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双重教育管理模式优化探讨

合集下载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相关思考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相关思考摘要:国防生是国家未来作战的积极力量,其主要是从高正毕业生中招收的品学兼优的学子,并作为国家的重点培养对象,接受相应的军校训练,在未来加入到军队进行工作,笔者研究分析了当代国防生的教育管理的相关文献,并对国防生的教育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管理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军队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知识人才,在大学的支持下,进行人才的怕培养,能够加强我国军队干部的现代化建设,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本文基于相关理论,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论述了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方式。

一、建立完善的国防生教育体系对于国防生来说,其需要德智体美共同发展,大学中的国防生能够我国家的军队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青年力量,当代的新型军事人才必须拥有坚实的素质和认知,提高对知识的认知程度,提高自身的创造创新能力。

对于国防生的培养工作来说,学校的水平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国防生的教育必须符合科学管理的规律,并建立有特色,高效的过国防生教育体系,真正将军事,科技,人才等融为一体,将国防生在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将军事专业学习与教育进行融合,将大学生军训与部队军政训练融合。

科学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实现国防生教育中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将科技力量引入国防生的军事教育中,培养国防生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与普通大学生教育不同的是,国防生教育教学任务相对更重,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课程安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实现“差异性”与“统一性”的相协调。

同时,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以及教学条件,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优势,合理安排国防生教学课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教育效果。

高校应将国防生教育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纳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体系当中,集中最先进的教学力量和科学知识。

首先,高校应安排专业的辅导员,完善国防生的教育教学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其次,高校应对国防生教育师资进行培训,打造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并完善相应的教材器材,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

关于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作者:张新村孙建蜀阳建分银响民来源:《商情》2009年第31期【摘要】国防生作为我军生长干部队伍的新生力量,富有激情与活力,具备潜力和后劲,他们补充到重点战略方向、重点军兵种和基层作战部队,改善了基层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缓解了部队人才紧缺的状况。

在地方大学四年的学历教育和军校一年的任职培训期间,加强和抓好对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他们胜任部队第一任职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防生教育管理一、加强培养国防生立志献身国防事业的理想信念,注重思想教育的引导工作要充分发挥签约高校政治理论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地方大学就读期间,签约高校要高度重视国防生的政治理论课教学,紧紧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头脑”这条主线,突出坚定信念和提高能力这个重点,组织实施好政治理论主干课程教学。

进一步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坚定扎根基层建功立业的理想信念。

抓好坚定信念,强化使命意识教育。

要紧密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部队发展的形势,及时抓好形势与政策教育。

要广泛开展爱党、爱国、爱军教育,帮助国防生了解我党我军成长发展的历程,了解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使命任务和优良传统,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打牢国防生对军队的感情基础;要建立收看《新闻联播》、收听广播、读报制度并督促落实,以培养他们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此外,社会上各种文化的熏陶,意识形态的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思想工作时不能单纯只讲大道理,而应当理顺思路,结合国防生关心的待遇、条件、工作环境等情况加以引导和正确认识。

二、加强培养国防生军事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狠抓军事技能和体能训练国防生善于把握地方高校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学习勤奋刻苦,文化基础知识扎实,但部分同学爱军精武的动力不足,参加军政训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

在国防生中,普遍存在着自己被确定为国防生就业、前途等就进了“保险箱”的思想,对新军事变革对他们将来到部队工作带来的严峻挑战认识不足,对做一名合格军官所必需具备的军政素质要求缺乏清醒认识和紧迫感。

高校复合型国防人才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高校复合型国防人才教育管理模式探究

人才培育新机制。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质上是人才发展过程, 时, 实现 “召之即用”, “各显其能”, 精准衔接技术、 国防产业的
输入资源, 强化理论、 实践综合力量的整体活动, 对于国防人才新 全方位管理态势。
时代的发展将产生改革与创新的互动效应; 对于培养模式、 体系而
2.设置师生互动与联合管理小组, 强化学生自我综合性管理。
要, 新管理模式将极大程度上弱化行政命令、 指令性研究任务与科 程本质上是高校为平台集成的培养路径、 教学资源进行合理平衡并
研项目分配, 适度削弱行政权利, 在科研领域强化对个人、 组织、 分配过程。 复合人才发展过程需要复合资源在属于自身的维度上充
群体建设的自由度, 将每个领域的专长人才, 以国防需求为引导而 分供应, 在合适的时间段、 实践机构与组织中发挥其作用; 调配该
者进行逐步理解、 实践与消化吸收的基础上, 需要通过类似的新管 压力型管理模式而削弱本可能存在的学术合作机遇。 在管理模式多
理模式、 规章制度及对应形成的管理思维、 角色进行衔接, 将高校 元化、 服务体系扩充的基础上, 教师与学生就国防技术、 管理研发
本较为缺乏的社会实践、 产业发展、 军工技术交流等经历与机遇, 领域进行互动, 需要中间平台支撑, 以学院、 机构为中心的师生互
模式应为该类人才发展提供完善、 便捷、 全面而体系化的资源供应 渠道, 也是该类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建设思路, 同时还是社会与 高校间实现跨领域、 全方位、 多维度合作的制度与体系支撑。
1.依托国防人才培养平台与多元路径, 建立完整管理服务链。 国防复合型人才培养, 所通过的培养路径, 依据综合性教育教学平 台、 机构等提供教学资源, 提供理论、 实践研究可持续发展。 国防 联合体、 企业等跟随技术、 理论引领而逐步扩充, 该类群体将成为 复合型国防人才可持续发展人选。 国防复合人才管理模式的建构过

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精选文档

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精选文档

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国防生是改革开放后,国家为了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和加速部队建设转型而培养的新鲜血液。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是军队干部培养制度的重大创新。

从军队培养国防生的现状看,培养的模式已初见成果,基础教育与军事化教育在逐步完善。

但是,培养方面仍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培养与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国防生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各类院校培养国防生有着近10 年的摸索和实践经验,培养模式和培养体制不断在提升和完善,但是,在军事素质培养方面,管理机制如何更好地与军队现代化要求相匹配始终是院校内部急需解决的问题。

学员的生活、学习、训练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应的管理制度做支撑,才能确保其余工作顺利开展。

目前院校大部分培养与管理机制都是长时期使用同一种,或是直接使用上级组织制定的,各级领导没有详细分级负责的体制,不能系统地安排与谋划国防生培养工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培养对象的不断变化,没有及时对该院原有的旧制度进行相关调整和修改,出现管理力度不够、管理成果弱化等现象,显然这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中军队人才培养的要求,影响了国防生整体的培养工作。

国防生除了在院校学习期间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信息化战争知识、部队管理知识,还要有能力将自己的军事素质和这些知识融为一体,这就要求院校能够建立基础知识和军事素质相协调的培养机制, 完成军事知识 从单一向复合转变的过程。

2 军事素质培养有待加强国防生军事素质的培养是衡量军事人才是否合格的重要标 志,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国防生在军事素质的培养方面 存在一些问题, 制约了国防生军事素质的提高, 也成为国防生培 养与管理工作中的障碍。

2.1 军事素质薄弱国防生在地方大学大部分时间学习的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 论知识, 他们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弱, 缺少实践经验和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 对现代化战争中需要用到的武器装备更是 的基本军事素质标准。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国防生是国防建设的后备人才,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落实到“学”、“军”、“兵”三位一体。

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内涵形式应该表现为:以突破知识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的大学素质教育;以忠诚祖国、履行使命、勇于牺牲为核心价值的军政意识教育;以奉献、纪律、服从意识为内核的军人品质教育;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身心素质教育。

其素质高低对国防建设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国防生教育管理至关重要。

但目前,国防生教育管理存在5 大冲突,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在结合工作实际的基础上,着重从5 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为提高国防生素质,增强国防生教育管理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一、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内涵2008年教育部、人事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联合颁发了《国防生教育管理规定》。

《规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国防生学籍管理、军政训练、日常教育管理、违约淘汰处理、国防奖学金管理等作了系统规范。

《规定》注重遵循普通高等教育规律,教育、训练、管理等政策设计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保证国防生接受正规的大学教育,体现国防生应有的“学味”。

《规定》又注重体现军事人才培养需求,把军政训练纳入高校教学内容,突出政治素质、指挥能力和体能训练,突出军人意识、军人作风、军人气质的养成,使国防生具备应有的“军味”和“兵味”。

由此可见,国防生的教育管理必须落实到“学”、“军”、“兵”三位一体。

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内涵应该表现为:以突出知识能力培养为着力点的大学素质教育;以忠诚祖国、履行使命、勇于牺牲为核心价值的军政意识教育;以奉献、纪律、服从意识为内核的军人品质教育;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身心素质教育。

从普通高校培养国防生的实践和研究来看,国防生培养是一项部队和学校共同参与、全方位协作的新型育人模式,其系统性、特殊性以及规律性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国防生群体存在的现实问题目前,国防生的管理由地方院校与选培办共同参与,协同管理。

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提高培养质量论文

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提高培养质量论文

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提高培养质量论文加强国防生养成教育提高培养质量论文摘要:国防生是介于军校生与地方普通大学生之间的特殊群体,应该集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加强养成教育,拓展教育途径、创新形式内容,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国防生养成教育培养质量依托全民高等教育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正处于探索和实践中。

要切实做好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就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利用地方高校的资源优势,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借鉴军校培养的优长,形成鲜明的培养特色,明确培养目标和在校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积极拓展途径、创新形式内容,提高培养质量。

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思路党和国家把培养国防生的任务交给地方高校,是对高校高度的政治信任和政治重托,也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高校应尽最大的努力,投入最好的条件,把最优秀的学生培养输送给部队。

要把国防生培养工作做得扎实有效,首先必须明确“为什么要培养国防生,培养什么样的国防生和怎样培养国防生”的问题。

国防生是介于军校生与地方普通大学生之间的特殊群体,应该集两者之长,避两者之短。

要着眼于部队对新型军事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实际,科学确定工作思路。

由于国防生毕业后还有统一集训过程,所以在校期间,国防生培养工作要做到“两高三强一基本”,即培养“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的作风纪律观念和基本的军事素质”。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是首要任务,此项工作与普通生同步进行。

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重点加强养成教育。

工作中应坚持“四个结合”,即分散教学与集中管理相结合、学校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纪律约束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服从命令与开拓创新相结合。

坚持以部队需要为导向,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国防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理念,做到一切工作为国防生成长成才服务、一切工作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服务。

大一国防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模式探讨

大一国防生转型教育的“一二三四”模式探讨

国防生是国家培养 的“ 军政兼优、 掌握现代科学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1 — 1 4
网络 出版 : h 仕p : l l w ww. e n k i . n e t / k c ms / d e t a i l / 4 5 . 1 3 3 3 . 1 ) . 2 0 1 5 0 1 1 9 . 1 6 5 8 . 0 2 5 . h t ml

、 一
个 中心 目标
在新生转型教育 中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 ,需要完成 从 中学生 到大学 生和 从普通 学 生到后 备军 官两 大角
色 的转 换 。 一 方面 , 和 其他 普 通 大学 生 一样 , 国 防生 刚 刚从 高 中进 入大 学 , 第 一 次独 立 生活 , 在思 想 、 学
尤其 是一 年级 国防生刚从 中学 进人 大学 , 生活 环境 、
的特殊要求网 。 为 了使 国防生毕业 以后能够迅速适
应军队工作的要求 , 高校肩负重任 , 必须严格遵循国
家教育方针 , 积极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 以培养“ 政治 合格、 成绩优 良、 品行端正、 身心健康 , 志愿献身国防 事业” 的后备 军 官为 中 心 目标I 4 ] , 创 建 适合 国 防生 的 教育成长环境 , 优化 国防生管理体制, 全面提高国防
国防生是军 队根据生长干部补充需要 , 依托普
通 高 等学校 ( 以下简称 高校 ) 培养 、 享受 国防奖学 金 、 毕业 后定 向分 配 到 军 队工 作 的 地 方 大学 生 【 l 1 。 国防 生介 于 军校 学 员 与 普 通 大 学 生 之 间 的 特 殊 角 色 定
文 化知识 ” 的新 型 军事 人 才罔 。 根 据 国防建 设 和 军 队 的需 求 ,高校对 国防生 的培养也 不能 等 同于普 通大 学生。 既要 培养 他们 优秀 大学生 的基 本素 质 , 还 要培 养 他们后 备军 官 的基 本 素质 ,尤其要 突 出现代 军人

略论双重管理教育模式下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

略论双重管理教育模式下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
2 0 1 3 年第 2 期 第2 9 卷( 总第 1 6 8 期)
南京政治学 院学报
J o u ma l o f P L A Na n i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o l i t i c s
No .2, 201 3 Se r i al N O.1 68 Vl 0 1 . 29
略论双重管理教育模式下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
周 南平 , 李晓华
( 南 京 人 口管 理 干 部 学 院 , 江苏南京2 1 0 0 4 2 ; 南 京 邮 电大 学 , 江苏南京2 1 0 0 2 3 )
摘要: 国防生既是大学生又是 军队依托地 方高等 院校 培养的后备军官 , 这 种双重身份要 求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文化 知识 , 也要 熟练掌握 军事知识与技 能。 同时, 国防生角 色的双重性 也决定 了其管理教 育模 式有别于普通大学生。 目前 , 国防
基金项 目: 江苏省教育厅 高校哲学社会科 学研 究项 目“ 双重管理教育模式下的国防生综合素质培养研 究”( 2 0 l 1 S J B 8 8 0 0 3  ̄ 作者简介 : 周南平 , 南京人 口管理 干部 学院副院长, 研 究 员。 李晓华 , 南京邮电大学团委 副书记 。

1 3 9—
保 打赢 战争 和维 护 国家利 益 。 早在 1 9 9 9年 , 教育部 、 财政部 、 人 事 部 和 解 放
国 防生作 为高 校学 生 中的一 个 特殊群 体 , 具备 大 学
生和后 备 军宫 的双 重 身份 , 这 种角 色定 位决定 了其 管理教 育模 式 的双重 性 。 作 为普 通 大 学 生 的管 理 教 育模 式 。高 等 教 育 将培养德 、 智、 体 等 全 面发 展 的社 会 主 义事 业 的 建

论切实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路径和思考

论切实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路径和思考

论切实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的路径和思考随着国家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防建设成为了我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生作为国家培养的未来军事领袖和科研骨干,其培养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

然而,当前国防生培养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培养模式不够灵活、教学资源不足、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等。

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国防生培养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优化培养模式,实现个性化培养目前,国防生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军事+学术”为主线,即军事教育和学术教育并重。

但是,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能力和未来发展方向都不同,因此需要个性化的培养模式。

在培养国防生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为其量身打造培养计划,实现个性化培养。

首先,应该加强军事教育与学术教育的结合,推进“军事+学术+实践”的全方位培养模式。

在军事教育方面,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和军事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军事素质和实战能力;在学术教育方面,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在实践方面,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推进个性化教学。

在教学方法方面,应该注重多元化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座、实验、实践、研讨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兴趣爱好和未来发展方向,为其设计个性化教学内容。

二、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资源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当前,国防生培养中教学资源的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如何完善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应该增加教学资源的投入。

国防生培养是国家的重要战略,应该得到充分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国防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为国防生的培养提供更好的保障。

其次,应该建立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关于深化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关于深化国防生培养与管理工作的思考

着 力做好 以下三点 :


加强 培养 国防生 献身 国 防事 业的
理想信 念 往 重 思想教 育 的引 导工 作
政 治合格是部 队人才建设 的第一标准 ,
因此, 必须加强 培养他们 军事训练 的 自觉性
和积极性 , 狠抓军事技能和体 能训练, 以达 到

加强对 国防生 的思想政治思想思想教育 , 是 新 形势 下确保 高素 质军事 人才 培养质 量 的 关键 。首先要充分发挥签约高校政治理论教 学 的主导作用 。 在大学就读期 间, 要高度重视 国防生 的政 治理论课 教学, 紧紧抓住 中 国特
放 、 自由的特点, 国防生普遍 思想活跃,“ 社
生 政策 十余年 以来 ,国 防生的规 模 日益壮 大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等问题也 日 趋成 为国防生培养 的重 中之重 , 对提高 国防生整
体 素质 及改善 军 队干部 队伍知识 结构 和整
习环境和浓厚 的学习氛 围, 学 习勤奋刻苦, 文 化基础知 识扎实 , 但部分 同学爱军精 武 的动 力 不足 , 参加军 政训练 的积 极性和 自觉性不 高。 在 国防生 中, 普遍存在 着 自己被确定为 国
体 素质有着深远 的影响及重要的意义 。 加强 并抓好对 国防生 的教育培养与管理工作 , 应
防生就业 、 前途等就有了保 障的思想, 对新军 事变革 对他 们将来 到部 队工作 带来 的严 峻 挑战认识 不足, 对做一名合 格军官 所必需具
备的军政素质要 求缺乏清 醒认识 和紧迫感 。
为提 高国防生 的军事素质 , 不仅要坚持
课 堂受教 ,提高军事知识贮备 ,还应加强培
前 卫, 头脑灵活 , 与军队条令条例要求差距较 大。他们遇事善从理论层面上追根溯源 、 刨

加强高校国防生军事教育的探讨

加强高校国防生军事教育的探讨

-220-加强高校国防生军事教育的探讨李建伟罗善华王明明(哈尔滨工业大学军事教研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00)随着我军建设由数量规模型、人力密集型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的转变,对于干部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主要依靠部队自己培养干部已经不能满足部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须拓宽选拔培养高素质军队人才的途径,进一步发挥普通高等教育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国务院、中央军委做出了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重要决策。

切实提高在校国防生的军政素质和专业素养,使他们毕业后尽快适应军队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点工作。

而军事教研室专业优势应成为学校培养在校国防生的骨干力量,特别是在军政培养和训练方面应起到主导作用。

1军事教研室在国防生培养方面所具有的优势首先,军事教研室在军事理论研究和教学方面资源丰富。

这是普通高校为在校的国防生提供必要的军事理论知识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军事教研室在有关军事实践方面具有有利地位。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国防生的有关规定,在校国防生在按照学校培养目标,完成规定课程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参加必要的军政训练,并利用寒暑假集中到部队参观见学和实践锻炼。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的军事教研室将协助驻校选培办担负组织、协调及信息反馈等作用。

再次,军事教研室有与在校国防生心理沟通方面的优势。

军事教研室与国防生接触和交流机会相对较多,这使军事教研室在对国防生进行有关军事、政治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军事教研室在国防生培养方面能够起的作用一是勤做沟通,关注在校国防生的心理动态,进行有针对的政治性教育,提高政治素养。

我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这就对国防生的政治教育提出很高要求。

军事教研室在沟通方面的优势,使其与高校的辅导员共同成为在校国防生政治教育中的主力军。

二是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和活动组织,不断提高国防生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的水平。

三是因势利导,培养和增进在校国防生对于军事知识兴趣,提高其投身国防事业的热情。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国防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国防生军事基础教育训练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内容摘要:国防生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满足中国军队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地方高校选拔和培训国防生是加快军队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为军队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赋予地方高校的历史使命。

在国防生的管理上,一定要抓住其特点,认清军事化管理和大学校园生活对立统一的关系。

根据大学校园的实际情况,通过准军事化管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纠正其不足使其长处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管理、大学。

一、国防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现状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有关单位依托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

符合条件的保送生也可申请成为国防生。

国防生与军队有关单位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享受国防奖学金。

国防生完成规定的学业,参加统一组织的军政训练,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其实西方国家早就有这依托国民教育为军队培养人才的优良传统了,如美军利用地方大学培养军官的思想和实践早在十九世纪初即已产生。

美军认为,要提高军官的培养质量,单靠军队自办的院校是远远不够的,必然依靠地方高等教育,借助地方名牌院校的实力,采取军地共育的办法,从而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军官学员,把国家范围内最强阵容的教学科研力量用于培训军官,达到培养出一流军事人才的目的。

美军一般选择与军种专业对口并有权授予学位的工程技术或文理科院校设置后备军官训练团,主要任务是使青年学生志愿者在完成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新军官的任命要求。

参加后备军官训练团的学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完成正常大学的课程,另外每周要进行数小时军事训练,每年夏季还要参加军事演习,经过2-4年时间学习,毕业后陆军和空军学员授预备役少尉军衔;海军学员授正规军官少尉军衔。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最新教育文档

国防生教育管理问题的研究与实践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事人才,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军政兼优、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军事人才的时代需要,更是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必然要求。

2001年5 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空军签订了联合培养空军干部协议书,拉开了国防生培养工作的序幕。

依托培养工作开展后,学校高度重视,对国防生的培养理念、管理模式和实践教学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树立科学的国防生培养理念从接受依托培养任务的一开始,我们就认识到,这不是简单的定向生培养,这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国防现代化事业的政治任务,同时又是高等教育领域中对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因此,我们首先明确了国防生培养理念。

这需要回答几个问题:生的区别;三是与地方定向生的区别。

一是与普通高校学生毕业后入伍的区别;是与军队高等学校学国防生是为军队定向培养的,因此要受到不同于非定向生的定向约束。

国家为国防生提供了国防奖学金,这又不同于地方定向生。

因此,要形成为军队定向培养国防生的长效机制,不能只靠学生的觉悟,需要在制度上有明确的刚性规定,使学生必须服从定向约束。

国防生在地方高校培养,为的是充分利用地方高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受到校园文化和学校传统的熏陶,与非国防生交流融合、相互影响。

因此,我们不赞同举办国防教育学院这样的、用行政方式把国防生与非国防生相对隔离的做法,这样虽然有利于国防生的管理,但不利于国防生的成长。

国防生在校期间需要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而地方定向生不需要。

这就意味着,学校要设立相应的教育教学环节、评价机制和保障机制,确保国防生军政训练的质量。

当然,地方高校做不到,也不应当像军队院校那样大比重的开展军政训练。

但是,我们的目标是使国防生成为学校中的一个优秀群体,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军政训练体现出来的、不同于一般学生的素质和形象。

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教育管理1.建立“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为了加强国防生的培养管理工作,学校成立了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学工处、XX部、驻校选培办、有关学院的领导为成员,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对普通高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思考

对普通高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思考

对普通高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思考摘要依托普通高校培养军队干部是新时期我国国防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就我校国防生培养工作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提出对普通高校国防生教育与管理创新的对策及措施。

关键词普通高校;国防生;教育管理;创新国防生是指根据军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普通高等院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培养的青年学生,或从低年级在校生中选拔培养的本科生。

我校是南京军区在江苏省设立国防生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自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国防生,目前全校共有国防生500余名。

我校国防生队伍逐年扩大。

基本上达到了政治合格、品行端正、成绩优良、身体健康等军人基本素质,受到军区的肯定。

1 由于我校国防生招生起步较晚,尚未建立完善的国防生教育与管理机制,因此出现了一系列不容忽视且亟需解决的问题1)部分人入伍动机不纯,不能正确处理好国家需要与个人需要之间的关系,应该自觉地让个人需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需要,将国家需要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对自身要求不严,标准不高,一切满足于过得去,甚至逃避组织管理,违反组织规定。

2)有的人对部队缺乏了解,对今后工作充满疑惑,对自己的未来丧失信心,“练兵习武”激情减弱,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开始动摇。

3)就业危机感的缺乏,学习动力不足。

国防生是与部队签订就业协议的定向生。

国防生取得毕业资格和相应的学位后,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

与普通高校毕业生相比,国防生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到军队任职,基本不需要为未来工作担心,导致国防生不会面对求职的压力。

因此,他们在学习上没有足够的动力。

而来自农村的国防生表现得比较突出,与其他勤奋、刻苦学习的农村非国防生相比,他们似乎更有优越感。

2 调查发现,国防生对社会的评价总体上比较积极20.18%的国防生对社会充满着希望和信心,认为社会很美好;71.30%的学生认为社会有美好有丑恶;只有近 4.32%的学生认为社会充满了腐败和黑暗,思想比较悲观。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的几点思考

不是为牺牲个人利益而服从国家利 益 , 而是纯属 为个 人利益 , 国防 生 是非常必要且富有成效的一项工作 。但国防生是处在 向成年人过渡 时 当 就是有了一份 比较稳定且 收入较为 丰厚 的工作 。其入伍的 动机不纯 , 期 , 是一个 比较敏感的时期 , 他们 既渴望被关 爱 , 又对过 度的关 爱产 生 逆反心理 。 所以我们对大学生的谈心工作要高度重视 并且因人而异 , 需 对于提高国防 生的培养质量和国防建设都是 非常不利的因素。 部分人 当上 国防生以后 , 对自己是与 部队签 订就业 协议 的定 要运用恰当的谈话方法 , 针 一般而 言我们要具备 “ 四心 即细心、 恒心 、 耐 向生 , 只要能够取得毕业资格和学位资格 , 就能够 在军队获得相应 的干 心、 爱心 , 并把握好五个谈心的原则 : 情理交融 、 的放 矢 、 有 善于倾 听、 因 部地位 , 这样的就业协议导致他们就业 危机感的缺乏 , 使他们在学 校学 势利导 、 实事求是 , 只有这样我们 才有可能有效 地开展对 国防生 的思 想 习的动力明显不足 , 自己的要求降低 , 对 甚至逃避 学校和军 队 的管 理 , 工作。
健全。加 强国防生教育培养与管理 应在做好思想工作、 健全考核监督机制 、 完善 出入机 制方面下功夫 。
【 关键词 】 国防生教 育; 考核监督 ; 出入机 制 国防生的教育培养与管 理工作是一项 综合的 工程 , 其包 含着对 国 育培养与管理的整体环境是高校的宽松环境 , 国防生的学习 、 练等都 训l 防生知识理论 、 军事理论 、 军事体育、 政治理论 等等各个课程的学 习 , 是 处在这样的环境当中 , 很容易受高校和社会上不 良风 气的影响 , 而管 理 使国防生在学 校当中学 习、 生活 、 练等各 个方面 都 训I 国家有效推动 国防建设 的有力 措施 。自 20 0 0年我 国实行 招收国防 生 监督 机制的缺失 ,

在部队逐渐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国防生管理教育的探讨与思考

在部队逐渐信息化的背景下,对国防生管理教育的探讨与思考

部 ” 党 建 局面 , 通 过 日重温 入 党 誓 词 、 纪 参观 革 命 主 义 教 育 基 地 、 立 党 员模 范 床 铺 等 丰 富 有 效 的 设 活 动 , 极 发 挥 国防 生 党 员的 先 锋模 范 作 参考 文 献 积 用 , 国 防 生 党 支 部 建 设 成 为 团结 带 动 国 把 [】孟 威 . 防生 教 育 : 养 “ 地 通用 ” 1 国 培 军 复 防生进步的坚 强堡垒。 合 型 人 才 之 路 [】 学 校 党 建 与 思 想 教 J. 育 ,0 5 1 ) 2 0 (1. 4 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服务性和创新 []杨 富 民 , 2 范淑 琴 . 国防 生 模 拟 连 排 建 制 性, 营造 丰富的具有 国防生特 色的校 管理 的教 育 功能 . 代大 学教 育 ,0 3 现 2 0 园 文 化 () 5. ( ) 过 学 生 会 和 学 生 社 团 开 展 的 活 【】高 雪 . 强 和 改 进 国防 生 军政 训 练 的 思 1通 3 加 动 , 分锻 炼 国防 生 的 综 合素 质 。 充 实行 国防 考f . J 国防 ,0 51 ) J 2 0 (2 . 生 集 中 管理 或 具 备 ~ 定 条 件 的 高 校 , 建 可
1 不 断 加 强 国 防生 思 想 教 育 工 作 , 确 保 培养 出政 治合 格 的后备 军官
() 1 明确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目标 , 出思 想 突 政 治 教 育重 点 。 国防 生 思想 政 治 教 育 工 作 , 必 须 坚持 高 校 为 主 、 军地 共 育的 原 则 , 出 突 国防 特 点和 时 代 特 色 , 贴 国 防 生 思 想 实 紧 际 , 实 增 强 思想 政治 教 育的 针 对 性 、 效 切 实 性 和 吸 g力 、 1 感染 力 , 爱 祖 国 、 以 爱人 民、 忠 主 动 性 。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国防生是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素质的好坏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安危。

文章从国防生情况的概述入手,列举目前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体制、军政训练等方面问题,提出了以训练基地建设、充实师资力量及课程研究开发为主要内容的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新思路。

【关键词】国防生存在问题对策一、有关国防生情况的概述国防生是指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后定向分配到军队工作的大学生,他们在完成相关专业学习的同时,还接受必要的军政训练。

自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清华、北大试点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以来,全国已有117所地方高等院校与四总部、海军、空军、二炮、各大军区以及武警部队签订了依托培养协议,签约院校主要以理工类院校为主,既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院校,也有省重点和非重点院校,这种模式已成为我军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军事人才的主渠道。

现将目前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的状况陈述如下:1.管理形式多样。

在组织关系上,有的直接挂靠总部,有的挂靠省军区,有的挂靠军队科研机构、军事院校、作战部队,还有的挂靠军分区;在机构设置上,主要采用“一办一校”、“一办多校”、“一校多办”等方式;在管理机制上,有的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学院领导和专职辅导员均由学校派人担任,专门负责国防生的学习、训练和教育管理,有的成立协调管理机构,由学校和选培办共同管理,以选培办管理为主,有的并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而是学校指派专职辅导员负责国防生的日常教育管理。

2.居住方式各异。

目前,国防生的居住方式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完全分散,国防生按自然班编制同普通生混合居住;二是相对集中,以院、系为单位,国防生在几个寝室相对集中居住;三是完全集中。

由学校新建专门的宿舍或单独划定学生宿舍给国防生集中居住。

二、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2000年9月开始招收第二炮兵国防生以来,我校(合肥工业大学)在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受到上级部门的一致好评。

国防生资源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模式探讨

国防生资源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模式探讨

国防生资源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模式探讨中小学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文章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国防教育手段、国防教育内容等方面对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进行了探讨。

标签:国防生;服务;国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事关国家兴衰的战略性任务。

中小学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其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我国国防建设的成败。

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当前中小学国防教育还存在师资队伍严重不足、教育的成效性不强等问题,国防生作为中小学国防教育资源的有益补充,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中小学国防教育师资不足等问题,增强中小学国防教育成效。

一、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的可行性国防生是根据部队建设需要,由军队依托地方普通高校从参加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的普通中学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招收的和从在校大学生中选拔培养的后备军官。

高校国防生,既是地方大学生,又是未来的军官,既有扎实的科学理论功底,又有较高的军事素质。

作为一个在相对开放的校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未来军官,国防生有着蓬勃的朝气和活跃的思维方式,使其与青少年群体开展教育活动时更具亲和力,中小学生也能从其身上找到更多的归属感,因而有利于国防教育的开展。

国防生服务中小学校国防教育,是一项创新性的工作。

既可以利用国防生过硬的军事素质在中小学校开展基本的军事技能训练,还可以利用国防生扎实的军事理论知识对中小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军事理论知识教育,普及国防知识。

帮助中小学生在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取得进步,可以促进中小学生对国防、对战争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体验国防建设对国家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爱国热忱和民族危机感。

二、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的途径国防生服务中小学国防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注重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大学期间,国防生接受了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为打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学校专门为国防生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在开展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防生双重教育管理模式优化探讨
[摘要]国防生教育是军队依托地方高等院校培养部队预备军官的培养模式,但由于国防生身份的特殊性,形成了军队与普通高校双重管理的教育模式。

文章分析了当前国防生双重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有关问题,结合实际工作探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对提高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新时期军队培养高素质的预备军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国防生;双重教育;管理模式;对策
一、国防生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两条线,有机结合度不高
国防生既有部队准军官的身份,又有高校在校在籍学生的身份。

国防生在校期间接受高校和驻校选培办的双重领导和管理。

国防生的军政课程和军事训练由国防生选培办直接负责管理,教育管理工作主要由高校负责,驻校选培办予以协助。

但由于双方工作的重心、工作机制不同以及双方工作人员对工作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难于深入沟通和交流,国防生的军政课程、军事训练时间和学习时间时常发生冲突。

由于时间安排不合理,部分国防生上课难于集中精神,完成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存在一定差距,国防生的平均成绩与其它学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国防生分散在同一所院校的不同专业和年级,难于集中教育管理,难于统一安排和协调一致,管理难度高,管理工作的时效性差。

(二)管理队伍和管理机制不健全,措施不到位
目前在担任国防生培养任务的地方高校中,有领导机构,但基本没有针对国防生成立专门的具体办事机构,也基本没有制定专门的管理措施和办法来对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有效管理,更没有针对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设立专项经费。

国防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一般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学院(系)党委副书记或班主任直接抓。

有的抓而不实,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也并不十分理想。

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国防生的调查,认为日常养成能够按部队要求落实的占53%,时好时坏的占38%,落实不好的占9%,其中,认为:(l)受校园环境影响的占86%;个人原因的占14%。

(2)对国防生遵章守纪方面自我评价好的占74%;一般的占19%;不好的占7%。

从调查了解和平时掌握情况分析,国防生因受大学校园自由散漫氛围的影响,自觉守纪、严格要求的意识还不够强,组织纪律性离部队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三)奖学金发放不科学,国防生综合素质提高缓慢
军队选培办直接对国防生综合进行考核,并发放国防生奖学金,给国防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国防生毕业后由军队干部部门按照专业对口、按需补充、面向基层、保证重点、兼顾个人意愿的原则进行分配。

分配工作没有建立在严格的考核基础上,工作直接分配也即毕业后马上就业,免除了他们找工作的忧虑,导致国防生在学习中和生活中普遍存在较强优越感、学习动力不足、学风不良、遵纪守法意识不高的问题。

直接导致国防生自身综合素质得不到很大提高,违背了国防生培养的初衷。

国防生奖学金没有差距,或差距不大,奖学金类似福利,其激励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二、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政治合格”是军队对国防生最基本的要求,政治合格的基础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教育工作的核心是学生党支部教育活动的开展,国防生最基本的身份是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其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依托是高校的学生党支部。

军队选培机构在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积极支持和配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于国防生军政课程、到连队当兵锻炼等教育管理工作整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党的忠诚、对军队的热爱,使国防生在接受党的建军思想、人民军队光荣历史教育的同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校在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中依托学生党支部教育活动,在国防生中积极开展青年马克思主义活动,以培养优秀大学生为主线,加强国防生组织发展工作,根据军队人才工作的需要,争取毕业国防生入党比例达到一定数量。

通过组织发展和教育活动,使国防生在组织上入党的同时,强调国防生思想入党。

注重国防生在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模范遵章守纪,在团学活动、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提高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充分发挥国防生学生党员在学校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国防生的先进性。

(二)加强国防生教育管理队伍建设
高校对国防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是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负有主要责任。

在国防生达到一定规模情况下,高校应当配备专兼职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员。

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熟悉高校学生教
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党务工作经验,热爱军队,了解部队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有关要求,能积极有效地与部队驻校选培办交流和沟通。

部队驻校选培办工作人员应熟悉军队人才培养机制和过程,了解高校培养学生的机制和要求,能将军队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与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有机结合。

独立开展好国防生军政训练教育管理工作,并积极配合好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高校与部队驻校选培办应确定一定的交流沟通机制,定期进行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交流,使双方及时了解国防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排解国防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通过加强合作,不断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国防生军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和有机配合
按照部队“业务精良”“军事过硬”的要求,加强军政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在国防生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即国防生在同一专业同一年级的数量达到至少一个教学班级(30-50人),结合部队军事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针对一个班级进行培养计划的修订,再按照修订的教学计划组织进行教学和训练,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防生军事体育、军事训练计划及达标要求。

如果一个学校的国防生数量能保持一定规模,学校在体育设施建设中可以适当考虑与军队共建一定数量的有针对性的军事体育设施,从而加强国防生的军事体育训练工作,提高国防生的军事体育素质,使国防生军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和有机结合,提高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效率。

(四)加强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国防生学风建设
国防生的根本身份是在校学生,高校按照在校学生进行管理之外,国防生还是准军人,最为有效的管理方式就是准军事化管理:集中居住、集中管理、集中训练。

应根据国防生的特殊身份由普通高校与军队根据部队管理条例,结合普通高校国防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在准军事化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国防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向军队看齐,培养学生强烈的纪律意识和国防意识,增强国防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国防生学风建设,培养他们严格自律的形象。

在平时学习、日常生活和集体活动中,对国防生从严要求,促使他们事事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觉用纪律约束言行,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校纪校规,养成领导在与不在一样、集体活动与个人活动一样地坚决执行命令、雷厉风行、令行禁止的良好习惯。

(五)积极开展国防生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是通过学生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有效方式,国防生的社会实践可同时结合地方、部队的情况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进行,利用地方高校寒暑假有利时机加强国防生社会实践,使国防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部队、提高国防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部队适应能力,一旦进入部队,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部队的生活方式,顺利完成从大学国防生到士兵的转变。

通过有计划的学校假期社会实践、当兵锻炼与社会实践,增强国防生对社会的认识、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对人民军队的热爱。

(六)全面提升国防生综合素质教育
培养合格的军队管理、指挥和技术干部,就是要按照培养高素质学生的要求,在国防生在读期间,按照思想政治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军事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干部素质等综合素质培养,并注重国防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锻炼。

可采取轮流代理班、排长,模拟召开会议、授课、组织训练等形式锻炼实际带兵能力,提高国防生的组织指挥能力。

在平时的学习、劳动、训练和开展各项活动中,要有意识地给国防生交任务、压担子,让他们内有动力、外有压力,激励他们硬活敢揽、艰难敢上、第一敢争的精神,培养他们率先垂范的作风。

(七)完善国防生奖惩管理机制
奖惩是搞好国防生教育的重要手段。

要将奖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正面激励措施,大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广泛开展争创先进中队、争当优秀国防生的“双争”活动,有条件的院校,在评定国防奖学金的基础上,还可设立如“优秀国防生”“优秀国防生骨干”“国防生学习进步奖”国防生单项奖励等,开展风纪和学习竞赛,激发他们求知成才、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

与奖励相对应,惩罚是一种警示和戒免措施,在处理国防生违规违纪的过程中,要依照“尊重事实、依法依规、公正合力、重在教育”的原则;处理要及时,讲究时效;要建立跟踪帮教计划,国防生受到处理或处分以后,要制定教师教官与其谈心制度,帮助其改进缺点和错误,定期作出帮助教育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部部.中国国防生[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8.
[2]钱海志,史洪强,国防生在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12).
[3]孙红军,当前我国国防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6,(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