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专题三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专题三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一、名词解释

1、图式: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另外,图式(schema)也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也指生物形态学的图式(pattern)或形态(form)发生,或在计算科学中的图式、模式识别以及系统(system),也涉及分形(Fractal)或拓朴几何学等。

2、最近发展区:实际的发展水平与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3、同化: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

4、顺应:当信息与现存的认知结构不吻合时,个体就要改变认知结构以处理新的信息

5、平衡:指由同化和顺应过程均衡所导致的主体结构同客体结构之间的某种相对稳定的适应状态

6、支架式教学:该教学思想来源于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其教学要点为:首先,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发现活动;其次,教师指导的成分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向学生转移。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构成:一、搭建脚手架,即围绕当前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二、进入情境,也就是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三、独立探索,也就是让学生独立探索;四、协作学习,即让学生进行小组协商、讨论;五、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

7、道德实在论阶段:也即他律道德阶段,这是比较低级的道德思维阶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单方面地尊重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

其基本特征为:一是绝对遵从父母、权威者或者年龄较大的人。儿童认为服从权威就是“好”,不听话就是“坏”。二是对规则本身的尊重和顺从,即把人们规定的规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

(2)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而不是根据主观动机来判断。

(3)看待行为有绝对化的倾向。道德实在论的儿童在评定行为是非,总是抱极端的态度,或者完全正常,或者完全错误,还以为别人也这样看,不能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看问题。

(4)赞成来历的惩罚,并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还把道德法则与自然规律相混淆,认为不端的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的惩罚。

8、道德相对主义阶段:也即自律道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儿童已经认识到规则是由人们根据相互间的协作而创造的,因而它是可以根据依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规则不再被当作存在于自身之外的强加的东西。(2)判断行为时,不只考虑行为的后果,还考虑行为的动机。(3)与权威和同伴相处于相互尊重的关系,儿童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并能较现实地判断他人。(4)能

把自己置于别人的地位,判断不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5)提出的惩罚较温和,更为直接地针对所犯的错误,带有补偿性,而且把错误看作是对过失者的一种教训。

9、心理危机:艾里克森认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个体提出不同的要求,在个体自身的需要和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就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埃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简称心理危机。

10、自我同一性: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心理学一个重要的概念,但至今没有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通过对自我同一性概念内涵不一得归因分析,指出了整合自我同一性概念应关注的几个范畴,进而提出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与自我、人格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心理学概念。本质上,它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内涵:(1) 最基本的层面,即ego -identity ; (2) 个人同一性;(3) 社会同一性。

11、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这一概念,是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他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的实验,是在他设计的一种动物实验仪器即着名的斯金纳箱中进行的。此理论的核心是:如果一个人做出组织所希望的行为,那么组织就与此相联系提供强化这种行为的因素;如果做出组织所不希望的行为,组织就应该给予惩罚,据此,就让组织成员学习组织所希望的行为并促使组织成员矫正不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

12、强化:指通过某一事物增强某种行为的过程。(1)在经典条件反射中,指使无条件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用前者强化后者。(2)在操作条件反射中,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的奖励(正强化)或免除惩罚(负强化)。

13、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指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又称之为替代学习、模仿学习。

14、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是指人格的自我实现和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者潜在的能力。

二、简答

1、皮亚杰如何理解认知发展的实质在他看来,认知发展各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答: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本质为: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认知发展的主要阶段及其标志有:(1)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二岁),儿童经过最初的习惯形成,对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产生了最初的协调,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探究,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并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观念,即使物体不在眼前他也知道仍然存在。(2)前运算阶段(二至七岁),此阶段儿童各种感觉行为模式开始内化,成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由于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促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

替或重现外界事物,表象、语言同时起信号作用,来描述外部世界。出现了自我中心思维。这种表象思维有三个特点:一是具体形象性,二是不可逆性,三是刻板性。此阶段无法达到任何类型的守恒。(3)具体运算阶段(七至十一二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经发生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现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一般只能对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行运算;(4)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至十六岁),该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事物的约束,能将事物的内容与形式区分开来,进行假设和逻辑推理。也就是说,儿童能把逻辑运算结合成各种系统,并根据可能的转换形式去解决脱离了当前具体事物的观察所提出的有关命题;或是根据掌握的资料,做因果分析,进行科学实验,从而发现规律。

2、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发展的理解与皮亚杰有何异同之处

答:不同之处:首先,他们对于认知发展的本质理解不同: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的本质是:

人类发展的本质是对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不是环境塑造了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寻求了解环境,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的过程,认知逐渐成熟起来。而维果茨基认为心理发展本质理论

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即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其次,他们认为认知发展的机制不同: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机制由认知、同化、平衡三方面组成,并发展形成了认知发展理论;而维果茨

基更着重于心理机能对认知发展的影响,比如抽象-概括机能

以及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合为中介的心理结构等等;再次,他们对于学生在各个阶段的认知发展作用的分析不同。相同之处:他们的理论都是对认知发展的合理解释,只是从不同侧面进行的描述,他们的理论都从很大意义上推进了认知发展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为进一步研究认知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举例说明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

答:科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水平发展是有阶段的,他把阶段看成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转型,是一种表明社会认同的尺度,他以是否了解和认同遵守习俗以及习俗约束力的反应来作为衡量道德判断力的发展的中心度,把道德判断划分为前习俗、习俗、后习俗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1、水平1:前习俗道德水平

这一水平的儿童对文化的规则和标记中的善恶是非观念十分敏感,但却是根据行为的实质结果或权利来解释标记的。阶段一:惩罚与服从阶段。所谓对的,就是绝对服从规则和权威,避免惩罚,不造成实际伤害。阶段二:个人的工具主义目的与交易阶段。所谓对的就是满足自己或他人需要,按具体交换原则公平交易。

2、水平2:习俗道德水平

这时个体已内化现行社会规则,即规则是正确的,能遵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这种秩序的内在愿望,行为价值是以遵守规则的程序为依据。阶段三:“好孩子”定向或者人们相互合作的道德。对正确行为的判断依据是:使自己在自己和别人眼中是一个好人,行为良好的动机是愿意服从那些固定化了的规则。阶段四:“好公民”或维护社会秩序定向。不仅关心对社会秩序的遵守,而且关心对这个秩序的维持、支持和论证,认为正确的行为应包含履行一个人的责任,尊敬权威和为了自己而维持已有的社会秩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