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城市设计规划格局分析 古代到现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城城市形态的演变 济南古城,经历了历下古城堡、秦汉历城 县城、魏晋南北朝“双子城”、齐州州城 (母子城)和济南府城的演变过程。历下古城 创始莫详,基已难考。 秦汉时期,由其发展而来的历下城,是一 座纵横各约五六百步的方城,城开四门, 均居中,东西、南北各有贯穿城区的大街 相通,合看成“田”字形。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历水以东,修筑东城, 与秦汉历城县城隔河相望,为顺应历水走 向,并受东南山水冲沟的限制,东城为一 长方形,城市整体出现“双子城”的格局; 据《水经注》记载,北魏济南郡城处还有 郭,但限于史料,城和郭的关系已不得而 知。
“山、泉、湖、河、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山水城市形态
别具一格的古城格局
• 济南古城现状是今环城公园所围合的区域,其平面 格局及功能分区与一般的府城相似。 • 以清代为例,古城内巡抚院署居城市中心,巡抚院 署前以主干道贯穿东西,东西轴线明显,但南北轴 线止于城垣,不与南门直通,布政司(今山东省人民 政府)在西,按察司(今济南一中)在东,道、府、县 等衙署和庙宇环绕中心布置。 • 济南古城的格局更有着自己的特色:首先,古城以 珍珠泉为中心,黑虎泉与趵突泉分列于城外东南、 西南两侧角楼之下,以护城河相连,南门(历山门) 居中而开,形成具有等腰三角形构图的“三泉鼎立” 之势,而大明湖则正位于三角形的尖部,南北对峙。 古城区内诸泉之水汇入湖内,使其形成占地多达 46 公顷,约近古城用地 1/3 的开阔湖面,这样在南部 山体的景观因借之下,构筑了一幅“四面荷花三面 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优美景致。 • 其次,依据自然地理条件,“四门不对”南门居中, 东门偏北,西门偏南,北门偏东,且为水门;学院 贡院等文教机构布置在环境幽静,风光秀丽的湖滨 地区, • 军营设于城南高地,便于防守、瞭望和出击,府仓 屯于城东高地,城墙、城河和圩子壕,除有城防功 能,更有明显的防洪效益。由此可见,济南的古城 格局不仅受到了封建传统城市布局严谨的思想影响, 更为难得的是,又根据自身的自然地理条件而有所 创造,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空间特色。
济南泉水有着“历史久、数量多、味道甘、景色美”等特点。《春秋· 桓公十八年》 就有“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泺水之源,即今之趵突泉。而古代,自金代所立的 《名泉碑》起,济南便有了“七十二名泉”之说。从数量上看,济南泉水之多在中 国城市之中,可谓罕见,据调查,截至 1997年 10 月,古城内尚有 103 处有名称的 泉池基本完好,民居院落内还有 30处无名泉池,而这些泉池均集中在东起青龙桥, 西止筐市街,南至正觉寺街,北到大明湖,面积仅 2.6 平方公里的古城范围内。
著名的“泉城” 济南泉水,缘自于特殊的地质构造:由于城区地势南高北低,大气降水渗漏地下 后,顺着南部山区透水性能好的灰岩岩层倾斜方向向北流,至古城区恰好遇到东、 西、北三面隔水性能好的岩体阻挡,承压水出露地表,形成泉水,“泉城”亦由 此而成。 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 从古城地下涌出,汇 为河流、湖泊,形成 了绮丽的风光。早在 宋代,文学家曾巩就 评价道:“齐多甘泉, 冠于天下”,元代地 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 “济南山水甲齐鲁, 泉甲天下”。
• •


1937 年 12 月日军侵占济南,沦陷后的济 南已由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变为殖民地城 市. 日本为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首先,将经 七路以南,四里山以北,齐鲁大学以西, 岔路街以东地段规划为南郊新市区,用作 日本人的聚居区,其用地约 144 公顷。 其次,在 1939~1945 年间又将三里庄、五 里沟、魏家庄、官扎营、南北大槐树、北 坦、营市街等处自然村庄的土地征作商埠 用地,做了第 3 次展界,使商埠租地面积 增至 609 公顷。另外,1941 年在胶济铁路 以北开辟了北郊东、西部工业区――东部 工业区,占用了今成丰桥以北、北园路及 汽车厂东路西段以南,工商河内侧以东, 津浦铁路以西的地域,占地约 109 公顷; 西部工业区,在纬十二路北头东侧,万盛 街东头以西,南临津浦铁路,北至堤口路 以北原济南铁工组合北墙外,占地 90 公 顷。 在这些规划的引导下,济南城市建设进一 步发展,城市形态亦继续向南、向北扩展, 但是,随着时局的发展,特别是抗战后期 日本在华北战场的失利,上述规划最终也 没能完全实现。
辛亥革命济南工商业发展 迅速,商埠设立以来,中 洋商民租地者日众,原有 的商埠界限已不敷使用。 政府当局有见于此,先后 进行了两次商埠区的展界: 第一次是在 1918 年,将普 利门沿顺河街一线向西至 纬一路拓界为商埠租地, 第二次 1926 年将清泉街 (今并入顺河街)以西、馆 驿街以南(皖新街、凤翔街) 展为商埠用地,致使商埠 租地面积已增至 247hm²余 亩,商埠与旧城也连为一 体。
近代济南内部结构形态的演替——从“单中心”到“双中心”
从初期的古城区“单 中心”结构,到后期 的古城区与商埠区并 置的“双中心”结构 是近代济南城市内部 结构形态演替的最大 特征。古城区,内圈 是府城,城市的政治 文化中心;外圈是居 住和商业、手工业的 集中的关厢地区。商 埠区,以济南火车站、 纬四、纬五及经二路 附近为城市商贸交通 中心构成内核;其第 一外圈是居住集中地, 但有少量工业和商业 混杂;第二外圈是棚 户区,也有少量工业、 仓储混杂;再外是工 业区。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发展缺乏整体性考虑 跳跃式发展是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最大变革,但由于缺乏对城市发展的整体性思考,使得商埠区、南郊 新市区与古城区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未能得到必要考虑。这不仅造成商埠区、南郊新市区与老城区在功 能结构上缺乏统一安排,而且在空间形态上也难以有机融合,整体上表现出明显的“拼贴”特征。商埠 区、南郊新市区、老城区道路网衔接不畅即是实证。
另外,济南泉水还有一个重要特色就是,不但有风景胜地的“四大泉群”,而且在 街巷旁、在民居内亦随处可见汩汩泉水。它们与市民生活融为一体,构成了独有的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城市魅力。街巷内,青石板路上或底下泠泠朗朗的流水 声;剪子巷和五龙潭一带,雨季时“清泉石上流”的美景;泉水好泡茶的饮茶习俗; 泉井旁,热闹的洗衣女子、嘻耍的小孩、拉着家常的老人;一幅幅生活美景无不历 历在现,“有心常做济南人”的颂扬之词油然而生。
清末新政时期,为避免德国势力在山东的垄断,1904 年济南在古城西部自开商埠。 其范围是:西关外东起十王殿(经一路东头),西至南大槐树(纬十路附近),南沿长清 大道(经七路附近),北抵胶济铁路,计东西长约 2.5km,南北宽约 1km,占地 267hm²,一般将此区域称为“旧商埠”。自此,济南发展重心逐步由老城区转移到了 商埠区,城市开始进入以商埠区为中心的跳跃式发展阶段,整体上呈现出一东一西 “双中心”的发展格局,城市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
• 唐元和十五年(820 年)改筑齐州城,城内保留了秦汉历城县城,称为“子城”,城市 形态由原来的“双子城”演变成“母子城”。 • 宋徽宗以后济南开创府城,但此时还是土城。 • 金代,济南城市建设有较大发展,古城用地扩展到 4 平方公里左右(今护城河以内)。 • 元破金时,据《史记纪事本末》载:“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屋庐焚毁, 城郭丘墟”,济南城厢建筑受到严重破坏。 明朝,济南古城进 入盛期,洪武四年 1371 年),开始以砖 石修筑城垣,城周 12 里 48丈,受地形 因素制约,城垣略 成方形,城开四门, 东、西、南三门皆 有瓮城,设重关。 至此,济南古城城 市形态基本定型。
综上所述,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演化轨迹可归 纳为: • 自清代以来,城市要素开始从府城中“溢 出”,至 19 世纪下半叶关厢地区基本形成, 城市形态呈“蔓延式”扩展; • 1875 年山东机器局设立,城市形态扩展上 出现了一块“飞地”; • 清末新政时期,济南沿胶济铁路在西关自 开商埠,城市形态出现“跳跃式”发展; • 民国时期,一方面商埠区快速成长,“跳 跃式”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另一方面商埠 区和古城区沿胶济铁路开始相向发展,城 市逐步连片生长成带状; • 日伪统治至解放前,在日本制定的南郊新 市区和东西部工业区规划的引导下,城市 形态进一步向南(四里山)、向北(胶济铁路 以北)继续扩展。 • 所以,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扩展最大特点 是:跳跃式发展。
清咸丰车间(1861 年),为防捻军,在 府城外修筑土圩,同治年间又改筑 成石圩,城区轮廓大致成菱形,城 市重新呈现“母子城”形态,府城 成为内城。
济南古城自开辟以来,城址从未迁 移,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位居名山大 川的冲要之地;《管子》一书中曾 写到所言:“凡立国都,非于广川 之上,必于大山之下,高勿近旱而 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济 南古城的选址,则正是巧居广川之 上,大山之下,两利兼得。正如吴 良镛先生所说,济南古城的选址与 唐长安、唐洛阳等著名的中国古代 传统城市布局选址有着异曲同工之 妙。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功能特征
清末新政改革自开商埠后,济南一跃而成为山东省内陆第一大商埠中心,这种功能的变化引起了商贸 用地的迅速扩展及其他用地的相应增长。民国前中期,随着商业的繁荣,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城市功 能转向以商贸和工业并重发展为主,表现在空间形态扩展上是商埠展界,工业用地逐步增加,城市内 部结构演变为古城政治文化中心和商埠区商贸交通中心并置的“双核心”格局。日伪统治至解放前, 济南沦陷为日本殖民地,城市功能主要为日本的“以战养战”的殖民服务,导致城市形态上的变化是: 南郊日本人聚居生活区及胶济铁路以北的北郊工业区的建设。
清中叶后,济南旧城区扩大到府城以外的 关厢及厢外一带。1861 年为抵御捻军, 环府城修建土圩,把城郊的大片土地围进 圩内,大致北到水屯,东到柳行头。此时, 外郭圩墙周长 40 里,比原城大 3 倍多(原 府城周长约 12 里多)。 1865 年为加强抵御,改土圩为石圩,由 于城北有大明湖及城外有水泽地带,故缩 减 北面,只将东、南、西三面改成石圩。改 筑后,石圩比原来的土圩大大缩小,约合 现在的 20 多里。这样,济南又有了内外 城之分,重新呈现出“子母城”的城市形 态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空间特征
城市形态的空间扩展可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外延式扩展,即水平方向上的城市地域蔓延;另一则是内涵 式扩展,即垂直方向上的城市空间增厚,包括建筑层数提高和建筑密度加大两个方面。
近代济南城市形态演变的时序特征
先在府城、石圩内填充扩展,后转向沿胶济铁路“跳跃式”发展商埠区;再后,仍沿铁路,商埠区和 老城区相向连片发展;最后,以此为基础向南北延伸。所以,近代济南城市形态的扩展主要是沿着胶 济铁路轴向展开的,城市建设重点较为明确.
济南市城市设计分析
“城市形态的探求不仅是模式的追求,而是一种发 展战略,它来自更高的目标的追求”。
——吴良镛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1 城市概况
济南,是山东省省会、副省级市,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临黄河,南依泰山。 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 半城湖”的美誉,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 一。 济南,山东省省会,位居泰山之北, 黄河下游南岸,山东省的中西部。 城市北接京津,南通宁沪,东连胶 莱;直线距离距北京 370 公里,距 青岛 290 公里,距南京 530公里, 距上海 720 公里。京沪(原津浦)、 胶济铁路交汇于此,104、106、220 等多条国道经过市区,交通条件十 分便捷。由于地处“京津唐”和 “长江三角洲”两个中国最发达的 经济圈之间,城市区位条件较为优 越。
其次,民国以来,济南工业“勃 兴之程度,实出常人意料之外”, 1912~1927 年间,济南历年创设 资本额在 5 千元以上的工业企业 有 66 家,资本总额约为 1643 万 元。 民国中期,在成通棉纺厂(今国棉 四厂)、仁丰棉纺厂(今国棉三厂)、 利民机器染厂(今济南毛巾总厂) 等工业的促动下,胶济铁路以北 成丰桥地区开始迅速发展,城市 形态向北逐步扩展。 另外,商埠开办后,胶济铁路以 北在通往洛口(位于黄河口,为济 南水运出入口)的道路两旁自然形 成了许多小型工商业店铺,城市 初显了一种交通指向型的发展势 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