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
测量作业指导书摘要:本文档是一份测量作业指导书,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并提供一系列指导和步骤,以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指导书涵盖了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指导书,学生将能够掌握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1. 引言测量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基础工作。
准确的测量数据是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的基础,对于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工程项目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2. 测量的基本概念2.1 测量的定义2.2 测量的目的和意义2.3 测量的基本要素3. 测量仪器的分类和使用方法3.1 线量测量仪器3.2 面量测量仪器3.3 角量测量仪器3.4 时间量测量仪器3.5 电量测量仪器3.6 温度量测量仪器3.7 光量测量仪器3.8 声量测量仪器3.9 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4. 测量误差的处理4.1 测量误差的定义4.2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4.3 绝对误差与相对误差4.4 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方法4.5 测量误差的来源与控制方法5. 实验操作指导5.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5.2 实验过程的操作步骤5.3 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5.4 实验后的清理和整理6.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6.1 实验环境的安全要求6.2 测量仪器的安全使用方法6.3 实验过程中的个人安全保护措施7. 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7.1 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7.2 测量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7.3 测量结果的质量保证方法结论: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测量作业的指导书,通过对测量的基本概念、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处理等方面的介绍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的原理和技巧,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同时,还对实验操作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与保证进行了详细解释,确保学生在进行测量工作时能够正确、安全地操作,并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的阅读和学习,能够为学生在测量作业中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电能表标准装置测量验证作业指导书
电能表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验证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能表标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2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见表1。
表1环境条件3安全工作要求3.1标准装置应可靠接地。
3.2电压回路严禁短路,电流回路严禁开路。
3.3拆、接被检电能表必须在装置电压、电流输出为零后进行。
4使用设备4.1 电能表标准装置 4.2 验证用标准电能表 5工作程序5.1 将验证用标准电能表送上级部门检定,检定结果为y 0。
5.2 将验证用标准电能表接入电能表标准装置,开机通电预热,达到热稳定要求。
5.3 选择控制量限、平衡负载、带最大负载、功率因数为1.0、0.5(L )确定基本误差。
在每一负载功率下至少记录两次误差数据,取平均值作为结果。
如果算得的平均值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4/5,或两次数据之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的1/4时,应再进行同样次数的测量,并与前面数据一起计算平均值。
取平均值作为结果y 。
5.4 若符合公式1则判断该装置量值可靠。
2020||U U y y +≤- (1)式中,U 和U 0分别为本装置和上级部门装置的不确定度。
当U 0≤U/3成立时,U 0可忽略不计。
6原始记录6.1手工记录的原始数据必须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数据不得随意涂改。
错误数据应杠改,并在杠改处加盖私章或签字。
6.2 计算机打印的原始记录,其检测人员、审核人员栏目必须手签或经授权的电子签名。
6.3 原始记录至少保存3个周期。
电子形式存储的原始记录必须定期备份。
6.4 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
电能表标准装置测量重复性考核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电能表标准装置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2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见表1。
表2环境条件3 安全工作要求3.1标准装置应可靠接地。
3.2电压回路严禁短路,电流回路严禁开路。
3.3拆、接被检电能表必须在装置电压、电流输出为零后进行。
4 使用设备4.1电能表标准装置 4.2标准电能表 5 工作程序5.1 将标准电能表接入电能表标准装置,开机通电预热,达到热稳定要求。
电子天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测量依据:JJG 1036-2008《电子天平》检定规程。
1.1环境条件:温度(18~26)℃,温度波动不大于0.5℃∕h ,相对温度不大于(30%~70%)RH1.2测量标准:F 1等级标准砝码,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给出其200g 砝码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0.3㎎,包含因子k=2 1.3被测对象: 200g/ 1㎎电子天平。
量程(0.020~50)g ,最大允许误差为±5㎎;量程(50~200)g ,最大允许误差为±10㎎.一般情况下,校准天平的空载、最小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转换点对应载荷、最大称量点以及大致均匀分布点。
1.4测量方法:采用标准砝码直接来测量天平的示值,可得标准砝码与电子天平实际值之差,即为电子天平的示值误差。
1.5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号上述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一般可直接使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
2、数学模型:s m m m -=∆ 式中:△m —电子天平示值误差 m —电子天平示值m s —标准砝码折算质量值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第2页 共4页 ZY/CSZX JD BD 09-2015电子天平检定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分析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评定方法以200g 天平最大称量点为例,其它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 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的评定标准砝码输入量m s 的标准不确定度u (ms )采用A 类和B 类方法进行评定。
根据JJG 99-2006 《砝码》检定规程中所给出,F 1等级标准砝码200g 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3㎎,包含因子k=2 标准不确定度()mg mgu ms 15.023.0=='3.2 标准砝码质量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不确定度,采用A 类评定 对一稳定的电子天平在半年内六次测得值为(单位为g )200.002g 200.003g 200.002g 200.003g 200.003g 200.003g()mg g n x x u ni i ms nst i 52.000052.0)1()(12==--=∑=因此()mg u u u ms nst i ms ms 54.0)(22)(=+'=3.3 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u(m)的评定输入量m 的标准不确定度来源于天平的测量重复性,可以用同一砝码,通过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完整word版千分尺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JDQS-C013103-2010作业指导书千分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本作业指导书是对校准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和表示的规范化程序。
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人员、标准、环境、方法等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与本作业指导书采用的评定条件的区别,并按实际情况和本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程序进行评定。
1测量方法1.1 测量依据JJG21-2008千分尺检定规程1.2 测量方法千分尺示值误差是以五等量块进行校准,千分尺的受检点均匀分布于测量范围5点上。
1.3 环境条件温度:( 20±4)℃1.4 测量标准检定测微量具标准器组1.5 测量对象分度值为 0.01mm的千分尺。
本文以测量范围( 0~25) mm的千分尺为例进行分析评定。
1.6 评定结果的使用板厚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公法线千分尺、带表千分尺的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均可参照本文进行评定。
2不确定度评定2.1 数学模型δ=La+Lo- Ls式中:δ—千分尺某点示值误差;La—千分尺微分筒25mm 内示值;作业指导书Lo—对零量块的长度;Ls—校准量块的长度;2.2 方差:u2c12u12c22u22c32 u32灵敏系数: c1 1 c2 1 c31L a L o L s2.3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2.3.1 示值 La 由测量重复性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2.3.2 标准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2.3.2.1 被检量具对零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21,由对零量块的不确定度和对零时的估读误差引起;2.3.2.2 校准量块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22。
2.3.4 千分尺和量块间线膨胀系数差给出的不确定度3u2.3.5千分尺和量块间的温度差带来的不确定度 u42.4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2.4.1 示值 La 测量重复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1的评定以千分尺微分筒 25 mm 示值为例,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 次,实际测量情况,在重复性条件下连续测量10 次的测量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u1=0.48μ m2.4.2.1 被检量具对零时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u2的评定-6,根据 5 等量块不确定度表0.50μm+5× 10 l n,可查扩展不确定度为包含因子为 2.58所以25 mm 的千分尺下限取0 mm,u21=0.00μm100 mm 的千分尺下限取 75 mm,u21=0.875/2.58=0.34μm150 mm 的千分尺下限取 125 mm,u21=1.13/2.58=0.44μm300 mm 的千分尺下限取 275 mm,u21=1.88/2.58=0.73μm500 mm 的千分尺下限取 475 mm,u21=2.88/2.58=1.12μm2.4.2.2 校准量块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u22评定其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校准量块中心长度的不确定度。
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页数:第1页共8页检测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状态:分发号:1.目的页数:第2页共8页为合理评估和使用检测不确定度制订本程序。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使用流程。
3.相关文件3.1《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CNAS CL07:2011)3.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述指南》(CNAS GL05:2011)3.3《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F1059.1-2012)4.定义4.1测量不确定度:根据所获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4.2标准不确定度: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A类不确定度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B类不确定度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4.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或(和)协方差算得的标准不确定度。
4.4扩展不确定度:指被测量的值以一个较高的置信水平存在的区间宽度。
4.5检测和校准能力(CMC):校准和测量能力是校准实验室在常规条件下能够提供给客户的校准和测量的能力。
其应是在常规条件下的校准中可获得的最小的测量不确定度。
见公布在CNAS的校准实验室的认可范围中。
5.职责5.1实验室负责实施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报告结果。
5.2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结果。
页数:第3页共8页6.流程图7.流程说明页数:第4页共8页页数:第5页共8页页数:第6页共8页8.1检测实验室均应制定与检测项目的特点相适应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程序,用于不同类型的检测;检测实验室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
8.2检测实验室应有能力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估。
8.3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认证认可规范说明有要求时(如CNAS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编制:、文件编号:ZYZD004-2013 审核:、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批准:、 2013年12月1日批准并实施第1页共2页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了规范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科学、合理地表征检定结果。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各检定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
3. 职责3.1 各室项目负责人负责本项目计量标准的不确定度评定分析;3.2 各室主任负责审定所属项目的不确定评定分析。
3.3 发生质量纠纷需要仲裁检定时,由技术负责人统一组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4. 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应对由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环境、试验方法等各方面可能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全面分析,然后根据JJF 1059-1999的要求合成不确定度,作出正确的分析报告。
5.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为了评定检定结果的不确定度或提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5.1 概述:主要说明一些条件和情况,如:检定依据、检定环境条件、检定标准及注意计量特性、被检对象及主要性能、检定参数与简明检定方法、其他说明(包括评定结果的使用)等;5.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建立数学模型,即确定被测量Y(输出量)与其他量(输入量)X,X,…,X间的函数关系; 12NY= f(X,X,…,X) 12N5.3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编制:、文件编号:ZYZD004-2013 审核:、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批准:、 2013年12月1日批准并实施第2页共2页5.3.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5.3.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
5.4 合成不确定度的评定:包括灵敏系数的技术、标准不确定度的汇总、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的自由度的计算。
白度计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5 测量过程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用黑筒和W 1S 标准白板校准已预热的白度计后,对W 2S标准白板重复测量6次,并用标准白板的方位标记使标准白板受测方向和位置基本保持不变,求6次测得的平均值与其标准值之差的绝对最大值。
6 数学模型6=116i ij j W W =∑i i is W W W ∆=- (1)式中:i W --6次测量白度值的平均值is W --第i 标准白板的白度值ij W --第i 标准白板的第j 次被测白板的白度值 i W ∆--示值误差由不确定度传播律:2222212()()()S u C c u C c u C ∆=+式中:2()u C ∆——标准不确定度平方;221()c u C ——A类不确定度平方;222()S c u C ——B类不确定度平方;21c 、22c ——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灵敏系数平方。
11C C C∂∆==∂ 21S CC C ∂∆==-∂7 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不确定度来源:测量结果的不重复性(A 类); 标准白板的标准白度值引入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B 类)7.1 被检白度计测量重复性所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u 按A 类评定:选本所型号SBD-1编号120129的数字白度仪,按JJG521-2006《白度计检定规程 》的要求,在正常工作状态下, 用黑筒和W 1S 标准白板校准已预热的白度计后,对W 2S 标准白板重复测量6次,所得测量值W i 如下:70.9 71.0 70.9 71.0 71.1 71.06=116i ij j W W =∑=71.00.08i s ==10.03u === 7.2 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20.8 1.6c U k u ⨯=⨯≈ 7.5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与表示扩展不确定度为U =1.6(k =2)7.6 其它校准点的不确定度评定按上诉方法进行。
7.2.1 在检定规程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标准白板的标准白度值引入的测量不确定度属B 类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由上一级标准检定结果给出'20.8u =7.2.2 3u 是由仪器本身的零点漂移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溶剂残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溶剂残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定了溶剂残留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保证实验室对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报告出具。
2.适用范围适用于检测中心溶剂残留项目的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依据的技术文件JJF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GB/T27418-201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CNAS-CL01-G003:201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要求》、YC/T207-2014《烟用纸张中溶剂残留的测定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 FJC-CX-17《测量不确定度控制程序》。
4.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步骤4.1一般评定不确定度的流程如下图1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流程图4.2建立测量的数学模型溶剂残留数学模型:称溶剂残留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发布日期2019-11-15 实施日期2019-11-20()()22001111011110========⎛⎫⎛⎫--⎪ ⎪⎪ ⎪-⎝⎭⎝⎭===⎛⎫⎛⎫⎪ ⎪⎪ ⎪⎝⎭⎝⎭∑∑∑∑∑∑∑∑n k n ki ij i iji j i jij i ijn k n ki ij ij i ij iji j i jij i ijMs Vs W PVy VsX X X XS V Vd SX XCK Ms Vs x W PVy Vs xS V Vd S式中:C——VOC含量(单位:mg∙m-2);K——工作曲线斜率(单位:U(m2∙mg-1);X——定量离子峰面积(单位:U);X0——空白试验定量离子峰面积(单位:U);k——标准工作溶液平行测定次数;n——工作曲线数据点个数(标准工作溶液级数);x ij——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第j次测定,定量离子峰面积(单位:U);Vs ij——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第j次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加入体积(1mL);S ij——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第j次测定,原纸加入面积(单位:m2);W——标样质量(单位:mg);P——标样纯度;V0——标准储备液的定容体积(100mL);Vy i——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中标准储备液移取体积(单位:mL);Vd i——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的定容体积(100mL);Ms i——第i级标准工作溶液中VOC浓度(单位:mg∙mL-1)。
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编号:WI0105-2015序号:第一章第五节版本:第五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9页测量不确定度一.测量不确定度基本概念(1)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称为测量不确定度。
“合理”意指应考虑到各种因素对测量的影响所致的修正,特别是测量应处于统计控制的状态下,即处于随机控制过程中。
“相联系”意指测量不确定度是一个与测量结果在一起的参数,在测量结果的完整表示中应包括测量不确定度。
此参数可以是诸如标准[偏]差或其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
测量不确定度从词义上理解,意味着对测量结果可信性、有效性的怀疑程度或不肯定程度,是定量说明测量结果的质量的一个参数。
实际是由于测量不完善和人们的认识不足,所得的被测量值具有分散性,即每次测得的结果不是同一值,而是以一定的概率分散在某个区域内的许多个值。
测量不确定度就是说明被测量之值分散性的参数,它不说明测量结果是否接近真值。
为了表征这种分散性,测量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表示。
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希望知道测量结果的置信区间。
因此,规定测量不确定度也可用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的区间的半宽度表示。
为了区分这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分别称它们为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在实践中,测量不确定度可能来源于以下10个方面:①对被测量的定义不完整或不完善;②实现被测量的定义的方法不理想;③取样的代表性不够,即被测量的样本不能代表所定义的被测量;④对测量过程受环境影响的认识不周全,或对环境条件的测量与控制不完善;⑤对模拟仪器的读数存在人为偏移;⑥测量仪器的分辨力或鉴别力不够;⑦赋予计量标准的值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⑧引用于数据计算的常量和其他参量不准;⑨测量方法和测量程序的近似性和假定性;⑩在表面上看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被测量重复观测的变化。
由此可见,测量不确定度一般来源于随机性和模糊性,前者归因于条件不充分,后者归因于事物本身概念不明确。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一、引言电磁干扰测量在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测量过程中不确定度的存在,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测量质量,本文将对电磁干扰测量中的不确定度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减小不确定度的措施。
二、电磁干扰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分析1.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测量设备的精度、分辨率和灵敏度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确定度。
为了降低设备带来的不确定度,应选择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并进行定期校准和维护。
2.环境因素的不确定度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气压和磁场等,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优化测量环境,确保环境条件稳定,有助于降低环境因素带来的不确定度。
3.操作人员的不确定度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操作步骤和读数误差等因素,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确定度。
加强操作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有助于减小操作人员带来的不确定度。
三、不确定度评估方法1.标准不确定度评估根据测量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参数,计算标准不确定度。
标准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设备本身的精度限制。
2.扩展不确定度评估在标准不确定度的基础上,考虑环境因素和操作人员的不确定度,综合评估扩展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整体不确定性。
四、减小不确定度的措施1.选择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选择精度和分辨率较高的测量设备,可以降低设备带来的不确定度。
2.优化测量环境确保测量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条件稳定,避免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3.加强操作人员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规范操作步骤和读数流程,有助于减小操作人员带来的不确定度。
五、结论通过对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分析,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评估方法和减小不确定度的措施。
测量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附录-1 测量不拟定度评估环节1.明确被测量, 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3.给出评估测量不拟定度的数学模型, 即被测量Y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若Y的测量结果为y, 输入量Xi的估计值为xi, 则...(x. .x.,….xN.)4.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拟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x.., 尽也许做到不漏掉不反复, 如测量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拟定度分量.5.评估各输入量的标准不拟定度.(xi.,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Ci(Ci =ðððði),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相应的标准不拟定度分量ui(y)。
如扩展不拟定度用up(如u0.95)表达, 则应估算相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拟定度的自由度Vi , 根据xi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类或B类评估得到其u (xi)。
5.1 A类评估在反复条件下对x作n次独立反复测量, 得到n个测量结果xk , (k=1,2,…n), 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单次测量的标准不拟定度为:以独立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测量结果的标准不拟定度:如测量系统稳定, 且样品稳定性和均匀性都较好, 实时测量的标准不拟定度u (xi)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n次测量结果得到。
如实时提供应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 其标准不拟定度可以用上述u (xi)) = s(xi)的值, 如实时提供应客户的是n次测得值的平均值, 其相应的标准不拟定度为/。
通常以独立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其平均值的测量结果的标准不拟定度为u( x )。
5.2 B类评估5.2.1若资料(如检测证书)给出xi的扩展不拟定度u(xi)和包含因子K, 则xi的标准不拟定度为:●若资料只给出了U, 没有指明k, 则可以认为k = 2(相应约95%的置信概率);●若资料只给出up(xi)(其中P为置信概率), 则包含因子kP与xi的分布有关, 此时除非另有说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 相应p =0.95, k可以查表得到, 即kP =1.960 ;●若资料给出了up(xi)及ve f f ,则kP可查t分布表得到, 即kP= tp(ve f f);5.2.2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xi的也许值分布区间半宽度a(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xi 的标准不拟定度为:此时, k与xi的分布有关(参见JJF1059-1999附录B“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相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6.合成不拟定度u e(y)的计算式中xi , xj 为输入量, i ≠ j ,r( xi , xj) 为输入量xi和xj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值。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原创版)目录1.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定义与意义2.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分类3.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4.降低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措施5.总结正文一、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定义与意义电磁干扰测量中的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差异,它反映了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在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主要包括随机不确定度和系统不确定度两类。
随机不确定度是由于测量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如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而系统不确定度则是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和测量人员等因素引起的。
二、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分类电磁干扰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可分为以下几类:1.电磁干扰引起的不确定度:由于电磁干扰的存在,测量设备可能受到干扰,导致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温度变化引起的不确定度:温度变化会影响测量设备的性能,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测量设备引起的不确定度:测量设备的精度、稳定性和漂移等因素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测量方法引起的不确定度: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适用性等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5.测量人员引起的不确定度: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操作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三、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误差传播法:根据测量结果的误差传播特性,评估不确定度的大小。
2.蒙特卡洛模拟法:通过模拟随机过程,评估不确定度的大小。
3.最小二乘法:通过最小化误差平方和,评估不确定度的大小。
4.专家评估法:根据专家经验,评估不确定度的大小。
四、降低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的措施为了降低电磁干扰测量中的不确定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测量设备。
2.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减小系统不确定度。
3.对测量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精度和准确性。
4.提高测量人员的技能水平,规范操作流程。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 (2)
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标题:卡尺校准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卡尺是工程测量中常用的工具,准确的卡尺校准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卡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帮助读者正确进行卡尺校准操作。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校准标准:校准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合格的准确度和精度。
1.2 准备工具:准备好精密测量工具、校准块、清洁布等必要工具。
1.3 环境检查:确保校准环境干净整洁,避免灰尘和杂物对校准结果的影响。
二、校准操作步骤2.1 清洁校准工具:使用清洁布擦拭校准工具表面,确保无灰尘和污垢。
2.2 调整校准工具:根据校准标准调整校准工具的零点和刻度,确保准确度和精度。
2.3 测量校准:使用校准块进行多次测量,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判断校准工具的准确性。
三、校准结果评估3.1 比较测量结果:将校准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校准工具的准确度。
3.2 记录校准数据:将校准结果和评估数据记录在校准作业指导书中,以备日后查阅。
3.3 校准结论:根据校准结果和评估数据得出结论,确定校准工具是否符合要求。
四、校准频率和维护4.1 校准频率:根据校准工具的使用频率和环境条件,确定校准的频率,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2 维护保养:定期对校准工具进行清洁和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并保持准确度。
4.3 校准记录:及时记录校准日期和结果,建立校准档案,方便管理和跟踪校准情况。
五、注意事项5.1 避免碰撞: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避免校准工具受到碰撞和损坏。
5.2 避免湿气:避免校准工具受潮和受潮,影响准确度和精度。
5.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校准工具的状态和准确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结语: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卡尺校准的作业指导书,掌握正确的校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读者能够认真执行校准作业指导书,提高工程测量的准确度和精度。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摘要:
一、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概述
二、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三、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
四、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应用案例
五、总结
正文:
一、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概述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是为了帮助测量人员准确地测量电磁干扰而制定的。
通过该指导书,测量人员可以了解不确定度的来源,掌握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的方法,并了解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案例。
二、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
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测量设备的不确定度、环境条件的不确定度、测量人员的不确定度以及数据处理的不确定度。
这些不确定度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评估和控制。
三、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
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是指根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来源,计算出各个不确定度的贡献,并进行合成。
通常采用不确定度传播律和不确定度分配方法进行评估与合成。
通过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可以得出电磁干扰测量的总不确定度。
四、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应用案例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很大。
例如,在汽车电磁兼容测试中,如果不确定度控制不好,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进而影响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在进行电磁干扰测量时,需要严格按照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总结
电磁干扰测量中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是电磁干扰测量的重要参考文件,可以帮助测量人员了解不确定度的来源,掌握不确定度评估与合成的方法,以及了解电磁干扰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案例。
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不确定度是科学与工程实验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
在测量和数据处理过程中,我们无法避免地会产生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
正确评估和处理不确定度是确保实验结果可信度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本文档将向您介绍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处理技巧。
希望通过学习本文档,您能够灵活运用不确定度分析的方法,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二、测量不确定度的概念1. 测量误差和不确定度的区别测量误差是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无法避免的。
而不确定度是对测量结果的不确定程度的评估,是测量误差的量化表达。
2. 不确定度的来源不确定度的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本身的不确定度、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实验环境条件的影响。
三、计算不确定度的方法1. 类型A不确定度的计算类型A不确定度是基于重复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的,常见的统计方法有标准偏差、方差等。
2. 类型B不确定度的估计类型B不确定度是通过非重复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估计得出的,包括仪器的指示误差、环境条件的影响等。
3. 合成不确定度的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是将类型A和类型B的不确定度进行合成得出的,常见的合成方法有加法合成和乘法合成。
四、处理不确定度的技巧1. 合并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当多次测量得到的结果需要合并时,需要进行不确定度的传递和合成。
2. 不确定度的传递对于多个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得出的参数,需要通过不确定度的传递法则计算其合成不确定度。
3. 不确定度的有效数字和报告在报告测量结果时,需要根据有效数字的原则确定最终结果的有效数字,并正确报告不确定度。
五、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如何应用不确定度的计算和处理技巧,解释不确定度的实际意义和影响。
六、注意事项在进行不确定度分析时需要注意并遵守一些基本原则,如记录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条件的控制和测量设备的校准等。
七、结论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您将了解不确定度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处理技巧,能够正确评估和处理实验的不确定度,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采血秤不确定度
华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东莞计量院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作业指导书编号:ZDLX-022D-2014 采血电子秤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1、1. 概述1.1检测依据:JJG815-2018《采血电子秤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检定室环境温度(20±5)℃,相对湿度不大于85%,无明显的振动和气流,无腐蚀性气体存在,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和磁场等其他影响量不得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采血秤应放置在平稳坚固的平台上进行检定/校准。
等级砝码标准砝码一套27个,测量范围为(1mg~6100g)。
1.3测量标准:F21.4被测对象:电子采血秤是用于血液采集称重的一种专用非自动衡器,按准确度等级分为Ⅲ级,和Ⅳ级。
目前本市血站所使用采血电子秤都是量程为(0~1500)g,检定分度值e=1g的○Ⅲ级采血电子秤。
因此按JJG815-2018《采血电子秤检定规程》的要求,示值检定时,由于500e秤量点是最大允许误差改变的秤量点,因此,在整个测量范围内,我们分以下两段进行不确定度评定:(0~500)g和(500~1500)g。
1.5测量过程:对采血电子秤进行示值检定时。
首先采用直接比较法测量采血电子秤的示值,将标准砝码放在秤盘上,等稳定后读取采血电子秤示值,砝码与采血电子秤示值之差,即为采血电子秤的示值误差,再利用闪变点法连续加放0.1e的附加小砝码,确定其化整前的示值,再通过公式计算出采血电子秤在该检定点的修正误差。
1.6评定结果的使用:在符合上述条件下,对其他标称值的采血电子秤的示值误差的测量,可采用本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
2.示值检定的数学模型:Δm=P-m式中:Δm——采血电子秤检定示值误差P——采血电子秤示值;m——砝码标准值。
3、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本评定方法以检定点1000g 为例。
其它秤量点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可 参照本方法进行评定。
3.1.测量重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1R u 的评定(按A 类方法进行评定), 采血电子秤在检定过程中采用“闪变点”法确定被检秤化整前的修正误差,因此,分辨率可以提高到0.1e ,用F2等级标准砝码在重复性条件下对电子秤进行10次连续测量,得到测量列:单次实验标准差g n p pi s nii 219.01)(2p =--=∑=实际测量中,对输入量P 进行2次测量,以2次测量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该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g s p u p 155.02)(==3.2 F 2等级标准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1M u (按B 类方法进行评定)标准砝码示值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可由砝码检定证书查到,F 2等级砝码1000g 的允许误差为为±0.016g ,该分量属均匀分布,包含因子为3,因此标准砝码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为:g 009.03g016.0x )(===k u M 注:x ——F 2等级标准砝码扩展不确定度; k ——包含因子k (k =3)3.3 电子采血秤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a u采血电子秤在检定过程中采用“闪变点”法确定被检秤化整前的修正误差,因此,分辨力可以提高到0.1e ,因此电子采血秤分辨力为0.1g ,由分辨力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分量属均匀分布,包含因子k =3,该标准不确定度分量的结果按下式进行计算:===321.032ya u 0.029g ( 注:电子采血秤分辨力y=0.1g )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采血电子秤示值检定测量结果各影响分量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计算:采血电子秤示值检定测量结果各项分量彼此不相关,互不影响, 其检定示值测量结果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按下式计算:g u u u u a M R c 16.0029.0009.0155.022222)(2)(=++=++=5. 示值检定测量结果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因各主要分量可视为正态分布。
洛氏硬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作业指导书
国家中低压空压机及钻凿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洛氏硬度不确定度评定实施细则文件编号: NTCD-XZ-14-2017制订人:审核:批准:生效日期: 2017年05月30日受控印章:发放号码:持有人:文件部门会签人/日期会签为更好地执行我中心制定的质量手册,按有关标准准确、无误地对金属材料进行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特制定定本细则,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施细则1 引用文献JJF 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JJG 112-1991 《金属洛氏硬度计检定规程》GB/T230.1-2009《金属材料 洛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A 、B 、C 、D 、E 、F 、G 、K 、N 、T 标尺》2 目的本指导书旨在指导本实验室检验人员能够正确的进行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
3 适用范围以洛氏硬度值水平为20HRC ~70 HRC 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使用TH 320洛氏硬度计,其测量分辨力为0.1HRC 。
洛氏硬度计的检定按照JJG 112-2003进行。
JJG 112-2003规定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见表1。
表1 硬度计的示值重复性硬度范围 示 值 重 复 性 20 HRC ~70 HRC()H -≤10002.0 或 0.4 HRC4 环境条件硬度计在下列条件下检定并正常工作:国家中低压空压机及钻凿机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 业 指 导 书编 号:NTCD-XZ-14-2017第 1 页 共 6 页 第 0 版 第 0 次修订标 题:洛氏硬度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实施细则 实施日期: 2017 年 05 月 30 日1)室温10℃~35℃;2)环境清洁,无震动;周围无腐蚀性气体; 3)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并调至水平。
5 测量基准采用二等标准硬度块。
6 试验使用TH 320洛氏硬度计,按GB/T 230.1-2008标准规定的方法,对28.4HRC 的标准硬度块进行测试,取得5个数据。
空气温度测量的不确定度作业指导书
1 目的对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找出构成测量不确定度的若干分量,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估,如实表达测量结果的包含区间和包含概率,最终给出扩展不确定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共场所空气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3 职责3.1 检测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仪器,确保测量过程中仪器正常运转,消除各种影响试验结果的意外因素,了解影响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负责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
3.2 复核人员了解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负责校核原始记录及测量不确定度的计算结果。
3.3 科室负责人负责不确定度的综合管理以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的审核。
4 不确定度分析4.1 测定方法按照GB/T 18204.1-2013《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第1部分:物理因素》中的“3.2 数显式温度计法”进行测定。
测量仪器为德图Testo 625型数字温湿度计,测量精度经校准结果确认符合相关要求。
NTC探头量程-10~+60 ℃,分辨力0.1 ℃,精度±0.5 ℃。
在检测现场将温度计固定在房间中心位置,离地面约1.2 m,距离墙壁不小于0.5 m。
现场门窗关闭,除检测者外无其他人员走动,无其他热源。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反复检测10次,获得10个测量值。
4.2 数学模型T=T m+d式中:T为温度最终的报告结果;T m为实际测量所得到的结果;d为修正值。
单位均为℃。
4.3 识别测量不确定度分量4.3.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由测量结果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度分量u A。
4.3.2 标准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温度计分辨力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B1和修正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u B2。
4.4 计算4.4.1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10次独立重复测量所得的值(单位℃)依次为17.7,17.8,17.6,17.5,17.7,17.5,17.4,17.7,17.5,17.4。
经计算平均值t m=17.58 ℃,实验标准偏差为s=0.13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
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
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
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Y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Y的测量结果为y,输入量X i的估计值为x i,则
y=f (x1,x2,……x N.)
4.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x i),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测量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5.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x i),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C i
),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u i(y)。
如扩展不确定度用u p(如(C i =ðy
ðx i
u0.95)表示,则应估算对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V i,根据x i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类或B类评定得到其u (x i)。
5.1 A类评定
在重复条件下对x作n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n个测量结果x k,(k=1,2,…n),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为: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以独立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
如测量系统稳定,且样品稳定性和均匀性都较好,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u (x i)均可以由预先
评估时所作的n次测量结果得到。
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u (x i)) = s(x i)的值,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n次测得值的平
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通常以独立测量列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其平均值的测量结果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 x)。
5.2 B类评定
5.2.1若资料(如检测证书)给出x i的扩展不确定度u(x i)和包含因子K,则x 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若资料只给出了U,没有指明k,则可以认为k = 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
●若资料只给出u p(x i)(其中P为置信概率),则包含因子k P与x i的分布有关,此时除非另有说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对应p =0.95,k可以查表得到,即k P =1.960 ;
●若资料给出了u p(x i)及v e f f,则k P可查t分布表得到,即k P=t p(v e f f);
5.2.2 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x i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a(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x i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此时,k与x i的分布有关(参见JJF1059-1999附录B“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对应几种非正态
分布其包含因子为
6.合成不确定度u e(y)的计算
式中x i,x j为输入量,i ≠ j ,
r(x i,x j)为输入量x i和x j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值。
实际工作中,若各输入量之间均不相关,或虽有部分输入量相关,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而近似为r( x i,x j)= 0,于是u e(y)可简化为:
8. 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与表述
可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
1)U=k ·u e一般取k=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
2)u p =k p ·u c= t p(v e f f) ·u c ,t p(v e f f)由查t分布表获得,一般取t0.95 (v e f f)对应95% 的置信概率。
3)当测量值很小时,测量不确定度需要用相对形式u95rel表述;
4)u或u p用斜体大写表述,有效位数最多二位。
附录-2 测量不确定度合理性验证
验证方法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进行。
1.送校法
将被验证的计量标准送校,标准给出的y值与上级计量机构检测该值的结果y0比较应满足:
(其中U为被验证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则评定合理性满意。
2.传递比较法
用高一级测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0 )和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台稳定的传递标准或核查标准,应满足:
3.比对法
用两台不确定度同为U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差为y a– y b,应满足:
4.多台比对法
用三台或三台以上同等水平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多台(n台)测量结
果的平均值为y,其中某一台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为y i,应满足:
则该台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性满意。
注:
1)以上四种方法适用于检测实验室,如能得到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测量值时尽可能采用前两种方法,否则可采用后二种方法。
2)对检测实验室可采用后两种方法,测试系统或装置应视为方法中的计量标准。
附录-3 几点说明
1.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在表述实验室能力有关不确定度的指标时应填写典型值,即“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和“最佳测量不确定度”,同时注明为获得最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测
量条件,它应综合考虑下列两个不确定度来源后加以评估:
1)与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环境影响)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2)与被测对象相联系的不确定度。
鉴于被测对象的状况差异可能很大(如被测对象和测量系统端面的失配随被测对象变化很大,为获得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可选择最佳匹配作为评定条件)。
实验
室应建立一个评审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性的机制,以便当测量仪器、设备重新校准或发生严重影响
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其他变化时能及时修改对外公布的不确定度指标,这种评审既要考虑设备的
最新校准结果,也要考虑最新校准结果与先前校准结果相比较而判定的稳定性。
2.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扩展不确定度对应的置信概率应统一规定为95%或近
似为95% 。
3.对于基准、标准,在给出扩展不确定度时应同时指明其有效自由度,对于一般的校准实验室在
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可以不给出自由度,(参见European cooperation for Accreditation of Laboratories EAL-R2 Supplement 1 TO EAL-R2:EXAMPLES)。
4.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如对Y可能值的分布作正态分布的估计,虽未计算v e f f,但可估计其值并不太小时,则U = 2 u c(y)大约是置信概率近似为95%的区间的半宽’。
意即U = 2 u c(y)对应近似为95%的置信概率的前提是输出量Y可能值的分布应服从正态分布,且估计v e f f不会太小。
另外,‘如果可以确定Y可能值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接近于其他某种分布,则绝不应按k = 2~3或k p= t p(v e f f)计算U或u p,例如:Y可能值近似为矩形分布,则对于u0.95 , k = 1.65
5. 如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特别当作A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较少时,应按v A=n-1查t分布表得t0.68(v A)并用它作安全因子乘u A后再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这时仍用U = 2 u e(y)获得置信概率为95% 的扩展不确定度。
(安全因子也可以查下列对照表得到)
附录-4 参考文件
1. CNAS-CL07:2006《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2007年第1次修订)
2. CNAS-GL05:2006《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2007年第1次修订)
AS-GL02:2006《能力验证结果的统计处理和能力评价指南》
4.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