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地理中易混的地理概念大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高中地理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对自然环境进行研究、探索的学科。

但在学习中,会遇到不少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下面给大家列举一些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一、地理坐标和经纬度的区别地理坐标和经纬度是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地理坐标是指地球上某一个点的位置,而经纬度则是地球上任意一个点的位置,由经度和纬度来标示,纬度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经度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的东西方向。

二、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区别自然资源指的是地球上的物质、能量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它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基础,例如森林、水、矿产等。

而自然环境则是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例如大气环境、水环境、生态环境等。

三、三纵六横和中国近现代交通干线的区别三纵六横是指中国铁路干线的划分,三纵是指京广线、沿海线、沪宁、沪昆、宁夏、内蒙古等三条南北纵向干线,六横是指沈阳、鸭绿江、秦皇岛、武汉、广州、乌鲁木齐等六条东西横向干线。

而中国近现代交通干线则是指东北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地图上的主要交通干线。

四、城市和都市圈的区别城市和都市圈也是常常被混淆的概念。

城市是人类定居、生活、工作和交往的地方,它是特定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

而都市圈则是指在城市周边形成的一个大范围的城市群体,包括城市及其周边的居民点、工业区、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等。

五、地区和地域的区别地区是指一定区域内意象、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相对于别的区域具有一定的特征和特点的区域。

而地域则是指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定地理区域,可以划分为自然地域和经济地域等。

六、气候和天气的区别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历年来的天气状况,长期性强;而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候状况,变化性强,通常指的是当天或近几天内的气象情况。

七、外来物种和珍稀物种的区别外来物种是指人工引进或人类活动等原因使其出现在一个新的地方的生物种,例如外来入侵植物、动物等。

而珍稀物种则是指在自然界中分布极为有限的物种,通常指具有较高种质植物、野生动物、淡水鱼类、海洋生物等。

易混、易错、难理解的十四大地理概念(珍藏)

易混、易错、难理解的十四大地理概念(珍藏)

易混、易错、难理解的十四大地理概念(珍藏)01 春小麦与冬小麦春小麦——往往春天播种,秋季收割,分布在纬度较高地区,如我国东北平原、美国北部小麦带。

冬小麦——往往前一年秋天播种,第二年春末夏初收割,分布在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我国华北平原、美国中部的小麦带等。

冬小麦,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一般在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翌年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

冬、春小麦的主要区别:种植时间不同,收获时间不同。

春小麦是指春节过后播种的,8、9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

冬小麦:是指在9、10 月份播种,次年4、5月份收获的,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

02 积温和无霜期积温——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

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03 土壤、土地、土地资源土壤一般可简单分为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

表土层:又可分为耕作层和犁底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

心土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通常是指表土层以下至50厘米深度的土层。

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掺杂有岩石风化而成的碎屑物。

初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初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初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一、地理位置的描述纬度与经度的区别:纬度是指地球表面某一点与地球中心的夹角,用度数表示;经度则是指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即0度经线)的夹角,同样用度数表示。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东经与西经的度数范围是在0度到180度之间。

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区别:海拔是指某一点在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单位是米;相对高度则是两个地点的海拔高度差。

二、地图的识别与运用等高线地图的识别:等高线地图是一种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其中等高线越密集,地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地形坡度越平缓。

地形图的识别:地形图是一种详细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包括山地、平原、丘陵等地形类型。

需要学生能够根据等高线或颜色变化识别不同地形。

三、地球与宇宙的基础知识地球的基本参数:地球的赤道半径、极半径、平均半径以及自转周期、公转周期、绕日运行周期等参数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是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系与星座: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各个行星的位置和特征,星座的识别和对应的图形也是常考内容。

四、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人口与人种:人口的增长、分布、迁移以及人种的特征是重要知识点。

聚落与文化:不同地区和国家的聚落类型、分布、文化特征等知识点需要掌握。

工业与农业:工业和农业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类型、生产方式和影响是常考内容。

五、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主要环境问题,需要了解其产生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实践,理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六、区域地理的学习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人口、经济等基本地理要素,需要学生能够综合分析。

区域发展的案例研究:选取典型区域,分析其发展过程、问题和策略,理解区域发展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七、实践技能的培养地图的使用: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理解地图上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地理10个最易混概念辨析

初中地理10个最易混概念辨析
25、提高粮食生产的能力,是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
26、我国农业还要结合国内、国际市场的多方面需求,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27、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8、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国家经济自主、政治独立、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29、合理分布工业是工业建设中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
30、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31、北京中关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
32、与传统工业相比,高新技术产业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从业人员中,科技人员所占比重大;二是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和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三是产品更新换代快。
33、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19、粮食作物中的水稻、小麦的地区分布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
20、油料作物形成了长江油菜带和黄淮花生区两大生产区。
21、糖料作物则呈现明显的“南甘北甜”的分布特点。
22、棉花生产,北方以棉花为主形成了新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三大棉区。
23、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
24、我国农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面临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以及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等问题的严峻挑战。
1、交通运输可分为客运和货运两个方面。
2、现代交通运输指的是使用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工具的运输。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以及管道运输等。
4、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5、历史上我国著名的四大米市是:长沙、九江、芜湖和无锡。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中存在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记忆上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困惑。

下面将对一些高中地理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解释。

一、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坐标系统中的两个重要概念,经度是指连接地球上两个极点的大圆弧线,为垂直于地球轴的线,可以用来划分地球表面上的东西方向;纬度是指连接地球两极的小圆弧线,为平行于地球赤道的线,用以划分地球表面的南北方向。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容易混淆经度和纬度的概念,无法准确理解其作用和区别。

解释:经度是指地球上一个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夹角,通常用度来表示(0°-180°E或W),相对于本初子午线的东西方向;而纬度是指地球上一个点与赤道之间的夹角,通常用度来表示(0°-90°N或S),用来划分地球的南北方向。

二、物理和人文地理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地理学中的两个核心领域,物理地理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规律,包括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等;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和地域差异,包括人口、城市、农业、工业等。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难以区分物理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解释:物理地理主要研究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成、水文循环、气候变化等;人文地理主要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分布、城市化、农业生产等。

三、岛屿和半岛岛屿是指被海洋或湖泊包围的陆地,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环礁或是一个大陆的一部分;半岛是指突出到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在陆地上只有一小部分与大陆连接。

易混淆点:很多学生不清楚岛屿和半岛的区别和分类。

解释:岛屿是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没有与其他陆地相连的部分;半岛则是不完全被水包围的陆地,有一部分与大陆相连。

四、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人口数量,通常用人口数除以面积得出,比如人/平方公里或人/平方千米;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地球表面上的分布情况,包括人口的集中和分散程度。

高考地理:常见易混地理名词辨析

高考地理:常见易混地理名词辨析

高考地理:常见易混地理名词辨析引言:地理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科目,其中常常涉及到许多地理名词。

有些地理名词非常相似,容易混淆。

本文将对一些常见易混地理名词进行辨析,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一、内河与外河内河指的是一条位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境内的河流,例如黄河、长江等。

而外河则是流经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河流,例如尼罗河。

区分内河与外河,有助于理解河流的地理位置和流域范围。

二、岬和半岛岬是海河交接处向海外伸出的一段狭长陆地,例如山东的青岛岬。

而半岛则是一个以陆地连接的,周围三面被水环绕的地方,例如山东的胶东半岛。

区分岬和半岛,有助于理解地形特征和海陆关系。

三、土地和土壤土地是指地球表面被固定了的陆地,有其特定的地貌和植被。

而土壤是土壤固定化后形成的被腐植质和矿物质组成的表层部分,生物和植物的生长有赖于土壤。

区分土地和土壤有助于理解地表特征和植被分布。

四、火山和喷泉火山是地球地壳上喷发岩浆、火山灰等的裂缝或构造。

而喷泉是地下水或热水从地下渗出形成的水柱喷射,例如喷泉山。

区分火山和喷泉,有助于理解地质现象和水文特征。

五、经线和纬线经线是由南北两极之间恒定间隔的虚线,又称为经度线,用于划分地球的经度。

而纬线是由东西两个极之间恒定间隔的虚线,又称为纬度线,用于划分地球的纬度。

区分经线和纬线,有助于理解地理坐标和时间概念。

结论:通过对这些常见易混地理名词的辨析,考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在备考高考地理时,要注意加强对地理名词的辨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希望本文对考生有所帮助。

参考:1. 高中地理教科书2. 高考地理考试指南。

八年级上册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易混淆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易混淆知识点地理学科是学生们初中阶段要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地理中有一些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让学生出现混淆和模糊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八年级上册地理易混淆的知识点。

一、自然地理易混淆知识点1. 起伏和海拔高度起伏和海拔高度虽然都是描述山地地貌的参数,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起伏指的是山地地貌的垂直距离之和,而海拔高度则是指地表离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因此,起伏描述的是地势的高低变化,而海拔高度则描述了地势的绝对高度。

2.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是描述地球运动的两个过程,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的轴线旋转一周所花费的时间,而公转则是指地球绕太阳所做的运动。

两者的周期分别是一天和一年,两个运动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决定了地球运动的规律。

3. 大洲和板块大洲和板块对于初中生来说容易混淆,大洲是地球主要陆地区域的统称,板块则是地球地壳的构成单位,分为板块大陆和板块洋壳。

大洲可以看做是固定的,而板块则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二、人文地理易混淆知识点1. 西欧和中欧西欧和中欧都是欧洲地理位置上比较重要的地区,但是两个地区之间有一些区别,例如,西欧因为近海洋,气候湿润,资源丰富;而中欧则是干旱且资源欠缺。

此外,西欧的发达程度也要高于中欧,经济外交、文化交流等方面也有区别。

2. 旅游和探险旅游和探险都是与旅行有关的词汇,但是其本质有所不同。

旅行是指前往某个地方游玩、观光等;而探险则是指往未知的、神秘的地方探索、冒险、探究。

也就是说,旅行注重的是舒适、文化、休闲,而探险则注重冒险、发现、挑战。

3. 网络和互联网网络和互联网可以说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概念,但是要分清楚两者的含义还是有必要的。

网络在本质上并没有涉及到计算机,而互联网则是计算机联网的结果。

因此,网络描述的是点对点的联结,而互联网则描述的是区域性的联结。

以上就是八年级上册地理易混淆的知识点,初中学习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牢记这些知识点,避免混淆和理解上的模糊。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易混淆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中有很多易混淆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知识点总结。

1. 地理和地理学:地理是一门学科,而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现象和地理规律的学问。

2. 大陆和板块:大陆是指陆地上的大片地域,而板块是地壳上的一个大片块状构成单元。

3.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地球自然界的一些力量造成的灾害,如地震、洪水等。

人为灾害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灾害,如环境污染、核事故等。

4. 地球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一天为一个自转周期。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一年为一个公转周期。

5.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连线所围成的角度,用来表示地球上东西向位置。

纬度是指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与赤道圈之间的连线所围成的角度,用来表示地球上南北向位置。

6. 同心环和同心火山:同心环是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的不同组成和颜色的层层环状结构。

同心火山是由喷发出的多次岩浆形成的多个火山锥体叠加而成的类似同心圆的火山体。

7. 人口增长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人口数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速度。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的差值。

8. 环渤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是指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等地为核心,以渤海为中心,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经济区域。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为核心,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经济区域。

9. 染料工业和合成纤维工业:染料工业是生产染料的工业部门,用来给纺织品等物品上色。

合成纤维工业是生产合成纤维的工业部门,合成纤维是人工合成的纤维材料,如涤纶、腈纶等。

10. 取水量和用水量:取水量是指从水源地取水的数量,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

用水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期间内使用的水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

了解清楚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内容。

初中地理易混淆名词梳理

初中地理易混淆名词梳理

初中地理易混淆名词梳理初中地理研究中,有许多名词容易混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名词,我整理了以下内容。

1. 陆地和海洋陆地是指地球表面没有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大陆、岛屿等。

而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海洋、海湾等。

是指地球表面没有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大陆、岛屿等。

而海洋则是指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地区,包括海洋、海湾等。

2. 岛屿和半岛岛屿是由海水包围的陆地,通常比较小且独立。

半岛则是指与陆地相连,但在一侧或两侧都被海水包围的地区。

是由海水包围的陆地,通常比较小且独立。

半岛则是指与陆地相连,但在一侧或两侧都被海水包围的地区。

3. 河流和湖泊河流是指由降雨或融雪形成的水流,流经地表向海洋或湖泊输送水量。

湖泊则是指静水环境中形成的较大的淡水或咸水水域。

是指由降雨或融雪形成的水流,流经地表向海洋或湖泊输送水量。

湖泊则是指静水环境中形成的较大的淡水或咸水水域。

4. 经度和纬度经度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用来测量东西方向的位置。

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用来测量南北方向的位置。

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度,用来测量东西方向的位置。

纬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某一点与赤道之间的角度,用来测量南北方向的位置。

5. 旅游和迁徙旅游是指为了观光、休闲等目的而离开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在短时间内返回原居住地。

迁徙则是指集体或大量的人或动物由一个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一般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是指为了观光、休闲等目的而离开居住地前往其他地方,在短时间内返回原居住地。

迁徙则是指集体或大量的人或动物由一个地方移居到另一个地方,一般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

6. 气候和天气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的天气条件统计而成的一种气象状态。

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短期内的气象条件,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是指一个地区在较长时期内的天气条件统计而成的一种气象状态。

天气则是指一个地区短期内的气象条件,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地理中易混淆的概念

地理中易混淆的概念

地理中易混淆的概念在高考地理复习中,发现学生对许多内涵和外延较接近的概念没有明确理解,没能区别开来,致使答题时常出现混淆、互为代用的现象,为帮助其在复习时能确切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学生易混概念比较如下:1. 星际物质和行星际物质星际物质是指存在于整个星际空间的气体和尘埃;行星际物质则是指在太阳系中,广大的行星际空间分布着极其稀薄的气体和极少量的尘埃物质。

故星际物质应包含行星际物质。

2. 地球公转轨道、黄道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路线叫做地球公转轨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黄道是指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3. 偏心率与偏率偏心率在解析几何中称为离心率,它是决定曲线形状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指焦点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与椭圆半长轴之比。

如果,其曲线是圆;如,为抛物线;e<1为双曲线;0<e<1则为椭圆。

偏率是衡量一个圆球体是否为正球体的一个公式。

它是长半径减去短半径与长半径之比。

如偏率等于零,则为正球体,而地球的偏率为1/298。

故地球在宇宙空间看,基本上是一个正球体。

4. 昼夜半球、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半球是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且阳光照在其上而导致的自然现象。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以一个太阳日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的除赤道外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的周年变化现象。

5. 节气、节气日、季节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0度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前一个节气与下一个节气间隔为15天左右。

节气日就是指某一天。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一个季节约三个月左右。

6. 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是指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是一个物理概念。

太阳辐射强度则是一个物理变量,是指一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上在一分钟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太阳高度角、纬度和时间而定,其中太阳高度角是主要因素。

中学地理易错易混字音字形汇总

中学地理易错易混字音字形汇总

中学地理易错易混字音字形汇总地理学科中存在许多易错易混的字音字形,容易导致学生在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时出现困难。

以下是一份以地理知识为背景的易错易混字音字形汇总,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

1. 气候与气象- 气候(qìhòu):指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区的平均气象状况,是长期的气象统计结果。

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

气候(qìhòu):指一定时期内特定地区的平均气象状况,是长期的气象统计结果。

例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

- 气象(qìxiàng):指大气状况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天气、气候、季风等。

例如:观测气象变化、研究气象学。

气象(qìxiàng):指大气状况和现象的总体,包括天气、气候、季风等。

例如:观测气象变化、研究气象学。

2. 河流与湖泊- 河流(héliú):指一定流域范围内,由降雨、融雪或地下水源产生的水流,在一定轨道内,向低洼地区或海洋流动的自然水道。

例如:长江、黄河。

河流(héliú):指一定流域范围内,由降雨、融雪或地下水源产生的水流,在一定轨道内,向低洼地区或海洋流动的自然水道。

例如:长江、黄河。

- 湖泊(húpō):指地表积水形成的自然水体,通常较小而静态。

例如:洞庭湖、鄱阳湖。

湖泊(húpō):指地表积水形成的自然水体,通常较小而静态。

例如:洞庭湖、鄱阳湖。

3. 地形与地貌- 地形(dìxíng):指地表的形状、高低和起伏等特征。

例如:平原、山地。

地形(dìxíng):指地表的形状、高低和起伏等特征。

例如:平原、山地。

- 地貌(dìmào):指地表的形态和特征,包括地貌类型、地貌过程等。

例如:冰川地貌、河流地貌。

地貌(dìmào):指地表的形态和特征,包括地貌类型、地貌过程等。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

地理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经纬度的划分:经度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向西为西经;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注意,南北纬度和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180度来表示的。

2. 时区的计算: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差1小时。

计算时区时,要知道自己的时区与目标时区的关系,以及是否跨越了国际日期变更线。

3. 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类型主要根据温度和降水的分布特征来分类。

例如,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而极地气候则是全年低温少雨。

4. 地形图的阅读: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表示坡度较缓。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表示山顶,反之则表示盆地。

5. 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因此可以通过地形图上的等高线来判断河流的流向。

6. 地壳板块运动:板块内部相对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活动较为频繁,多火山、地震等现象。

7. 地球上的大气层:从地面向上,大气层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每一层都有其特点,如对流层是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区域。

8. 地球的水循环:包括蒸发、凝结、降水、径流等过程。

太阳辐射是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9. 人口分布的规律:全球人口分布不均,通常沿海地区、河流流域、平原地带人口密集,而干旱沙漠、高山高原、原始森林等地区人口稀少。

10. 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城市化带来了人口集中、经济发展,但同时也导致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紧张等问题。

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指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包括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12. 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减灾: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如建立预警系统、规划安全建筑、进行灾害教育等,来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高中地理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学科,它主要介绍了我们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地球与人类的关系。

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有许多的概念是很相似的,容易混淆。

因此,一个良好的理解关于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

1.地球旋转和公转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高中地理中最常见的概念之一。

然而,许多学生经常会混淆这两个概念。

地球的旋转是指地球绕自己的轴线旋转,每天旋转一圈,而地球的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年绕行一周。

因此,地球旋转和公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

2.纬度和经度纬度和经度是高中地理中另外一个最常见的易混概念。

在地球上,纬度是一种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标准单位。

它是指地球表面到赤道的距离,通常以度数表示。

而经度则是指地球表面上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距离,通常以经线的度数表示,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坐标系。

因此,在学习高中地理的过程中,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和区别非常重要。

3.环境和生态系统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是一个经常会混淆的概念。

环境包括了任何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对生物或人类的影响,而生态系统则是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相互作用和依存的生态因素和群落的组合体。

环境是单纯的自然条件,而生态系统则是在这种自然条件下的人和动植物的生活状态。

4.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是另外一个常见的混淆。

自然灾害通常是指那些由自然条件引起的灾难,如地震、飓风、火山爆发等。

然而,人类灾害则指那些由人类的行为导致的灾难,如核能泄漏、工业污染、战争等。

因此,在辨认时,需要明确两种不同类型的灾难。

5.气候和天气气候和天气也是一个常见的易混概念。

天气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大气状况,如温度、云层、降雨等。

而气候是长期的平均大气条件,通常在一个区域内经过数年来测定。

因此,了解两个概念的不同之处非常重要。

总之,高中地理最常见的易混概念包括地球旋转和公转,纬度和经度,环境和生态系统,自然灾害和人类灾害,气候和天气等。

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

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

初中地理易混淆概念汇总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存在大量的易混淆概念。

由于许多同学对这些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所以经常在答题时出现模棱两可的答案,平白失分。

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天气与气候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状况,特点是时间短,变化快;气候: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的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变化小。

地形与地势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比如我国的地势特征为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与地形区地形: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基本的陆地地形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地形区:指以某种地形类型为主的独立地形单元,不同的地形区之间往往以山脉和河流作为分界线。

地形区的命名方式一般为地名+地形类型,如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分解为青藏(青海和西藏)+高原(地形类型)。

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与水利资源水资源: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它是由江河及淡水湖泊中的水、高山积雪、冰川以及地下水等组成的。

水能资源: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

比如在我国,地势的阶梯交界处,由于落差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

水利资源:指被人类直接控制或基本控制的直接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水能、航运、养殖、旅游等用水。

近年来水利资源已逐渐被水资源一词取代,使用较少。

山谷和山脊山谷:等高线向着海拔较高处凸出,即凸高为谷;山脊:等高线向着海拔较低处凸出,即凸低为脊。

寒流与寒潮寒流:洋流的一种(包括暖流和寒流),指海水大规模的运动,寒流是从水温较低的区域流向水温较高的区域,具有常年性特征;寒潮:一种特殊的天气,源于西伯利亚-蒙古一带,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能够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具有季节性特征。

山地与山区山地:陆地基本地形之一,具有耸立的山顶、陡峭的山坡和低缓的山麓,高度和起伏变化都很大,海拔在500m以上,大多呈脉状分布;山区:山区比山地的范围要广,一般,人们习惯把山地、丘陵和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

初中地理易混概念辨析

初中地理易混概念辨析

初中地理易混概念辨析01、热量与光照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

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

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

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

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

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02、积温与无霜期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

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

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0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

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

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随着高中地理课程内容的增加和深入,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如果不能及时纠正,就会对后续的学习产生阻碍。

本文将针对一些容易混淆的高中地理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和梳理,以期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些知识点,避免混淆。

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地理学中最基本的坐标系统,这两个概念都是用来描述地球表面的位置的。

经度和纬度的单位都是度数,但是它们描述的范围是不一样的。

经度是用来描述距离本初子午线(即经度0度)的角度,它的范围是0~180度E(东经)和0~180度W(西经)。

纬度是用来描述距离赤道的角度,它的范围是0~90度N(北纬)和0~90度S(南纬)。

2. 大陆和洲际板块大陆和洲际板块通常容易被混淆,它们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它们也有一些重要的区别。

大陆是指较为庞大的陆地区域,包括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七个大洲。

洲际板块是指地球表面由大量的岩石板块组成的,而这些岩石板块构成了地球的外壳。

洲际板块是影响地震、火山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因素。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板块运动对大陆的形成和变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3. 干旱与半干旱干旱和半干旱的区别是相对比较明显的,但是有时候还是会被混淆。

干旱是指地区降水量非常少,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而气候特征主要是干燥。

半干旱则是介于干旱和湿润气候之间的气候类型。

虽然半干旱的降水量可能比较少,但是该地区的草地和灌木林比较发达,尚能支撑农业生产和畜牧业。

4. 蔓延式城市和跳跃式城市蔓延式城市和跳跃式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两种主要形式,但是其不同点还是容易被忽略。

蔓延式城市是指一种由原有城市向周边地区不断扩展的城市形态。

这种城市发展模式常常会形成城市群和城市带,使得城市范围逐渐扩大,而城市周边的农村和自然资源等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跳跃式城市则是指在城市周边新兴城市的建设,距离原有城市较远,而且往往是在空旷的地区建立。

跳跃式城市的发展模式有助于缓解原有城市的压力,同时能够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和农村资源。

地理易混淆概念

地理易混淆概念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内涵和外延比较接近的地理概念。

多数学生由于对这类概念没有真正弄清楚,致使答定时经常出现模棱两可、莫衷一是的现象。

为帮助学生在复习时能更好地掌握此类概念,现将高中地理中,一些常见的学生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比较如下:天体是就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言的,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通称。

天体系统是就天体的运动关系而言的,是指运动着的天体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所构成的相对独立和层决不同的系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

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

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 (24 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15。

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 24 个节气。

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 90 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

平均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0.6℃。

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

平均每深 100 米,温度增高3℃。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

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

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

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

其数值为 8.16 焦/厘米·分。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地理中易混的地理概念大全1.恒星日与太阳日从某一颗恒星(除太阳外)位于上中天起,到下一次又位于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为1个恒星日,时间是23时56分4秒;太阳从上中天到下一个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太阳日,时间是24小时。

当地球公转与自转一致时,太阳日大于恒星日,反之则小于恒星日。

恒星日是地转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是我们日常的计时单位。

当太阳远离我们而去时,太阳日变小,反之则变大。

2.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是表达昼夜状况的指标,大于0为白昼,小于0时为黑夜,等于0时在晨昏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是太阳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时为12点时的太阳高度。

3.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长短昼夜现象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

(条件:太阳光、地球不透明、地球不发光)。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4.大气的保温作用与大气的削弱作用都是大气的热力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保温作用指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削弱作用指大气成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保温作用有两层含义。

5.热力环流与三圈环流由于空气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三圈环流由低纬环流、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组成,它是假设大气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在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是大气环流的主要组成部分(季风环流也是大气环流的组成。

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大气环流)。

6.城市热岛效应与雨岛效应热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交通、居民生活等放出大量的人为热而使城市的气温高于郊区的现象。

雨岛效应是指城市由于热岛效应,在城市上空存在一股上升气流,加上城市上空尘埃较多,使城市附近及下风向降水稍多的现象。

7.热力原因与动力原因三圈环流中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极地高气压与赤道低气压是由于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称为热力原因;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是由于空气聚集下沉或辐合抬升而形成的称为动力原因。

8.季风环流与大气环流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一种环流,近地面空气冬季由陆地吹向海洋,夏季则由海洋吹向陆地。

它是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

9.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高副热带高气压带是七个气压带中的一个,副高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简称,对我国天气、气候及旱涝有较大影响。

10.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因分布地区不同而划分,其在形成原因、冬夏风向、影响范围和强度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11.锋面与气团气团:大范围性质均一的空气。

根据与流经地区气温的对比,可以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锋面: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处。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明朗,气团交界处天气多变。

12.冷锋、暖锋与准静止锋根据冷、暖空气势力大小划分的锋面类型,其在形成、降水强度、雨区范围和分布、锋面倾角、天气图上的表示方法、雨线画法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13.气旋与反气旋、锋面气旋、热带气旋气旋与反气旋分别是低气压与高气压空气的运动状况。

锋面气旋是含有锋面的气旋,锋面发育在低压槽中,北半球中纬度气旋前方是暖锋,后方是冷锋。

热带气旋是热带或副热带海洋上形成的一种气旋,当其近中心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时称为台风或飓风。

14.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气候差异,其在降水总量、降水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最冷最热月出现的月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1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均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季风性湿润气候没有季风气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气温可能没有季风气候高,降水也没有季风气候集中,冬季气温稍高,降水也稍多。

16.台风与飓风均是热带气旋中最强的一级。

因所处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

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上的称为台风,分布于印度洋和大西洋的称为飓风。

17.海陆风、山谷风、季风与季风气侯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

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引起的一种大范围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

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山谷风:由山顶与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气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局部地区的风。

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由山坡吹向山谷。

18.焚风与干热风焚风:沿着背风山坡向下吹的热干风叫焚风。

当气流越过山脉时,在迎风坡上升冷却,起初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降温,当空气达到饱和状态时水汽凝结,气温就按湿绝热直减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

过山顶后,空气沿山坡下降,并基本上按干绝热直减率(即1℃/100米)上升,导致山地背风坡气温高于迎风坡,因而形成焚风。

干热风:是一种高温干燥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

19.气候的要素与气候形成因子气候的要素指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其中主要是气温和降水;气候的形成因子指影响气候的要素,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

20.暴雨与风暴潮暴雨:24小时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称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风暴潮:由于风暴或台风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现象。

21.波浪、潮汐与洋流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由风、海底火山或地震等引起,海水质点作圆周运动。

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风暴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22.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西风漂流:分布于西风带,因西风吹动而形成的洋流,南北半球均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

南极环流:沿南极边缘呈逆时针方向的洋流。

23.地震与地震波地震: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的地震也是一种地质灾害。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一种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

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

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

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

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

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

人们可以制造人工地震并利用地震波来找矿。

24.围海造田与填海造陆围海造田:用拦海大坝将海水拦住,将沿海滩涂改造成农田的过程。

填海造陆:指在浅海地区用石块等将海底垫高使之形成陆地的过程,填海造陆的面积通常较小,可用于城市、港口、机场建设等。

25.海洋污染与海洋生态破坏都是海洋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

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海洋污染也能造成生态破坏。

26.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及其表面形态不断发生变化的作用。

可以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壳变形变位,有褶皱和断层。

27.冲积扇、冲积平原冲积扇:冲积扇系指具有经常性水流的山地溪、河,流出谷口到山麓地带后,由于比降减小,失去约束,流速降低,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冲积扇的形态是一个以沟口为顶点的扇形倾斜面,向外逐渐过渡到山前冲积平原。

冲积扇的表面往往被若干分支散流切割成放射状的沟网。

冲积扇的组成物质受流水沉积规律的制约,堆积物的颗粒从冲积扇顶端到边缘由粗变细。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系指大面积的河漫滩、三角洲平原以及山前冲积扇和山间盆地冲积平原。

它可由一条或几条河流形成。

冲积平原多发生在地壳下沉的地区,这里地势平坦,有深厚的沉积层。

密西西比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亚马孙平原和恒河平原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冲积平原。

28.矿物、矿产与矿床矿物是形成矿产和矿床的物质基础,矿物不等于矿产,只有当有用矿物富集起来达到工农业利用要求时才为矿产。

有矿产不一定就叫矿床,只有矿产的富集地段才称为矿床。

矿产是岩石形成过程中形成的,矿床在一定地质作用下才能形成。

29.印度洋板块与印度板块印度洋板块为全球六大板块之一,主要以大洋地壳为主,属于大洋板块。

而印度板块从属于印度洋板块,是它的一个子板块,为小板块,由陆壳组成,属大陆板块。

喜马拉雅山脉是由印度板块(而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形成的。

30.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水系:水系又称“河网”、“河系”,指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体所构成的脉络相通的系统,它由干流、支流及流域内的湖泊、沼泽等组成。

水系的划分,有的以流入的海洋划分,如太平洋水系、印度洋水系;有的以河流的干流命名,如长江水系、黄河水系;也有的以归宿的湖泊而定名,如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等。

水系特征通常从干支流的分布,河道的曲直等方面去描述。

水文:一般包含水位、流量、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的内容。

水位是河流某处在某一时刻,相对基准面的水面高程。

水位的变化,主要受水量大小的影响。

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截(断)面的水量,一般用米3/秒表示。

河流中出现一年中最小流量的时期,称为枯水期。

汛期是指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

含沙量指单位水体中所含泥沙量,通常以千克/米3计算。

结冰期指水体开始结冰至冰面破裂,冰块随水开始移动的这一段时期。

31.潜水与承压水潜水: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

承压水:埋藏在上下两个隔水层中间的地下水。

潜水有自由水面,埋藏较浅,水质较差,易受气候影响;承压水承受一定的静水压力,埋藏较深,水质较好,不易受污染,但污染后难以恢复。

32.水资源、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广义的水资源是指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狭义的水资源则是能为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指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湖泊淡水。

水利资源指能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应用于灌溉、给水、发电、航运、养殖等方面的用水。

近年来常以“水资源”一词替代、包容“水利资源”。

水力资源属于水利资源的范畴,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

33.土壤、土地与土地资源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物的疏松表层。

土地比土壤内涵丰富,除土壤外,土地还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风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