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相关摘要
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相关摘要南湖国际实验学校李晓庆整理一、编写意图:以五年级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
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我们”的意识的形成,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祖国、民族的了解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教材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1、引导儿童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并形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关心他人的生活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能够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培育学生热爱祖国,珍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有开放的国际意识;让他们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了解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5、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五年级下册教材体系:1指导思想:1)、引导学生走进家庭深处,走进父母的内心世界。
2)、引导儿童进入公共生活,探索中国公民教育的范式。
3)、历史的“人化”,引导儿童走进历史。
2内容概述: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单元我的权利与责任1、父母的难处 5、我来做市长2、家里的烦人事 6、我是共和国的公民3、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 7、法律护我成长4、我是独生女(子)第三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上)第四单元走出深重的灾难(下)8、鸦片的背后 11、李奶奶身上的伤痕9、中山陵前 12、筑起血肉长城10、南湖游船 13、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四、教材特点:1、教育性2、综合性五年级教学内容几乎涵盖思想品德、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综合性的内容是分别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家庭——社会——历史”这条主线有机结合在一起的。
品德教案
《品德与社会》教案四年级上册学校:西铁小学教师:李传芳二零一六年八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本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本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分别为:《做守规则的人》、《做乐观向上的人》、《做自尊自爱的人》、《做聪明的购物者》。
教材以四年级儿童不断扩大的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为前提,以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为标,以体现与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为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获得对现代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能力;在感悟和体验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养成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所必须具备的道德观、价值观及相应的良好行为习惯。
品德与社会课评价目的是获得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是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要从每个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进度计划(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游戏里的规则学习目标:1、了解游戏中的规则。
2、体会游戏规则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游戏中的规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间,我们玩了许多的游戏,同们开心吗?游戏还有哪些益处?(指名学生说)教师小结:游戏能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收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玩一玩,好吗?二、尽情游戏,感悟规则的重要1.出示:球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么玩?2.学生交流。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
品德与社会教案(优秀10篇)《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健康、饮食、作息、休闲娱乐好习惯的内容能力目标:能够用正确的方法来评判自己家的各种生活习惯。
情感目标:能够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能扬长避短。
教学重点:学会过健康的生活,远离不健康和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教学难点: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并能扬长避短。
教学准备:师生查找有关各种生活习惯的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一个文明的家庭不仅要在生活中讲究礼节,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家庭文明的表现。
今天我们所谈论的一个话题就是养成生活好习惯。
二、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好习惯呢?2、指名同学回答。
师:有的同学一下觉得无从说起,那好,书中给大家一个提示我们一起来看看。
3、仔细阅读第40页的图片想想从哪些方面谈及生活好习惯。
师:那我们同学再想想在这方面还有那些表现呢?教师小结:良好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
其实有些习惯与我们同学有密切相关的各种习惯,如卫生习惯、劳动习惯等。
4、请大家结合实际,将自己在生活习惯中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填在书上。
三、谈自己家的生活习惯师:有些不好的生活习惯,自己很难意识到,即使意识到也不容易改正,这就需要我们家人诚恳地和蔼地给对方指出来,逐渐地帮助他改正。
四、布置作业:今天的课后作业就是请同学们组织你的家人开个家庭协商会,大家共同把家庭成员每个人身上的不好习惯找出来,并提出改进意见,要注意谈话的语气、要多呵护少批评。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将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填在书上。
学生谈自己家的生活习惯。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让爱永远住我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沟通,平等相待互敬互爱。
能力目标:能和家庭里的成员之间沟通,并且能互爱。
情感目标:热爱家庭尊重父母。
教学重点:能和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并能相亲相爱。
小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小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1. 教材概述《小学品德与社会一年级上册》是一本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意识为核心内容的教材。
本文将对该教材的第四单元进行分析,探讨其教学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2. 教学目标第四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学会家居生活的常见事务;-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爱心,关心他人,友善待人。
---3.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家务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中的一些日常事务,如洗碗、扫地、擦桌子等,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家务活动,培养自理能力。
- 团队合作:通过游戏、小组活动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支持。
- 关心他人:通过故事、情境等教学材料,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需要,并表达关爱之情,培养责任感和爱心。
---4.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本教材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情境教学:通过创造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如设置角色扮演、小组游戏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 合作研究:通过小组合作、伙伴间互帮互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他们分享、讨论和相互支持,激发积极研究的动机。
-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故事讲解: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感受故事中的道理,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感。
---5. 教学效果该教材第四单元的教学方法和内容相辅相成,切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科要求。
通过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参与到各种集体活动中,培养自理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通过情境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故事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1课《我家来了新邻居》说课稿
粤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11课《我家来了新邻居》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主的一门课程。
四年级上册第11课《我家来了新邻居》主要讲述了家庭中的邻里关系,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建立和谐的邻里关系。
教材内容丰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实践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实践经验,对于邻里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处理邻里关系时,还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如不善于与邻里沟通、自私、任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邻里关系的意义,学会与邻里沟通、合作,培养良好的邻里道德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处理邻里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与邻里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处理邻里间的矛盾和冲突。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品质,养成良好的邻里道德素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景模拟: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分析邻里间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提高他们处理邻里关系的能力。
4.德育渗透:将德育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讲解与邻里相处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与人为善。
3.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提高他们处理邻里关系的能力。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邻里间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024年《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1)
2024年《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1. 亲情无价2. 团结友爱3. 尊重他人4. 社会责任5. 诚信守法6. 爱国情怀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刻理解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珍贵,学会关爱家人、朋友和老师。
2. 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道德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备诚信守法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道德观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做到言行一致。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友爱、诚信守法等道德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具:课堂练习本、作业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讲述生活中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美好。
2. 例题讲解:(1)亲情无价:讲解教材第一章内容,分析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关爱家人。
(2)团结友爱:讲解教材第二章内容,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互相分享亲情、友情、师生情的故事,增强情感共鸣。
(2)小组讨论:如何做到团结友爱、互相尊重,并在生活中实践。
(3)课堂互动:让学生举例说明诚信守法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左侧:列出各章节,右侧详细列出教学重点、难点。
2. 课堂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时更新板书,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教材内容,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2)列举三个体现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例子,并说明原因。
(3)谈谈你对诚信守法的认识,并结合实际举例。
2. 答案:(1)作文答案:要求内容真实,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2)例子答案:要求具有代表性,能体现团结友爱、互相尊重的精神。
(3)论述答案: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将道德品质内化为自身行为,做到言行一致。
同时,开展亲子活动、班会等,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说明:《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主要目标是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本册教材承接教科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内容,供五年级第二学期使用.有五个单元主题,分别是"爱美丽的生命","规矩与方圆","不能忘记的历史","科技创造新生活","商品带你看世界".每个单元由三到四个活动主题组成,全书共18个活动主题,37个活动内容,建议安排37课时左右,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设计课时.二,教材分析: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本单元包括"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生命多么美丽"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以上这些都是热爱生命的前提和基础."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生命是可贵的,生命的可贵在于它的来之不易,也体现在生命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精彩.成长是生命力的体现,青春期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少年会体验到更多的快乐,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烦恼.学会解决青春期心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困惑,是少年健全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举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所以,这三个举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在三年级上册《温暖的家》,下册《家庭因我更美丽》等单元中,已着重强调了家庭对孩子的爱,四年级下册《伸出我们的手》,也让学生感受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这些内容的设置都是基于对生命的尊重,都在于引导学生尊重生命,爱自己四周所有的人.但本单元在感受家人的爱这方面,更侧重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体会我们的生命中凝聚着家人的情感和心血,寄托着家人的无穷希望;本单元中所反映的社会对儿童的特别关爱,则更体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由此。
六年级上册品德书内容[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品德书内容[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全册共分为四个单元,使儿童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
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文化,积极吸取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好的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4、使学生懂得和平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正确对待科学技术,初步了解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以及重要作用等。
5、使学生能够逐步学会确定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并据此独立安排自己的生活,发展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3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2023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2023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1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主要由四个单元组成:第一单元为《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第二单元为《追根寻源》、第三单元为《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第四单元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村》。
小学思品课是一门教学性、情感性很强的课程。
“激性、明理、导行”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三要素,而激情则是重要因素。
因此,思想品德课更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教学,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的各个环节,在愉悦的心情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我将依据教学特点和学生实际,利用教材中的'激发学生情感的因素,力求把课导得巧妙、新颖、有趣,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涨。
学习明理是思想品德课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我主要通过学习课文、分析归纳,让学生悟出道理,初步形成道德意识,而情感是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产生的,“知之深,受之初”,因而在学生学文明理过程中,形成道德认识前后,因势利导地激发学生道德情感。
例如精心设计一些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并借助假设、联想、想象、角色互换,心理移位等心理体验,把学文与明理,知识上的接受与情感上的认同有机结合起来。
学生要将学文明理中形成的道德认识化为具体实践中的道德行为,“辩析导行”十分重要。
我会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教材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一些富有思考性、启发性、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辩析正误,从中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通过5年的品德学习,学生已能得到很多知识,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学会正确地观察自然、认识自我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小学生。
本学年,我们将结合学生的实际,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目标1、学会善待自己,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形成开朗的性格,友善地和同学相处,与同学建立真正的友谊,领悟到奏响共同成长的和弦的秘诀在于真诚、善良等等;培养感恩情怀。
2024年五年级下品德教学计划样本(二篇)
2024年五年级下品德教学计划样本一、学生状况评估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独立思考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他们能自我判断行为的适宜性,但其观点可能仍存在片面性,需要教师的引导和纠正。
二、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是针对小学高年级设计的,它在延续中高年级教材核心内容和特性的呈现以下特征:1. 学习主题更为深入,同时拓宽了学习的视野。
2. 教材内容的整合度增强,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
3. 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线索,整合各学科的学习内容。
4. 着重建立学生生活实践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5. 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方法。
教材围绕社会环境、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等主题,采用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连续活动过程。
通过“体验式”、“研讨式”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教材以儿童的视角出发,采用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和形式,如充分利用图像、照片等,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启发性。
三、学习目标1.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重劳动、节俭和热爱科学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乐观、合作和有责任感的品质;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2. 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掌握搜集、整理、分析和应用社会信息的技能;培养辨别是非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3. 知识:初步理解农业与人民生活的相互关系,了解科技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掌握通信的基本知识,懂得通信礼仪和法规,理解现代传媒的作用;了解科技发展的影响,认识科技、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
四、教学策略1.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
2. 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共同探索学习主题。
3. 创设吸引学生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广阔空间。
4. 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使静态知识与丰富的生活现实相融合。
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3篇】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社会概况、人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和国际意识和国际理解。
教科书分析参见第82~83页。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有关阿拉伯地区社会发展、民俗、民情的图片和资料。
2、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教学活动及过程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的东邻日本的情况。
这节课,让我们沿着南海向西行,穿过印度洋,到西亚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去看一看。
”2、识图练习。
从地球仪、世界政区图或两半球图上找到西亚、北非地区的位置,查找从我国到阿拉伯国家的路线。
3、阅读与探究。
让学生阅读教科书第38~39页的文字,欣赏教科书第38~39页的图片。
教师将自己补充的材料也给学生。
思考:(1)阿拉伯人从事什么农业?(2)阿拉伯地区最发达的工业是什么?(3)阿拉伯地区最著名的资源是什么?(4)你知道哪些阿拉伯地区的古老文明?(5)阿拉伯人为什么喜欢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长袍?(6)阿拉伯地区最主要的宗教是哪一种?4、交流与讲解。
学生根据前面活动的结果,尽可能充分地讨论有关阿拉伯国家的概况、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或讲述。
5、教师,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1、要准备好有关阿拉伯地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发达的古老文明传承的资料和图片。
2、要准备好地球仪、世界政区图、两半球图。
家庭作业预习与探究关于非洲地区的社会状况。
建议就学生对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的了解程度给予。
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教案篇二一、教材分析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
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
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每个单元下设了3—四个主题,各单元体例结构如下:主题文字:引出一个话题或对一些话题进行提升,一般是该主题主要思想和观点。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分析一、教材特点《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
五下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
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
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
例如每个单元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
品德与社会学科高年级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备课指导其他‘‘品德。
与社。
会”学科商年‘级教。
材j j c板与教。
学建。
议:杨今宁(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河北石家庄050000)摘要:小学高年级段“品德与社会”学科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教法要求上与中年级段相比具有鲜明的特色。
表现在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距离较远,给教师理解和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以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六年级教材为例,介绍了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帮助教师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并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提出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建议。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高年级段;教材分析;教学建议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08-010汕2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与中年级段相比,无论在教学内容、教材编排,还是教法要求上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总的来说高年级的教学内容广博,综合程度高,许多内容从时间或空间的角度来看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
这些都对教师理解、把握教材,组织课堂教学都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一、高年级教材的主要特点1.教学内容涉猎面广。
视野开阔。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逐步扩大的社会生活领域为线索来设计教学内容。
中年级段的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相仿,都是着眼于“家庭”、“学校”、“社区与家乡”三个生活领域,教学内容都是学生身边的现实题材。
高年级段教学内容着眼于“祖国”、“世界”两个领域,教学内容涉猎面广,视野开阔。
从空问角度来讲,它包含中外,纵览全国、全世界;从时间角度来看,它穿梭于历史几千年,从远古的人类文明到当今的社会热点。
教学要点包含了品德、历史、地理、文化、科技、经济、工农业、政治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
以六年级下册“科学技术与人类”这一单元为例,教材涉及到了三方面内容:一是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
如中医、青铜冶炼、天文、数学、造纸等;二是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教材以18、19世纪发生在西方的两次工业革命,以及今天的电脑与网络等为话题来与学生一起探讨科技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三是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教材在揭露封建迷信和邪教真相之后,宣扬了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真理的捍卫者,倡导同学们从小爱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