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 新人教版.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o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

o培养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理解文章的思路和作者的情感变化。

o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信心,学会在困难中分解目标,逐步克服。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理解“我”的脱险经历,体会“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o学习通过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教学难点o理解文章主旨,感悟人生哲理。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3 分钟)o讲述一个关于克服困难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o提问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你会怎么做?2.作者及背景介绍(5 分钟)o简单介绍莫顿·亨特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 分钟)o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行查阅工具书解决。

o教师检查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

o请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4.梳理文章情节(15 分钟)o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梳理文章情节。

o小组讨论,交流梳理结果。

o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情节:冒险——遇险——脱险。

5.课堂小结(2 分钟)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的情节发展。

6.布置作业(5 分钟)o熟读课文。

o思考:“我”在脱险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3 分钟)o回顾文章的主要情节。

o提问:“我”在遇险时的心理是怎样的?2.分析心理描写(12 分钟)o学生精读文中描写“我”心理的段落,找出相关语句。

o小组讨论,分析“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o教师引导学生从恐惧、绝望到逐渐有信心、平静的变化进行分析。

3.理解主旨(10 分钟)o组织学生讨论:“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是什么?o教师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在面对困难时,要将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逐步解决。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3篇)教学目标:学问与力量: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解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精确复述课文内容;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的思想感情;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熟悉,提升自己的思想熟悉,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2、采纳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和品尝语言;情感与价值:激发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士气。

教学重点: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把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镇静应付的信念和决心。

教学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材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通俗易懂但又耐人寻味的美文,讲的是小时侯一次在小陡崖上的遇险经受。

从这次经受中,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并且这道理成了他以后战胜一切困难险阻的人生阅历。

同时,这篇文章在构造线索、起伏照顾、心理刻画等方面都特别有特点,语言简练流畅、含蓄委婉。

因此,教学本文,旨在引导学生正体把握课文内容,领悟叙述的人生哲理。

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的根底上进展探究,理解的写作意图,学到一些写作技巧。

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学习上的,家庭中的与人相处时的……,面对这些,你怎么办呢?其实,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日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受中寻求启发吧。

二、检查生字词的预习:需留意的:训诫(jiè)迂回(yū)抽泣(chuò)纳罕(hn)头晕目眩(yūn)抖动(chān)(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字词积存)三、默读课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1、故事发生的地点在哪?2、故事发生的时间?3、爬崖的孩子有几个?出名字的是谁?4、那座陡崖有多高?石架有多高?5、孩子们为什么去爬陡崖?6、“我”为什么不下来?7、“我”最终是怎样下来的?(本环节的设计所针对的是我所授课的初一学生,听课、读书留意力不够集中,效率差的问题。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1.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感悟生活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表达技巧。

2.2学会通过阅读,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珍惜生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含义。

1.3感悟文章主题思想,提炼生活哲理。

2.教学难点:2.1理解文章的表达技巧。

2.2如何将文章的主题思想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作者及课文背景。

1.2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握课文节奏和语气。

2.2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纠正发音,把握节奏。

3.生字词学习3.1教师逐个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3.2学生通过查阅字典,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4.理解课文内容4.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4.2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5.分析课文表达技巧5.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5.2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探讨文章的表达技巧。

6.感悟主题思想6.1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文章主题思想的理解。

6.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践行文章的主题思想。

7.课堂小结7.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8.作业布置8.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8.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其他作品。

四、课后反思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生字词。

2.在分析课文表达技巧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3.在感悟主题思想环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对文章的主题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教案
2.引导学生将课文中的精神品质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准备
1.课文课件
2.课堂讨论题目
3.课后作业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论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困难。
2.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二)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内容。
2.教师指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走一步,再走一步》精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困境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
1.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其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
师:同学们,我们注意到课文中有一段描述作者如何一步步爬下悬崖的情节,请大家找一找,看看作者是如何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这一过程的。
生1:我发现作者用了“我伸出颤抖的手,慢慢地、慢慢地抓住岩石的边缘”这样的描述,让人感觉作者非常害怕,但又不得不继续。
师:很好,这种细节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紧张和决心。还有吗?
2.请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如何运用课文中的精神品质。
(三)写作训练
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写作。
2.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课堂小结
2.布置课后作业。
第三课时
(一)课堂导入
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请学生分享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二)课堂讨论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闷热、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故事情节。

(3)学习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2)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

(2)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时保持冷静、坚定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和它在文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和细节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1)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积极应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2)引导学生将文中的启示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会在困难面前勇敢前行。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和心理。

2、讲授法:讲解重点字词、语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氛围和人物的处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这些困难看起来似乎难以克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

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再迈出第二步,一步一步地坚持下去,或许就能战胜困难,迎来成功的曙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克服困难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预习情况,重点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1)出示生字词:闷热、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2)请学生读出生字词,教师正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通过模仿、表演,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教育学生珍惜时间,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概括文章主题。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寓意,体会作者情感。

(2)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困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及作者。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理解寓意。

2.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学生分享朗读感受,讨论课文内容。

3.讨论交流(1)教师提问:课文讲述了哪些内容?(2)学生分组讨论,概括课文主要事件。

4.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

(2)学生分享分析心得,讨论文章主题。

5.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感受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2)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6.课堂小结(2)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自己面对困难的经历,不少于300字。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深入,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主题。

2.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表现积极,合作能力得到锻炼。

3.教师在课堂上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勇敢面对困难,我在行动”主题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珍惜,学会感恩。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精选1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使用工具书,解释新词;2.朗读并复述故事,把握文章内容;3.理解故事蕴含的哲理,得到人生启示。

一、自主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①啜泣()②嶙峋()③眩目()④纳罕()⑤训诫()⑥凝视()2.解词:①纳罕:②小心翼翼:③训诫:④头晕目眩:⑤瘦骨嶙峋:⑥灰心丧气:⑦心惊肉跳:⑧高不可攀:3.作家作品介绍莫顿·亨特(1927~1998)(MortonHunt),美国作家,心理学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

在二战时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是一位擅长写励志类文章的作家,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的心理学家。

他的代表作有:《痛击》、《心理学的故事》、《走一步,再走一步》。

其中《走一步,再走一步》(原名《悬崖上的第一课》)已被选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2013新编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七课。

4.预习质疑二、课堂探究三、课后反馈阅读理解我终于爬上去了,蹲在石架上,心惊肉跳,尽量往里靠。

其他的孩子慢慢地向石架边缘移动,我看在眼里,吓得几乎晕倒。

接着,他们又开始向崖顶攀爬。

他们打算从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

“嗨,慢着,”我软弱地哀求道,“我没法——”“再见!”其中一个孩子说。

其他孩子跟着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他们左折右转地爬上了崖顶,向下凝视着我。

“如果你想待在那里,就待着好了。

”有个孩子嘲笑道,“不用客气。

”杰利看来好像有点不放心,但还是和大家一起走了。

我从石架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

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

我听见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已。

七年级语文上册17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17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教学目标1、识记生字词。

2、能够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

3、理清文章内容,并能把握文章主旨。

二、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情节。

2、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三、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课时教学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性格,体会文章主题;2.品味文章独特的语言;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个人体会教后反思一、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比如,父母突然下岗了,家中经济陷入困境;你自以为学习挺努力的,可升人中学后,却发现自己和别人差距挺大,不会学习;你想和同学们搞好关系,可又感到大家都不理解你……面对这些,你也许感到困惑,也许感到茫然,其实,人生路上遇到困难是正常的。

今天,我们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课文中这个孩子的脱险经历中寻求启示吧;二、学习字词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②投影出示练习。

a.给加点字注音。

b.按拼音填空。

c.结合语境解释词义。

(略)三、整体感知故事情节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问题。

[要求]朗读时姿势端正,双手拿书,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地表达语气。

(教师可以投影出示以下问题,学生边听读边思考,在书上标记。

)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 (可以概括回答)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2、组织学生讨论以上问题组,帮助学生掌握记叙要素,理清故事情节。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书,不要脱离课本,要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在理清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复述课文)教师可提要求:①跳读课文,抓住以上讨论要点。

②重点细节,尤其是脱险部分,尽量用课文原句。

③口齿清楚,能正确表达感情。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4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4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4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掌握词语2、抓住要点、复述课文3、结合语境、理解感悟重点:1、抓住要点、复述课文2、探究性、多角度阅读第一课时一、导入人生的旅途,总难免有磕磕碰碰、坎坎坷坷,常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该如何去面对这些困难哪?或许你会感到困惑、感到迷茫、抱怨上天,其实,这都是人生的必修课。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从中,我们能获得一些启示。

二、疏通字词、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停顿合理,较恰当的表达出语气2、学生在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课文,疏通字词,把握要点,特别要注意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等一些重要的信息,把握好阅读的速度a、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费城)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七月的一个闷热的天气)c、爬悬崖的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几个(5个、内德和杰利)d、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约高20米,约7米)3、a.课文主要记叙了什么事情?(可以概括回答)b.这件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的原因是什么?c.“我”为什么“一时拿不定主意”?后来又为什么跟着伙伴们去爬山了呢?d.“我”在爬山途中都遇到了哪些困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e.后来“我”又是怎样脱险的?脱险以后“我”有什么感觉?三、研讨主旨1、从课文内容看,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参考:1、无论怎样的危险和苦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成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

2、你只要想着你是再走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一步一步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3、关键是化整为零,大困难是由小困难组成的,小困难不难战胜的,一步一步战胜了小困难,最后就是战胜了巨大的苦难,当然,重要的在于走好每一步,一步一步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知识目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学会多角度思考文章。

情感目标:联系自身生活体验,感悟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探究、感悟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式:朗读,讨论分析,合作学习。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重点是朗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通过复述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语设计: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在山的那边》,我们懂得了一个怎样的道理?(学生回答:只要百折不挠的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

)我们懂得该怎样面对和实现理想,那么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险阻又该如何去面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学习一篇新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1、迅速默读全文要求:(1)读全文包括课题、作者、提示。

(2)速度在第分钟500字左右,全文用5分钟读完。

(3)思考: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座城市,什么时间爬悬崖的,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处有多高?学生默读后,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标出生字词,,交流生字词闷热弹子训诫耸立峭壁颤抖瘦骨嶙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恐惧安慰头晕目眩经历屡次抵达暮色苍茫小心翼翼灰心丧气三、再次默读,整体把握课文1、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准备复述。

2、复述方法指导:A、抓住故事里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B、快速捕捉文章中的数字等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语。

C、复述不是照搬原文,而是对文章主体的一个提炼加工过程。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新的感悟和思考,获得生活的启示。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本文的主旨,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生字词,学习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导入,询问学生是否有过攀爬的经历,引发学生思考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

2. 讲授新课:首先介绍作者及背景,然后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心理变化。

3. 课堂互动: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攀爬经历,或者讲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包括生字词填空、简答题等,加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 归纳小结:总结文章的主旨,强调勇敢面对困难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 课堂练习: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反馈。

2.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攀爬经历的短文,或者描述身边人的勇敢故事。

3. 评价方式: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练习题的正确率进行评价。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PPT:提供清晰的课文结构和重点内容展示。

2. 相关视频资料:展示一些攀爬或冒险的视频片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 参考书籍和资料:推荐一些关于勇气和攀登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课后阅读参考。

七、结论通过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学生对勇敢面对困难的人生态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文章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克服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勇气和信心。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语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一、整体设计思路学生课前自主掌握了字音字形;以作者的一段传奇故事作为导入,创造教学情境;让学生抓住记叙的六要素,并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能有重点地复述故事;在学生学法上力求做到讨论-合作-探究模式,尽量将课堂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去主动学习,重视通过相关词语表现作者心理活动,问题设计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多次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以自由发言、小组讨论、全班总结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对文章主旨进行梳理,对人物进行多角度的探讨,教师尽量不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能引导学生去理解去思考。

作业设计有梯度,有深浅,既夯实了基础,也又锻炼写作能力,写真情实感的作文,还把课堂教学延伸至家庭中,真正理解“正视困难-分解苦难-逐一解决-克服苦难”这一文章的中心思想;从而很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

学习这一单元在语文知识及能力方面,要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来。

在学习方法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抓住关键句等方式,概括文章的中心,从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在情感方面,要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看起来表面浅显,实则意义深远,是对学生进行积极的人生观教育的好教材,而且写出的是作者少年时代的事,易于引发学生的心灵体验,引起共鸣。

这对于一个刚刚跨入初中大门的同学来说,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人生目标的定位上都具有指导意义。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秀1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秀13篇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优秀13篇《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篇一【导学目标】1.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故事情节,把握主旨。

(重点)[2.体会多种描写手法的作用,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

(难点)3.感悟蕴含的生活哲理,正视并积极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行为提示一:要求学生了解“导学目标”,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畅谈,教师引述。

1.独学:让学生对“自学互研”中三个步骤进行独学。

(1)问题入手。

带着学习任务(脱离导学案)高效快速阅读教材,认真阅读文本及其他相关资料,圈点批注重要信息。

完成导学案有关步骤,找出自己的疑惑。

(2)双色笔标注。

对于经过独学未能自主解决的问题,用双色笔做好标注,以便通过对学、群学来解决这些问题。

2.对学、群学:(1)学生上黑板板书“自学互研”部分步骤的答案,同时组内剩余成员开展对学、群学。

(2)对学中,把自己的学习成果或疑问与对子交流,师傅应完成好检查、检测、释疑、教会的任务;群学交流时,组长是交流的组织者(建议组内交流时采用一人主讲兼记录,其他同学补充、质疑、纠错的形式,以便群学成果得以落实)。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溪流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深秋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天。

走一步,再走一步,天地就将不一样。

今天让我们走进美国心理学家莫顿亨特的世界,和他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吧!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自读课文,积累字词。

灼人(zhuó)寻觅(ì) 突兀(wù)椿树(chūn)滑稽(ī) 嘘声(qū)晕眩(xuán) 恍惚(hū)抽噎(ē) 呻吟(ín)2.读懂大意,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小说情节。

(根据记叙要素讲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即可。

)3.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停顿恰当、读对语气。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4.概括“我”爬下悬崖的心理变化过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探讨文章主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提出许多有创意的想法。这说明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认识。但在引导讨论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有待加强。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修辞手法的识别与运用:学生可能难以识别和理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教师应通过具体例句,解释每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并通过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
-主题思想的内化:如何将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是一大难点。教师需设计相关的讨论活动或情境模拟,引导学生从个人经历出发,探讨面对困难时的态度和应对方法。
1.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理解并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
2.增强学生对词汇的敏感度,掌握词汇学习方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为日后的写作和口语表达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提升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从多角度审视问题。
4.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使之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力量,为实现人生目标奠定基础。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文章的主题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态度。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证明了这个主题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模拟,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叙述方式和修辞手法。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并运用到实际分析中。但同时,我也注意到在句子结构分析这一难点上,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关。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_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 (一) 教学目的学习目的: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2、通过对重点语句的理解把握本文的思想感情;3、与《在山的那边》进展比拟阅读。

才能目的: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正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育目的:激发学生勇于克制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学习方法:朗读;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用具:投影仪课文导入:心理学家曾做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鳞鱼和一群小鱼放在水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隔开。

刚开场,鳞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进攻,它失败了,还毫不气馁。

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猛烈地进攻,又失败了,并且受了伤。

它还要进攻,第三次、第四次……屡次进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了。

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玻璃挡板拿开,鳞鱼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最后的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同学们,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明确】同学们的说法各有所不同,但都说明了当失败和挫折接踵而至时,不要放弃不懈努力,否那么,难以求得生存或获得事业成功这个道理。

而放弃最后的努力,也就等于失去了生存的时机,这是一个失败的事例。

但在我们身上刚刚发生了一个成功的事例,那就是这次的军训,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

照片定格的是我们的笑容,那是回头看困难时得意的笑。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美国的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也是一个成功的事例。

(二)整体感知课文。

自由泛读课文,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老师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生词的方法练习读准音。

要求学生可以复述课文内容。

(投影提示复述要点:时间、地点、人物、环境,故事过程)(三)研读和赏析自由泛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投影仪显示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自由答复)1、复述抢答:故事发生在美国的哪个城市?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爬悬崖的一共有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是哪两个?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2、合作探究:(投影仪显示问题,学生讨论,自由答复,老师点评)﹙1﹚、“我”爬山的原因是什么?明确: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把戏。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 教学设计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生字词,理解其含义。

能够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朗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领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分析文中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文章主旨,从中获得人生启示。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理解文章的内容。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主人公的处境和心理,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

有时候,这些困难看起来似乎无法克服,让我们感到无比的恐惧和无助。

但是,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再迈出第二步、第三步……也许就能够逐渐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如何面对困难的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

(二)初读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文中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解决。

2、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重点强调“训诫”“嶙峋”“啜泣”“纳罕”等词语的读音和含义。

(三)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和补充,明确文章的主要内容:“我”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去爬悬崖,“我”因胆小恐惧而被困在悬崖上,在父亲的鼓励和指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悬崖,最终成功脱险的故事。

(四)精读课文1、分析人物心理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我”在爬悬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并派代表发言。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在困境中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在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品质。

2.教学难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学习在困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引导学生思考: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克服?二、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在困境中的心理变化。

三、分析课文1.分析作者在困境中的表现,感受作者的品质。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学会在困境中克服困难。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深入分析课文1.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

三、实践活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克服困难的作文。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四、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将所学运用到生活中,学会在困境中克服困难。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拓展延伸1.让学生阅读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文章,拓宽视野。

2.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自己的感悟。

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课文过程中的收获。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克服困难的感悟文章。

2.收集关于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与同学分享。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二、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克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
复述故事情节。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详略得当的写作技巧。
难点
探究性、多角度理解故事所蕴含的生活哲理。 掌握文章如何借事论理,使学生
感受到正确对待困难,在面对困难时要有不馁不躁,沉着应付的信心和决心。 媒 体教 具 课时
录音机
两课时



程 师生互 修改栏
教学内容 动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 1945 年 1 月,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 项任务, 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飞机深入到德军执行侦察任 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 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 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 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 20 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这个,不 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 后,是飞临德国,这并不困难。 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 励时,他说,我之所以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侯一 段经历的启 示。 同学们,知道这位英勇的飞行员是谁吗?(莫顿? 亨特)他小时候到 底经历了 一件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 , 相信我们从中也能获得启发。 二、预习检查 1、读准下列加点字读音: 蕴含 yùn 告诫 jiè 颤 chàn 抖 嶙峋 línxún 晕倒 yūn 迂回 yū
头晕目眩 xuàn 啜泣 chuòqì 罕见 hǎn 屡次 lǔ 耸立 sǒng 峭壁 qiào 凸 tū 小心翼翼 yì 屡次 lǚ 2、理解下列各词意义: 耸立:高高地直立。 峭壁:陡直的山崖。 灌木:矮小而丛生的木本植物,如荆、玫瑰、茉莉等。 颤抖:哆嗦;发抖。 迂回:回旋;环绕。 凝视:聚精会神地看。 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 恐惧:惧怕。 疲乏:①因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多而需要休息。②因运动过度或刺激过强, 细胞、组织、器官的机能或反应能力减弱。 屡次:一次又一次。 灰心丧气: (因遭到困难、失败)意志消沉。 应付:①对人对事采取方法措施。②敷衍了事。③将就、凑合。课文中用 的是第一种意思。 三、作者简介 莫顿?亨特,美国作家。早年曾在空军服役,做过空军飞行员。在二战时 期,他曾驾机执行过对德国的侦察任务。 四、课文研读 1、默读课文(注意速度) 2、检查默读效果: ①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②文中记述了几个人去攀爬悬崖?其中两个有名字的分别叫什么? ③文中提到,孩子们所攀爬山的悬崖有多高?其中的石架又有多高? ④"我"在攀爬悬崖的过程中,心理有怎样的变化?
父亲说:"下来吧,晚饭 做好了!" ⑥课文中的两个"啜泣"有什么不同? 前者是恐惧和伤心,后者有复杂情感,有历险的余悸,有脱险的欣喜,有 对父亲的感激,更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6、研讨问题(分小组) (1)从课文内容看,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是什么意思? (3)一个巨大的困难分成"一步一步",是什么意思? (4)为什么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7、拓展延伸 1、联系生活,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处理的?有什么 经验教训? 2、同学们,学习了《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你还获得了哪些启示呢? 3、假如你是"我",将怎么办? 4、假如你是"我''的同学,将怎么办?杰利与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 5、父亲为什么不把"我"抱下悬崖,而是教"我"自己下来? 6、在日常 生活中父母是怎 样教育我们克服困 难的? (学生选择一两个问题进行述说) 五、小结 从这篇课文中, 可以学到作者小 时候在那座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 这是战 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人生经验。 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 只要把它分解开来, 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不大了。作者由一件小事,感悟到一个人生 的哲理。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感悟,善于感悟,人就会聪 明起来。 六、体验反思: “假如你是文中的‘我’ ,不听母亲告诫,在外冒险,陷入困境,你父亲 会……”
教 学 目 标
1、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认识,提升自己 过程 的思想认识,正 确把握本文的思想内涵; 与 2、采用读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 方法 解读课文和品味语言。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激发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2020 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 17 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1) 新 人教版
课题 《走一步,再走一步》 【课标要求】 1.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 500 字。能较熟练地 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 课 标 解 读 与 教 材 分 析 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 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分析: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故事性较强。写的是“我”在童年时的一次“脱险”的经历,感悟的 是人生的哲理: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 就不大了,只要着眼于眼前的一小步,一步一步的走下去,有天大的困难也可以闯过来。 知识与 1、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准确复述课文内容; 技能 2、感受文中的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型 新课 上课课时数
பைடு நூலகம்
⑤"我"是怎样爬下悬崖的?当时"我"的心理状态又是怎样变化? (学生通过回答上述问题,了解故事梗概。 ) 3、抽生复述。 (抽优生) 复述指导: (1) 起因 (1――3) 游戏玩厌,去爬悬崖 经过 (4--15) 中途被弃,进退两难 结果 (16-23) 父亲指点 ,摆脱困境 启示 (24 ) 走一步 , 再走一步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 可谓"脱险",请 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4、朗读训练。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发音、停顿、重音、 语调、速度。 ) 5、课文主旨研讨 ①用一句话概述课文所写的内容。 本文记叙"我"悬崖脱险一事,说明当我们面临困难和挫折时,要勇于面对 困难和挫折,最终是会战胜困难和挫折。 ②"我"爬山的原因? 玩游戏玩厌了,想玩点新花样。 ③"我"与其他四个孩子的性格差异? 我胆子小内向,其他四个活泼、勇敢。 ④父亲为什么不背"我"下来,而是鼓励"我"向前走? 因为"我"从小比较胆小,父亲为了锻炼"我"的胆量,教育"我"如何面对困 难、战胜困难。 ⑤在文中找出有关"说"的标点运用的三种情况。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看见了。"我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