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 李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李涛

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治

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均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对比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30例)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超声消融介入治疗(观察组,30例)的临床疗

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上述治疗措施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

意义(χ2=4.043,P<0.05)。此外,在平均溶栓时间方面对照组为(8.6±1.7)d;观察组为(4.6±1.2)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t=11.372,P<

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在常规治

疗基础上增用超声消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溶栓时间,可在

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骨科创伤;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消融;临床处理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124-01

骨科创伤术后患者血液常常会处于高凝状态,同时又由于在发生创伤行为后

导致血液流动缓慢更易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常见临床症

状表现有皮肤色素沉着、溃疡、患肢肿胀、间歇性跛行等状况,严重者甚至会危

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以我院所收治的60例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

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所采取的的临床处理方法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工作,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9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接受骨科创伤术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且入选患者均为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将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

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27~

69岁,平均(47.3±2.7)岁,手术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5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9例,骨折手术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8~68岁,平均(47.5±2.8)岁,手术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1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8例,

骨折手术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统计资料均无明显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对比研究(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一般处理措施,将患肢抬高,并进行包扎处理,术

后训练患者开展肌肉主动收缩。对照组: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给予患者尿激酶点

滴(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1020549,生产企业:四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每次8U,密切观察患者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并据此对尿激酶应用量进行调整。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用超声消融介入治疗,经髂静脉取栓子,实施超声消

融以及髂静脉支架置入[2]。

1.3 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经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及血栓现象完全消失;有效:经

临床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下肢深静脉基本畅通;无效:经临

床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未有任何改善,血栓溶栓效果不明显[3]。总有效

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研究统计资料录入至SPSS21.0软件内实施统计学分析,以(%)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值χ2或t值对统计数据开展组间对比检验;P<0.05即代表

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96.67%,明显高于对

照组80.00%的总有效率,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的平均溶栓时间比较

两组患者分别在接受了相应的临床治疗措施后,对照组的平均溶栓时间为(8.6±1.7)d;观察组平均溶栓时间为(4.6±1.2)d,观察组的平均溶栓时间明显

短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t=11.372,P<0.05)。

3.讨论

在骨科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主要是因创伤后血液内的血小板含量

急剧上升,血液流速下降并造成血液长期处在一种高凝状态下,同时由于术后患

者的下肢制动,肌肉收缩例降低,并由此造成下肢深静脉回流效果变差。血液长

期处于高凝状态且流速变慢,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产生下肢制动是一项主要因素[4]。

传统治疗骨科创伤说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大多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式,但

临床疗效有限,而且平均溶栓时间较长,这也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一致,对照组的

平均溶栓时间长达(8.6±1.7)d,明显长于观察组的平均溶栓时间(4.6±)1.2d,

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此不但会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将面临更加漫长的

痛苦,且延缓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因此为改善对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

脉血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就采用了常规药物治疗结合超声消融介入

治疗的方式,极大的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缩短了平均消融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上在治疗骨科创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时,可在常规治

疗基础上增用超声消融介入治疗,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疗效,缩短溶栓时间,可在

临床上予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亚俊,马志坚,廖鹏等.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0):25-27.

[2]郭俊鹏,吕智.骨科创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因素与临床治疗[J].医

药前沿,2016,6(21):115-116.

[3]魏炜.骨科创伤术后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处理研究[J].健康前沿,2016,

23(4):266.

[4]侯宪堂.用超声消融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21):59-6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