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课程行动研究
参考资料:《颠倒的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课程协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案例对象:初中教学
案例学科:初中信息技术课程
研究方法:行动研究
张老师
广州市某实验中学
初二(6)班信息技术课
全班20名男生,15名女生
她困惑的是,在翻转课堂中间课堂讨论的效果不是太好,因为大家表面看起来讨论很热闹,但是只流于形式,而且在小组里面,有的同学特活跃,有的内向的学生却是默默的站在一旁旁观。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老师决定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来改善这学期她的一个信息技术课。
在制定行动研究方案之前,张老师还和教研室的其他老师一起讨论,最终才得出了四步的一个研究方案。我们来看一下她是怎么做的。一起来分析课堂讨论的现状,听取其他老师对于提高课堂讨论参与度的设想;其次,她重新设计了自己的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堂讨论的环节重新设计,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行动研究,撰写了总结和反思。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都发放了问卷,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
确定了如此的步骤以外呢,张老师为了保证行动研究的效果。
五个行动研究效度标准:结果效度
程序效度在进行过程中确定新的行动
民主效度重视和认准收集和分析数据
催化效度每节课后都进行反思和对话
对话效度尽量考虑每个人的观点
给学生表达想法的机会
她还参考了Anderson Herr在1999年提出来的五个行动研究效度的标准。比如说在课堂进行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出新目标确定行动研究的新内容,然后不断的收集和整理分析数据,对每一个人都尽可能的进行一个整理和反思,尽可能的与学生对话,考虑学生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呈现自己的想法,行动研究便开始了。张老师邀请了三位同事来听她的课,为期两周的行动研究。
三位同事听课:1 课堂讨论与活动主题枯燥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3提问方式单调、枯燥
4尽管课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所有学习,但是在讨论发言中还是不够积
极
根据会议内容的结果整理,张老师发现主题比较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提问的方式等问题是需要首要解决的。因此,张老师这一次选择了以“主题枯燥”这一点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开展了第一轮的行动研究。
第一轮行动研究——————————课堂活动主题设计
我们来看一下张老师以前的主题,重新设计了自己的课堂活动。
介绍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几种方式和技巧;
介绍如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鉴别和评价?
我是旅游小领队
假如国庆假期你要跟父母一起去北京自助游,作为旅游小领队,你需要事先查询一下信息:
1要去那里?(安排北京五日游的最佳路线)——结果反思: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2如何往返?(安排最合适的交通方式)一直在看社交网站或者3注意事项。是玩游戏
通过课堂观察的讨论进行反思之后。张老师发现:改了主题之后,学生的兴趣普遍的提高了,有的学生说,下次旅游的时候,可以给爸爸妈妈们支支招了;有的同学说:咱要考虑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这样的改变促成了学生更好的互助协作,也体现了良好的协作精神。但是,在这一轮性的探究过程中间,张老师还发现:有的学生还是在写作中间不参与讨论,一直在看社交网站或者是玩游戏,部分同学这样的话,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于是张老师把如何使这些学生也能够参与到小组活动中
第二轮性的研究:部分同学不参与讨论。
张老师设计了课堂活动记录表,将每一个小组分到不同的角色。然后这些角色还需要互评和自评,在课题结束之后上交。一开始,学生还不太习惯记录这样的活动,也没有领会各个角色对于协作的意义,但是在第三周课堂活动开始。
课堂活动记录表,每个活动中有三到四个角色,每个学生认领其中的一个角色。同时小组内必须进行自评和互评,在每次课结束后上交。
第3周:教学观察与反思:1 渐入佳境
2 学生的参与度显著提高
3 有些同学回报是猴子信心不足,担心自己表现不佳影响小组
学生已经慢慢的进入了状态,而且课堂参与度也明显的提高,大部分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但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同学在汇报的时候表现的信心不足。而且担心自己的表现还会影响到团队的成绩,所以在小组协作方面还有待提高。张老师又把“提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确定为下一轮行动研究的主要目标。
第3轮行动研究:提升小组成员间的协作
首先他要求小组间在汇报之前都需要进行预演,然后组内的成员要相互给到建议。
鼓励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协作,每次小组汇报前都需要在组内进行预演,在内的成员给予建议。同时张老师奖给每个汇报的学生一些小奖励。通过这样的调整之后,张老师在教学反思的时候发现,第三轮性的研究,虽然是最难的网页制作专题课,但是学生也表现出了很好的参与性,部分同学能够进行一些比较深入的讨论了。
教学观察与反思:为期一个月的《网页制作》专题课,难度较大,但是学生已经能够很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部分学生有较为深入的讨论,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之间也能够互相鼓励和支持。
通过课前和课中的一个问卷分析,张老师总结出三次的前后对比
是个人的表现以及小组的表现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通过三轮的行动研究,张老师在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她在同组(信息组)的教学会议上介绍了自己
的行动研究的过程、反思和总结。通过与其他老师的交流和沟通,张老师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间因为人数过多忽略了某些学生“信息化课堂中的个性化学习”,确定下一学期的继续行动研究的主要目标:个性化学习。
推荐专家:苏州市电教馆馆长:金陵
案例学校:江苏省昆山市培本实验小学(2013年下学期)
案例学科:小学六年级语文
研究方法:多班对照实验
培本实小期中期末平均分比较:100、95、90、85、80、75、70.
语文。1、2、3、5四个班是实验班,4班是对照班。用了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翻转课堂以后,发现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很好的发展了,因为他这个梳理文本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力都提高了,当场完成任务的能力也提高了。像这个朗读的能力,这个朗读往往通过微课来完成,既有示范又有方法,然后朗读的水平也提高了,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交往的能力也提高了,这实际上是社会交往的能力,因此呢,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期末考试,实验班平均分85分,对照班90分。实验班考前没复习,对照班考前复习一周。
改进办法:期中考试提前一个礼拜进行复习。通过翻转课堂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强了,梳理文本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甚至于这个朗读的能力,这个语言表达的能力,那个社会交往的能力都得到发展,你应当相信他们,你只要正常地跟他们一起复习,一定能够取得好的成绩,情况就是这样来的。
期末考试,都进行了强化复习,实验班的成绩平均成绩全部超过了对照班。对照班平均成绩90分。
同班教学有效性研究:新型教学法同伴教学
参考资料:《同班教学法—大学物理教学指南》等
案例对象:大学教师
案例学科:大学物理
研究方法:定量研究
马老师开始是讲授法,发现课堂效果不太好:基础概念理解不足,如何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开始查阅文献,文献研究的第一步,他发现传统的讲授法呢,注重的是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传递),而对于知识的理解没有太大的效果,学生的兴趣也不高,而对于大学生而言,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其提高复杂的推理能力。并且积极的同伴合作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自主学习
同伴协作
第一轮研究:马老师通过文献研究了解到了讲授法对于学习效果的某些弊端。
第二轮研究:他把如何开展同伴教学定位于他的研究目标。十年研究,终于在2005年的时候,他有一套固定成型的同伴教学法模式出来。
同伴研究法:采用专门设计的概念测试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概念的解析和深入探究。而这种方式呢,还是通过计算机的投票系统或者是卡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
教师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由老师的讲授转变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这一轮的行动研究,他得出了同伴教学法的这个概念。
但是他还希望检验同伴教学法的有效性,则开始了第三轮研究
第三轮研究:有效性。
马老师选取的是大学专业的基础课程:——《物理导论》。也就是《物理导论》课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涉及5名不同的任课教师。第一年采用传统讲授法,后四年采用同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