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性恶论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讨论人的本性,能
不能排除人的自然属 性?
告子曰:“食、色,
性也。”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
“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犹 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 白与?”曰:“然。”“然则犬 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与?”
2.人类共有的社会属性
君子与小人,其性一也。
不同之处:小人一直纵情性,
君子却可心克服情性,学习礼 义。圣人不仅可以自己克服情 性,还能制订礼义,诱导普通 人克服情性。
化性起伪的关键:环
境教育
实例:
较能执行礼义,以纠正先天
之“恶”者:齐鲁之民 一昧发扬先天之恶,纵情性, 安恣雎者:秦人。
重要命题:涂之人可以为禹
孟子曰:“人之学者,
其性善。” 强调不断学习,以保持 天赋的善性,使其不致于 丧失。
指出“性”“伪”之分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 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 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 之伪。
荀子认为,孟子不懂
得性、伪之分 通过不断地学习,失 去的是性恶,而不是 性善。
普通人通过不断修炼,克报
自己的“恶”,一样可以成 为圣人 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
好人多还是坏人多? 《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軍問: “自然無心於稟受,何以正善人 少,惡人多?”諸人莫有言者。 劉尹答曰:“譬如寫水著地,正 自縱横流漫,略無正方圓者。” 一時絶歎,以為名通。
的行为
“性”与“礼义”(伪)的 关系
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 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
于人之性也。 陶人埏埴而为器,然则器岂陶人之性 也哉? 圣人能为礼义,礼义却不是圣人之性, 而是“伪”。
人性本恶,性与伪是对立的
概念,却不代表两者永远对 立。 用“伪”来克制“性”,达 到“善”的要求。
孟子“性善论”的目的: 1.为封建伦理道德体系
提供理论依据 2.为“仁政”学说提供 依据
荀子”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伪”不能理解为虚伪,
其实是“为”。
生而有好利焉→故争夺生而辞让
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故残贼生而忠信 亡焉 生而有耳目之欲而好声色焉→故 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
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
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 归于治。 由是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
钝金必待砻厉然后利 人性恶,必将待师法
然后正,得礼义然后 治
把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
属性分开 自然属性:恶 社会属性:通过克服 “恶”,以达到“善”
批判孟子“性善论”
《礼论》:性者,本始材朴
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 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 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圣 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 也。
化性而起伪
圣人化性而起伪,礼义生而制法
度,圣人之所以同于众,性也; 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 乎国人矣。 ——结论:凡人欲为善者,为性 恶也。
《告子上》:惻隠之心,人皆有之;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 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隠 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 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 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 之也。
7:28
所以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 有怵惕惻隠之心,非所以内 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 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 聲而然也。
只包括仁义礼智等道德意 识吗?除此之外,还有没 有别的内容?
27:06
《滕文公上》:人之
有道也,饱食、暖衣、 逸居而无教,则近于 禽兽。
二、人性中的“善”
是先天固有的,不是 后天形成的。
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
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 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獨無 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 謂理也,義也。聖人先得我心 之所同然耳。故理義之悦我心, 猶芻豢之悦我口。
告子:仁,内也,
பைடு நூலகம்
非外也。义,外也, 非内也。
告子曰:“性,猶杞栁也;義,猶杯
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栁為杯 棬。”孟子曰:“子能順杞栁之性而 以為杯棬乎?将戕賊杞栁而後以為杯 棬也?如将戕賊杞栁而以為杯棬,則 亦将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 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人皆可以为尧舜
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
暖,劳而欲休 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 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 者,将有所代也。
子让父,弟让兄……皆反于性
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 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 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 ——结论:人之性恶明矣,其 善者伪也。
孟子曰:“人之性善。”
荀子:如果性善,要圣人或
对王干什么? 性善则去圣王,息礼义矣; 性恶则与圣王,贵礼义矣。
人的自然属性是不是人性的一部
分? 人的自然属性是否有所谓善恶? 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 生而有耳目之欲而好声色焉
有没有必要从人的社
会属性出发来看待人 的自然属性?
猩猩的攻击行为 豹子的拾婴行为
人类小孩虐待小动物
孟子的“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
另外一些人性论
性有善有恶论。王充
《论衡》所载周人世硕 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 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 则恶长。
性无善不善论
告子:性犹湍水也,决
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 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 善也,犹水之无分东西也。
或曰:“性可以为
善,可以为不善。”
法家:人性逐利,趋
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管子》:夫凡人之 情,见利莫能勿就, 见害莫能勿避。
《韩非子· 内储说》:
利之所在,则忘其所 恶,皆为孟贲。
孔子:性相近,习相
远。
孟子“性善说”
《滕文公上》:孟子道
性善,言必稱堯舜。
观点:一
、人类的社会属性
是人的共同本性,包括仁义 礼智等道德意识。人类的自 然属性不是人的共同本性。 人类的自然属性与禽兽无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