皆知天无边、海无角,所以对“天涯海角”的理解真是一头雾水。当了解到关于两块石头的民间传说就很容理解其文化内涵,恰当的译文就迎刃而解了。

四翻译技巧

翻译家们归结了诸多的翻译方法,无论是国外的纽马克的《翻译问题探索》、尤金·奈达的《语言文化与翻译》,还是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从各个角度渗透着不同的翻译技巧。但无论哪一种技巧都必须建立在对异国文化背景的理解和差异尊

重的前提之下。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所接触的诸多的翻译技巧,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应用更为可取,愿和同仁们一道探讨。

1 音译和意译的融合

景点翻译是旅游英语中最常见的,外国游客是通过景点的英文翻译来了解中国文化。景点翻译主要是地名翻译,其特点是有的需要音译,很少涉及文化内容,如“海口”、“三亚”等地名可音译为

haikou、sanya等。但景区地名的翻译,仅用音译无法表达完整的含义,需要采用音译加意译的翻译方法。如“海月广场”为“haiyue square”、“亚龙湾”为“yalong bay”等。如果采用完全意译的方法,把“海月广场”翻译成“sea-moon square”,则把景点完全西化了,易产生误解,游客会以为是大海和月亮广场,无法准确地传递出地名的信息。因为这些名词的翻译不同于普通地名的翻译,它们大多用词古雅、风格独特、音韵优美、寓意深刻,或者出自历史典故,或源于神话传说,或者富于诗情画意,或饱含人生哲理等。

2 专名和通名相结合

旅游景点由专名和通名两部分组成。专名是景点地名的实体部分,通名则表明景点或景观的类别。旅游景点一般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每类通名所使用的字互不相同,各有其明显的特征。如人文景观:南山寺(nanshan temple),南山(nanshan)为专名,“寺temple”为通名。又如,自然景观(河、泉、山、湾、石、谷等):万泉河wanquan river、五指山wuzhi mountain、蝴蝶谷butterfly valley等景区都是专名和通名相结合的翻译,既要明确表示景区的类别,又要确切反映自然景点的地貌特征或人文景点的实体情况。

3 适度删减法

由于中西方旅游文体风格上的差异,一些汉语特色文化信息如果进行逐字的翻译难免会显得罗嗦而累赘,所以翻译时应在忠实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