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膳养生文化概论

合集下载

(完整版)药膳养身

(完整版)药膳养身

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药膳的作用:药膳既可治病,又可强身防病,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药膳尽管是平和之品,但其防冶疾病和健身养生的效果却是比较显著的。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部分组成,既保持了药物的疗效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了药物性味的选择,并通过与食物的调配及精细的烹调,仍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故谓“良药可口,服食方便".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减肥美容。

药膳汤是依据“药食同源”的理论,遵循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时而异的原则,全面、综合、灵活地应用药膳食疗方,将内容按照因人而异的原则,分为青少年药膳、中年男性药膳、中年女性药膳、老年人药膳、孕产妇药膳;按照因时而异的原则,分为春、夏、秋、冬四季的养生药膳;又按照因病而异的原则,分为常见慢性病药膳、呼吸系统疾病药膳、消化系统疾病药膳、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药膳、神经系统疾病药膳、内分泌系统疾病药膳.科学养生才能健康长寿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周易著作。

养生药膳的论述

养生药膳的论述

养生药膳的论述
养生药膳是一种通过膳食的方式来调理身体健康的方法,它结合了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原理,通过选用不同的食材和烹饪方式,达到调理人体平衡、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

养生药膳的理论基础是中医药理论,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和气血阴阳平衡理论,以及经验总结的吃对食材可以对相应的器官起到调理作用。

以食疗的方式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平衡,以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

养生药膳的制作方式注重选材与烹调方法的配合。

选择适宜的食材,如蔬菜、水果、粮食、肉类、草药等具有保健作用的食材。

同时,结合烹调方式,如煎、炒、炖、煮等,根据不同的食材特点和个人体质,制作出适合个体需求的饮食方案。

养生药膳可以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进行调理。

比如,脾胃虚弱可用益气健脾的食材和烹调方法来调理,肝肾功能虚弱可选用滋补肝肾的食材和烹调方法来调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服用,可以帮助人体调整体内的能量平衡,增加免疫力,提高抵抗力,从而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养生药膳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疗法,而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法。

对于已经存在明确疾病的人群,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能完全依赖食疗来治疗疾病。

同时,不同的人体体质和疾病状态也需要个体化的调理方案,不能一概而论。

总结起来,养生药膳是一种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原理
的调理身体健康的方法。

它通过选择适宜的食材和烹调方法,帮助人体调整能量平衡,增加免疫力,达到健康养生的效果。

然而,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根据个体需求进行调理。

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之药膳基础理论 PPT

中医药膳与食疗养生之药膳基础理论 PPT

(二)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 1、【在体和脉,其华在面】 2、【在窍为舌】 3、【在志为喜】 4、【在液为汗】 5、【与夏气相通应】
舌有瘀斑
面色淡白 正常面色
二、肺
【部位形态】
位于胸腔,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又称“华盖”。与 喉、鼻相连,故称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
三、脏腑理论的特点
(一)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自身的整体性 藏象学说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
统,将六腑、五体、精神情志等沟通联系 成有机整体。
心系统:心—小肠—脉—舌—面 肺系统:肺—大肠—皮—鼻子—毛 脾系统:脾—胃—肉—口—唇 肝系统:肝—胆—筋—目—爪 肾系统:肾—膀胱—骨髓—耳、二阴—发
(二)五脏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生理特性
1、【肺为华盖】 2、【肺为娇脏】
位置最高,外合皮毛--易被邪侵。 3、【肺气宣降】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肺脏通过宣发作用,把卫气和津液输布
于体表,使周身皮肤、毛发、肌肉得到滋养, 皮肤和毛发才能润泽、光亮,同时也能护卫 肌表,抵御外邪。假如肺津亏、肺气虚,既可 致卫表不固而自汗或容易感冒,又可见皮毛 失养而见枯槁不泽。
五脏
心、肝、脾、 肺、肾
六腑
胆、胃、小肠、大 肠、三焦、膀胱
脏腑
奇恒之腑
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
中医脏象 生理病理结合 具有解剖印记的功能
系统 与外环境紧密相关
边界模糊 宏观、外延 动态、灵活
体系性
西医脏器 生理病理独立
解剖系统
边界清楚 微观、深入 定态、确定
单一性
中医藏象的本质
以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归纳各种生理病理信息 的功能系统。

《中医药膳养生概论》课件

《中医药膳养生概论》课件

中医药膳常用食材与功效
首乌
滋补肝肾,黑发养颜
山药
健脾养胃,补充能量
芡实
益肾固精,滋阴清热
中医药膳常见疾病及食疗方案
1 失眠
枸杞、红枣、山药,制成养生粥,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 消化不良
山楂、薄荷、生姜,制成中药茶,有助于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
3 高血压
山楂、桑叶、金银花,制成药膳,有助于调节血压和降低血脂。
《中医药膳养生概论》 PPT课件
欢迎来到《中医药膳养生概论》课程!本课程将介绍中医药膳的起源、基本 原则、常用食材与功效以及与现代健康饮食的结合。让我们一起探索中医药 膳的奥秘吧!
中医药膳的定义和起源
中医药膳是中医理论与食疗相结合的一种养生方法。它起源于古代中医智慧, 通过搭配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调理身体,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药膳的生活中应用和注意事项
早餐养生
合理安排早餐,选用易消化的食材,搭配中医药膳,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调理四季
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养生方式。通过中医药膳的调理,可以适应气候变化,保持身体平衡。
避免过量
中医药膳虽然对身体有益,但也要注意食用的适量,避免过量导致不适。
中医药膳与现代健康饮食的结合
1
了解营养需求
中医药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养生方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融合了 中医药学和营养学的知识,是中国人民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医药膳的基本原则
中医药膳有几项基本原则需要遵循,包括食材品质、搭配原则、烹饪方法等。 合理地运用这些原则,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药膳的养生效果。
每位个体的体质不同,所需的食疗方案也不同。中医药膳的基本原则能够为 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养生建议,帮助他们保持健康。

药膳文化概述

药膳文化概述

△食疗与药膳的关系
“食疗”和“药膳”的概念常被人们混淆,“食 食疗” 药膳”的概念常被人们混淆, 药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疗”和“药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 “食疗”是研究养身保健,防病治病,延年益寿 的一门学科, 食疗”是不加药物, 药膳” 的一门学科,“食疗”是不加药物,“药膳”是 食物加药物, 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 食物加药物,但它又不 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 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 而是在中医辩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 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 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 食品美味, 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食品美味, 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 药膳” 食疗” “药膳”与“食疗”有异曲同工之妙
△药膳的制作
药膳必须以精湛的烹调艺术 为手段,借助炖 为手段,借助炖、焖、煨、 蒸、煮、熬、炒、卤、烧等中国传统的烹 调方法, 调方法,根据患者身体的需要进行中药的 选料,对所选用的中药应根据药物的不同, 选料,对所选用的中药应根据药物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炮制、 采用不同的炮制、加工方法及分离提取方 法,以保证制成的食品既具有一般美食的 又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 色、香、味、形,又可在享受美味的同时, 达到治病、 达到治病、保健和强身的目的
民族药膳:如满族的“猪皮冻” 又叫“ 民族药膳:如满族的“猪皮冻”,又叫“益 寿胶冻” 藏族人爱喝的青稞酒、奶茶。 寿胶冻”。藏族人爱喝的青稞酒、奶茶。每 年正月十五,朝鲜族有吃“药饭”的习俗, 年正月十五,朝鲜族有吃“药饭”的习俗, 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栗子、蜂蜜、 其主要原料是:糯米、红枣、栗子、蜂蜜、 白糖、桂皮粉等。 白糖、桂皮粉等。
△药膳的种类

《中医药膳学概说》课件

《中医药膳学概说》课件
中医药膳学的现代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中医药膳学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通过阴 阳五行学说解释了生命和自然 界的运行规律。
中药的基本理论
中医药膳学借鉴了中药的基本 理论,深化了对食物与身体的 关系的认识。
膳食营养学基础
《中医药膳学概说》PPT 课件
中医药膳学是古代医药与膳食结合的产物,通过中医药理论和膳食营养学基 础,探讨中医药膳学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历程
古代医药与膳食相结合
在古代,人们将医学和膳食相结合,认识到食物对健康的影响。
中医药膳学的诞生和发展
中医药膳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诞生和发展受到中医药和膳食文化的共同影响。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趋势
中医药膳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个体 差异、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
小结
中医药膳学的重要性
中医药膳学是保持健康和治 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中医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和应用
中医药膳学建立在中医药理 论和膳食营养学基础上,并 应用于实际生活。
中医药膳学的未来发展 趋势
中医药膳学的未来将更加关 注个体差异、健康饮食和环 境保护。
健康调理
针对不同的身体状况,通过膳食调理来改善健康状况。
妇女保健
中医药膳在妇女生理周期中的应用,帮助调理身体。
药膳食疗
通过食用特定的药膳来治疗特定的疾病。
中医药膳学的发展前景
中医药膳的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中 医药膳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未来中医药膳的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放在中医药膳 在疾病预防和康复中的作用。
膳食营养学为中医药膳学提供 了科学的营养和食物搭配原则。

药膳与饮食文化论文

药膳与饮食文化论文

药膳与饮食文化论文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下面我们来看一篇关于药膳的论文。

人们注重饮食保健可以追溯到秦汉,从《周礼·天官》记载来看,厨事制度已经十分详细,《随书·经籍志》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专门的“食经”已经大量出现。

《食疗本草》是我国第一部现有最早的食疗、食养学专著,为唐显庆年间所著,以后又历经数朝。

食疗、食养意识日益增强,技术也日益完善、科学和成熟。

作为集食疗、食补、强身保健长寿于一身的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结晶,经过了数千年的积累。

食疗经过千锤百炼,两千多年传统的食疗方法和药膳佳肴,千百年盛传不衰。

究其原因:一、传统的文化做奠基首先,药膳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中医学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辨证施治为理论依据,按中医方剂组成原则来选择药物和食物的性能,以食物和药物的偏性来矫正脏腑机能偏性,或以食物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特征来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免疫力。

其次,以传统的烹调技术为手段,寓药于食、寓性于味,融药物功效于食物美味中,在品尝中强身去病。

调味以和为主,尽量保持原汁原味,充分发挥自身效用。

其三,药膳特殊的营养作用。

它所提供的营养素是有特定结构的营养素,有别于一般食物,这种营养素数量极易被人体吸收,此点成为选料的前提条件。

其四,具有治病、保健,强身独特功效。

如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说:“病人服之,不但疗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更可适口。

用之对症,病身渐愈,既不对症,亦无他患。

此乃至稳至善之方也。

”二、严格的组方为根本药膳要遵循现代营养配伍,针对病的病理及病的根源,选用适当的食物。

中药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方,烹制之后才可食用。

所选食物大多选用双重作用的,既有药物的特性,又有食物的特性。

三、正确的选用为前提条件运用食疗食补进行进补和治疗疾病,一定要对症治疗,中医遵循治里,应根据人体阴阳之分,选用正确的保健之品显然科学合理是重中之重。

中华药膳 传世养生

中华药膳 传世养生

中华药膳传世养生1. 什么是药膳中华美食源远流长,享誉海内外,中华医药博大精深,恩泽五千年,两者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华药膳文化。

简单的来说,所谓药膳就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因此,药膳它“寓医于食”,既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美食享受中,得到较高的营养价值,使其身体得到滋补,还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2. 药膳中“食药”的配伍禁忌猪肉:反乌梅、桔梗、黄连;合苍术食,令人动风;合荞麦食,令人落毛发,患风病;合鸽肉、鲫鱼、黄豆食,令人滞气。

猪血:忌地黄、何首乌;合黄豆食,令人气滞。

猪心:忌吴茱萸。

猪肝:同荞麦、豆酱食,令人发痼疾;合鲤鱼肠子食,令人伤神;合鱼肉食,令人生痈疽。

羊肉:反半夏、菖蒲;忌铜、丹砂和醋。

狗肉:反商陆;忌杏仁。

鲫鱼:反厚朴;忌麦门冬、芥菜、猪肝。

3. 药膳中“药药”配伍禁忌在复方配伍中,有些药物应避免合用。

《神农本草经》称这些药物之间的关系为“相恶”和“相反”。

据《蜀本草》统计,《本经》所载药物中,相恶的有六十种,而相反的则有十八种。

历代关于配伍禁忌的认识和发展,在古籍中说法并不一致。

金元时期概括为“十九畏”和“十八反”,并编成歌诀,现将歌诀内容列举于下。

十八反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4. 药膳中的忌口一类是某种病忌某类食物。

如:肝病忌辛辣;心病忌咸;水肿忌盐、油煎、生冷等食物;骨病忌酸甘;胆病忌油腻;寒病忌瓜果;疮疖忌鱼虾;肝阳、肝风、癫痫、过敏、抽风病人忌食发物;头晕、失眠忌胡椒、辣椒、茶等。

一类是指某类病忌某种食物。

如凡症见阴虚内热、痰火内盛、津液耗伤的病人,忌食姜、椒、羊肉之温燥发热饮食;凡外感未除、喉疾、目疾、疮疡、痧痘之后,当忌食芥、蒜、蟹、鸡蛋等风动气之品;凡属湿热内盛之人,当忌食饴糖、猪肉、酪酥、米酒等助湿生热之饮食;凡中寒脾虚、大病、产后之人,西瓜、李子、田螺、蟹、蚌等积冷损之饮食当忌之;凡各种失血、痔疮、孕妇等人忌食慈茹、胡椒等动血之饮食,妊娠禁用破血通经、剧毒、催吐及辛热、滑利之品。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培训课件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培训课件

中医食疗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
16
3.汤羹
汤羹是菜肴的一种形式。以肉、蛋、奶、鱼、银耳 等食物为主,或适当配入其他药物,经煎煮或熬炖等 方法烹制而成。在制作时可根据食物的滋味、性能加 入适量的糖或盐、酱油、姜、椒等佐料。在食疗中汤 羹主要起补益滋养作用,如银耳羹、龙眼莲子羹可养 阴润肺,佛手阿胶羹舒肝养血柔肝。
南瓜: 不可与羊肉同食,否则易发生黄疸和脚气。
中医食疗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
26
山楂、石榴、木瓜、葡萄: 1.不宜与海鲜类、鱼类同食。 2.服人参者忌用。 3.忌铁器。
芒果:不可与大蒜等辛辣物同食。
牛肉: 1.不可与鱼肉同烹调。 2.不可与栗子、韭菜、橄榄、蜜同食。
中医食疗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
27
中医食疗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
12
2.全面膳食
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求在饮食内容上尽可 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 食等之间的合理搭配。现代营养学认为人体所需 要的各种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 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纤维素七大类物质。这几 大类营养素分别存在于不同种类的食物中,如粮 食类食物主要含有丰富的糖类,蔬菜、水果中含 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鱼、肉、奶、 蛋类则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
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食疗和养生药膳学概论
7
养老寿亲书: “凡老人之患,宜先以食治,食治 未愈,然后命药。”
饮膳正要 :其精髓是“取其性味补 其益”,食之“免于致疾” 。
肖氏谓:“药补不如食补,寓药于 食,可谓善补”。
83年全国首家药膳餐厅“同仁堂药 膳餐厅”在成都诞生。
四川高等烹饪专科学校和成都中医药 大学、云南中医学院联办了食疗专 业。

中医养生知识:中文药膳养生

中医养生知识:中文药膳养生

中医养生知识:中文药膳养生中医药膳养生,是指通过食物烹饪和中药材的配伍使用,以达到保健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药膳养生不仅能够改善身体健康,还能够促进代谢,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是一种健康而美味的生活方式。

一、中药材在药膳中的应用中药材在中医药膳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传统中药材包括花、叶、根、茎、果、皮、肉、种和真菌等多种植物和动物的组织和分泌物,其中有些可用于调理身体内部机能,有些可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在食材中,不仅有许多有益营养成分,而且有许多有药用价值的物质。

将食材和中药材相结合,不但有多种营养成分,更有独特的药效,既可以美容养颜,又可以平衡机能。

二、中药材的功效1、食材与中药材之间的配合原则食材与中药材的配合原则在中医药膳中十分重要。

同一种中药材在不同的烹调方式下使用,其功效也将发生变化。

例如,黄酒炖鱼是一道经典的中医药膳,它能够补肝益肾、润燥祛风、调理气血等多项功效。

但如果错将草果、川芎等热性的中药材加入其中,则会适得其反,引起腹痛、口渴等不良反应,甚至打乱了药膳的本意。

2、中药提取物中药提取物是指从天然中草药中提取出来的成分,其成分包括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生物酶、抗生素、抗氧化物质、有机酸等。

在中医药膳中,可以通过使用中药提取物,达到快速促进机体健康的目的。

例如使用红枣丸或枸杞子汤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和补充营养成分,增强身体免疫力。

3、食材食材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也对人体健康有一定的作用。

例如常用的橙、苹果、鸡蛋、牛奶、蜂蜜以及各种谷物、杂粮等都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

在中医药膳中,选用适当的食材,可以增强药膳的效果,改善体质。

三、中药材与食材的搭配1、枸杞子炖鸽肉汤枸杞子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有补肝益肾、明目等功效。

鸽肉味甘性温,有益气补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两者在一起做成汤,能够有效改善肝肾功能,改善睡眠质量。

2、山药炖牛肉牛肉是一种很好的补品,富含蛋白质、铁质和锌元素等多种重要营养成分。

药膳文化及配方

药膳文化及配方

什么是药膳药膳发源于我国传统的饮食和中医食疗文化,药膳是在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指导下,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相配伍,采用我国独特的饮食烹调技术和现代科学方法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色、香、味、形的美味食品。

(简言之,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又在享受中,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

因而,中国传统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一门科学,更可以说是一门艺术。

药膳食品,不是一般的营养食品,是现代所称的功能性食品。

中药与食物相配,经过特殊的“食品化炮制”就能做到药借食味,食助药性,变“良药苦口”为“良药可口”。

所以说药膳是充分发挥中药效能的美味佳肴,特别能满足人们“厌于药,喜于食”的天性。

药膳既是一种功能性食品,也可以说它是中药的一种特殊的、受人们喜爱的剂型。

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说:“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

”“贵不伤其脏腑也。

”其实,哪里是老人厌于药啊,中青年、儿童也都厌于药的。

“药王”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指出:“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疾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将食疗列为医治疾病诸法之首。

“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脾爽志以资气血”,食养即可调整脾胃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泉源不竭,精血充盈,人的机体功能自然健康不衰。

药膳的分类人类的食物主要是植物和动物,而且需要加工处理。

由于人们的饮食习惯与爱好及特殊需要,经过不同的配制和加工,制成形态、风格、营养价值不同,花色繁多的加工品。

药膳的传统制作是以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将中药与食物相配伍,经过加工,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具有保健和治疗作用的一种特殊食品。

药膳的文化概念

药膳的文化概念

药膳的文化概念药膳是指通过食用特定的食材和烹饪方法来达到调理身体健康的目的的一种饮食方式。

它融合了中医药理论和饮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药膳的文化概念源于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养生理念,将中药材的药用价值和食物的营养功效结合起来,达到调节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将药物分为寒热平、滋补保健、补虚减肥三大类,而药膳正是运用这些药物的方法来制作食物,进而保养调理身体。

药膳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药食同源,即药物和食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食物中,许多食材既被视为食物,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如何选用和搭配这些食材,以达到药物的功效,是药膳文化的核心。

药膳文化还体现在传统饮食理念的宗旨上。

中医养生强调“和为贵”,即平衡饮食,调和阴阳,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中国传统饮食与药膳文化相辅相成,不仅追求食物的味道,更强调食物的营养和功能。

传统饮食强调清淡、多样性和适度,即食材的清淡味道、多样的搭配和适量的摄入。

这些理念在药膳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和发展。

药膳文化还与中国传统节气养生理念有关。

中国古代人们相信,人体与自然界具有紧密的联系,所以每个节气都会受到自然界变化的影响。

根据中国传统节气的特点和人体的需求,制作药膳来调节身体。

例如,在立冬节气,人们会吃一些温补的食物,以抵御寒冷的天气;而在清明节气,人们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以适应气温的升高。

药膳文化在节气养生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满足了饮食的需求,还具有一定的养生效果。

药膳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融合了中医药理论、食物营养学以及中国传统节气养生理念,成为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药膳文化正在重新受到关注并发展。

越来越多的人将药膳融入日常饮食中,以提高身体的健康程度。

总之,药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健康和养生的需求。

药膳文化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通过食物的选择、制作和搭配,达到调理身体健康的目的。

中医养生药膳学

中医养生药膳学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2、阴虚体质:此类人形体瘦小,面色多红 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脚心热,口 咽干燥,多喜凉饮,唇红微干,冬寒易 过,夏热难熬。可选择首乌、麦冬、枸 杞子、太子参、山药、苡仁等,结合清 凉平淡饮食。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3、淤血体质:平常口唇面色多晦黯,皮肤 粗糙或淤斑,常有出血倾向,或身体局 部固定刺痛,或有不活动包块。可选择 活血养血的赤芍、川芎、当归、红花、 桃仁、甲鱼壳,也可用银杏、黄酮类物 质浸酒,还可用药与乌骨鸡等配合制作 药膳。
行气类 活血类 止血类 化痰类 止咳平喘类 安神类 收涩类
第八节 药膳的原料
3、调和脏腑
第八节 药膳的原料
七、饮食治疗原则 1、平衡膳食 2、辨证施食 3、顾护脾胃 4、以为食主
第八节 药膳的原料
六、中药的应用 1、配伍: 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2、剂量 3、用法
食盐、味精少许。 [制作]将乳鸽浸入水中淹死,去毛和内脏,
洗净,放入盆内,加水适量,再加入 黄芪和枸杞子,放入水锅中隔水炖热 即成。食用时加食盐、味精少许。
第十一节 滋补养生药膳
[用法]佐餐食用,每3天炖服1次。 [效用]补中益气。可用于慢性胰腺炎、胃炎、
肾炎(肾气虚型),产后气血虚、腰腿 痛(肾气虚)、月经不调,贫血、神经 衰弱,能预防和改善动脉硬化。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2、夏季:天气炎热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3、秋季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4、冬季
第四节 药膳的应用原则
七、根据地理选用药膳
第五节 药膳的分类
一、按药膳食品性状分类 1、茶饮类:鲜汁、饮、药茶、露 2、汤菜类:汤、羹、菜肴 3、酒类:酒、药酒、醪 4、粥饭类:药粥、药饭、药面、药馄炖 5、糕点类:药糕、药饼、药糖果、药粉 6、其他类:药果、药蛋、膏滋、凝膏

食疗与养生药膳学概论

食疗与养生药膳学概论
CHAPTER
食材的营养成分与功效
营养成分
食材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 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 等,每一种成分都对人体有特定的作 用。
功效
不同的食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如清热 解毒、养血补气、滋阴润燥、温中散 寒等,针对不同的病症和养生需求, 可以选择相应的食材。
食疗食材的选择原则
因人制宜
分和药效不被破坏。
烹饪器具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烹饪器具,如砂锅、瓦 煲等,以保证食材的药效和营养价 值得以保留。
调味技巧
根据食材的特点和口味需求,掌握 好调味的技巧,以增加菜肴的美味 口感。
05 食疗与养生药膳的应用与实践
CHAPTER
食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营养补充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素,预 防营养不良和各种营养缺乏症。
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等因素选择适合的食材,如 寒性体质的人可选用温热性的食材,热性体质的人可选用 寒凉性的食材。
因地制宜
根据地域特点选择适合的食材,如南方地区多潮湿,可选 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北方地区多干燥,可选用滋阴润燥的 食材。
因时而异
根据季节特点选择适合的食材,如春季万物复苏,可选用 养肝的食材;夏季气候炎热,可选用清热解暑的食材。
食疗与养生药膳学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理论
食疗与养生药膳学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强调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中医学认为食物和药物都有性味归经,不 同食物和药物具有不同的功效,可以调节人体机能。
现代营养学理论
现代营养学为食疗与养生药膳学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对食物营养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 食疗与养生药膳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养生药膳食材的选择原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这个整体有个领 导核心,就是五脏。
❖ 中医养生,重在养五脏。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4、经络理论
经络
经,即径—大通道
运输
通道 功能
络,即网络—小分支
联络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5、四气五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饮膳正要》为元·饮膳太医忽思慧所撰,该 书是一部古代营养学专著,此书著成于元朝 天历三年(公元1330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三、药膳养生的基本理论
❖ 1、阴阳理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阴阳
阳:温热的、明亮的、向上的、运动的、 机能亢进的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伤寒杂病论》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养性延命录》

——梁陶弘景撰

❖ 《千金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食疗本草》为唐·孟诜 (612—713) 所撰。汝州(今 河南汝州)人。该书是在 《千金要方》中“食治篇增 订而成的记述可供食用、又 能疗病的本草专著。书目见 《旧唐书·艺文志》。近人 范行准认为原书是孟诜《补 养方》,后经张鼎增补而易 此名。
四、食疗原则
衡先精气五谷《 味第 营就益味畜为内 调一 养认气合为养经 和 的识。而益,》 均 重到”服,五中 衡 要全说之五果说 营 性面明,菜为: 养 。为老以为助“ ,
均祖补充,五 五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二 饮食有节
间要饮 要掌食 适握有 度饮节 。食,
的主 量要 与是 时指
❖ 四气:指药物(食物)有寒、热、温、凉四 种不同的性质
❖ 五味:指药物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 同的药味。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脏、五味与饮食图
❖ 五脏——肝——心——脾——肺——肾
❖ 五色——青——赤——黄——白——黑
❖ 五味——酸——苦——甘——辛——咸
❖ ❖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养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是国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究竟什么是养生?
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 生—即生命、生存、生长、生殖之意。
“人之所宝,莫宝于生命”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养生属于预防医学,治未病
未病先防 ❖ 治未病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食疗要注意“药食同源”
第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体质养生有“三因”辨证
1.因时 2.因地 3.因人
男女老幼等不同的人 ,
体质不同,饮食应各 异,应尽量适合每 个人的身体状况。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饮食顺时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既病防变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判定人体健康与否
❖ 形体壮实,比例恰当; ❖ 须发润泽,柔亮有光; ❖ 面色红润,表情舒展; ❖ 眼睛有神,灵气荡漾; ❖ 呼吸从容,不急不慢; ❖ 食欲旺盛,美食三餐; ❖ 牙齿坚固,不蛀不伤;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听觉灵敏,耳内不响; ❖ 声音洪亮,气息悠长; ❖ 腰腿灵便,不痛不酸; ❖ 二便通利,排放正常; ❖ 舌红苔薄,脉象均缓。
养生方法:滋阴 饮食调理 :鸭肉、甲鱼、 百合、冬瓜、芝麻、绿 豆等
❖ 《汉书》中说:“民以 食为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饮食的境界图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药膳养生文化的历史
❖ 我国周代时期,政府里就设有“食医”,专 管与饮食有关的医药问题。以后历代都有关 于用饮食做为治疗手段的材料及专书出现, 即所谓“食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阴:寒冷的、黑暗的、向下的、静止的、 机能减退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气、血、津液理论
--------构成人体最基本的营养物质,也是维持 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3、脏腑理论
脏腑
五脏:肝、 心、 脾、 肺、 肾 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因人食疗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体质药膳养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阳虚体质
特点:面白、怕冷、手足发凉、尿多清长、大便常稀、舌质淡、 苔白、脉缓、喜静。
养生方法:温阳 饮食调理 :胡萝卜、荠菜、芹菜、百合、银耳、蘑菇、韭菜、 生姜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健康是目标,是追求。养生是方法, 是一种思想,是一种文化。
❖ 中医养生历史悠久,可以说中医的历史就是 养生的历史。
❖ 中医养生博大精深,内容丰富。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中医养生的方法及其丰富 ❖中药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针灸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气虚体质
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 头昏自汗、舌淡苔白, 脉虚无力,男子滑精早 泄,女子白带清稀。
养生方法:补气 饮食调理 :大枣、小米、 土豆、山药、红薯、藕 等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阴虚体质
特点:形体瘦长、面潮红、 性急、口干、肤干、便 干、舌红、苔少、脉细、 手足心热、好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杜建军 老师
❖ 养生畅销书《我最想要的治未病书》作者 ❖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 ❖ 中华讲师网注册讲师 ❖ 西安养生文化研究会理事 ❖ 为多家机构和公司 特约养生顾问
❖ QQ:631600491 ❖ 新浪微博(新浪博客):老杜有话说 ❖ 手机:18740471283
按摩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刮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食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药酒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拔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足道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耳疗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食疗(药膳)概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