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

合集下载

论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

论荀子的儒学批判及其“大儒”理想

- 5— 1 1
杂识志, 诗》 《 而已尔, 顺《 、书》 则末世穷年 , 不免为陋儒而 为中心,仁” “ 偏重于自我品行 ,礼” “ 偏重于外在规范。孟 已。”《 (劝学》在苟子看来,诗》《 仅为记载圣人之道 子多继承孔子“ 的思想, ) 《 、书》 仁” 并提出“ 仁政” 强调在位者 说。 的工具, 学习《 、书》 诗》《 不在记诵字句 , 重在通过文字载 发仁心、 仁政”但对“ 施“ , 仁政” 的制度安排言之较略 在 体领悟圣人修身、 治国之道 , 并以圣人之道规范和指导自 苟子看来 , 如果片面强调仁心而寡言制度安排 , 那么。 政 己行为。“ 陋儒” 学习《 、书》 诗》《 唯求博闻强志, 显然不得 治思想就很难转化为实际的操作 ,于是。他多继承孔子
礼” 建立以“ 隆礼效功” 为总原则的学说。 要领。苟子又称“ 陋儒” 不隆礼 . 为“ 虽察辩” 散儒” 鄙 “ 的思想 , 的“ 。 者. 见识短浅; 散者, 不适于用。“ 陋儒”“ 、散儒” 不懂“ 知之
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 (儒行》的为学之道, ) 他们
为知识而知识 , 不能化知识为德性 , 化知识为行动。 显然 属于记诵之儒
20 年第 3 09 期 ( 复总第 7 期) 3
船 山 学 刊
C unhnJ unl h asa ora
No 3 2 0 . ,0 9
( stt . ) r to No 3 e. 7
论苟子的儒 学批判及其 “ 大儒 ’ ’ 理想
强 中华
(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 上海 2 04 ) 0 2 1
君子固不用力, 是子游氏之贱儒也。”同上) ( 此类儒生, 苟
二、 德虽不贱、 才智平庸之儒 在苟子看来 。 德虽不贱、 才智平庸的儒生亦应受到批 何谓“ 陋儒” 上不能好其人, ?“ 下不能隆礼, 安特将学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孟子和子思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贡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本恶,须要由圣王及礼法的教化,来“化性起伪”使人格提高。

荀子思想特点。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

孟子与荀子儒家学派的哲学思想孟子和荀子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中的两位重要思想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注重人性的善良本性以及通过修养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性,而荀子则强调人性的恶劣本性以及通过规范和制度来保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本文将围绕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展开论述。

一、孟子的善性本体论孟子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的善良本性。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善良的,与天下万物有着共同的善性。

孟子主张人的天性就像种子一样,只要给予正确的培养和教育,人的善性就能得到发扬。

他强调,人应该追求仁德,追求道德和谐,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和谐社会。

孟子认为,人性的本善是一种天赋的道德能力,它使得人们有能力做善事。

孟子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他提出了“五常”教育思想,即仁、义、礼、智、信。

他认为,通过教育和涵养,人们能够充分发展和实践自己的善性,实现自身的人格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共治。

二、荀子的恶性本体论荀子与孟子相比,持有不同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质上是恶劣的,人具有贪欲、嫉妒和自私的本能。

荀子主张,如果让人的本性放任发展,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人们将沉湎于个人私利而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

为了维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荀子强调规范和制度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严格的礼制,建立公正的法律和约束性的道德规范,才能抑制人的恶性本能,使社会得以正常运行。

他主张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通过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人性的恶。

三、思想差异与共同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在一些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都强调了人性的本体论,认为人性是有本性的。

虽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两人都认可人性有善恶之分,从而需要合理的引导和调整。

此外,孟子和荀子都注重个人的修养和为政的实践。

孟子强调通过修身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荀子则注重从政治制度和社会规范的层面去改造人。

两人都强调了仁义、礼制等整体的道德伦理体系,努力塑造完善的人格和和谐的社会。

荀子简介

荀子简介

著作
• • • • • • • • 劝学 修身 性恶 天论 非相 荣辱 仲尼 王制 • • • • • • 臣道 礼论 大略 子道 议兵 正名
• ……
3方面
1、荀学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 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的 历史趋势。无论从哪个角度考察,《荀子非十 二子》的学术史、思想史价值应该给予发掘。 2、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 3、荀子密切关注现实世界的变化,充满事 功精神。
主要思想及特点
• 一、“明于天人相分”的自然主义天道观 1、天道自然的思想 2、“天行有常”的思想 3、“天 人相分”的思想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 二、“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1、“人之性恶”——一自然资质为性的性恶论 2、“化 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论 3、“化性起伪”的性恶论的意义 与目的 • 三、所积而致的成圣之道 • 四、“明分使群”与古今、礼法之争 1、“明分使群”的社会(礼义)起源说 2、“隆礼尊 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3、厚古薄今的“法后王”说 • 五、“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1、“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立足于经验的认识发 展阶段 2、“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3、“学至于行 之而止”的知行观 4、“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特点
讲究‘礼’‘法’ 从社会出发 独特见解,自成一说

• 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 者,吾贼也。(《荀子· 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 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 劝学》) (4)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修 身》)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 子· 劝学》) (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 子· 劝学》)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 劝学》) (8)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荀子· 劝学》)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劝学】) (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1)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 百姓期焉。《荀子· 不苟》

历史趣谈《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荀子有哪些思想和主张

历史趣谈《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荀子有哪些思想和主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荀子有哪些思想和主张导语: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

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荀子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都很简略。

我们可从太史公《荀子传》、刘向《孙卿书录》、应劭《风俗通义》、清代谢墉《风俗通》、《荀子·强国篇》等中略知,荀子曾经去过齐、秦等地,而且游学稷下时成就了其名声。

荀子据《韩非子·显学》篇记载是孔子之后儒家八派中的一荀学派代表人物,是继孟子之后的又一儒学大师。

据谢墉《荀子序》记载,荀子“最为战国老师。

太史公作传,论次诸子,独以孟子荀卿相提并论……盖自周末历秦汉以来,孟荀并称久矣。

”并指出公孙子、尸子、墨子等皆被列于孟荀之下。

从《荀子》一书看荀子的三大思想主张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下面仅举三例加以说明:(一)从《性恶》篇看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

这一思想主要反映在《荀子·性恶》篇中,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所说的“性”是指与生俱来、自然而成的“自然之性”或生理本能。

“伪”不是“真伪”、“虚伪”的“伪”,而是“人为”之义。

因此,荀子认为:“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礼义者,圣人之所常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是性、伪之分也。

”(《荀子·性恶》)即礼义生活常识分享。

先秦儒学的特点

先秦儒学的特点

先秦儒学的特点先秦儒学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人类的思考和探索,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先秦儒学主要由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家所创立和发展,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人性:先秦儒学强调人性的本善和人的修养。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修养来发扬光大。

他认为人类与天地相应,具有与天地相应的道德感知能力,只要人们通过修养和教育,就能够达到道德的完善。

这一观点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

二、强调仁爱:先秦儒学强调仁爱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仁”的概念,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和态度。

他强调要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关心他人的疾苦,尊重他人的尊严。

这种关爱他人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核心。

三、重视礼制:先秦儒学强调礼制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礼”的概念,认为礼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应遵循的规范和准则。

他认为通过遵循礼制,可以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荀子也进一步发展了礼制思想,强调礼制的重要性,认为礼制可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们遵循道德准则,实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四、重视教育:先秦儒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教育为本”的观点,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改善人们的思想道德,培养优秀的人才。

他强调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要通过实际的行动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

他还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教育理念,强调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

五、重视政治:先秦儒学强调政治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仁政”的概念,认为政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与民众建立和谐的关系,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这种强调政治的思想对后世的政治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秦儒学具有注重人性、强调仁爱、重视礼制、重视教育和重视政治等特点。

这些特点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 荀子的思想主张

荀子及其思想概说荀子的思想主张生平简介游学,《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xún)子于五十岁始来游学于齐,至荀子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韩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为他的两名弟子为法家代表人物,使历代有部分学者怀疑荀子是否属于儒家学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国历史上受到许多学者猛烈抨击。

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

入秦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兰陵。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李斯,汉初政治家、科学家张苍均为其门下高足。

著作集为《荀子》(唐代杨倞为其荀子塑像作注,因为荀子受历代学者的抨击,其注者不多。

直至清代考据学兴盛,注释校订者才增加。

现代研究荀子的学者也较古代为多,包括清代王先谦,民国时代的梁启雄。

清末学者谭嗣同,在他的《仁学》中这样评价:(中国)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

晚年的代表作有《劝学》。

)。

帝王之术《史记》记载李斯“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荀子的“帝王之术”,通过李斯后来的实践,体现出来。

北宋苏轼在《荀卿论》中说:“荀卿明王道,述礼乐,而李斯以其学乱天下。

”后世评论思想家荀况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

他的学问渊博,在继承前期儒家学说荀子像(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加以综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发展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

现存的《荀子》三十二(1)提出人的自然本性的先天合法性,从人的实然层面来看待人性;(2)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作用。

(3)进而说明礼乐教化的价值与意义。

性恶论的限制在于:(1)从性恶出发,固然可说明礼乐教化之“伪”的现实必要性,但由于否认了人的道德先验性,圣人治礼作乐的“化性起伪”的教化行为就失去了坚实的存有论根据。

先秦时期儒家荀子法治思想明介

先秦时期儒家荀子法治思想明介

先秦时期儒家之荀子法治思想明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年),名况,字卿,赵国人。

他曾游学于齐国,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

齐襄王时以他“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成为当世德高望重的大学者。

后来做过楚国的兰陵令,晚年定居在楚国著书立说。

现存其著作为《荀子》三十二篇,除后六篇为其弟子所著外,前二十六篇为其亲作。

他是先秦后期的儒家泰斗,其学术集儒家之大成。

又采百家之所长。

他立足于儒家,而有进行改良;他批判其他各家,而又予以吸收。

尤其是对法家学说的吸收,为后世儒、法合流的新时代之滥觞。

与孟子“思孟学派”之区别:孟子“法先王”,他“法后王”;孟子道“人性善”,他则倡“人性恶”;孟子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他则“王”、“霸”并举;孟子重德轻刑,他则德、刑并重。

原因:1.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礼治秩序日薄西山,列国之争日烈。

诸侯之心益躁,刑名法术之学大行其道。

而儒学江河日下,失宠于当道。

《荀子成相》记“世之愚,恶大儒。

逆斥不用孔子拘。

”2.荀子打破“儒者不入秦”的传统,亲赴“虎狼之国”,实地考察法家之治,认识到法家之术在锄强扶弱上远强于儒家。

其主要思想1.性恶论在人性特质上,荀子说:性者,本始材朴也。

(《礼论篇》)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质也;欲者,情之应也。

(《正名篇》)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正名篇》)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目辨白黑美恶,而耳辨音声清浊,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

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荣辱篇》)但同时,《荀子性恶》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就写道:“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

先秦思想的总结者荀子作者:暂无来源:《前进》 2020年第9期荀子(?—前236年),名况,当世人尊称为荀卿或孙卿。

赵国郇邑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三晋学脉的开创者之一,先秦学术思想的总结者。

荀子虽然身为儒者,却对先秦诸子的各种思想均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因而历史上有人评价荀子,说他是以儒为本,杂以墨法。

在荀子的思想中,几乎能够窥到整个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的概况和线索,可以说,荀子是中国第一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他既是儒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先秦学术思想的集大成者。

谜一样的荀子无论从儒家学脉还是从先秦思想来看,荀子一直是一个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人物。

历史记载中,荀子的姓氏、年龄、出生地、师承等个人信息都出现了很多不一致的地方。

这些都使得荀子成为中国思想史上谜一般的存在。

因而,要想对荀子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需要一种探秘的方式来层层剥离出一些历史的真相。

荀子究竟姓甚名谁,这个问题似乎就是一个玩笑。

尽管在大多数关于荀子的介绍中,都会说:荀子名况。

但是,在《史记》《叙录》《韩非子》,乃至《荀子》这本最直接的著作中,都会看到对于荀子不同的称呼,除了荀子之外,还有荀卿、荀卿子、孙卿等等。

这里最为有趣的就是荀子的姓氏,因为,“荀子”这一称呼,并不是史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在诸多文献中,除了《史记》上认为其姓氏为“荀”之外,大多数文献,包括《荀子》书中,都将荀子的姓氏定位为“孙”,称之为“孙卿”。

后世的学者一度认为,这是因为汉代要避汉宣帝刘询之讳,但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被认为与史实不符。

因为汉代并不讲究避嫌名讳,而且《史记》《说文》《汉书》这些著作中并没有避讳“荀”字,避讳之说恐难以成立。

那么,为什么会有“荀”“孙”之别呢?廖名春教授2014年出版的《〈荀子〉新探》认为,这是一个有趣的方言语音上形成的小误会。

因为荀子的出生地处在今天的晋南和陕西交汇处,这一带的方言发音,“荀”“孙”不分,而且在先秦、两汉的文献中,大多数作“孙”,而非“荀”,因此,荀子本姓为“孙”的可能性更大。

浅析荀子思想

浅析荀子思想

浅析荀子思想荀子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齐国度过的,可以说是与齐国的兴衰联系在一起的。

荀子的儒学也正是他长期从事齐国国君的思想工作的产物。

因此,我们今天要了解的荀子思想也主要是从齐国国君的角度来了解和认识的。

这里谈的不仅仅是他的思想,还有当时社会政治方面的情况,比如齐国国君在实行法治的同时,也很注意发展农业经济,整顿吏治等。

为什么荀子会选择齐国作为自己长期从事教育和理论活动的地点呢?第一,齐国国君能够顺应历史潮流,采取相对开明的治国措施;第二,齐国有许多知识分子都曾是荀子的学生,所以荀子能够在齐国广交学者;第三,齐国国君对荀子尊敬有加,并给予他非常好的待遇。

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荀子之所以最终选择在齐国,主要就是这些原因。

但是,如果我们只根据这些方面来了解荀子思想,还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

我觉得应该更加全面地了解荀子的思想。

下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首先,是从荀子思想中反映出来的“人性恶”的观点。

荀子在他的著作《性恶篇》中,提出了一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论点——“人之性恶”,这是其前人或先秦其他学者没有提到过的。

可以说,“人性恶”是荀子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大突破,也使荀子成为了先秦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

中国哲学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中的每一个思想流派无一不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创新,也就是对于前人思想的延续和发展,而唯独荀子的“人性恶”观点,却打破了这一传统的做法,让人耳目一新。

而不管是对于这种国家内部的变化,还是对于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纷争,荀子都持有相同的观点,那就是“争夺天下”,“人心背离”。

通过对他的代表作《荀子》的仔细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荀子完全就是为齐国的君王服务的。

我们还记得在《儒效》这一篇文章中,荀子讲述的是如何恢复齐国的礼制,包括文献典籍的编撰,法律的颁布,人们伦理道德的规范等。

他在文中直接向齐宣王建议如何尽快称霸诸侯,但是齐宣王听信孟子的话,一定要向西讨伐秦国,因为秦国已经严重威胁了齐国的安全,不如早日灭掉它。

既仁且智——荀子儒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既仁且智——荀子儒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既仁且智——荀子儒学思想的基本精神
刘东祥;王鹏
【期刊名称】《炎黄地理》
【年(卷),期】2024()4
【摘要】荀子之学术传承自孔子,为儒者无疑。

《史记·儒林列传》说:“孟子和荀子这些儒者,都遵行孔子的事业并对其发扬光大,凭借他们的学问显赫于当世。

”荀子对儒学的贡献主要是:完善了儒学思想的“智性”,使其“内圣外王”的主张具备了极强的可操作性或者说实践性。

但荀学也因此遭受后儒之非议。

【总页数】3页(P1-3)
【作者】刘东祥;王鹏
【作者单位】齐文化研究院;淄博市张店区文物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张店区博物馆)【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仁道: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对儒学道德价值观基本精神的现代思考
2.明清时期徽商的儒学精神及其现代性探析——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
3.邯郸学院创办“荀子思想·赵文化讲坛”——汉学大师、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陈启云开坛第一讲“荀子与儒学”
4.从荀子思想的评判看儒学的未来--由马一浮和钱穆论荀子来管窥
5.论荀子在儒学史上之历史定位——依荀子之名学思想之展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

荀子思想浅析由于传统观念,二千余年人们一直视战国时期的荀子为儒学大师,但学术界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依个人之所见,荀子应该是战国后期“黄老之学”,“稷下学”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个人的思想体系当然也应该属“黄老之学”——后期道家。

荀子(约公元前340年—前245年),赵国人,名况,字卿,又称孙卿。

《史论·荀卿列传》记录了他的生平。

荀子十五年始来游学于齐,至襄王时代“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后来被逸而适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废,家居兰陵,在此期间,他曾入秦,称秦国“治之至也”。

又到过赵国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面前。

最后老死于楚国。

他曾经传道授业,战国末期两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韩非子、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

《汉书·艺文志》著录《孙卿子》三十三篇,盖为三十三篇之误,与今本合。

梁启超在《荀卿与〈荀子〉》一文中说:“今案读全书,其中大部分固定推定为卿自著。

”这是研究荀学的主要资料。

荀学的主要特色是兼综道家,调和儒法。

其基本理论是“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调和礼、法的政治思想,重在“解蔽”的认识论,“化性起伪”的性恶论。

荀子的自然观与儒家不同,主要是继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

他的《天论》是一篇杰出的黄老之学自然哲学著作。

他把“天”完全解释成自然现象。

他说:“列星随旋,日月递(同照),日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

皆是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从这个自然之”“天”出发,他又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荀子明确地把人与自然分开,同时又强调人能改变自然,作用自然的思想,荀子“明于天人之分”,把“天”看作是独立于人的自然界,这是继承老庄的思想。

但是,他又强调“人”能积极改造“天”,这又吸取了儒家,法家思想,从而与早期道家有明显的区别。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荀子》全书论说方面极广,张觉在他的《荀子译著》说:“纵观荀子全书,凡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乃至语言学、文学皆有涉猎,且多精论,足以为先秦一大思想宝库。

荀子的思想偏向经验以及人事方面,是从社会脉络方面出发,重视社会秩序,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

“孔子中心思想为“仁”,孟子中心思想为“义”,荀子继二人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

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尊贤爱民”。

以孔子为圣人,但反对子思和孟子为首的“思孟学派”哲学思想,认为子弓与自己才是继承孔子思想的学者。

荀子和孟子的“性善”说相反,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若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发生争执,因此主张人性生来是“恶”的,“其善者伪也”(古书“伪”与“为”相通,指心透过思虑、抉择而后作出的行动,特别是在经过学习之后,就叫做伪,也就是礼义),须要“师化之法,礼义之道”,通过“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对人的影响,才可以为善。

荀子强调后天的学习。

从哲学上说,荀子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者。

在天人关系上,荀子反对天命、鬼神迷信之说,肯定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即自然运行法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认为天有“天职”,人有“人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应时而使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既说明规律的不可抗御,也强调应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荀子主张“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

”荀子继承孔子的地方,还在于他对于礼和师法的重视,坚持儒家“正名”之说,强调尊卑等级名分的必要性,主张“法后王”即效法文、武、周公之道。

又由于主张“性恶论”,因此在一定意义上荀子成为后来出现的法家的开启者。

另外,荀子在经济上主张“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提出强本节用、开源节流和“省工贾、无夺农时”等主张。

为以后历朝历代所遵守,至今仍有借鉴之处。

在军事上,其核心思想是“仁义”,主张以德兼人,反对争夺。

荀子认为“用兵攻战之本在乎壹民”,“在乎善附民”。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

荀子的思想
一、思想主张。

孟子创性善论,强调养性;荀子主性恶论,强调后天的学习。

这些都说明他与嫡传的儒学有所不同。

他还提出了人定胜天,反对宿命论,万物都循着自然规律运行变化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荀子的思想因其批判地总结和吸收了各家思想而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在人性论、天人论、社会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都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荀子的“性恶论”是其最主要的思想主张之一。

荀子的“天人论”主张“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这是荀子思想中最具积极进步意义的思想之一。

二、荀子人物简介。

荀子,名况,字卿,汉族,周朝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

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

后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

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

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

解读荀子的教育思想作者:王晓菲来源:《文理导航》2010年第08期荀子,名况,又称荀卿,后人亦称之为孙卿子,战国水赵国人(今山西安泽)。

荀子约生于公元前335年(一作公冗前307年),其主要活动时期大概在公元前282年到前238年,最后隐居楚国兰陵,著书数万言而卒。

荀子一生游历各国,作为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好学者,荀子批判地继承了孔子的儒学,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讲甚至超越了孔子。

一、荀子教育思想的理论根基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性恶》篇中所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

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荀子·性恶》)他认为人生而有欲,有欲必有求,有求就会有争夺,如果顺从人的本性去发展,就一定会行恶。

人之所以能为善,全靠后天的努力,端正人性,“化性起伪”。

他认为只有通过后天的教育人性才能由恶变善。

关于这一点荀子从理论上作了论述:“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荀子·修身》)二、荀子的礼法思想在教育中的地位荀子认为要用“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去端正人“恶”的本性。

关于礼的内容,荀子认为应包括“养”和“别”两个方i酊。

所谓“养”就是“养人之欲,给人之求”,所谓“别”就是“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荀子·礼论》)。

所谓“礼”就是按照“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的规定去“养人之欲,给人之求”。

如果加以抽象,它就是一种准则,一种社会制度的法度。

知道了有关“礼”的内容,那么怎样才能使人们“从礼”、“法礼”、“隆礼”呢?荀子认为,首先人们必须锲而不舍地学“礼”;其次人们对所学的“礼”还要进行思考,即“思索以通之”;最后就是人们对“礼”要身体力行。

由此可见,荀子不仅详细论述了有关于“礼”的内容,而且对于如何“隆礼”也作了深入的考证,为人们如何进行社会道德法制建设以及其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准则。

今天,人类已经跨入21世纪的大门,而生活在两千多年前封建社会的荀子思想对我们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仍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

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

荀子对儒家思想的总结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被誉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承袭了孔子的理念,但又有所创新和深化。

荀子的思想主要集中在政治、伦理和教育领域,为儒家思想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对荀子的思想进行总结,以了解他对儒家思想的贡献。

首先,荀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创新。

他认为人性本恶,与孟子的人性本善有所不同。

荀子认为人自私、攻击性强,只有通过教育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才能使人们的行为得以规范和改善。

他提出了“性恶论”,强调个体的恶性本能,与社会的良好秩序相抵触。

因此,教育和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荀子对于政治伦理的思考也是儒家思想的一大贡献。

他强调君主的统治地位和权力的合法性,主张通过道德行为和讲究仁义来确保政府的廉洁和有效性。

他主张以政治为核心,以天下为己任,通过良好的政策和治理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并提出了“贤人治国”的理念,即政治权力应该由具备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掌握。

他指出,一个成功的政府应该通过恰当的政策和明智的统治来寻求国家和社会的长久福祉。

荀子对于政治的重视和对于统治者德行的强调,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荀子对于教育的重要性也给儒家思想揭示了一条重要的道路。

他主张教育应该让人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达到社会稳定和个体自我完善的目的。

荀子提出了“儒教”的观念,认为儒家学派的任务就是为后人提供正确的道德观和教育方法。

他提出了“先王之道”即“义利之道”,通过儒学的教育来使人们具备正确的行为规范,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荀子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德育的重要性的关注对儒家学派的发展和历史影响非常重要。

最后,荀子还对于人类行为和社会现象提出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以期寻求社会和个体的改进和完善。

他强调个人的积极主动和努力,认为只有通过个体的努力和追求才能够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他对于社会问题和道德方面的思考,使得儒家思想更具现实的意义和指导性。

论荀子——儒家之异类

论荀子——儒家之异类

论荀子——儒家之异类作者:谢欣来源:《写作(中旬)》2016年第05期摘要:先秦儒家是崇奉孔子学说的一个学派。

孔子死后,儒分八派,有好几派不传。

八派之中孟氏一派和孙氏一派是先秦儒学中影响较大的学派,孟子和荀子分别是其代表人物。

二者都对孔子的学说进行了传承,同时又融入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为儒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从两个学派的发展方向上看,他们似乎走上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孟子在继承孔子理论的同时,更注重以孔子的理论为基础并进行发展、补充,表现为“孔孟”的一脉相承。

而荀子在继承孔子的同时却更多的是批判与创新,提出诸多与孔孟相异的思想主张。

又因荀子出生于战国末年,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让他抛弃了传统儒学中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更善于从各家学说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其中以法家的影响最为深刻,从而使荀子获得“杂家”的称号,荀子的许多思想主张看似与孔孟格格不入,因此成为儒家学派中的“异类”。

本文拟就荀子与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的不同之处,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荀子;儒家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43(2016)05-001-2一、政治思想1.王道与霸道“仁”是孔子学说中最高,最根本的准则,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但孔子对“仁”的含义的界定并不十分清晰。

在孔子的观念中,“仁”往往因人因事而异。

在孔子关于“仁”的各种论述中,最能体现仁的基本精神的“仁者,爱人”,把同情和关怀作为重要的道德准则甚至是治国理念以实现“泛爱众”。

后世的孟子将孔子的“仁学”发展为更为完整的“王道仁政”学说。

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土地兼并剧烈,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各诸侯国又热衷于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孟子认为统治者只有实行“王道仁政”才能对内实现对人民的控制,对外实现天下的统一。

而荀子则一方面批判继承儒家的“王道”思想,又选择性的吸收法家的“霸道”思想,并将二者结合起来,“重王道而兼采霸道”。

儒家思想(荀子)

儒家思想(荀子)

用一大批酷吏(如张汤),通过严刑峻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直到汉宣帝时期,还对其太子直言:“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 道杂之。”王道即是儒家的德治,霸道即是法家的法治。汉代的
应该具有稳固性,不能总是变来变去。并且尽量向民众公开,让
境内最底下的百姓也都能知晓,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和所有法家 人物一样,韩非也强调严刑重法很重的惩罚,才能阻止他犯大错
误。韩非还提倡“连坐”制作,鼓励邻里之间相互告发。
术、势、法并重
韩非是先秦诸子思想的集大成者,除了发展荀子的“性恶”思想, 还汲取了前期法家的思想。韩非评价前期法家的三位代表:商鞅、
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他批判总结先秦诸子的学术思想,尤其
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主张性恶论,但是这种恶性经过后天教 化,也是可以消除的。
荀子的思想:人性本恶
1.人性本恶
2.化性起伪
3.涂之人可以为禹
人性本恶
孟子提出人性本善,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和 是非之心。荀子认为,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他看到的现实人性
“得民之心”的主张,因为普通百姓的心,就像小孩子的心一样,
根本不能判断是非好坏。小孩子得了病要剃头,不剃头就会肚子 疼,但是他并不知道吃点小苦能带来大好处,所以还是哭着不肯,
只能由母亲抱着他,强行剃头。百姓之心不能作为施政的标准,
国君真正为百姓着想,就要用法律强制约束百姓。
由礼到法
儒家的礼乐制度,常常十分繁复。韩非提倡法制,却提倡简明扼 要,这样才能杜绝世人过度解读,“以文乱法”。另外,法律还
不是外敌,而是内臣。治臣的关键在于广开言路,不能任由某一
个大臣专权。国君的治臣之术,在于给每个人安排合适的工作, 便可无为而治。这实际上也是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韩非继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王德旭(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西安,710062)摘要: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出现了“至荀卿而儒家壁垒始又一新”的局面,其儒家思想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

荀子在人性论主“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建立了新的理论增长点;荀子在天人观上主“制天命而用之”,提高了人的价值,增强了人认识世界的主动性;荀子在政治上主“隆礼”、“重法”,丰富了儒家的政治理论;荀子在治国原则上主“王霸兼采”,深化了治国原则;荀子的正名论,从逻辑上完善了儒家正名学说。

关键词:化性起伪制天命而用之隆礼重法王霸论制名以指实儒学是古代中国社会中关于伦理与政治学说的一种思想文化体系,其形成于春秋末期,由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创立,儒学后学都宗师孔子,“以六艺为法”〔1〕,它对整个中华民族的伦理宗法和民族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荀子则是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荀子在《非十二子》中说:“今夫仁人也,将何务哉?上则法禹舜之制,下则法仲尼子弓之意,以务息十二子之说,如是则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毕,圣王之迹著矣。

”由此可见,他是一位十分自觉地以继承儒家事业和孔子思想为己任的儒家学者。

荀子对儒家经典的传承具有功不可没的重要性,清代汪中《荀卿子通论》说:“荀卿之学,出于孔氏,而尤有功于诸经……自七十子之徒既殁,汉诸儒未兴,中更战国暴秦之乱,六艺之传赖以不绝者,荀卿也。

”我们可以看出荀子是孔孟之后儒家思想的集成者,同时荀子的稷下学宫的学术经历又使其儒学有所创新,所以研究荀子儒学思想的特点对于认识整个儒学的发展以及那时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之性恶”的人性论性恶论是荀子在儒家人性论中的一大特色,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可以说是其学说的基础,由性恶论荀子引发出了其与众不同的儒家思想。

《荀子·性恶》开篇即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古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人一生下来就有爱好私利、嫉妒、憎恨、贪恋美色的一面,顺着这种人性的发展就会导致辞让、忠信、文理“亡焉”,以至于“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的人性论是自然人性论,由“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可以看出,同篇中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在《礼论》中荀子亦有“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发生的。

由今天的眼光看,生而好利、耳目之欲是人的生存本能,而不能仅仅归结为是性恶的原因,但是荀子说的也很清楚,由性恶产生的那些恶果是因为“顺是”的缘故,且不论荀子的性恶论是否正确,那些恶果的产生却毕竟是根植于人性之中的弱点,是纵欲的结果。

荀子所理解的、界定的本性是指人的初始的、自然性质的本能。

“正是从一种具有破坏性的社会后果的意义上,荀子判定‘人之性恶’”〔2〕。

问者曰:“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应之曰: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

(《荀子〃性恶》)问者所问的问题,正是荀子的性恶所要回答的问题,也就是荀子想由性恶而推及出来的问题。

在对孟子的性善论的批驳中,荀子已将这一用意表达的更为清楚:孟子曰:“人之性善。

”曰:是不然。

凡古今天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

是善恶之分也已。

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天、恶用礼义矣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今不然,人之性恶。

故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代之,起治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是圣天之治而礼义之化也。

今当试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倚而观天下民人之相与也;若是,则夫强者害弱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同篇)荀子的性恶论的积极意义正在于此,性恶但却不能任其流行,而是要对人之恶性加以节制,正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我们要有圣人治礼义来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使人们由“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的情性转化为“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待也。

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待乎父,弟之代乎兄”,成就为“反于性而悖于情”,其实荀子所完成的最后理论指向仍是儒家的“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

荀子的性恶之说看似是对传统儒家人性论的背道而驰,但最后是殊途同归,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儒家的传统仁、义、礼、智、信的人伦教化。

接下来荀子又以性恶论为立脚点,从反面论述了实行儒家的人伦教化的必要性,“去君上之势,无礼义之化,去法正之治,无刑罚之禁”其实就是荀子在开篇论述中所说的“顺是”的表现,也就是对人的欲望不加以节制,那么就会导致恶性的扩张,及至“天下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

从这一点上看,荀子由性恶出发对实行礼义加以论证比孟子由性善出发的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荀子与孟子人性论的对立,是儒家学派内部的对立,其最终的指向都是相同的。

荀子曾说:“涂之人可以为禹。

曷谓也?曰:凡禹之所以为禹者,以其为仁义法正也。

”孟子也说“人皆可以为尧舜”,只是二者所成的途径不同,荀子侧重的是由外而内的“仁义法正”的教化,也就是“化性起伪”,孟子侧重的则是从人性善论出发的对“四端”由内而外的“扩而充之”。

戴震在《孟子字义疏证》中认为孟荀的理论“不惟不相悖,而且若相发明”。

“在人性这个问题上,较之于孔子儒学的‘性相近、习相远’(《论语·阳货》)这个起点,荀子和孟子的距离相等,但方向相反,孟子要‘养其性’(《孟子·尽心上》),荀子要‘化性’;孟子则致力于‘求放心’,把放逸的‘仁心’追回来,荀子则提倡‘长适而不反其初’(《不苟》),离开人的本性愈远愈好。

”〔3〕总之,孟子有“内圣”而“外王”之意,荀子则有“外王”而“内圣”之嫌。

那么荀子认为人该如何逃离本性,而“化性起伪”呢?“伪”是人为的意思,即通过人的作为而达于礼义,这也就将“君子”与“小人”区分开。

“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义者为小人”(《性恶》),由此可见“化性起伪”而为“君子”的途径一方面是向老师学习,也就是外在的圣人的教化;一方面是个人修养的积累,从而实现“道礼义”。

先秦时期人性论是思想家讨论的焦点问题,人性问题是当时学界的一个基本问题,可以作为一个思想家立论的基础。

由人性可以引发出天性,继而探讨天、人之间的关系。

荀子的天人观在原始儒学中有其鲜明之处。

二、“制天命而用之”的天人观天人关系是儒家哲学的基本问题,孔、孟、荀都对这一问题作出过探讨,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孔孟的天人观是比较接近的,都赋予天以道德属性,将天命视为伦理意义上的问题,孔孟都认为天道有“命”,人道有为,天人在道德上是合一的。

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

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孟子·告子上》)孔子在天人关系上主张听天命、尽人事,孟子则继承孔子的思想,主张“尊天顺命”、重视人为的天命观,荀子的天命观则与孔孟不同,认为天是自然之天,主张天人相分。

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循道而不能祸。

故水旱不能使之饥,寒暑不能使之疾,袄怪不能使之凶。

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信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故水旱未至而饥,寒暑未薄而疾,袄怪未至而凶。

受时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不可以怨天,其道然也。

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天论》)荀子认为的天是自然的,大自然的规律是固有的,它不会为尧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有桀而灭亡,用合理的方法去应对它就吉利,用混乱的措施去应对它就会凶险,人们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就能趋利而避害。

这里需要明白的是荀子所说的“天人之分”,并不是不去管天或不去管人,而是说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运作没有伦理上的必然联系,天人没有意志上的交流,但人要顺应规律是无可置疑的。

由孔孟的天人观到荀子的天人观,人之为人的自由度增加了。

荀子有关于天的专门论述,也有关于人的专门论述。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何以能群?曰:分。

分何以能行?曰:义。

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

故序四时,载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

(《荀子·王制》)从天是物质性的、自然性的方面来理解,则天包含了水火、草木、禽兽,然而人有气、有生命、有知觉而且讲礼义,所以是天下最尊贵的,可见荀子认为人是高贵于天的,也是其更关注伦理社会生活的表现,即儒家传统的重人世的思想,在这一意义上的我们来理解荀子“唯圣人为不求知天”这句话也许更为确切。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也有自然天的观念:“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但其“天”的含义中更多的是伦理性的道德之天,“唯圣人不求之天”也许正是儒家重人事的传统思想的一种反面表现。

荀子理解的人已从群体性上考虑,正因为人能组织成群体,才能驱使比单个人的力量大的牛、马,“故人生不能无群”(《荀子·王制》),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群体,这正是其“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的表述的推演结果。

所以荀子的天人观必然会指向人这个群体与天的关系,而不单单是单个人与天的关系。

那么群体性的人与天的关系是如何表现的呢?道者,何也?曰:君之所道也。

君者,何也?曰:能群也。

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论人者也,善显识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

(《荀子·君道》)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

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

(《荀子·王制》)由此可见,群体与天的关系,是通过“君”这个能够把人组织成社会群体,统领群的人来实现的,圣王通过认清“天”的规律来统率万事万物,保证人类社会能够“应之以治”。

圣人明察天之“常道”,了解地之“常数”,以此来施加于万物之上,使人们把握并顺应天地的规律。

荀子的天道观明显受到了道家的“天道自然”的观念的影响,这与其求学、讲学的经历有关,在那个“百家争鸣”的稷下学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