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
(完整word版)《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docx
《醉翁亭》知一、文学常:作者欧阳修( 1007- 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我国北宋期的著名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的倡者和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理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本文自《欧阳修散文集》。
二、按文原句填空:1、醉翁名号的由来:少醉,而年又最高。
2、描写山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而岩穴暝。
3、描写山四之景的句子:野芳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霜高,水落而石出。
4、点出太守之,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而不知太守之其也。
5、奠定全文抒情基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也。
也是穿全文的主。
三、注音:滁( chú)( zhū)峰林壑( hè)尤 (y ó u) 美琅琊( l á ng y á)潺( chán)潺林霏( f ē i )岩穴( xué)暝( míng)晦( hu ì)明化( yǔ)( l ǚ)提携(xi é)泉香而酒洌( li è)山肴( yáo)野蔌( sù)宴酣(hān)弈( yì)者觥( gō ng)筹(chóu)(tu í)然阴翳(yì)四、解:(一)一多::①不知太守之其 : (第一个)以⋯⋯:(第二个)趣②山水之 : 趣③人知从太守游而 :快:①太守而客从也 :回去②云而岩穴暝 :聚:①太守自也:称呼②太守?:是也:① 滁皆山也:表述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舒缓语气(二)重点词语:1.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皆:全、都。
3.林壑:树林和山谷。
4.尤:格外、特别。
5.蔚然:茂盛的样子。
6.深秀:幽深秀丽。
7.山:沿山路。
8.潺潺:形容流水声。
9.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10.翼然: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知识点
醉翁亭记知识点1. 《醉翁亭记》是谁写的呀?那当然是欧阳修啦!就像李白写出了豪迈的诗篇,欧阳修用他的妙笔给我们留下了这篇经典之作。
比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多有意境啊!2. 醉翁亭在哪里呢?在安徽滁州呀!这就好比说北京有故宫,滁州有醉翁亭呢!你想想,在那美丽的地方有这么一座有名的亭子,多神奇呀!像“环滁皆山也”,说的就是那周围的环境呢。
3. 文中描写景色的句子可真美啊!“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哇,这景色简直像一幅画一样展现在眼前,这不就跟春天公园里百花盛开一样美嘛!4. 欧阳修在文中的那种快乐多感染人啊!他“与民同乐”,就好像大家一起在开欢乐的派对,“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多热闹呀!5. 醉翁亭记里的人物都好生动啊!那些滁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鲜活,“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多有生活气息呀!6. 文章的语言多精炼呀!“峰回路转”四个字就把那山路的曲折给描绘出来了,这就像我们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复杂的意思一样厉害呢!7. 文中表达的情感多丰富啊!欧阳修既欣赏美景又心系百姓,“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种情感多深沉呀,就像我们对家乡的那种深厚感情。
8. 醉翁亭记的写作手法多巧妙啊!层层递进,引人入胜,“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哇,一步步带着我们走进那美妙的世界,这跟好的导游带路一样精彩呢!9. 醉翁亭记对后世的影响多大呀!好多人因为这篇文章去滁州看醉翁亭呢,就像因为《枫桥夜泊》大家都想去苏州看寒山寺一样,“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影响力杠杠的!10. 《醉翁亭记》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呀!不管什么时候读都能有新的感受,这就跟宝藏一样,每次挖掘都有惊喜,难道不是吗?我的观点就是:《醉翁亭记》是一篇极具魅力和价值的文章,它的文学性、思想性都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
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优美的散文。
这篇文章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语文学习中的重点篇目。
以下是关于《醉翁亭记》的复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人、记事、记物、记景。
《醉翁亭记》属于记景抒情类。
二、重点字词1、环滁(chú):环绕着滁州城。
2、林壑(hè)尤美: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
蔚然,茂盛的样子。
4、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
5、翼然临于泉上:(亭子)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名之者谁:给它取名的人是谁?名,命名,取名。
7、太守自谓也: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8、辄(zhé)醉:就喝醉了。
辄,就。
9、意不在酒:意趣不在酒上。
10、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1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12、若夫(fú)日出而林霏开: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
若夫,用在一段话的开头以引起下文。
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13、云归而岩穴暝(míng):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岩穴,山洞,这里指山谷。
暝,昏暗。
14、晦(huì)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15、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香花。
发,开放。
16、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秀,茂盛。
17、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18、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9、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0、伛偻(yǔ lǚ)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领着走。
这里指老老少少的行人。
伛偻,腰背弯曲。
21、泉香而酒洌(liè):泉水香甜,酒水清澈。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
常考文言文《醉翁亭记》重点知识点汇总重点文言文《醉翁亭记》一、文常积累欧阳修:字丞跳,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庐陵人,北宋文学家。
宋代文学革新运动的领导人物,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诗词、史传等都有相当成就。
二、理解性默写(1)写"醉翁"别号由来的句子: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文中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是山间之四时也。
(3)文段中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体现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奠定了全文的基调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5)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文段写琅班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醉翁亭,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7)全文的主旨句是:醉能同其乐。
1 .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醉翁之意不在酒(形容人有别的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水落石出(形容事情真相大白)2 .本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自然风光,描绘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生活愁绪的复杂感情。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的内容。
第一段: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写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4 .第三段向我们展现的四幅画面分别是: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5 .第四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
先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
6 .文章最后一段,写日暮醉归,写了"乐"的几种情境?(1)禽鸟之乐;(2)游人之乐;(3)太守之乐。
醉翁亭记知识梳理
醉翁亭记知识梳理一、作家简介欧阳修1009-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著有《欧阳文忠公集》。
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实自然、流畅婉转的艺术风格。
二、基础知识点1、李白杜甫苏轼王安石李清照辛弃疾太白子美子瞻介甫幼安青莲居士杜陵野老东坡居士半山老人易安居士稼轩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3、字音滁壑蔚琅潺酿辄暝晦chúhèwèilángchánniàngzhémínghuì伛偻佝偻携清洌凛冽山肴野蔌觥翳yǔlǚgōulóuxiélièlièyáosùgōngyì4、成语出处1、[水落石出]水踩碎,石头就遮住去。
比喻真相大白。
语出来《醉翁亭记》。
苏轼在《后赤壁赋》中存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语出《醉翁亭记》。
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是饮酒。
形容人别存有意图,言在此而旨在彼。
二、文章结构第1段:导入亭的周围环境:亭的由来:第2段:写景——风景画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第3段:写游而宴——风俗画滁人游太守宴众宾开怀太守醉酒第4段:写归三种趣:禽鸟游人太守带出太守乐其乐也就是太守能与民同乐这个中心。
三、本文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本文通过醉翁亭秀丽风光的描写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山川的爱好和与民同乐的情怀。
四、字词翻译见到书下注释及报纸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复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1、醉翁名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2、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4、点出太守之乐,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这也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三、注音:环滁(chú)诸(zhū)峰林壑(hè)尤(yóu)美琅琊(láng y á)潺(chán)潺林霏(fēi)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变化伛(yǔ)偻(lǚ)提携(xié)泉香而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宴酣(hān)弈(yì)者觥(gōng)筹(chóu)颓(tuí)然阴翳(yì)四、解释词语:(一)一词多义: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②山水之乐: 乐趣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②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谓:①太守自谓也:称呼②太守谓谁?:是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②山之僧智仙也:表肯定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舒缓语气(二)重点词语:1.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 皆:全、都。
3. 林壑:树林和山谷。
4.尤:格外、特别。
5. 蔚然:茂盛的样子。
6. 深秀:幽深秀丽。
7.山:沿山路。
8. 潺潺:形容流水声。
9.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醉翁亭记重难点复习
《醉翁亭记》重难点复习一、理解性默写1、概括本文的主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重点语句翻译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太守是谁?是庐陵的欧阳修呀!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
(临,靠近)。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6、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
三、问题研讨1、“醉能同其乐”这句话把“醉”与“乐”联系起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与民同乐。
2、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
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1、文学常识:①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②题解: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
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
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2、重点字词注音:环滁(chù)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瞑(míng)伛偻(yǚ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3、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意趣。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花。
今义:芳香。
4、一词多义。
①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②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去若夫淫雨霏霏雨很密的样子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③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④谓太守自谓称临溪而渔靠近,这里是“在……旁” 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乐趣乐其乐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顺承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连接状语和谓语的连词。
泉香而酒冽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顺承关系。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⑦也环滁皆山也表肯定陈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判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表解释。
⑧乎颓然乎其间在⑨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5、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2)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3)故自号.醉翁号:名词作动词,取号。
《醉翁亭记》课文知识归纳
《醉翁亭记》课文知识归纳《醉翁亭记》课文知识归纳一、基础知识:1、作家作品: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谥号“文忠”,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文改革的领袖,在散文、诗词及文学批评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2、生字读音:环滁(chú);琅琊(láng;yá);辄(zhé);林霏(fēi)开;岩穴暝(míng)伛偻(yǔ;lǚ);山肴(yáo);野蔌(sù)射者中(zhòng);觥(gōng)筹交错;颓(tuí)然;阴翳(yì)3、重点词语解释:(1)、环滁皆山也;环而攻之;环:环绕。
环:包围。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秀:秀丽。
(3)、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泻:飞泻。
(4)、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5)、名之者谁;名:命名。
(6)、饮少辄醉;辄:就。
(7)、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8)、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寓:寄托。
(9)、云归而岩穴暝;归:聚集。
(10)、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回家。
从:跟从。
(11)、吾谁与归;归:归依。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芳:香花。
发:开放。
秀:草木茂盛。
繁阴:形成浓阴。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4)、休于树;于:在。
(15)、山肴野蔌;肴:野味。
蔌:菜蔬。
(16)、宴酣之乐;酣:尽兴的喝酒。
(17)、非丝非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18)、弈者胜;弈:下棋。
(19)、觥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20)颓然乎其间者;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乎:于。
(21)、树林阴翳;翳:遮盖。
(22)、鸣声上下;上下:指树林的上面和下面(23)、太守谓谁;谓:是。
4、重点句子翻译:(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汇总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醉翁亭记文言知识汇总1、古今异义:⑴ 醉翁之意不在酒古义:情趣,心愿今义:意思,含义。
⑵ 苍颜白发古义:脸色苍老今义:青颜色。
⑶ 鸣声上下古义:树的上部和下部今义:表示大致的数量。
⑷ 负者歌于途古义:背着东西的人今义:失败的一方。
⑸ 晦明变化者古义:昏暗今义:隐蔽,不明确⑹ 野芳发而幽香古义:花今义:花草的香味⑺ 佳木秀而繁阴古义:树木萌生滋长今义:美丽⑻ 山间之四时也古义:季节今义:时间⑼ 射者中,弈者胜古义:投壶,一种游戏今义:射击⑽ 非丝非竹古义:弦乐器今义:蚕吐出来的像线一样的东西⑾ 非丝非竹古义:管乐器今义:常绿多年生草本植物2、特殊句式:⑴ 倒装句:①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译:至于“说到”背东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行人在树下休息,走在前面的人呼唤,走在后面的人答应,“还有那”弯着驼背的老人,“被大人”领着的孩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就是滁州的人们在游山啊。
)② 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以文:述之以文,以文述之,即使省略句,又是倒装句,属状语后置句。
译:醒来后能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就是太守。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时能够同享那乐事,清醒后能够用文章记述那乐事的人,是太守。
⑵ 判断句:① 环滁皆山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
译:滁州四面都是山。
)②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者,…也”,判断句式的`标志。
译:这明晦交替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远望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是琅琊也。
⑶ 省略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心”和“酒”前面都省略乐介词“于”,应为“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译: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它在饮3、“而”连词,其本身并无实在意义,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更准确地理解句意。
按其所表达的结构、逻辑关系,它的作用有:⑴ 表并列关系,可译为“并且”,也可不译。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醉翁亭记》必背知识点一、作者及背景作者:欧阳修 (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大力提倡古文,主张文章要“明道”“致用”。
背景:《醉翁亭记》写于宋仁宗庆历五年 (1045年),当时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文章记述了作者在滁州治理期间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二、字词注音林壑(hè)尤(yóu)美蔚(wèi)然琅(láng)琊(yá)潺(chán)潺酿(niàng)泉辄(zhé)林霏(fēi)开岩穴(xué)暝(míng)晦(huì)明伛(yǔ)偻(lǚ)提携(xié)酒洌(liè)山肴(yáo)野蔌(sù)宴酣(hān)之乐弈(yì)者胜觥(gōng)筹(chóu)交错颓(tuí)然树林阴翳(yì)三、词类活用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杂然而前陈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面前)四、一词多义乐:山水之乐 (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欢乐);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以……为乐;快乐)名:名之者谁(命名);不能名其一处也(说出)秀: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佳木秀而繁阴 (植物开花结实,此指繁荣滋长)归: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回去);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而:多种用法,如表示并列、承接、修饰、转折、递进等五、古今异义意:醉翁之意不在酒 (古义:情趣;今义:意思或愿望)去: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古义:离开;今义:到、往)射:射者中 (古义: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今义:射箭)六、文中“也”字的用法表示陈述语气,多用于描述景物,可译为“……是……”的句式。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一、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
[谓](1)称作,叫作;(2)是。
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
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
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
形容真相大白。
【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
[尤]尤其。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回]曲折、迂回。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开]这里指消散。
[辄(zhé)]就。
[意]情趣。
[寓]寄托。
[霏(fēi)]雾气。
[归]聚拢。
[暝(míng)][晦]昏暗。
[芳]香花。
[发]生长、开放。
[时]季节。
[负]背。
[伛(yǔ)偻(lǚ)]驼背。
[洌]清澈。
[肴(yáo)]荤菜。
[蔌(sù)]菜蔬。
[杂然]纷纷地。
[陈]陈列,摆放。
[丝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丝竹指音乐。
[弈]下棋。
[酣]尽兴地喝酒。
[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不久。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述]记述。
二、阅读探究1.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微露主旨,为全文奠定抒情基调。
3.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什么?“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醉和乐有什么关系?醉乐统一。
因乐而醉,醉又增乐;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醉翁亭记文言知识点整理《醉翁亭记》重要知识点一、虚词注解(一)“而”用法:1.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2.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表承接3.而年又最高:表递进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表递进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表承接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7.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8.朝而往,暮而归:表修饰9.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表因果10.往来而不绝者:表修饰11.临溪而渔:【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表修饰12.溪深而鱼肥:表并列13.泉香而酒洌:表并列14.杂然而前陈者:表修饰15.起坐而喧哗者:表并列16.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17.而不知人之乐:表转折(二)“之”用法: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3.名之者谁:代词,指酒徒亭4.醉翁之意不在酒:助词,的5.山水之乐:助词,的6.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词,指代“山水之乐”7.山间之朝暮也:助词,的8.宴酣之乐:助词,的9.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词类活用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张开一样,名词作状语。
3.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4.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5.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6.至于负者歌于途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8.太守宴也宴:设宴,名词作动词三、古今异义词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愿望,心愿】林霏开【开:古义:消散;今义:打开】寂然乎其间者【寂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今义:悲观的样子】4、一词多义1.归:太守归而宾客从:回去云归而山洞暝:集合暮而归:回来2.谓:太守谓谁:为,是太守自谓也:命名3.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居高向下临溪而渔:靠近4.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草木富强的样子5.乐山水之乐:兴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喜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对...感到康乐【第一个“乐”】6.而溪深而鱼肥;表并列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表递进杂然而陈前者;表修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表承接五、特殊句式1.倒装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1一、文学常识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主线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4、表明“醉”与“乐”之间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醉能同其乐。
5、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点题的句子、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滁州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也。
7、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醉翁雅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9、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或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山间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山间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13、“滁人游”的场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太守宴”的场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众宾欢”的场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太守醉”的场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醉翁的自画像: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2、醉翁亭记知识点
《醉翁亭记》知识点1、【重点】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体会这样描写的效果。
(课后习题一)①以“环滁皆山也”总写,再逐层拉近,渐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②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感觉。
2、从写景角度赏析第1段的“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①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将酿泉推至读者面前。
②先从听觉角度写“水声潺潺”,又从视觉的角度,写其“泻出于两峰之间者”(感官)③峰的静和水的动相映成趣,突出了滁州山水的幽静美。
(动静结合)3、第1段中“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有何作用?①运用两个设问句,自问自答,道出亭的建造者和命名者。
②使语段从写景巧妙过渡到记事、言情。
③引出太守,没有直接指出“太守”是谁,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4、第1段中把醉与乐联系起来的是哪一句?有何用意?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千古名句)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命意,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又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与民同乐,且是全文的线索。
5、【重点】第2段中文章是怎么描写四时之景的?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选取四季的典型景物,抓住景物的典型特征,以精炼的语言来写四时之景。
②对偶句写景,散句收束,整齐中有变化,抑扬顿挫,音韵和谐。
(例如对偶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散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6、太守因何而醉?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太守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7、【重点】“醉”和“乐”的关系①“醉”与“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②文中用“太守醉”结束欢乐的场面,说明“醉翁之意”不只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一郡之乐、与民同乐。
③结尾处“醉能同其乐”一句将“醉”与“乐”有机统一起来,点出文章主旨。
醉翁亭记知识点
一词多义乐: 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①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第一个乐)以……为乐 ,(第二个乐)乐趣乐趣归: 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①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 回去回去回去② 云归而岩穴暝② 云归而岩穴暝: : : 聚拢聚拢聚拢谓:①太守自谓也:命名①太守自谓也:命名②太守谓谁:是②太守谓谁:是也: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①环滁皆山也:表陈述②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②山之僧智仙也:表判断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③在乎山水之间也:语气助词,无实义秀: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①蔚然而深秀者:秀丽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②佳木秀而繁阴:繁荣滋长临: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②临溪而渔:来到②临溪而渔:来到而1、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连词,表并列2、 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承接3、 而年又最高…………………………连词,表递进4、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连词,表并列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连词,表承接6、 云归而岩穴暝…………………………连词,表承接7、 野芳发而幽香………………连词,表承接8、 佳木秀而繁阴……………连词,表承接9、 水落而石出者…………………连词,表承接1010、、 朝而往……………………连词,表修饰1111、、 暮而归………………………连词,表修饰1212、、 而乐亦无穷也……………连词,表因果1313、、 往来而不绝者………………连词,表修饰1414、、临溪而渔(如果将“临”字解释为动词“到”或“往”的话)………连词,表承接连词,表承接(如果将“临”字解释为介词“在……旁边”的话)…………连词,表修饰修饰1515、、 溪深而鱼肥…………连词,表并列1616、、 泉香而酒冽………………连词,表并列1717、、 杂然而前陈者……………………连词,表修饰1818、、 坐起而喧哗者…………………连词,表并列1919、、 已而夕阳在山……………………“不久”,副词,表时间2020、、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连词,表承接2121、、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承接2222、、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连词,表转折2323、、 而不知人之乐……………连词,表转折2424、、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连词,表承接 2525、、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 词类活用(1)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意动用法“以……为快乐”)(3)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4)杂然而前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陈者(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5)翼然临于泉上。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1、文学常识:①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②题解:欧阳修被贬为滁州太守后,心情郁闷,他经常去滁州西南的琅耶山饮酒抒怀,并与山寺内的住持智仙和尚结为莫逆之交。
智仙为方便好友游访,便在半山腰修建了一座亭子,供欧阳修休息、饮酒。
欧阳修用自己的别号“醉翁”为这座亭子命名。
后来,便写了《醉翁亭记》。
2、重点字词注音:环滁(chù)林壑(hè)琅琊(láng yá)饮少辄醉(zhé)岩穴瞑(míng)伛偻(yǚ lǚ)酒洌(liè)山肴野蔌(sù)觥筹(gōng chóu)射者中(zhòng)弈者胜(yì)颓然(tuí)阴翳(yì)3、古今异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意趣。
今义:意思,主意,心意。
野芳发而幽香芳古义:花。
今义:芳香。
4、一词多义。
①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②霏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雾气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归去若夫淫雨霏霏雨很密的样子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向③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④谓太守自谓称临溪而渔靠近,这里是“在……旁” 太守谓谁是⑤乐山水之乐乐趣乐其乐第一个“乐”字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快乐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连词,表顺承关系。
朝而往,暮而归连接状语和谓语的连词。
泉香而酒冽连词,表示并列关系。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连词,表顺承关系。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关系。
⑦也环滁皆山也表肯定陈述。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表判断。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表解释。
⑧乎颓然乎其间在⑨于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从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吗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在5、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2)名.之者谁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知识点归纳一:译文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啊。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
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
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啊。
给它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
太守和宾客来这里饮酒,稍微喝一点儿就醉了,而年龄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醉翁”。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赏山水的乐趣,有感于心而寄托在酒上罢了。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的雾气散了,烟云聚拢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秋风浩浩,天气晴好,霜露洁白,水流减少,石头裸露,这是山中的四季景色。
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呼喊,后面的应答,老人弯着腰,小孩由大人抱着领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出游啊。
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甜酒水清,山上野味菜蔬,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这是太守的酒宴啊。
酒宴上的乐趣,没有管弦乐器(助兴),投壶的投中了,下棋的下赢了,酒杯和酒筹杂乱交错,起来坐下大声喧哗,是众位宾客快乐的样子。
(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的影子散乱一地,是太守回去、宾客跟从啊。
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醉了能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后能写*表达这快乐的,是太守啊。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啊。
《醉翁亭记》重点考点
《醉翁亭记》重点考点一、背景和作者介绍《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之一,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文学理论家、政治家。
欧阳修一生参与政治、文学、史学等领域的活动,深受当时的官场风气和社会变迁的影响,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艺术风格。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晚年所写,以自述的方式记录了他与朋友们在醉翁亭畅饮、畅谈的故事,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二、作品内容简介《醉翁亭记》描写了欧阳修和友人在醉翁亭畅谈的情景。
欧阳修通过亲身经历,以饱满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畅饮欢乐文章一开始,欧阳修描述了自己和朋友们在醉翁亭畅饮的场景。
他们痛饮美酒,畅谈人生,尽情享受着醉酒和欢声笑语带来的愉悦。
这一部分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们的快乐、豪放的生活态度。
2.人生感悟接下来,文章转入欧阳修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他以“醉翁”自喻,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浮躁与迷惘的态度。
欧阳修通过回忆曾经的学业、仕途经历等,对社会风气、名利之间的抉择进行思考,提出了“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名句。
这部分内容触及了人们共同的人生困惑和追求。
3.人生境界文章的结尾,欧阳修通过对醉饮和人生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豁达、超脱的人生境界。
他认为人生就像醉饮,不必追求功名利禄,应该放下欲望,以淡泊、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以达到内心的安宁和人生的无悔。
三、重点考点1.文学手法《醉翁亭记》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排比等,使文章具有丰富的音乐性和修辞效果。
此外,作者运用了自叙述的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了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和情感的真挚。
2.人生哲理《醉翁亭记》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言语,以及作者自身的思考和感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达了一种深邃的哲理。
读者可以通过品味欧阳修的思想,思考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态度。
3.社会背景欧阳修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醉翁亭记》也不例外。
通过作品中描绘的场景和人物的言行,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尚、文化氛围和人们的精神追求。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我们抽出时间写写总结吧。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醉翁亭记》知识点总结1一、文学常识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主线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的主旨句: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4、表明“醉”与“乐”之间关系的画龙点睛之笔:醉能同其乐。
5、全文的核心命意,为写景抒情定下感情基调(点题的句子、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滁州的地理环境:环滁皆山也。
7、自问自答道出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醉翁雅号的由来: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9、醉翁亭的来历: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10、将游玩观赏的乐趣融于宴饮之中或醉是表象,乐是实质: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1、山间朝暮之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12、山间四时之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13、“滁人游”的场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太守宴”的场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众宾欢”的场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太守醉”的场面: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醉翁的自画像: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知识汇总
一、文学常识:
作者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吉州永丰(今属)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著名的散文家,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
二、按课文原句填空:
1、醉翁名号的由来:。
2、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3、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
4、点出太守之乐,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
5、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千古名句是:。
.资料. . .
三、解释词语:
(一)一词多义:
乐:①不知太守之乐其乐:(第一个乐)以……为乐:(第二个乐)乐趣
②山水之乐: 乐趣
③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快乐
归:①太守归而宾客从也:回去
②云归而岩穴暝: 聚拢
谓:①太守自谓也:称呼
②太守谓谁?:是
.资料. . .
(二)重点词语:
1. 环滁:
2. 皆:
3. 林壑:
4. 尤:
5. 蔚然:
6. 深秀:
7.山:
8. 峰回路转:
9. 翼然:10. 临于泉上:11. 作:12 名:13 谓:14. 辄:15. 号:
16. 意:17. 得:18 寓:19. 开:20. 云归:21. 芳:22 佳木:23. 秀:24四时:25 负:
26 伛偻:27 提携:28山肴:29 野蔌:30.杂然:31:32. 酣:33 觥:34.苍颜:35. 颓然:
36阴翳:翳:37鸣声上下:上下:
38乐其乐:第一个乐,第二个乐,39谓:
.资料. . .
四、翻译句子:
1、环滁皆山也。
——环绕城的都是山。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格外秀
美,远远望过去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沿着山路走六七里路,渐渐听到潺潺
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个亭子四角翘起,像
鸟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建造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一个叫智仙的和尚。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给亭子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7、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太守和客人到这里饮酒,喝
不了多少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是最大的,所以自己取名号叫醉翁。
.资料. . .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光水色之中。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
散了,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野花开了,散发出一
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风高霜洁,水落下去,石头露出水面的,是山里四季的不同景色。
1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早晨出去游玩,傍晚回来,四季的景致不同,
乐趣也就无穷无尽呀。
13、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至于背
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的行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人在游玩。
.资料. . .
1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来到溪水
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野味野菜,杂乱的摆开在面前的,是太守的宴会。
1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宴会喝酒的乐趣,
不在于音乐,(而在于)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宾客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闹的场景,那是宾客们在尽情欢乐。
1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那是
太守喝醉了。
17、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不久太阳快落山了,人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
家,宾客们也跟着回去了。
1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树林枝叶茂密成阴,到处都有鸟儿的鸣叫声,这是游
人离去时禽鸟在欢唱的声音。
19、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快乐。
.资料. . .
20、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是
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2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是太守。
22、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太守是谁?就是庐陵人欧阳修。
五、问题探究:
1、文章主旨(或作者情感):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勾勒出一幅太守与百姓同乐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情怀。
2、请概括各段容:
第一段:写醉翁亭的地理环境,引出人和事。
第二段: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之景及出游之乐。
第三段: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资料. . .
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的情景。
3、归纳本课常用成语并指出它演化后的意义。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
形容真相大白。
4、怎样理解“太守之乐其乐”?
励精图治,心系百姓,以百姓的平安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即与民同乐。
5、太守的醉因是什么?
1.借酒来排遣愁绪。
2.被山间美景所醉。
3.太守励精图治,政绩卓越,滁人生活安定、富足、欢乐,自己也能与民同乐。
6、《醉翁亭记》以“醉”、“乐”二字提挈全篇。
.资料. . .
7、“至于负者歌于途……”一段描绘出一幅太平祥和的百姓游乐图,由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画面组成,其中太守醉是核心,其他三幅图画起陪衬作用。
8、“已而夕阳在山……”一段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本段用了层层衬托的写法。
先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再用游人之乐衬托太守之乐。
最后点明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是与民同乐。
9、对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仲淹以天下为忧。
.资料. . .
六、朗读节奏: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资料. . .
. .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资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