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doc
麦子。
《三袋麦子》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9、三袋麦子,下面我将从说 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來对本课进 行说明。
一、说教材《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 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 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 表达了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 的中心思想。
“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是本 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很适合儿童阅读。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 能止确读写木课要求会读、会认的生字,掌握多音字“磨”“干” 的用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3•理解课文内涵,能够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懂得只有播种, 才有收获的道理。
由于本课注重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所以我将本课的教 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从而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地读课文。
因为三种小动物在得到麦子后釆取了不同的做法,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联系上下文,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各抒己见,并在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说教法和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
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谈话法,讨论法和读书指导法。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比较法、讨论法、朗读法和圈点勾画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表演,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表演,通过表 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表演展示
每组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并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 励。
归纳小结:总结全文,提炼中心思想
总结全文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总结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提炼中心思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所传达的中心思想,如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品质。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之处总结
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丰富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阅 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符 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通过讲解课文背景、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主 题思想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 了课文内容。
教学方法多样
课堂氛围活跃
运用了讲解、讨论、示范、练习等多种教学 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 参与度。
加强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提高课堂参 与度。
提供更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拓展材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 好奇心。同时,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意见,不断完善和调整教学策略,以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6
教师自我成长与提升
本次公开课收获与感悟
深入理解了《三袋麦子》的文本内涵和教学目标,对小学语文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 识。
02
故事通过三个小动物的不同行为, 传达了勤俭节约、聪明智慧等优秀 品质,同时也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 合理规划和利用资源。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02
03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朗读课文, 理解故事内容,掌握基本 的阅读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 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识和表达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三袋麦子》说课稿
(一)教学策略
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启发式教学法是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活动and互动来主动建构知识。
1.通过图片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情境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通过设置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和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学习;
4.通过表扬和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快乐。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付出与收获”的道理;学生能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勤奋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二)媒体资源
为了辅助教学,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PPT、故事动画、生字词卡片、小组合作表格。PPT用于展示课文内容、生字词和教学环节;故事动画用于播放故事情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生字词卡片用于帮助学生巩固生字词;小组合作表格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这些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一些实践活动。首先,我会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的角色,然后让他们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个关于这个动物的故事。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词,又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次,我会组织一个小测验,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案【必备】《三袋麦子》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4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内容三袋麦子共几课时3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脉络,了解三个动物的不同做法。
4. 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朗读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读好课文。
难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动物们的不同做法,并读出相应的语气。
教学资源1.习字册、小黑板。
2.童话故事是孩子们十分喜欢读的一种体裁。
课文涉及的憨厚的小猪、节俭的小牛和聪明能干的小猴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动物形象。
预习设计1. 自主练习朗读课文,读准文中生字和词语,通过或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部分词语地意思。
(烙饼发霉麦囤)2.找出小猪、小牛、小猴不同做法的句段画下来,练习感情朗读。
3.思考:假如你也得到一袋麦子,你会怎样做?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读课题(“子”字读轻声)学生针对课题自由发表自己的疑惑。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 预习作业2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2.点评、总结记住字形、生字写美观的方法。
3.在《习字册》上练写。
4.同桌互评。
5.展示自己最得意的记字方法。
6.闭眼书空,出差错的字等书空完毕迅速看书巩固。
● 预习作业31.组号为“2”的学生说词意。
● 预习作业41.朗读展示。
2.小组内过关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6分钟)1.在预习的基础上听老师指点再次归纳。
铭记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
2.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全班交流。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的得到了一袋小麦,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
《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袋麦子》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三袋麦子》教案1 设计理念: 1、尊重中年级阅读教学规律,加强朗读指导,注重默读培养,以读代讲,以说促学,让位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 2、“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在教学中努力引导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参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读出真情,读出滋味,读出个性。
同时,在充分尊重学生多元感悟的前提下,发挥教师的引领点拨作用,提升学生感悟内涵。
3、以词串教学为突破点,既能抓住课文内容的线索,又巧妙的融进语言训练和语言运用,让课堂富有浓浓的语文味。
教材说明:《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快要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他们三个并做出了不一样的评价。
课文的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分角色朗读,创造性表演。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4.在阅读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已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地表演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指导书写生字“麦”:mài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生字、词语,辨析形近字“捧”和“棒”,读准多音字“兴”“干”“磨”在本课的读音。
3.同桌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小学语文_《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的是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礼物——一口袋麦子,小猪、小牛、小猴各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了这袋麦子。
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做出了不同的评价。
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各抒己见,凸现自己的独特感悟、理解。
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将一个开放的课堂还给学生。
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语文的中间学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识字写字能力和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受到心智水平的制约,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从文本表面滑过去。
特别是对于课文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还缺乏深刻细致的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能够借助部首区分形近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故事讲清楚。
3.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体会文中主要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
教学重难点:1. 能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把故事讲清楚。
2.通过“关注语言、抓住动作”的方法体会故事角色中不同的形象。
教具准备:1.课文中重点的段落制成课件,以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2.制作故事中角色的头饰,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用时约2分钟)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童话故事《三袋麦子》。
2.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麦”是本课的一个生字,三横平行有长短,一竖写在竖中线,一撇向左偏一点,横撇一笔写下来,最后一笔捺舒展。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对中年段的要求提到: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此环节的目的通过学习课题随机学习生字。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用时约8分钟)1.初读课文让我们赶快读读这个故事吧,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预习刚才在读课文时,这些字音你读准确了吗?第一组:迫不及待憨厚可爱哈哈大笑晒晒太阳透透风舔了舔嘴唇第二组:防访你还能再给“方”加个偏旁吗?第三组:兴奋能干结合字典的解释学习“磨”的读音师结:像这样的多音字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明确字义,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
三袋麦子说课稿
《三袋麦子》(第二课时)说课稿(苏教版)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4课《三袋麦子》的第二课时。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主要讲了土地爷爷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送了一份节日礼物——一袋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小猪、小牛和小猴各自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年后,土地爷爷故地重访,并对小猪、小牛和小猴的不同举措作出了三种不同的评价。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2.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教学重难点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情况,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作为教学的重点;把“引导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作出评价”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该班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为此,我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上,采用了复习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体会课文的语言和情感。
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针对性的问题,课堂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学法上,主要渗透了朗读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法。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注重学生读的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三个小动物的处理方式、结果和性格特征,并抓住童话故事的特点,挖掘空白点,大胆展开想象。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条理清晰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复习导入法:通过检测土地爷爷送给谁一袋麦子?它们是怎么处理土地爷爷给他们的这一袋麦子的呢?从而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并为学习下文作铺垫。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
三年级语文《三袋麦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概括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2)引导学生懂得分享,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
(3)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努力付出才能收获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良好品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故事情节的概括与理解。
1. 教材:《三袋麦子》课文。
2. 教学课件:故事情节图片、生字词卡片。
3. 教学道具:麦子实物、思维导图模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麦子的了解,引出课题。
2. 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生字词,组内讨论生字词的含义。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4. 课堂小结:(1)学生分享对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他们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
2. 拓展作业:(1)以“我眼中的麦子”为主题,绘画一幅画。
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袋麦子》教案
《三袋麦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快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二、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依据这一理念,我尝试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来品位人物个性。
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也没有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在九到十岁左右,生性活泼好动,思维活跃,对童话故事特别感兴趣。
学生有着极强的求知欲强和表现欲。
学生朗读能力较强,但理解水平有限。
对一些需要讨论的问题有的不够大胆直言,课堂上要以表扬为主,注重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说、积极做。
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牛、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品析重点词句,理解和感悟课文内容。
难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根据课文的语言材料创造性的表演故事内容。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题目是:三袋麦子2、读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师梳理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
标画出课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学语文公开课教案《三袋麦子》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三袋麦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材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三袋麦子》。
本课主要内容是讲述了一只小猪、小鸟和猫三个动物分别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对待麦子,得到不同结果的故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故事的理解。
难点:故事寓意的学生体会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麦子实物等。
学具:作业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农村麦田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
然后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三袋麦子》与麦子有关,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5分钟)3. 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跟随故事的发展,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分析故事寓意。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
6. 课堂小结(3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三袋麦子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种在田里,孵小鸟猫:埋在土里,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小猪、小鸟和猫分别得到了多少麦子?(2)他们是如何对待麦子的?(3)你认为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1)小猪得到了一袋麦子,小鸟得到了一袋麦子,猫得到了一袋麦子。
(2)小猪吃了睡,睡了吃;小鸟把麦子种在田里,孵小鸟;猫把麦子埋在土里,发芽生长。
(3)我认为他们的做法不正确。
小猪只知道吃,不知道珍惜;小鸟虽然有创意,但没有考虑到麦子的用途;猫虽然有想法,但没有实际行动。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珍惜麦子,合理利用。
2. 想象一下,如果你得到了一袋麦子,你会如何对待它?请用文字或者图画的形式展示你的想法。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
《三袋麦子》案例分析(优秀6篇)《三袋麦子》案例分析篇一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9课《三袋麦子》。
一、教材分析:《三袋麦子》在是一篇童话故事,一共有九个自然段,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
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学生对这篇课文有浓厚的兴趣,因为文中有他们喜欢的动物形象。
二、学情分析:我班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充分的想象力,善于发表个人意见。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文内容故事性强,线索比较清晰,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讲故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表演。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会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语气2、会揣摩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并结合自己的领悟大方的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教学时,我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教学的重点,“能正确的评价三个小动物,抒发自己的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在这堂课中,我采用了情景导入法,讨论交流法,合作表演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去诱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学法: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主要渗透了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地听、说、读、议、演等去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条理清晰。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简洁的导入往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复习导入,通过对上一节课字词以及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三袋麦子》说课稿
三年级《三袋麦子》说课稿三年级《三袋麦子》说课稿5篇三年级《三袋麦子》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的内容是《三袋麦子》。
《三袋麦子》是苏教版三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和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全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
同样是一袋麦子,由于个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法,结果是不一样的。
这篇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浅显易懂,人物个性鲜明,很适合儿童阅读。
我对〈〈三袋麦子〉〉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讲述故事,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多音字“干”的用法;2、通过故事,让学生懂得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的道理。
我对教学的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1、重点:讲述故事内容,对小猪、小牛、小猴的不同做法,能做出评价并说明理由。
2、难点: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根据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我准备的材料是:1、教学挂图:它颜色鲜艳,直观形象,能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2、三种小动物的头饰:它能让学生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帮助他们体验角色。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我设计的教学步骤是:通过“读”、“比”、“演”、“议”四个环节,进行扎实的训练,让学生理解课文。
在两课时的授课时间内,第一节课以学习生字为主,第二节课以学习课文内容为主。
今天我说的是第二课时。
具体环节如下:开始环节:激趣导入。
在黑板上出示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小动物的画像,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提出问题:你脑海里的它们是怎样的?让学生思考后用“——的小猪;——的小牛;——的小猴。
”这样的句式回答,在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入课文。
(多可爱的小家伙呀?它们就是今天故事中的主人。
土地爷爷给他们各送了一袋麦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这部分时间约三分钟。
基本环节:这部分是重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步骤和方法: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小班语言《三袋麦子》教案(通用15篇)
小班语言《三袋麦子》教案小班语言《三袋麦子》教案(通用1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语言《三袋麦子》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语言《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讲述这个故事,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出对话的语气。
教学重点、难点:1、练习讲好这个故事。
2、知道小猪、小羊、小猴谁的做法好,体会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教学安排:2课时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三个可爱的小动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精彩的童话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三袋麦子》。
(板书课题,齐读,注意子读轻生。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学生充分自由提问)二、初读指导1、自学课文(1)自由轻生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讲了个什么故事?(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并理解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烙饼发霉虫蛀麦囤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一类生字词:麦子迫不及待保存杂粮防止搬到拜访仍然节俭神秘收获二类生字词:馒头烙饼发霉虫蛀舔舌头憨厚麦囤熟词:礼物黄灿灿饱满感谢可惜回味忍不住夸奖抚摸兴奋聪明(2)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指点学生读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韵母,边音、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烙饼:在热锅上烫熟的饼,本课指小猪做的小麦面饼。
发霉:指小麦生了霉菌。
虫蛀:被虫咬坏。
麦囤:存放较多粮食的器具。
(图示)课文中还有一些词语在精读课文时去体会理解。
三、理清脉络默读课文,按快要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个部分,说一说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后讨论:第一部分(14自然段)讲三个小动物都以外地得到了一袋麦子,他们各自作了处理。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
精选《三袋麦子》教案三篇《三袋麦子》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小猪、小牛、小猴三个动物的美好品格。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一些重点词的意思。
5.在阅读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三个小动物的美好品格。
3.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以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头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激趣,引入新课1.教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故事的名字叫:《三袋麦子》。
(出示课题:三袋麦子)2.齐读课题,指导子应读轻声。
3.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学课文教师: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注意老师提出的要求:(课件出示自学要求)(1)先读戴有红帽子的生字,并用笔圈划出来,再勾画出生字、词读读。
(2)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并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边读边标出段。
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课文读连贯。
(4)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学生按自学要求自读课文。
3.教师检查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学习。
4.检查自学效果。
(1)课件出示生字词。
馒头烙饼迫不及待饱满保存杂粮防止嘴唇自豪收获(2)自读,注意练好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一字多音。
(3)指名读,并正音。
(4)请提出你没有解决的字词。
(5)请你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提出要求:(1)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重复。
(2)请你按快过年了一年以后把课文分成两部分,说说每部分讲了什么?2.学生默读课文。
3.指名分段读。
(进行评价,奖励)4.全班交流:第一部分(第1~4段):讲三个小动物都意外地得到了一袋小麦,它们各自作了处理。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
三袋麦子语文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麦子的故事,引发学生对粮食和生命的思考,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1.2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问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1.3 教学内容概述本节课将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三袋麦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他们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
二、知识点讲解2.1 故事梗概讲述一个关于三袋麦子的故事,让学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2.1.1 故事背景在一个小山村里,住着一位老农民,他种了一片麦子。
2.1.2 故事经过老农民把麦子收割回家,把麦子装进了三个袋子。
有一天,他发现一只小鸟飞进了其中一个袋子,他把小鸟赶出去,但小鸟把麦子弄洒了一些。
老农民觉得小鸟可怜,就把另外两个袋子的麦子分了一些给小鸟。
2.1.3 故事结果第二年,老农民发现那只小鸟带来了另外两只小鸟,它们在老农民的麦田里帮忙捉虫、浇水。
老农民的麦子收成非常好。
2.2 知识点2.2.1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经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2.2.2 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辛苦耕种,经历风雨,才能收获粮食。
2.2.3 节约粮食的重要性节约粮食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
三、教学内容3.1 故事讲述让学生听故事,感受故事中的情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3.1.1 学生听故事教师讲述故事,学生认真倾听。
3.1.2 学生分享感受学生分享听完故事的感受,教师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
3.1.3 学生理解故事道理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即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4.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听故事、讨论等方式,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节约粮食的良好习惯,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麦子的生长过程,认识到粮食的来之不易,知道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让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正确读写生字、词语,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能根据课文大意,把课文分为三部分。
小黑板出示学习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土地爷爷看到的用——
a指名读这部分内容,让学生体会“啊“字应读出怎样的情感?
b有感情地齐读这部分内容。
(5)土地爷爷听到了什么?用------划出
小黑板出示学习方法:土地爷爷听到的用------
a指名读这部分内容,知道有感情地朗读
b有感情地齐读这部分内容。
c小猴除了聪明能干外,从这句话中你觉得他还具有怎样的品质?(有礼貌)
(2)从小猪、小牛、小猴的具体表现中,你觉得他们是怎样的人?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组织学生交流第(1)题,教师相机板书
3、组织学生交流第(2)题
A、品位小猪个性
(1)贪吃:从“迫不及待”一词体现
能干:从“各种各样”一词体现
(2)带着高兴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小猪说的话。
(3)齐读第二自然段,品位小猪憨厚可爱的个性特点。
d土地爷爷在小猴家还听到了什么?指名读第八自然段后齐读。
(6)读土地爷爷来到小猴家的这部分内容
(7)指名表演当时的情景,带上头饰。
3、用刚才的学习方法学习土地爷爷来到小猪和小牛家的情景,在书上做好记号。
4、交流来到小猪家的情景
a指名表演小猪“舔了舔舌头”的动作,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小猪说的话,学习土地爷爷听后哈哈大笑时的情景。
(4)想象练习:小猪看到黄灿灿的麦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B、品位小牛个性
(1)勤劳:从“常常”一词体现
节俭:从“看了又看”、“多好”、“保存”等词体现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品位小牛勤劳节俭的个性特点。
(3)想象练习:小牛看到饱满的麦粒,他会说些什么?
C、品位小猴个性
(1)聪明:从“上等的麦种”上体现
(师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评点,并穿插板书)
[设计意图:这个导入环节,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前一课时的学习内容,一方面起到检验旧课学习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让学生整理其脑海里的相关认知储备,对新课学习——研究和认识本课主要人物形成一个经验背景。]
二、研读文本,品位人物品质
1、自由读课文,思考:(1)收到土地爷爷的一口袋麦子后,小猪、小牛、小猴分别觉得这是怎样的麦子,又是如何处理的?
能干:从“全种下了地”上体现
(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品位小猴聪明能干的个性特点。
(3)想象练习:小猴看出这袋麦子是上等的麦种后,他会怎么想,怎么说?
4、齐读第二段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抓住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有感情得朗读体会人物情感,品位人物个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练习,内化课文的语言内容及语言形式。]
四、总结全课
1、在《劳动最光荣》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
(小猪、小牛和小猴都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了收获,只是他们收获的成果不一样而已,其实只要通过自己的合法劳动取得收获,这就是光荣的。小朋友们,各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老师希望大家在创造的同时也要会享受生活,还要懂得节约。)
2、作业:把续编的故事写下来
第二课时:精读课文第二至第九自然段,品位人物个性;通过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
第三课时: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讲讲这个故事,并通过课本剧表演加深学生的体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扼要回顾,导入本课学习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袋麦子》(揭示课题),初步认识了哪几个人物?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形成书面文稿,使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第三课时略)
板书:
9、三袋麦子
人物处理评价
小猪吃完憨厚可爱(享受型)
小牛保存勤劳节俭(节约型)
小猴种下地聪明能干(创造型)
劳动最光荣
课后反思:
本课是一篇很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题材,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也各不相同。面对各不相同的感悟、理解,教师不必强求统一,要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究。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体验、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的素质。从表象上来看,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争辩,甚至争辩并没有什么结论,但从长远看,换来的是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力的解放,这是值得的。
三、展开讨论,形成价值取向
1、一年以后,土地爷爷又来拜访小猪、小牛、小猴,他看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你最喜欢土地爷爷到谁家去,把你最喜欢的这段故事读给大家听,按书上的顺序,读到你喜欢的这部分时便站起来读。
2、到小猴家
(1)看来好多小朋友都喜欢到小猴家,土地爷爷也和大家一样,你们看出来了吗?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抚摸”、“兴奋地说”)
(2)学着土地爷爷的样子做一做动作,有感情地说一说。
“小猴,你真聪明!真能干!”
a同桌互练后展示。
b师生合作展示
c生生合作展示
(3)把土地爷爷对小猴的评价用()标出。
小黑板出示学习方法:土地爷爷的评价用()
(4)在土地爷爷的心里,小猴是聪明能干的,为什么这么夸小猴呢?因为他看到了什么?用——把土地爷爷看到的内容划出来。
b有感情地齐读这部分内容。
c指名表演。
5、交流来到小牛家的情景
a交流土地爷爷来到小牛家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评价的内容。
b有感情地齐读这部分内容。
c指名表演。
6、讨论: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
7、讨论:快过年了,土地爷爷把小猴送给他的那袋麦子送给了你,你准备如何处理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再把五个自然段联系起来,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及情感。一是说说土地爷爷的反应与评价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读书做记号的习惯;二是说说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引导学生多方面思考,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获得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
《三袋麦子》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快过年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牛、小猴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则把麦子种下了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各人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依据这一理念,我尝试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重点句子来品位人物个性。课文中蕴含的道理也没有简单地灌输给学生,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不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获得思想的启迪,不断提高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