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考试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项城二高高三应届班
第二次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文化,中国人所以不同于外国人,中华艺术所以不同于其它艺术,其思想来由仍应追溯到先秦孔学。不管是好是坏,是批判还是断承,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已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并非偶然。
孔子所以取得这种历史地位是与他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分不开的。他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继孔子之后,孟、荀完成了儒学的这条路线。这条路线的基本特征是: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其中,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除儒学外,要推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道家作为儒的补充和对立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与儒家一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孔子世界观中的怀疑论因素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终于发展为荀子、《易传》的乐观进取的无神论,另方面则演化为庄周的泛神论。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孟子的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也演化为庄子的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表面看来,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实际上它们刚好相互补充而协调。不但‚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经常是后世士大夫的互补人生路途,而且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也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与其艺术意念。但是,儒、道又毕竟是离异的。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浪漫不羁的形象想象,热烈奔放的情感抒发,独特个性的追求表达,它们从内容到形式不断给中国艺术发展提供新鲜的动力。所以说,老庄道家是孔学儒家的对立和补充者。
儒家强调的是官能、情感的正常满足和抒发(审美与情感、官能有关),是艺术为社会政治服务的实用功利;道家强调的是人与外界对象的超功利的无为关系亦即审美关系,是内在的、精神的、实质的美,是艺术创造的非认识性的规律。如果说,前者(儒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那么,后者则更多在创作规律方面,亦即审美方面。而艺术作为独特的意识形态,重要性恰恰是其审美规律。
(摘自<美学三书>)1.下列有关孔子“理性主义”精神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用理性主义精神来重新解释古代原始文化——“礼乐”使得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取得了一定的历史地位。
B. 孔子把原始文化纳入实践理性的统辖之下,把理性引导和贯彻在日常现实世间生活、伦常感情和政治观念中,而不作抽象的玄思。
C.怀疑论或无神论的世界观和对现实生活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是“理性主义”的基本特征。并且它以心理学和伦理学的结合统一为核心和基础。
D. 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与美学——艺术领域关系更大和影响深远的道家也同样具有这种理性主义精神。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汉文化所以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文化,其思想来由仍应追溯到先秦孔学。孔子在汉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一种难以否认的客观事实。
B. 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结构和艺术理想、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作用的除儒家外,还有其对立面道家,它是儒家的补充。
C. 悲歌慷慨与愤世嫉俗,“身在江湖”而“心存魏阙”,成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常规心理与其艺术意念。所以,儒、道实质上是离异而对立的。
D. 儒、道离异表现之一就在于儒以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道却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学在世界上成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与孔子在塑造中国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上的历史地位分不开的。
B. 孔子对氏族成员个体人格的尊重,一方面发展为伟大人格理想,另方面演化为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理想,孔子世界观中是充满矛盾的。
C. 儒、道既是对立的,一个入世,一个出世;一个乐观进取,一个消极退避;但前者强调“兼济天下”,后者要求“独善其身”,因此,两者又是相互补充而协调的。
D.儒家对后世文艺的影响主要在主题内容方面;那么,道家则更多在创作规律方面,亦即审美方面,由此看来,儒、道两者对文艺的影响也是有差异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睢者,魏人也,字叔。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
须贾为魏昭王使于齐,范睢从。留数月,未得报。齐襄王闻睢辩口,乃使人赐睢金十斤及牛酒,睢辞谢不敢受。须贾知之,大怒,以为睢持魏国阴事告齐,故得此馈,令睢受其牛酒,还其金。既归,心怒睢,以告魏相。魏相,魏之诸公子,曰魏齐。魏齐大怒,使舍人笞击睢,折胁摺齿。睢详死,即卷以箦臵厕中。宾客饮者醉,更溺睢,故僇辱以惩后,令无妄言者。睢从箦中谓守者曰:‚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守者乃请出弃箦中死人。魏齐醉,曰:‚可矣。‛范睢得出。后魏齐悔,复召求之。魏人郑安平闻之,乃遂操范睢亡,伏匿,更名姓曰张禄
当此时,秦昭王使谒者王稽于魏。郑安平诈为卒,侍王稽。王稽问:‚魏有贤人可与俱西游者乎?‛郑安平曰:‚臣里中有张禄先生,欲见君,言天下事。其人有仇,不敢昼见。‛王稽曰:‚夜与俱来。‛郑安平夜与张禄见王稽。语未究,王稽知范睢贤,谓曰:‚先生待我於三亭之南。‛与私约而去。
王稽辞魏去,过载范睢入秦。至湖,望见车骑从西来。范睢曰:‚彼来者为谁?‛王稽曰:‚秦相穰侯东行县邑。‛范睢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此恐辱我,我宁且匿车中。‛有顷,穰侯果至,劳王稽,因立车而语曰:‚关东有何变?‛曰:‚无有。‛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王稽曰:‚不敢。‛即别去。范睢曰:‚吾闻穰侯智士也,其见事迟,乡者疑车中有人,忘索之。‛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行十余里,果使骑还索车中,无客,乃已。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已报使,因言曰:‚魏有张禄先生,天下辩士也。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秦王弗信,使舍食草具。待命岁余。
(节选自《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3分)
A.家贫无以自资.资:筹集费用
B.留数月,未得报.报:回报、结果
C.故僇.辱以惩后僇:同“戮”羞辱
D.恶.内诸侯客恶:中伤
5.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范睢机智灵敏性格的一组是(3分)
①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②睢详死,即卷以箦置厕中③公能出我,我必厚谢公④王稽知范睢贤⑤于是范睢下车走,曰:“此必悔之。”⑥王稽遂与范睢入咸阳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睢曾周游列国,回到魏国打算给魏王任职服务,可是家境贫寒没有办法筹集活动资金,就先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做事。
B.魏昭王让须贾出使齐国,范雎随往,凭雄辩之才深得齐王敬重。须贾回国,不仅不赞扬他的高风亮节,反向相国魏齐诬告他私受贿赂,出卖情报。
C.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郑安平设法让范雎暗同王稽会面。经交谈,王稽发现范雎是难得之才,便暗中和他约好把他带回秦国的事。
D.王稽向秦王报告了出使情况后,又趁机极力推荐范雎,范雎仍得不到秦王的召见。就这样,范睢等待秦王接见有一年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又谓王稽曰:“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秦王之国危于累卵,得臣则安。然不可以书传也’。臣故载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8.试分析第二联“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在写景上的妙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这首诗,以景起,以情结。写景开阔,抒情细腻。请联系全诗做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2)、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