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易学的天人观(一)
盘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思想”(上)
盘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思想”(上)对于中国哲学的总结,一言以蔽之,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中国哲学探讨天人的智慧。
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天人之学亦肇始于此。
而后发展到宋儒,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为发显。
他们认为天根本性德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并借此来阐述自己的心性论。
天人思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在前诸子时代,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
《尚书》中提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及《诗经·大雅·荡之什》中提到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这表示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辅助有德行的人,并且人们善良的德性来自于上天的禀赋。
到了先秦,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孟子为显。
向世陵先生讲,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率先对天人合一理论做了阐发。
孟子天人合一观侧重于“天人相通”,他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含于人之心性之中。
因此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此天之所与我者。
”(《告子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即为心思而可得者,并且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对于君子而言,是“性焉,不谓命也”。
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尽心下》)也就是说:人的天生欲望虽然属于“生之谓性”的天性,但是君子却将它们称之为“命”,因为它们的得与不得有外在的偶然性。
“仁义礼智”也可以称之为“命”。
但君子只要“尽心” 便能做到“知性知天”。
所以“仁义礼智”对于君子而言,是属于“性”,而不是“命”。
老子对于“天人合一”的论述,集中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五章)老子将天道自然与人道有为对立,认为应当从天道的无为推出人道的无为。
在老子的时代,仁义礼智已经变质成了统治者实现自身欲望的工具,因此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横渠四句——精选推荐
《横渠四句》导学学习目标:1.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了解“横渠四句”的内涵,体会其超时代的性质和具有的普遍的人类意义及其现实意义。
2.理解“内圣外王”的真正含义。
3.运用联系的观点,把本文的“以德服人”和孔子的的“为政以德”进行比较。
学习重点: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对横渠四句的解读。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学习难点:选择关键的句段,难文浅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学习内容及步骤一、横渠: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结语中表现出对“横渠四句”的赞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可见“横渠四句”是其终生的愿望。
本文即是冯友兰先生对这四句话的意义及根本内涵的阐释。
二、整体感知(一)浏览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解读“横渠四句”的?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然后逐句阐述其内涵2.首先研读第二段。
A学生齐读,划出本段的关键句。
B请学生自由发言,阐述对“横渠四句”的意义和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内涵的理解。
参考:本段首先简要概括“横渠四句”的意义。
作者认为张载的四句话体现了人的特点,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所在。
接着又说四句中“为”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而张载就是哲学家,因此,作者的实际意思是“横渠四句”应该是哲学家或哲学的神圣的使命和任务。
因为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于禽兽者及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哲学就是帮助人提升精神境界,完善人格。
天地即自然宇宙,天地本来无心,而人有心,人的心即是人的自我认识和对天地的认识;人本来就是自然的产物,是天地之间的一部分,人对于天地的认识即所创造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天地的自我认识,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天人整体观——天人合一
天人整体观——天人合一打开QQ浏览器,查看高清大图人是自然之子,与大自然本原一体。
庄子曰:“通天下之一气耳。
”(《庄子·知北游》)。
因为天地人和万物均由我们这个宇宙本体道和元气衍化而生成。
但人类生存于其间的天(日月星辰)地之本原是由元气生成的阴阳二气。
故《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
”故人的生命运动亦以阴阳二气的交感消长为“纲纪”。
“阴平阳密,精神乃治”,则人得以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则死(《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
不仅如此,人体内部阴阳的平衡亦受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和四时运行的制约,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据此,《黄帝内经·素问》还根据四季天时气候的变化提出了一套相应的修炼养生方法。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生命在于有序”。
生命体通过和环境的交换,从环境里摄取秩序(负熵)以对抗系统内部自发的无序倾向而维持其生命。
人也不例外。
与之相应,《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是以出入升降,无奇不有;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化有大小,期有远近。
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在人的生命过程中,人体和环境之间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物质交换(“出入”),这种交换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必要条件——从环境摄取秩序以对抗体内自发的无序倾向。
“出”的是人体的各种排泄物,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等的代谢产物(气、液、固三态);而入者为“五气”(包括呼吸之气和宇宙暗能量等)和“五味”(包括水和食物)。
此所谓“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张载的人性论分析
北宋关学创始人张载张载的人性论分析张载关学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方面都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北宋的科技、文化和思想领域都取得了很多令人惊叹的成就。
北宋时期也是儒学发展到一个全新高度的时期。
在中国时期,儒学在融合了一部分道家戏说和佛家学说的基础上,诞生了一种全新的儒学思想体系,这就是有“新儒学”之称的理学。
理学是一门影响十分深远的思想学说,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学派,其中北宋著名思想家,也是理学的创始人之一的张载“关学”就是其中规模比较大的一个流派。
张载雕像关学这个流派的起源应该追溯到北宋庆历年间的儒家学者申颜、侯可,而张载则是关学真正的创立者。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作为创始人的张载是关中人,因此得名。
又因为张载史称魏“横渠先生”,因此“关学”又被称作“横渠之学”。
关学的基本思想理论有这样几种。
一是气本论,就是说世界万物都是由一种“气”所产生和变化而来的,气是一切事物的根本。
二是认识论,抓住人物为事物是各种感觉的由来,要想认识事物,就要多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认识并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是“一物两体”辩证法,主要认为“气”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气有相互吸引和排斥两个方面,于是由气所组成的事物也都是矛盾的*** 体,没有矛盾就没有这个变化的世界。
除了这三个主要的理论之外,还有“道德观”、“人性论”等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我们认识世界万物。
张载“关学”自创立之后,经过后世许许多多学者的发展,终于成为了理学中十分重要的流派,并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张载人性论张载人性论是指由北宋时期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张载所提出的关于人性的学说。
张载的人性论在总结了天人先秦时期以来关于人性的多种学说,在广发吸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和精华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性学说。
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张载的人性论是建立在他的“气本论”基础上的,我们要想了解他的人性论就必须对他的气本论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张载雕像张载的气本论认为,人和宇宙万物都是由“气”所产生和构成的。
_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_二_目录_易学史研究专辑_
周易研究2008年第1期(总第八十七期) 《百年易学文献菁华集成》(二)目录(易学史研究专辑)【先秦易学史】春秋《易》文本,吴前衡论《左传》与易学,潘雨廷【西汉易学史】汉代易学概况(谈易之三),戴君仁汉易里的几个重要名目(谈易之四),戴君仁汉易里的几个重要名目———卦变(谈易之五),戴君仁汉易里的其他名目(谈易之六),戴君仁韩婴《易》学探微,李学勤孟氏易传授考,沈瓞民施、孟、梁丘《易》学考,刘大钧孟喜易学略论,傅荣贤西汉孟喜改列卦序中的哲学思想,高怀民孟喜卦气卦序反映的思想初论,李尚信孟京易学的来源,梁韦弦《汉书・魏相传》与西汉易学,连劭名汉魏费氏易学考,沈瓞民《焦氏易林》作者考辨———兼与黎子耀先生商榷,陈良运焦延寿易学渊源考,连镇标《易林》神仙思想考,连镇标《易林》几与《三百篇》并为四言诗矩,陈良运京房易学的象数模式与义理内涵,余敦康京房《易》与《焦氏易林》,陈良运论《京氏易传》与后世纳甲筮法的文化内涵,萧汉明京氏易学中的阴阳对待与流行———兼论京易纳甲、建候、积算的建构原则,张文智谈京房解《易》的一段佚文,唐子恒京房象数易学探微,周立升《周易乾凿度》的哲学思想,钟肇鹏考古发现与《易纬》,连劭名易纬《乾凿度》的几点研究———兼论帛书周易与汉易的关系,李学勤《易纬・乾凿度》残篇文解析———西汉形上思想的成就,高怀民《易纬・乾凿度》的哲学思考,张健捷“元气”演化史观———《易纬》的自然史观研究,萧洪恩《易纬》八卦卦气思想初探,刘彬《易纬》宇宙观与汉代儒道合流趋向,林忠军《太玄》创作年代考,束景南论《太玄》的哲学体系,韩敬扬雄《太玄》中的宇宙形成论,郑万耕《太玄》与《周易》之比较研究———兼论扬雄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韩敬《玄首都序》、《玄测都序》注———《太玄注》摘登,韩敬《太玄》“罔直蒙酋冥”的易学史意义,郑万耕杨雄《法言》中的易学思想,李英华论《太玄》对《周易》的模仿与改造,刘保贞读玄释中———试论《太玄》所本的宇宙说,问永宁从《太玄》看扬雄的人性论思想,问永宁《太玄》的宇宙结构论探析,问永宁刘向、刘歆父子的易说,郑万耕【东汉易学史】《白虎通义》与易学,张涛周易马氏传辑证・系辞上,沈瓞民周易马氏传辑证・系传下,沈瓞民周易马氏传辑证・说卦传,沈瓞民《周易参同契》的哲学基础,乌恩溥《周易参同契》作者考,方春阳《〈周易参同契〉外丹著作考》商榷,杨效雷《周易参同契》的月体纳甲学,周立升论《周易参同契》的外丹术,郭东升论魏氏月体纳甲说及其对虞氏易学的影响,刘玉建试论《周易参同契》以“易”为核心的发展变化观,陈进国《周易参同契》的丹道易学,周立升荀爽易学通论,周立升《九家易》考辨,林忠军荀爽易学乾升坤降说的宇宙关怀与人文关切,王新春郑氏易礼(谈易之七),戴君仁郑玄易学思想述评,林忠军郑玄爻辰说述评,刘玉建郑氏易义,丁四新试析郑玄易学天道观,林忠军试论郑玄易数哲学,林忠军郑玄易与两汉易学思潮,林忠军虞翻著作考释,刘大钧虞翻卦变说探微,林忠军虞氏易学的两大理论支柱:“卦气说”与“月体纳甲说”,王新春论虞翻易学批评,刘玉建论虞翻别卦逸象,刘玉建融旧铸新的诠释与研究———王新春《周易虞氏学》序言,刘大钧虞翻易学旁通说的哲理内涵,王新春虞翻易学与《周易参同契》,萧汉明也论虞氏易学的卦变说,王新春虞翻易学解释学原则:震巽特变与权变,刘玉建宋衷易学考论,周立升仲长统的思想与易学,张涛陆绩象数易学述评,林忠军【魏晋南北朝易学史】论汉魏《易》学之嬗变,林忠军王肃易学刍议,乐胜奎王弼注易用老考,郑慕雍王弼大衍义略释,汤用彤王弼郭象注易老庄用理字条录,钱穆王辅嗣的易注(谈易之八),戴君仁王弼易学之史迹,牟宗三王弼玄理之易学,牟宗三王弼注易老的观念造;(上),[韩]金忠烈王弼注易老的观念造;(下),[韩]金忠烈王弼易学研究,简博贤王弼易述评,徐芹庭王弼易所显现的老庄思想,吴玉莲论王弼《周易略例》在易学史上的地位,余敦康“执一统众”与王弼易学革命,王晓毅王弼“太极”说片论,王晓毅论王弼的“无咎”说,李世英王弼的崇本息末观与玄理化的易学倾向,高晨阳王弼《易》《老》二注成书先后及年代考辨,裴传永“得象忘言、得意忘象”———王弼对象数的重新定位及其对治《易》路数的新体认,王新春王弼哲学的方法论探究,杜保瑞论王弼易学对两汉象数易学的继承,田永胜驳“王弼以老解易论”,田永胜管辂《易》学所反映魏晋象数《易》的转变,蔡振丰蜀才及其易学要义,简博贤蜀才易学思想述评,林忠军郭璞易学渊源考,连镇标郭璞易学思想考,连镇标韩康伯《周易》解释中的道德思想,许建良干宝易学研究,林忠军虚浮世界的清流———《周易干氏注》述评,叶友琛干宝的《周易》古史观,朱渊清梁褚仲都及其《周易讲疏》,黄庆萱萧衍及其周易大义稿,黄庆萱【隋唐易学史】魏晋至唐初易学演变与发展的特征,刘玉建侯果易学研究,刘玉建崔憬与侯果象数易学述评,林忠军李国梁跋宋监本周易正义———兼论阮元十三经校勘记,乔衍Ρ孔颖达周易正义及其“观我生”论,龚鹏程《周易正义》中孔颖达的思想,(日)高桥进孔颖达易学思想研究,宋开素孔颖达的易学诠释学,刘玉平孔颖达《周易正义》的几个理论观点,姜广辉【北宋易学史】试论宋人恢复古周易的重要意义,舒大刚试论宋明易学的太极动静观,郑万耕宋代君臣讲易考,金生杨范仲淹的《易》论,姚瀛艇李保林“庆历易学”发微,杨亚利胡瑗易学管窥,郑万耕评宋人陆秉对《周易》“大衍之数”的解说,郭鸿林欧阳修的《易学》,[日]户田丰三郎简论欧阳修的《易》说及其史学观,林怡评欧阳修《易童子问》,[台]程石泉《易数钩隐图》作者等问题辨,郭U 邵雍先天学新释,谢扶雅记邵雍皇极经世的天声地音,陆志韦邵雍的《皇极经世书》,李申论邵雍与《皇极经世》的思想结构,潘雨廷邵雍先天图卦序来自李挺之卦变说,郭U 论邵雍的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余敦康邵雍先天之学的宇宙图式,余敦康邵雍易学思维的特征,金弼洙邵雍易数哲学探微,[韩]赵源一邵雍先天易“天地自然之数”一解———对冯友兰先生《邵雍的“先天学”》的两点补充,韩敬《伊川击壤集》与先天象数学,王利民也谈“无极”而“太极”,卢鸣皋“无极”与“无限”(书信),张铁君卢鸣皋无极而太极———周濂溪对道的形式陈述,张德麟周濂溪太极图说问题平议,林政华周濂溪之太极图说,戴景贤周敦颐“无极”“太极”辩,段景莲“无极”辨与属性范畴实体化,张军夫太极图渊源考辨,李申周敦颐《太极图》渊源辨,卢国龙周敦颐《太极图》考,张其成我与周氏太极图研究,李申周敦颐《太极图》易学发微———兼与任俊华等先生商榷,林忠军《太极图》与《太极图说》之“五行说”比较研究,曹树明田智忠《周氏太极图》原图考,郭U 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易》象数及西方有关学说,张祥龙司马光的《温公易说》,余敦康张载《易》学研究,徐志锐略论《周易》对张载哲学的影响,施炎平横渠易学的天人观,郑万耕论张载之学是易学———与龚杰先生商榷,王利民宋儒张载“以易为宗”思想探析,孙剑秋王安石易学与其新学及洛学,耿亮之王安石《易象论解》与《序卦传》,杨倩描论易学“涪陵学派”的形成、特点与深远影响,李良品程颢易学与其哲学及气象,耿亮之伊川易传———谈易之十一,戴君仁伊川易学之基本思想,胡自逢伊川论卦才,胡自逢伊川论易卦二体之际会,胡自逢程子易学源流述略,胡自逢《周易程氏传》思想研究,金春峰《二程集》中《易序》作者考辨,庞万里程颐易学的特点及其中国易学史上的地位,蔡方鹿伊川易学的形成及发展,余敦康以忧患之心,思忧患之故———程氏易学的为政之道,刘燕芸王弼易与伊川易之比较———关于《周易》的体例与原则,杨东试论程颐对今本《周易》古经分篇的义理阐释,陈京伟程伊川与马王堆之间———天理、象数与汉宋易学的视角,邢文苏轼易学与其人格,耿亮之苏轼《东坡易传》特色小议,舒大刚【南宋易学史】朱震易学纳甲观初探,唐琳李纲《易》说研究———兼涉其《易》与《华严》合辙论,林义正张浚的易学思想及其影响,蔡方鹿略论“参证史事”的杨万里易学,傅荣贤《易序》作者略考,程林周易本义考,白寿彝朱陆辩太极图说之经过及评议,戴君仁朱熹与李 的易学思想比较研究,张立文《周易本义》提要,潘雨廷由朱熹易说检讨其思想之特质、影响与局限,刘述先朱熹《易》学研究,徐志锐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与朱熹对易“象”的不同看法说起,林丽真《上下经卦变歌》评述,乌恩溥朱熹的易学解释学,李兰芝朱熹河图洛书说的演变,温海明从“理一分殊”观朱熹易学与环保哲学,曾春海论程朱易学异同———两贤如何理解《周易》其书,[韩]徐大源朱熹对宋代易学的发展———兼论朱熹、程颐易学思想之异同,蔡方鹿朱熹易学简论,郑万耕朱熹对邵雍先天象数学的继承和发展,李秋丽朱熹《周易本义》、《易学启蒙》象数之学述评,余敦康论《本义》注文与卷首《卦变图》之相合,王风程、朱解《易》比较,吕绍纲程、朱《周易》观之分析与比较,[韩]金周昌朱熹《周易本义》音韵资料研究,金周生论吕东莱《易说》中的哲学思想,潘富恩陈天林陆九渊易学的心学建构,傅荣贤易简功夫终久大———《周易》与陆九渊的心学,石明庆马斗成《易先天图—浑天象》非张行成之图,郭U张行成先天数学初探———再论中国数学派,张其成杨简易学略论,傅荣贤叶适对《易传》的理解态度,高柏园论魏了翁的易学思想,金生杨李杞《用易详解》的易学特点及其在易学史上的地位,蔡方鹿丁易东象数易学,林忠军俞琰卦变说辨析,郭U正传别传二重化———俞琰《易》说浅析,詹石窗【元代易学史】元代之易学,徐芹庭宋易在元代的发展,梁韦弦略析吴澄易学中的阴阳卦对思想,章伟文略析吴澄的易学象数思想,章伟文吴澄理学视野下的易学天人之学,王新春保巴及其易著中的哲学思想,陈少彤【明代易学史】王阳明易学略论,温海明《周易》与阳明心学,范立舟试论王龙溪的易学哲学,杨月清从孔子易知简能观来知德易卦图,但衡今来知德的易说及其自然哲学,陈德述钱一本易象义理窥测———评《周易像象管见》,张克伟重刊古周易订诂———嵩园读书记之四,黄仲琴方以智与《周易图象几表》,蒋国保方以智易学思想散论,蒋国保方以智象数易学平议,罗炽【清代易学史】明清之际在华耶稣会士之《易》说,杨宏声评孙奇逢“乾坤生生不息”的太极观,李之鉴评孙奇逢“变通趋时”的易学思想,李之鉴黄宗羲《象数论》与清初官方易学的变化,司徒琳张尔岐易学中的经世思想,汪学群王船山的易学,梁亦桥王船山的易学(上),罗光王船山的易学(续),罗光阐船山易学之宇宙论,曾春海《周易内传》中的若干辩证法思想,唐明邦王夫之辩证法思想的“细胞”———阴阳对立统一,赖永海船山易学之研究纲领,曾春海试论王船山的易学体系,萧汉明王夫之论卦象、卦德与卦序,萧汉明王夫之《易》学成就的深刻总结———评萧汉明《船山易学研究》,张善文王夫之易哲学在哲学史上的意义,金珍根王船山易学渊源试探,汪学群读船山先生《周易大象解》,梁韦弦简论王船山晚年的易学哲学———《张子正蒙注》到《周易内传》,林亨锡王夫之易学中的实有思想与清初务实学风,汪学群王夫之易学中的人性论,汪学群《周易》与中国天人之学的模式———以船山易学为中心,陈赟《易图明辨》与儒道之辨,郑吉雄李光地与《易》学,詹石窗读《周易折中》,刘大钧清江慎修《河洛精蕴・后天为杂卦之根说》读后,涂士彬惠栋治《易》的特色与贡献,孙剑秋惠栋易学著述考,漆永祥张惠言的词学与易学,陈水云论焦循《易》学的“相错”、“比例”与数理,陈居渊焦循《雕菰楼易学》述评,赖贵三实证与实测———从方法论角度看焦循的易学研究,陈居渊焦循的易学诠释学,李兰芝论焦循“假卜筮而行教”的易学观,陈居渊焦循易学方法论的哲学意义,陈居渊论焦循易学的道德理想与社会理想,陈居渊江都焦循手批《周易兼义》释文(一),赖贵三焦循《孟子正义》易学思想析论,赖贵三论焦循对“卦变”说之批评及其《易》学建构,[马]庾潍诚魏源易学初探,廖名春康有为和20世纪中国易学的现代转化,施炎平【近现代易学史】民国以来象数与义理派之易学,徐芹庭20世纪《周易》古史研究,陈桐生20世纪初《周易》经传分离说的形成,郑吉雄杭辛斋《周易》象数思想评价———兼述杭氏象数理论和自然科学的关系,李树菁尚秉和易学思想初探,刘光本本易理以诂易辞 由易辞以准易象———试论尚氏易学的特色及其对易学史的贡献,赵杰《周易古史观》驳议,刘长允马一浮易论,耿成鹏熊十力易学思想探微,颜炳罡熊十力的新易学思想———读《乾坤衍》,郁有学根柢《大易》出《新论》———《周易》与熊十力《新唯识论》,方用天人体用贞一不二———新唯识论与周易哲学之比较,黄玉顺熊十力之《周易》新诠释与儒学复兴,[韩]郑炳硕易理诠释与哲学创造:以熊十力为例,高瑞泉成就与不足———浅议郭沫若的《周易》研究,魏晓丽冯友兰易学思想初探,彭卫国高亨的《周易古经今注》,范宁《周易讲座》序,金景芳象数易学义理新诠———牟宗三先生的易学,邓立光论牟宗三哲学中的易学研究,王兴国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上)———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黄黎星乾坤大义的现代启示(下)———当代新儒家易学思想综论,黄黎星现代新儒家的易学思想论纲,郭齐勇黄寿祺《周易尚氏学札记》评述,黄高宪杨向奎先生易学研究述略,张涛冯契对《周易》辨证逻辑思想的研究,丁祯彦《周易表解》自序,潘雨廷一部创造性的学术专著———宋祚胤《周易译注与考辩》评介,游唤民《周易》研究的新成果、新特点、新趋势———中国《周易》学术讨论会摘要,张武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综述,颜文近十年来海峡两岸易学研究的比较,黄沛荣《易》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黄沛荣试论现代易学的特点及意义,林忠军【其他】《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概谈,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续),王绍曾《清史稿・艺文志》易类拾遗(三),王绍曾易学文献原论(一),周玉山易学文献原论(二),周玉山易学文献原论(三),周玉山易学文献原论(四),周玉山《南塘易说》与《周易辑闻》,王煦华说《易本》,于亦时《四库提要》易类订疑,杜泽逊广东之易学,饶宗颐韩国易学思想之特质及其文化的影响,[韩]柳承国退溪易学初论,吕绍纲再论退溪易学,吕绍纲金一夫与《正易》,[美]李钟勇等著梦海译《易经》英译版前言,[瑞士]G/G/荣格(楼格译)。
横渠四句及注解_语文时空
横渠四句及注解_语文时空横渠四句及注解2009-08-09 16:1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
字子厚。
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
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是张载为自己哲学所确立的基本宗旨,亦是张载哲学的大纲。
(冯友兰先生认为中国的哲学是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境界。
这就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冯友兰先生曾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最后结语中表现出对“横渠四句”的赞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可见“横渠四句”是其终生的愿望。
本文即是冯友兰先生对这四句话的意义及根本内涵的阐释。
张载字子厚,号横渠,就是宋儒濂、洛、关、闽四大家的“关”,因生于陕西而以地望名。
另外三家,周敦颐是湖南道州濂溪人,以地望称濂溪。
程灏、程颐为河南洛阳人,故称“洛学”。
朱熹原籍徽州婺源,他本人生于福建龙溪县,学者因此以“闽学”括概。
1. “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
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
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2.“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
《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
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3.“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
先秦儒家天人观辨正(一)
先秦儒家天人观辨正(一)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天人之分到战国末期才由荀子提出。
在儒家内部,孟子讲道德天,主张天人合一;荀子讲自然天,主张天人之分,二者思想是对立的。
然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明确提到天人之分。
据发掘报告,出土竹简的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属于战国中期后段,约当公元前四世纪中期至公元前三世纪初,年代在荀子以前。
这样看来,天人之分并非始于荀子,而可能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看法。
那么,竹简天人之分的内容如何?与孟子、荀子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思想史上具有何种地位?透过竹简,我们将对儒家天人关系产生哪些新的认识?这些无疑便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笔者不揣简陋,拟对此做出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基本思想《穷达以时》简长26·4厘米,两端修成梯形。
竹简现存15支,有两支已残损。
根据墓葬年代,竹简的书写应在荀子之前。
从其内容看,可能与孔子“陈蔡之困”有关,1]类似记载又见《论语》、《庄子》、《荀子》等文献中。
李学勤先生曾排列了其先后顺序:《穷达以时》→《庄子·让王》→《荀子·宥坐》→《吕氏春秋·慎人》→《韩诗外传》卷七→《说苑·杂言》→《风俗通义·穷通》→《孔子家语·在厄》。
2]《穷达以时》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明确提出了天人之分。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
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
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
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第1—第2简)人为什么有的穷困潦倒,有的显达富贵?面对穷达,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千百年来一直是无数哲人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当年孔子“厄于陈蔡之间”,就与弟子对此展开过讨论,其内容也被不断铺陈、发挥,形成互有联系又有差别的不同版本。
在竹简看来,关系世间穷达的,不仅有人而且有天,天人各有其分。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
【关学文研】张载“天人合一思想”的特殊进路及意义(二)文/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关学研究院院长丁为祥从“参天地”到“与天为一”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张载首次将《中庸》的“自诚明”与“自明诚”之双向统一作为两条不同的天人合一进路来诠释。
那么,张载的天人合一是否仍然是一种合“人”于“天”呢?非也。
对张载来说,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一味归根于天,也不是合“人”于“天”,而是一种“天”与“人”各有其分的“相参”追求。
为什么明确提出“天人合一”,主张“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并批评“天人异用”、“天人异知”的张载又主张“天”与“人”各有其分而以“相参”为追求指向呢?这是因为,张载的“天人合一”早就已经剥去了“天”的神圣主宰义与道德根源义,因而“天”也就只有自然生化一义了,张载之所以征引《周易》的“天地之大德曰生”,并将“以生物为本”作为“天地之心”,也主要是从自然生化的角度而言的。
正因张载只从“以生物为本”的角度来谈“天地之心”,故其所谓“天人合一”既不是神圣赋予义的,也不是所谓道德根源义的,而只是自然生化义的。
但在张载看来,这个“以生物为本”的“天”却具有超越自然生化的意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请看如下几条:问:“横渠观驴鸣如何?”先生笑曰:“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良久复云:“也只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
”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人之德性亦与此合,乃是己有,苟心中造作安排而静,则安能久!天人不须强分,《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别则只是薄乎云尔。
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
在上述几条中,“驴鸣”完全可以说是一种自然现象。
站在“人”的立场上观照“驴鸣”,自然可以形成“不知他抵死着许多气力鸣做甚”的看法,但如果将其视为一种自然生化现象来把握,那么也就可以得出即使是“驴鸣”,也仍然是“天理流行,不能自已”的表现。
第二条则指出天道流行之“无心无为,无所主宰”的性质,但张载从这里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所必须达到之自然而然的地步。
天人观
天人观是指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儒释道三家作为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三派,他们对天人观的理解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独特内容。
儒家天人观起源于古代原始宗教的“神人交通”观念。
春秋末年,孔子摆脱了夏、殷、西周时期文化中浓重的宗教膜拜成分,提出了他的天命观和以此天命观为基础的儒学。
(如“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五十而知天命”)而后荀子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先秦各家天人观进行深刻地批判和总结。
到了汉代儒家董仲舒在政治大一统的背景下,结合“阴阳五行学“,提出“天人感应”的思想。
在三教合一的背景下,宋明理学家普遍从本体论角度阐述天人关系,将儒家天人观发展到新的理论水平。
宋明理学家普遍从天人合一角度发展儒家天人观,而王夫之从天人相分的角度对理学家天人观进行最后的总结,成为儒家天人观的最高理论成果。
儒家天人观中的天人相分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而“天人合一”思想,则从思想内容和思维方式两个层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可见,现实政治和伦理的需要才是推动儒家天人观发展的强大动力。
“天人一体”的观念主要来自于道家。
“天人一体”的思想在《老子》中就已经有所体现,《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个“自然”,是自己而然,非由外力之意;这个“道”,是天地人三者精神的提升,又是统摄天地人三者的管钥。
它高居于天地人三者之上,却并不代表天地人任何一方,因而它的特点是“虚”、“无”。
显然,“道”里面包含着“天人一体”的思想。
道家所理解的“天”有“外在之天”和“内在之天”两个层面的含义。
“外在之天”指大自然,它具有客观必然性和不可战胜性,人在它面前只能陷入不可解脱的悲剧;“内在之天”指人的“天性”,这种“天性”源于大自然。
因为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与大自然具有同一性。
“天人一体”就是要求人们充分认识自我的“内在之天”,即认识自我与自然具有同一性,做到从精神上向自然回归,与“天”合一,从而化解同“外在之天”的矛盾,使自我从现实困境中解脱出来。
中医天人观的理解
中医天人观的理解
中医天人观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观点,指的是人体和自然界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
它强调人体是一个小宇宙,与大宇宙存在着密切联系,两者之间有着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关系。
中医天人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相互关联,受到天气、季节、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夏季炎热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阳气亢盛而出现烦躁、口渴等症状。
2. 五行相生相克:依据五行学说,中医认为世界万物都可分为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相互生成、相互克制。
这种观点被运用到人体的调养和治疗上,如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进行食物调配和穴位治疗。
3. 人体与自然界的生命节律:中医强调人体与自然界具有相似的生命节律,如昼夜、四季等。
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会受到这些节律的影响,因此中医养生和治疗也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季节进行调整。
4. 人体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体在积极与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的状态下,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因此,中医注重调整生活习惯、环境舒适度等因素,以维持人体与自然界的良好关系。
总的来说,中医天人观强调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存、相
互影响,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因素来调节和促进人体的健康。
这一观点突出了预防和调整的重要性,为中医养生和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易经》的天人观
《易经》的天人观《易经》出于自然,“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是把自然的现象和人结合起来的产物。
《易经》是人类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第一次进入了“抽象思维”的领域。
第一次提出了“阴阳”概念。
阴阳是抽象的,阴阳把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纳入其中,阴阳是《易经》哲学观的基础。
八卦都和阴阳统一,阴阳五行都被分成阴阳。
阴阳把一切看成是相对的统一体。
《易经》的自然观念,就是八卦,八卦就是八种自然的存在物,天,地,雷,泽等等。
八种自然的现象具有秩序位置,具有各自的价值作用。
具体是生克制化,造成万事万物的变化运动。
这是古人的宇宙观。
《易经》从天地开始,到人事结束,最后是《既济》《未济》卦,未济说明一切是无穷无尽的。
《易经》是为人们趋吉避凶而设的,这就是是《易经》的价值观,《易经》是为了惩恶扬善而设的。
《易经》的核心思想是“革故鼎新”,就是《易经》的变化观念。
易经最先进的部分也是这里。
万事万物都是变化的,这是《易经》的核心,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引导变化就是先进,阻碍变化就是反动。
《易经》认为宇宙中具有一种不可逆的力量,在引导变化,这种变化是不可阻止的。
谁阻止变化,谁就会被这种力量摧毁---天谴。
《易经》把适应一切变化的顺应变化看成是吉利的,把阻止变化看成是凶险的。
这样,变化就是存在的本质。
《易经》第一次提出了“与时谐行”的变化观。
“时行则行,时止则止,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也就是“顺天应人”,吉无不利。
一切凶险都是因为阻碍变化造成的。
这里《易经》易经杰出地认识到一种客观存在的“真理观”,人要服从这种自然而客观的真理,才能大吉大利。
国家大事也要服从这种客观的真理,“天意”,个人的小事也要顺应真理。
《易经》的伟大就是已经认识到客观存在的真理,虽然其中的说法是“天意”这样的模糊性的观念。
但是《易经》已经把人类的那种随心所欲的危险看到了,把服从天意的吉利看到了。
人的吉利就是“顺天应人”,易经对此的解释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只要顺应天人,就能大吉大利。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林乐昌 2016年05月12日08:26 来源:光明日报张载画像于佑任手书“横渠四句”资料图片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是北宋理学创立者之一,也是关学宗师。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王夫之高度评价张载之学在中国儒学史上的地位,称其“上承孔、孟之志,下救来兹之失,如皎日丽天,无幽不烛,圣人复起,未有能易焉者也”。
张载为后世留下的思想文化遗产相当丰富。
其中,最具特色并能为中华民族留下永久记忆的是:“尊礼贵德”的人文价值、“横渠四句”的太平理念、“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这些遗产是张载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大贡献,在现代社会仍能发挥积极作用。
“尊礼贵德”的人文价值《宋史》张载本传以“尊礼贵德”评价张载之学,可看作对张载伦理学主题的概括。
张载伦理学由礼论和德论构成。
礼论,属于张载伦理学的“规范伦理”。
对于个体修养,他主张“知礼成性”“以礼成德”;对于教育内容,他主张“以礼为教”;对于社会风气,他主张“用礼成俗”。
作为规范伦理原则,“礼”不仅是实现德性价值的途径,其本身也具有道德价值意义。
德论,属于张载伦理学的“德性伦理”。
张载既教人以“礼”,又教人以“德”。
“尊礼贵德”所蕴含的人文价值,主要是“礼”“仁”“孝”。
在张载看来,由“礼”“仁”“孝”构成的人文价值系统,应成为奠定社会秩序的精神基础。
“礼”的价值意义已如上述,而“仁”“孝”伦理原则的价值意义,在张载《西铭》这一千古名篇中表现得最为充分。
孔子早就提出“仁”“孝”观念。
与早期儒家有所不同,《西铭》是基于宇宙根源(所谓“乾父坤母”)说“仁”“孝”,其新意表现在三方面:一是扩大了“仁”的实践范围。
《西铭》提出“民胞物与”的理念,意味着从限于人类说仁爱转变为不限于人类说仁爱。
二是扩大了“孝”的实践范围。
《西铭》在肯定孝敬生身父母的同时,还把孝行扩大到人类对天地父母的尊崇和敬畏,使“孝”成为信仰的一个重要维度。
《易经》的天人观与生态文明建设
《易经》的天人观与生态文明建设作者:王子科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王子科(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河北秦皇岛066004)摘要:《易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天人观系统,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贯穿了“法天用天”的逻辑归纳体系,强调“生生不息”的生态思想观念。
《易经》的天人观可以帮助我们宏观上审视如何走中国式的生态文明之路。
在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生态伦理观、树立生态整体观思想、建设生态人文观等方面具有重大启示作用。
关键词:易经;天人观;生态文明;启示中图分类号:B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4074(2010)03-0014-04王子科(1965-),男,河北丰南人,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人文社科系讲师。
《易经》以卦体和卦象的变化揭示了宇宙生成及自然演化规律,文王及孔子等后世诸贤将其应用到人事,形成卦辞爻辞和“十翼”,阐述天道运行的机理和原则,清晰地描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独成体系的较为完善的天人观。
《易经》的天人观,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
结构上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整体论构成,逻辑上贯穿了“法天用天”的归纳体系,内容上强调“变化生成”的生态观念。
《易经》的天人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给予清晰定位,传达出现代生态文明的某些最基本的理念,对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启迪作用。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系辞上,十一),这是《易经》描述的自然世界生成的过程。
两仪就是阴阳,物质世界的产生和发展,是阴阳交互作用的结果。
也就是老子所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过程。
此过程绝非无序而混乱的,而是遵循天道。
其主要规定性为:1.面向未来的生成模式。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四十)一旦从无中生有,自然运转的目的性就产生了,即以刚健有为的和厚重包容的方式《易经》中的乾坤两卦深刻地表达了这种思想。
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观
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易经是一部具有深刻意义和强大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它涵盖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和观念,其中之一便是天地人三才观。
天地人三才观是易经哲学中的核心概念,它试图解释宇宙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深入探讨易经中的天地人三才观,并对其进行全面解析。
一、天地人三才观的基本概念天地人三才观源于易经中的一种哲学观念。
它认为宇宙是由三个要素构成的:天、地和人。
天代表着天空、自然界的力量和宇宙的奥秘;地代表大地、自然环境和地球的力量;人则代表人类个体和人的力量。
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和互相影响,构成了万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1. 天天是易经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
它象征着宇宙的力量和秩序,是生命起源的根源。
易经认为天有无穷的智慧和能量,它能够决定事物的发展和命运。
因此,在易经的观念中,人类应该尊重天的意志,并与天相应,以顺应宇宙的大道。
2. 地地也是天地人三才观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地代表着大地的能量和生命的营养。
易经认为,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提供了养分和资源,使得生命能够茁壮成长。
人类应该保护地球的环境,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与地相应以保持和谐。
3. 人人作为天地人三才观的一部分,代表着人类的能力和智慧。
易经认为人具有独特的理性和自主性,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影响和改变世界。
人类应该根据天地的法则来行事,并积极进取,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天地人三才观的相互关系天地人三才观强调天、地和人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在易经的观念中,天地人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宇宙的整体中扮演各自的角色。
1. 天与地天和地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
天提供了资源和能量,而地则接收和利用天的赐予。
天的力量影响地表现为自然灾害、气象变化等,而地则通过自身的作用来影响和调节天体运动。
2. 天与人人是天地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根据天的指引和启示,运用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来改变和影响生活。
人应当顺应天的意志,遵循天的法则,以达到身心灵的和谐。
试从中医天人观探讨肺脾与天地的关系
试从中医天人观探讨肺脾与天地的关系
李玲玲;李斌;林丰琦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年(卷),期】2024(22)10
【摘要】中医学的天人相应观源于中国古代哲学。
在此基础上,古代医家以象思维和取象比类法为指导,积极探求人与自然的本质特征,并受此影响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天人观。
文章在象思维的指导下,试从天地阴阳可与肺脾相通,肺脾气机的运动与天气降、地气升的形式相类,肺脾在经络上交互联系犹如天地互根,脾升肺降的枢机作用如同天地交泰等四方面,探究肺脾效法天地的表现,并提出肺脾共为五脏主的观点。
【总页数】3页(P56-58)
【作者】李玲玲;李斌;林丰琦
【作者单位】莆田涵江医院中医科;福州市高新区美术中等职业学校校医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从天人相应探讨中医肺胃相关机制
2.天人关系面面观——从古代哲学"天人合一"到《黄帝内经》"人与天地相应"
3.从中医"肺脾肾"三脏探讨"瘀"与骨恶性肿瘤的关系
4.从"肺应秋"天人相应观思想探讨小青龙汤治疗季节性变应性鼻炎的机制
5.“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中医理论探讨肺、脾在SOP中的重要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淮南子》天人观浅析
《淮南子》天人观浅析
李岩
【期刊名称】《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8)002
【摘要】天人之学是古代哲学的基础理论,儒、道、阴阳各家对天人关系都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哲理性探讨.《淮南子》则综合了各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纲,强调以人应天,以人合道,因顺自然.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政治也要合于天道,顺应自然,从而构建出一种管理社会生产生活的政治模式.
【总页数】3页(P36-38)
【作者】李岩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1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34.4
【相关文献】
1.浅析历史的必然性--从司马迁的天人观说起 [J], 李波;赵丽
2.王船山的天人观浅析 [J], 盛晶
3.浅析楚汉文化中的天人观——从《楚辞》与马王堆西汉T形帛画说开去 [J], 宋蕾
4.浅析荀子天人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启示 [J], 吕莉娟
5.《淮南子》的天人观及其生态价值 [J], 斯洪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帝内经》天人观探析
《黄帝内经》天人观探析
张锐年;田永衍
【期刊名称】《中医研究》
【年(卷),期】2016(29)12
【摘要】《黄帝内经》的天人观是其理论建构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主要包括“天人相应”与“天人合一”两方面.“天人相应”思想在《黄帝内经》中主要体现在四时五脏理论模型、四时阴阳理论模型、寒暑朔望气血运行理论模型等理论模型上,而“天人合一”思想则主要体现在“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观、“无代化,无违时”的调养、治疗观上.
【总页数】4页(P1-4)
【作者】张锐年;田永衍
【作者单位】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指挥部卫生院,甘肃武威733000;甘肃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1
【相关文献】
1.董仲舒天人观的理性主义内涵探析
2.会天道人道:先秦儒家天人观及其意义探析
3.《易传》天人观的伦理维度探析
4.生态伦理视域下荀子"天人观"探析
5.荀子天人观思想探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渠易学的天人观(一)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和易学史上长期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的天人关系学说,如法天说、任天说、与天地同流说、参天说、裁成辅相说、胜天说、天人感应说、天人交相胜说等等。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在深入探讨前人天人观的基础上,对中国古代天人学说作了高度概括,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又引发出了天人一本说、天人一理说、天人合用说等等。
总之,国古代的天人之辨,问题相当复杂,必须作深入细致的具体分析,不可统而论之。
本文试图通过对张横渠易学中天人关系学说的剖析,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一在中国哲学史上,张载第一次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但其所谓“合一”,并不认为天人可以混同,相反,却将天与人、天道与人事加以区分,强调不能以人德为天德,不能把人的意识强加于天。
其《易说·系辞上》说:系之为言,或说易书,或说天,或说人,卒归一道,盖不异术,故其参错而理则同也。
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于是分出天人之道。
人不可以混天,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言天德之至也。
与天同忧乐,垂法后世,虽是圣人之事,亦犹圣人之末流尔。
这是说,《系辞传》说的易、天、人,其道理是一致的。
但其所说的“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则是区别天道和人道。
“不与圣人同忧”,是讲天道,即天的德行,没有人的忧患问题,所以说:“不与圣人同忧”。
至于所谓圣人与天同忧乐,是出于教化后世的需要,乃至人之末流,不足为训。
这里提出“人不可以混天”,是反对把人的思虑忧患强加于天,不赞成心学派以人心释天的天人一本说。
在张载看来,天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天无心无为,人却有思虑行为。
他说:神则不屈,无复回易,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此直谓天也。
天则无心,神可以不屈,圣人则岂忘思虑忧患?虽圣人亦人耳,焉得遂欲如天之神,庸不害于其事?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天治自足矣。
圣人所以有忧者,圣人之仁也;不可以忧言者,天也。
盖圣人成能,所以异于天也。
(《易说·系辞上》)“神”同伸。
“神则不屈”,谓天化育万物,生生不息,既无屈折,也不改易。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天本无心,自然无为,并非出于人的谋划。
人则不同,人的特点是有思有虑,不能忘掉忧患。
圣人仁爱百姓,总是用思虑忧患以治世,不能无为而治。
圣人有所作为,经世济民,以成就天道化育万物的功能,这就是与天地自然的根本区别所在。
因此,他认为老子提出的“天地不仁”这一命题是正确的,而由此推出“圣人不仁”,则是错误的。
此即《易说·系辞上》所说:“老子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此是也。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此则异矣。
圣人岂有不仁?所患者不仁也。
天地则何意于仁,鼓万物而已。
圣人则仁尔,此其为能弘道也。
”这是认为,老子不区分天与人,从而废弃人道,是违背人类生活之道的。
有思虑仁德是人道的特点,无心无为是天道的特点,天人不可混同。
但是,圣人的经典《周易》之中,为什么又多次讲到“天地之心”、“天地之情”呢?张载解释说:“观书当不以文害辞,如云义者出于思虑忖度,易言天地之大义,则天地固无思虑。
天地之情,天地之心,皆做此。
”(《易说·恒》)即是说,《周易》中说的“天地之义”、“天地之情”、“天地之心”等辞句,不能理解为有感情和有意识的活动,不能以辞害义“心”或“情”,是指天地的实际情况。
他在其《易说·复卦》中说:复言“天地之心”,咸、恒、大壮言“天地之情”。
心,内也,其原在内时,则有形见,情则见于事也,故可得而名状。
……大抵言“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大德曰生,则以生物为本者,乃天地之心也。
地雷见天地之心者,天地之心惟是生物,无地之大德曰生也。
雷复于地中,却是生物。
《彖》言“终则有始,天行也”。
天行何尝有息?正以静,有何期程?此动是静中之动,静中之动,动而不穷,又有甚首尾起灭?自有天地以来以迄于今,盖为静而动。
天则无心无为,无所主宰,恒然如此,有何休歇?这是说,心指内在的本质,其表现在外部,有形可状,则为情,即实情。
意思是说,心非意识,情亦非情感。
认为复卦《彖》文所说的“天地之心”,即天地“以生物为本”,雷复于地中,即是“生物”之意。
复并非复归于静止,而是“静中之动”,即生物不息,生生不穷,无有休止。
这个终而又始、生生不息的过程自然如此,没有任何主宰使之然,此即“天则无为,无有主宰,恒然如此”。
张载以“无心无为”释天,以“思虑经营”释人,强调不能将人的意识和仁德强加于天道,这种天人之分,无疑是正确的。
张载之所以区分天与人,其目的在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和控制自然,为人类造福。
他说:“天能谓性,人谋谓能。
大人尽性,不以天能为能,而以人谋为能,故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易说·系辞下》)“天能”,谓自然之所能,指气化万物,无心无为,自然而然,故称为“性”。
“人能”,指人的思虑谋划。
认为大人君子要发扬人的本性,即竭尽其思虑谋划,不以自然无为为自己的本能,此即《周易》所说的“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其所谓“圣人成能”,即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认识天道,经营万物万事,以成就天之所能,以救济天下之人,如《周易》所说的“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这也就是张载所谓:“天惟运动一气,鼓万物而生,无心以恤物。
圣人则有忧患,不得似天。
天地设位,圣人成能。
圣人主天地之物,又智乎万物而道济天下,必也为之经营,不可以有忧付之无忧。
”(《易说·系辞上》)“圣人主天地”,即依据自然物的性能及其变化规律,控制和改造自然之物。
所以必须心怀“忧患”,努力“经营”。
“主天地”三字,就把张载天人之辨的目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
此种学说既不同于道家“蔽于天而不知人”的任天说,也不同于儒家“强人以从天”的感应论,是张载易学的一个贡献。
二张载易学讲“人不可以混天”,不以人德为天道,反对将人的意识强加于天,具有区分天人,即区分主观和客观的意义。
但在他看来,易学的主旨不在于分,而在于合,是对天道人事的一种全面把握。
其在《易说》中明确指出:天人不须强分。
《易》言天道,则与人事一滚论之;若分则只是薄乎云尔。
自然人谋合,盖一体也。
人谋之所经画,亦莫非天理。
(《易说·系辞下》)这是说,天道与人道有共同点,所以《周易》将天道同人事统而论之,天道的变化同人谋自然相合,人之经营谋划皆顺从天理,此即天人一体。
如果将天道人事强行割裂,那是十分浅薄的见解。
因此,张载的的抱负是企图建构一个贯通天人、体用不二的思想体系。
一方面要依据天道来规定人道,在天道中蕴含人道的内容;另一方面要依据人道来理解天道,在人道中指出天道的义蕴,知天即可以知人,知人即可以知天。
所谓“天道即性也,故思知人者不可不知天,能知天斯能知人矣”(《易说·说卦》)。
这是理学的主题,也是张载易学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依据这个主题,张载的易学并不脱离天道而孤立地探索人道,也不脱离人道而孤立地探索天道,而是言天必及于人,言人必上溯于天,将世界的统一性看作是一个自明之理,着重于探索天与人之间的关系。
然而,这个建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的根本目标,同其“天地无心无为”,“天无心,心都在人之心”的理论是相抵牾的。
为了坚持自然主义的宇宙理论,必然要主张天地之心;为了坚持人文主义的价值思想,必然主张纲常名教。
而为了能够同时满足理论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双重需要,就必须架起一座沟通天人的理论桥梁。
张载不愧为一个独具慧眼的理性思维大师,经过“终日危坐”、“终夜不寐”的“志道精思”,苦心力索,终于架起了这座桥梁,这就是“为天地立心”。
“天本无心”,张载哲学的宗旨就是要为天地立一个“心”。
前面曾说到,张载在其《易说·复卦》中,以天地生化万物的功能无止无息为“天地之心”。
如果通过人的认识把天地以生物为本的这种规律和功能如实地揭示出来,也就是为天地立心了。
这个心,不是别的,张载就概括为一个“仁”字。
他指出:天本无心,及其生成万物,则须归功于天,曰:此天地之仁也。
(《经学理窟》)天体物不遗,犹仁体事无不在也。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一物而非仁也。
(《正蒙·天道》》天地生成万物,使气构成万物的本体而无所遗漏,这就是“天地之仁”,仁乃天地之心。
张载把天地生物之心理解为“天体物而不遗”的一片仁心,就用一个“仁”字将天道与人事紧密钩挂在一起了。
张载指出一个“仁”字,作为其天人合一说的核心观念,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对儒学的…个重大贡献。
进一步,张载还用儒家关于“诚”的观念论述其天人合一说。
《正蒙·诚明篇》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
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
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
天所以长久而不已之道,乃所谓诚。
仁人孝子所以事天诚身,不过不已于仁孝而已。
故君子诚之为贵。
“诚”,指天人合一的境界,本于《中庸》说的“合内外之道”;“明”,指对此种境界的认识。
“性”指人的本性广天道”指阴阳二气相互推移;气化万物的过程。
这是说,如果把天的功用和人的功用分离开来,就不足以谈论“诚”的境界;如果把关于天的认识和关于人的认识区分开来,就不足以充分发挥“明”的作用。
所谓“诚明”,也就是人性与天道没有小与大的区别,也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也就是诚。
’所以,仁人孝子以诚为贵,效法天之所以长久而永不息灭的道理,于仁于孝永不停息。
并于《正蒙·干称》篇第一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这是以“天人合一”为人的最高精神境界。
认为,儒者致学成圣就是要达到这种“一天人,合内外”的精神境界。
这种‘境界就是“诚”,懂得了这个道理就是“明”。
由懂得这个道理而至于这种境界,就叫做“因明致诚”;有了这种境界,因而宣扬这个道理,叫做“因诚致明”。
达到了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也就可以做到《周易》所说的“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了。
但此种“合一”,不是说天合于人,天合于心,而是人合于天,即人的思虑和行动符合气化的过程和法则。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一天人,合内外”,或者说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呢?张载认为有两个途径:其一是“大其心”;即扩充人的认识能力。
他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
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桔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
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
(《正蒙·大心》)此处说的“天心”,即“天地之心”,其大先外,囊括宇宙,贯通天人。
“体”,即直接体认。
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尚未达到合内外即与天心相合的境界。
只有扩充理性思维的能力,不受闻见的局限,才能体认万物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