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肝癌影像学鉴别诊断

肝癌影像学鉴别诊断

大腺瘤与HCC鉴别:前者除出 血外,强化均匀
9.动-门静脉短路
• 易于多血性HCC混淆,前者无 占位效应
• CT增强动脉期可见强化,门脉 期与正常肝组织一致
• 影像学表现显示多血性病变至 少一年内无增大,或在肝穿后 首次出现者可确定
10.局灶结节状脂肪浸润
11.脂肪肝内正常肝岛
12.肝炎性假瘤
2.腺瘤性增生结节(ANH) 指肝硬化中的结节体积明 不典型增生结节(DN) 显大于其周围结节的结节 状病灶。
3.肝母细胞瘤
是小儿常见的肝脏原 发恶性肿瘤。
4.肝内胆管细胞瘤
为起源于肝内一、二 级胆管或更大的胆管 的胆管上皮细胞瘤。
多无肝炎肝硬化,AFP阴性 好发于左叶 延迟强化
侵犯血管、癌栓形成相对少见。
5.肝血管瘤
➢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锐利的略低 密度灶。 •增强:“早出晚归”,周 围向中心扩展 •重T2WI信号上“灯泡征” ➢间接征象:占位征相对 较轻。
6.多移瘤:T2WI为中等高信 号
T2WI明显高信号:富血供者,
原发肿瘤史,CEA升高,
如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甲 状腺癌、肾癌、黑色素瘤和肉
AFP正常,无肝硬化

多发小病灶为主
靠近大血管、胆管或包 膜下
检查目的:发现病灶, 判定性质,确定肝段受 累程度,如局限在3个肝 段以下,可行切除
T2WI等或低信号:乏血供转移 瘤,如结肠癌和淋巴瘤
牛眼征,又叫靶征:肿瘤内出 血、黑色素样物质或高蛋白。 病理基础:中央为低密度的液 化坏死区,中间高密度为肿瘤 组织,外层低密度为正常肝组 织和血管的受压改变
少数病灶中心或周围见增粗扭 曲血管,富于特征性
含Kupffer细胞,99mTc浓聚 有中心疤痕的病变:FNH,纤

临床教学-肝细胞癌影像诊断

临床教学-肝细胞癌影像诊断

Question
Segmentation of the liver Normal liver imaging finding Imaging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HCC
课后要求
1.自己查阅文献了解sHCC的影像诊断。 2.预习下节课内容-胆、胰及脾脏疾病。








肝脏分段 尾叶(Ⅰ段)、左外叶上段(Ⅱ段)、左外叶下段(Ⅲ段)、左内叶(Ⅳ段 )、右前叶下段(Ⅴ段)、右后叶下段(Ⅵ段)、右后叶上段(Ⅶ段)和右
前叶上段(Ⅷ段)
7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a c
b
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临床与病理 病理学上分三型: 巨块型,直径≥5cm; 结节型,每个癌结节直径<5cm; 弥漫型,弥漫小结节分布全肝。
原发性肝癌
医技教研室 MR室
1
Outline
肝脏的解剖
01
Anatomy
肝脏的正常影像学表现 02 Normal image
肝细胞癌的影像学表现 03 Imaging findings
04
肝细胞癌的鉴别诊断 Differential diagnosis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a
b
c
d
二、正常影像学表现
谢谢聆听!
20
小肝癌(sHCC):直径≤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 超过3cm的肝细胞癌为小肝癌。
影像学表现
CT:
肝癌CT分
型与病理
a
b
分型相同

肝癌核磁共振报告

肝癌核磁共振报告

肝癌核磁共振报告引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核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成像模式,可以提供肝脏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

本报告旨在描述肝癌的MRI特征,通过观察和分析肝脏病变来辅助诊断和治疗。

方法进行肝癌核磁共振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使用专用的身体线圈放置在腹部区域。

常用的MRI序列包括T1加权、T2加权、弥散加权成像(DWI)以及动态增强成像等。

结果肿块表现肝癌在MRI图像上表现为低信号或中等信号的肿块。

T1加权图像上,肝癌常呈低信号;而在T2加权图像上,肝癌常呈高信号。

这是由于肿瘤细胞的细胞内有丰富的脂质,导致T1信号降低。

另外,由于肝癌细胞的增殖和坏死,T2信号相对增高。

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DWI)是一种评估肿瘤组织弥散性的成像模式。

在DWI图像上,肝癌区域呈现高信号,这主要是因为肝癌细胞的增殖导致水分子的受限扩散。

动态增强成像动态增强成像是通过连续拍摄多个序列,观察肝脏血流的变化。

动态增强成像可以提供肿瘤的血供情况,有助于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和浸润范围。

在肝癌的动态增强成像中,通常可以观察到肿瘤早期强化,之后出现排除强化的特征。

华氏曲线华氏曲线是动态增强成像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可以 quantitatively assess the enhancement pattern of liver tumors. 华氏曲线分析通过计算肝脏区域的信号强度与时间的变化,提供了关于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信息。

在肝癌的华氏曲线上,通常显示出快速的强化和排除强化的特征。

诊断根据MRI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其他检查结果,可以得出肝癌的初步诊断。

讨论肝癌的MRI特征是基于肿瘤细胞的不同组织学特点和水分子的扩散性质。

通过使用不同的MRI序列和成像模式,可以提供详细的肝脏解剖和功能信息,有助于与其他肝脏病变进行鉴别诊断。

由于MRI的高分辨率和非侵入性特点,使其成为肝癌诊断和随访的重要工具。

临床分析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临床分析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临床分析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新进展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本文将从临床分析的角度,探讨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与治疗的新进展。

一、肝癌的影像学诊断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CT和MRI等技术。

其中,超声是最常用的初筛手段,其具有无创、低成本和易操作等优点。

超声能够准确地显示肝脏内肿块的大小、数量、位置和形态特征,对于小肝癌的诊断也有很高的敏感性。

但是,在超声中,由于肝脏内气体和肠道对超声的波束产生了散射和吸收,因此对于肝脏深部的病变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

为了解决超声在深部病变检测中的局限性,CT和MRI技术得以应用。

CT技术以其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的特点,对于肝脏病变的检测和定位有着很大的优势。

CT通过对患者注射造影剂,并结合薄层扫描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诊断肝癌。

而MRI技术则在对比分辨率和多平面、多序列成像方面具有优势,对于不适宜接受CT检查的患者,MRI成为一种可替代的诊断手段。

近年来,随着肝癌诊断技术的不断升级,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化影像分析方法逐渐应用于肝癌的诊断。

通过使用大量的肝癌影像数据进行训练,深度学习算法能够从复杂的肝癌影像中提取高度特异的特征,并进行准确的分类和分割。

这种自动化的诊断工具不仅可以提高肝癌的早期检测率和诊断准确性,还可以减轻医生的工作负担,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二、肝癌的影像学治疗肝癌的影像学治疗主要包括放射治疗和介入治疗两个方面。

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对肿瘤进行照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结构,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常用的放射治疗方法包括外束放射治疗和内照射治疗。

外束放射治疗通过从肿瘤周围方向照射高能射线,精确破坏肿瘤组织。

内照射治疗则是将放射性粒子通过导管植入肿瘤内部,释放高能射线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导管显像技术将导管引入肝内或肝动脉内,直接对肿瘤进行治疗。

介入治疗主要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等技术。

简述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简述肝癌的临床诊断标准

肝癌确诊3个标准是肝癌影像,AFP异常,肝组织活检阳性。

肝癌临床上需要结合病史、肿瘤标志物检验、影像学检查做出临床诊断,但往往需要经过穿刺或者手术切除后病理学检查方能确诊。

主要标准如下:
1、肝癌影像:AFP(甲胎蛋白血液浓度)检测数值<400ng/ml,但具有两种典型的肝癌影像学(超声、增强CT、MRI或选择性肝动脉造影)表现,即占位性病变的肿块大于两厘米。

2、AFP异常:AFP(甲胎蛋白血液浓度)检测数值≥400ng/ml,同时在肝癌影像学可以观察到占位性病变的病灶大于两厘米,在体格检查时能触摸到肿大、坚硬的大结节肿块。

3、肝组织活检阳性: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穿刺抽取肝组织进行检查,发现呈阳性的病人。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

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肝癌(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临床上非常具有挑战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的早期诊断、定量评估和治疗方案选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

一、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分子影像学是通过利用生物标记物来观察和评估生物分子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和功能状态的影像学技术。

在肝癌的分子影像学诊断中,常用的技术包括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如放射性核素显像和PET-CT)、磁共振成像技术(如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超声造影和CT增强扫描等。

这些技术可以通过对肝癌组织的代谢特征、血供情况和分子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提供更加准确的肿瘤信息。

二、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肝癌的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

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得早期肝癌病灶的检测更加准确。

例如,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到肝癌病灶的血供情况,根据肿瘤的血供特点可以判断肝癌的恶性程度。

同时,超声造影技术结合分子标记物可以提高肝癌的检测率和准确性。

此外,磁共振成像技术在早期肝癌的诊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定量评估中的应用除了帮助早期诊断,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癌的定量评估。

不同的分子影像学技术可以提供肝癌病灶的代谢信息、肿瘤的细胞形态和血流动力学特征等数据,这些数据对于肝癌的定性和定量评估非常有帮助。

例如,PET-CT技术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代谢情况来评估肝癌的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可以观察到肝癌的弥散度,从而评估肝癌的侵袭性和预后。

四、分子影像学诊断在肝癌治疗方案选择中的应用分子影像学诊断技术还可以用于肝癌治疗方案的选择。

通过观察和评估肝癌病灶的生物学特征,可以确定肿瘤的分子标记物表达情况、肿瘤抗药性的程度以及预测肝癌的预后。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

原发性肝癌的影像诊断学进展影像诊断有助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笔者综述了原发性肝癌在超声、DSA、CT、MRI的影像学特征和相关研究进展。

标签:肝癌;影像诊断原发性肝癌是肝脏常见的恶性肿瘤,血清蛋白测定一直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诊断方法。

近年来,由于对原发性肝癌病理认识的加深和外科手术迅速发展,对肝癌的诊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各种影像技术相继应用于临床,为提高小肝癌SHCC(瘤体直径≤3cm)和微小肝癌的检出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临床提供及时的手术治疗时机。

笔者就肝癌影像诊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综述。

1 原发性肝癌的各种影像学表现1.1B超B超无创伤性可称之为肝癌筛选的“最佳工具”,肝癌90%由B超检查发现,直径在1.0~2.0cm的肿瘤即可检出。

肝癌的超声表现为:①边缘低回声带(晕环)。

②镶嵌样图像。

③隔壁回声。

④外侧阴影。

⑤后方回声增强。

结节型和肿块型2cm以上的肝癌表现为内部有低回声、回声不均匀和内部有隔壁回声,呈典型的镶嵌样图像;肿瘤超过5cm者边界不清,直径在3~5cm发现率约70.5%;弥漫型肝癌为混杂性回声,与正常肝脏分界不清。

刘华丽等认为肝癌的超声表现多样:①直接征象:高回声型占多数,其次是低或混合性回声。

②间接征象:病灶周围多数伴有声晕,部分有卫星结节,巨块型内部常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超声的确诊率为87.3%。

戴琳认为小肝癌的典型声像图表现为瘤灶多呈类圆形、单发,以弱回声光团居多,病灶周边清晰,有完整包膜伴有暗晕,暗晕是超声鉴别小肝癌和其它良性肿瘤的典型特征。

经静脉注射“全氟显”超声造影剂后肝癌特征是造影前超声显示病灶呈弱回声光团,注射造影剂后超声显示病灶迅速显影回声增强,动脉像肝癌病灶与周边正常肝组织边界对比清晰,延迟期病灶呈低回声,消退时间明显短于正常肝组织呈现“快进快出”特征。

徐金峰静脉注射气体微泡混悬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表现为动脉期微泡迅速进入肝癌的微血管内使肿瘤快速整体增强,较大肝癌到达峰值时可表现为不均匀增强,同时由于动静脉瘘的形成,门脉期快速消退呈低回声,延迟期进一步消退。

肝癌 影像学评价标准

肝癌 影像学评价标准

肝癌诊断标准包括影像学检查、血液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

1.影像学检查:
肝癌是发生在肝脏内的占位性病变,可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或者核磁共振检查,能够发现小于一公分的微小肝癌,如果肝脏内病灶大于两公分,边界不清或伴有钙化,可作为诊断肝癌标准。

2.血液学检查:
可进行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等肿瘤因子化验检查,对肝癌的诊断有很大帮助,甲胎蛋白是诊断肝细胞癌的特异性标志物,如果化验甲胎蛋白大于400ng/ml,可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

还可进行肝功能化验检查,可作为判断肝癌严重程度标准。

3.病理学检查:
可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活检,能够明确肝脏病变的性质,可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同时可进行免疫组化,对判断肝癌预后有很大帮助。

通过以上检查即可确诊为肝癌,确诊后的患者应进一步确定癌细胞病灶的大小、蔓延部位、恶化程度等,然后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来促进疾病恢复。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影像学确诊标准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于肝癌的确诊,影像学检查是
至关重要的一步。

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和可能的转移情况,从而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
依据。

肝癌影像学确诊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检查方法:
1. B超超声检查,B超是最常用的肝癌筛查和诊断工具之一。

它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内部的肿瘤、囊肿和血管情况,对于初步判断
肝癌的存在和大致范围非常有帮助。

2. CT扫描,CT扫描能够提供更为精细的图像,可以清晰显示
肝脏内的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血管的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和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对于显示肝脏内的肿瘤和周围组织的对
比度更高,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图像,并且对于评估肿瘤的性质和
周围组织的受累情况有着独特的优势。

4. PET-CT检查,PET-CT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CT扫描的优势,可以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代谢情况和转移情况,有助于确定肝癌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通过以上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肝癌的情况,包括肿瘤的大小、位置、转移情况以及对周围组织的影响,从而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影像学检查只是肝癌诊断的一部分,最终的确诊还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判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影像学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供丰富的信息,帮助医生准确判断肿瘤的性质和分期,从而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深入探讨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

一、肝癌的影像学表现肝癌的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超声、CT、MRI和PET等多种检查方法。

其中CT和MRI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能够直观地显示肝癌的形态、大小、位置和浸润范围。

1.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最常用的初筛方法,具有无创、无辐射、低成本等优点。

肝癌在超声图像上呈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的肿块,边界清晰,有时可见血流信号。

超声能够评估肿瘤的大小、数量和位置,但对于小肿瘤和深部肿瘤的检出率较低。

2. CT检查CT检查是肝癌的主要影像学方法之一,能够提供肝脏的横断面图像。

肝癌在CT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或不均匀低密度的肿块,边界模糊或分叶状。

动脉期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门静脉期和延迟期呈现低密度。

CT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周围血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3. MRI检查MRI检查在肝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供多种序列的图像,包括T1加权、T2加权和增强扫描等。

肝癌在MRI图像上呈现为低信号或不均匀低信号的肿块,边界清晰或模糊。

增强扫描时,肝癌呈现明显的强化,而肝内血管和正常肝组织呈现低信号。

MRI还可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胆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二、肝癌的鉴别诊断肝癌的影像学表现与其他肝脏病变相似,因此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其他疾病。

常见的鉴别诊断包括肝脏良性肿瘤、肝血管瘤、肝转移瘤和肝脏炎症等。

1. 肝脏良性肿瘤肝脏良性肿瘤包括肝血管瘤、肝脏脂肪瘤和肝腺瘤等。

肝血管瘤在影像学上呈现为多发、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密度灶,动脉期强化,门静脉期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肝脂肪瘤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可见脂肪沉积的高信号区。

肝细胞肝癌、结肠癌肝转移、肝脓肿、脉管癌栓、胆囊癌、脾血管内皮瘤等肝胆胰疾病CT影像学鉴别诊断

肝细胞肝癌、结肠癌肝转移、肝脓肿、脉管癌栓、胆囊癌、脾血管内皮瘤等肝胆胰疾病CT影像学鉴别诊断

临床肝细胞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结肠癌肝转移、肝脓肿、脉管癌栓、胆囊癌、胰腺癌、脾血管内皮瘤等肝胆胰疾病CT影像学
鉴别诊断
肝细胞肝癌:平扫呈低密度灶,动脉期快速强化,静脉期造影剂快速退出,延迟期可见假包膜。

肝内胆管细胞癌:动脉期不规则环形强化,边界不清;静脉期及延迟期造影剂缓慢向肿瘤中心渐入的延迟强化。

结肠癌肝转移:肝转移瘤一般在动脉期多发,呈「牛眼征」样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继续为环形强化;通常与肝内胆管癌需要用pet-ct、胃肠镜做鉴别诊断。

肝、胃间质瘤:胃肠比较容易出现间质瘤,肝往往为转移间质瘤;影像学特点是动脉期不均匀强化肿物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向周围浸润。

肝脓肿:CT 动脉期环形强化,静脉及延迟期界限不清,伴发热,消炎后好转。

脉管癌栓:肝细胞肝癌容易发生脉管癌栓,ct 平扫显示为沿门脉走形区增宽;动脉期可见门脉走形区内不规则强化影;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减低。

胆囊癌:胆道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常表现为胆囊增大或萎缩,胆囊壁增厚、壁毛糙、动脉期壁不规则增厚、或可见动脉期不规则强化肿物影。

十二指肠乳头癌:动脉期十二指肠可见不规则强化肿物影,临床表现为低位胆道梗阻、黄疸等表现。

胰腺癌:胰腺是富血供器官、胰腺癌是乏血供肿瘤,因此表现为低信号肿物。

胰腺囊腺瘤:常常表现为壁可见强化的囊性肿物,容易与囊肿混淆。

脾血管内皮瘤:少见,低度恶性,动脉期强化明显,中央低信号区为瘢痕;静脉期强化程度稍减低,但仍然强化。

肝癌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肝癌影像诊断PPT参考课件

正常MRI表现
肝实质
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肾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肾
肝内血管 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胆管
正常不显示
胆囊
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 内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22
几个注意点
肝左叶可跨越中线,达左侧腹壁,甚至可卷曲脾 脏;尾状叶可缺如
18
影像学检查方法
• MR检查
常规MR检查 动态MR增强检查 造影剂应用 细胞外液非特异性造影剂:Gd-DTPA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Mn-DPDP 网状内皮细胞特异性造影剂:SPIO 血池对比剂:AMI-227
19
影像学检查方法
• 门脉系统CTA和MRA检查
CTA 容积扫描 三维重建:MIP、MPR、VR MRA 2D TOF 2D PC 3D DCE MRA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肝脏有三个主裂:正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 正中裂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和右半肝 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成右前叶和右后叶加上尾状叶,一
共将肝脏分成五叶 以肝静脉和门静脉在肝内的解剖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8
段。
5
6
7
8
9
三、肝癌的分型及分期
1. 根据大体标本观察:
对包膜的显示:T1WI>PDI>T2WI
39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2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10%,高信号占90% 镶嵌征(mosaic pattern):癌结节被薄的隔
膜或坏死分隔,隔膜为纤维组织,在T2WI上 为低信号,整个病灶信号不均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诊断对其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如今,随着医学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已经成为了肝癌诊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从医学影像技术发展、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优势和局限性三个方面,探讨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一.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医学影像技术是医学领域中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X线、CT、MRI和PET等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使得肝癌的发现和诊断变得更加简单可靠。

在早期,X线是肝癌诊断的主要手段,随着高级别成像技术的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取代了X线成为了肝癌检查和诊断的重要工具。

其中,CT和MRI是肝癌诊断中常用的医学影像检查手段。

二.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医学影像分析技术指的是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技术对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分析,提取影像特征和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精度。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肝癌诊断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

目前常用的肝癌影像分析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类。

1. 肝脏紊乱分析肝脏紊乱分析则可以通过对肝脏内部的组织结构、血管走向和血液灌注情况等进行分析,快速而准确地检测肝癌是否存在。

同时,肝脏紊乱分析还可以提供肿瘤的生长速度和发育程度等信息,为肝癌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2. 影像分割技术影像分割技术则可以快速把医学影像中的物体分割出来,便于对肝癌的大小、形状、位置等信息进行准确测量。

同时,影像分割技术还可以在肝脏病灶的边缘和周边组织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更加精确的肝癌诊断结果。

3. 人工智能模型人工智能模型则可以以深度学习方法对医学影像进行自动化处理,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来识别、定位、检测肝癌。

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通过对大量数据的训练,提高肝癌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为临床带来重要的帮助。

三. 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在肝癌诊断中的优势和局限性医学影像分析技术具有高效、快速、精确的特点,可以通过计算机处理等方式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发现潜在的肝癌病患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增强“外不清内清”
c.“慢进慢出”、“快进慢出”
形态不典型 粟粒状、片状、收缩型、不规则形
强化不典型(多为小病灶): a.早期高密度强化 b.中央性或一致性强化 c.早期强化不显著,延迟等密度 d.始终不强化
慢进慢出
单发多见,多位于肝边缘,无包膜,境界清 AFP阴性,无肝炎肝硬化史 T2WI中心瘢痕呈高信号
1. 肝癌的发病率:
① 南非60~100/100,000 ② 亚洲3~5/100,000,最高达40/100,000
2. 其它流行病学特点:
① 男女发病:3~8:1 ② 中青年发病率高,平均年龄43.7岁
+ 肝脏的分叶和分段:
肝脏有三个主裂:正中裂,左叶间裂,右叶间裂 正中裂将肝脏分成左半肝和右半肝
1、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锐利的略低密度灶。 增强:“快进慢出 / 慢进慢出” 的“充填”式强化。
2、间接征象:占位征相对较轻。
Freeny标准: 早期边缘高密度强化
(3+2)
强化范围进行性扩大 54%
延迟等密度充填
平扫低密度病变
79%
3分钟以后才出现等密度充填
补 充 经 验: a.平扫边缘清楚
左叶间裂将左半肝分为左外叶和左内叶
右叶间裂将右半肝分成右前叶和右后叶加上尾状叶,一 共将肝脏分成五叶
以肝静脉和门静脉在肝内的解剖分布为基础,将肝脏分为8 段。
1. 根据大体标本观察:
结节型:最常见,多伴肝硬化,常为多个结节,

巨弥块漫型型::大例多成少小波为,见不及单较,一全个少为,肝癌肝广分。结硬泛布节化分广或,布泛多切的,个除小有癌机结半结会节数节多癌以融。灶上合,病而肉眼
增强早期明显强化,呈“中心开花”即从中 心向四周强化;中心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少数病灶中心或周围见增粗扭曲血管,富于 特征性
含Kupffer细胞,99mTc浓聚 有中心疤痕的病变:FNH,纤维板层样肝癌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2WI 信号改变
等低信号占10%,高信号占90% 镶嵌征(mosaic pattern):癌结节被薄的隔膜
或坏死分隔,隔膜为纤维组织,在T2WI上为 低信号,整个病灶信号不均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肝癌MRI诊断要点小结
结合T1WI、T2WI信号特点 巨块合并卫星灶 假包膜征 镶嵌征 病灶内脂肪变性 血管受侵 合并肝硬化 AFP持续增高
尾状突在横断面上可显示为孤立的与肝脏不相连 的假象,易误为肿块或肿大的淋巴结
Reidel 叶:肝右叶向下扩大成球形 Ivemark综合征:对称肝呈倒V型,合并右位心和
脾脏缺如
肝副叶
肝动脉的变异较多
1、直接征象: 平扫:边缘模糊的略低密度灶 增强:“快进快出”式强化,包膜征
2、间接征象: 肝硬化、门脉高压、门脉主干癌栓、 肺转移
3、代表性特点 增强后呈“快进快出” 的表现, 即动脉期强化,延时后为低密度。
1、何谓“快进”? 比肝脏强化幅度大。
2、哪些疾病有“快进”特点? HCC、MHC、HHE、FNH
3、哪些肝癌没有“快进”? 癌栓、动静脉瘘、少血供HHC
快进快出
典型病例分析
典型病例分析
形态 弥漫型、癌栓型、外生型
+ MR检查
常规MR检查 动态MR增强检查 造影剂应用 细胞外液非特异性造影剂:Gd-DTPA 肝细胞特异性造影剂:Mn-DPDP 网状内皮细胞特异性造影剂:SPIO 血池对比剂:AMI-227
+ 门脉系统CTA和MRA检查
CTA 容积扫描 三维重建:MIP、MPR、VR MRA 2D TOF 2D PC 3D DCE MRA
+ 平衡期:2min 左右,肝实质密度与静脉相当
肝实质 T1WI均匀等信号,略高于脾脏、肾 T2WI均匀低信号,明显低于脾脏、肾
肝内血管 条状或点状无信号,分布均匀,走行 规则
胆管
正常不显示
胆囊
T2WI呈均匀高信号;T1WI信号强度与 内部成分有关,可为低、等、高信号
肝左叶可跨越中线,达左侧腹壁,甚至可卷曲脾 脏;尾状叶可缺如
下难与结节性肝硬化区分。
+ 1.块状型:
+ 块状型
+ 2.结节型:
+ 结节型
+ 3.弥漫型:
+ 弥漫型
2. 根据病理细胞学:
肝细胞型 胆管细胞型 混合型
+ 血管造影 + CT检查 常规CT检查 螺旋CT检查 动脉早期,动脉晚期,门脉期, CT血管造影:CTA,CTAP CT灌注检查:BV、BF、MMT、PS
等低信号占2/3,高信号占1/3 高信号与病灶内出血、脂肪变性、肿瘤细胞的分
化程度以及病灶内金属含量如铜等有关 小肝癌出现高信号的几率达50%
包膜
约70%-80%,分化越好,假包膜出现的几率越高 包膜内层为纤维组织,外层为受压的血管和新生
胆管 对包平扫:实质均匀等密度,血管分布走行均匀, 密度略低,肝内胆管不显示
平扫:肝>脾>肾
增强:肝<脾、肾
动态增强表现:
+ 动脉期:20s 腹主动脉及主要分支增强显著, 肝实质轻度强化,CT强化值在10-20Hu
+ 门静脉期:60s 主动脉与腔静脉密度趋向一致 ,肝实质开始强化,CT值达140-150Hu
密度 等密度、高密度、囊性
强化特征 充填式、轻度强化
癌栓型HCC
外生型HCC
相对高密度HCC
脂肪密度HCC
病灶 技术 主观
< 2cm、等密度病灶、脂肪肝、 肝硬化 扫描范围?增强?层厚?窗位? 体位?造影剂使用? 对不典型肝癌、所用机器性能认 识不足
原发性肝癌--MRI诊断
T1WI 信号改变
肝 右 叶 结 节 型 肝 癌 ( 平 扫 )
肝右叶结节型肝癌(增强)
小肝癌
年轻,15-35岁 无肝硬化,AFP多正常 左叶多见 膨胀性生长,纤维包膜完整 中心低密度纤维灶无强化 周围有小卫星灶 动静脉瘘和癌栓少见
纤维板层样肝癌
多无肝炎肝硬化,AFP阴性 好发于左叶 延迟强化 侵犯血管、癌栓形成相对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