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故都的秋》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教案
【教学目标】
1.以情驭景的写作特点。联系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重点)
2.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形”与“神”的关系。(难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呢,更是风情万种,千姿百态,她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古往今来,咏秋的佳作很多,但着眼点却各不相同:秋风萧瑟,残荷听雨,秋有声;霜叶黄花,秋草碧绿,秋有色;天高云淡,北雁南飞,秋有形,就总体来说,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今天,我们携手步入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来品味他笔下那特有的“故都秋味”[课件1欣赏几张秋天的图片,进而展示课件2:课题,课件3:学习目标]。
二、简介作者[课件4、5]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江人。家境贫寒,3岁丧父,1913年留学日本,在那倍受屈辱和歧视。满腔热情回到祖国,但看到的是战乱不断,遇到的是失业与居无定所。黑暗的环境,个人不得志的经历,使他思想苦闷,性格抑郁敏感,在文艺观方面,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止如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作品带有感伤的情调。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出奔》等。
三、背景提示[课件6]
1933—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国民党政府对外投降,对内镇压,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游山玩水的生活,郁达夫曾这样形容自已:“每天吃点精致的菜,喝点芳醇的酒,睡睡午觉,看看闲书,不愿意将平时和行动有所移易;总之懒得动。”这期间,作者写了大量的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1934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研习课文
(一)题目释义[课件7]
“秋”是作者全文描写的核心内容。“故都”表明作者写作的地点,指“北平”,但是作者不说“北平”,说“故都”,是要表达深切的眷恋之意。题目明确而又深沉。本文写于1934年,作者为了摆脱颓废的心态,从青岛转道北平赴秋、寻秋,实际也是寻找他那恬静、清新的心境。
(二)听音乐读课文析结构
1.[课件8](听钢琴曲《秋日私语》,读课文,概括本文结构:总—分—总)
2.总体把握文章思路[课件9、10、11]
第一部分(1、2):总写,①对北国之秋的感受:“清、静、悲凉”(中心词)。②江南之秋:看不饱、尝不透、玩不足。
第二部分(3-12):分写,描写了五幅画面——①清晨静观;②槐树落蕊;
③秋荷残声;④秋雨话凉;⑤果树奇景。
议论: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瑟的感触。
第三部分(13、14):①南国之秋的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②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眷念之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三)具体研习合作讨论解惑明确
要求[课件12]:(分组讨论研习,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各小组分析讨论以下几个问题[课件13]:
1.3-11段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这些画面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清、静、悲凉”?作者为什么不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2.本文是写景文,为什么插入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南国之秋?
4.本文的“形”是什么?“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给出一定时间讨论,要求学生用规范的语言答题)
[课件14-17]
问题1:3-11段描写了几幅秋景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的内容。这些画面从哪些方面突出了“清、静、悲凉”?作者为什么不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
讨论明确:
第一问:秋鸽、秋花、秋槐、秋蝉、秋雨、秋果(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似花非花的落蕊和灰土上留下的丝纹,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息列索落的雨声,缓慢悠闲的人声,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
第二问:“清”指清闲。闲坐,喝茶,细数日光,俯身看牵牛花,听鸽声,看扫帚的丝纹——清闲之人才有这样的闲心,清闲之人才能细心观察,清闲的秋境正合闲适的心境。“静”,指安静。万籁俱寂,静到“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静。“悲凉”是秋景引发的心理感受。蝉哀鸣,牵牛花的颜色,稀疏的秋草等,均可引发落寞、凄清的心境。
第三问:首先,作者所要追求的是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游人云集的风景是难以表现的。其次,专门描写风景区,也失去了“故都之秋”的代表性。再次,把人们见惯的景色写出来也会更感人,达到更强烈的艺术效果。
[课件18]
问题2:为什么插入议论?议论的作用是什么?
讨论明确:作者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相合。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理性的角度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
[课件19]
问题3: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到南国之秋?
明确:写南国之秋是为了南北对比,以南衬北,突出故都的秋才感人至深,令人向往。
[课件20]
问题4:本文的“形”、“神”是什么?“形”“神”的结合点是什么?
讨论明确:
文章的“形”是故都的自然风物,具体说是五幅秋色图。文章的“神”是赞美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向往眷念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结合点”:清、静、悲凉。
[课件21、22]
问题5:关于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颂秋的,但也有人认为是悲秋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由。作者为什么不用明快的笔调来颂秋呢?
讨论明确:
本文是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情绪来颂秋的。开头就可以读到这样的句子:“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北国的秋,却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