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方言——终于找到个精准区分的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方言——终于找到个精准区分的了
在千余年以前,江苏曾经是吴语的天下,就像今天的山东或是河南一样一省有一通用语,然而走到今天,江苏方言非常之杂,大概有七个点可作为全省方言的代表点,即苏州、常州、南京、扬州、泰州、徐州、赣榆,在方言区的边缘地带,语言现象比较复杂,如丹阳(就是这个神奇的地方,居然会有同县用普通话交流的现象)、高淳、东海、泗洪、赣榆等。
在《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中,把江苏分为三个方言区,即江淮方言区、吴方言区、北方方言区。江淮方言区又分扬淮片、南京片、海泗片、通泰片;吴方言语区又分苏州片,常州片;北方方言又分徐州片、赣榆片。
在大多数人眼里江苏方言应该如上(以长江为分界线的高中生水平不在讨论范围),然而,《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1960)把本省方言分为四区,与前书对照,第一区江淮方言区,第二区吴方言区,第三
区通泰方言区,第四区北方方言区,《中国语言地图集》把第三区并入第一区,作为一个方言片,在学术界引起不小的争议。
由于《江苏省及上海市方言概况》年代久远,我手上仅有的扫描版画质十分拙劣并且还是黑白色,斗胆自己把中国方言地图集中的图给换了一下,图上深紫色区域包括:江都县东部,扬中,泰兴,泰州,姜堰,兴华,大丰,东台,海安,如皋,如东,以及南通,这一区域的方言十分特别,兼有吴语和淮语的特点,底层为吴语,与两边都不能通话(少数搭界吴语区可以慢速交流),在词汇上吴语淮语的都有,总的来说吴语多一些,占70%。
这一方言区内部有高度统一性,和外部完全不能通话,而内部除了右下角的南通,互相之间可以毫无任何障碍通话,这去除南通的部分,文化上叫泛泰文化圈,当地网民称自己是大泰如国,其中泰州泰兴东台三地在争首都权,泰兴网友在争首都失败后甚至喊出要建立泰兴人民共和国,吴语区淮语区都管他们叫省内泰国话。关于泰如地区的文化形成及历史原因我会在地理篇着重笔墨,这里不再赘述。
那么通泰区为何被中国方言地图集划为淮官呢?原来仅仅是根据全浊辅音的有无,这一划分显得相当草率,属于纸上谈兵型划分法,淮语和吴语有七大区分点,通泰只符合三项,下面上一张主语词汇表:
很显然从这点来看通泰和淮官还是差别很大,而事实来看,通泰更接近吴语,笔者曾经有太仓朋友经过江阴,误把江阴话当泰州话的经历,并表示听不出二者区别。
中国方言地图集由于其编者的深度有限(毕竟是做全国的不是研究一省的),在很多方言区分上都受到了质疑,在学术界,对通泰方言的分界主要有两种意见,南京大学博士顾黔就支持通泰划入吴语,或者保持独立,总之,和淮官差异太大。
然而,通泰这区还拥有一些吴淮都没有的词汇,比如泰州唤外公外婆做婆爹爹婆奶奶,,以及独特的发声习惯----- 古全浊今读送气清音。根据这一点,南京大学退休教授、杭州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委、中国音韵学会顾问、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语言学》第二主编、多种语言学杂志/语言学辑刊编委、《辞海》编委和分科主编鲁国尧教授抛出了通泰与客赣同源的理论,认为应该将通泰方言划入客家话。
目前在百度贴吧已经基本形成了南通要抱吴语大腿,泰如要抱客赣大腿的奇特现象,笔者对泰如脱淮入赣不敢苟同,众所周之,通泰乃移民之地(洪武遣散),此地移民多来自徽州,苏州,余姚,常州,跟客赣八竿子打不着,最多,是保留了一些古吴语古徽语的特征,笔者的方言资料中有一次听到温州话,误以为泰州话,须知此二地历史上都是偏远地区,古语特征保留比较完全(即使只剩6个声调泰如西部也还有双入声),故而有此近也。
在此顺便辟个谣,有人说通泰是吴语和江淮的过渡语,是吴语被江淮入侵的结果,这是一种非常想当然的想法,这种说法,好比说普通话是满清汉语,说某位红二代死于吃蛋炒饭,说委员长卫戍队能抵三个师一样毫无根据可言,偏偏还就有不少人信,事实上通泰是一种外来语言,由徽语吴语融合后形成,只不过由于靠近淮语,久而久之,受到一些影响而已,如果真的是过渡语,为什么南京和镇江的吴淮交界处没有出现通泰语。
淮语,又称江淮官话或下江官话,明朝时候定都南京,曾以此为普通话,开口较小,属于典型的南方话,其中南京话能通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现在江苏境内的淮语主要分三片,南京自成一片,实际上倒是和安徽滁州无异,发音比较侉,喜欢在一句话开头加个屌,结尾加一逼,镇扬盐淮基本操扬州片,但还是扬州片比较好听,有江南情调,连云港和宿迁的海泗地区操淮泗片,是个比较难懂的片,尽管地理上在北方。
众所周知江苏在上古时期是吴语的天下,这个淮语是从哪儿跑出来的。关于淮语的起源,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一个是吴语退化说,该说法认为:不严格地来讲,吴语文读就是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文读就是普通话,淮语和吴语内部有着高度的联系,实际上这是一定依据和道理的。然后逆推认为,淮语的产生是由于东晋政权在建康(南京)建立,北方大批南逃的人渡江集结于建康,带来的中原雅音和吴语结合,产生了淮语,并不断侵蚀吴语区,该说法有镇江在满清入关后因为旗军驻地的缘故而迅速淮化的事实佐证,销量极好,得到了各界人士一致好评,目前普遍以这一说法为官方标准。
而另一种说法认为,现在江淮官话分布的地域,基本都是淮夷分布的地域(南京镇江虽是古吴地,却属湖熟文化,异于苏锡常的良渚文化),而吴语基本都是吴国和越国统治的地域,在历史篇中我们讲到,吴国占领了江北地区,但统治该地为时不长,即被越国所灭,然后越国被楚国鲸吞,真正长久统治淮夷的是楚国,至今湘语和江淮话在某些地方还有相似性,比如,咸山摄一二等不同韵是南方方言一个普遍特征,而只有湘语和江淮官话在“干和间”这一组上同韵,吴语和赣语都是不同韵的。
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吴语和江淮话也有不少地方相同啊,而且镇江和南京南部的县级市还保留着吴语。下面让我们再来对比一下现代吴语的起源。
扬雄《方言》中除“吴越”并称者为古越语外,常见的便是“吴扬”、“吴楚、荆吴”、及“楚扬、荆扬”等合称。分析这类“荆吴”、“荆扬”语词,则较多属汉语词。这正表明了楚语由西而东,扩及吴、会二郡的路线。从很少见到“吴”与北方方言并称,也反证了吴楚方言间关系不比寻常(《汉书·地理志》:“本吴粤[越]与楚接比,数相并兼,故民俗略同”)。由于南吴语比北吴语保持更多的古吴语特点,将温州方言与扬雄《方言》所说各地方言进行对比,结果是北邻吴扬、江淮各2条相合,中原关东5条、关西达17条而多数属通语,值得注意的楚、南楚沅湘间竟有十八九条相合。如:“晓、惮、慧、篷、嬉、杜狗、篓”等,其中如“惮(怒)、慧(病愈)、拌(挥弃)”等最具温州方言特色的词都见于楚语,可见楚语在吴语尤其南吴语的形成中应起过重要作用。吴语的形成除结合古越语底层外,汉语方面可能由楚与中原话两源融合而成(中原话主要来自晋室南迁),怪不得中原人说吴人“音楚”。唐《慧琳音义》合称吴楚之音。
上面一段文字出自郑张尚芳的《吴越文化通志·方言》,言简意赅地讲,现代吴语主要是是古吴语+楚语+越语形成,你看,楚语入侵根本不是淮语形成的原因。
那么关于江苏的吴语呢,大的板块呢,分为东西两片,东片苏州代表,发音比较软,就是你们向往的吴侬软语,实际上根本发不出“软”的音,只有“vu侬卵语”,西片以常州为代表,舌头直,发音硬,无锡原是常州府一个县,故不单列,事实上吴语内部分化非常严重,有人说区分吴淮取决于能否通话,这尼玛纯属扯淡,苏锡常一带基本一个县一种话,邻县不能通话是家常事,至于丹阳,哦,天啊,隔了个镇有时候就得用普通话苟同了。
经常被人遗忘的吴语区有南京的高淳溧水,镇江的丹阳句容,江北还有靖江(常州片),海门启东,通州和如东也有很小片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