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的大洪水

合集下载

湘江流域防洪规划方案研究

湘江流域防洪规划方案研究

湘江流域防洪规划方案研究郭铁女;要威【摘要】在介绍湘江流域洪水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该流域现状防洪存在的问题,包括堤防工程体系不完善、水库防洪库容不足、蓄滞洪区和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滞后等,并且相应地明确了沿江各级城市的防洪标准。

提出了湘江主要河段的防洪规划方案和规划目标,认为:解决湘江防洪问题,应遵循“以泄为主”的治理方针,遵循“确保重点、兼顾一般”及“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

%In order to solve the flood control problems of Xiangjiang River Basin, the policy of taking flood releasing as main-stay should be complied with, and the principles such as giving priority to key points with proper consideration to general, and combin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should be followed. On the basis of the introduction of flood charac-teristics of Xiangjiang River Bas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 flood control situation of this basin, including imperfect levee system, insufficient flood control capacity and the lag of detention basin construction and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were ana-lyzed and the flood control standard for the cities along the river was made clear. The flood control scheme and goals of the main reaches of Xiangjiang River were put forward.【期刊名称】《人民长江》【年(卷),期】2014(000)011【总页数】3页(P20-22)【关键词】防洪标准;规划方案;分蓄洪区;水库调度;湘江【作者】郭铁女;要威【作者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处,湖北武汉43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6971 流域概况湘江是洞庭湖水系中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白石乡海阳山近峰岭,干流全长856 km,流域面积9.46万km2,下游湘潭控制站多年平均径流量653.2亿m3。

血战湘江红军的坚定意志与不屈斗志

血战湘江红军的坚定意志与不屈斗志

血战湘江红军的坚定意志与不屈斗志(正文)血战湘江红军的坚定意志与不屈斗志湖南省湘江,洪水泛滥,滔滔江水带来的巨大压力如同千军万马铺天盖地而来。

然而,在这肆虐的洪灾面前,红军战士们展现出了坚定的意志和不屈的斗志。

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人民的堤坝,让我们见证了一幕幕关于坚定意志与不屈斗志的感人场景。

洪荒之年,红军将士所展现的勇气和决心令人震撼。

他们没有因为灾情的凶险而退却,反而迎接洪水的挑战,用自己的身躯担负起抵御洪水的重任。

湘江红军,他们始终秉持着“为了革命,我们无所畏惧”的信念,一次次冲上湘江的巅峰,与巨浪搏斗。

他们时而在水中嗷嗷待哺,时而登上山峰,时而奋勇冲锋,时而硬是掀开滚滚洪水,展现出了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

在洪灾面前,红军的忠诚与义勇不屈让人动容。

他们时刻铭记着自己肩上的红色责任,把人民的安危放在首位。

他们舍身救人,全力保护贫困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他们毅然奋起,义无反顾地走上战场,为了人民的解放而奋斗。

湘江边上,他们拼尽全力,将人民的冰冷与黑暗化为鲜红与光明。

红军们的血肉之躯在洪水中撑起了一道道热血的铜墙铁壁,守护着红色信念的坚定。

湘江战斗中,红军的团结和协作让人钦佩。

红军将士们相互扶持,携手并肩,站在了同一个战线上,面对着同一个敌人。

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和团结一致的战斗,打破了洪水的重围,为湖南农民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他们组织群众,建立起军民合作的防洪机制,让农民真正成为了抗洪的主人。

红军的团结与协作成就了他们对洪水的抵御,也为我们树立起了一个信心和勇气的楷模。

湘江战斗中,红军战士们面对艰巨的环境和敌人的进攻,坚持顽强抗争,奋不顾身的精神令人敬佩。

他们用自己的身躯与伤痛为代价,守护着人民的安全,保卫着红色江山。

红军们时刻警惕敌人的每一个行动,以雷厉风行的战斗态势击溃敌人的进攻。

他们不屈不挠、英勇奋斗,打出了一曲曲血战湘江的壮丽乐章。

在红军的意志和斗志的指引下,湘江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红军战士们用血汗融化了滚滚洪水,用顽强的意志筑起了人民的安全堡垒。

大洪水的考验的课后反思

大洪水的考验的课后反思

大洪水的考验的课后反思过去的一个星期,湖南遭受了一次巨大的考验,连绵不断的暴雨,将湖南大部分城市都置于洪水的肆虐之中,每天都有不断的更新的数字告诉大家,湘江的水位又上升了多少。

这些数字不断地刷新历史,在巨大的洪峰面前,我们才能认识到人类力量的渺小。

这次洪涝,我们看到了一个伤痕累累的长沙,几乎被淹没的橘子洲,被洪水侵入的沿江风光带。

暴雨之下,城市内涝严重,许多道路交通中断。

一些安置小区和周边的乡镇,被通知撤离。

湖南的苗木主产区也没有躲过这场灾难,许多苗圃直接被水淹没,损失不可估量。

反思记吃不记打。

这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

我们猜想,洪水退去,危机度过之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松下一口气,照样该吃吃该喝喝,如同往常一样过生活,把这些的灾难抛在脑后。

但是洪水并不是小概率事件,明年它可能还会来,后来也许也会来。

如果我们不反思,如果我们不改变,未来依旧不会变好。

我们的今天是为了昨天的破坏买单,我们的未来也会为今天的不作为买单。

我们都听说过一个故事叫做大禹治水,大禹治水教给我们的最简单的道理是,堵不如疏。

而现在,我们把更多的河流、湖泊全部都填满、侵占,我们建起高楼大厦,放眼望去,眼睛所能见的地方全都是房子。

我们把洪水堵在小小的空间里,而找不到出口的它的每一次的反扑只会更加激烈。

抗灾,让我们看到了国人在灾难面前的众志成城。

但重建生态环境,比抗灾要困难无数倍。

这需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共同努力。

当然更不能缺少的是苗木人的努力。

退田还湖,退耕还林。

重新修复生态势在必行,并且迫在眉睫。

我们不去更多地纠结过去,我们要更多地在乎行业在未来生态领域存在的价值。

园林这个行业一只手牵着过去,另一只手连接着未来,自有它该承载的重任和价值。

我们现在被淹没的苗圃,是未来生态建设的曙光。

2015年11月湘江流域罕见的冬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2015年11月湘江流域罕见的冬季暴雨天气过程分析

持 有利 于 西 侧 的西 南 暖湿 气 流 源 源 不 断 的 由南 海
和 西太 平洋 向湖 南 地 区 输 送 ,水 汽 条 件 旺 盛 。三 次 强降 雨 时 段 跟 副 高 强 度 和 面积 在 特 定 位 置 上 做 周 期 震 荡 有 关 ,当 副 高 面 积 偏 大 ,强 度 偏 强 时 , 更 容易 引发 强降 水 。
程进行分 析。结果表 明,此次强 降水过 程是 1 9 6 1 年 有气象 记录 以来湘 江流域最 大洪水 过程 。孟加 拉湾低 槽东 移 、西太平洋 副高强度偏强 、脊线稳定维持在 2 0 。 N附近 、近地 面东部冷高压与 向东移动的暖低压在湘 江流域对 峙为此次强降水 的发生提供 了有利 的环流背景 。强降水发生 在大气层结 稳定 的状 态 ,旺盛 的西 南暖湿气 流与冷
月一 次暴雨 过 程 进 行 分 析 ,发 现 冷 空气 、热 带 低
压 为 此次 暴 雨 提 供 有 力 的天 气 背 景 条 件 。但 对 湖 南 冬 季暴雨 的发 生发展 机制 鲜有研 究 。 2 0 1 5年 1 1 月 中上 旬 ,湖 南 省 出 现 了长 时 间 连 阴雨 天气 ,期 间湘 江流 域发 生 三次暴 雨 ,省 内多个 台站降水突破历史 极值 ,是 1 9 6 1 年有气 象记 录 以来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8 1 1 X . 2 0 1 8 . 0 1 . 0 2 4
暴雨 是 我 国常 见 的灾 害性 天 气 之 一 。 国 内外 学者关 于暴 雨 的研究 大多集 中在 汛期 J ,而秋 冬
高冬季暴雨预报准确率 提供参 考依据 。
空气 在湘 江流域交 汇 ,配合持续稳定 的辐合上升运动等条件 ,造成 了湘江流域罕见的冬季暴 雨天气过程 。

2010年长江九江段洪水分析

2010年长江九江段洪水分析

2010年长江九江段洪水分析樊建华;曹正池【摘要】2010年长江九江段先后发生两次超警戒洪水过程.本文通过对洪水成因分析,揭示长江流域暴雨洪水发生的区域、范围,不同流域洪水的发生与组合对长江九江段水位可能产生的影响.【期刊名称】《江西水利科技》【年(卷),期】2011(037)003【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洪水;成因;分析;长江九江段【作者】樊建华;曹正池【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水文局,江西九江332000;江西省九江市水文局,江西九江33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1222010年6月至8月,长江九江段先后发生两次超警戒洪水过程。

第一次,九江水文站自6月21日9时水位开始起涨,6月26日21时水位超警戒,6月29日18时30分出现20.32 m的最高水位,超警戒0.32 m,洪水涨幅2.81 m,7月2日21时退出警戒,超警戒时间为7 d。

第二次,九江水文站自7月8日20时水位开始起涨,7月 13日 6时超警戒,7月 18日 10时出现20.64 m 的最高水位,超警戒 0.64 m,洪水涨幅 1.42 m,8月6日21时退出警戒,超警戒时间为25 d。

两次洪水过程累计超警戒时间长达32 d。

2010年长江九江段洪水虽然峰值不高,计算频率为4年一遇,但其特点突出,值得认真分析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水文预报和防汛救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洪水成因分析1.1 鄱阳湖流域大暴雨2010年6月16日至25日,鄱阳湖流域出现大暴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265 mm。

过程降雨以铅山县徐家厂水文站775 mm为最大,黎川县洲湖水文站725 mm次之。

大暴雨笼罩范围为赣、抚、信、修及鄱阳湖共14 万 km2。

2010年7月,赣东北地区先后出现了两次暴雨洪水过程。

7月5~9日,昌江渡峰坑水文站以上流域平均降雨257 mm、乐安河虎山水文站以上流域平均降雨254 mm、信江梅港水文站以上流域平均降雨187 mm。

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2024

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汇编2024

引言: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也是一个经历过许多自然灾害的国家。

其中,大洪水作为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经常发生,并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调查资料的汇编,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大洪水事件,以及对这些事件的详细分析。

概述:大洪水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水位突然上涨,超过河道、湖泊或其他水域的容量,导致水流外溢,并对周围地区造成灾害的现象。

中国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的国家,大洪水是经常发生的自然灾害之一。

大洪水不仅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

正文内容:1.中国历史上的大洪水事件1.1春秋战国时期大洪水1.1.1淮水大洪水1.1.2黄河大洪水1.2秦汉时期大洪水1.2.1长江大洪水1.2.2浙江大洪水1.2.3珠江大洪水1.3隋唐时期大洪水1.4宋元时期大洪水1.5明清时期大洪水2.大洪水的影响与教训2.1社会影响2.1.1人员伤亡2.1.2人员流离失所2.2经济影响2.2.1农田破坏2.2.2城市建设受阻2.2.3交通运输受阻2.3环境影响2.3.1水土流失2.3.2生物多样性损失2.3.3水污染3.大洪水的防治措施3.1河道治理3.1.1河道疏浚3.1.2建设堤坝3.2水资源管理3.2.1建设水库3.2.2优化用水结构3.3应急管理体系建设3.3.1健全预警系统3.3.2加强抢险救灾力量4.国际经验借鉴4.1大洪水应对经验4.1.1抗洪水桥梁建设4.1.2河道防洪系统4.2美国大洪水应对经验4.2.1洪水保险制度4.2.2洪水风险评估5.未来挑战与展望5.1气候变化对大洪水的影响5.2经济发展与洪水防治的平衡5.3科技创新在洪水防治中的作用总结:通过对中国历史大洪水调查资料的汇编,我们了解到大洪水在中国历史上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这些大洪水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轻大洪水带来的破坏,中国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措施并借鉴了国际经验。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

湘江自然环境状况地理位置湘江流域位于北纬24°31′~29°,东经110°30′~114°之间,地处长岭之南,南岭之北,东以幕阜山脉,罗霄山脉与鄱阳湖水系分界,西隔衡山山脉与资水毗邻,南自江华以湘、珠分水岭与广西相接,北边尾闾区滨临洞庭湖。

流域面积为94660km2,其中湖南为85383km2,占总面积的90.2%,广西占9.8%,湘水流域面积占全省的40.3%,涉及长沙、湘潭、株洲、衡阳的全部、郴州、永州的大部分娄底的小部分及邵阳、岳阳的小部分。

地质地貌1.1.1.1 地势地貌流域区内地势特点为西南高北东低,东安至洞庭湖入口河流落差95m,其中东安至永州萍岛为湘江上游段,属中低山地貌,两岸峰险山峻、谷深林密,山头标高500~1500m,河道顺直,一样为V型河谷,河谷宽110~140m,河床坡降0.90~0.45‰,两岸零星发育I至Ⅳ级堆积或腐蚀基座阶地;萍岛至衡阳为中游河段,两岸为低山~丘陵地貌,山头标高100~500m,河谷开阔,谷宽250~600m,河床坡降0.29~0.18‰,两岸阶地发育不对称。

衡阳至洞庭湖入口为下游河段,两岸地势为丘陵~平原河道蜿蜓曲折,河谷宽敞,谷宽500~1000m,河床坡降0.083~0.045‰,两岸阶地发育,地势平坦,呈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

1.1.1.2 地质结构a)地层岩性湘江两岸分布的要紧地层岩性为:元古界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等。

湘江地层分布规律是,在祁东县归阳以上大体为泥盆、石炭、二迭、三迭、侏罗系的灰岩、砂页岩、煤层;归阳以下进入衡阳、株洲、湘潭红色盆地,河谷要紧地层岩性是白垩~下第三系红色岩层及第四系河流冲积层,其中也有元古界及前震旦系冷家溪群、板溪群变质岩等地层零星出露。

b)地质构造湘江流域处于江南地轴的南缘,属华南上隆剥蚀中低丘陵及洞庭湖凹陷盆地。

湘江2017年与2019年两场特大洪水的对比分析

湘江2017年与2019年两场特大洪水的对比分析

Vol.41 No.2Apr., 2021第41卷第2期2021年4月水文JOURNAL OF CHINA HYDROLOGYDOI: 10.19797/ki.1000-0852.20190461湘江2017年与2019年两场特大洪水的对比分析沈倩娜1,张霞2(1.湖南省湘潭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湖南湘潭411100; 2.湖南省娄底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湖南娄底417000)摘 要:2017年6月下旬到7月初,2019年7月上旬到中旬,湘江干流接连发生特大洪水。

通过分析湘 江流域多个测站的水文整编资料,结合部分实时信息,从降雨过程时空分布、干支流有关测站洪水水位 流量过程、洪水组成、洪量、洪水传播时间与宣泄速度等方面,对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的暴雨洪水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7年洪水,湘潭站上游的衡山、衡阳、冷水滩站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对应呈 双峰形状,而湘潭站水位过程没有出现双峰;2019年洪水,湘江干流上下游站点的水位过程与流量过程基本对应,均呈双峰形状;2017年洪水宣泄慢,2019年洪水宣泄极快。

2017年洪水与2019年洪水流量 过程与水位过程起伏不对应、洪水宣泄速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洞庭湖水位顶托因素影响导致。

关键词:流域;暴雨;洪水;湘江;洞庭湖中图分类号:TV 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852(2021)02-0080-061引言湘江是湖南省最大河流,湘江流域特别是下游长 株潭城市群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汛期湘江下游常年受上游来水影响,叠加洞庭湖水的顶托,江湖关系复杂。

洪水在空间上具有突发性、随机性、不均匀性等复杂性 特点[1],有资料记录以来,湘江流域大小洪水频发,且多发生在5~6月份,较大洪水有1994年6月湘江大洪水[2],1998年6月的湘江大洪水[3],也有部分大洪水 发生在7~8月,如2002年8月的湘江大洪水[4误2006 年7月湘江大洪水[5]°洞庭湖也是在5~6月份逐渐进入汛期,7月份径流量达到最大峰值[6]°洞庭湖洪水的组成主要来自湘江、资水、沅水、澧水四大水系和长江淞滋口、太平口、藕池口三口,区间对湖区洪水的影响 不大叫其中湘江占洞庭湖三口四水多年平均入湖洪 量的20.5%,且比例呈升高趋势[8]°湘江干流2017年、2019年接连发生特大洪水,导致湘江流域均发生多处险情,且根据中国城市水灾危险性评价图[9],湘江流域 部分城市遭受水灾风险较大,受多种因素影响,湘江总控制站湘潭站水位流量关系复杂,由于两次洪水期间降水过程时程分布比较相似,空间分布差异较大, 且两次洪水发生仅间隔一年,流域内下垫面变化很小,通过对2017年、2019年两场洪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为湘江下游防洪减灾以及工程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

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

第42卷第1期2022年2月水土保持通报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42,N o .1F e b .,2022收稿日期:2021-07-25 修回日期:2021-10-01资助项目: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湘江流域多级河漫滩沉积记录解译及古洪水反演 (19A 075);湖南省社会科学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X S P 20Y B C 419);湖南省自然科学资助项目(2021J J 30063) 第一作者:熊平生(1972 ),男(瑶族),湖南省永州市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第四纪地质学研究㊂E m a i l :x ps 19721010@163.c o m ㊂ 通信作者:刘亮(1999 ),女(汉族),湖南省耒阳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自然地理学㊂E m a i l :2513330827@q q.c o m ㊂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熊平生,刘亮,张楚楚,郝丽婷,黄临娟(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湖南衡阳421002)摘 要:[目的]分析河漫滩沉积记录的历史时期洪水信息,揭示极端洪水事件和洪水发生规律,为防洪减灾提供指导㊂[方法]根据湘江河漫滩沉积剖面91个样品的粒度分析,结合AM S 14C 精确测年,分析湘江衡阳段河漫滩剖面粒度特征与洪水事件㊂[结果]①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粗粉砂㊁粗砂㊁极细砂为主㊂粒度参数显示,剖面洪水沉积动力较强,分选系数极好,宽型峰态居多㊂②吉祥剖面5个阶段洪水规模大小顺序依次为:B 阶段>D 阶段>A 阶段>C 阶段>E 阶段㊂此外,剖面B 阶段34~40,44~46c m 区间和D 阶段中130~134c m 区间粗砂的含量异常的增高,粗粉砂和细粉砂含量极少,中值粒径值为最低值范围,洪水沉积动力异常强大,为衡阳特大洪水事件发生时期㊂③沉积剖面中值粒径值与平均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粗砂含量与平均粒径值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成显著负相关性㊂[结论]6390a B P 以来,衡阳洪水规模整体上呈现增大增多的趋势,沉积阶段A 和阶段B 均为洪水多发时期;粗砂含量㊁平均粒径值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4个指标能很好地用来识别洪水事件㊂关键词:河漫滩沉积;湘江;洪水事件;粒度特征;衡阳市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 (2022)01-0297-06中图分类号:X 43,K 903文献参数:熊平生,刘亮,张楚楚,等.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J ].水土保持通报,2022,42(1):297-302.D O I :10.13961/j .c n k i .s t b c t b .2022.01.039;X i o n g P i n g s h e n g ,L i uL i a n g ,Z h a n gC h u c h u ,e t a l .P a r t i c l es i z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f l o o ds e d i m e n t s i nf l o o d pl a i na n dh i s t o r i c a l f l o o de v e n t so f H e n g y a n g r e a c ho fX i a n g j i a n g Ri v e r [J ].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022,42(1):297-302.P a r t i c l e S i z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F l o o dS e d i m e n t s i nF l o o d pl a i na n dH i s t o r i c a l F l o o dE v e n t s o fH e n g y a n g R e a c ho fX i a n g j i a n g Ri v e r X i o n g P i n g s h e n g ,L i uL i a n g ,Z h a n g C h u c h u ,H a oL i t i n g ,H u a n g L i n ju a n (C o l l e g e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T o u r i s m ,H e n g y a n g N o r m a lU n i v e r s i t y ,H e n g y a n g ,Hu n a n 42100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h e f l o o d i n f o r m a t i o n r e c o r d e d i n f l o o d p l a i n s e d i m e n t s d u r i n g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pe r i o dw a s a n a l y z e d i no r d e r t or e v e a l t h ee x t r e m ef l o o de v e n t sa n dt h e r eg u l a r i t y of f l o o do c c u r r e n c e ,a n dt o p r o v i d e gu i d a n c e f o r f l o o d c o n t r o l a n dd i s a s t e r r e d u c t i o n .[M e t h o d s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a n d f l o o d e v e n t s f o r t h e f l o o d p l a i n p r o f i l e o fH e n g y a n g R e a c ho f t h eX i a n g j i a n g Ri v e r i nH u n a nP r o v i n c ew e r e s t u d i e db a s e do n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a n a l y s i so f 91s a m p l e s f r o mt h e f l o o d p l a i nc o m b i n e dw i t h AM S 14Cd a t i n g.[R e s u l t s ]①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 f l o o d p l a i ns e d i m e n t sm a i n l y in c l u d e dc o a r s es i l t ,c o a r s es a n d ,a n d f i n es a n d .T h e g r a i ns i z e p a r a m e t e r ss h o w e d t h a tt h e p r o f i l ef l o o d s e d i m e n t a r y p o w e r w a s s t r o n g ,t h e s o r t i n g c o e f f i c i e n t w a s e x c e l l e n t ,a n d t h ew i d e p e a kw a s i nm a j o r i t y ;②T h e f l o o d s c a l e o f t h e f i v e f l o o d s t a g e s o f t h e J i x i a n g pr o f i l e f o l l o w e d t h e o r d e r o f s t a g e B >s t a g e D >s t a g eA >s t a g e C >s t a geE .I n a d d i t i o n ,b e t w e e n 34 40,44 46c mi n s t a g eB ,a n db e t w e e n130a n d134c mi ns t a g eD ,t h ec o n t e n to fc o a r s es a n di n c r e a s e da b n o r m a l l y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c o a r s e s i l t a n d f i n e s i l tw a s v e r y s m a l l ,a n d t h em e d i a n p a r t i l c e s i z e v a l u ew a s i n t h e l o w e s t r a n ge .F l o o ds e d i m e n t a r y p o w e r w a se x t r e m e l y s t r o n g .T h ef l o o de v e n t s w e r ea l li n p e r i o d s w h e n H e ng y a n gc a t a s t r o p h i c f l o ode v e n t s o c c u r r e d ;③T h em e d i a n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v a l u e sw e r e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w i t h t h e a v e r a gep a r t i c l e s i z ev a l u e sa n dt h ec o n t e n to fc o a r s es i l t +f i n es i l t .T h e r ew a sas i g n i f i c a n tn e ga t i v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 t h ec o n t e n t o f c o a r s e s a nd a n d a ve r a ge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v a l u e s ,t h em e d i a n p a r t i c l e s i z ev a l u e s ,a n d t h e c o n t e n t of c o a r s e s i l t +f i n es i l t .[C o n c l u s i o n ]T h e f l o o ds c a l eo f t h eH e ng y a n g re a c hh a s ,o nt h ew h o l e ,s h o w na n i n c r e a s i n g t r e n d s i n c e 6390BPB o t h s e d i m e n t a r y s t a g eAa n d s t a ge Ba r ef l o o d p r o n e p e r i o d s .T h e f o u r i n d i c a t o r s (c o n t e n t o f c o a r s e s a n d ,a v e r ag e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v a l u e s ,m e d i a n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v a l u e s ,a n d c o n t e n t o f c o a r s e s i l t+f i n e s i l t )c o u l dw e l l i d e n t i f y fl o o d e v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s e d i m e n t s i n f l o o d p l a i n ;X i a n g j i a n g R i v e r ;f l o o d e v e n t ;p a r t i c l e s i z e f e a t u r e ;H e n g y a n g C i t y 河漫滩是指洪水泛滥在河岸形成的具有独特二元结构的地质体,是河流地貌的重要类型㊂河漫滩沉积与环境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热点研究,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受到广大学者们的关注[1]㊂有关河漫滩沉积物相关的研究涉及古洪水重建㊁物质来源㊁环境污染等领域㊂如周岳等[2]研究了渭河河漫滩沉积剖面粒度组合特征,揭示了渭河230a 来的21次洪水事件;曹向明等[3]研究了赣江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发现,粒度的分维值对古洪水重建有重要指示意义;马鹏飞等[4]研究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江心洲㊁河漫滩分布特征及其指示的沙源特征;张凌华等[5]研究了南京镇江河段3个现代河漫滩的粒度变化认为,河漫滩粒度的变化不仅与洪水的强度有关,也与沉积环境有关;冷勇辉等[6]研究了长江松滋段江心洲剖面的粒度特征,揭示了其历史变迁及其沉积环境演化㊂赵东杰等[7]研究了滇黔桂岩溶区河漫滩表土重金属含量,揭示了沉积物重金属来源和污染状况;王鑫等[8]结合磁化率分析方法揭示了长江下游镇江 扬州河段河漫滩重金属污染分布特征㊂目前的研究存在如下主要问题:如河漫滩沉积洪水识别的代用指标存在分歧,需要进一步探索;国内关于流域洪水灾害的研究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他而对于一些小的流域和地区的洪水事件研究较为薄弱㊂本文基于AM S 14C 高精测年基础上,通过对湘江吉祥河漫滩剖面高密度采样和粒度测定结果,揭示河漫滩沉积物洪水记录的代用指标,探究湘江河漫滩沉积时期所记录的洪水事件,揭示极端洪水事件和洪水发生规律,为防洪减灾提供指导㊂1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湘江是长江中游南岸重要支流,干流总长856k m ,流域面积9.46ˑ104k m 2,沿途接纳大小支流1300多条,耒水是湘江主要支流之一㊂吉祥剖面(简称J X )位于衡阳市城区以北湘江和耒水交汇附近(图1),地理坐标为112.644ʎE ,26.915ʎN ㊂该剖面位于耒水河道转弯的地方,该河段河道向左岸弯曲,河漫滩宽约60~80m ,为中低位漫滩㊂研究区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热量充足,冬寒夏热,年均气温18.5~20.2ħ,降雨量较多充沛,春夏多雨水,年均降水量为1005~1836.2mm ㊂图1 吉祥剖面位置和研究区地质图经过野外调查和剖面反复比较,在湘江和耒水交汇附近,距离耒水入湘江口约1k m 处的左岸漫滩上选择一个保存完整的代表性剖面作为研究对象,该剖面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厚度约183c m ㊂2020年10月18日,课题组以2c m 为间隔距离,从上往下依次进行采样,共采集样品91件㊂测试工作在衡阳师范学院第四纪实验室完成,仪器为M a s t e r i z e r -3000型激光粒度仪㊂2 结果与分析2.1 A M S 14C 测年在吉祥剖面距离地表182c m 处取样约10g㊂样品在美国B e t a 实验室完成AM S 14C 测年,近低界A M S 14C 年龄为6390ʃ30a B P㊂根据河漫滩平均沉积速率,并结合插值法推算出各个沉积阶段的形成年龄㊂2.2 粒度组分由表1可知,吉祥(J X )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粗粉砂㊁粗砂和极细砂为主㊂粗粉砂(0.01~0.05m m )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7.58%,分布范围介于0%~96.31%之间;粗砂(0.5~3.5m m )居第二位平均值为21.53%,分布范围为0%~100%;极细砂(0.05~0.1mm )和892 水土保持通报 第42卷细砂(0.1~025m m)平均值分别为17.18%,15.02%,分布范围分别为0%~96%,0%~79.75%之间㊂细粉砂(0.005~0.01mm)㊁中砂(0.25~0.5mm)和黏粒(0.002~0.005mm)含量相对较少㊂根据J X剖面的颜色和粒度组分特征,可将该剖面划分为5层(图2),剖面5个层位粒度组成特征如下:表1吉祥剖面部分样品粒度测试结果样品编号深度/c m不同粒度组分含量/%粗砂中砂细砂极细砂粗粉砂细粉砂黏粒胶粒J X-122.774.5514.9318.9943.4512.362.940 J X-8181.735.1721.3220.3737.7410.353.330 J X-16341.075.0117.3017.2938.8811.917.461.08 J X-247287.5112.49000000 J X-3290084.2115.7900000 J X-401120.453.4112.7313.7542.4213.9213.320 J X-481261.255.0316.315.3538.5911.7511.220.5 J X-56150009.1524.19053.6313.040 J X-6417230.027.1315.6219.3922.035.160.640 J X-7214443.536.6713.0615.5417.533.340.330 J X-8016000.917.4228.8242.968.761.130 J X-9018001.3313.8423.6343.1515.172.870最大值10084.2179.759696.3153.6378.4621.53全剖面(n=91)最小值00000000平均值21.536.6715.0217.1827.589.096.430.88图2吉祥剖面粒度分布曲线第A层为粗粉砂㊁极细砂㊁细砂层,厚28c m㊂粗粉砂(0.01~0.05mm)含量最高,平均值为32.81%,其次是极细砂㊁细砂组分,平均值含量分别21.47%, 20.14%㊂粉砂㊁中砂㊁黏粒组分平均含量分别为9.53%,8.32%,5.92%㊂粗砂含量很少为1.15%,胶粒含量不到1%㊂粗粉砂㊁极细砂㊁黏粒和细粉砂曲线呈波动递减的变化趋势,而中砂和细砂曲线呈波动递增的变化㊂第B层为粗砂㊁中砂㊁细砂层,厚39c m㊂粗砂(0.5~3.5mm)平均含量为59.66%,为全剖面最高阶段,粗砂曲线波动变化显著㊂中砂㊁细砂㊁粗粉砂和极细砂组分,平均含量分别为11.49%,10.78%,7.82%, 6.57%㊂黏粒㊁细粉砂和胶粒含量很少㊂第C层为粗粉砂㊁极细砂㊁细砂层,厚53c m㊂粗粉砂(0.01~0.05m m)平均含量最高为34.90%,分布范围介于0%~45.86%之间㊂极细砂㊁细砂㊁细粉砂和黏粒,平均含量分别为16.58%,15.62%,14.63%,13.41%,分布范围分别为0%~27.93%,0%~79.75%,992第1期熊平生等: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0%~53.33%,0%~78.46%㊂中粒㊁粗砂组分含量极少㊂第D层为粗砂㊁粗粉砂㊁极细砂㊁细砂层,厚35c m㊂粗砂(0.5~3.5mm)组分平均含量最高为37.78%,分布范围介于0.12%~79.61%之间,粗砂曲线由下往上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㊂其次是粗粉砂㊁极细砂和细砂,其平均含量分别为22.72%, 16.32%,11.62%㊂细粉砂㊁中砂㊁黏粒㊁胶粒的含量较少,平均值分别5.34%,5.19%,0.96%,0.054%㊂第E层为粗粉砂㊁极细砂㊁细砂层,厚23c m㊂粗粉砂(0.01~0.05mm)平均含量为41.85%,分布范围介于39.06%~45.43%之间,其次是极细砂平均含量为27.39%,分布范围介于23.63%~29.42%之间㊂细砂和细粉砂平均含量分别为15.74%,11.25%㊂粗砂㊁中砂㊁黏粒和胶粒组分含量较少,平均含量分别为0.03%,2.12%,1.59%,0㊂2.3粒度参数对衡阳J X剖面平均粒径(M z)㊁中值粒径(M d)㊁峰态(K g)㊁分选系数(σ1)㊁偏度(S K)进行计算,并绘制成图3㊂由图3可知,J X剖面平均粒径(M z)为-0.94Φ~8.58Φ,总平均值为3.74Φ,显示沉积动力总体较强;分选系数(σ1)值为-2.74~-0.16,平均值为-1.55,表明分选性极好;偏度值(S K)为-0.82~ 0.88,平均值为-0.10,负偏和对称型居多,偏向粗粒度一侧;峰态(K g)值为0.32~2.13,平均值为0.88,宽型峰态居多㊂中值粒径曲线和平均粒径曲线变化近似同步㊂图3吉祥剖面粒度参数分布特征2.4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分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水流动力条件是影响河漫滩沉积粒度组分的关键因素,水动力越强,携带的颗粒越大,反之越小[9]㊂河漫滩高度的变化也会影响沉积物粒度组分结构,随着河漫滩厚度的增高,造成漫滩上洪水沉积物粒度颗粒变细㊂水流动力条件的影响因素有气候㊁地形和人类活动等㊂湘江流域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热气候区,降水集中在4 6月,夏季高温㊁强对流㊁副热带高压㊁台风等天气现象叠加,春夏季为暴雨多发季节,容易发生大洪水㊂洪水强度越大,河流搬运动力越大,沉积物粒度组分中粗粒比重增大,湘江河漫滩沉积颗粒以粗粉砂㊁粗砂为主㊂近代以来,随着湘江流域水利设施的建设㊁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等人类活动影响增强,也会影响河漫滩沉积物的粒度组分㊂2.5河漫滩沉积粒度对洪水规模、沉积动力的指示洪水代用指标是河漫滩沉积物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学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㊂如连丽聪等[10]研究发现,平均粒径和S S(分选系数ˑ粒径跨度)能很好的检验异常洪水事件㊂万智巍等[11]研究指出,粒度组分和粒度参数指标能很好的揭示洪水事件;罗淑元等[12]研究提出,平均粒径㊁砂粒㊁(粗粉砂+砂粒)/ (细粉砂+黏粒)㊁中值粒径和粒度频数分维值等指标能区别各类洪水事件㊂对吉祥剖面粗砂㊁中值粒径㊁平003水土保持通报第42卷均粒径㊁粗粉砂+细粉砂指标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中值粒径值与平均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856,0.79213;粗砂含量与平均粒径值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成显著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8787, -0.8623;-0.7707㊂如图4所示,粗砂曲线与平均粒径曲线㊁中值粒径曲线㊁粗粉砂+细粉砂曲线波动趋势相反;平均粒径曲线㊁中值粒径曲线㊁粗粉砂+细粉砂曲线波动趋势相近似㊂研究发现,吉祥剖面粗砂含量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㊁平均粒径值在洪水发生过程中表现出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4个指标能够很好的指示洪水变化㊂粗砾组分含量高,粗粉砂+细粉砂含量少,平均粒径值低,指示沉积时期水动力大,洪水规模大;粗砾组分含量少,粗粉砂+细粉砂含量多,平均粒径值高,指示沉积时期洪水动力小,洪水规模小㊂图4吉祥剖面平均粒㊁粗砂含量㊁中值粒径和粗粉砂+细粉砂含量对比2.6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洪水的关系洪水沉积物粒度组分和粒度参数能反映沉积环境和洪水动力强弱,水动力越强,携带颗粒的粒径越大,反之越小[13]㊂基于野外剖面观测记录的基础上,结合粒度曲线(图2)和粒度参数曲线(图3)及其粒度组合曲线(图4)的变化特征,将J X河漫滩沉积剖面划分为5个阶段㊂E阶段182 158c m(约6390 5547a B P):该段沉积以粗粉砂为主,其次是极细砂,平均粒径值为4.71Φ,沉积水动力作用较强,平均粒径㊁中值粒径㊁峰态㊁偏度曲线平稳,指示该沉积段环境较稳定㊂粒度组合特征揭示了该沉积段流水动力作用较强,水流量较大,与当时河漫滩高度较低有关㊂D阶段158 122c m(约5547 4283a B P):以粗砂含量最高,细粉砂㊁黏粒和胶粒含量极少㊂平均粒径值为2.59Φ,中值粒径㊁峰态㊁偏度㊁分选系数曲线有明显波动,反映了这阶段的沉积环境不稳定,沉积动力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流水沉积动力比E阶段显著增强,河水流量增大㊂该阶段中130 134c m区间,粗砾组分含量为第二峰区间,沉积动力异常,可能发生过特大洪水事件㊂C阶段122 68c m(约4283 2837a B P):以粗粉砂含量最高,其次为极细砂㊁细砂㊁细粉砂和黏粒,粗砂含量极少,粗砂曲线变化平稳,平均粒径值为5.38Φ,中值粒径㊁峰态㊁偏度曲线比较平稳,揭示沉积环境较为稳定,流水动力作用比D阶段显著减弱,洪水量减少㊂B阶段68 28c m(约2837 983a B P):粗砂含量为剖面最高层位,黏粒㊁细粉砂和胶粒含量极少,平均粒径值为1.47Φ,中值粒径㊁峰态㊁偏度㊁粗粉砂+细粉砂平均含量曲线波动较大,分选系数为全剖面最大值区域㊂指示了该沉积阶段为洪水动力最强劲㊁洪水流量最大时期,为衡阳市6390a B P以来洪水高发㊁规模宏大时期,B阶段中剖面B阶段34 40c m 和44 46c m区间,粗砂的含量高达99%以上,中值粒径值为最低值范围,指示沉积动力异常强大,为特103第1期熊平生等:湘江衡阳段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与历史洪水事件大洪水事件多发时期㊂根据‘衡阳市志“[14]对衡阳大洪水的记录,最早见于记载为西晋咸宁二年(公元276年),发生在B沉积段㊂A阶段28 0c m(至今约983a):粗粉砂含量最高,平均粒径㊁中值粒径㊁粗粉砂+细粉砂平均含量曲线波动较大,指示该沉积阶段环境不稳定,沉积动力逐渐增强的趋势㊂流水动力和洪水量比B阶段有所减弱,可能与河漫滩处于最高位置有关㊂与阶段A㊁阶段C和阶段E粒径大小相近,根据赵景波等[15]的洪水规模和深度原则推测,A阶段洪水规模大于阶段E,C,与B阶段相近似㊂根据‘衡阳市志“[14]对衡阳洪水的记录,近1000a里发生过19次特大洪水灾害,分别出现在公元1454,1593,1656,1711,1906,1924, 1931,1949,1954,1962,1968,1976,1978,1982,1984, 1994,1996,1998,2006年㊂A阶段的粒度记录与历史时期大洪水多发较为一致㊂综上所述,河漫滩发育较早的E和D阶段,河漫滩高度相对较低,洪水发生的频率较高,其中D阶段粒度较粗代表发生的是大洪水㊂在河漫滩发育较晚的阶段A和B阶段,河漫滩变高,为衡阳市大洪水多发时期,这可能与中世纪暖期长江及其以南地区降水偏多[16-17]有关,或与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有关㊂3结论(1)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成以粗粉砂㊁粗砂㊁极细砂为主㊂粗粉砂含量最高平均值为27.58%;粗砂居第二位平均值为21.53%;极细砂㊁细砂平均值分别为17.18%,15.02%㊂细粉砂㊁中砂和黏粒含量相对较少㊂粒度参数显示,平均粒径(M z)为-0.94 8.58Φ,总体平均值为3.74Φ,沉积动力强;分选系数(σ1值为-2.74 (-0.16),平均值为-1.55,粒度分选极好;偏态值(S K)为-0.82 0.88,平均值为-0.10,负偏和对称型居多;峰态(K g)值为0.32~2.13,平均值为0.88,宽型峰态居多㊂(2)河漫滩沉积物粒度组合特征显示,自6390aB P以来,衡阳湘江洪水规模上呈增大的变化,洪水发生的频次呈增多的趋势㊂吉祥剖面揭示的5个阶段洪水规模大小顺序依次为:B阶段>D阶段>A阶段>C阶段>E阶段㊂此外,剖面B阶段中34 40c m 和44 46c m区间,沉积D阶段中130 134c m区间,粗砂的含量异常的增高,粗粉砂和细粉砂含量极少,中值粒径值为最低值范围,洪水沉积动力异常强大,为衡阳特大洪水事件发生时期㊂沉积阶段A和阶段B为洪水多发时期,沉积B阶段和D阶段期间均发生过特大洪水㊂(3)吉祥河漫滩剖面中值粒径值与平均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的含量成显著正相关性㊂粗砂含量与平均粒径值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成显著负相关性㊂粗砂含量㊁中值粒径值㊁粗粉砂+细粉砂含量㊁平均粒径值4个指标能够很好的指示洪水变化㊂粗砾组分含量高,粗粉砂+细粉砂含量少,平均粒径值低,指示沉积时期水动力大,洪水规模大;粗砾组分含量少,粗粉砂+细粉砂含量多,平均粒径值高,指示沉积时期洪水动力小,洪水规模小㊂[参考文献][1]张凌华,张振克.河漫滩沉积与环境研究进展[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5,35(5):153-163.[2]周岳,赵景波,穆珍珍.西安市东郊渭河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J].水土保持通报,2015,35(1):73-78. [3]曹向明,万智巍,贾玉连,等.赣江河漫滩沉积物的粒度分形特征及其对洪水的指示水[J].水电能源科学,2019,37(11):83-86.[4]马鹏飞,论珠群培,张焱,等.雅鲁藏布江中游江心洲㊁河漫滩面积及其指示的沙源特征[J].中国沙漠,2021,41(3):25-33.[5]张凌华,张振克,符跃鑫,等.长江下游南京 镇江河段河漫滩粒度特征[J].地理科学,2015,35(9):1183-1190.[6]冷勇辉,李长安,刘辉,等.湖北松滋关洲遗址沉积环境演化及长江河道变迁[J].地球科学,2020,45(3):764-775.[7]赵东杰,王学求.滇黔桂岩溶区河漫滩土壤重金属含量㊁来源及潜在生态风险[J].中国环境科学,2020,40(4): 1609-1619.[8]王鑫,刘存丽,张振克,等.长江镇扬河段不同时期河漫滩沉积物磁化率及其环境污染指示意义[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7(6):499-506.[9]冯婉竹,毛龙江,谭志海.澧水下游漫滩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J].河南科学,2018,36(2):251-256.[10]连丽聪,凌超豪,李晓峰,等.河漫滩沉积体系对洪水事件的指示[J].沉积学报,2019,37(1):136-142. [11]万智巍,周岩,贾玉连,等.近130年来赣江洪水灾害事件重建与特征诊断[J].灾害学,2018,33(1):96-101.[12]罗淑元,郑丽匀,曹向明,等.长江中游河漫滩沉积序列对洪水事件的指示[J].人民长江,2021,52(1):6-12.[13]赵景波,温震军,马延东,等.西安北郊草店村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J].地质论评,2017,63(2):326-336.[14]衡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衡阳市志(中册)[M].湖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15]赵景波,罗小庆,黄小刚,等.西安周至渭河漫滩沉积特征与洪水变化[J].灾害学,2017,32(3):23-28. [16]郑景云,郝志新,张学珍,等.中国东部过去2000年百年冷暖旱涝格局[J].科学通报,2014,59(30):2964-2971.[17]葛全胜,朱会义.两千年来中国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变迁及启示[J].地理学报,2021,76(1):3-14.203水土保持通报第42卷。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江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江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湘江湘江是我国的第二大江,也是湖南省的母亲河。

它流域面积达16.2万平方公里,全长1160公里,从吉首市的洞庭湖出发,一路向南流经湘西、湘中、湘南三个地理区域,在长沙市岳麓山脉下游注入长江。

一、地理位置湘江流域主要位于湖南境内,其中源头位于贵州省毕节市,整个流域覆盖了湘西、湘中和湘南三大地理区域。

东临长江,南与珠江流域接壤,西与滇池流域毗邻,北邻大别山和中华山脉。

二、水文特征1.流量湘江流域年均径流量为269亿立方米,流量在不同河段表现不同,最大流量在滨江段,平均流量为25000立方米每秒,最小流量出现在小市段,平均流量为320立方米每秒。

2.水位湘江水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雨量、地形和季节等。

平均水位在60.8米左右,最高水位发生在1998年的洪灾中达到63.19米。

3.洪水湘江受季节性降雨和台风影响,洪水经常发生。

1998年8月,湘江发生大洪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长沙市因此被淹没,很多居民遭受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

三、地理环境1.气候湘江流域气候多样,南部多为亚热带,北部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

多数地区气温适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夏季多雨季节长。

2.交通湘江自古以来就是南北交通的要冲。

随着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湘江沿线不断建设了高速公路和铁路,加快了交通运输的速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3.土壤湘江流域土地肥沃,多种多样,热带作物种植十分适宜,在北部地区的板桥和南部的衡阳还有较大的茶叶和烟草种植基地。

四、地理意义1.经济湘江流域是湖南省的经济支柱,多个大城市和重点工业区位于沿岸地带。

湘江流域有很多能源资源,如水力发电、煤炭等,是湖南省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旅游湘江流域风景如画,现代化的建筑和自然景观在这里和谐共存。

如张家界的武陵源、常德的岳阳楼、岳麓山、湘潭的岳塘江等风景区,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往观光旅游。

在过去和现在,湘江都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湖南省的母亲河,还是友谊的见证,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的推动力。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分析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变化分析孙豪文;胡世雄;蒋昌波;隆院男【摘要】通过湘江长沙水文测站1960~2008年逐日水位流量资料,分析了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流量呈下降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水位下降趋势明显.对历年枯水期平均流量序列进行Morlet小波分析可知,枯水期平均流量存在时间尺度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呈现明显的以10年为主周期的变化,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时间尺度特征较不明显,与枯水期低水位变化趋势进行对比,枯水期水位变化趋势与流量变化趋势不相符.【期刊名称】《交通科学与工程》【年(卷),期】2013(029)001【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小波分析;趋势变化;枯水期;湘江;水位变化【作者】孙豪文;胡世雄;蒋昌波;隆院男【作者单位】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湖南省长沙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湖南长沙410000;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East Stroudsburg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长沙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水沙科学与水灾害防治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612.23湘江是国家规划确定的内河水运主要航道之一,自然条件优越.“十一五”期间,湘江水运被定为湖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建成了一系列重点通航工程.“十二五”重点规划发展的航运线路也将湘江纳入范畴.湘江长沙段上承衡阳至株洲三级航道,下连洞庭湖,是湘江航运的一段重点航道.近年来,湘江长沙段频繁出现低水位情况,时有河底沙床露出水面,河流的低水位决定着航道的畅通与否,低水位天数决定着通航期的长短,在提出把湘江建设成为东方莱茵河黄金航道的今天,研究湘江长沙段低水位变化有着重要意义.小波分析素有“数学显微镜”之称,被广泛应用于水文序列的多尺度分析研究,它不但能通过小波变换等值线图来分析水文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周期,并预测近期内的水文序列变化趋势[1],同时小波分析在揭示水文序列变化的主周期和突变点特征等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通过对流量数据进行小波分析,对比低水位变化,能更清晰地发现影响低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2-3].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与处理研究数据采用的是湘江长沙水文站1960~2008年历年逐日水位流量资料,数据完整无缺测资料.湘江长沙水文测站位于东经112°58′北纬28°11′,集水面积为83020km2,历史最大洪水水位为39.18m(1998年6月27日).湘江的枯水期为10月到次年3月,低水位天数主要出现在枯水期,枯水期的流量变化对于低水位起着重要作用[4-5].计算统计得到的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历年最低水位及历年低于90%保证率水位天数,分析低水位的变化趋势.将枯水期流量序列进行小波分析计算,然后与低水位变化趋势进行对比.为探寻枯水期流量的变化规律,作者拟对枯水期平均流量时间序列进行平均距平计算.距平计算公式为:式中:x为数据;y为数据序列平均值.1.2 小波分析方法采用Morlet小波函数[6-8]对湘江长沙站的流量序列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其小波函数形式为:小波变换系数计算公式为:式中:wf(a,b)称为小波变换系数;a是尺度伸缩因子;b是时间平移因子;φa,b(t)是由φ(t)伸缩和平移而成的一族函数,称为连续小波.利用小波方差对各序列的主要周期进行判断,计算公式为:式中:Var(a)为小波方差.2 水位分析2.1 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分析统计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湘江枯水期为10月至次年3月.湘江长沙段枯水期平均水位的变化,以1990年为分水岭,1990年以前,枯水期平均水位呈稳定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呈显著下降趋势.近10多年来湘江长沙段每年枯水期平均水位在不断下降,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统计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枯水期平均水位低于27m的年份共出现5次,均发生在1999年以后,这说明近10年以来,枯水期平均水位一再跌破下线,下降趋势明显.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集中在27.5~28.5m之间,以每10年为一个水文序列进行对比,枯水期平均水位见表1:图1 历年枯水期平均水位Fig.1 Average water level during the dry season over the years表1 10年序列枯水期平均水位Table 1 Average water level during the dry season per-10-year年份/年平均水位/m 距平百分比/%1960~1969 28.016 0.071970~1979 28.102 0.381980~1989 28.230 0.841990~1999 28.170 0.632000~2010 27.400 -2.132.2 历年最低水位分析统计湘江长沙段历年枯水期最低水位,如图2所示.1960~1985年,最低水位呈平稳趋势,1986~2008年,湘江长沙段历年最低水位一直呈下降趋势.历年最低水位集中在26~27m之间,最低水位低于26m的年限中,1960~1969年有2年,1970~1979年有1年,1980~1989年有1年,1990~1999年有3年.且2003~2008年,历年最低水位均在25.5m以下.图2 历年最低水位Fig.2 Low water level over the years2.3 历年低水位天数统计分析统计历年低于90%和95%保证率水位的天数(分别如图3,4所示),对此进行历年低水位天数分析.以1960~2008年湘江长沙段水位数据为全序列,90%保证率水位为26.77m,95%保证率水位为26.31m,统计历年低于该保证率水位的天数.从图3中可以看出,历年低于90%保证率水位26.77m的天数呈上升趋势.以年代划分进行比较,20世纪60年代低于该保证率水位总天数为228d.20世纪70年代出现低于该保证率水位总天数为222d.20世纪80年代出现低于该保证率水位总天数为291d.20世纪90年代出现低于该保证率水位总天数为363d.2000~2008年,总天数达到700d.历年较低水位出现天数逐渐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前变化趋势较为平缓,20世纪90年代到近年,增长呈加速上升趋势.图3 低于90%保证率水位天数Fig.3 The days of the low water level with aguaranteed rate less than 90%从图4中可以看出,历年低于95%保证率水位26.31m的天数呈上升趋势.1960~1997年间只有15年出现低于该保证率水位,且出现天数大于10d的年份只有8年,低于该保证率水位天数总数只有232d,平均每年6.1d.1998~2008年中,除2000年外,其他年份出现的天数均大于10d.1998~2008年,出现低于该水位天数667d平均每年60.64d.较低水位出现的天数集中在1998年以后,低于95%保证率水位天数超过40d的年份全部集中出现在1998年以后.从趋势曲线来看,1998年以前,较少出现较枯水位,出现较枯水位的年份比较少且天数也少,变化趋势不明显历年出现较枯水位天数自1998年起陡然暴增.图4 低于95%保证率水位天数Fig.4 The days of the low water level with aguaranteed rate less than 95%3 流量时序变化的小波分析统计湘江长沙站1960~2008年枯水期日平均流量变化趋势如图5所示.从图5中可以看出,枯水期日平均流量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呈略微上升的趋势,趋势较为平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呈现出略微下降趋势.图5 枯水期日平均流量Fig.5 Average water flow during dry season图6显示了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日平均流量的时间尺度变化和突变点分布.小波系数等值线的大小对应旁边的颜色标尺,小波系数为正表示流量的增加趋势,小波系数为负表示流量的减少趋势,并且均和流量呈正比关系.图6的上部等值线较为稀疏,对应较长时间尺度周期的震荡,而下部等值线相对密集,对应较短时间尺度周期的震荡.小时间尺度变化嵌套在大时间尺度变化中.由图6中可以看出,在5~10年的时间尺度上周期震荡较为明显,正、负相位交替出现,1960~1995年,流量序列经历了少—多—少—多—少—多3个完整的变化周期.4年以下小时间尺度周期震荡更为频繁,说明流量序列不断地在偏多年与偏少年中频繁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时间尺度一直处在负相位,说明枯水期流量一直处在下降的趋势.2008年小时间尺度等值线接近闭合,在小尺度上有可能出现相位变化,即流量相对增加;在较大时间尺度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处于无明显周期变化的情况.在40~50时间尺度上,预计等值线还将继续处于负相位,即流量还会处于下降趋势.图6 小波变换等值线Fig.6 Wavelet transform contour为了进一步发现枯水期平均流量随时间变化的周期,可以通过Morlet小波方差图来观察.其反应了能量随尺度a的分布,可以确定一个时间序列中各种尺度扰动的相对强度.对应峰值处的尺度称为序列的主要时间尺度,用以反映时间序列的主要周期.图7显示了湘江长沙段枯水期平均流量在2年和10年尺度下的小波方差表现得最为显著,说明10年的周期震荡最强,为主周期其次是2年的周期.枯水期平均流量在主周期尺度下的变化结果如图8所示.从图8中可以看出,在a=10年尺度上,突变点有6个,分别在1961,1966,1968,19741982和1986年出现,突变性质依次经历了少—多—少—多—少—多.1986年以后,流量一直处于偏少的阶段.图7 小波方差Fig.7 Wavelet variance图8 a=10年尺度下的小波变换Fig.8 Wavelet transform with a 10-year cycle4 结语通过小波分析的方法,对湘江长沙水文测站1960~2008年逐日水位流量资料进行了分析,得到的结论为:1)湘江长沙段枯水期低水位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处于相对平稳的状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低水位天数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并且在1998年后出现猛然暴增的情况.2)湘江长沙段枯水期平均流量存在时间尺度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呈现较为明显的以10年为主周期的变化,大尺度的周期变化嵌套着小尺度的周期变化.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时间尺度特征不明显.在主周期尺度下,突变点有6个,分别在1961,1966,1968,1974,1982和1986年出现,突变性质依次经历了少—多—少—多—少—多.3)通过小波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2008年以后,湘江长沙段枯水期水位将处于继续下降的趋势,枯水期平均流量也将处于偏少.4)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湘江长沙段的枯水期水位和枯水期平均流量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水位变化和流量变化也呈现出明显的不相符情况,其原因是:近年来,工农业的发展使湘江流域取水量增加;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下垫面环境改变较为明显,改变了原有的汇流、产流机制;水利工程的修建改变了河流的原有生态情况,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发生了变化;长江三峡枢纽的运作导致了洞庭湖水大量下泄,湘江失去了洞庭湖水位的顶托,水位下降,流速变大,导致了流量变化趋势与水位变化趋势不同步的情况.至于三峡工程对湘江水位的未来影响趋势,需要更长的水文序列进一步加以分析.参考文献(References):【相关文献】[1]王文圣,丁晶,李跃清.水文小波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WANG Wen-sheng,DING Jing,LI Yue-qing.Hydrology wavelet analysis[M].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2005.(in Chinese))[2]王文圣,丁晶,向红莲.小波分析在水文学中的应用研究及展望[J].水科学进展,2002(4):515—520.(WANG Wen-sheng,DING Jing,XIANG Honglian.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wavelet analysis in hydrology[J].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2002(4)515—520.(in Chinese))[3]薛小杰,蒋晓辉,黄强,等.小波分析在水文序列趋势分析中的应用[J].应用科学学报,2002(4):426—428.(XUE Xiao-jie,JIANG Xiao-hui, HUANG Qiang,et al.The application of wavelet analysis in hydrological sequence trend 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Sciences,2002(4):426—428.(in Chinese))[4]李云中.长江宜昌河段低水位变化研究[J].中国三峡建设,2002(5):12—14,48.(LI Yun-zhong Change in Yangtze water level along Yichang stretch in dry season[J].China Three Gorges Construction 2002(5):12—14,48.(in Chinese))[5]王廷华.珠江三角洲水位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分析[J].人民珠江,1998(6):38—41,45.(WANG Yanhua.Analysis of the trend of water level change in Pearl River delta and its effect[J].Pearl River 1998(6):38—41,45.(in Chinese))[6]葛哲学,沙威.小波分析理论与MATLAB R2007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GE Zhe-xue SHA Wei.Matlab application[M].Beijing:Elecronic Industry Press,2007.(in Chinese))[7]姜晓艳,刘树华,马明敏,等.东北地区近百年降水时间序列变化规律的小波分析[J].地理研究,200928(2):354—362.(JIANG Xiao-yan,LIU Shu-hua MA Ming-min,et al.A wavelet analysis of the precipitation time series in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last100years[J].Geographical Research,200928(2):354—362.(in Chinese))[8]邵晓梅,许月卿,严昌荣.黄河流域降水序列变化的小波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2(4):503—509.(SHAO Xiao-mei,XU Yue-qing YAN Chang-rong.Wavelet analysis of rainfall variation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J].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2006,42(4)503—509.(in Chinese))。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低水位对长沙取水影响及应对措施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低水位对长沙取水影响及应对措施

湘江长沙段枯水期低水位对长沙取水影响及应对措施邱俊杰1何良2陈集中2(1.湖南省长沙市水利局,长沙410013;2.湖南省长沙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长沙410013)摘要:近年来湘江长沙段枯水期出现低水位主要是由降雨偏少、河槽下切等四个因素引起。

本文对采取的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树立节水意识、建立第二水源、采取应急措施和启动枢纽工程建设,修复河道形态,增强湘江流域调水补水功能等建议,以解决枯期取水问题,确保湖南省会长沙用水安全。

关键词:枯水期;取水设施;最小生态流量;措施收稿日期:2009-8-4作者简介:邱俊杰(1961-),男,党组书记、局长。

湘江发源于广西临桂县海洋坪的龙门界,经兴安、全州至下江圩斗牛岭,进入湖南省东安县,再经冷水滩、祁阳、衡阳、衡山、株洲、湘潭、长沙至湘阴的濠河口分两支注入洞庭湖,全长856km,流域面积为94660km 2,河流平均坡降为0.134‰,是洞庭湖水系中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七大支流之一。

湘江流域属我国南方湿润地区,降水量较多,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1472.9mm。

流域暴雨多为气旋雨,偶尔为台风雨,暴雨多发生于每年4-7月,尤以5、6两月为甚,时空分布不匀。

湘东南汝城为流域的暴雨中心之一。

湘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气旋雨形成,洪水时空变化特性与暴雨特性一致,每年4-9月为汛期,10-次年3月为枯水期,年最大洪水多发生于每年的4-8月,其中5、6两月出现次数最多。

流域内建有双牌、欧阳海、水府庙等大型水库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建的东江水电站(装机容量50万kW)。

此外,还有大中型水利工程145处,设计灌溉面积64万hm 2。

2003年以来(特别2007、2008年)湘江下游长株潭地区频频出现历史最枯水情,城市居民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因此,很有必要针对湘江可能出现的枯水情况和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对长沙饮水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科学合理地采取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

建国以来中国的大洪水(1949年-1998年)-中国建国后洪水

建国以来中国的大洪水(1949年-1998年)-中国建国后洪水

1949年以来中国的大洪水我国发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造成。

我国地处太平洋西岸,受季风性气候影响,夏季炎热,暴雨集中,具有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等特点,特别是影响降雨的天气系统,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的变动,西南涡的运动和热带风暴(或台风)的活动频度发生异常,常常造成我国大面积降雨,当各河流洪水遭遇时常常形成流域性大洪水或局部地区的特大洪水。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兴修水利工程,提高了抗御洪水的能力。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各大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广大平原都处于最高洪水位以下,有的达10多米以上。

这些地区集中了我国2/5人口,1/3耕地和3/5的工农业总产值及大量的城市集中在洪水威胁区,防汛任务艰巨。

河道堤防的标准近期内也不可能达到很高标准,遇超标准洪水常造成防汛形势严竣,甚至洪水灾害。

因此正确了解我国洪水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对策,以减轻洪灾威胁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我国堤防标准不高,一般重现期在20年一遇。

本文按此标准,将1949年以来50年间的洪水挑选出来,就雨情、水情方面的特点进行了介绍。

从挑选出的15年27场洪水中可以看出:暴雨强度,持续时间和覆盖面积的多少是发生洪水的主要原因,据经验统计,大洪水年暴雨中心强度24小时降雨可达400毫米,面平均雨量当在200毫米以上,持续时间超过7天。

在年际变化上,具有重复性和阶段性,大致可以分为2个阶段,第1个频发期是1949~1963年,第2个高频发期是90年代以后,1991~1999年。

1 1949年7月西江洪水雨情自6月22日至30日,西江流域不断出现大到暴雨,历时9天。

22~23日暴雨区主要分布在柳江,左、右江以及红水河中下游。

23日最大日雨量融安县长安镇138毫米,隆安、都安、柳州均接近或超过100毫米。

27~28日雨区北移至柳江和桂江流域,27日桂江灵川站日雨量185毫米,28日柳江支流洛清江永福站日雨量300毫米,29日~30日雨区又南移至红水河、右江流域,以29日暴雨区范围最大,日雨量均超过100毫米。

厄尔尼诺之患——1998年特大洪水

厄尔尼诺之患——1998年特大洪水

九江段、江心洲等民垸先后
溃堤。8月7日, 九江长江
主干堤决口。经过4000多解
放军官兵5天5夜的封堵,采取了外围打桩、固定
又出现持续性强降雨过程。8月上中旬再次出现强 降雨过程,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大暴雨,局部地区半
铺板、灌注泥石堵口等办法,并炸沉船8艘,终于 把决口堵上。此次溃堤共造成了32.9亿元的直接 经济损失。由小见大,一县之地尚如此,可见当时
迭加在一起,全部涌入嫩江,致使嫩江、松花江发 生超历史记录大洪水。
水和区间降雨的共同影响,西江干流梧州最大流量 52900立方米每秒,水位达到了26.51米,为本世 纪第二位大洪水。
6月中下旬,福建闽江支流建溪、富屯溪流域 出现持续性暴雨,致使闽江干流发生大洪水。闽江
干流水口电站最大入库流量37000立方米/秒,洪 水经水库调蓄后,干流竹岐水文站最高水位16.95 米,最大流量33800立方米/秒,为本世纪最大洪水, 洪水重现期约为ioo年。
全国灾情多么的严峻。
个月的雨量接近常年全年的雨量。嫩江流域6-8月
平均降雨量近600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255 毫米,偏多约79%。松花江干流地区6—8月平均降
雨量492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值多103毫米,偏
多26.5%。 当年,长江流域洪水主要有四个特点:一是 全流域发生大洪水,除上游多次发生大洪水外,鄱
省咸宁市嘉鱼县外江民垸合 镇垸发生决口,造成严重灾
害,直接经济损失15.86亿 元,居民财产损失5.7亿元, 抢险官兵有19人失踪。8月 5日,长江嘉鱼县排洲段、
江上游的嫩江流域,6月上
旬至下旬出现持续性降雨过
程,部分地区降了暴雨。7 月上旬降雨仍然偏多,下旬
解放睾南京肇区某部红军团战士在长江舞堤决。处。.用 人堤堵住凑[口

湘江流域湘潭段的水文资料

湘江流域湘潭段的水文资料

湘江为湖南四大水系中的最大河流,位于东经11030~114、北纬2431~29之间,发源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海洋山龙门界,始称海洋河,经广西兴安、全洲县先后纳漠川水、灌江、万乡河后由叉江进入湖南省东安县,至永州与潇水汇合后,经祁阳、常宁、衡阳先后汇入舂陵水、蒸水、耒水诸大支流,北汇洣水、渌水,至株洲后西折形成大弯汇涓水、涟水,经湘潭纳靳江,至长沙先后纳浏阳河、捞刀河、沩水,北行至湘阴县濠河口入洞庭湖。

湘江干流全长流域856km,流域面积94660km2,河道平均坡降0.134‰。

湘江在永州芝山以上,河宽自100m至700m不等,河床坡降为0.607‰,表现为山溪河流的特性。

至萍岛纳潇水后,水势大增,河道加宽,进入中游。

芝山芝衡阳间河道最宽至1000m,而最窄处约230m,是峡谷与盆地交错段,河床平均坡降为0.129‰,河床多为泥砂卵石;至衡阳以后在流程不到5km河段先后纳入蒸水、耒水,在雨季,如蒸、耒两水与湘江干流同时并涨,则水流相互干扰,渲泄不畅。

衡阳以下,湘江进入下游阶段,衡阳至衡山间河宽平均约700m,平均坡降0.073‰,河床尚属稳定。

衡山以下,河水愈丰;河床平均坡降越小,衡山至长沙段平均0.038‰左右;其中株洲以下常受洞庭湖洪水顶托,而株洲还受涟水的影响。

湘江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水集中、夏秋多旱、暑热期长的特点。

受季风影响,湘江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在1500mm/a左右,全年降雨量集中在3~7月,梅雨季节4~6月三个月降雨占全年降雨的40%以上。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在1500mm/a左右,最多的湘东北个别地区年降雨量可达1700mm以上,而湘中衡邵丘陵区则小于1300mm。

流域暴雨中心有两个,分别在湘东南的桂东一带、湘东北的浏阳一带。

根据评估区上游株洲水文站的水文资料,在湘潭河段累年各月洪水特征值见表2.2-1。

表2.2-1 累年各月洪水特征值表月份一二三四五六最大流量(m3/s)7940 17500 16900 20600 20700最高水位(m)35.07 36.29 40.04 39.97 41.31 41.53 月份七八九十十一十二最大流量(m3/s)21200 16600 12700 12400 12500 6220最高水位(m)41.32 39.39 38.00 36.90 37.20 33.93 1924年7月、1994年6月湘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株洲水文站最大流量分别达21200m3/s(调查)、20700m3/s(实测值),为该站1906年以来第一、第二洪水。

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大盘点

2006年全国自然灾害大盘点

4 中国减灾·2007 年第 2 期
专题
二、分灾种情况
台风、洪涝、滑坡和泥石流、干旱、风雹等灾害造 成 的 损 失 较
为严重。台风、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造成 2597 人 死 亡 , 占
全国总量的 81.5%; 因台风、洪涝灾害紧急转移人口达 1285.6 万
人( 次 ) , 占 因 灾 紧 急 转 移 人 口 总 量 的 92.8%; 农 作 物 因 旱 受 灾 面
表 1 1998 年以来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对比
50145.0 49980.0 54690.0 52150.0 45214.0 54386.3 37106.0 38818.2 41091.3
7614.0 6800.0 10150.0 8215.0 6433.0 8546.4 4360.0 4597.4 5408.9
- 13.5% - 22.9% 1.9%
34.9%
( 单位: 万人、人、千公顷、万间、亿元)
四、区域分布
部水平; 但从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 产总值比重情况看, 西部最高, 中部次之,
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较为突出, 死 亡人口、转移安置人口和倒塌房屋较多,
对 比 2006 年 东 、中 、西 三 大 区 域 灾 害 东 部 最 低 , 中 、西 部 地 区 均 高 于 全 国 平 均 西 南 、西 北 、华 北 地 区 的 部 分 省 份 因 持 续
损失 ( 见 表 3) , 东 部 和 西 部 的 死 亡 人 口 基 水平。可见, 自然灾害对西部和中部地区 干旱, 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其中
本持平, 高于中部水平; 东部因多次受到 的影响更为深远。
湖 南 、福 建 、云 南 、广 东 、浙 江 、贵 州 、四 川 、

长江流域发生的4次洪水造成了怎样的灾害?

长江流域发生的4次洪水造成了怎样的灾害?

长江流域发生的4次洪水造成了怎样的灾害?1931年7月,长江中下游连续降雨近一个月,雨量超过常年同期雨量两倍以上,江湖洪水满盈。

7月下旬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后,雨区转向长江上游,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发生大水,以岷江洪水最大。

川水东下与长江中下游洪水相遇,造成荆江大堤下段漫溃,沿江两岸一片汪洋,54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5090万亩,受灾人口2855万人,损毁房屋180万门,因灾死亡14.52万人,灾情惨重。

武汉三镇,平地水深丈余,陆地行舟,商业停顿,百业俱废,物价飞涨,瘟疫流行,受淹时间长达133天。

1935年7月3日至7日的5天内,三峡区间南部以五峰为中心,北部以兴山为中心,发生了紧相衔接的两次特大暴雨。

五日暴雨量实测值以五峰1281.8毫米为最大,是我国闻名的“357”暴雨(即1935年7月暴雨)的最大暴雨中心。

兴山暴雨中心的五日暴雨量也达1084毫米。

由于暴雨急骤,致使三峡地区、清江、澧水、汉江洪水陡涨,来势凶猛,荆江大堤沙市以上得胜寺、横店子,沙市以下麻布拐相继溃口,荆州、沙市、监利、沔阳、枝江、松滋、石首均成泽国,“纵横千里,一片汪洋,田禾牲畜,荡然无存,十室十空,骨肉离散,为状之惨,目不忍睹”。

江汉平原53个县市受灾,受淹农田2264万亩,受灾人口1003万人,因灾死亡14.2万人,损毁房屋40.6万间。

由于这次洪水的洪峰流量大而洪水总量较小,故长江中下游干流两岸灾情比1931年为小。

1954年6月中旬,长江中下游发生三次较大暴雨,历时9天,雨季提早且雨带长期徘徊于长江流域,直至7月底流域内每天均有暴雨出现,且暴雨强度大、面积广、持续时间长,在长江中下游南北两岸形成拉锯局面。

8月上半月,暴雨移至长江上游及汉江上中游。

由于在上游洪水未到之前,中下游湖泊洼地均已满盈,以致上游洪水东下时,渲泄受阻,形成了20世纪以来的又一次大洪水。

百万军民奋战百天,并相机运用了荆江分洪区和一大批平原分蓄洪区,才保住了武汉、黄石等重点城市免遭水淹,确保了荆江大堤未溃决。

湘江“06·7”暴雨洪水分析

湘江“06·7”暴雨洪水分析
暴 雨 以上 的面 积仅 有 1 8 k 2 0 m .还 不 到 本 次 同量 级 雨 量 影 响 面 6
扩 展 至 潇 水 中上游 , 日雨量 1 m 以上 笼 罩 范 围约 2 0 m . 7万 k 2 m, 2 m 以 上笼 罩 面积 约 04万 k 1 0 m . m ;6日 , 雨 范 围扩 大 至 湘 水 降 支流涟水及资水 中上游 , 降雨强度有所 减弱 。 但 日雨 量 1 m 0 m
王 金 星 , 刘 志 雨 ,顾 庆 福
(. 1水利部 水 文局, 北京 10 5 ;2 湖南省 水文水 资 源勘测 局, 南 长 沙 4 0 0 ) 00 3 . 湖 1 0 7
摘 要 :0 6年 7月 1 ̄ 8 日, 第 4号 强 热 带风 暴 “ 利 斯 ” 围 云 系和 强 盛 的 西 南气 流 共 同影 响 , 南普 降 大到 暴 雨 , 20 31 受 碧 外 湘 郴 州 资兴 、 兴 、 城 等地 降特 大暴 雨 , 永 汝 致使 湘 江一 级 支流 耒 水发 生 了百年 一遇 超 历 史记 录 的特 大洪 水 . 江上 中游 干 流发 湘 生 了有 实测记 录 以来 的 第 二位 大洪 水 。 文根 据 报 汛 资 料 从 降 雨分 析 、 本 洪水 分 析 以及 与“ 46 洪 水 比较 等 方 面 对这 次洪 水 9 ・”
以 上笼 罩 范 围缩 小 至 02万 k . m。 1 . 降雨 特 点 3
1 降雨 分析
11 天 气 形 势 .
( ) 雨 覆 盖 范 围广 。 1暴 7月 1~ 6 日, 41 日雨 量 2 0 0 mm 以上 的
强 热 带 风 暴 “ 利 斯 ” 7月 1 碧 于 4 日1 2时 在 福 建 省 霞 浦 县 北 壁 镇 登

衡阳市暴雨洪水灾害的特征及其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衡阳市暴雨洪水灾害的特征及其防洪减灾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1]瞿诗进,胡守庚,李全峰,等.城市住宅地价影响因素的定量识别与时空异质性———以武汉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8,37(10):1371-1380.[2]文乐,彭代彦,覃一冬.土地供给、房价与中国人口半城镇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4):23-31.[3]Shougeng Hu,Shengfu Yang,Weidong Li,et al.Spatially non-sta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urban residential land price and impact factors in Wuhan city,China[J].Applied Geography, 2016,(68).[4]Yansui Liu,Fang Fang,Yuheng Li.Key issu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J].Land Use Policy,2014, (40).[5]王炜,纪江海,冯洪海,等.城镇规划中人口规模分析与预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24(3):83-85.[6]汤江龙,赵小敏.土地利用规划中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5,(2):14-20.[7]张忠平.指数平滑法[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36-49.[8]陈武,张山江,侯春华,等.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回归系数计算方法探讨[J].统计与决策,2016,(19):11-12.[9]宋佳楠,金晓斌,唐健,等.中国城市地价水平及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学报,2011,66(8):1045-1054.[10]Fulong Wu.China's recent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land and housing marketisation and economic globalisation[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01,25(3).[11]周国华,邓新忠,贺艳华.基于地价指数的城市地价走势预测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市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6,(3):38-43.[12]唐焱,吴群,余庆年.南京城市地价指数编制[J].中国土地科学,2002,(1):26-31.[13]朱根华.基于土地溢价率和房价指数的住宅地价指数编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11.[14]甘晓辉.城市地价的时间序列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以上饶市为例[D].江西师范大学,2007.[15]左永君,何秉宇,龙桃.乌鲁木齐市人口时序变化特征及其预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24(8):74-78.[16]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第4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209-217.[17]王洋,王德利,刘丽华,等.中国城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化及其土地市场影响[J].中国土地科学,2015,29(6):33-40. [18]崔新明.城市住宅价格的动力因素及其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19]张娟锋,刘洪玉.住宅价格与土地价格的城市差异及其决定因素[J].统计研究,2010,27(3):37-44.[20]石先进.为何城市总体规划不能准确预测未来人口规模?———对中国城镇化经济动因的空间计量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19,(11):25-40.[21]Effects of Urban Land Supply Policy on Real Estate in China: An Econometric Analysis[J].Journal of Real Estate Literature,2008, 16(1).作者简介:徐仪玮(1997-),女,汉族,山东汶上人,硕士,主要从事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班的时候,我听同事在说这几天的大洪水和94年的大洪水有的一比。

说实话,我对94年的大洪水并没有什么印象,而且这几天一直呆在华丽这座大楼里,只是感觉下了几天大雨。

下班后,我在思索干点什么事情可以放松一下。

我先剪了一个立体春,看了一下书。

我突然
想起上班时提起的大洪水。

它就在我附近的湘江里,从窗户就可以看到,说不定这就是一个
很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为什么不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了!于是,我拿起相机听着音乐就往沿
江风光带走。

我还在路口就发现今天沿江风光带的人真多,平时只是熙熙攘攘的人在散步,
估计都是来见识这难得一见的洪水。

水已经将大部分沿江风光带淹没了,很多人走近好奇去看洪水的位置。

我拍到几个小孩在洪水位置玩,其实这样很危险。

洪水流速很快,看飘走的水草杂物就可以知道。

洪水在有些角落滞留大量杂物和垃圾,洪水还很浑浊,还能闻到一股恶臭,感觉呆在河边并不是明智的行为。

来到河边,我们最关心当然是湘江大桥,看洪水到大桥桥墩哪个位置。

如果你经常在河边散步,你一定知道在大桥的其中一个桥墩上有94年洪峰的标记线。

我在大桥底下就看
见大部分人在拍这个桥墩上94年的标记线,这可是见证洪水最为明显标记。

与94年洪峰相当的洪水就在我的眼前,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我们只是与大洪水擦肩而过,还能够静静看着它,还是很幸运的。

天色黑了,我也要回公司了。

不知道今晚的洪峰经过株洲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