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连铸保护渣研究---奥氏体、马氏体不锈钢系列

合集下载

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Written by George Vandor Voort (Buehler Ltd)

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Written by George Vandor Voort (Buehler Ltd)

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Written by: George Vandor Voort (Buehler Ltd)马氏体的研究对于许多热处理过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马氏体转变时,残余奥氏体存在条件,如何判别和检测残余奥氏体,以及残余奥氏体存在的危害。

是形成板条马氏体(低碳)、片状马氏体(高碳)还是二者的混合组织?这取决于奥氏体母相的含碳量。

通常板条马氏体具有较高的韧性和塑性,但是强度较低。

片状马氏体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极大的脆性,几乎没有什么塑性。

随着奥氏体的含碳量增高,马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Ms)逐渐降低,这样就导致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困难。

如果这种情况发生,残余奥氏体就将出现。

除了一些特殊需求的之外,残余奥氏体的出现是极其有害的。

历史100多年前,人们对钢的热处理只有很粗浅的认识,只是在近几十年里人们才开始逐渐明白其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McQuard和Ehn的经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钢中添加少量的Al元素,可以控制在渗碳过程中晶粒尺寸。

这些晶粒在渗碳温度下,保温8~10小时晶粒尺寸仍旧十分细小,在此之前,在渗碳层组织中总是可以见到先前粗大的奥氏体晶粒,这些粗大的晶粒会导致:即便零件在承受很小的负荷状态下,仍旧产生晶间的脆性断裂。

随后,Grossman和Bain研究了钢的硬化理论,并根据钢的化学成分和奥氏体晶粒尺寸计算出临界淬火直径(DI)。

DI可以用于评估规定形状的试棒的淬火硬化层的深度和形状,并能用于评价实际的淬火状态。

与此同时,随着对等温转变曲线(I T)研究,使人们更容易辨别和了解像上、下贝氏体这样难于理解的显微组织。

IT曲线对于研究退火处理显微组织的转变十分有用,而对于实际的热处理显微组织的研究没有特别的用处。

连续转变曲线(CCT)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不久前,笔者曾与HomerResearch Laboratories ofBethlehem Steel实验室人员一起。

他们曾经研究使用静态Jominy试棒方法绘制CCT曲线——的确是个相当漫长痛苦的过程。

奥氏体不锈钢与马氏体不锈钢的区别与不同用处

奥氏体不锈钢与马氏体不锈钢的区别与不同用处

奥氏体不锈钢与马氏体不锈钢的区别与不同用处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

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

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

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

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

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奥氏体型钢(1)1Cr17Mn6Ni15N;(2)1Cr18Mn8Ni5N;(3)1Cr18Ni9;(4)1Cr18Ni9Si3;(5)0Cr18Ni9;(6)00Cr19Ni10;(7)0Cr19Ni9N;(8)0Cr19Ni10NbN;(9) 00Cr18Ni10N;(10)1Cr18Ni12;(11) 0Cr23Ni13;(12)0Cr25Ni20;(13) 0Cr17Ni12Mo2;(14) 00Cr17Ni14Mo2;(15) 0Cr17Ni12Mo2N;(16) 00Cr1 7Ni13Mo2N;(17) 1Cr18Ni12Mo2Ti;(18) 0Cr18Ni12Mo2Ti;(19) 1Cr18Ni12Mo3Ti;(20) 0Cr18Ni12Mo3Ti;(21) 0Cr18Ni12Mo2Cu2;(22) 00Cr18 Ni14Mo2Cu2;(23) 0Cr19Ni13Mo3;(24) 00Cr19Ni13Mo3;(25) 0Cr18Ni16Mo5;(26) 1Cr18Ni9Ti;(27) 0Cr18Ni10Ti;(28) 0Cr18Ni11Nb;(29) 0Cr18Ni13Si41.概述奥氏体不锈钢1913年在德国问世,在不锈钢中一直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其生产量和使用量约占不锈钢总产量及用量的70%。

ZG04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研究

ZG04Cr13Ni4Mo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研究
热 抽||
10.3969/j.issn.1673-3355.2018.0I.10
ZG04Crl 3Ni4Mo马 氏体 不 锈 钢 力 学 性 能 研 究
张 洪 生 -, 付 晓 虎 , 张 苏 鼍
摘 要 :通 过 热 {=5l拟 试验 {iJl=究 -次 火 、两次 同火 热 处 条 什 卜, Il 火 度 、iE火 冷 却 速 度 、 次 【uI火温 度 、 次 叫 火温 度 及 『【I1火 t1、J‘I;ilX、J ( ()4(:l13Ni4M 马 氏体 小 锈 俐 能 的 影 响 一iI ̄,: Z/”I: 丧明 ,ZG04CI’j3Ni4M{} j 体 小 锈 钢 住 l 040℃ it{火liq 嵌 度 flI 较 好 , 正火 冷却 速 度 快 和 一次 火 J 『 利 r 圈 服 强 度 的提 高 .ffl一 次 【IJJ火 濉 升 尚降 低 j 抗 十 慢 俊 . 次 【IlJ火 温 度升 高  ̄lI.I火 II、]-ihI J-('}力IJ均 小 利 了: J 10提 舟 关键词 :ZG04Crl3Ni4M‘ ; 氏体不锈 ;热模拟试验 ; JJ Pl-:fibl 中 图分 类 号 :rr( 142.7l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 1673-3355 {20l8)()l—o0l0—05
M echanical Property Test of ZG04Crl3Ni4M o M artensitic Stainless Steel l}】l1g 1_h}ngsheng. Fu XiaollLl, Zhang SIIXing
A bstract: rl1( ¨T1al Siinillali(川 _re t w l 【-a r}, d IItlt Io HI/ ̄11yZe }l¨ { m t·I【JI’nol nlalizing ten1p( Iatt J FC',nf)I.r e alizing 【’{}oliilg l·tit(-.I}i—iina1 v tenit) ilIg tenll}( ratul1e se( ondary t{ ̄lll[)lBI illg h.1nli( rn“… alld I( ̄lllii{ m lg thn{、lJl1 the I11 ̄( hnni(‘dl pi’OI}CI’iy ()1 Z(;04Cl’1 3Ni4M 【1 f11|Irfensilit·Hhlinless steel tllid{'3·oi1{ norinallzing and 1w{'lI ll I1Pritig hea1 Ii'eatIllen[.'.:>. I1he test rt stlIl rI t、IlIs tllt ZG04(:r13Ni4M(,I】1HrI(qlsif tt·stainl ss steel has Ir iettel’stlt ngih |IlI,I t}htslh·ilv whei1 it was T]OI’r ealized dI 1 040 : and higl1 IlI)rnlalizing ‘ ooling l [t11(1 primary ter nI)eriilg ieinI1f】rai rlr( 1)Pnefii lt)f】1r iIIIprove the yiehI sli’Pngih but.in(!i‘etlSlllg i}rhnal'y h lUlierhIg lI niI)Pi' ̄. 11itl* e l I]llCCS the tensile strength .dll【I in{’t-t d!  ̄‘ lllg t ‘ {}n{laiT f III]}e rilIg ten 1)E lHNII’I1[11111 tim{ holh al’ uol g(,【JII“)r Ill{ sir( nglh iniI)r(}velllell[. K eyw ords:Z(;04CI·13Ni4Mo; inariensiii{'s1ainless s t l; Ihel’IllllI si,inllalIll11I l; 11/ ̄{‘hani{ al ‘lf)(‘rI,

超低温轧制304_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逆相变及组织表征

超低温轧制304_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逆相变及组织表征

精 密 成 形 工 程第15卷 第12期12 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2023年12月收稿日期:2023-09-19 Received :2023-09-19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04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N110407005)Fu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204050);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 (N110407005)引文格式:艾峥嵘, 于凯, 吴红艳, 等. 超低温轧制304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逆相变及组织表征[J]. 精密成形工程, 2023, 15(12): 12--18.AI Zheng-rong, YU Kai, WU Hong-yan, et al. Martensite Reverse Transformation 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304 Austenite Stainless Steel during Cryogenic Rolling[J]. Journal of Netshape Forming Engineering, 2023, 15(12): 12-18. 超低温轧制304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逆相变及组织表征艾峥嵘a,b ,于凯c ,吴红艳d*,贾楠a,b(东北大学 a.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b.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c.冶金学院d.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819) 摘要:目的 研究超低温轧制(Cryogenic Rolling ,CR )亚稳态奥氏体不锈钢在不同退火温度下马氏体逆相变、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

方法 首先,对实验原料304奥氏体不锈钢进行1 050 ℃保温30 min 的固溶处理;其次,对实验钢进行总压下量为65%的超低温轧制,并在600~750 ℃下进行5 min 退火处理;最后,对退火处理后的实验钢进行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测试,研究退火过程中组织演变及力学性能变化规律。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一、基本概念: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其中铁是主要基体,其中铬是最主要的合金元素,其含量一般在10.5%以上。

马氏体不锈钢是由固溶体中变成马氏体的纯铁或铁合金,其中包括奥氏体钢、奥氏体-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铁素体-马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由于其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不锈钢制品。

二、组织结构:三、合金设计:合金设计是控制马氏体不锈钢组织结构的关键因素之一、合金设计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铬的含量:铬是马氏体不锈钢中最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其含量越高,耐蚀性越好,但对耐热性和韧性的要求也越高。

2.镍的含量:镍的添加可以提高马氏体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和强度,但同时也会增加成本。

3.碳的含量:碳的含量对马氏体不锈钢的硬度和强度有重要影响,但过高的碳含量会降低耐腐蚀性能。

4.其他合金元素:如钼、锰、钛等,可以通过合适的含量添加来改善马氏体不锈钢的特性。

四、主要性能:1.耐腐蚀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能够在酸、碱、盐和气体等腐蚀介质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这得益于马氏体不锈钢中铬元素的高含量和其与氧气生成的致密氧化膜。

2.强度和韧性: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能够在高应力和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这得益于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铁素体的高韧性。

3.磨损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优异的抗磨损性能,能够在磨擦和摩擦磨损环境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这得益于马氏体的高硬度和铁素体的高韧性。

总结起来,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蚀性、强度和韧性的合金钢材料。

合金设计是控制马氏体不锈钢组织结构和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马氏体不锈钢材料。

2205双相不锈钢连铸坯连铸条件的研究

2205双相不锈钢连铸坯连铸条件的研究

2205双相不锈钢连铸坯连铸条件的研究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和良好强度的合金材料,由于其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因此引起了学者和工程师的高度重视。

连铸是双相不锈钢生产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对于双相不锈钢的质量和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研究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连铸条件对于提高双相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连铸条件展开讨论,以期为双相不锈钢生产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一、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特点双相不锈钢是一种含有铁、铬、镍等元素的合金材料,其具有双相组织,即铁素体和奥氏体组织。

这种双相组织使得双相不锈钢具有优异的耐蚀性和良好的强度,因此在化工、船舶、食品加工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双相不锈钢的生产过程中,连铸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双相不锈钢连铸坯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对于确保双相不锈钢产品的质量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连铸条件(一)浇注温度浇注温度是影响双相不锈钢连铸坯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者过低的浇注温度都会影响双相不锈钢的组织形貌和化学成分,从而影响产品的性能。

因此,确定合理的浇注温度对于双相不锈钢的生产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浇注温度应在合金的固相线以下100~150℃左右。

通过测定合金的凝固曲线和结晶温度,合理控制浇注温度,可以获得理想的双相不锈钢连铸坯。

(二)浇注速度浇注速度是影响双相不锈钢连铸坯凝固过程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浇注速度可以促进均匀的凝固结构,从而获得优良的双相不锈钢连铸坯。

一般来说,较高的浇注速度可以促进块状铁素体的形成,提高产品的强度和硬度;而较低的浇注速度可以促进奥氏体的形成,提高产品的韧性和塑性。

因此,根据产品的要求,合理控制浇注速度对于获得理想的双相不锈钢连铸坯至关重要。

(三)结晶器参数结晶器在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凝固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结晶器参数可以有效地促进均匀的凝固结构,提高双相不锈钢连铸坯的质量。

马氏体不锈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氏体不锈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马氏体不锈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韩慢慢;江涛;蒲博玮
【期刊名称】《科技创新导报》
【年(卷),期】2021(18)27
【摘要】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可以通过热处理来调整性能的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耐磨和耐腐蚀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领域中。

本文阐述了马氏体不锈钢的合金化与熔炼现状,热处理对马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的影响,马氏体不锈钢的动态力学性能与本构方程的研究现状,以及涡轮盘的失效类型等,并对马氏体不锈钢及涡轮盘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韩慢慢;江涛;蒲博玮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G142.71
【相关文献】
1.17-4PH不锈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高铝奥氏体不锈钢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钛合金与不锈钢焊接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4.钛合金与不锈钢的钎焊和扩散焊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5.电化学方法在不锈钢腐蚀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

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一、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的不锈钢材料。

它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具备优异的耐热性和耐蚀性。

马氏体不锈钢通常由奥氏体不锈钢经过淬火和时效处理得到。

马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组织结构是马氏体,这是一种具有高硬度的组织形态。

通过淬火处理,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和奥氏体会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此外,马氏体不锈钢还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

马氏体不锈钢在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它广泛用于制造各种耐腐蚀的零部件,如阀门、管道、泵体等。

此外,马氏体不锈钢还被广泛用于制造刀具、弹簧和机械零件等。

二、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良好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不锈钢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组织结构是奥氏体,这是一种具有良好塑性和韧性的组织形态。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高强度、良好的焊接性能和优异的耐腐蚀性能。

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其中的铬含量。

铬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性的元素,可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铬膜来保护材料表面免受腐蚀的侵害。

因此,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含量越高,其耐腐蚀性能就越好。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被广泛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等对耐腐蚀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

此外,奥氏体不锈钢还被应用于建筑装饰、家具制造等领域,其优雅的外观和良好的耐腐蚀性能使其成为理想的材料选择。

三、马氏体不锈钢与奥氏体不锈钢的比较1. 结构:马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组织结构是马氏体,而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组织结构是奥氏体。

2. 性能: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同时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蚀性。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同时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

3. 应用:马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耐腐蚀的零部件,如阀门、管道、泵体等。

奥氏体不锈钢广泛应用于制造化工设备、食品加工设备、医疗器械等领域。

四、总结马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都是具有优异耐腐蚀性能的不锈钢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区别

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区别

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有什么区别?主要是磁性,奥氏体不带磁性,马氏体带磁性。

奥氏体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

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

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

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

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奥氏体是没有磁性的。

马氏体分级淬火是将奥氏体化工件先浸入温度稍高或稍低于钢的马氏体点的液态介质(盐浴或碱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待钢件的内、外层都达到介质温度后取出空冷,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淬火工艺,也称分级淬火。

分级淬火由于在分级温度停留到工件内外温度一致后空冷,所以能有效地减少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减少淬火变形和开裂倾向。

分级淬火适用于对于变形要求高的合金钢和高合金钢工件,也可用于截面尺寸不大、形状复杂地碳素钢工件。

马氏体不锈钢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整其力学性能的不锈钢,通俗地说,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典型牌号为Cr13型,如2Cr13 ,3Cr13 ,4Cr13等。

粹火后硬度较高,不同回火温度具有不同强韧性组合,主要用于蒸汽轮机叶片、餐具、外科手术器械。

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马氏体不锈钢可分为马氏体铬钢和马氏体铬镍钢两类。

根据组织和强化机理的不同,还可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和半奥氏体(或半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以及马氏体时效不锈钢等。

马氏体就是以人命命名的:对于学材料的人来说,“马氏体”的大名如雷贯耳,那么说到阿道夫·马滕斯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马氏体的“马”指的就是他了。

在铁碳组织中这样以人名命名的组织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些名称和它们背后那些材料先贤的故事。

马氏体Martensite,如前所述命名自Adolf Martens (1850-1914)。

这位被称作马登斯或马滕斯的先生是一位德国的冶金学家。

他早年作为一名工程师从事铁路桥梁的建设工作,并接触到了正在兴起的材料检验方法。

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的开题报告

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的开题报告

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的开题报告
题目: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开发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304不锈钢是目前最广泛使用的不锈钢之一,但是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如含氯介质中,会出现易聚集腐蚀(SCC)等问题。

因此,需要研发新型的不锈钢材料来满足更高的
要求。

本次研究旨在开发一种具有优异耐腐蚀性、加工性、可焊性的新型304Cu奥氏体不锈钢。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对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组成和热处理工艺进行研究。

2.通过金相、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分析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晶粒
大小和相变。

3.通过弯曲试验和冲击试验等方法,评估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力学性能。

4.测定304Cu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氯介质中的腐蚀性能。

5.借助电化学测试仪器,研究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电化学行为。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
1.开发出具有优异耐腐蚀性、加工性、可焊性的新型304Cu奥氏体不锈钢。

2.深刻理解304Cu奥氏体不锈钢的成分组成和热处理工艺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为不锈钢行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连铸方坯常见表面缺陷及控制

连铸方坯常见表面缺陷及控制

刘桂秋,工程师,2008年毕业于辽宁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

E-mail :***********************连铸方坯常见表面缺陷及控制刘桂秋1,姜晓楠2,高财1,朱永泉1(1.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辽宁凌源122500;2.中华人民共和国鞍山海关,辽宁鞍山114002)摘要:针对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钢厂方坯连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脱方、渣沟、凹陷等表面缺陷进行了跟踪轧制,根据取样检验结果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

采取了优化结晶器铜管倒锥度、优化配水、优化保护渣性能等相应的措施后,上述缺陷得到了有效解决,提高了连铸方坯的表面质量。

关键词:连铸;方坯;脱方;渣沟;凹陷中图分类号:TF7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613(2021)01-0053-06Common Defects on Surface of Continuous Casting Square Billetsand Control of the DefectsLiu Guiqiu 1,Jiang Xiaonan 2,Gao Cai 1,Zhu Yongquan 1(1.Lingyuan Iron &Steel Co.,Ltd.,Lingyuan 122500,Liaoning ,China ;2.Anshan Customs District P.R.China ,Anshan 114002,Liaoning ,China )Abstract :With regard to the defects such as rhombic contours,slag runners and concaveson surface of continuous casting square billets produced in Steelmaking Plant of Lingyuan Iron and Steel Co.,Ltd.,the billets were tracked during rolling and then the causes leading to the defects we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inspection results of tested samples.After taking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such as optimizing the inverted taper of the mold copper tube,carrying out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water and optimizing the properties of mold powder,the above-mentioneddefects were effectively controlled and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continuous casting square billetswas improved.Key words 院continuous casting;square billet;rhombic contour;slag runner;concave铸坯表面缺陷对轧制后成品材的影响较复杂,相同铸坯表面缺陷对不同钢种、不同轧制规格、不同坯型的影响各不相同。

奥氏体和马氏体定义

奥氏体和马氏体定义

奥氏体:固态金属及合金都是晶体,其内部原子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排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即:体心立方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晶格结构和密排六方晶格结构。

金属是由多晶体组成的,它的多晶体结构是在金属结晶过程中形成的。

组成铁碳合金的铁具有两种晶格结构:910℃以下为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α——铁,910℃以上为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结构的Υ——铁。

如果碳原子挤到铁的晶格中去,而又不破坏铁所具有的晶格结构,这样的物质称为固溶体。

碳溶解到α——铁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它的溶碳能力极低,最大溶解度不超过0.02%。

而碳溶解到Υ——铁中形成的固溶体则称奥氏体,马氏体:它的溶碳能力较高,最高可达2%。

奥氏体是铁碳合金的高温相。

钢在高温时所形成的奥氏体,过冷到727℃以下时变成不稳定的过冷奥氏体。

如以极大的冷却速度过冷到230℃以下,这时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已无扩散的可能,奥氏体将直接转变成一种含碳过饱和的α固溶体,称为马氏体。

铁素体:由于含碳量过饱和,引起马氏体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降低,脆性增大。

不锈钢的耐蚀性主要来源于铬。

实验证明,只有含铬量超过12%时钢的耐蚀性能才会大大提高,因此,不锈钢中的含铬量一般均不低于12%。

由于含铬量的提高,对钢的组织也有很大影响,当铬含量高而碳含量很少时,铬会使铁碳平衡,图上的Υ相区缩小,甚至消失,这种不锈钢为铁素体.铁素体铁素体是c溶于α-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体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F或者α表示.奥氏体奥氏体是c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具有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用字母A或者γ表示.马氏体马氏体有点长,我懒的打,只是简单的告诉你,它分为上马氏体和下马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等温冷却到230摄氏度以下形成的!!!!奥氏体简介英文名称:austenite晶体结构:面心立方(fcc)字母代号:A、γ定义:碳在γ-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命名:为纪念英国冶金学家罗伯茨-奥斯汀(1843~1902)对金属科学中的贡献而命名。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与机理

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铋腐蚀行为与机理

Vol. 40 No. 5Oct. 2020第40卷第5期2020年]0月核科学与工程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锤腐蚀行为与机理龚星1,肖军暮王浩彳,杨志畅1,陈嘉骏1,胡飞宇1,殷园1(1.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核科学与核技术系先进核能团队,广东深圳518060;2.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213)摘要:液态铅镇共晶合金[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 LBE, Pb 44.5Bi 55.5 , % (质量分数)]具有优异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液态金属冷却快堆最重要的冷却工质之一。

但是,液态铅铤冷却 快堆的主要候选材料包括铁素体/马氏体钢(如T91)和奥氏体不锈钢(如316L 和15-15Ti)存在液态金属腐蚀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液态铅钮快堆工程化应用进度。

本文综述了液态铅钳腐蚀的基本 机制以及铁素体/马氏体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液态铅祕腐蚀行为,总结了抑制液态铅铤腐蚀的主要方法,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铅锤;腐蚀;铁素体/马氏体钢;奥氏体不锈钢中图分类号:TL341 文章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8-0918 (2020) 05-0864-08Corrosion Behavior and Mechanisms of 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s an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in 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GONG Xing 1, XIAO Jun 2, WANG Hao 2, YANG Zhibin 1,CHEN Jiajun 1, HU Feiyu 1, YIN Yuan 1(1. Advanced Nuclear Energy Research Team, College of Physics and Optoelectronic Engineering ,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o£ Guangdong Prov. 518060, China;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Reactor Fueland Materials Laboratory, Nuclear Power Institute o£ China » Chengdu o£ Sichuan. Prov. 610213, China)Abstract : Liquid lead-bismuth eutectic (LEE, Pb 44.5Bi 55.5, wt%) is an important work ­ing fluid proposed for Gen IV fast reactors , due to its beneficial neutronic and thermo- hydraulic properties. However, the principle candidate materials , such as ferritic/mar- tensitic steels (e. g. T91) and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 (e. g. 316L and 15-15T1) , are not compatible with LBE, manifested by the so-called liquid metal corrosion (LMC) is-收稿日期:2020-04-1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801129);国防科技工业核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基金项目(ICNM-2020-YZ-01) 作者简介:龚星(1986—),男,湖南人,工学博士,特聘副研究员,现主要从事先进核能材料、液态金属腐蚀和脆化及氧控技术等方面研究864sue.This issue>to some extent,has been retarding the deployment of liquid LBE-cooled fast reactors.In this paper,the corrosion behavior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ms of the steels exposed to LBE are reviewed・Mitigation measures of LMC and the outlook of future works are summarized.Key words:PbBi;Corrosion;Ferritic/Martensitic Steels;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sLBE具有优良的热工水力和中子学性能,是第四代先进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反应堆最重要的冷却剂和散裂靶材料之一口切。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与应用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与应用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与应用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的金属材料。

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经过适当的加热处理后,通过马氏体相变来获得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和应用广泛涉及到材料科学、冶金工程、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方面。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起源于对传统奥氏体不锈钢的改进。

奥氏体不锈钢是最早被广泛应用的不锈钢材料之一,它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但在力学性能方面相对较弱。

为了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硬度,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控制合金元素的含量和加热处理的方法来改变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更高的强度。

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合金元素的优化设计,二是加热处理的工艺控制。

马氏体不锈钢的合金元素设计主要通过添加合适的元素来调节不锈钢的组织结构和相变行为。

一般来说,马氏体不锈钢的合金元素包括铬、镍、钼等。

其中,铬是增加不锈钢耐腐蚀性的主要元素,镍和钼是提高不锈钢强度和硬度的关键元素。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锰、氮等元素来调节马氏体相变的温度和速度,进一步优化不锈钢的组织和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加热处理是实现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的关键步骤。

加热处理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材料的冷却速率来实现马氏体相变和组织转变。

一般来说,加热处理包括两个步骤:首先是固溶退火,通过高温处理使合金元素溶解于基体,消除材料内部的应力和缺陷;然后是快速冷却,通过控制冷却速率来形成马氏体组织。

这种冷却方式可以通过水淬或油淬等方法来实现。

马氏体不锈钢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首先,在航空航天领域,马氏体不锈钢因其优良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涡轮叶片、燃气涡轮、航空发动机等关键部件。

其次,在海洋工程领域,马氏体不锈钢能够抵御海水腐蚀,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造船舶、海底油气管道和海洋平台等设施。

此外,在化工、食品加工、医疗等领域,马氏体不锈钢也被广泛应用于制造容器、管道、仪器设备等。

总之,马氏体不锈钢的研究和应用为改进传统不锈钢材料的性能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途径。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

马氏体不锈‎钢的基本介‎绍与主要性‎能马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室温‎下保持马氏‎体显微组织‎的一种铬不‎锈钢。

通常情况下‎,马氏体不锈‎钢比奥氏体‎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可通过热处‎理进行强化‎,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

该钢种在大‎气、水和弱腐蚀‎介质如加盐‎水溶液、稀硝酸及某‎些浓度不高‎的有机酸,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均‎有良好的腐‎蚀介质。

但该钢种不‎耐强酸,如硫酸、盐酸、浓硝酸等的‎腐蚀,常用于水、蒸汽、油品等弱腐‎蚀性介质。

由于铬不锈‎钢可通过热‎处理强化,因此为了避‎免强度过高‎产生脆性,应采用正确‎的热处理工‎艺。

基本介绍标准的马氏体不锈‎钢是:403、410、414、416、416(Se)、420、431、440A、440B和‎440C 型‎,这些钢材的耐腐‎蚀性来自“铬”,其范围是从‎11.5至18%,铬含量愈高‎的钢材需碳‎含量愈高,以确保在热‎处理期间马‎氏体的形成‎,上述三种4‎40型不锈‎钢很少被考‎虑做为需要‎焊接的应用‎,且440型‎成份的熔填‎金属不易取‎得。

标准马氏体钢材‎的改良,含有类如镍‎、钼、钒等的添加‎元素,主要是用于‎将标准钢材‎受限的容许‎工作温度提‎升至高于1‎100K,当添加这些‎元素时,碳含量也增‎加,随着碳含量‎的增加,在焊接物的‎硬化热影响‎区中避免龟‎裂的问题变‎成更严重。

性能马氏体不锈‎钢能在退火‎、硬化和硬化‎与回火的状‎态下焊接,无论钢材的‎原先状态如‎何,经过焊接后‎都会在邻近‎焊道处产生‎一硬化的马‎氏体区,热影响区的‎硬度主要是‎取决于母材‎金属的碳含‎量,当硬度增加‎时,则韧性减少‎,且此区域变‎成较易产生‎龟裂、预热和控制‎层间温度,是避免龟裂‎的最有效方‎法,为得最佳的‎性质,需焊后热处‎理。

马氏体不锈‎钢是一类可‎以通过热处‎理(淬火、回火)对其性能进‎行调整的不‎锈钢,通俗地讲,是一类可硬‎化的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拉伸与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拉伸与马氏体

奥氏体不锈钢拉伸与马氏体引言: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是两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就奥氏体不锈钢的拉伸性能和马氏体的特点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它们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一、奥氏体不锈钢拉伸性能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其主要成分是铬、镍和钼等元素。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塑性和可塑性,使得它在拉伸过程中能够承受较大的外力而不易断裂。

奥氏体不锈钢的拉伸性能与其化学成分、加工工艺和热处理等因素有关。

1. 化学成分影响:奥氏体不锈钢中的铬元素能够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起到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

同时,镍元素能够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度和塑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拉伸性能。

此外,钼元素的加入还可以提高奥氏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2. 加工工艺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拉伸性能还与其加工工艺有关。

例如,冷加工能够使奥氏体不锈钢晶粒细化,提高其强度和塑性,从而使其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

3. 热处理影响: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处理也会对其拉伸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改变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拉伸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等。

二、马氏体的特点马氏体是一种金属材料的组织结构,具有较高的硬度和强度。

马氏体的形成是通过将奥氏体经过适当的热处理或机械变形后,快速冷却而得到的。

马氏体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相变,使得金属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马氏体的特点。

1. 高硬度和强度:马氏体相较于奥氏体具有更高的硬度和强度,这是由于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具有较好机械性能的组织结构。

2. 易产生应力集中:由于马氏体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相变,使得材料内部产生了应力,容易导致应力集中和脆性断裂。

3. 不耐腐蚀:相较于奥氏体不锈钢,马氏体材料的耐腐蚀性能较差。

这是由于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具有较高的应力和较差的耐腐蚀性。

三、奥氏体不锈钢与马氏体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和马氏体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具体如下:1. 奥氏体不锈钢的应用: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和优良的拉伸性能,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和建筑业。

高铝奥氏体无磁钢20Mn23A12V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高铝奥氏体无磁钢20Mn23A12V板坯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研究

2 . 5 0 A 1 . 0 . 0 4~ 0 . 1 0 V) .1 A l l e a s i l y r e a c t s w i t h S i O , i n mo l d p o w d e r 。( S i O , )l e d t o m o d i i f c a t i o n o f m o l d p o w d e r a n d t h e
第 3 4卷第 6期

2 2・ 2 0 1 3年 l 2月
特殊 钢
SPECI AL S TEEL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Vo 1 . 3 4. No. 6 De c e mb e r 201 3

工艺技术 ・
高 铝奥 氏体 无磁 钢 2 0 Mn 2 3 A I 2 V板 坯 连 铸 结 晶器 保 护渣 的研 究
l O W b a s i c i t y ,l o w A1 , O c o n t e n t a n d l o w me l t i n g t e mp e r a t u r e i S r e q u i r e d .T h r e e k i n d s o f mo l d p o w d e r( / % :2 O . 2~ 2 4 . 4 C a O,3 5 . 3~4 0 . 0 S i O, , 2 . 2—4 . 1 Al , 0 , 3 . 0~5 . 0 B , 0 )w i t h l o w b a s i c i t y( 0 . 5 5~0 . 6 1 )a n d l o w me l t i n g t e mp e r a —
A S t u d y o n Mo l d Po wd e r f o r Hi g h Al u mi n i u m Au s t e n i t e

奥氏体马氏体的介绍

奥氏体马氏体的介绍

奥氏体马氏体的介绍奥氏体是钢铁的一种层片状的显微组织,马氏体是黑色金属材料的一种组织名称。

1、组成成分奥氏体一般由等轴状的多边形晶粒组成,晶粒内有挛晶。

马氏体组织有两种类型。

中低碳钢淬火获得板条状马氏体,板条状马氏体是由许多束尺寸大致相同,近似平行排列的细板条组成的组织,各束板条之间角度比较大;高碳钢淬火获得针状马氏体,针状马氏体呈竹叶或凸透镜状,针叶一般限制在原奥氏体晶粒之内,针叶之间互成60°或120。

角。

2、物理特性奥氏体塑性很好,强度较低,具有一定韧性,不具有铁磁性。

板条状马氏体有很高的强度和硬度,较好的韧性,能承受一定程度的冷加工;针状马氏体又硬又脆,无塑性变形能力。

3、应用不同马氏体不锈钢能在退火、和硬化与回火的状态下焊接,无论钢材的原先状态如何,经过焊接后都会在邻近焊道处产生一硬化的马氏体区,热影响区的硬度主要是取决于母材金属的碳含量,当硬度增加时,则韧性减少,且此区域变成较易产生龟裂、预热和控制层间温度,是避免龟裂的最有效方法,为得最佳的性质,需焊后热处理。

奥氏体不锈钢是不锈钢类中钢种最多、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约占整个不锈钢产量的65~70%)。

最常用的奥氏体不锈钢是Fe-Cr-Ni系合金(即美国的AISI3OO系);Fe-Cr-Ni-Mn 系(即美国AISI200系);特殊奥氏体不锈钢等三种。

扩展资料:马氏体的形态:板条状马氏体是低碳钢,马氏体时效钢,不锈钢等铁系合金形成的一种典型的马氏体组织,因其单元立体形状为板条状,故称板条状马氏体。

由于它的亚结构主要是由高密度的位错组成,所以又称位错马氏体。

片状马氏体则常见于高,中碳钢,每个马氏体晶体的厚度与径向尺寸相比很小其断面形状呈针片状,故称片状马氏体或针状马氏体.由于其亚结构主要为细小挛晶,所以又称为挛晶马氏体。

奥氏体的形成:共析钢奥氏体冷却到临界点A1以下温度时,存在共析反应:A -- F+Fe3C o加热时发生逆共析反应:F+Fe3C ------- A o逆共析转变是高温下进行的扩散性相变,转变的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奥氏体形核,奥氏体晶核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奥氏体成分相对均匀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D-420 MT2
30 20 13
从板坯检验结果看,和同月生产的使用MT2保护渣的马氏体不锈钢板坯质量相比, 浇注过程采用RD-420保护渣的板坯裂纹缺陷比例相对于使用MT2保护渣的板坯下降明显 ,降幅度达到74%,完成项目目标。
- 0 60.
95.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T em p C el 800 900 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从DTA曲线上可知,RD-420在1194℃是一个大结晶峰,而MT-2在1276℃的结晶峰极 小,也就是说结晶量很小,在1098℃又出现一个小的结晶峰,因此综合起来还是RD-420 的结晶性强一些。RD-420的粘度也从MT-2的0.16Pa.s降至0.09Pa.s。
结晶器拔热量
h ea t fl u x _ lo os e
1.65 RD-420 1.60 1.55 单独值 1.50 1.45 1.40 1.35 1.30 1 11 21 31 41 51 61 观测值 71 81 91 101 LCL=1.3400 _ X =1.4781 SPH188/MT2 UCL=1.6163
试验结果 结晶器拔热量
1.6 1.5 1.4 结晶器拔热量 1.3 1.2 1.1 1 0.9 0.8 0.7 0.6 1 3
heat heat heat heat flux_fix f(avg) in W/m*K flux_left f(avg) in W/m*K flux_loose f(avg) in W/m*K flux_right f(avg) in W/m*K
TG %
RD-200的结晶性 RD-200的结晶性 凝固温度
25 20
结晶性
粘 度 Pa . s Pa.
15
10
5
0
12 50 12 10 12 00 11 90 11 80 11 60 11 70 12 40 .0 0 12 30 .0 0 12 20 .0 0 11 50
温度℃ 温度 ℃
在实验室内观察保护渣的结晶性:将保护渣烧炭后称量50克在1350℃炉子内保温 10分钟倒入定制铁坩埚空冷,冷却后将凝固渣打开观察结晶情况。从照片的上部边缘 上可以看到一层结晶层,对比MT-2照片,RD-420的结晶性比MT-2强一些。
保护渣消耗量与熔融层厚度 MT2保护渣 RD420保护渣
保护渣消耗量
0.41kg/t
0.48kg/t
保护渣熔融层厚度
15~20mm
10~12mm
从渣耗量水平看,MT2保护渣耗量较低,且从结晶器液渣层厚度看,流入坯壳 和铜板间隙的液渣数量应该较少。
铺展和保温性能 均为空心颗粒型保护渣,因此在使用过程能够均匀铺展在钢液表面。也未 发现钢液结冷钢现象。
板坯表面质量
RD-420保护渣首轮试验后检查420不锈钢板坯表面质量,表面纵裂缺陷程 度减轻,没有发现因纵裂而报废的板坯,同时纵裂发生率从37%下降到31%。 板坯表面质量差异在使用不同保护渣的前提下显得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板 坯表面纵裂纹缺陷数量和程度上的改善。
验证试验
在评估了RD-420不锈钢保护渣的使用情况后,对该保护渣进行了改进,并 在2009年 对RD-200保护渣进行了验证试验,试验在4#不锈钢连铸机进行,板坯 断面为1260×200mm,共计试验浇注1个CAST,合计产出马氏体系列不锈钢235吨。 从试验过程的连铸结晶器拔热量变化趋势和实际的板坯表面质量看,RD-420 保护渣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f ( av g ) in W / m * 按 保护渣牌号 的单值控制图
RD-420保护渣使用过程中结晶器移动侧拔热量均值为1.54W/m*K,大生产使用的MT2保 护渣为1.47W/m*K,两者差异并不大,但是RD-420保护渣的拔热量波动更小。
结晶器宽窄面拔热量差异
结晶器宽窄面拔热量差异 按 保护渣牌号 的单值控制图
不锈钢连铸保护渣研究---奥氏体、 不锈钢连铸保护渣研究---奥氏体、 ---奥氏体 马氏体不锈钢系列
不锈钢事业部炼钢厂 宝钢研究院环境与资源研究所
马氏体不锈钢用连铸保护渣
生产现状 炼钢厂马氏体不锈钢连铸过程中沿用奥氏体不锈钢保护渣,牌号MT2,实际使用过 程中由于在结晶器内出现马氏体相变,凝固坯壳体积膨胀,坯壳和铜板间隙减小,在结 晶器部分表现为液渣层增厚,渣膜减薄,结晶器传热加强,板坯裂纹缺陷非常严重,比 例一度高达50%。 对2Cr13用保护渣重点应考虑传热性能,其次是润滑性能。要比MT-2的碱度更高, 结晶性更强,以利铸坯在结晶器内缓冷;要比MT-2的粘度更低,增加保护渣的单耗,改 善保护渣的流动性,确保润滑作用。
RD-420 RD-420的结晶性
140. 0
பைடு நூலகம்
420-630
101. 0
120. 0 100. 0 100. 0
-39.0uV.s/mg
1194Cel 92.8uV
80. 0 99. 0 60. 0
DTA uV
40. 0
899Cel 40.0uV
98. 0
20. 0
0. 0
97. 0
- 0 20. 96. 0 - 0 40.
现场应用试验 试验过程 保护渣试验情况 钢种:420马氏体不锈钢 板坯断面:1260×200mm 标准拉速:1.00m/min 浇注过热度基准:35℃ 保护渣首轮试验为3炉浇注,PNNO号230544、230545、230546。开浇后投入E841I开浇 渣,待结晶器渣面透红后加入RD-420保护渣,并提速至1.00m/min。浇注过程收集液渣厚 度、渣面情况、耗渣量、结晶器拔热量、漏钢预报报警情况等数据和信息,所有板坯冷却 后检查表面质量。
保护渣耗量和液渣厚度
渣耗 kg/t RD-420 RD-420保护渣 0.46 42 MT2 保护渣 0.42
液渣厚度 mm 10~12 15~25
从保护渣使用角度看,RD-420解决了MT2保护渣在马氏体不锈钢浇注过程中液渣 层过厚的问题,在渣耗量方法面和MT2两者没有很大差异。
板坯表面质量
70 70 60 50 40 比例% 30 20 10 0 合格 宽面纵裂 10 9 0 偏离角纵裂 0 其它 0 头尾 48
MT2
RD-420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从拔热量变化趋势看,MT2保护渣显示出在拔热量上的异常,在拉速稳定后,结晶器 宽窄面拔热量差距较大。使用RD-420不锈钢保护渣浇注马氏体钢种板坯,总体上结晶器宽 窄面拔热量差异缩小,结晶器宽面拔热量两者差异不大,主要是使用RD-420保护渣使得结 晶器窄面拔热量显著上升。
实验室工作 RD-420化学成分 RD-420化学成分
CaO 35.83 SiO 2 29.23 Al 2 O 3 6.08 MgO 1.84 Na 2 O+F+ Li 2 O 15.57 MnO 2.8 Tc 4.1 CaO/ SiO 2 1.23
RD-420物理性能 RD-420物理性能
熔化温度( 熔化温度 ( ℃ ) ( 软化半球流 动) 1120 1169 1173 凝固温度( 凝固温度 ( ℃ ) 粘度温度曲线) ( 粘度温度曲线 ) 1175 结晶温度( 结晶温度 ( ℃ ) (DTA) 1194 粘度 (1300℃ Pa.S) 0.09
0.4 SPH188/MT2 RD-420 0.3
1 11 1 1
UCL=0.2870
单独值
0.2
1
_ X =0.1699
0.1 LCL=0.0527
1
0.0 1 11 21 31 41 51 61 观测值 71 81 91 101
从实际使用过程中,RD-200保护渣在降低结晶器宽窄面拔热量差异方面,相对于 MT2表现略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