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需多种形式

合集下载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1、落实各种告知、谈话、签字、登记制度。

2、医患沟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沟通,有床边沟通、分级沟通、书面沟通、实物对照沟通等。

3、沟通要求做好详细记录,记录内容有沟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沟通内容、沟通结果。

4、做到热情接待病人及家属来电、来人投诉,认真、耐心、仔细地听取病人及家属反映的内容,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及时告知在调查后确定时间进行沟通和反馈。

5、积极向相关科室及当事医生调查投诉内容,在此基础上及时与投诉人进行沟通解释,在沟通解释时可以通知当事医生参加,真正做到通过医患沟通来化解医患矛盾。

6、一次沟通解释病人及家属不满意,耐心组织多次进行反复沟通解释。

7、如多次沟通解释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协商解决。

如不满意,及时引导申请行政调解。

8、行政调解仍不满意,积极引导通过司法程序来解决。

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

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三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 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
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四个避免: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
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 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则要以知情同意的形式记录。
医患沟通的方法
预防为主的沟通: 集体沟通:
变换沟通者:
书面沟通:
协调统一后沟通:
实物对照讲解沟通:
方法之一:预防为主的沟通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
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
象,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还应在早交班时
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 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 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交流 工作。
方式及地点之四:出院访视沟通对 Nhomakorabea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
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在出院患者登记本 中做好记录。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 院后用药、休息等情况的康复指导。这种延伸的 关怀服务,有利于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情感的交 流,也有利于培养医院的忠诚患者。 此可以理解为一种售后服务。
沟通技巧
沟通技巧是医患沟通成败的关键,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
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患者的病情,愿为患者 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个技巧: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倾诉,对
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确解释。 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

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

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

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医院内医患沟通和信息共享的管理,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医患关系的稳定和谐,依据《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临床科室、医生、护士以及患者等相关人员。

第三条定义1.医患沟通:指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问题沟通并达成共识的过程,包含面对面沟通、电话沟通、电子咨询等形式。

2.信息共享:指医务人员在符合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的前提下,将医疗信息与患者或其他医务人员进行合理、安全、准确的共享。

第二章医患沟通制度第四条医生责任1.医生应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技巧,敬重患者的权益和个人隐私。

2.医生应认真记录患者的诊疗情况和医嘱,并向患者供应有关诊疗方案、药物使用说明等必需信息,以方便患者理解和搭配治疗。

3.医生应倾听患者的看法和需求,并尽可能解答患者的疑问,供应专业建议和引导。

第五条患者权利1.患者有权获得医生的敬重和关注,有权了解和参加本身的诊疗过程。

2.患者有权要求医生认真介绍病情、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方案,并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3.患者有权要求医生保密个人隐私和医疗信息,未经患者许可,医生不得将其医疗信息透露给他人。

第六条医院制度支持1.医院应建立健全医患沟通管理制度,引导医务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行为,供应必需的培训和支持。

2.医院应供应多种形式的沟通渠道,包含面对面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以方便患者与医务人员进行沟通。

3.医院应建立医患沟通档案,记录医生与患者的沟通内容,作为医疗质控和风险防范的紧要依据。

第三章信息共享制度第七条信息安全保障1.信息共享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规定,遵从医疗伦理和保护患者隐私的原则。

2.医务人员在共享医疗信息时,应采取必需措施确保信息的安全,包含密码保护、访问权限掌控等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第八条信息共享范围1.医院内部医务人员可以依据患者的诊疗需要,共享患者的病历、检查报告、治疗计划等相关信息。

医患沟通需多种形式

医患沟通需多种形式

医患沟通需多种形式编者按:“医师与法”栏目自即日起特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陈文叔教授开设“医患沟通的技巧”系列专题讲座,意在通过专家讲授的内容,帮助广大医务人员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同时,也欢迎读者积极参与,将您的困惑或体会告诉我们。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医院被病人投书于媒体,说医师对病人不负责、十分冷漠。

院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病人的投诉中反复强调:“在整个接诊的过程中,医生都没有抬头看过我一眼,居然把处方开出来了”。

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师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非常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师是认真负责的。

为什么病人要投诉呢?就是因为医师“看都不看我一眼”。

难道“看一看”就这么重要吗?当前许多医院和医务工作者都认识到,在医疗实践中医者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努力把医患沟通作为在医者主导下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不过笔者认为,要做好医患沟通工作,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沟通不仅仅是谈话,谈话是沟通的一种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手段。

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

沟通 communications 是一个外来语,其一般释义有:通信;传达、传授;交易、联系。

我国传播学界和公关学界共同的看法是,传播和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传递、交流和分享。

沟通的内容是信息和观点,它们不是某一个实物,而是关于某一事物、某一过程的描述和结论,因而它们是抽象的。

人们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介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看法和态度传递给他人。

由于媒介的多样性,沟通也就有多样性。

因此医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达着某种信息,传达着我们的感情和态度。

这些恰恰是目前医患沟通中易于忽略的方面。

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10篇)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10篇)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10篇)医患沟通的技巧篇一1、内心要充分尊重患者人生而平等,医护人员首先要尊重每位患者的人格,尊重患者的生命。

另外,也要尊重患者对疾病和诊疗的认识观点,即使这种认识观点是错误的、片面的,也不要强行要求患者去改变,而是要适当适时的进行引导、解释、建议,给患者一定的时间去思考,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2、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患者是最了解自己病情的人,患者的倾诉是医生采集病情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病情信息采集是否全面准确也直接关乎着诊疗的效果。

一个不能耐心听取患者诉说的医生,是无法掌握患者的病情信息的,其疗效很难说是会好的。

3、关注患者医疗费用开支医生除了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外,还要十分关注患者可能承受的医疗费用开支,考虑患者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

“过度医疗”违背临床医学规范和伦理准则,不能为患者真正提高诊治价值,徒增医疗资源耗费。

4、客观如实反映治疗效果人体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十分有限,迄今还有许多疾病难以攻克,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医生应向患者客观如实地反映当前的治疗现状,避免夸大自己的诊疗效果,所谓“神医”是不存在的。

5、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不少患者由于长期受病痛的困扰,心理精神方面也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注意留意患者的情绪变化,要多一些安慰、疏导,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必要时,多和家属沟通,取得理解和帮助。

6、应用通俗易懂语言医生要注意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教育程度,尽量避免使用患者不理解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方式解释病情。

医患沟通的技巧篇二入院一位高龄患者因脑出血昏迷收治入院。

三位家人神色慌张地将其抬到护士站。

当班护士很不高兴地说:“抬到病房去呀,难道你让他来当护士。

”护士虽然不高兴,但还是带领家人将患者抬到了病房,并对患者家属说:“这里不许抽烟,陪人不能睡病房里的空床……”此时,一位家人突然喊到:“你是不是想把我们都折磨死。

”启示:沟通要充分考虑当时的情况,你要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扮演不同的角色。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非语言交流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非语言交流包括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多种方式,它们能够传递更加直观和丰富的信息,有助于医患之间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首先,医生的肢体语言对于患者的信任和舒适感起着重要作用。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姿势,站或坐直,展示出自信和专业性。

同时,医生的手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适当的手势可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清晰度,但过于夸张或不自然的手势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困惑。

因此,医生应该注意手势的适度和自然程度。

面部表情是非语言交流中最直接和重要的部分之一。

医生的面部表情可以传达出他们对患者的关注和理解。

当患者表达疼痛或不适时,医生应该展示出同情和关切的表情,以让患者感到被理解和安慰。

此外,医生的微笑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

眼神交流是医患沟通中最直接和有力的方式之一。

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直视患者的眼睛,传达出自己的专注和关注。

这样做不仅能够让患者感到被重视,还能够建立起更加亲近和信任的关系。

然而,医生也应该注意眼神交流的适度,过于强烈或长时间的眼神交流可能会让患者感到不适或困扰。

除了以上提到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医生还可以通过姿态、身体接触等方式与患者建立更加亲密和信任的联系。

例如,在适当的情况下,医生可以轻轻拍拍患者的手臂或肩膀,以表达自己的关心和支持。

然而,医生必须确保自己的身体接触是在患者的同意下进行的,并且要遵守医疗伦理和法律的规定。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倾听和观察来提高自己的非语言交流技巧。

倾听是沟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医生应该给予患者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

同时,医生还应该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获取更多的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状况。

总之,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和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医患沟通制度及实施细则

医患沟通制度及实施细则
通过加强医患沟通,增进 患者对医疗过程和结果的 理解和信任,提高患者满 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
通过规范的医患沟通,降 低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误解 和矛盾,减少医疗纠纷的 发生。
适用范围和对象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所有医 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
适用对象
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 等;患者包括门诊患者、住院患 者等。
诚信原则
医务人员应诚实守信,如实告知患者 病情和治疗情况,不隐瞒、不误导。
同理心原则
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 ,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提供人性 化的医疗服务。
保密原则
医务人员应严格保护患者隐私和个人 信息,不泄露患者秘密。
医患沟通的方式和途径
面对面沟通
医务人员与患者面对面交流,直接解答患者 疑问,提供个性化的医疗建议。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医疗机构将进一步完善医患沟通制度,加强医 务人员沟通技巧的培训和提高,以提升沟通效
果和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也将更加注重与患者的情感交流和心 理关怀,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和满意度。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对医疗服务需 求的提高,医患沟通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和精准 化,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电话沟通
通过电话等远程方式,为患者提供咨询、指 导和随访等服务。
网络沟通
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患者提供在 线咨询、健康教育等服务。
书面沟通
通过书面形式,如病历记录、知情同意书等 ,向患者传递医疗信息。
03 实施细则
诊前沟通
建立患者信息档案
在患者就诊前,医务人员应详细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 敏史等相关内容,为后续诊疗提 供准确依据。
全体医护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医 技人员等。

医患沟通的分类

医患沟通的分类

医患沟通的分类医患沟通是指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过程,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患沟通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满意度、治疗效果和医生的职业形象。

医患沟通可以分为多种类型,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信息提供型沟通信息提供型沟通是指医生向患者提供医学知识和治疗方案的过程。

这种沟通方式主要是单向的,医生是信息的提供者,患者是接受者。

医生在这种沟通中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易懂,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过于复杂的表述方式,以便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同时,医生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根据不同的患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共同决策型沟通共同决策型沟通是指医生和患者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进行共同决策的过程。

这种沟通方式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自主选择,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价值观和利益诉求,与患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协商,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这种沟通方式能够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三、情感支持型沟通情感支持型沟通是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向患者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这种沟通方式强调医生在治疗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和温暖,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增强患者的信心和勇气。

医生在这种沟通中需要表达出对患者的关心和关爱,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温暖和关怀。

四、信息收集型沟通信息收集型沟通是指医生向患者收集病史和症状信息的过程。

这种沟通方式主要是医生在向患者询问问题和观察症状时进行的交流,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症状,以便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医生在这种沟通中需要注意提问方式和语气,避免给患者造成压力和不适,保持耐心和细心的态度。

五、纠错型沟通纠错型沟通是指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发现错误或不良反应后向患者进行纠正和解释的过程。

这种沟通方式强调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医生需要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向患者提供详细的解释和说明,避免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医生在这种沟通中需要保持诚实和透明,以便赢得患者的信任和尊重。

医患之间沟通的技巧,沟通技巧

医患之间沟通的技巧,沟通技巧

医患之间沟通的技巧,沟通技巧实用资料沟通技巧专题。

医患之间沟通的技巧【1】六种沟通方式通过工作的深入,医院总结出医患沟通制的精髓,即一个要求、两个技巧、三个掌握、四个留意、五个避免和六种方式。

一个要求:诚信、尊重、同情、耐心两个技巧:倾听,请多听家属说几句;介绍,请多对家属说几句。

儿童医院的服务对象是特殊群体,有一个现象是,患儿家属总想把小孩生病的所有症状都告诉医生,这样才算放心,因此掺杂着很多无关紧要的话。

医院要求医务人员,站在患儿家属的角度,认真听取他们对小孩的病情介绍,并不时点点头插上一两名话,表示正在认真倾听;待家长说完后,尽可能多地向患者家长介绍小孩的病因、发展、预后等,使他们对疾病的诊治做到心中有数。

三个掌握:掌握病儿的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情况;掌握患者及家属的社会心理因素。

四个留意:留意沟通对象的受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己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五个避免:避免强求沟通对象即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和语言;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压抑对方的情绪。

六种方式:即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交换对象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和实物对照沟通。

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主动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把这类家属作为沟通的重点对象,与家属预约后根据其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沟通,例如在晨间交班中,除交接医疗工作外,还要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家属不满意的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工作。

交换对象沟通:在医生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困难时,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患方沟通;当医生不能与某位患者家属沟通时,换一位知识层面高一点的患者家属沟通,让这位家属去说服其他家属。

集体沟通:对患有同种疾病较多的患者,医院便召集家属,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进行沟通,讲解疾病的起因、治疗及预防知识。

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心得体会)

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心得体会)

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心得体会)内容导航:6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导语:医患沟通是整个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加强医患沟通可以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院方的信任,增加医者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理解,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医患沟通的的有效方法篇1首先,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医患沟通非常重要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

可使医患双方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

医患沟通是双向性的,医患沟通中的互动、互补和互谅是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医疗活动,还能使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整个病史。

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从而使病人得到更满意的服务,达到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目的,所以说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双方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其次,在医患沟通的过程中,医方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对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医患关系中,医方居于主动地位,双方能否建立良好顺畅的沟通,医方的责任和作用更大一些。

在医疗活动中,要使患方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就需要注意沟通方式和技巧。

一是注重仪表、言谈和行为规范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和体贴,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关注、敏感。

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医方应该注意与患者沟通的一些细节,建立和谐融洽的气氛。

良好的就医环境,医务人员得体的仪表形象,能给患者很好的第一印象,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医务人员对患者合适的称呼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端。

患者对热情、开放、真诚、幽默、可信、忠诚、责任心强的医务人员充满尊敬和信任,而对虚伪、自私、嫉妒、固执、骄傲、冷酷、不尊重人的医务人员往往却会感到讨厌。

在与患者交往时,医生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让患者有思考的余地。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

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医患沟通是医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度。

除了语言交流外,非语言交流在医患沟通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医患沟通中的非语言交流,并分析其对医疗过程的影响。

一、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指通过身体动作、姿态和表情等方式来传达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在医患沟通中,医生和患者的肢体语言可以反映出彼此的情绪、态度和意图。

医生的肢体语言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

例如,医生面带微笑、姿态端庄、眼神专注,会让患者感到医生的亲切和专业,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

相反,如果医生表现出不耐烦、冷漠或者缺乏自信,患者可能会感到不安和不信任。

同样,患者的肢体语言也能够传递出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例如,患者的紧张、焦虑或者痛苦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手部动作和身体姿态来展现。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理解患者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沟通策略。

二、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医患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种非语言交流方式。

通过眼神交流,医生和患者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建立联系。

医生的眼神交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首先,医生应该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这样可以表达出对患者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医生的眼神应该表现出真诚和信任,以建立起与患者的情感连接。

患者的眼神交流同样重要。

有些患者可能因为焦虑、害羞或者其他原因而避免与医生进行眼神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神交流来鼓励患者,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三、姿态和动作医生的姿态和动作可以传达出他们的专业性和自信心。

例如,医生站立时应该保持笔直的姿态,坐下时应该保持端庄而不懈怠。

医生的动作应该流畅而有力,表现出专业性和自信。

患者的姿态和动作也能够反映出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例如,患者可能因为疼痛或者不适而表现出不安的动作,如揉手、踱步或者咬唇。

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姿态和动作,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需求,并作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

四、触摸和接触触摸和接触是医患沟通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非语言交流方式。

医患沟通的实施模式

医患沟通的实施模式

医患沟通的实施模式
医患沟通的实施模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和方式。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实施模式:
1. 面对面沟通:医生和患者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问诊、诊断解释、治疗方案的讨论等方式实现,有利于双方直接交流和理解。

2. 电话沟通:医生通过电话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咨询、随访或药物调整等情况,能够节省时间和资源。

3. 电子邮件/短信沟通:医生和患者通过电子邮件或短信进行
沟通交流。

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咨询、预约或者随访提醒等情况,方便快捷。

4. 在线医患沟通平台:医生和患者通过专门的在线医患沟通平台进行沟通交流。

这种模式可以通过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沟通,方便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等情况。

5. 家庭会诊:医生通过家庭访问或电话等方式与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家庭环境,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这种模式适用于一些家庭医学和终末关怀等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医患沟通的实施模式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医生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择和灵活应用。

重要的是确保沟通的顺畅和有效,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医患沟通的五种沟通方法

医患沟通的五种沟通方法

医患沟通的五种沟通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说说医患沟通的那五种沟通方法。

你想啊,医生和患者之间,那关系得多重要啊!这就好比是一艘船在大海上航行,沟通方法就是那指引方向的罗盘呐!第一种方法,那就是要真诚待人呀!医生可不能板着个脸,得让患者感觉到温暖和信任。

就好像你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满脸笑容地迎接你,你是不是一下子就放松下来啦?医生对患者也得这样,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贴心的问候,那能让患者心里踏实不少呢。

患者心里踏实了,才会更愿意配合治疗呀,这不是一举两得嘛!第二种呢,就是得耐心倾听。

患者有时候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好多苦水想倒,医生可不能不耐烦呐。

你想想,要是你满心委屈地想找人倾诉,对方却一个劲儿地打断你,你得多难受啊。

医生要静下心来,好好听听患者的担忧、困惑,让他们把心里的话都倒出来,这样他们也会觉得医生是真的在乎他们呢。

第三种,要善于解释。

医生的那些专业术语,患者可不一定都懂呀。

这时候就得用通俗易懂的话来解释病情、治疗方案啥的。

比如说,把人体比作一个大机器,这个零件坏了,咱得怎么修,得花多少钱,修好了能咋样。

这样一解释,患者不就清楚多啦?就像你给小孩子讲一个复杂的故事,得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来讲呀。

第四种,得给予鼓励。

患者在生病的时候,那心里可能会很脆弱,很容易灰心丧气。

医生这时候就得像个打气筒一样,给他们鼓鼓劲。

告诉他们“你一定行的”“这个病不难治,你要有信心”。

这就好比在黑暗中给人点亮了一盏灯,让人看到希望,有了继续走下去的勇气呀。

最后一种,就是要尊重患者的意见。

毕竟这是人家的身体,人家有权利参与到治疗方案中来。

医生不能觉得自己啥都懂,就不把患者的想法当回事儿。

要和患者一起商量,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治疗方法。

就像两个人一起搭积木,得互相商量着怎么搭才最稳当。

你说,这医患沟通的五种方法重要不重要?那简直太重要啦!要是医生和患者都能把这五种方法用好了,那医患关系还能不好吗?那治疗效果还能不显著吗?这可都是为了患者能早日康复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些方法,得认真对待,就像对待咱自己的身体一样。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其实,找医生看病的过程,就是一个人与人之间沟通互动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病人的位置,是一个寻求帮助的角色,而医生则是提供帮助。

医患双方应该是平等的,是平等的两个人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作出沟通交流。

下面店铺整理了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之了解患者的希望与企求患者希望得到倾听,充分把自己的担心讲出来,对他们所担心的事给予合理的解释;同时患者希望医生是称职的,希望医生具备精湛的医学知识与技术。

患者希望医生能告知今后可能发生的事情,不愿被医生所放弃。

医患沟通技巧和方法之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技巧(一)了解沟通对象,语言个体化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尽量使用患者能懂的语言和词汇,而不要用专业术语。

要注意减少误会的一些词汇和语言。

(二)开放式提问不给限定一个固定的答案,使患者可以自由发挥,在搜集患者信息的时候,有利于搜索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线索。

例如,“你咳嗽吗?”对于这个问题,患者的回答只有咳嗽或者不咳嗽两种回答,这回一个封闭式的提问。

而“哪里不舒服?”“有什么异样的感觉?”那患者的回答就不仅仅是咳嗽,可能还会有胸痛、气喘等回答,这就是一个开放式提问,可以获得患者更多的信息。

一般在语言交流与沟通的技巧当中,强调尽量运用开放式的提问,当了解情况后可以适时运用一些封闭式的提问,这样可以节省就诊问诊的时间。

(三)避免与患者不同观点直接暴露与交锋作为医生应该掌握以“是”开始的技巧,在谈话的过程当中,尽量求同存异,鼓励患者谈话。

(四)适当的鼓励性语言鼓励性的语言就是指要增加患者表达自己意愿的信心,在鼓励时应真诚,避免滥用和过分的鼓励。

患者就诊时通常带着一种生疏的心理,同时也带着一种企盼的心理,希望医生能更好的理解自己,作为医生需要用一定的技巧鼓励患者将要讲的话讲完。

(五)适时的打断和引导医生在接诊时需要控制谈话的方向,寻找谈话的重点,然后适时地控制接诊过程中的时间。

如果认为患者的倾诉很有用,或对病情的缓解和治疗很有用,可以向患者另约时间。

三种医患沟通模式

三种医患沟通模式

4.3 医患沟通的常见模式
(1)主动—被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医务人员处于主动的支配地位,患者则完全被动服从,医生有绝对的权威性。

这是一种古老的医患模式,不利干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该模式多用于意识障碍者或婴儿。

(2)指导一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医生起主导作用,患者积极配合。

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医患关系模式,主要适合于急性患者。

(3)共同参与模式
以医患平等关系为基础,为治好疾病这一共同愿望,双方各自发挥自己的积极性,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共同与疾病作斗争。

这是值得提倡的医患关系模式。

现在许多医院都轻视医患沟通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是人性化的要求,这些当然是有益的,但是需注意的是,沟通不仪仪是谈话以为说了话就完成了沟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病人对医者一有殷切的期盼,有敏感的观察他们对医者一不仪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因此,医患沟通最重要的是医生的态度医生必须诚恳、平易近人,有帮助病人减轻痛苦和促进康复的愿望和动机为了发挥医生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运用技巧,倾听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项技巧,但遗憾的是,它常常被繁忙的医生所忽视医者一在与患者一的语言沟通中,应当是一位善听者.2)接受与肯定,无条件地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同时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

医患沟通技巧6篇

医患沟通技巧6篇

医患沟通技巧6篇医患沟通技巧 (1)1、倾听­­­­­:医生必须尽可能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诉述,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嗯”声,或简单地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

总之,医生不要干扰病人对身体症状和内心痛苦的诉说,尤其不可唐突地打断病人的谈话。

2、接纳:医生要无条件的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

也就是说,医生要努力营造一种气氛,使病人感到自在和安全,享有充分的发言权。

3、肯定:医生要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切不可妄加否定。

医生必须承认,时至今日,医学对病人的多种奇异的感受仍然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解释和说明。

至于病人的想法,即使明显地是病态的,也不可采取否定态度,更不要与病人争论。

4、异议:异议处理就是弄清楚事情的实际情况,以及整个过程中病人的情绪变化。

尤其是病人感到心里不舒服的事,异议处理十分必要,否则,就很难有真正的沟通。

5、提问:要善于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的提问方式。

“封闭式”提问只允许病人回答“是”或“否”,或者在两三个答案中选一个。

这样的提问容易使病人陷入“受审”地位而感到不自在。

“开放式”提问使病人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的病情、感受,这既体现了医生对病人的尊重,也为全面了解病人的病情情绪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

6、复述:把病人说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病人表达的意图和目的。

7、代述:有些想法和感受病人不方便说出来,为了更好的治疗,对此,医生可以代述。

这当然要求医生有足够的敏感(所谓善解人意),揣摩出弦外之音。

8、对焦:这是一种多少带有心理治疗专门性的技术。

病人的心里可能有多个问题,医生一般应该选择一个作为“焦点”.选择什么问题作焦点,要求医生对病人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也许要进行一番思考。

医患沟通技巧 (2) 我是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医学生,工作一年多来,深感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从良好沟通开始的。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医患沟通管理制度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的规范和流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医患关系,改善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下面我将从制度的建立背景、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制度建立的背景医患沟通是医疗服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改善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然而由于医学知识的专业性和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差异等原因,常常导致医患之间出现沟通障碍,甚至引发医疗纠纷。

因此,建立医患沟通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二、制度的目的1.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良好的医患沟通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和病情,从而提供更合适的医疗方案和治疗措施。

2.促进医患信任:通过建立规范的沟通方式和流程,医生和患者可以更加理性地交流,减少误解和矛盾,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感。

3.保障患者权益和安全:制度的建立可以明确医生和患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医疗服务流程,减少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三、制度的内容1.规范沟通行为:制定明确的沟通行为规范,包括医生和患者在沟通过程中的握手礼仪、面带微笑的表情、互相尊重等,避免不当言行对双方关系的影响。

2.清晰沟通目的:在医患沟通前,医生应明确与患者交流的目的和内容,确保患者能够理解和接受所提供的信息。

3.合适的沟通方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包括口头交流、书面资料、图文讲解等多种形式,以满足患者的需求。

4.加强沟通技巧培训:医院应加强医生的沟通技巧培训,包括问诊技巧、解释病情的能力等,提高医生与患者沟通的效果和效率。

5.建立沟通反馈机制:医院应建立医患沟通反馈机制,患者可以随时提出对医疗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改进服务。

四、实施步骤1.制定制度:医院制定医患沟通管理制度的相关文件,明确制度的宗旨、目的、内容和实施步骤等。

2.培训医生:医院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提供沟通技巧和知识,帮助医生提高沟通能力和效果。

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制度

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制度

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内医患互动和沟通的质量,提高医患关系以及医疗服务的健康互动,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医务人员和患者,并坚持依法、规范、公正、透亮的原则。

第三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的目标是改善医患沟通技巧,增长相互理解,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技能和专业素养,提高患者的医疗体验。

第二章培训内容第四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的内容重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医学伦理与法律培训:包含医患沟通的法律风险与责任、患者权益保护、医生职业道德等内容;2.患者心理学培训:包含患者情绪管理、沟通技巧、应对不同类型患者等内容;3.医患沟通技巧培训:包含有效沟通、倾听技巧、语言表达本领、情感表达等内容;4.医疗安全与质量培训:包含医疗事故防备、临床路径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内容;5.社会公益培训:包含传染病防控知识、急救技能培训、医疗应急响应等内容。

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依照不同职业岗位和工作内容进行分类,结合实际工作需求,订立个性化培训计划。

第三章培训方式与周期第六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1.内部培训:由医院内部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包含讲座、培训班、研讨会等;2.外部培训:组织医务人员参加相关医学沟通和患者心理学培训课程等;3.在线培训:通过网络平台供应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课程,医务人员可随时参加学习。

第七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的周期依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职业岗位进行布置:1.新员工培训:新入职的医务人员应接受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并在入职后的一个月内完成相关培训计划;2.定期培训:医院定期组织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确保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得到满足;3.需求培训:依据医务人员的具体培训需求,敏捷布置相应的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

第八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的效果评估由医院内部相关部门负责,采取客观评价指标,包含培训满意度调查、医务人员的行为转变等。

第四章培训管理与执行第九条医患互动和沟通培训由医院内设的培训管理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执行工作。

医患沟通的临床模式

医患沟通的临床模式

医患沟通的临床模式
医患沟通的临床模式包括以下几种:
1. 经典模式:医生在诊断、治疗和解释疾病情况时,以专业知识为基础,通过专业术语向患者传达信息,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治疗。

2. 亲切模式:医生以关怀、友善的态度对待患者,积极倾听患者的意见和需求,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合作度。

3. 共享决策模式:医生与患者在治疗方案上形成共识,并共同参与决策过程。

医生与患者共同评估利益和风险,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增加患者的自主权和满意度。

4. 资源导向模式:考虑患者的健康资料、时间和经济状况等因素,以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为目标,医生在治疗上提供最适合患者的选择。

5. 教育性模式:医生向患者提供关于疾病、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的教育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发展和管理,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综合运用这些临床模式,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求,灵活选择合适的模式,以提高医患沟通效果,增强患者的治疗合作性和满意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患沟通需多种形式编者按:“医师与法”栏目自即日起特邀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陈文叔教授开设“医患沟通的技巧”系列专题讲座,意在通过专家讲授的内容,帮助广大医务人员更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

同时,也欢迎读者积极参与,将您的困惑或体会告诉我们。

有这样一个案例,某知名医院被病人投书于媒体,说医师对病人不负责、十分冷漠。

院方在处理此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病人的投诉中反复强调:“在整个接诊的过程中,医生都没有抬头看过我一眼,居然把处方开出来了”。

院方查看病历,发现医师记录了病人的主诉要点,用药非常对症,从诊断病情到处方都是正确的,这说明医师是认真负责的。

为什么病人要投诉呢?就是因为医师“看都不看我一眼”。

难道“看一看”就这么重要吗?当前许多医院和医务工作者都认识到,在医疗实践中医者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是有益的和必要的。

努力把医患沟通作为在医者主导下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当然是一件可喜的事情。

不过笔者认为,要做好医患沟通工作,首先要明确一个观念,沟通不仅仅是谈话,谈话是沟通的一种手段,却不是唯一的手段。

医患沟通应是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的沟通。

沟通 communications 是一个外来语,其一般释义有:通信;传达、传授;交易、联系。

我国传播学界和公关学界共同的看法是,传播和沟通是信息和观点的传递、交流和分享。

沟通的内容是信息和观点,它们不是某一个实物,而是关于某一事物、某一过程的描述和结论,因而它们是抽象的。

人们必须借助于各种媒介如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来把自己知道的信息、自己看法和态度传递给他人。

由于媒介的多样性,沟通也就有多样性。

因此医者在与患者的接触中,我们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甚至医院的环境,诊室环境,无一不在向患者及其家人传达着某种信息,传达着我们的感情和态度。

这些恰恰是目前医患沟通中易于忽略的方面。

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温馨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更为关注、更加敏感。

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

就前面所述案例而言,在医疗服务中,“看一看”确实是重要的,因为当医师注视着病人时,你的眼神就会向病人传递着你的同情、温馨和关爱。

医师对病人的同情和关爱,根本不用喋喋不休的唠叨,一个微笑、一个眼神,爱意就被传递,沟通得以完成。

曾听说在某医院有一位医师总是得到病人好评,认为她对病人热情、温馨和体贴。

当院方向病人调查时,许多病人都说“是一种感觉”、“说不出的感觉”。

当请病人举具体的例子时,众多的病人、众多的事例中有一项共同的内容,这位医师在与病床上的病人说话、诊治时,“他总是弯下腰来,前倾着身子,让人感到亲切、体贴”。

这里,医者的身体姿式、行为方式就是沟通的媒介,它让病人感受到医者的关爱和体贴。

可见,医患沟通是多方面的,随时、随处都在发生和进行的。

现在许多医院都重视医患沟通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作用,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和规范要求,有的甚至是量化的要求(住院医师1周内与病人沟通1次等),这些当然是有益的,但是需注意的是,沟通不仅仅是谈话。

以为说了话就完成了沟通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病人对医者有殷切的期盼,有敏感的观察。

他们对医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

因此,为了发挥医者在建设和谐医患关系中的主导作用,医者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沟通手段和运用技巧。

全科医生社区发展技能(6)-----全科医生的问诊技巧林晓嵩吴春容作者单位:315000浙江省宁波大学医学院全科医学研究中心(林晓嵩);中国残联全科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吴春容)问诊是指通过提问和交谈来收集诊断疾病、鉴定问题所需要的各种临床资料的过程和方法,同时也是一个医患交往和沟通、建立积极的医患关系、开展医患合作的过程。

问诊的质量不仅影响所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也影响诊断和治疗的科学性与有效性以及病人的满意度,甚至影响卫生资源利用的合理性。

全科医生不仅要问病,还要问人、问背景、问关系、问影响,因此,全科医生必须掌握不同于传统问诊的技巧。

1 注意问诊的情景问诊是在什么场所进行的,如诊室、病房、家庭、工作场所等。

对问诊环境的要求是:没有噪音、保持清静和整洁、相对隔音、病人对保密程度满意、光线明亮但柔和、温度适宜、设施舒适、卫生状况良好等。

参与者包括哪些人,是否合适,是否尊重病人的隐私权,是否影响问诊的效果。

老年人、儿童、听力语言障碍者、极度虚弱甚至神志不清的病人、精神异常的病人必须有人陪同,一般情况下最好只有医生和病人参与,这样不仅有利于沟通和理解,更有利于保护病人的隐私,鼓励病人提供真实的病史。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仪表,如发型、眼镜、修饰、化妆、着装、脸部表情、行为举止、身体姿势、语言艺术、辅助语言(语音、语速、语调、语气)等。

还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知识面、观念、态度和交往能力等因素对问诊的影响。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观察病人的个体化特征,面对不同的病人和需求,必须采用不同的问诊方式和程序。

首先要看是否急症,如果是急症,必须先解除病痛和生命危险,然后再深入了解病人及其健康问题。

要了解病人的年龄、性别、外貌特征、由谁陪同就诊、怎么走进来、怎么坐下来、脸部的表情怎样、说话的辅助语言怎样,这些都是重要的临床资料,其对全科医生判断就诊病人的特点、健康问题的性质、病人的需要和期望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接着应该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职业、经济状况、家庭情况、宗教信仰,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病人对就诊结果的期望。

只有按照病人的期望去做才能取得成功。

全科医生应该注意自己的位置、姿势以及与病人的距离。

病人应坐在医生的右边,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侧向右边,这样有利于两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比较方便,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感觉比较自然,目光接触比较直接,也有利于调整医生与病人的距离。

如果病人坐在医生的左边,医生用右手去检查、接触病人时很别扭,一边询问一边记录时,医生要不时地斜着眼看病人,会让病人感觉不舒服。

医生的身体应该稍稍前倾,眼睛不时地注视病人,传送重视、鼓励、同情、共鸣、关心的信息,同时,应停止其他一切无关的活动,不能一边接手机、电话一边问诊,更不能一会儿站一会儿出去,最好没有别人打扰。

医生与病人的距离应该保持在半米左右,太近了双方都不舒服,太远了不利于沟通。

2 安排合理的问诊程序面对不同的病人应该采用不同的问诊程序,大概有以下3种情况:(1)第一次接触的慢性病病人,问诊的程序应该是:引导式问诊→问本次就诊的主要问题(包括主诉、现病史、简单的既往健康史)→问病人及其背景→问病人的就医背景→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2)急症病人。

直接以问病或健康问题为主,然后及时转诊,或等病情稳定后再问病人及其背景→问就医背景→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3)反复就诊、已建立健康档案的病人。

先花几分钟时间浏览病人的健康档案(了解病人及其背景、既往的健康状况)→问本次就诊的问题及目的→问本次就医的背景→问本次就诊的问题与病人及其背景的联系→最后,进一步澄清问题。

3 采用合适的问诊方式3.1 封闭式问诊:提问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如好不好、痛不痛、有没有、是不是等,常用于问病、问症状和体征、问既往健康状况等,也可以用于澄清有关问题。

封闭式问诊的优点是能单刀直入,直接针对需要了解的问题,得到确切的答案,并节省时间,对处理急症病人尤为合适。

缺点是提问涉及的范围太狭窄,容易固定病人的思维,错误地引导病人,因而难以获得全面、详细的资料,也不容易了解病人的真实感受,不适用于了解病人及其背景和主观体验。

封闭式问诊与集中型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疾病为中心,以了解与疾病有关的信息为目的。

3.2 开放式问诊:提问没有可供选择的答案,只是引导病人回忆某些方面的情况,完全用病人自己的时间顺序、语言和观念来叙述,不受医生的思考范围和思维方式的限制。

开放式问诊的优点是没有限制、没有思维定式,能让病人自由发挥,有利于了解到医生没有考虑到的一些问题。

其缺点是病人可能抓不住重点,不知道从何说起,不知道哪些与健康问题有关,哪些无关,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也有可能浪费很多时间。

开放式问诊与辐射式思维相对应,常常以病人为中心,以了解与病人有关的信息为目的。

3.2.1 引导式问诊:即开场白,包括起身迎接病人、打招呼、做必要的自我介绍、请病人坐下、询问病人的一般情况,然后寻找自己与病人之间的相似之处,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改善医患关系、取得病人的信任。

例如,医生说:“呀!我们还是同乡哪!”“你当过兵啊!我也在部队呆过。

”“我以前也得过和你相同的病,我能理解你的心情。

”其实,一个成功的医生往往能够通过观察病人的形体特征和行为特征,预测病人的问题和心情以及对医生的期望,从而抓住病人最关心的问题,一句话就问到病人的敏感点上,让病人觉得眼前的医生特别通情达理,而且经验很丰富,能一眼就看出问题的主要症结,肯定能够有效地帮助他解决问题。

医生的仪表、表现出来的品质、人格上的魅力、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技巧、服务态度和理念等都会影响问诊的效果。

3.2.2 问与这次就诊有关的健康问题:如你今天来就诊主要想解决什么问题?你今天到我这里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今天希望我帮你解决什么问题?你觉得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诊都是开放式的,当病人说出主要的问题之后,就应该围绕主要问题,根据一定的诊断假设,进行封闭式问诊,这样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对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例如,病人的主要问题是睡眠障碍,那就应该全面了解睡眠的状况和睡眠障碍的性质,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了多长时间,可能是什么原因,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睡眠受哪些因素影响,有什么规律,什么体验,过去有什么健康问题,与睡眠障碍有什么联系等。

一般来说,应该问主要的症状、体征、感受或体验、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问题的性质和特点、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及规律、就医的经过和治疗情况、过去史及系统回顾等。

系统回顾不一定通过问诊来完成,也可以采用系统回顾问卷,这样更全面,也节省时间。

3.2.3 问病人及其背景:先问社会背景,如:你的工作怎么样?你对工作满意吗?你的经济状况怎么样?你对宗教感兴趣吗?你的人际关系怎么样?你觉得社会上有哪些方面影响你的健康或与你的问题有关系?问社区背景,如:你觉得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有影响你健康的因素吗?你身边的人有与你相似的问题吗?问家庭背景,如:你觉得自己的家庭生活怎么样?你特别看重家庭的哪些方面?你觉得自己的家庭有哪些遗憾?你觉得自己的问题与家庭有关吗?问个人背景,如:你能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吗?你记忆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与现在的问题有关吗?你觉得自己的个性怎么样?对你的生活影响最大的个性特征是什么?你认为与目前的问题有关吗?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让你感到紧张的事情?你是如何应付的?问疾患背景,如:你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健康状况怎么样?什么时候有什么变化?对你影响最大的健康问题是什么?如何影响你的,在哪些方面影响你?问病人的整体特性,如:你的最大追求是什么?谈谈你对生活和人生的看法?你的感情支柱是什么?你为什么或为谁在努力奋斗?你觉得生活的主要意义或价值是什么?你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或计划?现在的健康问题影响你的人生计划了吗?3.2.4 问就医背景:问病人对就诊的期望,如:你为什么到我这里来看病,为什么没去其他医院或找其他医生?你希望我为你解决哪些问题?怎么解决?问病人的就诊原因,如:你为什么这个时候来看病?你为什么强调这个问题,而不是其他问题?是什么原因促使你来看病的?问病人的需要,如:你觉得解除肉体上的痛苦重要,还是解除精神上的压力重要?你最担心的是什么?你的安全感受到威胁了吗?你对我的服务放心吗?你对我们的关系满意吗?你希望了解自己的问题吗?你希望更多参与治疗过程吗?问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如:你认为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回事?你认为什么原因引发了现在的问题?你清楚自己的健康问题吗?问病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如:你平常关注自己的健康吗?你觉得健康有多少重要性?你平常在什么情况下才去看病?你平常是否经常采取预防疾病的措施?你觉得有必要戒烟、戒酒吗?你觉得自己的健康问题严重吗?你现在为自己的健康状况担心、害怕吗?问疾患对生活的影响和意义,如:你觉得患病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你希望自己尽快恢复健康吗?你觉得患病对你有什么益处吗?3.2.5 问病人与健康问题的联系:以上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方面的问题,请你认真想一想,你的问题主要与哪些方面有关,尤其与你生活中的哪些方面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