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圣才出品】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7章 文学创造过程)【圣才出品】

第7章文学创造过程1.为什么说文学材料具有主体性特征?答: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从本质上说,文学创造的材料是以精神现象的方式通过记忆机制而储存在作家大脑中的有生以来的刺激或信息。

(2)从来源看,文学材料的来源虽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客观的社会生活,但它们只有转化为精神现象,即记忆中的表象,才可能对作家的文学创造发挥作用。

(3)从呈现看,文学作品虽以文字符号加纸张的物质形式流通于世,但其所负载的,乃是作家个体内在的某些精神现象及其活动。

(4)从文学材料的获取渠道和流程看,不管经由哪一种渠道,其流程都一样,即刺激或信息转化为文学材料,必须通过记忆机制进行,必须被储存在记忆中才能奏效。

有时,作家也使用笔记、卡片、摄像等方式来搜集材料,但目的也是为了抗拒遗忘,使之更深刻地进入记忆,以便参与构思,激活思维。

(5)文学创造的主观性很强,所以文学创造的主体特征很明确,对于文学创造来说,真正的材料是那些进入了作家大脑并在记忆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刺激和信息。

因为只有这些刺激和信息可以直接参与艺术构思,并通过无意识地“改头换面”之后悄无声息的进入未来的文学作品之中。

2.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什么?答: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相当多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地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或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是:(1)艺术发现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在此一发现之前,作家都有相对长久地沉思于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

蓦然领悟的发生,只不过是内心经验酝酿后从阈限下破土而出。

(2)艺术发现是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对作家来说,这种独特的眼光和非凡的观察力是和他的内在蕴藉有关的深层心理内容的外射。

他之所以能在此事物中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是彼时彼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所产生的无意导向。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文学理论重点背诵

文学创造:以话语为原料的生产活动。

文学活动四要素说:世界、作者、作品、读者。

四个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活动系统。

世界是文学的基础,作家和读者是文学活动的主体,作品是活动的产物.世界:主要是指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

文学无法脱离世界单独存在。

文学活动的发生(四说):巫术发生说:英国弗雷泽最早提出巫术与文学的关系问题,认为巫术原理有两条:1,相似律。

2,接触律。

巫术仪式逐渐变为巫术表演,包括舞蹈、美术、音乐等的发展,戏剧艺术的历史逐渐发生。

宗教发生说:德国赫尔德认为文学源于宗教。

历史上宗教与文学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集中表现在欧洲中世纪。

文学艺术收到宗教的影响,除了反映的是宗教体裁外,发展也收到基督教的制约。

游戏发生说:德国康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

各种游戏说大都认为文学史无外在目的的游戏活动。

劳动说:马克思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最早的文学艺术作品产生于人类的劳动过程。

原因:1,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产生需要;3,构成主要内容;4,制约了早期文学形式。

文学和真善美的关系:怎样理解“真、善、美”及其统一是文学创造的审美价值追求?答:文学作为认识活动,以内在尺度创造艺术真实,要点是求“真”,体现为“历史理性”。

作为审美活动,文学创作情感的评价对象,核心是尚“善”,体现为“人文关怀”。

最终,文学创造还要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形式创造,为情感评价所把握的艺术真实“造形”,使之成为艺术文本,境界是呈“美”,体现为“文学升华”。

质而言之,真、善、美及文学创造的价值追求。

人文关怀是”善“的终极价值体现的原因:人文关怀是一种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它与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生存状况及其命运、幸福相联系人的一切精神创造都是从人的需要出发的价值活动,体现着人的尺度和目的,因而“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就成为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024年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2024年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篇一一、引言芥川文学作为日本近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叙述手法、深沉的主题思考以及对于人性与社会的深度剖析而备受瞩目。

而当我们深入探究芥川文学的内涵时,会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成为其文学魅力的重要来源。

本文旨在探讨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成因及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二、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1. 主题与情节的共性芥川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对于传统与现代、个体与社会、爱与恨等主题的探讨。

这些主题和情节的共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普遍性。

例如,作品中对于“命运”的探讨,以及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挣扎,都是集体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

2. 人物形象的普遍性芥川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这些人物形象所展现出的情感、性格、行为等方面,都与读者内心深处的集体无意识相呼应。

例如,作品中对于“孤独”、“悲情”等情感的描绘,都是人类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

3. 文化符号的运用芥川文学作品中,经常运用一些具有日本文化特色的符号,如和服、茶道、武士道等。

这些文化符号的运用,不仅展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魅力,也通过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传递了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三、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成因分析1. 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芥川文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对于其作品中集体无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近代日本社会中,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冲突与融合成为普遍现象,这使得作家在创作中更加关注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元性。

这些因素都为集体无意识在文学创作中的体现提供了土壤。

2. 作家个人经历的投射作为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观念也对其作品中的集体无意识产生了影响。

他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都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同时,他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也使得他的作品更加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四、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价值1. 反映人性的普遍性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使得作品更加能够反映人性的普遍性。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篇一一、引言芥川文学,作为日本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无数读者。

在芥川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现象,这种无意识不仅在文学作品中有着丰富的体现,还深刻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和读者的理解。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芥川文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探讨其内涵和价值。

二、芥川文学的背景与特点芥川文学起源于日本近现代文学的转折时期,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同时又保留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

其作品主题多样,涉及人性、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

在表现手法上,芥川文学注重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集体无意识的定义与内涵集体无意识是指一种深层次的心理结构,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共同心理体验和情感记忆。

在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表现为作品中普遍存在的主题、情感和意象,这些元素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

四、芥川文学中的集体无意识现象1. 主题的普遍性:芥川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关于人性、命运、生死等主题的探讨。

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体现出集体无意识的特征。

2. 情感的共鸣:芥川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使读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这种共鸣源于人们对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的共同感受。

3. 意象的象征:芥川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自然景观、物品等。

这些意象所蕴含的深层含义,反映了人们共同的心理结构和情感记忆。

五、集体无意识在芥川文学创作中的作用1. 启发创作灵感:集体无意识为芥川文学作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通过对社会生活和人类心理的深入洞察,作者能够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和情感。

2. 增强作品魅力:通过揭示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芥川文学作品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

这种共鸣源于作品中所体现的集体无意识,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文学概论重点

文学概论重点

文学概论重点练习题一、解释下列文学理论术语1、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

2、文艺学:文艺学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总称,也叫文学学(2分)。

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2分)。

3、艺术生产:马克思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待文学艺术活动,将文学活动理解为艺术生产活动,其一是把物质生产与作为精神生产的文学艺术活动相比较,其二是指实际的艺术创作过程,其三指文学艺术活动为资本创造价值而具有了商品属性。

4、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5、话语:话语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而进行沟通的具体行为或活动(2分),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3分)。

6艺术发现:是作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7审美意识形态:是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8、话语蕴籍: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涵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文学: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的审美意识形态。

10、文学理论:对文学的原理、文学的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11、文学的含义:简言之,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籍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当然文学的含义是变化发展的。

二、理论阐释题(每题10分,共30分)1、先说明所给这段话所包含的文学理论,再对其作简要评析。

“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但并不是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或大笑的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

艺术家将那些常人看来混乱不整的和隐蔽的现实变成了可见的形式,这就是将主观领域客观化的过程。

”——(美国)苏姗﹒朗格(P32)这段话主要阐述了文学中的情感表现与日常生活在的情感表现之不同。

浅谈无意识与文学的创作动机

浅谈无意识与文学的创作动机
c e t e itma f re ra v ne l o c . i
Ke r c n co s e s y wo ds o s iu n s
“ 艺术 家 的创 作都 有 不 得 不说 的 苦 楚。n 创 作 山, 识 只是 露 出 表 面的 部 分 , 占很 少 比例 ; 意 ”] 意 只 前
是艺术家情感流泄的一种方式。文学创作作为一种 识 是 介于表 面 和水 中的部 分, 隐时 现 ; 时 无意识 是冰 特殊 的精神 活动 , 作家 全 部 心理 的 投入 。投 入过 山主体 。 为深 厚 。无意识 包 罗万象 , 是 最 对任 何精 神活 程 充满 了激 烈的 意识 与 无意 识 斗 争 , 学 作 品便 是 动均 兼 收并 蓄 以积 聚 能 量, 文 因而 成 为 一 切 心 理力 量 主体 心理 斗争的结 晶。创作动 机 是 文学 创作的重 要 的源 泉 。按 照 弗洛 伊 德 的看 法 , 术 创 造 的 冲动 导 艺 环节 , 与无 意识 有 着 密切 的 联 系 。因 此 研 究无 意 识 源 于一种 本 能 的 内驱力 , 种被 称 之 为 力 比多 的生 这
Z Ja d HU in i (.rr o N n i ece ol e apn ,F j n3 30 ) Ibay f a p gT ahr C lg ,N n l i n s e g ui 50 0 a

Ab t a t Ta r s acoe r l in hp b t e n o s iu n s n tr r ra v t a o .Idvd a n o s iu n s n o . sr c ee i ls ea o s i e t we n u c n co s e sa d l eay c e t emo v t n n iiu lu c n co s es a d c 1 i i i i 1c v n o s iu n s rvd r a v t a o i ra s c oc' n ry e t e u c n c s e s po ie ce t e moi t n w t ge tp y h l y e eg .Wh n ce t e mo i t n s r u ,t e i o i vi h K e rai t a o p o t h v vi s whc c tn ltd i h r e ’ n e o l . 1a sfr ad 【 o s iu n s or s o dn o t e ih i a c uae n t e w tr S in rw r s r i d e p w r 0 c n co s es c r p n ig t h o e

文学创作过程之有意识和无意识

文学创作过程之有意识和无意识
• 意识与无意识的概念:
• 意识:是指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识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有 机的、能表达一定意义的整体作品的心理能力。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作家意识之下的、有活力的,但因受到某种压抑而未进 入到意识的一些观念和心理能力。

• 茨威格:


一部艺术作品的构思是一种内心的过程。他在每一种单一的情况之下都处在 黑暗之中,就像我们世界的诞生一样,是一种不可窥视的,一种神圣的现象, 是一种神秘。 这种所谓的“神圣”、“神秘”现象就主要是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似 在不在的状态”,或“无意识”状态。
该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 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怕有人打 扰她们的睡眼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告的 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就会大闹起来 试试看我还睡不睡得着一二三四五他们创 造出来的像星星一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 墙纸要好看得多他给我的裙子也是那个样 儿
• 这是什么样式的文学?没有标点,不知所云,好像是哪一个人走神儿 时的胡思乱想。这可不是谁的胡乱涂鸦,它选自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 著名小说《尤利西斯》,一部鼎鼎大名的文学名著,是意识流文学创 作的代表作。意识流,是起源于西方的一个文学流派,写人的心理, 写人的种种感受,如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形象色彩、闻到的气味、尝 到的味道,而且是尽量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甚至不考虑它们顺序的 排列,句与句之间、甚至字词之间并无必然的逻辑关系可寻。看上面 那段文字,似乎连标点都被认为是人的理性刻意所为而被舍弃掉了。 在意识流文学这一流派中,同样也诞生了许多杰作,除了乔伊斯的 《尤利西斯》之外,还有法国人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英国 人沃尔夫的《墙上的斑点》、《达罗卫夫人》、《到灯塔去》等等, 对中国作家王蒙等人的创作也产生过影响。这些杰作的诞生,从侧面 说明这一流派的创作思想并不是某个人的心血来潮形成的,它有其坚 实的理论基础。这一流派的文学,有很大部分是对不受理性控制的、 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无意识领域的描写,这与心理学研究对无意识的发 现直接有关。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文学概论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西方的艺术模仿说认为,如果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的话,那作家、艺术家就是“模仿者”。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后世许多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都持这种观点。

2.西方另一些理论家认为,艺术主体实质是移情者。

德国心理学家费舍尔父子、立普斯、伏尔盖特等都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

3.文学创造一般过程划分为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

4.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可以分为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三个环节。

5.作家获取材料的途径主要可分为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

6.文学创作动机可以分为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多种类型。

7.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直接回忆法(把那些对自己刺激最强的信息直接与中心意念挂钩),挨次扫描法(对记忆的所有有关内容反复而有系统地搜寻,直到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按层次推论法(作家把所需回忆的信息按类别、分层次地在头脑中搜寻,并不断与中心意念相联系、比较,以提取最精确、最能符合意念的信息)。

8.想象主要有三种:再现想象、比拟想象、虚构想象。

9.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将联想归纳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和对比联想10.真、善、美即文学创造的价值原则。

真、善、美是文学创造活动中“三位一体” 的价值结构,它们相互融通,属于人类三个根本的精神世界:认识、伦理和美学。

11.“诗意的裁判”是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时使用的一个概念。

12.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了“有意味的形式”一说.并产牛了广泛的影响。

13.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4.西方提出的“三一律”,要求动作、情节、时间空间的整一。

15.体现人类审美理想的文学形象的三种高级形态,即意境、典型和意象。

16.典型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

17.恩格斯的“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命题,科学地揭示了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辩证关系。

论无意识理论在《山上的小屋》中的运用

论无意识理论在《山上的小屋》中的运用

论无意识理论在《山上的小屋》中的运用作者:雷淑娇来源:《文学教育》2013年第07期内容摘要: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深受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山上的小屋》描绘了一个梦魇般的世界,充满了象征和隐喻,这无不体现出精神分析学说中无意识理论的运用。

关键词:精神分析学无意识理论象征隐喻由弗洛伊德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是西方现代主义文艺思想的哲学基础之一,它关注个人、自我、心理等微观叙事,主要着眼于反思现代化。

其曾两度进入中国,深深地改变了中国人对人的观念的看法,尤以第二次更为显著。

精神分析学说第一次出现在中国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鲁迅、朱光潜、郭沫若等人深受其影响;再次在中国得以传播并发生巨大影响则是在“文革”后的新时期。

随着政治气候的逐渐转变以及思想观念的自由与开放,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的自由与个性,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众所周知,新时期是裹挟在“文革”的阴影中来到人们面前的,“文革”对人的主体观念的歪曲是可怕的。

80年代初并贯穿整个80年代前期的关于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以及作为这场讨论理论指导的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主体性思想,影响了整个新时期以来直到今天文学中“人”的主体性观念,这些都唤醒了人的主体意识,导致了文学的“向内转”。

80年代中后期残雪、余华等先锋派作家的迅速崛起,使得现代主义小说在中国一度盛行,与主流意识形态关注国家等宏观叙事不同的是,深受精神分析学说影响下的现代主义小说以人为本位,反思社会对人的种种压抑,否定社会强加给人的种种物质上的外在力量。

它以人的生物性作为人的本体所在,重视人内心世界的无意识,认为人是由本能的、盲目的无意识力量所支配着。

其中残雪的《山上的小屋》是代表作品之一。

残雪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很重要的作家,她从70年代末开始接触西方现代派文学,接触了精神分析学说,持续一段时间的解读活动后开始进行创作,并以独有的形式展示在大家面前。

《山上的小屋》是残雪于1985年公开发表的第一篇作品,它采用梦幻叙述手法,从无意识层面开掘人物生存本相,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突显外在世界对于人的压迫,展示了人自身的丑陋与绝望。

文学与回忆——无意识所演示的鲁迅的纯文学创作

文学与回忆——无意识所演示的鲁迅的纯文学创作

① 争议 的焦 点即 : 的杂文能否看作文学作品 。 鲁迅
收稿 日期 :0 2— 3— 3 2 1 0 2 作者简介 : 刘彦荣 (93一)男, 15 , 江西武宁人 ,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 , 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鲁迅及中国现代文学。
5 0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LI Ya r n U n o g (c ol f hns a gaeadLtrtr,i gi oma U iesy, acag J gi 3 0 2 C ia Sho ieeL nug n i a eJ x N r l nvri N h n ,i x 30 2 , hn ) oC e u n a t n n a
u c n co sa t ie b iu l . h n o s iu ciie iie L x n’ u el eau ece t n n o siu ci t so vo s T e u c n co sa t t sdvd u u Sp r i rtr rai s vi y vi t o
Ab t a t P y h l gc lr s ac e h w h tt e u c n co s a t i e s al r s n r t s e — sr c : s c o o ia e e r h s s o t a h n o s iu ci t s u u l p e e t“ e r p c vi y o
文学与 回忆
无 意识 所 演示 的鲁 迅 的纯 文 学创 作
刘 彦 荣
( 江西 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江西 南 昌 30 2 ) 30 2
摘要 : 心理 学研 究表 明 , 意识 活动在 时向上通常表 现 为一种“ 无 回溯性 ” 鲁迅 的纯文 学创 作 明显可见这 , 种无意识活动的特征 。无意识 活动 以其从遮 蔽到 敞开的运行轨 迹 , 富于表征性地将鲁迅 的纯文学创作分 为两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摘要人的行为,有时是受意识不到的心理倾向所支配的。

所以,人,也有受无意识支配的情况。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将人的精神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三层。

他认为在这三者中无意识最重要。

弗洛伊德认为,如果不承认无意识的存在则许多心理现象无法解释。

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

在整个的心理过程中,无意识有着比意识更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弗洛伊德无意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套心理学理论。

无意识是这一理论的中心概念。

无意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生存需要——忘记过去的创伤,继续生活下去。

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普遍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因为人们不必为它作出努力,所以能缓解心理活动而带来的疲劳,使人们的心理活动变得轻松。

一、无意识的内容和特点在人清醒的状态下,无意识的内容也经常改头换面地冲破阻力,到意识层面上来表演。

由于它的干扰,人们常常会产生各种“错失”行为,如口误、笔误、遗忘等。

此外,精神病患者的想法、艺术的象征性作品以及儿童思维的某些方面,都显现着无意识的内容。

无意识的内容主要有两项:其一是各种本能冲动。

“无意识中所包含的内容就象一个原始王国中的原始臣民。

如果说在人的内心存在着遗传而来的心理构成——与动物本能相似的东西——它们便是无意识系统的核心”(《无意识》)。

其二是被压抑的心理活动。

这些心理内容往往是与社会的伦理、道德等相背离的。

无意识的特点:(一)各种本能冲动并列。

如性本能、自我保存本能、死的本能等。

(二)各种本能是人的心理的一种初始活动,只知满足,无否定性。

(三)无时间性。

(四)以心理实在代替外部实在。

二、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其存在。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无意识与潜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无意识与潜意识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无意识与潜意识中国现代文学是一片广阔而丰富的土地,承载着无数作家的思想与情感。

在这片土地上,无意识与潜意识是作家们创作中的重要元素。

无意识是指个体心理活动中的那些不受意识控制的部分,而潜意识则是指那些被压抑在意识之下的思想和情感。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无意识与潜意识。

首先,无意识与潜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出。

许多作家通过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出了他们无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矛盾和冲突。

例如,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中的主人公孔乙己,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无助在他的行为和言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这种塑造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作品更具有共鸣力。

其次,无意识与潜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可以从意象的运用上看出。

意象是作家通过具体形象来表达抽象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手法。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运用意象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无意识和潜意识。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中,通过描写主人公福贵身上的伤痕和残疾,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助。

这种意象的运用使作品更加生动和深刻,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思想和情感。

此外,无意识与潜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可以从象征的运用上看出。

象征是一种通过具体事物来代表抽象概念的手法。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通过象征的运用来揭示人物内心的无意识和潜意识。

例如,茅盾的小说《子夜》中,通过描写主人公子夜内心的黑暗和迷茫,以及他与黑夜的交融,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困惑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

这种象征的运用使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思考作品所探讨的问题。

最后,无意识与潜意识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体现还可以从语言的运用上看出。

语言是作家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而无意识和潜意识则是作家思想和情感的源泉。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许多作家通过语言的运用来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无意识和潜意识。

例如,余秋雨的小说《文化苦旅》中,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和对话,以及对语言的反思,表达了他对文化身份和价值观的思考和追问。

全国自考(写作(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写作(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写作(一))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辨析题 4. 分析论述题 5. 小作文6. 大作文单项选择题1.写作过程中,由素材向文本转化的中介步骤是A.知B.思C.行D.改正确答案:B2.最能显示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A.创造意识B.思想感情C.价值判断D.生活经验正确答案:C解析:最能显示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以及为其价值思考提准则和尺度的作者的社会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还有便是作品中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规律意义的求索,即人们常说的终极关怀。

3.与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的思维形式是A.形象思维B.逻辑思维C.灵感思维D.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D解析:与批判性思维息息相关的是创造性思维。

批判是创造的前提,创造是批判的果实。

4.激发写作动机的内驱力是A.目标B.自觉C.责任D.灵感正确答案:A解析:目标是激发写作动机的内驱力,有明确的写作理想,有实现理想目标的强烈愿望,是写作动机启动的重要因素。

5.和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对无意识积累的素材的运用更为直接的文学体裁是A.小说B.诗歌C.散文D.戏剧正确答案:C解析:无意识素材积累在文学创作中发挥的作用特别明显,尤其是散文写作,比起其他文学体裁对无意识积累的素材的运用更为直接。

6.从观察主体来看,艺术观察往往带有A.功利性B.科学性C.主观性D.客观性正确答案:C解析:从观察主体来看,艺术观察往往带有主观性,观察者在一定认知态度、情感好恶的基础上进行观察,主观倾向自然会蒙上“视觉镜头”。

7.改变思维对象的正常特点,突出某些特点,或者略去另一些特点,使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或可笑或惊人的方式属于想象方式中的A.黏合B.联想C.夸张D.典型化正确答案:C8.在学术写作、实用写作中抽象的直接起点是A.比较分析B.经验事实C.普遍规律D.因果关系正确答案:B解析:在学术写作、实用写作中,抽象的直接起点是经验事实,它的抽象过程是从解答问题出发,通过对各种经验事实的比较、分析,排除那些无关紧要的因素,提取研究对象的重要特性(普遍规律与因果关系)加以认识,从而为解答问题提供某种科学定律或一般原理。

无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无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

无意识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岳彩艳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05期江苏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221116摘要:艺术创作是创作者运用艺术作品来表现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一种复杂的精神劳动,是艺术家审美地掌握世界、创新世界、创造人的生命形象的精神产生过程。

在分析创作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时,必须把意识与无意识这两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但在创作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无意识的因素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

无意识理论的提出,推进了文学艺术创造向人的心理深层拓展。

关键词:艺术创作无意识意识【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09)-05-0184-心理活动对引导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影响力有时是显著的,有时却是潜移默化、不易察觉的。

心理活动包含着意识、无意识的相互转化、统一斗争。

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心理活动,是艺术家全部才情、智慧、心理的投入,同样离不开意识与无意识的相互作用,无意识尤其不可忽视。

一历史上许多大作家、大理论家都强调艺术创作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如契诃夫就认为那种把创作完成看成无意识活动的人是“疯子”,黑格尔也指出:“认为真正的艺术家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

”那么, 意识究竟是什么呢?所谓意识, 就是主体自己能够直接觉察到的心理现象, 它“是人的心理过程呈现内外对象性的自我觉态”,是人的一种自觉的心理整合活动。

从内容上看,“意识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的存在”,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外部对象的认识与评价,另一方面是对主体自身内部状态的体验。

从形式上看,意识是“‘以图式化的形式去加工信息’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有序化的信息编码活动。

艺术创作活动是人的一种创造性的精神实践活动。

这种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它的目的就是“要把心灵性的东西显现于感性形象以供观照”。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创作主体必须充分发挥意识的作用。

因为,意识是生活和艺术之间的中介,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东西,都必须被反映到主体的头脑之中,并且经过意识的整合,才能转化为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的内容。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篇一一、引言芥川文学,作为日本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深刻的主题内涵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通过对芥川文学的深入分析,揭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集体无意识,并探讨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和意义。

二、芥川文学概述芥川文学起源于日本近代文学,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内涵,成为日本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芥川龙之介作为该流派的代表人物,以其作品中的悲剧色彩、对人性的深刻剖析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芥川文学的作品主题广泛,涉及人性、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及特点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类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心理基础。

这种无意识包含了人类共同的记忆、信仰、价值观等,是人类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集体无意识具有普遍性、共享性、传承性等特点,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芥川文学中的集体无意识表现芥川文学作品中,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主题的共性:芥川文学的作品主题涉及人性、社会、历史等多个方面,这些主题具有普遍性和共性,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关注和思考。

2. 人物形象的典型性:芥川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典型性,这些人物形象所代表的价值观、信仰、情感等是人类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体现了集体无意识的传承性。

3. 文化传承的痕迹:芥川文学作品中充满了日本文化的元素,如神话传说、习俗风尚、审美观念等,这些元素反映了日本文化的集体无意识,体现了文化的传承性和共享性。

五、集体无意识对芥川文学创作的影响集体无意识对芥川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集体无意识为芥川文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使其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次,集体无意识使得芥川文学的作品具有普遍性和共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浅析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艺术的影响

浅析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艺术的影响
当今社会的“无意识”理论已经不再是一般的关于心理学的 理论,它已经渗透到文学、哲学、艺术和其他领域,随着时间的变 迁越来越有价值,值得人们学习和借鉴。
一、“无意识”理论的内涵
“无意识”是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学说的核心理论。无意识也称下意识或潜意识,是相对于意识 而言的,它是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即在不知不觉 中进行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活动。灵感、直觉都与它有着密切的 关系。
1999.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
编辑 桂湘书
54
三、关于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精神 分析肇始于一种治疗方法。但是我想使你们产生兴趣的却并不 是治疗方法,而是精神分析所阐明的真理;尤其是在与人类有关 的方面,即人类自身的本性方面,它为我们提供的知识,是它所

揭示的人类各种不同的活动之间的联系。” 弗洛伊德的理论在 社会科学的很多门类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要理 性地、辩证地看待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在看到它带给艺术 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短板,不能过分夸大无意识的 作用、把它当做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和行为的动力。如果把 无意识作为决定人的一切精神活动的动力,无疑是贬低了意识 和理性的作用,这必定会对艺术创作和文艺批评带来负面影响。
艺术的激情很多时候都是为无意识代言的宣泄动机。弗洛 伊德曾说:“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精神病人相距 不远。他也为太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使;他渴望荣誉、权势、财 富、名誉和妇人的爱;但他缺乏求得这些满足的手段。因此,他 和有欲望而不能满足的任何人一样,脱离现实,转移他所有一切

兴趣和利比多,构成幻念生活中的欲望。” 不可否认,无意识的 冲动很多时候是艺术创作的动力,它在艺术活动中有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

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

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

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下意识和无意识是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是描述人类思维和行为的两个重要方面。

下意识和无意识都涉及到人类心智的某些过程,但它们在定义和表现上有着不同的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这两个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首先,我们来谈谈下意识。

下意识是指那些不易察觉或者说是在我们意识之下的心理过程。

下意识包括了我们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所做出的行为,以及那些不易察觉的思维过程。

例如,当我们在做某些习惯性动作的时候,比如走路或者开车时,这些动作都是在下意识的控制下进行的。

此外,下意识还包括了我们的梦境和一些情绪体验,这些都是我们很难自我意识去控制的。

下意识在心理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下意识中储存着我们的内心冲突和欲望,这些欲望在我们的日常意识中是无法察觉和理解的。

因此,下意识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分析梦境和自由联想等方法,心理学家可以揭示下意识中隐藏的心理冲突和欲望,从而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和实现心理健康。

与下意识相对应的是无意识。

无意识是指我们自身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心理过程,它是我们无法感知和控制的。

无意识所包括的内容是我们完全不知道的,它们不会在意识层面上产生影响。

例如,我们的大部分生理功能,比如消化、呼吸和代谢都是在无意识的控制下进行的,我们无法感知它们的过程。

无意识在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驱动力,它掌控着我们的行为和情绪。

无意识中储存着我们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它们对于我们的意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了解和探索无意识对于理解人类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下意识和无意识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的行为和情绪往往受到下意识和无意识的影响,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准确地感知和理解自己的内心动机和情感。

因此,了解和探索这两个心理过程对于增进自我意识和理解自身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了心理学和精神分析学,下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在其他领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范文

《论芥川文学的集体无意识》篇一一、引言芥川文学作为日本文学的独特组成部分,拥有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从这一现象的视角,探讨芥川文学中所呈现的集体无意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就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体现、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及社会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力求展现芥川文学在集体无意识层面上的独特魅力。

二、芥川文学概述芥川文学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日本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其作品以短篇小说为主,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细腻描绘,展现了日本社会的多元面貌。

芥川文学的作者们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集体无意识这一抽象概念融入作品之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

三、集体无意识在芥川文学中的体现(一)主题与情节在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常常通过作品的主题和情节得以体现。

作者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人类普遍心理的探讨,将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作品中。

例如,通过对家庭、爱情、友情等主题的描绘,作品呈现出人类普遍的情感共鸣,反映了人类共同的心理历程。

(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另一重要体现。

作品中的人物往往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人类普遍心理的洞察。

这些人物形象往往承载着集体无意识的元素,通过他们的命运和遭遇,反映出社会文化的共性和差异。

(三)语言与表达方式语言与表达方式是芥川文学中集体无意识的又一重要载体。

作者们通过独特的语言表达和艺术手法,将集体无意识融入到作品中。

这种语言与表达方式的独特性,使得作品具有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例如,通过寓言、象征等手法,作者们将深奥的哲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达给读者,使读者在品味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集体无意识的魅力。

四、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内涵与社会影响(一)文化内涵芥川文学中的集体无意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它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和多元性,反映了人类普遍的心理历程和社会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意识与意识
意识,就是我们能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当我们 意识 有目的地去做某一件事情时,意识就发挥了重 要作用。 无意识,就是潜在的,我们所不能觉察、非自 无意识 觉的心理活动。 弗罗伊德的理论:大海与海中的小岛 弗罗伊德的理论
文学创造中谁的贡献大?
“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甚至 连作品的一个韵脚的安排,必须“在理性的控制之下” (17世纪法国人布瓦洛《诗的艺术》) 创作是一种“纯粹的精神的无意识活动,人们凭 借它,用口头、书面或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真实过 程。是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又没有任何关系或首先 的成见时思想的自由活动”。 (20世纪的布列东《超现实主义宣言》)
成熟的形象: 一方面必须经过作家的感受体验的积累、经过作家 的思索、设计;——意识 另一方面,等到它完全成熟之后,它又会撕开艺术 家的心扉自动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时, 文学形象就像是离开了母体的婴儿,他会形成自己 的生活关系和生活环境,并受这些生活关系和环境 的影响和制约。 ——无意识
文学情感中的意识与无意识
文学艺术之所以被称之为创作 而不是制作,就是从摆脱人工进入 自动开始的只有到了这时,作家的 创作才进入化境。
文学创作又离不开意识
创作过程中,作家选择题材、确立主题、塑 造主题,塑造人物、安排情节,乃至一些表现 手法、语言文字的运用,都离不开意识活动的 参与与介入。文学创作作为作家的一种精神活 动总是离不开理性的支配,要是没有意识的参 与,那就只能说是情绪的宣泄,而不是创作活 动了。
“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 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为文也。 世之真能文者 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 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时时有许多欲 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积极久,势不可遏” 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积极久,势不可遏”,然后才能流露 成文。明代李贽 成文。 凡是创造性的心灵所在之地,理智——依我看来 依我看来——放松了它 “凡是创造性的心灵所在之地,理智 依我看来 放松了它 在门口的监督,观念乱七八糟地冲入,只有在这时候, 在门口的监督,观念乱七八糟地冲入,只有在这时候,它才能把 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检查” 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审视、检查”。
德国的席勒曾告诫一个名叫柯纳的作家 哀乐之真,发乎性情。经营过深,则失其本。 哀乐之真,发乎性情。经营过深,则失其本。 王若虚《滹南诗话》
文学传达中的意识与无意识
好诗流转而圆美如弹丸。 好诗流转而圆美如弹丸。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谢元晖 石涛
无意识的重要地位
拜伦作诗比作“女人生孩子”,他“以灵感代替了思考”,“用 不着思想,也不知怎样就生出来了”。 《歌德谈话录》) 弥尔顿作《失乐园》好象“春蚕吐丝”,是他“天性的能动表现” 《资本论》 只有把“头脑的智慧”变为“心灵的智慧”,一种“由衷说出来 的要求”的时候,艺术创作才能获得成功 托尔斯泰致列·里·托尔斯泰 “只有进入无意识之中,天才方成其为天才” (歌德《致席勒》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文学就是写人的无意识, 奥地利的弗洛伊德所说的那样:文学就是写人的无意识,或如德国 人尼采所说:文学的第一推动力是无意识,艺术家要保留“常醉” 人尼采所说:文学的第一推动力是无意识,艺术家要保留“常醉” 的状态。 的状态。
文学形象塑造中的意识与无意识
为安娜的死亡而痛哭。 好像不是我在写这文章,却是他借我的笔在生 活”,“虽然是我提起笔在写,其实倒不如说 是他们自己在生活。 巴金《关于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意见》
冈察洛夫
“我在描绘的那一会儿,很少懂得我的形象、肖像、性格意味着什么;我仅 我在描绘的那一会儿,很少懂得我的形象、肖像、性格意味着什么; 仅看见它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我观看我描绘得真实不真实; 仅看见它活生生地站在我面前,我观看我描绘得真实不真实;我看见他与另 外一些人一起活动,因而我也看见一些场面,同时也就描写这另外一些人, 外一些人一起活动,因而我也看见一些场面,同时也就描写这另外一些人, 有时远远跑在小说前面,而依旧不很清楚, 有时远远跑在小说前面,而依旧不很清楚,如何把这一切暂时还是七零八落 地散布在脑子里的整体的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 直到突然光芒四射, 地散布在脑子里的整体的各个部分结合在一起。……直到突然光芒四射,照 直到突然光芒四射 亮了我应该走的道路。我心中总有一个形象,同时还有一个基本的主题, 亮了我应该走的道路。我心中总有一个形象,同时还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就 是它引导我前进,一路上我还无意中抓到些手边碰到的东西,就是说与它 关系比较密切的东西。 创作仍在脑子里进行着, 关系比较密切的东西。……创作仍在脑子里进行着,人物就不让我安宁,总 创作仍在脑子里进行着 人物就不让我安宁, 是纠缠不休,做出各种姿态,我听得见他们谈话的片断, 愿上帝宽恕, 是纠缠不休,做出各种姿态,我听得见他们谈话的片断,——愿上帝宽恕, 愿上帝宽恕 我常常感到,这都不是我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在我周围的空间活动着, 我常常感到,这都不是我凭空虚构出来的,而是在我周围的空间活动着,我 要做的只是观察和思索而已。 迟做总比不做好》 要做的只是观察和思索而已。”(《迟做总比不做好》)
文学创造
意识的……
无意识的……
分析下面的一段话的特点
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应该起身梳理他们的 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怕有人打 扰她们的睡眼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 闹钟就会大闹起来试试看我还睡不睡得着一二三四五他们创造出 来的像星星一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墙纸要好看得多他给我的裙 子也是那个样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