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中的统计方法总结
《2024年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范文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显著,气象资料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统计降尺度方法作为气象学领域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在气候模式模拟、气象预报、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旨在综述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统计降尺度方法概述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一种基于大尺度气象资料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统计关系的技术手段,通过分析大尺度气象场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实现从大尺度资料到小尺度气象要素的预测和推算。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回归分析方法: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建立大尺度气象场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回归模型,实现降尺度预测。
2. 插值方法:根据已知的观测点数据,采用空间插值方法推算未知区域的气象要素值。
常见的插值方法包括克里金插值法、反距离加权法等。
3. 模式模拟与降尺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将大尺度的气候模式输出与局部尺度的地理、生态等信息相结合,建立更精确的降尺度模型。
三、各类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比较分析各类统计降尺度方法在应用中各有优劣。
回归分析方法适用于具有明显线性关系的变量之间,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插值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模式模拟与降尺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但模型构建相对复杂。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需求和资料条件选择合适的降尺度方法。
四、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领域统计降尺度方法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模式模拟:通过建立大尺度的气候模式与小尺度的地理、生态等信息之间的联系,实现气候模式的精细化和区域化。
2. 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利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对大尺度的气象信息进行预测和推算,为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提供支持。
3. 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决策支持:通过分析气象要素与农作物、森林等的关系,为农业、林业等领域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未来发展趋势及展望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将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
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旨在利用历史气象数据和统计学方法,对未来气象变化进行预测与分析。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气象学家和气象预报员更好地预测天气变化,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
1.对比分析法:此方法通过对比历史气象数据和当前观测数据,寻找相似的天气模式,并用这些相似的模式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例如,可以通过对比去年同期的气象数据和当前的观测数据,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
2.趋势分析法:此方法通过分析气象变量的长期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利用统计学方法,可以发现其中一气象变量的周期性或趋势性,并根据这些趋势进行天气预测。
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十年的气温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
3.数理统计方法:此方法利用数学和统计学的原理,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拟合,构建数学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象变化。
这种方法常用于复杂的气候系统或大气环流预测。
例如,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历史的大气压力和风场数据,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气压和风向。
4.数值模拟方法:此方法利用计算机模型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预测。
通过设定初值和边界条件,模型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
数值模拟方法目前是气象预报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准确的方法之一、例如,利用大气数值模型,可以预测未来几天的降水和气温等参数。
5.集合预报方法:此方法通过同时运行多个气象模型并综合其预测结果,得到更准确的天气预报。
由于气象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单一模型往往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
而集合预报方法可以减小这种误差和局限性,并提高预报的可靠性。
例如,通过同时使用多个数值模型的结果,可以得到更可靠的天气预报。
综上所述,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是通过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利用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的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
这些方法可以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天气预报服务。
统计学在气象学研究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气象学研究中的应用气象学作为一门研究地球大气现象的学科,对于预测和解释天气变化以及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气候现象,统计学在气象学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介绍统计学在气象学研究中的应用,包括气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天气预报的改进、以及气候变化的评估和预测等方面。
1. 气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气象学研究依赖于大量观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揭示天气和气候的规律。
统计学提供了丰富的方法和技术,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分析和解读气象数据。
首先,统计学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整理和总结大量的气象数据。
以某地区的降水量为例,通过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统计量,可以得到该地区年降水量的一般水平和变化趋势。
其次,统计学的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分析等方法可以用于验证气象事件的发生概率和相关性。
例如,科学家们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来检验某个特定天气事件发生的几率,通过置信区间来确定预测的准确性。
2. 天气预报的改进天气预报是气象学中最直接和普遍的应用领域之一。
传统的观测和经验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精确预测的需求,而统计学方法的引入使得天气预报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统计学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建立和改进预测模型上。
例如,通过对历史天气数据的分析,可以建立起某地的天气模型,进而进行未来天气的预测。
统计学还可以利用多元回归、时间序列等方法对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建模,从而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此外,统计学还可以用于评估天气预报模型的表现和误差估计。
比如,通过对观测数据和预测结果之间的残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判断预报模型的可信度,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模型的改进。
3. 气候变化的评估和预测气候变化是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挑战,统计学为研究和预测气候变化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统计学方法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趋势分析、周期性分析和极端事件分析等。
通过对长期观测数据的分析,可以检测出气候变化的趋势以及可能的周期性变动。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摘要:随着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成为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区域尺度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本文对当前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进行综述,包括经验降尺度方法、物理降尺度方法和混合降尺度方法等。
通过总结不同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1. 引言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著,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和预测对于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是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区域尺度影响的一种重要手段。
本文对当前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
2. 经验降尺度方法经验降尺度方法是基于统计方法和经验关系,将大气环境变量从大尺度转换为小尺度。
常用的经验降尺度方法包括回归法、聚类分析法和模式嵌套法等。
回归法通过建立观测站点与大尺度因子的统计回归关系,估算小尺度的气象变量。
聚类分析法通过将观测数据按照相似性进行分类,然后在每个类别内进行小尺度气象参数估计。
模式嵌套法则是通过建立大气环境场景的多层次模式,将大尺度模拟结果转换为小尺度结果。
3. 物理降尺度方法物理降尺度方法是基于数学和物理原理,通过模拟大尺度动力过程来推导小尺度气象参数。
常用的物理降尺度方法包括数值天气预报模式(NWP)和区域气候模式(RCM)。
NWP方法通过运用数值模型对大气运动方程进行离散、近似和求解,再用模型结果进行统计降尺度。
RCM方法在NWP模型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通过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模式参数化方案,增强对小尺度气象变量模拟能力。
4. 混合降尺度方法混合降尺度方法是结合经验降尺度和物理降尺度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方面,利用经验降尺度方法的优势可以提取大尺度环境因子与小尺度气象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另一方面,结合物理降尺度方法的能力可以模拟大尺度环境场景并将其转换为小尺度参数。
5. 方法评估统计降尺度方法的评估主要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两种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研究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研究空气质量是指大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和分布状况。
气象环境的空气质量与人类和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准确地了解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及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这时候,统计学方法的应用就变得非常必要了。
统计学方法是指通过对已知数据进行分析,并推断未知问题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发现数据中的规律性和趋势规律,从而准确地预测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及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气象环境中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空气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1. 空气质量的监测首先,我们需要对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在监测过程中,需要收集不同地点、气象条件下的空气质量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一般来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具有时序性和空间性等特点,可以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分析。
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可以分析气象环境中的空气质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及周期性变化;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可以分析不同地点的污染源、排放量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信息,结合气象条件进行分析。
2. 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空气质量指数是用来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一个综合指标。
它综合考虑了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主要气象要素的影响,通过数值化的方式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好坏。
对于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可以利用灰色预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方法进行计算。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未来空气质量指数的变化趋势,以及特定天气或污染情况下的空气质量指数。
这样,可以为环保决策提供必要的参考和依据。
3. 空气污染源的分析空气污染源是导致气象环境空气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对空气污染源进行分析。
可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空气污染源进行排放量分析、流量分析和污染物浓度分析。
结合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可以确定污染源的位置、类型和排放量等信息,并提出相应的管控和治理方案。
4. 空气质量预测空气质量预测是利用历史数据和气象条件等信息,通过模型分析和推断,预测未来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和浓度。
气象中的统计方法总结
51气象中的统计方法总结2、判别分析;广东省徐闻气象局[20]用二级判别做台风登陆地段;3、相关分析;近20年来在气象统计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典型相关(;奇异值分解(SVD)也是提取两个场的最大线性相关;4、气象场的分解及其应用;50年代中期由Loreng引入到大气科学研究中的;4.1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章基嘉等[30]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对亚洲500hP;4.2主成份(主分量)2、判别分析广东省徐闻气象局[20]用二级判别做台风登陆地段的预报。
Fisher、Bayes以及逐步判别等虽然在气象实际中广泛应用,但严格地说,这些方法仅当变量为正态分布时才可应用, Logistic判别对变量的基本假设条件较宽,对未经正态检验的变量应用本方法是可行的,且可用于既有连续变量又有多值离散变量的情形。
吕纯濂等[21] 将Logistic判别引入中国气象界,并研究了二次Logistic判别[22]分析及逐步判别[23]在气象中的应用。
3、相关分析近20年来在气象统计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典型相关(CCA)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VD)方法。
CCA是提取两个气象场的最大线性相关摸态的方法。
朱盛明、祝浩敏[24]在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中用典型相关分析提取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作预报方程。
陈嘉玲、谢炯光[25]用典型相关分析作中期冷空气预报。
黄嘉佑[26]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CCA改进方法,称为典型相关分析的BP(Barnert 和Preisendorfer)方法,在气象统计中也得到了应用[27]。
奇异值分解(SVD)也是提取两个场的最大线性相关摸态的方法,SVD 方法可以变成是两个要素场关系的扩大EOF分析。
谢炯光等[28]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求出了广东省前汛期(4-6月)西太平洋场海温与广东省降水场的6对奇异向量,来作汛期降水趋势预报。
江志红等[29]用SVD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半年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气象数据的获取和精度要求也在逐步提高。
降尺度方法作为将大尺度气候模型输出转化为小尺度高分辨率气象数据的重要工具,其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旨在对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进行全面的综述,探讨其基本原理、方法分类、应用实例以及存在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介绍降尺度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阐述其在气候变化研究、区域气象预测和气象事件模拟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接着,文章将按照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分类,详细介绍各种方法的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
这些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神经网络、随机森林等。
随后,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展示统计降尺度方法在气象数据降尺度处理中的实际效果,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文章还将讨论当前统计降尺度方法面临的挑战,如模型泛化能力、计算效率、数据同化等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通过本文的综述,读者可以对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为其在气象学、环境科学、气候变化研究等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气象降尺度方法概述气象降尺度方法是一种将大尺度气候模型输出转化为更小尺度、更高分辨率的气候数据的技术。
这种方法在气候变化研究、区域气候模拟、气象事件预测以及环境影响评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降尺度方法主要基于大气、海洋、陆地表面等复杂系统的物理过程和相互作用,通过数学和统计模型,将大尺度气候模型的结果转化为更小尺度的气候信息。
降尺度方法主要分为动力降尺度(Dynamic Downscaling)和统计降尺度(Statistical Downscaling)两种类型。
动力降尺度通过构建高分辨率的区域气候模型,直接模拟小尺度气候系统的动态过程。
这种方法能够更准确地模拟小尺度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但计算量大,需要高性能计算机资源。
统计降尺度则主要利用大尺度气候模型输出与小尺度气候观测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建立统计模型进行降尺度处理。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报告
气象统计方法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繁发生,气象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
气象统计方法在气象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对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揭示气象现象的规律性和关联性。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气象统计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提高对气象数据分析和解释的能力。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气象数据的收集与预处理首先,我通过气象局官方网站和相关的气象数据库收集了我国某地区近五年的气象数据,包括温度、降水、风速等指标。
接着,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清洗和预处理,包括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的处理以及数据格式的转换。
2. 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各气象指标的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等统计量,以了解气象数据的基本特征。
此外,还绘制了直方图、箱线图等图表,直观地展示了数据的分布情况和离群程度。
3. 相关性分析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和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对气象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通过计算相关系数,发现温度和降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风速与温度、降水之间的相关性则不明显。
4. 回归分析进一步,我采用了线性回归模型,以温度为因变量,降水和风速为自变量,建立了气象指标的预测模型。
通过计算模型的拟合度、回归系数等统计量,评估了模型的可靠性和解释能力。
此外,还利用残差分析方法检验了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满足。
5. 预测与验证根据建立的回归模型,对未来的气象数据进行了预测。
然后,将预测结果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评估了模型的预测性能。
通过计算预测误差和相对误差,发现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气象统计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收集和处理气象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展示数据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气象指标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
这些方法和技能对于今后从事气象研究或相关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
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
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是一个广泛应用的领域,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
1. 回归分析:通过找出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来进行预测。
例如,可以建立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与未来天气状况之间的回归模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2. 时间序列分析:将气象数据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并分析其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以及周期性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3. 神经网络模型: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通过训练神经网络来识别气象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处理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并且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从而提高了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数值预报模型:基于物理和数学方程模拟大气运动的方法。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数值预报模型是现代天气预报的主要工具之一,尤其在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中广泛应用。
5. 统计与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结合统计方法和物理方程,对大气运动进行模拟和预测。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解释气象现象的物理过程,并且可以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 数据挖掘技术: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和实时气象数据,挖掘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
例如,可以使用数据挖掘技术来分析过去的温度、湿度、气压等气象要素数据,找出它们与未来天气状况之间的关系,从而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总之,气象统计与预报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综合考虑数据的质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实际的应用需求等因素。
气象统计期末总结
气象统计期末总结一、引言气象统计是气象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气象现象的统计规律,以及通过统计方法来揭示和预测气象变化的规律。
本学期,我们所学习的气象统计课程涉及了基本的统计方法、常用的统计图表、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以及气象事件的统计分析等内容。
通过学习,我深入了解了气象统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和处理气象数据。
在本次期末总结中,我将对本学期所学的气象统计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对今后学习、研究气象统计的一些建议。
二、基本统计方法在气象统计学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基本的统计方法,包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基本概率论、假设检验和回归分析等方法。
这些方法为我们进行气象数据的分析和预测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其中,描述性统计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和分析,例如平均数、标准差、极差等指标可以有效地描述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概率论可以帮助我们对气象事件的发生概率进行推测和预测;假设检验可以用来判断某一假设是否成立,例如判断某个气象现象是否存在;而回归分析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测气象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运用这些基本统计方法,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气象数据,为气象研究和预报提供有益的信息。
三、常用的统计图表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常用的统计图表,例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散点图等。
这些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气象数据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为我们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例如,柱状图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饼图可以用来展示各种气象现象的频率分布,折线图可以用来描述气象变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而散点图可以用来展示不同气象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学习这些统计图表,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气象数据,提高对气象现象的认识和预测能力。
四、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在气象统计学中,我们还学习了许多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包括气温、降水量、风速等。
通过对这些气象要素的统计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预测气候变化的规律。
统计学在气象中的应用研究
统计学在气象中的应用研究气象是研究地球大气现象的科学,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分析和统计,可以揭示天气现象的规律,为气象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统计学作为一种强大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气象领域,为气象学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在气象中的应用研究。
一、观测数据的分析观测是气象研究的重要环节,通过观测收集到的气象数据,可以揭示天气变化的规律。
然而,观测数据往往包含大量噪声和误差,需要经过统计分析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
统计学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描述统计,通过对气象数据的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得到数据的基本特征。
同时,通过绘制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概率密度图等图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了解气候特点、发现异常现象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统计学还可以通过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
例如,可以通过相关分析判断某个气象因素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进一步了解降水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二、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天气预测和气候变化研究是气象学的重要分支,也是统计学在气象中的重要应用领域。
天气预测是指根据当前的气象数据和历史观测数据,利用统计学方法推断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统计学在天气预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观测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预测。
同时,通过对观测数据和模型结果的对比分析,可以评估和提高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气候变化研究是指研究地球气候系统的长期演变和变化规律。
统计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气候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和变化趋势的检测上。
通过对气象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发现气候变化的周期和趋势,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同时,通过应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方法,可以评估气候变化趋势的显著性,判断气候变化是否真实存在。
三、极端天气事件分析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台风、寒潮等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2024年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范文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对气象信息需求的日益增长,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细度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统计降尺度方法作为提高气象资料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二、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的基本概念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一种将大尺度气象资料降尺度至小尺度的技术手段。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大尺度气象要素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利用大尺度资料推算小尺度资料,从而提高气象资料的精细度和准确性。
统计降尺度方法在气象学、气候学、农业气象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三、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的常用方法1. 多元回归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降尺度方法。
该方法通过建立大尺度气象要素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回归系数推算小尺度资料。
多元回归分析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较好的解释性,但需要较多的样本数据和较强的统计学知识。
2. 人工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是一种模拟人脑神经元结构的计算模型,具有强大的学习和自适应能力。
在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中,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大尺度气象要素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推算小尺度资料。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但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和计算资源。
3. 空间插值法空间插值法是一种基于空间位置信息推算未知点气象资料的方法。
在统计降尺度中,空间插值法可以通过已知点的气象资料和空间位置信息,推算未知点的气象资料。
常见的空间插值法包括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插值法等。
空间插值法具有简单易行、计算量小的优点,但需要考虑空间异质性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四、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的应用领域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领域,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帮助农民准确预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和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气候变化领域,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推算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气象统计方法
气象统计方法
气象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的科学,它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气象观测、气象数据处理和通过数学方法研究大气现象的统计学。
气象统计方法有助于测算出有关气象变化和气象现象的统计量。
气象统计方法,主要包括: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是一种统计方法,它将观测数据进行汇总和分析,从而说明某一观测系统的本质特点。
比如,气象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平均气温、总降水量及其月均等属性就属于描述统计的范畴。
推断统计是一种统计方法,它研究的是观测数据的统计特征,从而推断出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并处理相应的方面,研究大气现象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
比如,在讨论气象变化问题时,利用推断统计的方法,可以推断出某一地区气温变化的规律和可能的变化范围,以便做出预测性判断。
气象统计方法在实践中广泛应用。
其中,描述统计方法可用于研究某一观测数据的特征,比如对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进行描述;推断统计方法可用于研究大气现象的发展趋势,比如利用推断统计方法进行气温变化预测。
气象统计方法还可以用于台风移动路径的预测、大气现象的预测和气候模拟实验等研究。
气象统计方法的实施需要许多数学和统计处理技术,如时间序列分析、概率论、统计推断、多元分析、通用线性模型等。
此外,气象统计方法还受到地理空间和数据空间结构的影响,了解大气现象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还有必要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
总之,气象统计方法作为气象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在有效
分析观测数据和研究大气现象的发展趋势方面显示出了其独特的优势。
它的实施需要多种统计计算技术的结合,而且受到地理空间及数据结构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具有很高难度的研究内容。
《2024年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范文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日益严峻,气象资料的研究和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统计降尺度方法作为一种将大尺度气象资料降为小尺度的重要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气候变化预测、天气预报以及气候模拟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对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进行综述,探讨其原理、方法和应用现状。
二、统计降尺度方法概述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原理的气象资料处理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建立大尺度气象要素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统计关系,将大尺度的气象资料降为小尺度的气象资料。
该方法具有简单易行、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因此在气象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统计降尺度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原理和方法,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该方法基于线性回归原理,通过建立大尺度气象要素与小尺度气象要素之间的线性关系,实现降尺度的目的。
2. 非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相较于线性统计降尺度方法,非线性方法更能够准确地描述复杂的气象要素关系。
常见的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
3. 插值法:插值法是通过在空间域上插值来将大尺度的气象资料转化为小尺度的气象资料。
常见的插值法包括空间插值和时间插值等。
四、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统计降尺度方法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气候变化预测:通过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将全球或区域的气候模型输出结果转化为更小尺度的气候数据,为气候变化预测提供重要依据。
2. 天气预报:在天气预报中,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用于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分辨率,为人们提供更准确的天气信息。
3. 气候模拟:在气候模拟中,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用于将模拟结果转化为更小尺度的气候数据,为研究气候变化机制提供重要依据。
五、研究现状与展望目前,统计降尺度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应用于统计降尺度方法中,以提高其准确性和效率。
《2024年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范文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和精细度成为了科学研究、农业发展、城市规划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依据。
统计降尺度方法作为连接大尺度气象资料与小尺度气象数据的重要桥梁,其在气象学、气候学等领域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综述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探讨其应用及发展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统计降尺度方法概述统计降尺度方法是通过将大尺度气象资料与小尺度地区的气象数据相结合,实现对小尺度地区气象情况的预测和模拟。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统计模型或机器学习等方法,提取大尺度资料中的信息,并结合当地地理、气象特征等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小尺度气象资料。
三、常见的统计降尺度方法1. 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降尺度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利用大尺度的气象资料与小尺度的气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从而实现对小尺度的预测。
常见的回归分析方法包括线性回归、多元回归等。
2. 机器学习方法: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如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模型,能够通过学习大量数据中的规律和模式,实现对小尺度的预测和模拟。
3. 空间插值法:空间插值法是利用已知的气象资料,通过插值方法推算未知地区的气象数据。
常见的空间插值法包括克里金插值、逆距离加权等。
这些方法可以在考虑地理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将大尺度的气象数据有效地传递到小尺度地区。
四、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应用及发展统计降尺度方法在气象学、气候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农业气象方面,通过对小尺度的气象数据进行预测和模拟,可以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气候的预测和模拟,可以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统计降尺度方法的精度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统计降尺度方法将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为气象学、气候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气象预测中的统计学方法
气象预测中的统计学方法气象预测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的准确性关系到许多方面的生产生活,包括交通、旅游、农业等多个领域。
其中,统计学方法在气象预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统计学方法在气象预测中的应用气象预测的主要目的是根据已知的气象数据预测将来的天气情况。
而气象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中,统计学方法是关键。
常用的方法包括:1.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是根据历史气象数据来预测未来的天气情况。
这种方法是基于假设历史数据中的模式在未来也是适用的。
在时间序列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指数平滑法、ARIMA模型等。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是根据一些因素来预测天气情况。
这些因素可以是气象数据,也可以是其他因素,比如地理位置、海拔高度、风向等。
通过选择适当的因素,回归分析可以得出更加准确的预测结果。
3.聚类分析聚类分析是将历史气象数据按照某种规律分成若干类。
通过比较不同类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出不同类和天气情况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在比较复杂的气象数据分析中比较有效。
以上三种统计学方法在气象预测中被广泛应用,可以帮助气象工作者更加准确地预测天气情况。
但是,这些方法的准确性也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分析的方法。
二、气象预测中统计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虽然统计学方法在气象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
1.历史数据滞后统计学方法是通过历史数据来预测未来情况。
但是,气象数据的采集通常都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也就是说,当我们采集到某一气象数据时,可能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
这就导致了历史数据和未来情况之间的差异。
2.不可控性因素气象数据虽然是通过测量得到的,但是与天气情况相关的因素非常多,而这些因素往往是不可控的。
比如,气象数据不可能测量到受大气污染影响而产生的变化。
这就导致了统计学方法的局限性。
三、气象预测中统计学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提高气象预测的准确性,应用更加先进的统计学方法是必要的。
1.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可以根据数据自动学习和优化模型的方法。
统计学在气象学领域中的应用
统计学在气象学领域中的应用气象学作为一门研究大气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的学科,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模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大气系统的行为,统计学在气象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统计学在气象学中的应用,从观测数据的分析到气候模型的构建,为我们揭示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
一、观测数据的分析观测数据是气象学研究的基础,通过对大气参数的观测,可以获取到关于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等各种气象要素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收集是庞大而复杂的,需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首先,通过对观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气象要素的基本统计特征,如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等。
这些统计量可以帮助气象学家了解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和分布情况。
其次,统计学还可以通过频率分析来研究气象要素的概率分布。
例如,通过对降水量的频率分析,可以了解到不同降水量级别出现的概率,从而为天气预报和水资源管理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最后,通过对观测数据的周期性进行谱分析,可以揭示气象要素的周期变化规律。
这对于研究气候现象和季节性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象预测模型的建立气象预测主要依赖于气象模型,气象模型是为了模拟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变化而构建的数学模型。
统计学在气象模型的建立和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模型构建阶段,统计学中的回归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被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回归分析可以建立起温度与海洋表面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以预测海洋表面温度对气温的影响。
同时,统计学还可以用来衡量模型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利用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可以评估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气候变化的分析统计学在气候变化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气候变化是指长期气象要素的变化,如气温、降水量和风速等。
通过对气象数据进行长期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
气候变化的分析通常采用时间序列分析和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
时间序列分析可以分析气象要素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季节性变化规律,从而预测未来的气候趋势。
《2024年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范文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篇一一、引言气象资料的降尺度方法是近年来气象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精细化预报需求的增加,如何将大尺度的气象资料降尺度至小尺度,以更好地满足实际需求,成为气象学界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对统计降尺度方法进行概述,从方法分类、发展历程、技术要点和案例应用等方面展开介绍。
二、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方法概述统计降尺度方法是一种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和统计模型,将大尺度气象资料转化为小尺度气象资料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依赖于历史数据间的统计关系,通过建立不同尺度之间的联系,实现对小尺度气象资料的预测和模拟。
(一)方法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统计降尺度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主要包括基于空间插值的方法、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等。
1. 基于空间插值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空间插值技术,如反距离加权法、克里金插值法等,将大尺度的气象资料进行空间插值,以得到小尺度的气象资料。
2.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如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IMA)、时间序列神经网络等,对历史气象数据进行建模和预测,以实现对小尺度气象资料的预测。
3.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气象资料的降尺度。
如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深度学习等算法在气象资料降尺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发展历程统计降尺度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过程。
早期的方法主要基于简单的空间插值和时间序列分析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逐渐引入了更复杂的模型和算法。
同时,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降尺度方法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三)技术要点统计降尺度方法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数据准备、模型选择和模型评估等环节。
1. 数据准备:在进行降尺度之前,需要收集并整理历史气象数据,包括大尺度和小尺度的气象数据。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如缺失值处理、异常值处理等。
气象数据分析中的统计方法研究
气象数据分析中的统计方法研究气象数据的分析对于我们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应对气候变化以及进行相关的决策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统计方法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统计方法能够帮助我们从海量的气象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例如,通过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我们可以了解某个地区的平均气温、最常见的降雨量等典型气象特征。
描述性统计方法是气象数据分析中的基础工具。
以气温数据为例,我们可以计算其最大值、最小值、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等,从而清晰地了解气温的波动范围和离散程度。
这些数据能够直观地反映出该地区气温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基础。
假设检验在气象数据分析中也经常被用到。
比如,我们想要验证某个地区今年的降雨量是否显著不同于往年,就可以运用假设检验的方法。
先提出零假设(即今年的降雨量与往年没有显著差异)和备择假设(即今年的降雨量与往年存在显著差异),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检验统计量,并与相应的临界值进行比较,从而得出结论。
回归分析在气象领域同样具有重要应用。
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气温与纬度、海拔高度等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来预测不同地区的气温。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气象变量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为气象预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时间序列分析对于气象数据这种具有明显时间特征的数据类型非常适用。
例如,通过对历史气温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趋势。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和自回归积分移动平均模型(ARIMA)是常用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在进行气象数据分析时,数据的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由于气象数据的采集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数据存在缺失值、异常值等问题。
对于缺失值,我们可以采用均值填充、线性插值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异常值,则需要通过合理的判断标准进行识别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另外,聚类分析也可以用于气象数据分析。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气象特征,如气温、降雨量、风速等,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区域。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
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综述摘要: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成为了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本文综述了常见的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方法,包括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聚类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综述,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
1. 引言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对气候变化进行准确预测和评估至关重要。
然而,气候系统是复杂的,全球气候模式(GCMs)的空间分辨率通常较粗,不能直接用于区域尺度的气候变化预测。
因此,气象资料的统计降尺度方法成为了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2. 线性回归方法线性回归方法是最简单直接的统计降尺度方法之一。
该方法假设气候变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通过建立回归模型来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量。
线性回归方法适用于线性关系较为明显的情况,但对于非线性关系较强的气候变量,其预测效果较差。
3. 非线性回归方法非线性回归方法是线性回归方法的拓展,通过引入非线性函数来拟合气候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非线性回归方法包括多项式回归、指数回归和对数回归等。
非线性回归方法可以更好地捕捉气候变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但相应地也增加了建模的复杂性。
4. 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是通过将相似的气象资料归类到同一群组中来进行统计降尺度。
该方法将气象资料划分为若干个类别,并分别对每个类别进行统计计算。
聚类分析方法适用于相对稳定的气候模式,但对于复杂和非平稳的气候变量,其降尺度效果较差。
5. 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方法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方法之一。
该方法利用大量的气象观测数据和模式模拟数据,通过训练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区域尺度的气候变量。
机器学习方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预测能力,但其解释性较差,容易出现过拟合现象。
6. 方法比较与讨论各种气象资料统计降尺度方法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气象中的统计方法总结2、判别分析;广东省徐闻气象局[20]用二级判别做台风登陆地段;3、相关分析;近20年来在气象统计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典型相关(;奇异值分解(SVD)也是提取两个场的最大线性相关;4、气象场的分解及其应用;50年代中期由Loreng引入到大气科学研究中的;4.1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章基嘉等[30]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对亚洲500hP;4.2主成份(主分量)2、判别分析广东省徐闻气象局[20]用二级判别做台风登陆地段的预报。
Fisher、Bayes以及逐步判别等虽然在气象实际中广泛应用,但严格地说,这些方法仅当变量为正态分布时才可应用, Logistic判别对变量的基本假设条件较宽,对未经正态检验的变量应用本方法是可行的,且可用于既有连续变量又有多值离散变量的情形。
吕纯濂等[21] 将Logistic判别引入中国气象界,并研究了二次Logistic判别[22]分析及逐步判别[23]在气象中的应用。
3、相关分析近20年来在气象统计中用得较多的主要有典型相关(CCA)分析和奇异值分解(SVD)方法。
CCA是提取两个气象场的最大线性相关摸态的方法。
朱盛明、祝浩敏[24]在数值预报的解释应用中用典型相关分析提取有物理意义的预报因子作预报方程。
陈嘉玲、谢炯光[25]用典型相关分析作中期冷空气预报。
黄嘉佑[26]用典型相关分析作副高的统计动力预报。
近年来发展了一种新的CCA改进方法,称为典型相关分析的BP(Barnert 和Preisendorfer)方法,在气象统计中也得到了应用[27]。
奇异值分解(SVD)也是提取两个场的最大线性相关摸态的方法,SVD 方法可以变成是两个要素场关系的扩大EOF分析。
谢炯光等[28]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求出了广东省前汛期(4-6月)西太平洋场海温与广东省降水场的6对奇异向量,来作汛期降水趋势预报。
江志红等[29]用SVD方法讨论了中国夏半年降水与北太平洋海温异常的关系。
4、气象场的分解及其应用50年代中期由Loreng引入到大气科学研究中的主成份分析以及后来发展的扩展经验正交函数、复经验正交函数、旋转主分量分析、R型、Q 型因子分析、对应分析、主震荡型(Principal Oscillation Parterns,PPOS)。
使气象研究及业务水平进入一个更高层次。
4.1 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章基嘉等[30]应用经验正交函数对亚洲500hPa侯平均环流与我国侯平均气温之关系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
用EOF逐年划分自然天气季节,张邦林、丑纪范[31]提出了一种时空综合的经验正交函数分析方法,多数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是在标量场上展开的,但风场也用经验正交函数展开,周紫东等[32]、王盘兴[33] ]讨论了气象向量场的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及其应用。
4.2 主成份(主分量)分析及其因子分析气象分析预报中,常要分析许多变量,而变量间往往互有影响,如何从多个变量中找出很少几个综合性的指标代替原来较多的指标,而且所找到的综合指标又能尽可能多地反映原来数据的信息,而且主成份之间又是相互独立的主成份分析。
何敏等[34]用主分量研究了欧亚地区大气环流年际振荡的时空分布特征,谢炯光[35]用主分量与非线性降维和相似综合作广东月降水量分布预报,陈创买等[36]提出一种气候场的主分量逐步回归预报模型,该模型将气候场的预报变成对气候场主分量的预报,并通过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求得气候场的主分量与各种不同的因子场的主分量因子之间的联系。
用于广东年降水的预报。
4.3 扩展经验正交函数(EEOF)1982年Weare 和Nasstrom[37]提出的EEOF分解可以得到气象场空间分布结构,也可以得到随时间变化空间分布结构的变化。
张先恭等[38]用EEOF做太平洋海表温度与中国降水准3.5年周期变化。
谢炯光[39]提出一种月、季降水预测的新方法,用EEOF分解得到的前期特征向量场,来预测后期的降水场分布特征。
4.4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Rasmusson和Barnetl提出的复经验正交函数(CEOF)[40]能表现出气象场的位相变化及空间传播特征。
黄嘉佑[41]使用复经验正交函数分析中国降水长期变化的准两年周期振动,魏凤英等[42]用CEOF分析了近百年中国东部旱涝的分布及其年际变化特征,符综斌等[43]曾将CEOF分析用于Elnino增暖的振幅和位相变化,毕幕莹[44]用CEOF分析研究了夏季西太平洋副高的振荡。
4.5 因子分析、旋转主因子分析(RPC)将主成份分析向前推进一步,就是因子分析,因子分析又分R型分析和Q型分析两种,我们知道,由于主因子是通过原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得到的,因而可以了解到其天气意义。
但哪一个主因子的天气意义更重要些,可通过因子荷载矩阵进行分析,一般来说因子荷载矩阵越简单越易解释。
为此,使每个因子的荷载平方按列向0或1两端分化。
使主因子在每个变量上的荷载趋近于1,而在其它变量上的荷载接近于0,这样,就更容易解释主因子的天气意义。
这种变换称为旋转主因子分析,一般分正交旋转与斜交旋转两种方式。
极大方差旋转是正交旋转,是气象预测、科研业务中最常用的旋转方法。
谢炯光等[45]用因子分析和旋转因子分析对西太平洋8个海区进行了分析,对头4个主因子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初步的解释,进而用它建立了广东省各月降水与海温的预报方程。
黄嘉佑[46]用斜旋主分量分析了我国夏季气温及降水场(1951-1987年)的时空特征,王敬方等[47]用旋转主分量(RPC)方法,分析近40年来我国夏季温度变化的规律。
4.6 对应分析对应分析是一种综合了R型及Q型因子分析特点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黄嘉佑[48]、李麦村等[49]用该方法发现副高逐月变化曲线与赤道海温变化十分相似,谢炯光[50]用对应分析对4-6月逐月的连续变化进行分型,把各月的降水连续变化分为连升型、连降型、降后升型等四型,并利用回归分析作出各型的预报,在前汛期降水趋势和冬半年(1-3月)气温趋势的预测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7 主振荡型(POP)分析主振荡型(POP)是Hasselmamm和Storch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51]。
章基嘉等[52]对离散化场时间序列推导了主振荡型分析方法的两个导出量:主振荡型(POP)及其伴随相关型(ACP)。
通过热带太平洋SST矩平场时间序列POP及相应区域850hPa风场ACP的计算例子,给出了它们的实际算法。
5 聚类分析郑祖光[53]在首先不能确定用几个因子和分成几类的情况下,提出用变K变N方案。
章基嘉等[54]应用K-均值聚类法对东亚各自然天气季节500hPa平均环流进行分型试验。
在聚类分析中多数的分类样品是相互独立的,分类时彼此是平等的,但在一些问题中,样品的分类是不能打破顺序的。
比如,对某一阶段气象要素数据进行分段以确定不同时段的气候特征。
这种分类,称为分割更为形象一些, Fisher提出了最优分割的算法,谢炯光等[55]利用最优分割,对中国T106数值预报输出产品的各种物理意义明确的预报因子进行最优二分割,挑选出晴雨及有无大于25毫米降水的预报因子,建立概率回归方法,做24-144小时的晴雨,大于25毫米降水的完全概率预报,在业务中收到较好效果。
最优二分割的进一步优化,产生了一种叫做AID的分割算法(Automatic Interaction Detection),利用AID 方法,不但可以分类,还可以根据新的样品落区在哪一类作出预报。
AID具有解决一些非线性问题的能力。
谢炯光等[56]据天气学实践选出47个与广东省台风、暴雨关系密切的预报因子,利用AID方法,进行计算做出台风暴雨的短期预报。
6 谱分析6.1 功率谱李小泉等[57]利用谱分析研究500hPa环流指数的变化,谱分析也常常与其它方法相结合应用于天气分析与预报中,黄嘉佑[58]在研究海温场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之间的关系时使用交叉谱发现,海温不单有明显的两年振动周期,而且这种振动存在于太平洋地区的气压系统中,关系十分密切,它们之间的凝谱平方值高值0.65的临界值。
符淙斌[59]利用协谱与正交谱研究纬向和经向垂直环流强度之间的反相耦合振荡关系。
6.2 最大熵谱分析在连续功率谱估计中,自相关函数估计与样本量大小有关,1967年Burg提出了一种称之为“最大熵”谱估计的方法,具有分辨率高、适用于短序列等优点。
缪锦海[60]讨论了最大熵谱的优良特性和预报误差过滤下系数阶段的确定。
曹鸿兴等[61]讨论了气象历史序列的最大熵谱分析。
魏凤英[62]用最大熵谱提取1952-1995年华北地区春季干旱指数序列的显著周期。
6.3 奇异谱分析(SSA)奇异谱分析(Singular Spectrum Analysis)是从时间序列的动力重构出发与经验正交函数(EOF)相结合的一种统计分析技术,特别适合用于大气的非线性振动。
吴洪宝[63]、、刘健文等[64]系统介绍了奇异谱的原理及其在气象中的应用。
谢炯光等[65]用SSA方法对登陆广东省的热带气旋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年登陆广东的热带气旋存在明显的8年,准3年的周期振荡,登陆珠江口以西的热带气旋,存在12年,准2年的振荡周期。
6.4 小波分析小波分析是从傅立叶分析方法发展起来的并被认为是傅立叶分析方法的突破性进展。
戴新刚和丑纪范[66]用子波变换研究了长江和黄河流域径流的周期性问题,纪忠萍等[67]用小波分析对广州近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多时间尺度进行分析,纪忠萍等[68]用小波变换分析广东省低温阴雨的年景趋势变化,着重分析了重低温阴雨年在小波系数图中的分布特征,并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1-2年的低温阴雨年景进行了预测估计。
7 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在气象上用得较多的主要有自回归模型(AR)、滑动平均模型(MA)、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自回归求和滑动平均(ARIMA)模型。
气象要素的时间序列多数是属非线性变化的,上述的时间序列建模模型均为线性模型。
而时间序列分析中的门限自回归模型(TAR)是一种非线性模型,它利用逐段线性化手段来处理非线性系统。
由于门限的控制作用,保证了递推的稳定性。
门限自回归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非线性振动现象,可以解释自然界各种类型的稳定循环。
丁裕国等[69]利用奇异谱分析对Nino海区SSTA月际序列作短期气候预测试验,采用AR(P)模型,结果发现在SSA 分析基础上的AR模型对ENSO海区的SST预报特别有效。
史久恩等[70]用自激励门限自回归模型作SOI(南方涛动指数)的预报,其结果与线性AR 模型相比较,结果表明非线性门限自回归模型拟合SOI数据,比线性模型更能有效地反映数据的内在规律。
8 多层递阶方法1983年中国韩志刚教授[71]提出了建立在现代控制理论中“系统辨识”基础上的含时变参数的新型统计预测方法―多层递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