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课件
新课讲解
(3)称量时被称量的物品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向右盘中加砝码 时应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再加质量小的砝码,最后移动游码,使指针再次 对准分度标牌中央刻线,然后读数。此时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的 读数之和即为所称物体的质量。
(4)称量完毕,将被称量物品取下,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游码拨回标 尺的零刻线处。
答案:Aபைடு நூலகம்
拓展与延伸
一些物体的质量m/kg
布置作业
请完成《 少年班》P23-P24对应习题
新课讲解
(2)转化法 在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有些物体不易直接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可以采 用转化法,通过测量我们能够测量的量来求得被测物体的质量。 类型一:累积法。在测量轻微物体(如大头针、邮票等)的质量时, 由于不能直接测量单个物体的质量,可以采用测量n个相同物体的质量的 总和m总,再根据m物=m总/n 得到被测物体的质量。
第二章 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第2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3 新课讲解 5 当堂小练 7 布置作业
2 新课导入 4 课堂小结 6 拓展与延伸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 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新课讲解
深度剖析 ①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和感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物体的最大 质量和最小质量,超过称量或小于感量的物体均不能直接称量。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 弄湿、弄脏。
新课讲解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入托盘中。 ④要遵守左物右码的原则,砝码要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放入托盘中。 如果先测容器与液体的总质量,倒去液体后再测容器的质量,那么由于 容器内还有残留的液体,测量误差就较大,因此测液体质量时这种方法一般 不可取。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让学生尝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数轴》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数轴是中学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是实数与几何相结合的桥梁。
通过数轴,学生可以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性质,如大小比较、距离、相反数等。
同时,数轴也是解决方程、不等式等问题的重要工具。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实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数轴的理解仍存在困难,如数轴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操作中理解数轴的概念,并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表示方法。
2.能正确地在数轴上表示数,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3.理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能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关系。
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概念及其应用;利用数轴模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轴的性质;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模型或挂图,以便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地理解数轴。
2.准备与数轴相关的问题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PPT,用于展示数轴的相关概念和例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模型或挂图,引导学生观察数轴,提出问题:“数轴是什么?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回顾数轴的基本概念。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展示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讲解数轴上的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同时,给出一些例子,让学生判断两个实数的大小关系。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数,然后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接着,让学生判断其他组表示的实数与自己的实数的大小关系。
最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买衣服》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买衣服》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购物有一定的认识,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更好地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但是,学生在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衣服图片、计算器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衣服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出问题:“小明想买一件衣服,这件衣服的价格是25元,他已经有了30元,请问他还差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衣服的价格,引出加减法的运算。
然后,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一些加减法的运算,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加减法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巩固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如:“小明有30元,他想买一件25元的衣服,他还想买一件18元的玩具,请问他还差多少钱?”6.小结(5分钟)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辨认方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2.2《辨认方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辨认方向》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2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并能够辨别和表达简单的空间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境图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知和理解方位,提高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认知能力,对简单的方位概念有所了解。
但他们在表达方位时,还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引导、实践,让学生逐步掌握辨认方向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培养学生辨别和表达简单空间关系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会使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难点:辨别和表达简单空间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丰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和理解方位。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合作意识。
3.实践活动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卡片、实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玩具或其他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内容,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如:“你们知道什么是上、下、左、右吗?”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中的秘密。
如:“请同学们看看这幅图,发现了什么?”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活动,让学生用方位词描述组内成员的位置。
如:“请同学们用方位词描述一下你的同桌在哪里。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进行展示,让大家一起判断其描述是否正确。
同时,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如:“请大家判断一下,这位同学描述的是否正确?”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方位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如:“请问,如果小明在左边,小华在右边,那么小华在小明的什么方向?”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观察物体看一看(二)|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北师大版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 观察物体看一看(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二章“观察物体”的第二个课时“看一看(二)”。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和描述物体的形状和位置,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描述,识别和确定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2.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
2. 学具:学生手册、铅笔、橡皮、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如桌子、椅子、黑板等,引导学生注意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展示,讲解如何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
引导学生理解,观察物体时要考虑物体的上下、左右、前后等关系。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如“请描述一下你前面的桌子的形状和位置”。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用语言准确描述桌子的形状和位置。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互相描述对方的位置和形状,互相纠正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观察物体——看一看(二)1. 位置:上下、左右、前后2. 形状:准确描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观察你身边的某个物体,用语言准确描述它的位置和形状。
2. 答案:例如:“我身边的桌子在教室的左边,它的形状是长方形,有四个角和一条长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避免模糊和错误的描述。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和描述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如在家里观察家具的位置和形状,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概念及其单位;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物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动手经历用天平测质量的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技能训练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质量(mass)m表示.说明(1)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产品质量”中的质量的含义不同,前者是指物质的多少,后者是指东西的好坏和产品的优劣;(2)-1所示;-1(3)增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就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例1】下列情况中,物体的质量发生了变化的是()思路与技巧同一物体的质量是它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凝固成冰、西瓜籽从地球到月球、烧红的玻璃管的质量都不变.而锅中正在加热的水不断汽化变成水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则锅中的水的质量在逐渐减少.答案 D.国际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吨(t)千克(kg)克(g)毫克(mg)-2.-2 宇宙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尺度生活中常用杆秤、案秤、电子秤测质量,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测质量等.如图2.2-3.图2.2-3 几种测量质量的工具(1)托盘天平的构造.如图2.2-4;图(2)托盘大平的使用方法:①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②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标盘的中央刻度线上,这时天平平衡;③称: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恢复平衡;④记: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把被测物体的质量记录下来.称完后把砝码放回盒内,不许用手捏砝码.【例2】(2004·某某省)小坚同学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右盘中放一个50g和两个20g的砝码,游码移至如图2.2-5所示位置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是()A.90gB.C.D.思路与技巧90 g,游码的示数为2.6 g,故总质量为g.答案C.【例3】小方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她设计的具体操作步骤是:(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侧零位;(2)把一枚大头针放在右盘里,向左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3)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就等于一枚大头针的质量,小明觉得小方的测量过程有些问题,如图2.2-5.请问:小方同学的设计步骤中漏了哪些步骤?哪些操作是不正确的?思路与技巧使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应按照“放、调、称、记”等步骤正确地操作.小方在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时,没有考虑到微小物体的质量应采用“累积法”进行测量.答案小方设计步骤中的第一步后面漏掉了一步:调节横梁右端的水平螺母使横梁平衡;小方操作有两处不正确:一是砝码和物体位置颠倒;二是没有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是否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测量的最小值).正确方法: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总质量,然后用称得的总质量除以100即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例4】小敏在“测量铝块质量”的实验中.(1)在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 2.2-6中a所示,此时应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移动,使横梁平衡;(2)若她在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了如图2.2-6中b所示的情形,则横梁平衡(填“已经”或“没有”);(3)若在测量时,她已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10g的砝码各一个,再加5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2.2-6中a所示,用 10 g砝码将5 g的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 2.2-6中c所示,则她该进行的操作是-6中d所示,则所测铝块的质量为.图2.2-6思路与技巧(1)调节横梁平衡时,出现a图所示情形,表明天平左端重了,因此应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0刻度,若指针未停止,但左右摆动的辐度相同如图b所示,左右摆动的辐度均为3小格,也说明天平平衡了;(2)若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图a所示情形,说明右盘内砝码轻了,换上10 g砝码后指针如c所示,说明右盘内砝码又重了,因此估计被称物体质量应在85~90 g之间,这时应将 10 g砝码取下,重新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答案(1)右(2)已经(3)取下10 g砝码,换上5 g砝码并调节游码.探究体验社会调查调查各种球类的标准质量.请在查看标准质量之前估测一下相应的质量,然后将估测质量及标准质量填入表中:乒乓球排球篮球网球垒球高尔夫球铅球估测质量标准质量估测质量接近标准质量个数占.探究点拨真实感受1kg、1g物体质量的大小,运用倍数关系估测物体质量的大小.【例5】 -7所示的实验.(1)把两个空矿泉水瓶瓶口分别套上小气球,用细线把气球紧扎在瓶口上,使其不漏气,然后用细线系在细木棍的两端.再用一段细线系在一根粗细均匀的细木棍中部,木棍水平平衡,两瓶子一样高;(2)把一个瓶子放在热水中浸一会儿,瓶口上的小气球鼓起来了.用一段细线把小气球扎紧,气球里的空气不能回到瓶子中了.提起“小秤”一称,两端能平衡吗?(3)再用一根细针把鼓起的气球扎破,提起“小秤”,细木棍两端能平衡吗?为什么?(4)小明从这个实验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思路与技巧气球受热,质量不变,因此第二步细木棍两端能平衡.放掉一部分热空气后,右端瓶内的空气质量减小了,所以第三步木棍不能平衡.答案(1)细棍两端能平衡,在热水中浸过的瓶子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气球鼓起来,但质量不变(此处不考虑空气对鼓起来气球的浮力因素)(2)细棍两端不能平衡,因为扎破气球放走了瓶中一部分空气(3)这个实验说明空气有质量.聊天室话题:质量会变吗?胖胖:老师,一个人无论在月球上还是在地球上或是在太空中,他的质量不会变.那么他的质量是不是总不变呢?老师: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深入.1916年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中指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速度变化,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会变得极小.现在,科学家在高能粒子加速器实验中已证实了爱因斯坦的观点.通常物体的运动速度比光速小得多,物体的质量可认为不随位置、形状、状态、运动速度发生变化.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皮泥发生形变后,质量不变,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改变而改变B.水结成冰后质量不发生变化,所以物体的质量不随状态的改变而改变C.菜从超市买回家后称量时,发现质量不变,说明物体质量与物体的位置变化无关D.水烧开后,水的质量减少些,所以物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某某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3.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kg的物体可能是()4.“神舟”“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宇航员杨利伟的身体质量(选填“变大”、“变方”或“不变”).5.小明在测物体质量时,在右盘中放有50g、20g、10g砝码各一个,他把游码拨到如图2.2-8所示位置,指针刚好在分度盘中央,则该物体的质量为g,合kg; 这架天平标尺的分度值是g.图2.2-8-9所示的标志牌,它表示的物理意思是.-10所示.请你指出其中的两条错误:(1);(2).-108.(某某聊城市中考题)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指针向左偏,应该向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果调节前忘记将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这样测出的物体质量比物体实际质量.9.(2004·某某课改区)以下是用天平测量某一烧杯中水的质量的有关实验步骤()(2)上述实验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只写代号);(3)图2.2-11是用天平测量装水烧杯的总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情况,则所测质量为g.10.有一只桶,里面装了一些水,从桶的上面来看,好像装了半桶水.但究竟是刚好半桶还是比半桶多或少呢?如图 2.2-12所示.假定在桶的附近并没有木棒或其他适当的测量工具,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办法.图5kg为一组的资料收集起来填写下表中:质量m/kg 低于40 40~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学生数参照表格中收集的数据:(1)用学生数和个体质量为坐标,画出图像;(2)本班学生个体质量较多集中在kg至kgX围内;(3)本班学生的平均质量为kg.12.某试卷按30份一袋分装,在试卷分装密封结束后,发现多出10份,经分析原因是装好的某试卷袋中少装了10份.现要求在不拆开已密封的试卷袋的情况下,想出一种科学准确的方法在这批试卷袋中找出只装了20份试卷的那一袋(需要的仪器,保证提供).13.请完成下列基本仪器使用的调节:(1)小洪同学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时,先将天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再进行如下调节:①;②.(2)在进行第②步调节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如图2.2-13所示,此时应将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调(填“左”或“右”);(3)如图2.2-14所示是测量一个苹果的质量时天平上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示数,则该苹果质量为g.-13 -1414.(1)用天平称一个塑料瓶的质量,然后将其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比较这个物体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相同吗?(2)称量一小杯水与一小匙盐的总质量(水放在小烧杯中,盐放在一X纸上,然后再把盐溶于水,再称盐水的质量),比较两次称量的结果相同吗?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5.(某某某某市中考题)图2.2-15甲所示为商店里使用的台秤,其工作原理与天平相同.使用时,先将游码移至左端零刻度处,若发现秤杆右端上翘,则调零螺丝应向(选填“左”或“右”-15乙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kg.-15参考答案[快乐套餐] 1.D 2.D 3.B 4.不变 5.84.6;0.0846;0.2 6.桥限载30吨 7.(1)用手直接拿砝码(2)物体和砝码放反了 8.右:大 9.(1)E D B A C (2)g10.让桶慢慢倾斜,当水还没到桶沿,就看到桶底时,说明桶中水少于半桶;当水刚溢出桶沿时,如果看不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多于半桶;如果刚好看到桶底,表明桶中水刚好为半桶11.略 12.用天平测量:取相等袋数密封试卷分置天平两盘,天平不平衡,含有20份试卷的那袋在质量小的一端,然后又将含有20份的这些密封试卷分成相等的袋数分置天平两盘,最终质量小的为含有20份的那袋13.(1)将游码放在标尺左端零刻线处;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2)右 (3)g14.(1)相同 (2)相同.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空间位置而变化15.右;3.2kg。
(新)北师大版物理八上《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公开课(课件)
3.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物态的改变而改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 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简称“四不变”。
二、质量的测量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质量的测量工具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试一试
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把实验 桌上的橡皮筋、火柴 棒、一截车胎、大头 针、大螺栓、木块等 进行分类。说出根据 什么理由来分类,分 为哪几类?
火柴棒 木块
大头针 大螺栓
橡皮筋 车胎
物体
组成 组成 组成
由
木材 铁 橡胶
物质 组成的
思考 下列问题。 1.一根铁钉与一枚大头针比较有何相同之处?有何 不同之处?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 “质量”来表示工作 的好坏、产品的优劣。
物理中物体的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单位
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符号是 kg
质量的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 1 t = 1 000 kg
1 kg = 1 000 g
千 克
1 g = 1 000 mg
2.汽车轮胎和自行车轮胎,哪个用的橡胶多? 3.盛满水的木桶和杯子,哪个装水多? 4.充足气的篮球和乒乓球,哪个里面充的空气多?
新课探究 一、物体的质量 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符号为 m。
一根大头针含有的物质少 一个大螺栓含有的物质多
思考 物理学中的质量与日常生活中说的“质量” 的意义是否相同?
调节游码的位置,
4.天平平衡后读数:m物= m砝+ m游码示数。 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买衣服》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2.2《买衣服》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买衣服》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情境,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买衣服为背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找零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但是对于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这一节内容时,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以及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加减法来计算总价,找零等。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加减法的意义,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衣服图片,计算器,纸币等。
2.学具:学生计算器,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衣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衣服的单价和数量,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这件衣服,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另一件衣服的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这件衣服,需要支付多少钱?”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件衣服的总价就是两个单价的和。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衣服的单价和数量,让学生计算总价。
教师巡视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组选择几件衣服,计算总价,并找出最便宜的组合。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轴对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裤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沿着某条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初二物理]初二物理第二章 第1-2节 质量及其测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北师大实验版
初二物理第二章第1-2节质量及其测量、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北师大实验版一、学习目标: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4.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重点、难点:重点:质量的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三、考点分析:(1)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中考中常出选择题。
(2)了解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中考中常在计算题的第一问出现。
(3)会调节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中考中常出实验题。
本讲考点内容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大约为4—6分。
一、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 质量的单位:千克(kg)、吨(t)、克(g)、毫克(mg)(1g=10-3kg 1mg=10-3g=10-6kg 1t=103kg)2.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
二、托盘天平(一)保持天平测量值精确度的具体要求:1. 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2. 向托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 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 将天平水平放置。
2. 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首先把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其次,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 将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
知识点一:对“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的理解及质量的单位换算例1. 在下列情况下,物体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 水桶中的水全部结成了冰B. 烧红的铁钉被锻打成铁片C. 公园里的冰雕逐渐变小了D. 当飞船由地面升到预定轨道时,飞船里的宇航员此题答案:C思路分析: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测量质量》导学案
《测量质量》导学案一、课前导入1. 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开始,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重、轻。
例如,书包重还是水杯重?椅子重还是桌子重?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需要测量质量?在哪些场合下我们需要测量物体的重量?二、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什么是质量,掌握不同物体的质量单位。
2. 能力目标:能够使用天平等器具测量物体的质量。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想象、爱动手、爱实践的学习态度。
三、学习过程第一节:认识质量1. 引导学生认识质量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重量和质量的区别。
2. 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质量大小的概念。
3. 通过互动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巩固认识质量的概念。
第二节:质量单位1. 给学生介绍不同物体的质量单位,如克、千克等。
2. 让学生比较不同物体的质量单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3. 给学生举例让他们练习质量单位的转换,巩固知识点。
第三节:测量质量1. 演示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说明测量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使用天平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记录测量结果。
3. 引导学生讨论在测量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改进方法。
四、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小组讨论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准备一些测量质量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质量的相关知识。
3. 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课堂总结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 让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 针对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补充。
六、课后延伸1. 布置相应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提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深化对质量的理解。
3.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或调查,拓展质量测量的应用领域。
七、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不足之处,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北师大八级上-列表法
列表法
列表是物理实验中记录与处理数据最常用的方法.列表可以简单明确地反映实验中测量、计算的过程,既可以提高效率、减少和避免错误,又有利于检查分析数据、讨论误差、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通常,可以根据实验原理和测量步骤,按照直接测量量列在前、先测量的量列在前、先计算的列在前的原则进行列表.有时还需列出几个表,这可根据测量顺序列出.在一些验证等量关系的实验中,还可以作并列对比式列表.
列表时应注意:注明表名与实验条件;注明各量单位后只记录数字;所有数据均应以有效数字及科学记数法进行记录;原始数据不得涂改.
选自《中学教学实用全书物理卷》。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 (6)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2.2《比例的应用》北师大版(6)一. 教材分析《比例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二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并能够将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比例的概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基础。
但比例的概念和应用对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比例的情况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能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解比例题。
2.难点:将比例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例概念,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比例的应用。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共同解决比例问题,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入比例的概念,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和一块橡皮,铅笔的价格是3元,橡皮的价格是1.5元,小明一共花了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解答。
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可以用比例来解决。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比例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比例是指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并给出比例的符号“:”。
同时,解释比例的四个要素:内项、外项、比例尺、实际距离。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八年级物理上册(北师大版)
课堂练习
2.将2.5t换算成以千克为单位的正确换算式为( D)
A.2.5t=2.5t×1000kg=2500kg B.2.5t=2.5×1000=2500kg C.2.5t=2.5t×1000=2500kg D.2.5t=2.5×1000kg=2500kg
课堂练习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地面上的物体被移到月球上,质量将变小 B.1kg铁的质量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C.一块冰熔化成水,其质量减小 D.将一铁块拉制成铁丝,它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课堂练习
4 如图为常见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拆开后发现由三层布
组成,查阅资料后得知,制造口罩的主要材料为熔喷布
,每平方米熔喷布的质量为50克,若去掉绳子和铁丝,
该口罩用的布的质量约为(A )
A.0.6g
B.2.4g
C.7.2g
D.20g
课堂练习
5. 小明在做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前,首先调节 了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但是他没有注意到游 码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在实验后,他得到的物体的质 量为52.4g,问他测的物体的实际的质量是( B ) A.52.4g B.52.2g C.52.6g D.必须重新测量
新课教学
二、物体质量的测量
托盘天平的使用
左物右码
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
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 恢复平衡.
新课教学
二、物体质量的测量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2.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2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不等式的性质,包括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以及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变化。
这些性质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关键,也是进一步学习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解法,对于不等式的性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对于一些具体的不等式性质,学生可能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解不等式时的符号变化可能还存在困惑,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能够运用性质解不等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让学生发现不等式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难点:不等式性质的应用,特别是符号变化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用具体的例子和练习来说明不等式的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3.采用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不等式的性质的讲解和练习题目。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以加深对不等式性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问题:“如何判断一个不等式的大小关系?”来引导学生思考不等式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讲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包括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以及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变化。
2.2长度及其测量(课件)2024-2025-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方法思考 如何估测教室的高度、门的高度、《点拨》的 宽度。 方法指点
比较法: 利用人身上的“尺子”估测 教室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两倍,约为3 m;门的 高度比人身高略高,约为2 m;《点拨》的宽度接近两拳 宽,约为20 cm。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 3 [中考·达州]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7 是某同 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 尺的分度值是__1_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3_._5_0_cm。
微米(μm)、纳米(nm)等。
③ 换算关系
一类 10-3 km=1m=103mm=106μm=109nm 进率为103
二类 1m=10dm=102cm=103mm
进率为10
感悟新知
知识储备
知1-讲
要做到客观、公正,就要建立评价标准,就像测量物
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有了测量才有依据;有了客观
标准,评价才不会因人而异。
感悟新知
知1-讲
4. 描述空间尺度的其他物理量 (1)面积 描述物体表面的大小,一般用符号S表示,在 国际单位制中,面积的单位是平方米,即m2。 (2)体积 描述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一般用符号V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即m3。
感悟新知
知1-讲
知识拓展 面 积 单 位换 算 关 系: 1m2= 102dm2= 104cm2=
感悟新知
知1-练
例 2 下列物体按大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原子、小米粒、银河系、太阳系、地球、月球 B. 小米粒、原子核、太阳系、地球、月球、银河系 C. 原子、小米粒、月球、地球、太阳系、银河系 D. 原子、小米粒、月球、太阳系、地球、银河系
感悟新知
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初级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2.2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教学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和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对于质量的概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理解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的位置无关;由于学生的生活实践较少,对质量的大小缺乏感性认识,应多加一些实践活动建立1的具体概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应让学生多次动手练习,特别注意游码的使用和读数方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 对常见物体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会利用它测量质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
(2) 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质量的含义。
(2)会正确地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难点:(1)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
(2)灵活运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学情分析】
质量对学生来讲是一个常接触的问题,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由于学生的实践较少,对于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经验很少,1kg到底有多少,没有经验。
另外天平的操作对于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讲也是一个问题但这个操作不难,多练习几遍就会掌握。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实验3进行猜想
请大家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可以设计多个表格进行记录,记录的内容要全面).了解实验ຫໍສະໝຸດ 容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猜想
进行实验
请大家注意实验操作规则,开始进行实验.
教师指导
动手做实验
评估交流
请大家汇报一下:
1、物理书的质量及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回忆
布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
我们本节课的实验是:
1、估计并实际测量物理书、笔、文具盒、一根大头针的质量.
2、100毫升水的质量,称5克的食盐,将盐溶入水中,测盐水的质量并与盐及水的质量进行比较.
3、称量塑料瓶的质量,然后用剪子剪碎再放到天平上称量,比较在形状变化前后的质量.
左盘放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
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大家根据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回答:天平、台秤、电子秤、戥子、杆秤、磅秤等.
课下收集资料
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
对照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使用
手上有汗泥,容易将砝码或游码弄湿、弄脏,质量发生改变,甚至生锈,腐蚀.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托盘天平
构造
使用 ⑴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⑵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游码+单位)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由身边事物引入物质的多少
木椅、铁锤、铝锅等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物体,木椅是由木头组成的,铁锤是由铁组成的,铝锅是由铝组成的,我们说木头、铁、铝是组成木椅、铁锤、铝锅这些物体的物质,这里所讲的物质就是组成物体的材料.显然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杆秤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同学们课下收集一下杆秤的发明及应用的资料,我们评比一下那个组的资料最详实、最丰富.
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30页的图2-14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
阅读《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见扩展资料),对照天平,熟悉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2、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杆秤这一我国古代发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通过了解质量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
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每向右移一个格,相当于在右盘加一个小砝码.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这只是这种托盘天平的调节规则.
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选择质量较大的砝码,逐渐向被测物的质量靠近.
小结
质量的概念、单位、单位换算、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
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复习
我们复习一下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
1、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将橡皮泥换一个形状;
一块冰熔化成水
将铅笔由赤道带到南极,带到月球.
总结: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就像比较长度的大小一样,比较两个物体质量的大小也要确定单位,自学书上29-30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质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
质量的常用单位及符号
5kg=g=mg=t
为什么不许用手,一定要用镊子拨动砝码和拿放砝码?我们吃的食盐、刚从水中拿出的小铁块能否直接用天平测量,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游码放到左侧的零位?
观察你所用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如果横梁左臂偏高,应该向哪个方向移动平衡螺母?动手做一下,总结天平调平衡的方法.
你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多少,你所用天平的最小分度是多少?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吗?
思考、比较物质与物体.
体会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
介绍质量的概念、探讨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自学单位换算、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区分质量与重量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物质有无增加或减少?
北师大版《2.2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汇报一下实验2、3的结果和你的观点.
3、在实验中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应该注意,你有什么收获?我们的实验设计有哪些不足之处?
4、你还能想到有哪些测量质量的方法?
讨论、交流
课后作业
课课精练 第二节
教学反馈
备注
0.3g=mg=μg
举出质量约为1千克的物体
在生活和贸易中,人们习惯上把质量叫做重量,但在物理学中都统一叫做质量.
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通过自学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通过举例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
纠正错误知识
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1、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2、游码在标尺上的读数.
仪器材料
演示:演示用托盘天平、砝码
学生实验: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大头针(一盒)、盐、水、塑料瓶、剪子
教学方法
自学、研讨、实验相结合
课时
2
板书设计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质量(m)
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