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概论》-手机媒体
新媒体概论第一章新媒体概述课件
1.3.3 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
3.微信
微信是一款社交工具,它不仅可以 通过网络快速发送文字、图片、语音、 视频,还支持群聊、分享、扫一扫、 查找附近的人等功能,而且跨越了运 营商、硬件和软件、社交网络等多种 壁垒,实现了现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 连接,使移动终端成了新的社交节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4
OPTION
04 按作用感官划分。按照媒介所作用的人的感官的不同可以将传播媒介划分为听觉媒介、
OPTION 视觉媒介和视听媒介。
1.1.3 传播媒介的类型和特点
2.传播媒介的特点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9
实体性
扩张性
还原性
中介性Βιβλιοθήκη 负载性1.1.4 新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10
新传播媒介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义上的新传播媒介主要是指以数字化、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信等技术为基础,发展演变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通常将数字有线电 视、网络电视、卫星广播电视、电子出版物和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包含在内。狭义的新传播 媒介则是指继报刊、广播和电视这三大媒介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第五媒介”,通常 包含互联网、移动网络等传播媒介。
第1章 新媒体概述
23
2.QQ
QQ 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即时通信软件,QQ 支持在线聊天、视频通话、面对面传 文件、共享文件、网络硬盘、自定义面板和QQ 邮箱等多种功能,并可与多种通信终端相 连,包括计算机、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等。
QQ 除了基本的即时信息通信功能外,还可以建QQ 群,功能类似于小型社群,天南 地北的一群人犹如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并发表见解,还可以通过QQ 空间书写日志、写说说, 上传用户的个人图片,听音乐,从而通过多种方式展现自己,功能类似于博客和微博。除 此之外,QQ 还有许多衍生产品,如QQ 游戏、QQ 音乐等,几乎能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 的大部分需求。
手机媒体概论
匡文波著/2006年09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一章手机媒体概说第一节手机的诞生和发展手机,原本只是一种人们在移动中进行人际传播的通信工具,又称为行动电话、移动电话。
在美国英语中,称为cell phone,在英国英语中称为mobile phone,在新加坡等国英语中称为hand phone。
一、从模拟手机到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为模拟式的移动电话系统,主要用于语音传输。
所使用的技术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美国的AMPS系统,优点是传输距离长、音质好、穿透性好;缺点是有回音的困扰,容易受外来的电波干扰,造成通话的质量不佳,并容易遭到他人窃听通话内容及盗,且扩充功能比较差。
鉴于udiyidai移动通信系统的缺失,在20世纪90年代,发展了新一代的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可提供语音、数据。
传真传输,以及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与第一代最大差异在于所传送的资料已经完全数字化了。
目前全球现有的数字式移动电话系统主要有两种: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CDMA二、3G时代的来临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要能兼容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同时要提高系统容量,提供对多媒体服务的支持以及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其数据传输速率在高速移动环境中支持144KBPS,与前两代系统相比,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可提供丰富多彩的移动多媒体业务。
目前国际电联接受的3G标准有三种:WCDMA(欧洲)、CDMA2000(美国)、TD-SCDMA (中国)三、中国手机用户的发展第二节手机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手机媒体正在实现由人际沟通工具向大众传媒的跨越。
跨越的标志是日本I-mode手机及相关信息服务的发展,以及在中国等国家尝试通过手机短信进行新闻传播和出版活动。
但手机要真正完成从人际传播工具向大众媒体的跨越,还要依赖3G技术的普及,以及建立在3G技术之上的手机报、电视和广告的发展。
手机媒体除了具有网络传播的各种优势外,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隐私性和贴身性。
第1章-新媒体概论(第三版)PPT
绪论
·“新媒体”:借助计算机(或具有计算机本质特征的数字设备)传播信息的载 体。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具有如下特征:即时性,开放性,个性化、分众性、 信息的海量性、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融合性等。 ·但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数字化和传播上的互动性。
绪论
·新媒体时代 ·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从诞生到发展壮大, 深刻改变了就旧有的新闻信息传播方式。 ·“ 媒体人”“ 内容为王” “ 服务与市场”“ 网络”“ 渠道、平台、终端”
思
新媒体
知识窗 世界上第一台手机
从1973年手机注册专利开始,一直到1985年, 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真正可以移动的电话 才诞 生,但是其重量达3公斤,且不方便携带,使用者
要像背背包那样背着它行走。
不过从那以后,手机的发展越来越迅速。1999 年,手机的重量降为60克,与 一枚鸡蛋的重量相 差无几。除了重量越来越 轻、体积越来越小外, 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 而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
按 75%的商业开挂率(一年中四分之三的
时间车身都有广告,或75%的车一年中都有
广告)计算,年收入将为6750万元。
一、新媒体的概念
(二)哪些不应当属于新媒体
1. 新出现的媒体是否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并非新出现的媒体形态都可以被称为新媒体。 ·例如,有人用自行车车体甚至人的额头作为广告媒体,但是由于这些媒体既非数字化的, 亦不具有互动性,因此不能被称为新媒体,只能被称为新出现的传统媒体。由于缺乏互动 性,数字化的户外LED广告屏也并非新媒体。
一、新媒体的概念
·黄升民:将网络电视、地面移动电视、手机电视视为新媒体的三大部分。 ·也有人把近10年内基于技术变革出现的一些新的传播形态,或一直存在但长期未被社会发现其 传播价值的渠道、载体统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总结(2024)
03
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算法,根据用户兴趣和行为,自
动推荐和生成相关内容。
17
内容传播渠道拓展
社交媒体传播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内容可以快 速传播到全球范围内的用户,形
成广泛的社交网络传播。
2024/1/30
搜索引擎优化
通过优化网站和内容,提高在搜索 引擎中的排名,增加内容的曝光度 和传播范围。
移动通信的应用服务
包括短信、彩信、手机上网、移动支付等。
3
移动通信的新技术
包括5G技术、移动智能终端、可穿戴设备等。
2024/1/30
9
数字化技术与应用
2024/1/30
数字化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包括数字化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技术和主要特点等。
数字化的应用服务
包括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图像、数字出版等。
Web3.0时代
以智能媒体为代表,通过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 ,实现了信息的个性化推 荐和精准传播。
5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关系
01
互补关系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传统媒体具有权威性和公
信力,而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
02
融合关系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逐渐融合,形成了全媒体传播格局
手机游戏
在手机终端上运行的游戏,如 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
13
互动性电视媒体
网络电视
通过互联网传输的电视节 目,如IPTV、OTT TV等 。
2024/1/30
数字电视
采用数字技术传输的电视 节目,如有线数字电视、 地面数字电视等。
互动性电视应用
提供观众与电视节目互动 的应用,如电视购物、电 视投票等。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
《新媒体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新媒体导论1.1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
新媒体具有以下特点:1. 互动性:用户可以参与内容创作、分享和评论,实现用户与内容、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双向互动。
2. 即时性:信息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实时更新和传播。
3. 多样性:新媒体内容形式多样,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4. 个性化:根据用户需求和偏好提供个性化内容和服务。
5. 普及性:新媒体设备普及,用户基数庞大。
1.2 新媒体的历史1. 新媒体的起源:新媒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开发了ARPANET网络,这是互联网的前身。
2. 新媒体的发展阶段:a) 萌芽阶段(1960s-1990s):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标志,出现了电子邮件、BBS等早期网络应用。
b) 成长阶段(1990s-2000s):互联网商业化,门户网站、搜索引擎等开始流行。
c) 爆发阶段(2000s-2010s):社交媒体、博客、视频分享网站的兴起,用户生成内容成为主流。
d) 移动阶段(2010s至今):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新媒体向移动端转移。
第二章:新媒体与社会的关系2.1 技术决定论1. 技术决定论的定义:技术决定论是一种理论观点,认为技术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驱动力,技术的进步决定了社会结构、文化和个人行为的变化。
2. 技术决定论的主要观点:a) 技术是自主的,其发展遵循自身的逻辑和规律。
b) 技术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技术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c) 技术的发展不受社会因素的限制,社会因素往往适应技术变化。
3. 技术决定论的批评:a) 忽视了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b) 过分强调技术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社会结构的作用。
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第一单元新媒体理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第一节新媒体的基本问题1.“新媒体”一词源于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1967)。
2.3.4.5.6.7.8.第二节9.超文本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第二章第一节1.2.3.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那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4.网络与传统媒体进议程设置的区别?P30①网络议程设置具有“非强制性”②网络中传播者的多元和难以控制限制了议程设置的效果5.分析新媒体带来的社会控制的弱化?P31第二节新媒体研究理论模型7.创新扩散理论模型P37创新扩散理论创新扩散理论是美国学者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新产品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8.创新扩散的过程:①获知:接触创新并略知其如何运作②说服:有关创新的态度形成③决定:确定采用或拒绝一项创新活动④实施:投入创新运用⑤确认:强化或撤回关于创新的决定9.技术接纳模型P39-P4010.计划行为理论模型P41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第一节1.接近权者巴隆。
2.①②③3.4.第二节第三节5.6.7.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第一节网络人际传播1.网络人际传播的形式:在互联网上,人和人的互动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形式进行。
第二节网络群体传播与网络组织传播2.网络群体传播网络群体传播是临时松散的非正式群体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活动,如BBS、同学录等。
3.网络组织传播网络组织传播是指正式组织内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传播活动,如企业内部局域网。
4.社交网站社交网站英文缩写为SNS,起源与美国,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
在互联网领域SNS有三层含义:Social Network Service、Social Network Software和Social Network Site。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PPT 第14章 手机媒体
1、手机的发展
目前手机已经经历了几代的发展,进入了4G时代。
第四代移动电话行动通信标准(4G)集3G与 WLAN于一体,并能够快速传输数据、音频、视频 和图像等。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 比目前的家用宽带ADSL(4兆)快20倍,并能够满 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4G可以在 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 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4G技术支持 100Mbps~150Mbps的下行网络带宽,也就是意味 着4G用户可以体验到最大12.5MB/s~18.75MB/s的 下行速度。
苹果公司的iPhone是由照相手机、个人数码助理、 媒场依然在不断的高速增长中, 尤其是年轻人对于智能手机的热情非常高,对于年 轻的美国手机用户而言,使用智能手机已经不仅仅 是一种通信手段而已,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
美国手机服务的特点:
3G时代日本手机媒体发展的瓶颈
起步过早,3G服务完全日本本土化 标准制定过于小众 缺乏统一的OS平台,导致智能手机市场丧失 日本3G服务赢在细节,输在整体
2、美国:iPhone颠覆了手机的定义
美国苹果公司发明的iPhone带来了全球手机业的 变革,颠覆了手机的定义——手机已经不再是移动 电话,而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
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 一体,它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
第二节 发达国家手机媒体的发展
1. 日本: 日本的手机媒体是全球手机媒体发展的范本,而I-
MODE则为日本手机媒体的发展奠定基础。它诞生 于1999年2月22日,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无线互联网 服务之一。
I-MODE中的“I”的含义是Interactive(互动的), Internet(互联网)和I(代表个性)。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1 媒体的分类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2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站(如新浪网)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数字电视(如SiTV)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数字化新媒体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7信息的分类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8 信息的数字化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符号载体“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完整版)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1 媒体的分类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影视书籍电影2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来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
3 新媒体——数字化新媒体主要包括互联网站(如新浪网)手机媒体(如空中传媒)数字电视(如SiTV)机航媒体(如美航传媒)户外液晶(如分众传媒)移动电视(如北广传媒)电子报刊(如Xplus)等等。
4 新媒体概念包含以下要素:□新媒体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新媒体在信息的呈现方式上是多媒体;□新媒体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的特征;□新媒体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
5 新媒体发展的原因技术与市场发育,手机增值业务的横向发展党政重视支持,媒体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目光和资金新媒体发展,智能制造计划互联网+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关于数字化新媒体新媒体中有一种从技术角度来看的说法:数字化新媒体,它是技术革命带来的产物。
每一次传播技术的变革所带来产物数字化新媒体当下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数字新媒体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经济发展新引擎7信息的分类人类能感知的外界信息可按其媒体划分成几类:8 信息的数字化人类本来是生活在一个物理的、模拟的现实中。
数字化是为了使人类能够更好地享有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的目的。
从技术上而言,数字化的信息比模拟信息在存储、处理、检索、传播和利用等各方面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9 如何看媒体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以三种形态存在:物质材料或物质实体物质和能量的波动信号符号载体“媒体”、“介质”与“符号”、术语的关系“信号”“信号”和“符号”都是媒体的基本形态。
新媒体概论优秀ppt课件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也加剧了市场竞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媒体将继续向智能化、社交化和视 频化方向发展。
新媒体将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推动产 业变革和升级。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将在新媒 体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05
新媒体伦理与法律问题探讨
伦理道德问题
虚假信息的传播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虚假信息可能 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实践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高校新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创新实践 。该校将新媒体素养教育纳入通识教 育体系,通过开设选修课、举办讲座 、开展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普及新 媒体知识,提高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案例二
某传媒公司新媒体人才培养实践。该 公司与高校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 方案,通过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方 式,培养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 新媒体人才。同时,公司还积极引进 国际先进的新媒体技术和理念,提升 员工的国际化视野和竞争力。
自媒体
自媒体定义
自媒体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 新闻的传播方式。
自媒体特点
个性化、平民化、普泛化。
常见自媒体平台
微信公众号、知乎、今日头条等。
短视频与直播
短视频定义:短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 容传播方式,一般是在互联网新媒体 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
短视频与直播特点:直观性强、互动 性强、传播迅速。
隐私泄露
部分新媒体平台存在泄露用户隐私的风险,需要 加强用户隐私保护。
网络暴力
网络上的言论自由容易被滥用导致网络暴力现 象频发。
法律法规约束
信息安全法规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安全法规,对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进行 规范。
知识产权保护
《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全)(17)(2024)
Chapter
2024/1/29
15
用户画像构建与数据分析方法
用户画像构建
通过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 数据、兴趣偏好等多维度数据, 形成全面、立体的用户画像。
数据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 学习等技术手段,对海量用户数 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挖掘用户潜 在需求和行为模式。
数据可视化
将复杂的数据通过图表、图像等 形式展现出来,提高数据的可读 性和易理解性,帮助运营人员更 好地了解用户。
、网络安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国际法规
国际互联网治理的相关法规,如《世界人权宣言》、《国际电信联盟章程》等,对新媒 体的跨国传播、信息自由流通等有所规定。
2024/1/29
法规实施
各国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对新媒体进行监管,确保法规的执行,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和 安全。
24
信息传播伦理原则探讨
信息真实性
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应遵循真实、准确、完整的 原则,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算法推荐与个性化分发
3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新媒体平台能够实 现内容的个性化推荐和分发,提高内容传播的效 率和精准度。
2024/1/29
12
社交媒体在内容传播中作用
2024/1/29
社交媒体作为传播渠道
社交媒体平台具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传播能力,成为新媒 体内容传播的重要渠道。
社交互动与口碑传播
直播互动与内容创新
直播作为一种实时互动的内容形态,为新媒体内容生产与 传播带来了新的可能性。直播互动、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 不断涌现。
内容形态融合与跨界合作
短视频、直播等内容形态之间的融合,以及与音乐、游戏 、电商等领域的跨界合作,为新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带来 了更多的创新和变革。
新媒体概论知识点优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新媒体概论知识点一、课程类别: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课程二、编写说明:1、本考核大纲参考匡文波的教材《新媒体概论(第三版)》进行编写。
2、本大纲适用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升本考试。
三、课程考核的要求与知识点第一单元新媒体理论基础第一章新媒体导论1.识记:(1)新媒体的定义;(2)网络传播的定义2.理解:(1)新媒体迅速发展的原因;(2)手机媒体的使用3.运用:(1)新媒体对传媒业的冲击;(2信息技术的作用第二章新媒体研究的理论模型1.识记:(1)人际传播的定义;(2)大众传播的定义;(3)新媒体的特征2.理解:(1)新媒体议程设置的手段;(2)社会控制的弱化3.运用:(1)创新扩散理论模型;(2)技术接纳模型;(3)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第三章新媒体用户特征研究1.识记:(1)受众;(2)网络受众;(3)网民2.理解:(1)新媒体的互动性;(2)沉默螺旋理论;(3)马太效应3.运用:(1)新媒体对受众权的突破;(2)网民的心理特征分析;(3)网民的行为特征分析第二单元新媒体的类型和形态第四章新媒体的类型1.识记:(1)电子邮件;(2)BBS;(3)社交网站2.理解:(1)网上聊天的特点;(2)Web2.0的特征3.运用:(1)BBS塑造舆论的多元空间;(2)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第五章Web1.0时代新媒体的主要形态1.识记:(1)搜索引擎的定义;(2)门户网站的概念2.理解:(1)垂直网站;(2)电子商务网站3.运用:(1)淘宝网的优势与不足;(2)网络信息的过滤和分析第六章博客1.识记:(1)博客的概念;(2)博客的特点2.理解:(1)微博的发展;(2)微博的优势与不足3.运用:(1)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2)博客的问题第七章微信1.识记:(1)微信的概念;(2)微信的特点2.理解:(1)微信的传播优势;(2)微信与QQ3.运用:(1)微信的社会影响;(2)微信与微博的异同第八章社交网站1.识记:(1)社交网站的概念;(2)社交网站的特点2.理解:(1)社交网站的发展;(2)社交网站的问题3.运用:(1)社交网站的社会影响;(2)社交网站对青少年的影响第九章视频网站1.识记:(1)视频网站的概念;(2)视频网站的特点2.理解:(1)视频网站的发展;(2)视频网站的“长尾”3.运用:(1)视频网站对传播行业的影响;(2)视频网站的媒体化路线;(3)视频网站上的版权争议第三单元新媒体管理第十章新媒体的宏观管理1.识记:(1)数字鸿沟;(2)网络暴力;(3)网络舆论2.理解:(1)新媒体的负效应;(2)网络实名制;(3)新媒体的双刃性3.运用:(1)新媒体的管理对策第十一章新媒体舆论成为社会舆论的主体1.识记:(1)网络舆论;(2)新媒体舆论的特性;(3)网络舆论蝴蝶效应2.理解:(1)网络舆论蝴蝶效应的要素及特点;(2)网络意见领袖三要素;(3)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因素;(4)传统媒体的协同动机;(5)传统媒体协同效果影响因素3.运用:(1)网络论坛舆论与微博舆论的比较第十二章新媒体舆情的应对策略1.识记:(1)新媒体监管难点;(2)舆情分析的主要方法2.理解:(1)网络舆论发展的新特点3.运用:(1)针对舆情传播现状需要采取的对策第十三章网络谣言及其管理1.识记:(1)谣言的概念;(2)谣言的传播形式2.理解:(1)微博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异同3.运用:(1)新媒体条件下谣言的传播及对策第十四章新媒体的微观经营1.识记:(1)网络广告的定义;(2)网络广告的形式;(3)电子商务2.理解:(1)网络广告的特点;(2)网络广告的发展;(3)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3.运用:(1)网络广告的效果评估;(2)网络广告的监管;(3)收费服务模式第十五章新媒体中的著作权保护1.识记:(1)署名权;(2)发表权;(3)发行权2.理解:(1)新媒体著作财产权的保护;(2)“避风港”原则;(3)“红旗”原则3.运用:(1)与新媒体有关的传播权限制;(2)新媒体著作权的技术保护第四单元新媒体的发展:移动信息传播第十六章手机媒体1.识记:(1)手机媒体2.理解:(1)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3.运用:(1)手机媒体与新闻传播的互动关系第十七章新技术与新媒体的未来1.识记:(1)矩阵分解方法;(2)信息茧房;2.理解:(1)新闻推荐算法存在的问题3.运用:(1)推荐算法的发展方向五、课程考核实施要求1、考核方式本考核大纲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升本学生所用,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
《新媒体概论》第二章 新媒体的类型
二 新媒体
新媒体 概论
第二种是广播方式,即移动多媒体广播,利用数字广播电 视技术,通过地面或卫星广播电视覆盖网(如地面的TDMB、DVB-H、Media Flo,卫星的S-DMB等)向 、 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车船上 的小型接收终端点对面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其特点是“一 对多”传播,传输带宽大、图像质量高、覆盖面广、经济 实用、接收终端广泛, 只是诸多接收终端中的一种。
刊》评选为播客之首,得票率高达52.7%。
一 互联网新媒体
新迄今,国内出现了一批播客站点, 土豆网、播客中国、播客天下等网站先后推出播客服务, 反波、有一说二、聆听雨婷等播客已经具有相当的知名 度,一批富有个性的音视频节目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 播客在互联网上产生的影响甚至波及到传统媒体,上海 东方广播电台推出了《波歌播客秀》节目,北京文艺台 推出了《播客风暴》节目,“播客”概念一时间沸沸扬 扬。2006年2月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网络电台和互 动社区——银河台网站(radio )全新改版上
二 新媒体
2.2.2 报
新媒体 概论
1. 报是依托 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 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 可通过 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因而 报 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它的 实质是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产 物。具体来说, 报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 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 上,从而在 上开发发送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
《新媒体概论(第二版)》课件第1章 新媒体导论
新媒体的外延
相关概念
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 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 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 贮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 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 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 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2、冲击舆论调控机制
新媒体的舆论化趋势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 论平台,使得人们获得了更大的表达空间。但新媒 体的互动性、开放性、匿名性等特性,以及传播内 容的不可预知性、群发转发的不可控制性,使得 “把关”难度增大、“把关”机制缺失或失效,加 之整个行业发展环境和新媒体环境还不规范,新媒 体的舆论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现实的和潜在的问题。
2)智能电视 智能电视(Smart TV)就是具有独立操作系统的 电视,其本质是计算机的一种新形态。智能电视搭 载了独立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自行安装和卸载 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来不断对 电视功能进行扩展,并且具有上网功能。 目前,智能电视正在成为电脑的一种类型,具有 互动性的智能电视正在成为新媒体的新成员。
第一节 新媒体的基本问题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 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 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 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 播的媒介”。
——陶丹、张浩达:《新媒介与网络广告》
新媒体的概念
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
新媒体传播是一种数字化传播。它将一定的信息 转成数字,经过转播, 数字在操作平台上还原为一 定的信息。由于其传播的介质是比特(Bit),而非 原子,所以这种传播就具备了快捷、方便和高保真 等优点。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并实时更 新,可以像电台、电视台一样进行实时、实况报道, 显然优于传统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概论》(严三九)第一章 第1-2节
第一章新媒体概论第一节什么是新媒体一、众说纷纭的“新媒体”●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中,将电子录像称为新媒体。
“新媒体”一词由此诞生。
●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E•罗斯托在向尼克松总统提交的报告书中,多处使用“new media”一词,使得“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社会上流行,并在不久之后扩展到全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
●美国《连线》杂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
●华纳兄弟总裁施瓦茨威格:新媒体就是非线性播出的媒体。
●《圣何塞水星报》的专栏作家丹•吉尔摩:是数字技术在传播中广泛应用后产生的新概念。
●互联网实验室:新媒体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视频音乐播放器(MP4)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
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方式,部分新媒体在传播属性上能够实现精准投放、点对点的传播,如新媒体博客、电子杂志等。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由此形成的利润链促使传媒产业进入完全竞争的状态。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是建立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发挥传播功能的媒介总和,具有交互、即时、延展和融合的新特征。
●上海交通大学的蒋宏教授和徐剑:就内涵而言,新媒体是指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外延而言,新媒体包括了光纤电缆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图文电视、电子计算机通信网、大型电脑数据库通信系统、卫星直播电视系统、互联网、手机短信、多媒体信息的互动平台、多媒体技术广播网等。
●阳光媒体、红岩资本投资集团的创始人吴征:消解力量是新媒体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所显现出来的第一个特点。
从狭义角度而言,新媒体就是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资深媒体人杨继红:新媒体是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的能够实现交互具有互联传播特性的传播方式和交互传播的组织机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景
手机媒体
网红经济
电商直播
中国特色——网红经济
网红也叫KOL ( 意见领袖) ,近年来由网红经济演伸出来的一类人一行业达人, 他们开始建立个人互联网影响力,放大个人价值。
超 级 IP
李佳琦
超级网红
口红一哥
卖啥,啥火
赚 顶级流量 钱
机 器
15分钟卖掉15000支口红;
3分钟卖出5000单资生堂红腰子销售额超 600万
随着短信增长的趋缓,一种新的增值 业务“彩信”(MMS)震撼登场,它是 在移动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 用协议为载体传递多媒体的内容和信 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 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例如音乐、 贺卡、新闻照片、MMS、动画、铃声、 视频等。随后又有一种手机铃声定制 业务“彩铃”(炫铃)风靡起来了。
2014年,自媒体开始收割。 一些个体通过运营自己的自媒体账号,获得了商业上的变现。这里包括为 商业公司鼓吹,包括投放商业公司硬广,也包括成名后作为一个KOL出入 各种会议讲座,成为公司顾问,等等。 还有些自媒体账号,影响力巨大,形成了一定意义上的粉丝经济,组织 “**会”、售卖“**牌”货品,做得风生水起,不亦乐乎。
2003年,美国人提出了“we media”这个术语,中文翻译过来是:自媒体。
从2004年起,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 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试验。2004年5月,中国联通也发布了一 项名为“视讯新干线”的手机视频服务。2004年7月18日,中 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掀开 了手机与报纸联姻的序幕。2004年11月,台湾作家黄玄的“中 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小说”— 《距离》正式上线,引 发手机文学的讨论热潮。
(3)个性化和商业化追求过度,造成媒体基本性质的转变,可能对市场产生不 良影响,或者使部分市场紊乱。
(4)对虚假信息和不利信息的处理非常棘手。由于信息发布者可以采用假名, 并且网络信息发布商和论坛非常多,对这些信息的阻截不会有太大成效,对流言 和恶语无法有效地直接制止。所以企业多采取在第一时间发布声明的方式。
11月5日,拼多多市值首次突破拼500亿,成 为仅次于阿里、腾讯和美团的中国第四大互 联网公司。
拼多多成立至今,仅4年
新平台
微信视频号
近期出了一个微信视频号,类似抖音等视频 平台,博主发送短视频,受众接收自己喜欢 的博主内容。
此平台的前景还是可观的,因为此平台是去 中心化。做自媒体的,能将粉丝导到公众号 或者微信中,就变成了私域流量,变现的玩 法就多了,就可以尽量不依附平台。
2005年3月,北京首部用胶片制作的专门在手机上播放的电视连 续剧《约定》在北京开机。2005年9月,中央电台与联通和闪易 合作,在CD做上开通“手机广播”。
2005年,Blog进入中国并开始在社会公众层面上得到认知,中文的 叫法有些小争议,但一般人都认可了“博客”这两个字。 Blog是早期互联网个人网站之后的自媒体典型应用。到了08年的 Blog全盛期,中国有1亿博客之巨。
传统四大媒体
优劣分析
优点:
学术价值高。为繁荣出版市场,促进科技进步,出版 社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创作具有社会价值,无经济 效益的学术专著,还要顾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创 作满足大众口味的科普读物。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 冲击,主要原因在于其不够灵活多变,程式 过于固定,且本身技术发展缓慢,不能以大 幅度的创新形式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
新媒体 优劣分析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以一种新形势、新姿态、 新技术实现市场切入,成功地剥夺和占领了相当一部 分传统媒体的市场和受众。这主要是因为,新媒体能 够更加快速便捷地进行信息交互,并且通过互联网等 新型平台进行传播,符合当代新生受众的价值观。
新媒体 优劣分析
优点:
(1)流动性强,覆盖面积较之传统媒体更加广,影响力更大。 (2)跳脱了传统的媒体模式,实现了个性化的突破。能够更 加细致地划分受众,并可以根据不同受众的具体需求,针对 性地推荐相关信息。 (3)内容和形式更为丰富。除了一般单一的文字、图画、音 视频等,还能够实现这些元素的结合,使最终的信息产物更 加立体。 (4)受众的地位实现可转变。在新媒体里面,用户可以同时 成为信息的接受者和发布者,这样丰富了受众群体的地位体 验,增加了整个信息传播过程的趣味性。
优劣
手机媒体
传统四大媒体
优点:
优劣分析
市场基础深厚,受众数量多。相对而言,传统四大 媒体早在80年代就开始风靡社会,为广大受众所推 崇和喜爱。80年代报纸的广告营业额曾一度占领第 一位。
传统四大媒体
优劣分析
优点:
发展时间长,相对成熟和稳定。在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过程中,传统四大媒体已经拥有了既定的发展线路、市场规 模、业务覆盖面积、专门的技术和人员、强大的内容生产力, 专业化的新闻传播理念和运作机制,品牌知名度的优势。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动公司正式开通短信(SMS)服务,这种原 本为客户节约开支的文本业务,却成为移动通讯公司的最快经济 增长点,全国短信发送总条数由2001年的189亿条到2005年的2600 亿条以上,创下200多亿的市场份额,手机短信不仅创造了让人 震撼的“拇指经济”,也开辟了新的传播渠道。
演变
手机媒体
2000年到2006年10月底,固定电话用户由1.45亿户增加到3.71亿 户,年均增长21%;移动电话用户由8500万户增加到4.49亿户, 年均增长40%,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用户由3370万户增加到 1.31亿户,年均增长32%,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的电话和互联 网用户分别占全球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中国4.49亿手机用 户相当于2005年全国日报发行量总和9660万份的4倍,相当于同 期全国上网电脑总数的3倍多,和全国电视拥有户数基本持平。
超时空性
新媒体利用通信卫星和全球联网 的网络进行传输数据,完全打破 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国家等行政 区划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可以在 地球上的任何角落和世界相连。
失真性
以手机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为传 播媒介,用户可以自由表达个人观 点、发布消息、传达资讯。但网络 的虚拟性也导致虚假信息泛滥,信 息的真实性经常遭到公众的质疑。
微信公众平台是2012年推出的——确切的日期 应该是:8月23日正式上线。但12年只有一些早 期的玩家,也大多属于试水性质。初期阶段, 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文本编辑器,简陋得实在让 人惨不忍睹——随便任何一个博客平台的编辑 器,都比它强。但到了2013年的时候,很多人 都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强的媒体工具,即便它 的编辑器那么得简陋。
Diversification
传播内容多元化
从传统媒介到新媒体,最大的变化同时体现在 传播内容的多元化和融合化,传统纸质媒体通 过平面展示文字信息、图片信息,而如今,借 助新媒体形式,同时传播带有文字、图片、声 音等等于一身的信息已成为可能,提高了信息 量,提升了信息广度。
Mobile Meida
手机媒体
MOBILE MEDIA
2020
CONTENTS
目 录
01 手机媒体的概念 02 手机媒体的演变 03 手机媒体的特点 04 手机媒体的优劣 05 手机媒体的前景
概念
手机媒体
Mobile Media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
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 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 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2011年,腾讯推出微信,一开始作为一个用于人际传播的个人通讯工具。12年,微 信推出公众平台(公众账号),随即引发大量机构和个人入驻,开设自己的账号。 某种意义上讲,被微博击败的博客,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得以重生。时至今日,微信 公众账号有800万个,相当于每160个中国人就拥有一个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中, 有着大量的个人自媒体,并在这些自媒体基础上,形成了自媒体联盟,从早期的 we media,到后来的野马联盟浑水联盟等,再到今天冒出来的界面自媒体联盟。
2006年11月7日,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开通“新华手机报”。拇指 轻轻一按,新闻尽在“掌”握,为全国手机用户带来全新读报体 验,用户可以免费收看。“新华手机报”第一时间播报新华网发 布的重要即时新闻,并根据手机的特点进行了摘选和浓缩。每天 5分钟,即可概览天下风云。
2009年,新浪试水微博,并借助它强大 的媒体属性,将微博推向彼时中国头号 互联网应用之一。在同一时期智能手机 也开始火爆上市,这大大的推进的自媒 体时代的进步,这个时间段子手、图片 微博、视频博主红人也诞生了,他们拥 有几百万上千万,然后发一些软广告赚 钱,他们很多一个月入几万几十万也很 正常。11年新浪微博走到其巅峰状态。 即便在今天已经不复昔日之辉煌,依然 号称每日有6000万活跃用户之众。它是 博客之后的又一个典型的自媒体应用。
1秒钟8000套馥蕾诗,销售额228万
超 级 IP
薇娅
在线观看人数 4300万
头 部 网 淘宝第一主播 红
淘宝直播的 天花板
2020双十一当天成交销 售额53.2亿
全年成交销售额27亿
单场最高销售额1.5亿
单件商品最高销量65万件
崛起电商
拼多多
2019年10月24日,拼多多市值增加至464亿美 元,超越京东的448亿,互联网一夜变天。
2016年各大互联网巨台上市,不仅 给出了巨额的广告分成,定期都还会有各种收益补贴,这也让一大批人从这 个红利中赚到了一大桶金。自媒体已经是一个时代潮流,谁也阻挡不了。
总之,手机媒体作为以手机为中介,传播文本、视听、娱乐等 多媒体信息的互动性的传播工具,将对传统的传播方式产生突 破性创新,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携, 比广播更丰富,集四大媒体的优势于一身,带来视听方式和传 播模式的革命。
缺点:
而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因为发展迅速,内容过于庞杂,也没有过 多的经验以及前车可鉴,因此仍旧存在很多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