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相关指标

合集下载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一、操作指标1.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核心操作指标,它反映了中央银行通过开展公开市场业务、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对货币供给总量的控制情况。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上的流动性和利率水平。

2.利率利率是衡量资金成本和收益的重要指标,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指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公开市场业务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影响市场上的各种利率水平。

3.汇率汇率是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的重要参考指标,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指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外汇储备等手段来影响汇率水平。

二、中介指标1.广义货币M2广义货币M2是反映社会流通领域内所有可用于支付交易和储蓄存款等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和流动性质的货币总量。

它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反映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情况。

2.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是反映市场上资金供求关系和流动性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反映市场利率水平的变化情况。

3.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总量。

它可以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反映国际收支状况和外汇市场走势。

三、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之间的关系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例如,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操作指标,可以影响广义货币M2、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外汇储备等中介指标;而广义货币M2、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外汇储备等中介指标也会反过来影响操作指标。

因此,在进行货币政策制定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出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措施。

货币政策知识点总结

货币政策知识点总结

货币政策知识点总结一、货币政策的目标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保持通货稳定,促进经济增长,维护金融稳定。

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速度和失业率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指标。

1.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是指一种货币现象,即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

通货膨胀的较高水平会带来经济不稳定和社会问题,因此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控制通货膨胀,维持物价水平的相对稳定。

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的适度水平是每年2%到3%左右。

2. 经济增长速度货币政策还要求适当促进经济增长。

通常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水平是每年3%到4%左右。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一水平附近,既避免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通货膨胀,也避免经济增长速度过慢导致失业率上升。

3. 失业率货币政策还要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尽量降低失业率。

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高失业率会带来社会不稳定和经济问题。

因此,货币政策要求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尽量降低失业率。

二、货币政策的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工具。

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1. 利率工具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借贷行为。

一般来说,如果央行希望推动经济增长,就会采取降低利率的政策;如果央行希望控制通货膨胀,就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政策。

2.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卖政府债券等金融资产来控制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工具。

一般来说,央行通过买入政府债券来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卖出政府债券来减少货币供应量。

3.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将存款存入央行,这一比例称为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来控制商业银行的存贷款行为,以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4. 汇率政策通过调整汇率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出口、进口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国家希望提振出口,就会采取贬值货币的政策;如果国家希望控制通货膨胀,就会采取升值货币的政策。

以上是常见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会有所不同。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中国国家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为了调整和控制货币供应量、实现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可持续性。

在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和外汇储备等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详细介绍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及其作用。

一、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国央行用来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一种手段。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和储备水平,进而对银行体系的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当央行希望推动经济增长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刺激贷款投放,促进经济活动;反之,当央行担心通货膨胀或金融风险时,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限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控制货币供应量。

二、利率利率是指借款和存款的价格,它对经济活动和货币市场也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可以对经济产生影响,主要包括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和中央银行利率(如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

降低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可以促进消费和投资增加,刺激经济增长;反之,提高利率水平则可以抑制通胀预期和过度投资。

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调整市场利率,以影响货币供应量和流动性。

公开市场操作的具体操作方式包括回购和逆回购,通过购买或出售国债、央行票据等工具,来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也会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到贷款和财务市场利率。

三、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他国货币的比例,它对国际贸易、资本流动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国,央行通过调整汇率水平来调节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稳定。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购买或出售外汇,来增加或减少人民币的供应量,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四、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是指央行持有的各种外汇资产,用于支付国际贸易和外债等。

外汇储备的水平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金融稳定程度。

中国央行通过调整外汇市场和国际收支来管理外汇储备。

一方面,央行可以通过购买外汇,增加外汇储备来促进人民币升值;另一方面,央行也可以通过出售外汇,减少外汇储备来稳定汇率和支持人民币贬值。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存款准备金率(RRR):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一定比例将存款留作准备金的政策要求。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控制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当央行希望提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时,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反之,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收紧流动性。

2. 货币政策利率:货币政策利率是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影响市场利率和借贷成本的工具。

主要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等。

央行通过调整这些利率,可以对市场资金供求和货币流动性产生影响。

3. 汇率政策:汇率政策是指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调控。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水平,以影响出口、进口和国际收支状况。

4. 货币供应量控制: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流动性。

货币供应量包括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发行政府债券等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5. 定向降准和定向信贷:央行可以通过定向降准和定向信贷政策来对特定行业或领域进行差别化调控。

定向降准是指央行对特定银行或特定领域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要求,以增加相关领域的资金供应;定向信贷是指央行通过向特定领域或行业提供专项贷款来支持其发展。

以上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一些操作指标,央行会根据经济形
势和政策目标的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货币供应量是央行通过调整货币发行量来影响经济总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

央行通过购买或出售政府债券,以及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方式来控制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和信用环境,进而影响着经济的活动水平。

利率是央行通过调整市场利率来影响货币供求关系和金融市场的资金价格,是货币政策操作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央行通过改变基准利率,如贷款利率、存款利率以及逆回购利率等,来调整市场上资金利率的变动,从而影响经济主体对借贷的需求和信贷条件。

外汇储备是指一国央行持有的外汇资产,是货币政策操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的多少反映了国际收支状况的资金流动情况,也是央行调控汇率波动和维持汇率稳定的重要手段。

央行通过市场干预等方式,以保持外汇储备的相对稳定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

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如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限制性准备金等。

存款准备金率是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存款,用以控制市场上的货币供应。

再贷款利率是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再贷款的利率,用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和资金成本。

限制性准备金是央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按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并且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通过贷款等方式降低该比例,以控制银行的信贷规模和资金成本。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选择与实施应基于经济的实际情况和调控目标。

当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时,央行可以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以及加强外汇市场干预等手段来进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操作,以抑制总需求过快增长。

相反,当经济面临经济增长放缓或通缩风险时,央行可以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以及放松外汇市场干预等手段来进行宽松性的货币政策操作,以刺激总需求增长。

然而,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由于经济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操作存在滞后效应,央行调控的效果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

其次,货币政策操作可能会对其他经济指标产生负面影响,如通货膨胀压力、汇率波动以及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等。

货币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分析

货币政策分析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利率以及其他货币市场相关因素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货币政策的分析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并对其对经济的影响进行评估。

一、货币政策的分析方法1. 宏观经济数据分析法通过分析宏观经济数据,如GDP、CPI、PPI等,了解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从中可以得出货币政策的基本方向和调控重点。

2. 利率与信贷分析法利率是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分析利率水平和变动趋势,可以判断货币政策的紧缩或宽松程度。

同时,信贷数据也能反映出银行对借贷行为的态度,从而了解货币市场的供求情况。

3. 国际比较分析法通过对各国货币政策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了解各国货币政策的特点、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我国货币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货币政策的影响因素1. 经济增长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有直接影响。

适度的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推动经济增长,但如果政策过于宽松可能导致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反之过于紧缩则可能妨碍经济的发展。

2. 通货膨胀与通缩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与通缩的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等手段,央行可以控制通货膨胀的速度,并避免恶性通胀的发生。

相反,在经济增长放缓时,适度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避免通缩风险。

3. 就业与收入分配货币政策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也有显著影响。

政策的宽松与紧缩将直接影响企业投资和用工需求,进而对就业产生影响。

此外,货币政策还会间接影响收入分配,通过调节利率水平和资金流动性来影响居民储蓄收益和债务负担。

三、货币政策的评估评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下面是几个常用的评估指标:1.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货币政策成效的重要指标。

如果通货膨胀率能够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说明货币政策相对稳定且适度。

2.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可以反映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刺激效果。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的指标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通过影响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行为,从而实现最终目标,例如保持物价稳定、促进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衡量:
1.利率:利率是货币政策中的核心指标之一。

央行通过调整短期利率,如政策利率,来影响整体货币供应和需求,从而对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就业产生影响。

2.货币供应量:M1、M2等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关注的指标之一。

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央行可以调整市场上的货币流动性,影响利率和信贷市场。

3.汇率:汇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着开放经济的国家。

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或其他手段,央行可以调整汇率,影响进出口、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

4.信贷市场:央行会关注信贷市场的状况,包括贷款利率、信贷总量等。

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和实施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影响银行的借贷行为,从而影响信贷市场。

5.资产价格:央行也会关注股市、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资产价格的变化。

这些资产价格的波动可能会对整体经济产生影响,因此央行会考虑它们在制定货币政策时的变化。

6.通货膨胀率:控制通货膨胀是货币政策的一个最终目标。

央行通过上述手段调整货币供应和利率,以维持通货膨胀在合适的水平。

这些指标的变化和相互关系对央行制定货币政策提供了参考。

通过调整这些中介目标,央行可以影响最终目标,实现整体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政策目标和指标可能有所不同,
根据各自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的需要而定。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中国的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一系列调控手段对货币供应和利率水平进行调控,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和稳定物价水平的一系列操作。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央行根据经济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设定和使用的一系列指标来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债券发行等。

下面分别对这些操作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1.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需要按照规定的比例,将一定的存款留为准备金,不得动用。

央行可以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调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收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限制银行的贷款投放,抑制通货膨胀压力。

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则可以增加银行体系的可支配资金量,促进经济增长。

2.利率:利率是指金融机构对于贷款和存款收取的费用,也是银行为调控经济提供的主要手段之一。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利率水平来对经济进行调控。

提高利率可以抑制经济过热,防止通货膨胀加剧,刺激储蓄,抑制消费。

降低利率则可以刺激投资和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3.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格。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汇市来影响汇率水平。

通过升值或贬值本币,央行可以对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国际收支等产生影响,从而调整经济运行的平衡。

4.债券发行: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债券的发行量和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和需求,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流动性和资金价格。

通过增加债券的发行量,央行可以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通过减少债券的发行量,央行可以增加市场上的流动性,刺激经济。

5.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整个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央行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市场的流动性和整体经济运行。

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而过多的货币供应可能导致通货膨胀,从而需要央行采取相应措施来调控。

以上是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这些指标是央行用来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

根据经济形势和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央行可以通过这些指标的调整来影响流动性、利率、汇率等,以维护经济稳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相关指标

货币政策相关指标

第七章货币相关指标与货币政策1.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货币流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货币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从K.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变换得出。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M)=待销售商品数量(Q)×单位商品价格(P))/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V)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

计算公式: 影响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周期②金融市场发达状况③通货膨胀率④消费习惯和心理预期等因素⑤产业结构2.货币供应量的构成——货币层次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存款(包括国库券) ②美国(USA ) M 1=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M 2=M 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 3=M 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L=M 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③中国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信用卡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思考: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的区别3.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①基础货币:是具有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从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货币当局投放并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

从运用来看,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二是流通中的现金。

货币乘数一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扩张;若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缩减。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概述货币政策是指国家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一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指标是评估和监控货币政策执行效果的重要指标体系,它可以反映出经济发展的趋势和状况,为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

主要货币政策指标1.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创造并投放到市场上的货币总量。

通常包括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两个层次。

M2是指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等,而M1则只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2.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在市场上对货币的需求情况。

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经济增长、物价水平、利率水平、人口变动等。

通过分析货币需求情况,可以了解市场对于流通中的现金和存款的需求量,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货币政策。

3.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将存款留作准备金的比率。

它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货币创造能力,从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4. 利率利率是借贷资金所支付的费用。

它是货币政策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通过调整利率水平可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和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

主要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等。

5. 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例关系。

汇率水平直接影响着进出口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境资本流动等活动。

中央银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护汇率稳定,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指标与经济运行货币政策指标的调整对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

下面以几个典型指标为例,说明其与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

1. 货币供应量与通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通货膨胀压力增加,因为过多的货币投放会导致市场上资金过剩,进而推高物价水平。

当通胀压力较大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采取收紧货币政策,即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胀。

2. 利率与投资利率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决策。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是指中央银行用来实施货币政策的各种指标和工具。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货币发行和流通情况,以及经济运行的状况。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指标可以分为宏观经济指标和货币市场指标两大类。

宏观经济指标主要包括:
1. GDP(国内生产总值)-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的指标。

2. 通货膨胀率- 衡量物价水平的变化,通常以CPI(消费者物
价指数)作为衡量标准。

3. 失业率- 衡量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反映经济活动水平和
社会福利状况。

4. 经济增长率-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速度和幅度。

货币市场指标主要包括:
1. 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持有一定比例的
存款准备金,影响银行放贷能力和货币供给量。

2. 过夜利率- 金融机构之间短期借贷利率,是货币市场流动性
的重要指标。

3. 货币基础- 中央银行向金融系统提供的货币总量。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指标和工具,以实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等目标。

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会决定中央银行选择和调整的具体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

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是指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信贷投放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的一种政策。

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中,需要明确一些指标作为操作目标和中介变量,以确保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在货币政策中,操作指标是指直接用于进行政策操作的变量或指标。

常见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基础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等。

首先,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指标之一、货币供应量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总量。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改变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

其次,基础货币供应量也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之一、基础货币供应量是指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货币总量,包括银行体系的现金储备和中央银行在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通过对基础货币供应量进行调控,可以间接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此外,利率也是货币政策的重要操作指标之一、利率是指货币的价格,对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改变政策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的变动,从而影响市场上的信贷投放和资金流动,进而调节经济活动。

最后,汇率也是货币政策中的重要操作指标之一、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兑换其他国家货币的比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汇市,调整汇率水平,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调控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影响国内经济活动。

除了操作指标,货币政策还需要借助中介指标来判断和预测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变化趋势,从而确定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中介指标是指反映经济运行状况和趋势的一系列经济指标,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和分析,中央银行可以判断经济状况并相应调整货币政策。

常见的中介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率、通胀率、失业率、财政收支状况和国际收支情况等。

经济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中介指标,它可以反映经济的总体扩张或收缩情况。

中央银行通常会通过监测经济增长率的变化,判断经济状况是否需要调整货币政策。

通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指标,它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增长、维持金融稳定等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货币政策指标是中央银行用来衡量和调整货币政策的重要指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指标:
1. 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存放在央行的一定比例的存款。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量。

2.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贷款利率或存款利率的最低限额。

通过调整基准利率,中央银行可以影响整体的信贷和储蓄水平。

3. 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中流通的货币总量,通常包括M0、M1、M2等不同的货币定义。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通货膨胀和经济活动。

4. 汇率:汇率是一种货币与另一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从而对外贸和外汇储备产生影响。

5. 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是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贷款时收取的利率。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来影响信贷投资和消费水平。

6. 通胀率:通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中央银行通常设定通胀目标,并根据通胀率调整货币政策。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货币政策指标,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状况和政策目标,可能会使用其中的一些或多个指标来实施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效果检验指标

货币政策效果检验指标

货币政策效果检验指标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水平、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来影响和调控经济运行,并达到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控制通胀等目标。

因此,为了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和效益,需要一系列的指标来量化和分析。

1.GDP增长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衡量经济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估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

通过货币政策的调节,可以对经济增长率产生影响。

一般而言,货币政策的宽松会刺激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增长;而货币政策的收紧则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

2.通胀率通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标,也是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通常情况下,货币政策的紧缩会抑制通胀,而货币政策的宽松则可能推动通胀上升。

因此,通胀率的变化能够反映货币政策的效果。

3.利率水平货币政策主要通过改变利率水平来调节经济运行和影响金融市场。

因此,利率水平也是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货币政策的紧缩会导致利率上升,反之则会导致利率下降。

利率水平的变动对经济活动和资本流动都有直接影响,因此能够反映出货币政策的效果。

4.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银行体系中可流通的货币总量,也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传导渠道。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通过观察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可以评估货币政策的效果和松紧程度。

5.汇率变动汇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调节对象,也是评估货币政策效果的指标之一、货币政策的调节会影响国内外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对国际贸易和资本流动产生影响。

汇率的变动可以反映货币政策调节的效果和影响。

除了以上几个常用的指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经济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货币政策效果,比如股市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存款增长率等。

不同的指标对于不同的政策目标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和描述能力,因此在评估货币政策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指标的变化和趋势。

总之,货币政策的效果检验需要借助一系列的经济指标,量化和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
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存款准备金率(RRR):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
须按一定比例存放在央行的存款,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存款
准备金率来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
以增加银行的可贷款额度,提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刺激
经济增长;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限制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通货膨胀。

2. 利率政策: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等来影响市场利率水平。

降低利率可以鼓励企业和个人增
加投资和消费,刺激经济增长;而提高利率可以抑制通货
膨胀,吸引资金流入国内。

3. 汇率政策: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人民币汇率。

央行可以通过买卖外汇来调节市场供求,稳定人民币
汇率。

央行也可以通过调整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来引导
市场预期。

4. 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央行可以通过买卖国债、央行票据
等方式来调节市场流动性。

购买国债和央行票据可以增加
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提高流动性;而出售国债和央行票
据可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收紧流动性。

5. 定向降准和定向操作:央行可以通过定向降准和定向操
作来对特定领域或行业进行货币政策调控。

通过降低特定
领域或行业的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增加该领域或行业的资
金供应,促进相关经济活动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是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一般指标,实际操作可能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变化进行调整。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维护以及社会投资需求的支撑是政府货币政策所肩负的重任,其能否成功取决于其所采取的政策的指标选择是否正确。

在我国,在政府采取货币政策操作措施时,有一组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记录着它们应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首先,政府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包括货币政策利率、货币供应量、兑换率和金融监管体系。

货币政策利率是指政府可以控制的各种利率,例如正常银行存款及贷款利率,关税税率,债券收益率和外汇汇率等。

这些利率的变动将对市场中的资产价格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些利率可以作为政府的货币政策指标。

其次,货币供应量是政府货币政策操作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如果货币供应量过大,将会导致通货膨胀,而过小则可能导致经济滞胀。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控制通货膨胀,以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再次,兑换率是政府操作货币政策时最常考虑的一个指标。

兑换率涉及外汇供应和需求的平衡,其变动会影响商品价格和贸易收入,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调整兑换率来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

最后,金融监管体系是政府货币政策措施的一个重要支柱。

它可以有效地实施稳健的金融监管,以减少货币市场的不确定性,保护金融秩序,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总的来说,这些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分别代表不同的功能,它们
的组合与协调仍然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因此,政府需注意采取与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政策措施,以维持社会稳定,实现货币政策操作指标的有效组合。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货币政策是指由国家央行通过调节货币供给和需求,以达到维持国内稳定的目标的一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依靠一系列的指标来进行衡量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指标,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和通胀水平,并探讨它们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一、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对经济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影响着价格水平、利率和经济增长。

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对经济进行调控,以实现稳定的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指标有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广义货币M2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而狭义货币M1则只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销售政府债券、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调控货币供应量。

二、利率利率是指借贷资金的价格,即资金的价格成本。

利率的变动影响着企业和个人的借贷行为,进而影响着投资、消费和经济增长。

央行通过调整利率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从而对经济进行调控。

国内市场上的主要利率指标有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央行可以通过改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对利率进行调控。

降低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但也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加剧;而提高利率则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也可能拖累经济增长。

三、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

汇率的变动影响着进出口贸易、外资流入和国内物价水平。

央行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调控汇率,以实现对经济的调控目标。

央行可以通过购买或销售外汇储备、改变汇率中间价等方式来影响汇率的变动。

汇率的升值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但可能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而汇率的贬值则相反。

合理的汇率水平有助于维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支付平衡。

四、通胀水平通胀是指货币购买力下降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胀水平是衡量经济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调控来控制通胀水平。

通胀水平的主要指标有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

我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首先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将客户存款留作备付金的比率。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可以间接控制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市场的流动性。

当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从市场流出的资金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减少,借贷成本上升,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相反,当央行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从市场流出的资金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借贷成本下降,有助于提振经济增长。

其次是利率。

利率是货币政策中的关键指标,是央行通过调整市场利率来影响货币供求关系和宏观经济发展。

在我国,主要有三个利率指标: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

存款利率是银行吸收存款付给储户的报酬,是贷款定价的重要基准;贷款利率是银行向借款人收取的利息,是借贷成本的直接体现;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多种货币市场利率加权得到的综合利率。

通过调整这些利率,央行可以引导商业银行的借贷行为,影响市场的整体信贷环境,以实现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平衡。

最后是汇率。

汇率是一种货币兑换成另一种货币的比率,对于我国来说,汇率是人民币与其他外币兑换比率的浮动范围。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调整汇率水平,以实现对外贸易的调控和影响市场流动性。

当人民币汇率贬值时,出口商品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有利于提振出口;相反,当人民币汇率升值时,进口商品相对便宜,有利于引进国外优质产品,但也可能对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通过调整汇率,央行可以适应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平衡国内与国外的经济关系。

总的来说,现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指标能够对我国宏观经济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

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和汇率等指标,央行可以引导市场流动性,控制通货膨胀,提振经济增长。

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央行还需要综合考虑国内外经济状况、政策目标和市场预期等因素,以确保货币供求的平衡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货币政策指标范文

货币政策指标范文

货币政策指标范文货币政策是指央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种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通过影响市场利率、汇率、通货膨胀、产出和就业来实现。

货币政策的实施需要依赖一系列经济指标来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适时性。

货币政策指标主要包括:1.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一般用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或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衡量。

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央行会根据通货膨胀情况决定是否调整货币政策。

2.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央行向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的利率,也叫做存贷款基准利率或零售利率。

央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的水平,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基准利率的调整通常被视为货币政策的核心内容。

3.存贷款利率:存贷款利率是金融机构对外收取或支付的利息。

央行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并间接影响消费和投资的借贷成本,从而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4.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

主要包括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

央行可以通过调节货币供应量来对市场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产生影响。

5.汇率:汇率是指一国货币与其他国家货币之间的相对价值。

央行可以通过干预外汇市场来影响汇率。

汇率的变动对国内市场利率、通货膨胀和进出口贸易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货币政策制定中扮演重要角色。

6.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增长速度。

央行会关注经济增长的情况,以便调整货币政策,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和平衡性。

这些指标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相互协调。

央行会根据这些指标的变化和趋势,来判断宏观经济形势,进而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措施。

例如,当通货膨胀率增加时,央行可能会提高基准利率或存贷款利率,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当经济增长率过低时,央行可能会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以刺激经济活动。

然而,货币政策具有滞后性和不确定性,不同的经济指标在不同的经济阶段和情况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因此货币政策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指标的变化和趋势,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

货币政策指标货币政策指标是中央银行为了实现其设定的经济目标,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而影响中介目标的变量。

货币政策指标主要包括四大类: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目标和信号目标。

1. 最终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想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包括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就业充分、国际收支平衡等。

这些目标通常通过货币政策操作间接实现,中央银行需要权衡不同目标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以制定合适的政策措施。

2. 中介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和控制的金融变量,如货币供应量、利率、存款准备金等。

这些变量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中央银行通过对这些变量的调控,影响最终目标的实现。

3. 操作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操作货币政策工具能够直接影响和控制的金融变量,如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等。

这些变量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的直接对象,通过对它们的调控,实现对中介目标的控制。

4. 信号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公布政策措施和操作计划等方式,向公众传递政策意图和预期,以影响市场预期和引导经济行为。

信号目标的选择和传递方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在货币政策指标的选择上,中央银行需要考虑不同指标之间的优劣和适用性。

一般来说,货币政策指标应该具有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等特征。

可测性是指指标能够被准确观测和测量;可控性是指指标能够被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控制;相关性是指指标与最终目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此外,货币政策指标还应该考虑不同国家、不同经济阶段的适用性,以及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等因素。

在实际操作中,中央银行通常会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需要,选择不同的货币政策指标进行调控。

例如,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选择控制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等措施来稳定物价;在经济衰退、通货紧缩压力上升时,中央银行可能会选择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措施来刺激经济增长。

此外,中央银行还会根据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综合考虑不同指标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货币政策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货币相关指标与货币政策1.货币供给货币供应量货币存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时点上实际存在于整个经济中的货币总量货币流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中货币流通的总量货币流量=货币存量*货币流通速度货币流通速度的计算公式,从K.马克思关于货币流通规律的公式变换得出。

货币流通规律的基本公式是: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要量(M)=待销售商品数量(Q)×单位商品价格(P))/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V)货币流通速度: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

计算公式: 影响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周期②金融市场发达状况③通货膨胀率④消费习惯和心理预期等因素⑤产业结构2.货币供应量的构成——货币层次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存款(包括国库券) ②美国(USA ) M 1=通货+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其他支票存款 M 2=M 1+小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非机构所有)+隔日回购协议+隔日欧洲美元+合并调整 M 3=M 2+大额定期存款+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机构所有)+定期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合并调整L=M 3+短期财政部证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③中国M0=流通中现金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信用卡存款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思考:中美两国货币供应量的区别3.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①基础货币:是具有货币信贷扩张或收缩能力的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从来源来看,它是指货币当局的负债,即货币当局投放并能直接控制的那部分货币。

从运用来看,一是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与超额准备金);二是流通中的现金。

货币乘数一定时,若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扩张;若基础货币减少,则货币供给量将成倍地缩减。

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外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贴现或再贷款;财政部发行通货;中央银行的应收款项;中央银行的其他资产;政府存款;外国存款;中央银行的应付款项;中央银行的其他负债。

②货币乘数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派生存款功能产生的信用扩展倍数。

在基础货币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乘数与货币供给成正比。

货币乘数计算公式:k=(Rc+1)/(Rd+Re+Rc )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RD:法定准备金率;RE:超额准备金率;RC:现金存款比MQP V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

货币供给=通货+活期存款;基础货币=通货+准备金。

4.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

在适当的资产组合中,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的数量就是货币需求量。

①货币需求的动机交易动机:个人或企业为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部分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以及从收入到支出的时间间隔的长度,但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预防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意外发生的支出、为了不错过意外的有利的购买机会以及为了偿付未来债务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这部分货币需求也主要决定于收入的数量,且与收入的数量成正比。

投机动机:人们为了在未来的某一适当时机从事以债券的买卖为典型代表的投机活动而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决定于市场利率,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5.货币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收入状况;市场利率;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公众的消费倾向;可供流通的社会商品总量;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货币的流通速度;人们的预期和偏好思考: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A假设r上升,而Y和P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B假设P上升,但Y和r不变,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C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而真实收入Y增加,货币需求会发生什么变动?思考:对于下列事件:分析对产出的短期影响;分析央行应如何调整货币供给和利率来稳定产出。

A政府试图减少财政支出来平衡预算B股市繁荣增加家庭财富C中东爆发战争,导致石油价格猛涨6.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其他利率水平或金融资产价格均可根据这一基准利率水平来确定。

以同业拆借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英国(Libor)、美国(FFR)、日本(Tibor)、欧盟(Euribor)等;以回购利率为基准利率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西班牙等在中国,普通民众把银行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指标,银行则是把隔夜拆借利率作为市场基准利率。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采用报价制度,以拆借利率为基础,即参与银行每天对各个期限的拆借品种进行报价,对报价进行加权平均处理后,计算各个期限的平均拆借利率。

7.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节一系列政策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促进特定经济目标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①货币政策通过中介指标的操作②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稳定物价——温和的通货膨胀;充分就业——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经济增长——GDP和人均GDP;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对其他国家的全部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持平、略有顺差或略有逆差。

通常指除外汇储备项目以外的其它项目的收支是否平衡。

③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为治理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资本流入,抵消紧缩效应④货币政策工具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B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C直接信用控制工具;D间接信用控制工具A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a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率,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

作用机制数量机制: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准备金的数量,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

价格机制:影响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

优点:中央银行具有完全的主动性;规模可以比较精确地把握;容易对冲;时滞较短缺点:政策的告示性较弱;需要发达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要有相当的库存证券b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利率,影响市场利率及货币供给和需求的一种货币政策。

方式:数量(再贴现规模)、价格(再贴现率)作用机制:数量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数量价格机制: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具有预告效应优点: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能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具有较强的预告效果和告示作用;防止金融恐慌。

缺点:不能主动地影响货币和经济,能否成功取决于商业银行的反映和配合;只能影响利率的总水平,无法影响利率结构;灵活性较差,不具有强制性。

c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商业银行交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活动内容:规定缴存对象,规定缴存的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规定可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资产种类,规定计提方法(时点数还是区间数),规定是否付息。

作用机制:数量机制(货币供应量):影响商业银行的超额储备,影响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数量;影响货币乘数价格机制(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具有预告效应:影响居民与企业预期,使之配合或符合中央银行的政策需要优点:对所有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具有较强的控制货币和信贷规模的能力,快捷有力。

缺点:效果过于猛烈。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的微小变动,就会造成法定准备金的较大波动,对经济造成强烈影响;准备金比率的频繁变动会给银行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增加了银行资金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而易于受到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反对;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目的的制约——降低法定存款准备比率容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难。

政策背景:贷款过度膨胀,部分领域投资过热,经济有出现局部性过热的苗头。

⑤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A证券信用控制(证券保证金比率)B消费者信用控制C不动产信用控制D优惠利率E.预缴进口保证金制度⑥直接信用控制工具:央行以行政命令方式,直接对商业银行的放款或接受存款的数量进行控制。

利率控制: Q条例;信用配额管理;流动性比率: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率;直接干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特别存款⑦间接信用控制工具道义说服或道义劝告;窗口指导(Discount Window Guidence);金融宣传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三个主要环节:①从中央银行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信贷渠道)和金融市场(利率)②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到企业、居民等非金融部门的各类经济行为主体③从非金融部门经济行为主体到社会各经济变量,包括总支出量、总产出量、物价、就业等9.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①利率传导途径(凯恩斯学派)货币供给M增加——利率i降低——投资I增加——总支出E增加——总收入Y提高M↑→i↓→I↑→E↑→Y↑②资产调整途径(货币学派)货币供给M增加——总支出E增加——投资I增加——总收入Y提高M ↑→E ↑→I ↑→Y ↑③信贷传导途径A银行借贷渠道货币供给M增加——可贷资金增加——投资I增加——总收入Y提高B资产负债表渠道货币供给M增加——利率i下降——企业资产状况改善——银行贷款意愿上升——投资和产出增加④托宾的q理论M↑→i↓→PE↑→q↑→I↑→Y↑(q=公司的市场价值/资产重置成本)⑤汇率传导途径M↑→i↓→E↑→NX↑→Y↑10.中美两国货币政策比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频繁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手段,增强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能力。

存贷款基准利率、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中国人民银行于2008年9月16日起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保持不变。

随后的时间里,央行又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同时,中央银行对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也进行了调整。

信贷政策改变商业银行信贷政策,适度发挥再贴现作用,引导信贷资金投向民生工程、"三农"、重大工程建设,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科技创新、服务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信贷资金结构,统筹配置信贷资源,不断扩大就业;完善住房信贷政策,加大对普通住房消费信贷支持,提高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

外汇管理金融危机发生后,央行要求加强对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的监测;调整境内外资产结构,进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同时实施了调增金融机构短期外债额度;加强落实调高企业出口预收汇和进口延付汇比例的政策。

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量化宽松(QE):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票。

“量化”指的是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即减少银行的资金压力。

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四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