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评价指导意见(最新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化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一、评价的指导思想

教学评价是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为研究对象,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原理,运用科学可行的评价方法和手段,对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做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

化学课程的评价应根据课程标准和要求,采用评价目标多维、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基本理念,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加以及时、有效地监控,以起到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评价中应全面了解学生的化学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教学质量。

二、评价的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

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着眼于促进师生发展。着眼于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和谐发

- 1 -

展,侧重于观察和衡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表现,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激励教师转变观念,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促进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评价中,应坚持实事求是,力求公正公平,防止弄虚作假。

2.过程性原则

教育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在体现学生主体性基础上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过程应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化学知识测试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要有机的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表现以及发展,都应作为评价的依据,通过过程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评价机制要充分关注教和学的全过程,强调师生的共同参与,让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3.全面性原则

化学教学评价应尊重师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激发师生多方面的潜能,不仅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应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评价内容全面的评价体系与机制,坚持过程与结果评价、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发展等功能和作用。

4.差异性原则

评价既要体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特征,又要为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和发

- 2 -

挥个性特色留有空间,尊重教师和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的不同需求,提倡教师勇于探索、革新,鼓励学生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

5.激励性原则

评价的功能是激励和改进,通过评价,要调动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促使师生积极进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还要以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激励学生,让学生不断尝试成功的喜悦,使每一位学生在不同评价项目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学生的成功就是教师的成功,学生的成功不仅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对教师也是一种激励。

6.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活动标准的确定,都要面对教学实际,既要有定性评价内容,又要有定量评价内容。具体评价内容和标准应该清楚、简练、可测量,使其在实施的过程中易于理解和判断,使评价的过程和结果能发挥诊断、激励、导向等多种功能和作用。评价办法要注重质性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三、评价的内容与指标

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而是从新课程对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发展的要求,提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多元的、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在评价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凸显“三个淡化”和“三个突出”:淡化检查结果,突出诊断改进;淡化业绩甄别,突出激励调控;淡化等级评定,突

- 3 -

出发展评价。以诊断问题为基点,以指导教学为手段,以激励教师为目标,以建设队伍为目的,充分体现发展性评价的功能。教师评价应包括对教师素养的评价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两个方面。

(一)教师素养评价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教师素养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极为重要的因素。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

1.道德素养: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关心维护集体;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2.知识素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修养;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

3.能力素养:全面掌握并处理教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教育机智;创造能力;自修能力;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4.心理素养:健康的心态;完整的人格;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二)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即时评价,它调节和制约着课堂教学活动的进度,具有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多重功能。课堂教学评价应作为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办学质量有着根本的促进作用。

- 4 -

1.教师教学行为表现

(1)教学基本理念:落实三维目标,关注学生已有经验,面向全体兼顾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爱全体学生。

(2)教学目标设计:目标明确具体,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3)教学方法选择: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能力;以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信息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因地制宜选择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4)教学情境创设: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重视合作交流,倡导教学民主,恰当使用媒体。

(5)教学内容处理:准确把握教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挖掘教材内涵,重视联系实际,拓展学生视野,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6)教学基本技能:有效调控课堂,灵活处理问题,教学用语准确,板书清晰工整,教态亲切自然,实验操作规范。

(7)课程资源开发: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发掘有用素材,重视实验室的利用,发挥家庭小实验、小制作的作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和媒体信息。

2.学生学习活动表现

(1)自主性: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提出问题,主动自主探究。

(2)探究性:积极探究实践,积极发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