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提升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相对运动方向顺着对 方针尖(V2>V1) 特点:两针面都不抓取 纤维,只是使纤维自针 隙提升至针尖位置。
V2
V2
V2
V1
V1 V1
三、梳理元件间针齿的作用分析 (一)锡林与刺辊间 1. 作用:剥取作用 刺辊上的纤维因剥取作用转移到锡林上。锡 林速度大于刺辊速度。
4.除尘刀:击落尘杂,调节落棉。 5.小漏底:托持纤维,排除短绒。(新机型 以分梳板代替小漏底)
除尘刀:矩形钢板,30º 角 传统除杂:除尘刀+漏底; 小漏底:网眼弧形钢板;
高产梳棉机给棉和刺辊部分
(二)刺辊对棉层的梳理过程
1.梳理方式:握持梳理 2.梳理过程:三个阶段 (1)梳开阶段:棉束尾端被牢固握持,头端 被穿刺、分割; (2)梳理阶段:锯齿与纤维产生相对滑移与 摩擦,产生梳理(纤维伸直、横向分开); (3)分解阶段:随着棉束的喂给,对同一棉 束尾端的握持渐弱,锯齿将棉束抓走—棉束分 解。
3. 影响锡林、盖板梳理的因素
(1)锡林速度和直径 速度↑,梳理效果↑(通过工作区的针齿多,离 心力大,锡林负荷轻);是高产优质的必要措施。 直径↓,线速度小,分梳效果↓(为保证梳理 效果锡林速度应↑),但纤维的离心力↑而有利于 向道夫转移。 (2)锡林与盖板的隔距 隔距↓,抓取纤维的能力强,梳理效果好; 减少棉节。
一、机件与作用 1.锡林 完成梳理、剥取与转移。 2.盖板(活动和固定) 配合锡林梳理,并除去杂质与短绒,见后图。
由盖板铁骨和针布组成, 铁骨是一狭长铁条。为增加铁 骨强度,防止弯曲变形铁骨的 截面呈“T”形。 80~110根,用链条联结成 环状,沿圆弧状曲轨缓慢移动。 30~46根盖板形成分梳区,其 余为空程。
(三)影响梳理效果的因素 1.刺辊速度 刺辊速度高,梳理好,但过快损伤纤维。 衡量分梳刺辊质量的指标--分梳度。 分梳度C: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nt Z L Tt C v w 1000
w-棉层定量(g/m); nt-刺辊转速(转/min); v -给棉速度(m/min);L-纤维平均长度(m); Tt--纤维线密度(tex);Z-刺辊表面总齿数。 高产梳棉机一般在0.5~1之间
(1)高低:平刀、低刀、高刀。机框面线±6mm 低刀,落棉多 高刀,落棉少 (2)角度:除尘刀的工作面与机框面线的夹角 小角度,刀背对气流的阻力大,气流流动不 畅,纤维易积聚在刀背造成落棉;大角度,除 尘刀对气流的阻力小,气流流动畅通。见后图。
(3)与刺辊的隔距 大,落棉少;小,落棉多。
5. 小漏底工艺 (1)自入口至出口逐渐减小 静压大于车肚静压,有利排除 短绒、尘屑,但静压大小要适当, 过小排杂效果差,过大网眼易糊塞。
第三章 梳 棉 Carding
第一节 梳棉工序概述
一、梳棉工序的任务
梳理:使棉束单纤维(锡林、盖板作用)
除杂:清除杂疵、短绒
混和:进行单纤维间的混和 成条:制成均匀的棉条
二、梳棉机的发展
时间 1950s 1960s1980s 19912000s 机型 1181 A186C-F
锡林转速 (r/min)
(1)分梳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平行配置 一针面针尖迎着另一针面的 针尖相对运动(图中VB>VA) 受力分析 P=Rcosα; Q=Rsinα
R-纤维束产生的张力

特点: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 纤维的能力,纤维束一分为二。
(2)剥取作用条件与特点 条件 针齿交叉配置; 一针面的针尖从另一针面 针齿背上越过(VD>VC或 VC反向,反之亦可) 特点:快速针面抓取纤维, 慢速针面释放纤维。
B
g
(二)影响刺辊落棉的因素 1. 刺辊速度 高,落棉多,纤维损伤也多。
2. 刺辊直径 ↑,有利于除杂区分梳除杂附 件的安排,使吸尘点增多。 3. 落杂区分配 第一落区:↑,保证杂质抛出的必要时间有 利排杂。 第二落区:↑,有利排杂,但该区落杂总量 <第一落区。 第三落区,一般不变。
4. 除尘刀的位置
入口:4.76~9.52mm 出口:0.4~1.59mm
入口隔距↑,气流量↑,小漏底排除落物 多,但被入口分割掉的落物少,使总落棉少, 但落棉含杂率高。 (2)小漏底弦长:弦长短,落棉多。
Typical single cylinder short staple card
棉层
第三节 锡林、盖板与道夫部分 (Cylinder、Flat & Doffer)

2. 附面层中纤维杂质的运动 杂质多处于附面层的外层,纤维多处于附面 层的内层,沿各自的运动轨迹离开附面层下落。 纤维与杂质互相影响:纤维可随杂质一起落 下,细小杂质可能随纤维继续前进。
纤维与杂质的运动轨迹 1—较重杂 2—较轻杂 3—纤维
3. 刺辊部分的除杂 (1)除杂原理:除尘刀切割刺辊气流附面层外层
2.锯齿规格
(1)工作角:小,有利于分梳,不利于除杂; (2)齿密N(横、纵):大,分离程度好,但要 兼顾 (大,N大 ); (3)齿顶高h:大,穿刺能力强,但强度小; (4)齿尖角γ:γ小,针齿穿刺能力强。
3.给棉板分梳工艺长度LA 刺辊、给棉板隔距点(A)以上一段工作面 长度(L1)与鼻尖宽度(a)之和。 分梳工艺长度↓→梳理长度↑(梳理早) →梳理效果↑→短绒率↑
280 330-360
产量 梳理元件 (Kg/h)
5-7 18 弹性针布 金属针布
FA201 FA223225 TC-03
360-600
20-100 金属针布
2005
600
140
金属针布
国内外主要梳棉机制造厂商



德国特吕茨勒:DK803、DK903 瑞士立达:C51、C60 英国克劳斯罗尔:MK5、MK5D 马佐里(东台):C501 青岛宏大:FA231A、FA232A 郑州宏大:FA225B、FA221D 金坛纺机:JFA226 江阴机械:FA212B 东佳集团:FA208
大漏底:FA系列等梳棉机的锡林下部有大 漏底,其分为前后两段,中部为尘棒,前后两 端为平滑弧形板。主要用来托持纤维,部分短 绒和杂质通过尘棒下落。 锡林下部装有弧形托板和吸尘槽,吸附锡 林针面的杂质和短绒。
二、锡林、盖板和道夫的梳理作用 1. 特点 自由梳理——损伤纤维少,有调头梳理作用 反复梳理——梳理细致 储存纤维——均匀、混和作用 2. 两针面间的作用 三种作用:分梳作用、剥取作用、提升作用 (棉和化纤的梳理中提升作用较少) 基本条件:两针面具有一定的针齿密度(5001000枚/平方英寸)、两针面具有相对运动、两 针面间的隔距很小(6-13’’/1000)。
2. 影响剥取(转移)的因素 (1)锡林与刺辊的速比 设纤维在转移开始时被锡林抓 取,在接近后罩板以前转移:
S Vc S L Vt
Vc S L L 1 Vt S S
后罩板
式中: Vc-锡林表面线速度; Vt-刺辊表面线速度; S-转移区长度; L-纤维长度。 棉纺时常1.5~1.8;化纤取1.9~2.2
4.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
(1)刺辊与给棉板的高低位置 给棉板抬高,分梳工艺长度增加,托持面减 短,梳理效果↓。
(2)刺辊与给棉板的隔距 隔距小,梳理效果好,但短绒增加。(一般
0.18-0.305mm)
刺辊与给棉板的相对位置对梳理效果的影响
隔距(mm)
棉束百分率(%)
0.23
8.96
0.305
1Baidu Nhomakorabea.14
(3)针布规格 齿密和齿高:锡林,矮、密;盖板,高、稀 针齿角度: c f 针齿锋利梳理好 (4)梳棉机的产量 产量高,锡林盖板的针面负荷增加,梳理效果 差。要提高产量且保证质量,必须相应提高锡林与 刺辊的速度。
(一)机构 组成:给棉罗拉、给棉板、刺辊、分梳板 或小漏底(老机有)、除尘刀; 作用:喂入棉卷或棉丛,进行梳理,排除 杂质和短绒。
1. 给棉罗拉 (Feed Roll) 与给棉板鼻尖共同形成对棉层强有力的钳 口(nip),握持棉层,使刺辊在整个棉层横向 进行开松与分梳。为使棉层握持牢靠、均匀, 罗拉表面有齿形沟槽或小菱形花纹,并在罗拉 两端加压。
微机控制及数显; 道夫变频调速;带 传动平稳,噪音低; 高精度、整体式锡 林道夫;机内滤尘 箱连续吸,车肚机 外间歇吸;后固定 盖板及刺辊分梳板; 可视棉网的双皮圈 导棉装置;全封闭 安全罩;安全自停 装置;棉卷或棉箱 喂入,自调匀整通 用设计 。
三、梳棉机的工艺过程
第二节 给棉、刺辊部分
一、给棉、刺辊部分的梳理作用
(2)锡林与刺辊间的隔距 宜小不宜大(0.15-0.3mm) (3)锡林与刺辊锯齿规格 锡林齿密>刺辊齿密,锡林工作角<刺辊工作角
(二)锡林与盖板间(大分梳区) 1. 作用性质:分梳作用(针齿配置?) 2. 分梳过程
(1)梳理作用,两针面都能抓取纤维; (2)由于条件不同两针面抓取纤维的能力不同,抓 取纤维能力强的针面握持纤维,抓取能力弱的针 面与纤维产生相对滑动—梳理纤维(梳直、梳 开)。 (3)由于情况变化,两针面抓取能力变化,纤维握 持与梳理发生变化,纤维在两针面间转移。 (4)在某种条件下,两针面抓取纤维的能力相同, 纤维束分解。
活动盖板和针布
盖板横截面
踵趾面:每根盖板与锡林针面的隔距,入口趾 面大,出口踵面小,针面能充分发挥梳理作用。
3.道夫 凝聚锡林上的纤维,并实现均匀与混合。 道夫结构类似锡林,直径600~707,转速 20~30r/min;高产梳棉机道夫线速度90m/min, 出条速度130~170m/min。 4.前后罩板、抄针门、大漏底 罩住纤维,以免飞散
二、刺辊部分的气流与除杂作用 (一)刺辊部分的气流 1. 气流附面层原理 气流附面层:物体高速运动时,运动物体的表 面因摩擦而带动一层空气流动,又因空气分子的 粘滞与摩擦,里层空气带动外层空气,层层带动, 就在运动体表面形成气流层,称~。
附面层厚度:离形成点越远,附面层厚度越 大。

附面层速度分布:距运动体越远,速度越小。 当速度小至运动体表面速度的1%左右时,该 处即为附面层厚度的边界。
分梳工艺长度与梳理效果的关系
LA/mm 23 24.5 26.5 28.5
棉束百分率 6.3%
短绒百分率 29.68%
7.26%
28.48%
8.12%
26.51%
8.96%
24.42%
若选择不当:(1)当分梳工艺长度大于纤 维主体长度时,纤维损伤少,但未经分梳开的 棉束多,对分梳开松与除杂不利;(2)当分梳 工艺长度小于纤维主体长度时,对纤维损伤较 多,但分梳开松与除杂效果较好。 根据经验LA≈纤维的主体长度
纤维与杂质的运动轨迹 1—较重杂 2—较轻杂 3—纤维
(2)落杂区的划分
第一落杂区: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到除尘刀(第一分附 件) 第二落杂区:除尘刀到小漏底入口(第一、第二附件) 第三落杂区:小漏底落杂区
(3)刺辊车肚的气流与除杂 A可看作附面层形成点,第一落杂区气流增 厚,给棉板下需补入气流,托持纤维;少量纤维和 杂质随刀背下落;第二落杂区气流又增厚,被小漏 底分割,补入气流回收纤维;第三落杂区,气流、 短绒尘屑溢出网眼;经g到B。小漏底和刺辊罩盖 由入口至出口气压逐渐增大,为降低落棉采用刺辊 吸尘罩盖。
短绒百分率(%)
24.42
23.35
5. 给棉方式 (1)逆向喂给(下喂棉) :棉层喂给方向与 刺辊分梳方向相反,易损伤纤维。图a (2)顺向喂给(上喂棉) :棉层喂给方向与 刺辊分梳方向相同,纤维损伤少。图b
(a)
(b)
6. 梳理元件的数量 多刺辊系统 刺辊分梳板
三刺辊系统 分梳板
以分梳板代替漏底
2.给棉板(Feed Plate)
工作表面为光滑弧形, 有一鼻尖。为使棉束尾端 不致于过早滑脱,要求:
握持力:AB逐渐增加,
B点最大;
隔距:AB逐渐减小;
偏心距e:给棉板圆弧与
给棉罗拉中心的距离;
3.刺辊(Lickerin) 完成对棉丛的梳理并去除部分杂质。
铸铁圆筒,两端堵头;表面 包锯齿,250mm;八头螺旋 线。 剌辊高速有利于分梳和除杂, 但过高会损伤纤维而短绒率, 锡林速度也相应,带来全机 高速的一系列问题。 增加刺辊表面锯齿密度,也 可提高分梳和除杂。齿密: •横密:如8槽/inch •纵密:如4.5齿/inc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