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梳棉

内容和要求:

了解梳棉工序的任务;两针面间基本作用。

了解给棉与刺辊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

了解锡林、盖板和道夫部分作用与工艺分析。

掌握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不同梳理工作区的作用;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

掌握一般工艺参数的调节方法。

难点和重点:

两针面作用的基本理论;梳理、除杂、均匀、混和作用的实现方法、内在关系及主要工艺参数及分析。

授课方式:

教师讲授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启发学生思考。

计划学时:8学时

第一节梳棉工序概述

一、梳棉工序的的任务

梳理:将小棉束、小棉块梳理成单纤维状态;

除杂:除去小棉块内的细小杂质及带纤籽屑;均匀混和:利用梳棉机的“吸”和“放”功能,使纤维与纤维间进行充分混和,并使制品保持较

均匀的线密度。

成条:制成符合一定规格和重量要求的棉条,并有规则的圈放在棉条筒内。

二、梳棉机的发展

第一代梳棉机:50年代,机型为1181,产量10-15公斤/小时。

第二代梳棉机:60年代,机型为A186,产量20-25公斤/小时。

第三代梳棉机:80年代,机型为FA201,产量35公斤/小时。

第四代梳棉机:90年代,机型为FA221、FA225,产量50-60公斤/小时。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

图3-1 FA231型梳棉机示意图

第二节给棉刺辊部分

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机构

(一)作用:喂入棉层,刺辊对棉层梳理并除去杂质。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机件及作用

尾架:放置棉棉卷;下部的斜槽是为了增大棉卷与棉卷罗拉的接触,以增大摩擦力。

棉卷罗拉:喂入棉层;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罗拉:握持给棉;表面有沟槽,以增大与棉层的摩擦力。

给棉板:与给棉罗拉一起形成握持钳口,前端工作面便于刺辊梳理。

刺辊:完成对棉丛的梳理。结构利用图片讲。

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

二、给棉刺辊部分的梳理作用

(一)刺辊对棉层的梳理过程

1、梳理方式:给棉罗拉与给棉板握持棉层尾端,刺辊梳理头端。

2、梳理过程:可分为三个结段

梳开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被刺辊高速梳理—梳束梳开;

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

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梳束分解。

棉层中70%~80%的棉束被刺辊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二)影响梳理效果的因素

1、给棉握持

给棉罗拉加压及其挠度采用增加加压量来增加棉层握持力。但加压量过大,不仅罗拉挠度增加,而且用电量、机物料消耗增多。所以满足一

定的加压量,尽量减少罗拉挠度,确保刺辊分梳效果、提高生条质量。

增大给棉罗拉直径挠度减少。

给棉板圆弧面2、刺辊锯条规格(介绍刺辊锯条规格参数)

工作角α:α大时,穿刺与抓取能力强,但刺辊落棉率低,返花多。α应根据所纺纤维长度而定;纺棉时α=65~75º;纺化纤,α=80~90º。

齿密N:单位针上的针齿个数。N大时,针面抓纤维的能力强,梳理效果好;但纤维转移困难。

齿顶高h:h小,针齿强度高,纤维易向外转移;h=2.7~4 mm。

齿尖角γ:γ小,针齿穿刺能力强。

3、刺辊转速

在棉卷定量及给棉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刺辊转速越高,每根纤维所受的作用齿数增多(梳理度增大),棉束百分率减少,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多。刺辊转速一般为800-1200转/分。

4、刺辊分梳度

以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衡量刺辊分梳质量的参考指标。C=0.4~1齿/根

当梳棉机产量提高时,为使C 一定:(a )提高n T (齿密N 不变);(b )增大N (n T 不变)。

5、给棉板

(1)给棉板的有关长度:工作面长度、托持面长度、分梳工艺长度。 分梳工艺长度:刺辊与给棉板以上工作面长度与鼻尖宽度之和。

(2)分梳工艺长度对梳理效果的影响

任一层纤维始梳点到握持点间的距离L X :

2

x 2x 0A x )Y R (R Y 18090L L -∆+--πα-+=

式中:Y X 为任一层到给棉板工作面的距离。

L A ↓→L X ↓→梳理长度↑→梳理效果↑→短绒率↑

Lx 的大小影响:(1)锯齿对纤维的梳理长度;(2)纤维的损伤

程度。

纤维(束)的分梳长度:设Li 为该层中任一纤维(束)在其行进方向上的投影长度(Lp=Li ×sin α,长度为L 的棉束在其前进方向,其长度的中心线与给棉罗拉握持线间的夹角为α),则该纤维束的分梳工艺长度Li 为: Li = Lp – Lx

由上分析可知:

Li增大,则纤维受到的分梳长度长,受到的分梳时间也长,纤维(束)受锯齿的分梳次数增加,经刺辊分梳后棉束重量百分率下降,相应地

纤维损伤也会有所增加。

棉须由表层到里层,Lx逐渐增大,Li逐渐减小,握持分梳作用由强到弱。

La一定时,Lp大,则Li增大,所以长纤维受到的分梳长度长;

棉束长度为L一定时, 增大,则Lp大, Li增大;

Lp - Lx < 0时,漏梳。头端未来到始梳点,尾端已脱离握持。

分梳工艺长度与梳理效果的关系见下表:

L A/mm 23 24.5 26.5 28.5

棉束百分

6.3%

7.26%

8.12% 8.96%

短绒百分

29.68% 28.48% 26.51% 24.42%

(3)给棉板分梳工艺的选择

根据经验:

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分梳效果好,纤维损伤也不显著;

当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时,棉束百分率高;

当L A<棉纤维的主体长度时,短绒百分率高。

4、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隔距越小,纤维越易被齿针抓取,梳理效果越好。

隔距(mm)0.23 0.305

棉束百分率(%)8.96 10.14

短绒百分率(%)24.42 23.35

此隔距为0.18-0.305mm。

三、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

(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1、气流附面层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