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气奇高 词宋华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浅谈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凤庆县第二中学甘凤仙

2014年7月20日

骨气奇高辞采华茂

——浅谈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

凤庆县第二中学甘凤仙内容摘要:在建安作家中曹植历来最受人们的推崇,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成就,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称其为“建安之杰”。他的一生虽郁郁不得志,他的才气却很受人称赞。曹植的诗歌创作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颇有功名事业心,作品主要抒写自己的志趣和建功立业的抱负,具有奋发进取的激情,唱出了激昂慷慨之音;后期备受排挤和迫害,其创作多表现自己的悲愤情绪和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曹植诗歌最讲究艺术表现,无论是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还是描写手段、抒情写志都极具其独到的特色,钟嵘评曰:“其源出国风,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可说是对其艺术风格的精当概括。

关键词:曹植诗歌艺术风格骨气

曹植处于战乱频繁的时代,他一方面从汉乐府中汲取浓厚的乳汁;一方面开辟了建安诗风,使其诗歌追求整饬工丽又流转浑厚,使他成为建安时代的杰出工表。他的诗思想深沉,充满了拯世济物的理想和诗才傲物的性格,既有激昂慷慨之气,又有悲凉苦闷之情;且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充分体现了他诗歌的“骨气奇高,辞采华茂”的艺术风格。“骨气奇高”对于“建安风骨”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也是曹植诗歌最突出的艺术风格和最重要的精神实质。

一、“建安风骨”与曹植

汉末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俊才云蒸”的时期,文坛

上涌现了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三曹”、“七子”各领风骚,才女蔡琰与相颉顽。他们思想活跃,继汉乐府之后,打破了汉代四百年诗歌沉寂的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他们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有创新。他们创作的许多优秀诗文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现实生活,抒发了诗人们祈求国家统一以及建功立业的抱负,表现了新的时代精神,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内容丰富深刻、情辞“慷慨悲凉”格调刚健遒劲著称,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云:“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于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生焉。”意思是端直的言辞,结合俊爽的意气,形成格调劲健和艺术感染力强的“风骨”。历来作家常把建安看作文学的黄金时代。他们在反对绮靡的形式主义文风和强调作品的现实意义时,往往提出建安作品来作为效法的典范。唐代陈子昂提倡“汉魏风明”就是很好的例子。

曹氏父子是建安文坛的领军人物,也是“建安风骨”集大成者。曹操的诗文,深沉慷慨,气势雄浑,语言质朴,绝少华美的辞藻。曹丕与文士相处极欢洽,他的诗歌反映的生活面较狭窄,艺术风格也不免流于纤弱。而被《诗品》称之为“建发之杰”的曹植,则是建发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他的诗思想深沉,文宋富艳,辞藻华丽,善用比喻;意象生动、音节浏亮。钟嵘说他“骨气奇高,辞采华茂”,就是指他的诗歌具胡雄健的笔力,能够在使用华丽辞藻的同时,保持着浑

厚的气象。

曹植的创作,在建发诗人中数量最多,现今流传下来的作品也最多,其有诗八十多首及完整和较完整的散文,辞赋约四十多篇。曹植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巨大,两晋南北朝对他极为推崇,南朝宋代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是个出了名的将才傲物之人,他却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八下共分一斗。”(《说郛》这可以说是对曹植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当时诗人们学习曹植的情形,正如钟嵘所形容的“抱篇章而景慕,映余辉以自烛”(《诗品》)。

二、曹植诗歌思想内容与“骨气奇高”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社会的交融。作者往往将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情感、理想通过文学作品表现出来。胸怀壮志而又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以实现,这种对社会现实不满和愤慨之情就会争于通过文学作品来抒发。司马迁曾这样评屈原韩非及他自己:“此人皆感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而思来者”(《报任安书》)。

曹植就是这种创作精神的实战者。曹植一生以曹丕称帝为界,前期因才华深得曹操的赏识与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志满意得,作品多数是吐露自己的志趣与抱负之作;后期曹丕父子做了皇帝,深受猜忌,对他横加压制与迫害。这种生活遭遇,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都比以前大大进了一步,在艺术上也更为成熟。

1、建功立业的思想蕴育了激昂慷慨之气

“诗言志”。曹植前期少年豪气,激昂慷慨,他的才华深受曹操的赏识,欲立为太子,可谓志满意得,他的内心充满对建功立业的狂热激情,因此他的诗歌多抒写自己的志趣,抱负,具有奋发进取的激情,唱出了激昂慷慨之声。在《与杨祖德书》中,他表达了自己一生的追求:“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在《薤露篇》中,他写到:“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这是何等的豪情与壮志,这也是年少英豪的气慨。在《鰕鲤篇》里,他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鰕鲤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白马篇》是曹植前期的代表作品,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超,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烈牺牲的爱国英雄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起笔非凡,一个英资飒爽的游侠形象跃然笔端;“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历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国难当头,好男儿当奋身报国,游侠儿奋马策鞭,投身疆场,何等豪迈;“弃身锋刃端,性合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投身于刀锋枪夹之中,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首先是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就是要舍得割舍父母妻子之爱,然后才能做到捐躯为国,蹈死不群,视死如归。这些享受千金的豪言壮语,句句真切,感人至深。《白马篇》中的游侠形象其实就是曹植的化身,曹植能创造出这种传神百代的爱国英雄形象,是倾注了他自己的满腔报国之志的。这首诗艺术构思完整,描写细致生动,笔力矫健,真正体出了曹植诗歌“骨气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