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DD的敏捷项目测试实践
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
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敏捷开发流程是一种迭代和增量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在开发过程中持续交付可用软件的能力。
在敏捷开发中,测试用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开发出的软件具备高质量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的重要性、方法和步骤。
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在敏捷开发中需要测试用例设计。
敏捷开发的目标是快速交付可用软件,并根据用户和市场的反馈进行快速迭代。
测试用例设计可以确保软件在每个迭代周期中的质量,并及早发现和修复潜在的问题。
它帮助开发团队验证软件是否按照预期的规范进行开发,并且可以验证软件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行为驱动开发(BDD)。
BDD是一种以用户故事和行为为基础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开发团队与业务方之间的紧密合作。
BDD的核心是用自然语言描述用户需求和行为,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BDD的测试用例设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用户故事和行为:开发团队与业务方一起讨论和定义用户故事和行为,确保开发团队对需求有充分的理解。
2. 编写用户故事和行为的描述:用简洁明了的自然语言描述用户故事和行为,确保测试用例易于理解和执行。
3. 根据用户故事和行为编写测试用例:将用户故事和行为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包括输入、预期输出和执行过程。
4. 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执行编写的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并生成测试报告。
测试报告可以帮助开发团队评估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5.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迭代:根据测试结果和用户反馈,开发团队可以优化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并更新相应的测试用例。
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例如验收测试驱动开发(ATDD)和测试驱动开发(TDD)。
这些方法都强调开发团队与业务方的紧密合作,并将需求和行为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总结起来,基于敏捷开发流程的测试用例设计是确保软件质量和稳定性的重要环节。
Kiwi和BDD的测试思想技术分享
Kiwi和BDD的测试思想技术分享XCTest是基于OCUnit的传统测试框架,在书写性和可读性上都不太好。
在测试用例太多的时候,由于各个测试方法是割裂的,想在某个很长的测试文件中找到特定的某个测试并搞明白这个测试是在做什么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所有的测试都是由断言完成的,而很多时候断言的意义并不是特别的明确,对于项目交付或者新的开发人员加入时,往往要花上很大成本来进行理解或者转换。
另外,每一个测试的描述都被写在断言之后,夹杂在代码之中,难以寻找。
使用XCTest 测试另外一个问题是难以进行mock或者stub,而这在测试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关于mock测试的问题,我会在下一篇中继续深入)。
行为驱动开发(BDD)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生的,作为第二代敏捷方法,BDD提倡的是通过将测试语句转换为类似自然语言的描述,开发人员可以使用更符合大众语言的习惯来书写测试,这样不论在项目交接/交付,或者之后自己修改时,都可以顺利很多。
如果说作为开发者的我们日常工作是写代码,那么BDD 其实就是在讲故事。
一个典型的BDD的测试用例包活完整的三段式上下文,测试大多可以翻译为Given..When..Then的格式,读起来轻松惬意。
BDD在其他语言中也已经有一些框架,包括最早的Java的JBehave和赫赫有名的Ruby的RSpec 和Cucumber。
而在objc社区中BDD框架也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得益于objc 的语法本来就非常接近自然语言,再加上C语言宏的威力,我们是有可能写出漂亮优美的测试的。
在objc中,现在比较流行的BDD框架有cedar,specta和Kiwi。
其中个人比较喜欢Kiwi,使用Kiwi写出的测试看起来大概会是这个样子的:describe(@"Team", ^{context(@"when newly created", ^{it(@"should have a name", ^{id team = [Team team];[[ should] equal:@"Black Hawks"];});it(@"should have 11 players", ^{id team = [Team team];[[[team should] have:11] players];});});});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将其提取为Given..When..Then的三段式自然语言Given a team, when newly created, it should have a name, and should have 11 players很简单啊有木有!在这样的语法下,是不是写测试的兴趣都被激发出来了呢。
敏捷测试实践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和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敏捷开发逐渐成为主流的开发模式。
敏捷测试作为敏捷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理念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快速响应变化,提高软件质量。
在我国,敏捷测试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将结合个人实践,谈谈敏捷测试的心得体会。
一、敏捷测试的核心价值观1. 用户至上:敏捷测试始终关注用户需求,确保软件满足用户期望,提高用户满意度。
2. 快速响应:敏捷测试强调快速迭代,及时发现问题,降低风险。
3. 透明沟通:敏捷测试要求团队成员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确保信息畅通。
4. 自我组织:敏捷测试鼓励团队成员自主组织工作,发挥团队潜能。
5. 不断学习:敏捷测试要求团队成员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技术和需求。
二、敏捷测试实践心得1. 理解敏捷理念: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敏捷测试人员,首先要深入理解敏捷理念,掌握敏捷开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要时刻关注用户需求,以用户为中心,快速响应变化。
2. 搭建敏捷团队:敏捷测试的成功离不开一个高效的团队。
在搭建敏捷团队时,要注重团队成员的多样性,包括开发、测试、产品经理等角色,确保团队具备全面的能力。
3. 制定敏捷测试计划:敏捷测试计划应具备灵活性,能够根据项目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制定测试计划时,要充分考虑测试范围、测试方法、测试周期等因素。
4. 采用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敏捷测试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测试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要掌握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JMeter等,提高测试覆盖率。
5. 关注质量:敏捷测试的核心目标是提高软件质量,确保软件满足用户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测试过程中的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缺陷。
6. 持续学习:敏捷测试技术不断更新,测试人员要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阅读书籍、交流经验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7. 跨部门协作:敏捷测试需要与其他部门紧密协作,如开发、产品、运维等。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flybirds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 - Flybirds1. 背景BDD (行为驱动开发) 是一种敏捷软件开发方法,它通过描述软件系统的行为来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而 UI 自动化测试是一种用于验证用户界面是否正常工作的测试方法。
结合 BDD 和 UI 自动化测试,可以更好地确保软件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2. flybirds 的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flybirds 是一家专注于软件测试和质量保障的公司,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测试方案和服务。
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面,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方案。
3. 技术选择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中,我们选择使用 Cucumber 和Selenium 这两个成熟的工具。
Cucumber 是一个支持 BDD 的测试框架,它通过 Gherkin 语言描述测试用例;Selenium 是一个用于自动化测试的工具,可以模拟用户在浏览器中的操作。
4. 测试用例设计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中,测试用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遵循 Given-When-Then 的模式,明确描述测试场景、操作和预期结果。
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和交流,还可以提高测试用例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5. 自动化脚本编写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中,我们将测试用例翻译成 Cucumber 的特性文件,并编写对应的自动化脚本。
这些脚本可以通过 Selenium 执行,模拟用户在浏览器中的操作,并验证预期结果是否符合预期。
6. 集成持续集成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中,我们将自动化测试脚本与持续集成工具集成,如 Jenkins、Travis CI 等。
这样可以在每次代码提交后自动触发测试,并及时反馈测试结果,确保代码质量。
7. 结果输出与报告在 BDD UI 自动化测试方案中,我们会生成详细的测试结果和报告,包括测试覆盖率、通过率、失败率等指标。
使用Cucumber进行BDD的自动化测试
使用Cucumber进行BDD的自动化测试自动化测试是现代软件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可以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而行为驱动开发(BDD)则是一种基于需求和业务规范的开发方法,有助于软件团队更好地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
Cucumber作为一种BDD工具,可以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更好地沟通,提高开发质量和产品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ucumber进行BDD的自动化测试。
一、Cucumber简介Cucumber是一个开源的BDD工具,它支持多种开发语言,如Java、Ruby等。
Cucumber以自然语言的方式描述系统的行为,并自动生成可执行的测试代码。
开发人员可以通过Cucumber提供的关键字和语法规则编写测试用例,然后通过运行Cucumber测试框架执行这些测试用例。
Cucumber通过解析Gherkin语法文件来生成可执行代码,Gherkin语法是一种类似于自然语言的DSL(领域特定语言),它能够清晰地表达出需求和测试场景。
二、设置Cucumber环境在开始使用Cucumber进行自动化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安装并设置Cucumber的开发环境。
首先,我们需要安装Java Development Kit (JDK),然后根据项目需要选择对应的Cucumber版本,并在项目中添加相关的依赖库。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Cucumber项目,并编写Cucumber的配置文件。
在配置文件中,我们可以设置Cucumber的一些参数,如测试报告的输出路径、测试数据的路径等。
最后,我们需要创建一个Cucumber的运行类,用于执行Cucumber测试。
三、编写Cucumber测试用例在使用Cucumber进行自动化测试时,我们需要编写一些关键字和语法规则来描述测试场景和预期结果。
通常情况下,Cucumber测试用例由三个部分组成:Feature、Scenario和Step。
Feature用于描述一个被测试系统的功能或需求,它由一组相关的Scenario组成。
自动化测试cucumber使用实例
自动化测试cucumber使用实例自动化测试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且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在自动化测试中,Cucumber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测试工具,它使用简单、易于理解,并且能够实现行为驱动开发(BDD)的测试方法。
Cucumber的使用示例可以如下所述:我们需要安装Cucumber的相关软件包。
通过命令行或终端输入相应的命令,即可完成安装过程。
安装完成后,我们可以开始编写测试脚本。
假设我们要测试一个登录功能,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feature文件,这个文件用于描述测试场景和测试用例。
在.feature文件中,我们可以使用Gherkin语言来编写测试用例的描述,例如:```Feature: 用户登录用户可以通过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登录Scenario: 正常登录Given 用户打开登录页面When 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And 用户点击登录按钮Then 用户成功登录系统Scenario: 用户名错误Given 用户打开登录页面When 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And 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And 用户点击登录按钮Then 用户收到用户名错误的提示信息Scenario: 密码错误Given 用户打开登录页面When 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And 用户输入错误的密码And 用户点击登录按钮Then 用户收到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步骤定义文件,用于实现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步骤。
在Cucumber中,步骤定义文件使用Ruby或Java等编程语言编写。
例如,在Ruby中,我们可以创建一个.steps文件,其中包含以下内容:```rubyGiven(/^用户打开登录页面$/) do# 打开登录页面的代码逻辑endWhen(/^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 do#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的代码逻辑endAnd(/^用户点击登录按钮$/) do# 点击登录按钮的代码逻辑endThen(/^用户成功登录系统$/) do# 验证用户成功登录系统的代码逻辑endWhen(/^用户输入错误的用户名$/) do# 输入错误的用户名的代码逻辑endAnd(/^用户输入正确的密码$/) do# 输入正确的密码的代码逻辑endThen(/^用户收到用户名错误的提示信息$/) do # 验证用户收到用户名错误提示信息的代码逻辑endWhen(/^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 do# 输入正确的用户名的代码逻辑endAnd(/^用户输入错误的密码$/) do# 输入错误的密码的代码逻辑endThen(/^用户收到密码错误的提示信息$/) do# 验证用户收到密码错误提示信息的代码逻辑end```在步骤定义文件中,我们根据测试用例中的每个步骤编写对应的代码逻辑。
常见的敏捷实践
常见的敏捷实践1 回顾回顾是最重要的⼀个实践,原因是它能让团队学习,改进和调整其过程。
回顾可以帮助团队从之前的产品开发⼯作及其过程中学习。
《敏捷宣⾔》背后的原则之⼀是:“团队要定期反省如何能够做到更加有效,并相应地调整团队的⾏为。
”许多团队使⽤迭代,尤其是为期两周的迭代,因为迭代在最后会提⽰进⾏演⽰和回顾。
不过,团队回顾并不需要迭代。
团队成员可以决定在这些关键时刻进⾏回顾:当团队完成⼀个发布或者加⼊⼀些功能是时。
这不⼀定是⼀个巨⼤的增量。
他可以是任何发布,⽆论它有多⼩。
⾃上次回顾以来,⼜过了⼏周时间。
当团队出现问题时,以及团队协作完成⼯作不顺畅时。
当团队达到任何其他⾥程碑时。
团队可以通过分配⾜够的时间学习收益,⽆论是在项⽬中间回顾,还是在项⽬结束时回顾。
团队需要了解他们的⼯作产品和⼯作过程。
例如,有些团队在完成⼯作时遇到困难。
团队可以计划⽤充⾜的时间组织回顾,以此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再决定之后要尝试的实验做法。
⾸要的是,回顾并不是责备;回顾是让团队从以前的⼯作中学习并作出⼩的改进。
回顾针对定性的(⼈的感觉)和定量的(衡量指标)数据,然后利⽤这些数据找到根源,设计对策,并制定⾏动计划。
项⽬团队可以采取许多⾏动事项来消除障碍。
考虑限制⾏动事项的数量,是团队在即将进⾏的迭代或⼯作期间有能⼒改进。
尝试⼀次改进太多的事情却没有完成其中任何⼀件,⽐计划完成较少的事情并成功全部完成要糟糕的多。
然后,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团队可以进⾏列表中的下⼀个改进。
团队选择改进时,要决定如何衡量结果。
然后,在下⼀段时间内要衡量结果,以验证每个改进成功与否。
来⾃团队的⼀位促进者引导团队通过⼀个活动对所有改进事项的重要性进⾏排序。
完成对改进事项的排序后,团队为下⼀次迭代选择合适的数量(或者在流程基础上增加⼯作)。
2 待办事项列表编制待办事项列表是所有⼯作的有序列表,它以故事形式呈现给团队。
⼯作开始之前,不需要为整个项⽬创建所有的故事,只需要了解第⼀个发布的主要内容正确即可,然后就可以为下⼀个迭代开发⾜够的项⽬。
个人实践环 组织实践环 tdd
个人实践环组织实践环tdd
TDD即测试驱动开发(Test-Driven Development),是敏捷开发中的一项核心实践和技术,也是一种设计方法,核心思想是测试在先,编码在后。
与传统的编码方式相比,TDD在软件开发时可以明确需求的细节,减轻思维负担,得到快速的反馈。
大致流程为:
编写测试,运行测试
编写可以运行的程序,运行测试
编写可以通过测试的程序,运行测试
重构代码,运行测试
基准测试
重构(Refactoring)即通过调整程序代码,不改变系统的外部功能,只对内部的结构进行重新的整理,来改善软件性能,改进软件设计,发现与填补代码缺陷,并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测试(Testing)即测定某个软件的过程,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检测软件是否符合需求、评估软件性能,以保证编写出的软件系统的质量。
基准测试
基准测试(Benchmarking)是指通过合理、科学的方式,测量和评估软件的性能的活动,在软硬件环境变化前后进行测试,可以有效评估其对性能的影响。
简而言之,TDD 流程包括三个环节:
在写代码之前,先写测试用例;然后执行测试结果,此时因为一行业务代码都没写,结果当然是全部用例都不通过(红色);
根据测试用例,开始写业务代码,此时测试结果逐渐从红色转为绿色;
等到用例全部通过之后,就是考虑重构事宜的时间节点了。
前期为了赶项目进度,可能不会考虑内部质量(即代码质量,不会思考 SOLID 原则和设计模式等);但在合适的时机(比如空闲时或者下个迭代功能开始之前)务必做重构,这个时间点因为有“绿码”保障,对重构自然也是信心十足。
上述环节要想完美地运作,核心是要做好任务分解和模块拆分。
bdd测试用例 -回复
bdd测试用例-回复随着软件开发的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测试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软件开发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挑战,行业内出现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即行为驱动开发(Behavior Driven Development,简称BDD)。
BDD 强调软件开发和测试团队之间的紧密合作,以及团队共同拥有对软件需求的理解。
本文将以BDD测试用例为主题,详细讨论BDD的概念、特点、使用方法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BDD概述B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旨在通过共同的语言和使用示例来准确描述系统的行为。
其核心理念是“以需求驱动开发,以行为交流沟通”。
在BDD 中,测试用例被称为“规约”,用例通过自然语言编写,并且以更接近业务需求的方式描述系统的期望行为。
二、BDD特点1. 面向业务:BDD使用自然语言编写测试用例,使得非技术人员也能理解和参与测试过程,从而更好地满足业务需求。
2. 规范化的测试用例:BDD要求测试用例有固定的结构和语法规范,便于测试人员编写、执行和维护。
3. 可读性强:BDD的测试用例以自然语言编写,易于理解和阅读,使得测试结果更直观和易于评估。
4. 紧密合作:BDD要求开发和测试人员紧密合作,共同编写和评审测试用例,增加开发和测试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三、使用BDD的方法1. 明确需求:在使用BDD之前,需要明确系统的需求,并将其作为测试用例的基础。
2. 定义规约:将需求转化为规约,规定系统的期望行为和预期结果。
3. 编写测试用例:使用自然语言编写规范的测试用例,同时注重用例的可读性和易于理解。
4. 执行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执行相应的测试,记录测试结果。
5. 回顾和修改:根据测试结果,回顾测试用例,及时修改和完善规约。
四、注意事项1. 保持规范:BDD要求测试用例有统一的结构和语法,遵循规范编写测试用例是的保证测试效果的重要条件。
2. 协作沟通:BDD强调开发和测试团队的紧密合作,及时沟通与协商可以避免误解和问题的出现。
BDD简介——精选推荐
BDD简介BDD 101: BDD 简介系列概览BDD 101 是⼀个博客系列,教授⾏为驱动开发的基础知识。
它既是 BDD 初学者的“⼊门”指南,也是专业⼈⼠的最佳实践参考。
我为参与软件开发⽇常职责的任何⼈编写了这个系列:开发⼈员、测试⼈员、Scrum 管理员、产品所有者和经理。
本系列中的内容来⾃我在许多项⽬中使⽤ BDD 的经验。
它侧重于基于 Gherkin 的规范,测试⾃动化将是⼀个主要主题。
如果这个系列适合你,那就让我们潜⼊吧!BDD 101 ⽬录在 Automation Panda BDD 页⾯上给出。
请注意,该系列中的⼀些⽂章相隔⼏个⽉发布,并且不会使⽤“上⼀篇”和“下⼀篇”⽂章箭头⼀起出现。
BDD ⼤图:BDD 的主要⽬标是协作和⾃动化。
什么是⾏为?⾏为是产品或功能的运作⽅式。
它被定义为输⼊、⾏动和结果的场景。
⼀个产品或功能表现出⽆数的⾏为。
单独识别⾏为会带来清晰和简单。
它还有助于解释⾏为之间的关系。
以下是⾏为⽰例:登录⽹页单击导航栏上的链接提交表格成功拨打服务电话接收预期错误分离个体⾏为可以很容易地定义⼀个系统,⽽⽆需不必要的重复。
例如,可能有多种⽅式导航到同⼀页⾯。
Search from a text field and searching directly from URL parameters both lead to the same results page.什么是⾏为⾏为驱动开发 (BDD) 是⼀种以测试为中⼼的软件开发过程,它源于测试驱动开发 (TDD)。
它⼤约从 2000 年代中期开始出现。
BDD 专注于从⼀开始就清楚地确定功能的所需⾏为。
⾏为是使⽤实例规范来识别的:⾏为规范是为了⽤现实的例⼦来说明所需的⾏为,⽽不是⽤抽象的、通⽤的⾏话编写的。
它们既作为产品的需求/验收标准(开发前)⼜作为测试⽤例(开发后)。
Gherkin 是编写正式⾏为规范最流⾏的语⾔之⼀——它将⾏为捕获为“Given-When-Then”场景。
如何在敏捷开发中实现自动化测试
如何在敏捷开发中实现自动化测试在敏捷开发中,自动化测试是一个关键的环节,能够提高开发效率、减少错误,并确保软件质量。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敏捷开发中实现自动化测试,从测试策略、工具选择、测试用例设计以及持续集成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试策略在敏捷开发中实现自动化测试前,需要明确测试策略。
首先,确定测试的范围和目标,明确要测试的功能点、系统要求以及非功能性需求。
其次,根据测试目标设计测试用例,确保高覆盖率和全面性。
最后,确定测试环境和资源,包括硬件设备、测试工具以及模拟器等。
二、工具选择选择适合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是实现自动化测试的重要一步。
市面上有许多成熟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供选择,如Selenium、Appium、Jenkins等。
选择工具时需要考虑项目需求、技术栈、易用性以及社区支持等因素。
同时,尽量选择开源工具或者有良好的商业支持的工具,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和持续交付。
三、测试用例设计在敏捷开发中,测试用例设计需要灵活应变,对业务逻辑和功能点进行细分,以便于快速反馈和验证。
可以采用BDD(行为驱动开发)或者TDD(测试驱动开发)的方式,将测试用例作为开发的一部分,持续集成进入开发流程。
同时,测试用例的设计要兼顾边界值、异常情况和错误处理,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四、持续集成在敏捷开发中,持续集成是推动自动化测试的重要一环。
通过使用版本控制工具(如Git)和持续集成工具(如Jenkins),将开发、测试和部署等环节整合起来,实现自动构建和测试。
在每次代码提交后,自动触发构建和执行测试用例,并生成测试报告和反馈结果。
这样可以快速发现问题、修复Bug,并确保软件质量。
五、测试反馈和沟通在敏捷开发中,测试反馈和沟通是保证自动化测试成功的关键因素。
测试团队需要及时将测试结果和Bug反馈给开发团队,并进行有效沟通和跟进。
同时,测试团队也需要与产品团队和业务团队进行有效沟通,以了解需求变更和优先级,确保测试工作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BDD行为驱动简介及Pytest-bdd基础使用
BDD⾏为驱动简介及Pytest-bdd基础使⽤⽬录运⾏环境: pip insall pytest pytest-bdd pytest-seleniumBDD介绍BDD⾏为驱动是⼀种敏捷开发模式, 重点在于消除开发/测试对需求了解的歧义及⽤户场景的验证.需求描述/⽤户场景BDD提供⼀套标准的需求及⽤户场景表达语法, ⼀般为Feature(需求), Scenario(场景), Given(假设,预置条件), When(操作步骤), Then(验证及清理), 如下为⼀个需求描述(有的公司称为需求卡⽚):⽂件名: educa.feature需求使⽤专门的.feature作为后缀Feature: educa在线课程⽹站需求需求描述: 提供后台添加课程及课程内容, 前台学⽣浏览课程, 加⼊课程后可查看课程详情Scenario: 通过educa后台添加课程Given ⽤户:hanzhichao, 密码:hanzhichao123And 分类:接⼝测试,标题:Python接⼝测试教程,描述:作者,临渊When 登录educa后台And 点击:Courses模块->点击新增按钮And 作者选择当前<⽤户>,选择<分类>,输⼊<标题>,<描述>,点击保存Then 页⾯中应存在名称为<标题>的链接And 删除该课程#Scenario: 学⽣选课# ...⼀个需求⽂件中只能有⼀个Feature 字段, 可以包含多个Scenario(⽤户场景)Given->When->Then 类似与准备->执⾏->验证/清理的流程Given: ⼀般可以⽤来做预置条件/数据准备, 下⾯第⼀个And 也属于GivenWhen 下⾯的量And 都属于When, ⼀般是操作步骤, <⽤户>等只是⽤来提醒使⽤的是Given 中的数据, 也可以不使⽤<>Then: ⼀般⽤于验证结果(断⾔), 也可以进⾏清理数据场景解析/实现单有场景⽂件是不能执⾏的, 在BDD 的初级使⽤中, 测试同学还需要将每个场景⽂件中的描述翻译成具体的页⾯操作, 每⼀句对应⼀个函数, 下⾯是使⽤pytest-bdd 对上诉educt.feature 的解析实现:parsers ⽤于解析语句中的参数⽅法中的selenium 参数为使⽤pytest-selenium 中的浏览器driver, 固定参数名EC.presence_of_element_located ⽤来验证可定位到元素场景测试# file_name: scenario_steps.pyfrom pytest_bdd import given, when, then, parsersfrom selenium.webdriver.support.select import Selectfrom selenium.webdriver.support import expected_conditions as EC@given(parsers.parse("⽤户:{username}, 密码:{password}"))def user(username, password): # 类似⼀个pytest 的fixture ⽅法, 其他步骤可以使⽤其返回值return dict(username=username, password=password)@given(parsers.parse("分类:{category},标题:{title},描述:{description}"))def course(category, title, description):return dict(category=category, title=title, description=description)@when("登录educa 后台") # 固定操作,不需要获取参数则不⽤parsers.parse()def login(selenium, user): # 使⽤上⾯user 函数的返回数据, selenium 为浏览器driver(来着:pytest-selenium)selenium.get(":8000/admin/")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username").send_keys(user['username'])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password").send_keys(user['password'])selenium.find_element_by_class_name("submit-row").click()@when(parsers.parse("点击:{module}模块->点击新增按钮"))def add_course(selenium, module):selenium.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module).click() # 点击'Courses'链接selenium.find_element_by_class_name("addlink").click() # 点击'新增 COURSE'按钮@when("作者选择当前<⽤户>,选择<分类>,输⼊<标题>,<描述>,点击保存") # 也可以不使⽤<>, 要与场景中⼀致, 使⽤<>只是提⽰是从Given 的数据中获取def edit_course(selenium, user, course): # 使⽤上⾯course 函数的返回数据Select(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owner")).select_by_visible_text(user['username']) # 选择作者Select(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subject")).select_by_visible_text(course['category']) # 选择主题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title").send_keys(course['title']) # 输⼊⽂章标题selenium.find_element_by_id("id_overview").send_keys(course['description']) # 输⼊描述selenium.find_element_by_class_name("default").click() # 点击保存@then("页⾯中应存在名称为<标题>的链接")def check_course(course):assert EC.presence_of_element_located(("link text", course['title']))@then("删除该课程")def delete_course(selenium, course):selenium.find_element_by_link_text(course['title']).click()selenium.find_element_by_class_name("deletelink").click()selenium.find_element_by_css_selector("input[type='submit']").click()# file_name: test_educa.pyfrom pytest_bdd import scenariofrom scenario_steps import * # 导⼊场景解释/⽀持步骤@scenario("educa.feature", "通过educa 后台添加课程")def test_add_course(): # 测试educa 需求⽂件中名为"通过educa 后台添加课程"的场景pass # 可以不写内容, pass 即可场景测试也可以和场景实现写到⼀起执⾏测试使⽤pytest-selenium执⾏⽤例是需要指定浏览器在test_educa.py所在⽬录命令⾏中执⾏:pytest test_educa.py --driver ChromePytest-bdd的参数化待补充...注: 上⽂提到BDD的初级使⽤,是因为这是⼀种被动的测试模式, 每⼀个不同的需求卡⽚的每⼀句都需要去进⾏解释实现, 其中有⼤量的重复性⼯作, 另外缺乏开发的参与与⽀持.除了部分程度上, 消除测试同学需求理解的歧义性及让测试同学更注重⽤户场景的验证⽽不是开发(功能点)逻辑的验证外, 这基本上跟写selenium⾃动化脚本⼀样, 由于场景解释脚本的不稳定⽽耗费⼤量的⼯作却⽆法发现有价值的问题BDD⾏为驱动的最佳实践,请见下回分解...。
使用Cucumber进行行为驱动开发与自动化测试
使用Cucumber进行行为驱动开发与自动化测试Cucumber是一种强大的行为驱动开发(BDD)工具,它能够帮助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共同协作,更好地理解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自动化测试用例。
本文将介绍Cucumber的基本概念、使用方法以及在行为驱动开发和自动化测试中的应用。
一、Cucumber简介Cucumber是一个基于Ruby的开源工具,它使用Gherkin语言来描述软件系统的行为和功能。
Gherkin是一种自然语言的格式,可用于编写规范、需求和测试用例。
Cucumber提供了自动化测试的框架,可以通过解析Gherkin语言的特定语法,将测试用例转化为可执行的代码。
二、Cucumber的基本用法1. 安装Cucumber首先,需要安装Cucumber的运行环境,可以使用Ruby的包管理工具Bundler来完成相关依赖的安装。
2. 编写特性文件特性文件是用于描述软件系统行为的文本文件,通常以.feature为后缀。
特性文件由多个场景组成,每个场景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功能或行为。
每个场景由关键字Feature、Scenario以及Given-When-Then等步骤组成。
在特性文件中,可以使用自然语言来描述系统的预期行为。
3. 实现步骤定义Cucumber将特性文件中的每个步骤与代码中的步骤定义关联起来。
步骤定义是一个方法,它将执行与特性文件中对应步骤相匹配的代码。
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自己熟悉的编程语言(如Ruby、Java等)来编写步骤定义。
在步骤定义中,可以实现与步骤相应的操作,如页面跳转、数据输入等。
4. 运行测试在编写完特性文件和步骤定义后,可以使用Cucumber运行测试。
Cucumber会解析特性文件中的步骤,并将其与步骤定义进行匹配,从而执行相应的代码。
执行结果将会显示在控制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步骤的执行情况以及测试结果。
三、Cucumber在行为驱动开发中的应用1. 需求共享与理解利用Cucumber,开发人员和非技术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共同协作编写特性文件。
敏捷测试的原则和实践
敏捷测试的原则和实践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递增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团队协作、迅速响应变化以及持续交付可用软件。
在敏捷开发中,测试不再是一个独立的阶段,而是贯穿整个开发流程的核心活动之一。
本文将介绍敏捷测试的原则和实践,以帮助团队更好地实施敏捷开发和测试。
一、敏捷测试原则1. 早期测试:敏捷开发注重快速交付可用软件,因此测试活动应该尽早开始。
测试人员应该与开发人员密切合作,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就开始参与,以便及早发现和纠正问题。
2. 频繁测试:敏捷开发通过迭代开发周期来快速交付软件,因此测试活动也应该跟随迭代周期进行。
每个迭代结束后都应进行测试,并及时修复和验证问题,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3. 自动化测试:敏捷开发的节奏较快,传统的手工测试方式很难满足需求。
因此,推荐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框架,以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自动化测试可以快速运行测试用例,并及时生成测试报告,便于问题的追踪和解决。
4. 持续集成:敏捷开发要求团队成员频繁提交代码,因此需要进行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需要测试团队编写和维护测试脚本,并将其集成到持续集成系统中,以便在每次提交代码后自动运行测试。
这有助于快速发现和解决集成引入的问题。
5. 面向团队:敏捷团队中的测试人员应该具备多技能,能够充分参与到开发和需求分析中。
他们需要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制定测试策略、编写测试用例以及解决问题。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以促进高效的测试活动。
二、敏捷测试实践1. 用户故事测试:在敏捷开发中,需求以用户故事的形式表达。
测试人员应该与业务代表一起参与用户故事的编写,并根据用户故事编写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用户故事的功能、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2. 面向团队的测试计划:敏捷团队的测试计划应该是团队共同制定的,而不是由测试人员单独编写。
测试计划应该包括测试范围、测试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等内容。
团队成员应该协商确定测试计划,并在每次迭代开始前进行评审和更新。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有效地开发软件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话题。
近年来,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即敏捷软件开发方法,被用来替代传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敏捷软件开发是一种新型的软件开发方法,它主要基于软件项目的快速迭代开发,以尽可能快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敏捷软件开发的核心思想是把项目分解为若干个迭代,每个迭代都有限,这样可以使项目准确地把握时机,及时适应市场变化。
敏捷软件开发的原则体现在以下几点:1、以用户为中心:在敏捷软件开发中,首先要确定项目的目标,考虑客户的需求。
2、以持续迭代为基础:敏捷软件开发把软件开发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型迭代,每个迭代都有限,这将极大地提高软件研发的效率。
3、以快速反馈为原则:每个迭代后都要及时反馈,找出问题、调整开发方向,从而迅速获取客户的反馈,实现软件的有效开发。
4、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敏捷软件开发强调小型团队的协作,通过协作的方式迅速搭建项目,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
敏捷软件开发有很多模式,例如极限编程(Extreme Programming)、敏捷数据库设计(Agile Database Design)、敏捷架构(Agile Architecture)等,其中比较有名的极限编程模式更有助于快速解决软件开发中的问题,并使开发团队可以及时满足客户的期望。
极限编程的原则包括:以轻量级过程(Lightweight Process)为基础,将团队分解为若干有效的小组,专注于短期的开发周期;用最少的人来完成任务;所有的内容都必须通过协作完成;每个人都必须将自己的工作源代码放到共享的代码仓库中;以Refactoring(重构)为核心,使软件开发更加高效;尊重开发团队成员,建立互信。
敏捷软件开发的实践包括:用测试驱动的开发,使用TDD(测试驱动开发)和BDD(行为驱动开发);重构,使软件代码更加优雅;易用性,使软件更容易操作;以及统一的开发环境,让开发团队在同一个环境下工作,提高开发效率。
软件测试中的行为驱动开发(BDD)
软件测试中的行为驱动开发(BDD)软件测试在现代软件开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测试人员必须致力于寻找和修复潜在的缺陷和问题。
而在软件测试领域中,行为驱动开发(BDD)被广泛应用,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可读性。
BDD是一种敏捷开发方法,其目标是通过明确描述软件的预期行为来减少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障碍,并将这些行为转化为实际的测试步骤。
BDD强调测试用例应该易于理解和使用,并侧重于描述系统行为的场景,而不仅仅是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在BDD中,测试用例通常采用一种称为“给定-当-那么”(Given-When-Then)的格式。
这种格式使得测试用例的目的和期望结果变得清晰明了。
“给定”阐述了测试执行前的预置条件和前提条件。
“当”描述了要执行的具体操作或事件。
“那么”用于描述期望的结果或系统的行为。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正在测试一个登录功能。
一个BDD风格的测试用例可以如下所示:给定用户已经注册并拥有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当用户输入正确的登录凭证那么系统应该登录用户,并显示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使用BDD的测试方法,开发团队可以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和预期行为,从而编写出更全面、可读性更高的测试用例。
此外,BDD还提供了一种称为“行为规范(Specifications by Example)”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来描述系统的行为。
行为规范是一种自然语言的描述,用于定义如何以某种方式操作系统,以及系统应该如何响应。
行为规范的格式通常如下所示:场景:用户登录- 给定用户已经注册并拥有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当用户输入正确的登录凭证- 那么系统应该登录用户,并显示用户的个人信息通过使用行为规范,测试人员可以与团队成员一起制定一份清晰的文档,以便大家能够理解系统的行为,并在开发过程中进行验证和对照。
这有助于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
除了上述的格式和方法,BDD还强调团队合作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业务专家应该携手合作,以确保测试过程的成功。
使用Cucumber进行BDD自动化测试的实践
使用Cucumber进行BDD自动化测试的实践自动化测试是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它可以显著提高测试效率,减少重复性的工作,并确保软件的质量。
在自动化测试中,BDD(行为驱动开发)是一种流行的方法论,它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Cucumber工具进行BDD自动化测试的实践。
1. 引言BDD是一种敏捷开发中的测试方法论,它强调项目各方(开发、测试、业务)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BDD的核心理念是将需求描述为可执行的测试用例,这样每一个需求都可以通过运行测试用例来验证。
Cucumber是一种支持BDD的工具,它提供了一种简洁明了的语法来编写和运行测试用例。
2. Cucumber的安装与配置在开始使用Cucumber进行自动化测试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安装和配置Cucumber的环境。
Cucumber可以使用多种语言进行编写,我们将以Java为例来介绍安装和配置的步骤。
2.1 安装Java开发环境首先,确保您的机器上已经安装了Java开发环境(JDK)。
您可以从官方网站下载Java的安装包,并按照指南进行安装。
2.2 安装Cucumber插件Cucumber有一个Eclipse插件供Java开发者使用,我们可以通过Eclipse Marketplace来安装这个插件。
打开Eclipse,点击"Help"菜单,选择"Eclipse Marketplace"选项,然后搜索"Cucumber"。
选择Cucumber 插件并按照指南完成安装。
2.3 配置Cucumber成功安装Cucumber插件后,我们需要配置Cucumber的运行环境。
在Eclipse中,点击"Run"菜单,选择"Run Configurations",创建一个新的Cucumber运行配置。
使用Cucumber进行行为驱动开发(BDD)的自动化测试
使用Cucumber进行行为驱动开发(BDD)的自动化测试Cucumber是一种支持行为驱动开发(BDD)的自动化测试工具。
BDD强调通过业务需求来推动软件开发过程,并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业务代表之间的沟通作为一种关键的实践。
Cucumber能够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描述可执行的测试,从而提高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Cucumber进行BDD的自动化测试,并提供一些最佳实践。
一、为什么选择Cucumber进行BDD自动化测试在传统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之间的沟通存在缺乏,导致测试用例与实际业务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这可能导致开发人员开发出错误的功能,从而增加了测试环节的工作量。
而使用Cucumber时,测试场景和需求用例是以自然语言的方式编写的,这使得开发人员、测试人员和业务代表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提高了开发过程中的沟通效率,减少了开发问题和测试问题之间的差距。
二、Cucumber的基本概念1. Feature:描述系统或软件的一个特定功能,通常在一个.feature文件中进行描述。
每个Feature由多个Scenario组成。
2. Scenario:用例场景,以一种易于理解的方式描述系统或软件的某个功能的不同方面。
一个Scenairo由多个Step组成。
3. Step:用例步骤,描述测试场景的不同步骤。
每个Step由一个关键字(Given、When、Then、And、But)和一个描述组成。
三、使用Cucumber进行BDD自动化测试的步骤1. 安装Cucumber:首先,需要在开发环境中安装Cucumber。
可以使用RubyGems或者Maven来进行安装。
2. 创建.feature文件:在项目中创建.feature文件,并在文件中编写Feature、Scenario和Step。
3. 实现Step定义:在项目中实现Step定义,将Step与具体的代码逻辑进行关联。
bdd测试用例
bdd测试用例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测试是确保软件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测试过程中,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Behavior-Driven Development(行为驱动开发,简称BDD)是一种软件开发方法论,它强调开发者、业务方和测试人员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实现更好的软件开发和测试结果。
本文将介绍BDD测试用例的编写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编写BDD测试用例的原则1. 使用自然语言:BDD测试用例使用自然语言编写,以使得所有参与者都能理解和参与进来。
使用普通人能理解的语言来描述测试案例,回避技术术语,降低沟通障碍。
2. 关注行为而非实现:BDD测试用例不关注实现细节和技术细节,而是关注软件系统的行为。
这种关注使得测试用例更贴近真实用户的需求并且更易于理解。
3. 以场景为单位:BDD测试用例以场景为单位编写,每个场景包含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测试步骤。
这样的编写方式使得测试用例的逻辑更清晰,易于组织和管理。
二、BDD测试用例的编写步骤编写BDD测试用例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功能需求:在编写测试用例之前,需要明确软件系统的功能需求。
这可以通过与业务方和开发团队的沟通来获取。
2. 定义场景:根据功能需求,确定一个个具体的场景,每个场景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测试步骤。
场景可以描述一个用户使用软件系统的场景,或者描述一个特定的业务流程。
3. 编写步骤:对于每个场景,编写具体的测试步骤。
每个步骤包含输入、操作和预期结果。
输入是对软件系统的输入数据或操作,操作是对软件系统的具体操作,预期结果是对操作的预期输出或软件系统的状态变化。
4. 确定测试数据:为了执行测试用例,需要准备相应的测试数据。
测试数据应该覆盖常见的输入、边界情况和异常情况。
5.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编写的测试步骤,执行测试用例并记录实际结果。
可以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执行测试用例,提高测试效率。
6. 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结果:将实际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判断测试是否通过。
敏捷软件测试原则与实践
敏捷软件测试原则与实践在当今快速发展的软件行业中,敏捷开发方法已经成为了主流。
与之相适应,敏捷软件测试也应运而生,并且在保障软件质量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敏捷软件测试并非是对传统测试方法的简单否定,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敏捷开发的节奏和需求。
敏捷软件测试的原则强调了测试的及时性、持续集成、协作以及对变化的快速响应。
首先,及时性是敏捷测试的核心原则之一。
这意味着测试活动需要尽早地介入到软件开发的过程中,从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参与,以便能够更早地发现问题,降低修复成本。
在传统的开发模式中,测试往往在开发的后期才进行,此时发现的问题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去修复。
而在敏捷中,测试人员与开发人员紧密合作,从项目的一开始就共同努力,确保软件的质量。
持续集成也是敏捷测试的重要原则。
在敏捷开发中,代码的频繁提交和集成是常态。
为了保证每次集成后的代码质量,测试需要自动化并且能够快速执行。
通过持续集成工具,每次代码的提交都会触发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运行,及时反馈代码的质量状况。
这样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快速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的积累和放大。
协作是敏捷开发的灵魂,在敏捷测试中同样如此。
测试人员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开发人员、产品经理、业务分析师等组成一个紧密的团队。
大家共同为实现项目的目标而努力,共享信息,互相支持。
通过频繁的沟通和协作,能够更好地理解项目的需求和目标,提高测试的效率和效果。
对变化的快速响应是敏捷测试的另一个关键原则。
在敏捷项目中,需求的变更和调整是常见的。
测试人员需要能够快速适应这些变化,及时调整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
这要求测试人员具备灵活的思维和快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变化中迅速找到新的测试重点和方向。
在实践方面,敏捷软件测试采用了一系列独特的方法和技术。
首先是测试驱动开发(TDD),这是一种在编写代码之前先编写测试用例的方法。
开发人员根据测试用例来编写代码,只有当测试通过时,代码才算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业务挑战
▪ 客户有很大的决心希望使用新IT技术来对他们的 原有系统进行转型
▪ 非常紧的项目进度,但对质量要求高
▪ 需要从传统的瀑布开发模式转到敏捷Scrum的开 发模式
利用新IT技术 转型
敏捷 Scru m开 发模 式
进度紧, 质量高
项目组织架构图
Scrum Team 1
香港 On Site 2人
进度风险
• 项目上线周期短,给 测试的时间不多
质量风险
• 系统涉及到会员账户 等相关信息,对质量 要求比较高
管理风险
• 敏捷Scrum + BDD开 发模式,测试人员需 要在敏捷环境下进行 工作,与传统模式相 比有较大差距
02 章节 PART 项 目 实 施 过 程
测试解决思路
测试难点
周期短 质量高 BDD模式 敏捷Scrum 微服务、容器 云计算
- 荣获9项《福布斯旅游指南》五星荣耀连续三 年冠绝全澳门
- 坐拥全澳门最多家米其林星级食府
- 为了增加用户体验,减少运维成本,客户香港 总部希望用最新的IT技术和开发方法对其现有 的博彩管理系统“GEMS”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 GEMS系统改造项目从2016年中开始酝酿,并 且在2017年1月正式启动
确保在新IT技术环境下的项目交付质量,减少不良质量成本,节省项 目费用
遵从Scrum开发模式实践,开发人员和测试人员紧密合作,互相配合, 加快整个项目的交付速度
学习、探索式测试
判断自动化可行性
可行性?
停止
设计开发自动化测试脚本 执行自动化回归测试
自动化回 归用例库
下个Sprint执行
持续集成场景
开发自测
1. 开发人员写完代码在本 机运行SonarQube 进行代 码检查
2. 开发人员运行自动化jUnit 单元测试
3. 当测试通过后,开发 人员推送到Git的Sprint 代码分支进行合并
配置管理
环境配置
全局参数
数据管理
数据库
文件存储
异常管理
日志信息
结果截图
Selenium API
公共API
RestAssured API
Appium API
业务API
资源文件 feature
Sprint 1
Sprint 2
Sprint 3
Sprint...
Cucumber
Sprint n
Selenium Web应用
基于BDD的 敏捷项目测试实践
目录
Contens
01、项目背景痛点 02、项目实施过程 03、项目收益价值
01 章节 PART 项 目 背 景 痛 点
客户背景与目标
客户背景 客户目标
- 是一家于亚洲发展、拥有和经营娱乐场博彩及娱 乐度假村业务的公司
- 2006年12月成功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市
行
为
敏
驱
服
服
务
务
服
服
服
务
务
务
捷
动
开
容器
发
技术
Mongo DB
亚马逊云AWS
Scrum
架构技术:
• 微服务 • 容器 • 云计算
开发技术:
• Angular JS • Restful API • Mongo DB
开发模式和实践:
• BDD行为驱动开发 • 敏捷Scrum
为测试带来的困难
技术风险
• 测试人员对云计算、 微服务等新的技术经 验不足
易读性:Cucumber是BDD(行为驱动开发)的 自动化框架,它是站在业务的层面,脚本是我们 所熟知的自然语言(中/英文),是一段描述,使 得脚本很容易看懂
易扩展性:框架目前集成了WEB和API自动化测 试功能,根据项目需要能快速集成IOS和Android 的手机端自动化测试
易维护性:脚本运行时会记录日志信息,执行失 败会截图,能快速定位到问题所在,使得脚本的 维护更加容易
自
动
化
测
试
框
架
Cucumber
Selenium自动化 测试
API接口测试
被测系统 应用层 服务层 数据库层
基于Cucumber二次开发的自动化测试框架
持续 集成
二次 开发
框架 驱动
层 应用 类型
Jenkins
Cucumber Report Plugin
元素管理
基础API (通用元素)
PageObject (特殊元素)
• 通过与开发单元测试、 配置管理,构建管理、 项目管理等领域集成, 实现持续集成,加快 交付速度
2. 持续集成
• 分层自动化,实 现从API到UI层自 动化测试;
• 采用BDD的 Cucumber自动 化测试框架
1. 自动化测试
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基 于
使用Gherkin语法
描写的
的
Feature/Scenario
测试用例如何编写(例子)
Feature/Scenario
Cucumber自动化测试框架 Script/Code
一个Sprint里面的自动化测试流程
Sprint计划会
BA/SME SM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本次Sprint的User Story
本次Sprint结束
开发人员 测试人员 测试开发工程师
开发构建及单元测试
持续集成
4. Jenkins 开始自 动构建
5. Jenkins运行 SonarQube 进行代 码质量扫描
10. 通过Rally反馈Bug给 开发人员
9. 测试人员进行探索式测 试
8. Jenkins 通过Cucumber 启动Selenium进行自动化 UI测试
7. 部署完成后Jenkins 通过 Cucumber启动API自动化测 试
6. 服务应用通过Docker 被 Jenkins 部署到测试环境
持续集成过程
Jenkins配置
运行失败的日志记录和截图
每日自动触发 测试
自动化测试报告
03 章节 PART 项 目 收 益 价 值
项目收益
成果收益
全栈式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集成Jenkins覆盖了从单元测试,API测试到 UI测试的全过程。API自动化测试覆盖率达到80%,UI自动化测试覆盖 率达到65%
Hale Waihona Puke Rest Assured API应用
Appium Mobile应用
框架特性
稳定性:对Selenium进行二次封装,使得脚本 稳定性大大增强
效率性:对界面元素进行封装,特殊的元素通过 Page Object调用,通用的元素通过传递参数就 可直接定位,无需通过浏览器获取XPATH值,使 得编写脚本的效率大大提高
Scrum Team 2
2人
Scrum Team 3
2人
Scrum Team 4
2人
Scrum Team 5
2人
示例:
BA
开发人员
广州 Off Site 5人 5人 5人 5人 5人
1人 1人 1人 2人 1人 1人
功能测试人员
测试开发工程师
项目技术架构示意图
前端Angular JS
API
微服务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