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管理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ppt课件

考指标见表2-1;③急诊医疗资源指在获取急 诊病人的主诉后,根据主诉及急诊科的资源配 置,评估病人在进入急诊科到安置好病人过程 中可能需要的急诊医疗资源个数(参见表3)。
16
表2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用于急诊 病情分级 (规范性附录)
<3个月3个月-3岁3-8岁>8岁3~6月6~12月 1~3岁心率>180>160>140>120<100< 90<80<70<60<60呼吸*>50>40>30> 20<30<25<20<14血压-收缩压(mmHg) **>85>90+年龄×2>140<65<70+年龄 ×2<90指测脉搏氧饱和度<92%
(2)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 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 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 需要随时关注,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 障碍/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 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 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5
二、绿色通道开通条件
(一)需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 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 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 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 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18
表3 列入急诊病人病情分级的医疗资源 (规范性附录)
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不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实 验室检查(血和尿)病史查体(不包括专科查 体)ECG、X线CT/MRI/超声血管造影POCT (床旁快速检测)建立静脉通路补液输生理盐 水或肝素封管静脉注射、肌注、雾化治疗口服 药物处方再配专科会诊电话咨询细菌室、检验 室简单操作(n=1) 如导尿、撕裂伤修补复 杂操作(n=2) 如镇静镇痛简单伤口处理 如绷带、吊带、夹板等
16
表2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用于急诊 病情分级 (规范性附录)
<3个月3个月-3岁3-8岁>8岁3~6月6~12月 1~3岁心率>180>160>140>120<100< 90<80<70<60<60呼吸*>50>40>30> 20<30<25<20<14血压-收缩压(mmHg) **>85>90+年龄×2>140<65<70+年龄 ×2<90指测脉搏氧饱和度<92%
(2)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 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 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 需要随时关注,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 障碍/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 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 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5
二、绿色通道开通条件
(一)需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 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 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 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 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18
表3 列入急诊病人病情分级的医疗资源 (规范性附录)
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不列入急诊分级的资源实 验室检查(血和尿)病史查体(不包括专科查 体)ECG、X线CT/MRI/超声血管造影POCT (床旁快速检测)建立静脉通路补液输生理盐 水或肝素封管静脉注射、肌注、雾化治疗口服 药物处方再配专科会诊电话咨询细菌室、检验 室简单操作(n=1) 如导尿、撕裂伤修补复 杂操作(n=2) 如镇静镇痛简单伤口处理 如绷带、吊带、夹板等
《急诊绿色通道》课件

《急诊绿色通道》PPT课件
概述:《急诊绿色通道》PPT课件
引言
介绍《急诊绿色通道》的背景和目的。
主要内容
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及特点
深入探讨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和其独特特点,为解决急诊患者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方法。
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和运作流程
详细介绍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和运作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和专业的医疗救治。
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效果和优势
评估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效果和优势,分析其对速治疗和改善急诊患者体验的重要性。
急诊绿色通道的案例分析和成功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和分享成功经验,展示急诊绿色通道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应用和成果。
急诊绿色通道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面临的挑战,并提供应对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结论
强调急诊绿色通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望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贡献。
概述:《急诊绿色通道》PPT课件
引言
介绍《急诊绿色通道》的背景和目的。
主要内容
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及特点
深入探讨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和其独特特点,为解决急诊患者的需求提供有效的方法。
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和运作流程
详细介绍急诊绿色通道的设立和运作流程,确保急诊患者得到及时和专业的医疗救治。
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效果和优势
评估急诊绿色通道的实施效果和优势,分析其对速治疗和改善急诊患者体验的重要性。
急诊绿色通道的案例分析和成功经验
通过案例分析和分享成功经验,展示急诊绿色通道在不同医疗机构的应用和成果。
急诊绿色通道的挑战和应对方法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面临的挑战,并提供应对方法和策略以确保其可持续性和有效性。
结论
强调急诊绿色通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望其在未来发展中的潜力和贡献。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与流程ppt课件

.
5
• 5、急腹症(需紧急手术的) • 6、急性休克、昏迷 • 7、严重急性中毒 • 8、抽搐、癫痫持续状态 • 9、其他经专家认定属于急诊抢救范围的病情
.
6
二、急诊绿色通道的程序
• 1、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由分诊护士将病人送 入抢救室,并立即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 、吸氧、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 次生命体征监测(T、P、R、Bp)、建立静脉 通道、采取血液标本(常规、生化、凝血和 交叉配血标本)备用,建立病人抢救病历。
.
9
• 理,各相关科室凭“急诊绿色通道”专用章 优先办理,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检查治疗 项目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麻醉科提供手术 平台,注“急诊绿色通道”收治的病人如病 情严重,仍按照先救治后交费的原则给予救 治,办理入院时在入院通知单上盖有“急诊 绿色通道”专用章,
.
10
• 送病人到病房时,跟病房值班的护士做好交 接班,确认“三无”病人,所有经费经审核 后报医务科和主管领导审批,由医院支出、 不扣相关科室成本
• 4、药剂科在接到处方后优先配药发药。
.
16
• (四)手术室在接到手术通知后,10分钟内 准备好手术室及相关物品,并立即通知手术 相关人员到场,在手术室门口接病人,病人 到达后,接入手术区,麻醉医生进行麻醉评 估和选择麻醉方案。急诊抢救手术要求在病 人到达急诊科后1小时内开始。
.
17
• (五)所有处方、检查申请单、治疗单、 手术通知单、入院通知单等医学文件在右 上角盖红色“急诊绿色通道”印章,先进 行医学处理再进行财务收费。
• 1、病人到达放射科后,平片、CT30分钟内 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 2、超声医生在接到病人后,30分钟内出具 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ppt课件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绿色通道在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保证门、急诊一方平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疗机构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依照 应急预案,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下 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完成对病人的救护工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二、急诊绿色通道开通范围
2.急诊绿色通道主要涉及的病种包括但不限于:
院内急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2.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措施
• 抢救患者的有创操作原则
➢ 对进入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接诊医师必须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根据 病情告知病情,并由家属或委托人签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情况下如 需进行有创操作或手术时,应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将需签字的医疗文 书(手术同意书等)报送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审核签字确认后进行,并在病 程记录中详细记录。上班时间报医务科、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报院总值班批 准后执行。如情况紧急,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 则,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有创操作,接诊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 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签名,并及时将当时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救中心----流动的风景线
❖ 院前急救、危重患者转运、为大型社会 活动和公益活动提供急救医疗保障
❖ 救死扶伤 安全运送 ❖ 完成特殊的阶段性任务 ❖ 维护好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 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 ❖ 提高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 提高综合满意度 ❖ 保障可持续性发展
2.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Fra bibliotek衔接措施➢转入住院部手术室的急、危重症患者:
(4)经手术探查患者病情属于首诊科室,患者术后归属首 诊科室;如患者病情明确属于非首诊科室的其他专业,由首 诊科室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转科记录 后转入相应科室;如患者病情复杂或多发脏器伤,患者术后 由首诊科室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转科 记录后转入病情最重科室或有医务科协调指定的科室。患者 术后如进入ICU,在ICU恢复后符合转出标准则转入上述相应 接收科室。 (5)麻醉医师积极参与抢救,根据病情评估选择麻醉方案, 按规定履行各项手续。
绿色通道在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保证门、急诊一方平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医疗机构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依照 应急预案,在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工作原则下 紧急启动绿色通道。完成对病人的救护工作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二、急诊绿色通道开通范围
2.急诊绿色通道主要涉及的病种包括但不限于:
院内急救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2.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效衔接措施
• 抢救患者的有创操作原则
➢ 对进入绿色通道抢救的患者,接诊医师必须尊重患者家属的知情权,根据 病情告知病情,并由家属或委托人签字;如没有家属和委托人的情况下如 需进行有创操作或手术时,应报告二线医师或科主任,将需签字的医疗文 书(手术同意书等)报送医务科或院总值班审核签字确认后进行,并在病 程记录中详细记录。上班时间报医务科、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报院总值班批 准后执行。如情况紧急,为保证抢救及时,遵循生命权高于知情同意权原 则,对绿色通道抢救患者的有创操作,接诊医师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实际 情况可以先操作后补谈话、签名,并及时将当时情况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急救中心----流动的风景线
❖ 院前急救、危重患者转运、为大型社会 活动和公益活动提供急救医疗保障
❖ 救死扶伤 安全运送 ❖ 完成特殊的阶段性任务 ❖ 维护好医院的整体服务形象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 提高基础医疗、护理质量 ❖ 提高综合医疗服务水平 ❖ 提高综合满意度 ❖ 保障可持续性发展
2.院内“急诊绿色通道”有Fra bibliotek衔接措施➢转入住院部手术室的急、危重症患者:
(4)经手术探查患者病情属于首诊科室,患者术后归属首 诊科室;如患者病情明确属于非首诊科室的其他专业,由首 诊科室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转科记录 后转入相应科室;如患者病情复杂或多发脏器伤,患者术后 由首诊科室完成入院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抢救记录、转科 记录后转入病情最重科室或有医务科协调指定的科室。患者 术后如进入ICU,在ICU恢复后符合转出标准则转入上述相应 接收科室。 (5)麻醉医师积极参与抢救,根据病情评估选择麻醉方案, 按规定履行各项手续。
急诊绿色通道ppt参考课件

10
❖ 静脉溶栓地点问题
❖ 不需要介入治疗
❖
神经内科重症室
❖ 符合静脉溶栓条件的介入治疗患者
❖
CT室
❖
导管室
❖
急诊观察室
11
Nihss评分》8分
Nihss评分<8分
颅脑CT平扫 排除出血,可能同意手术
通知卒中班医师
大动脉病变
颅脑CTA检查
非大动脉病变
(<60min)静脉溶栓
<4.5小时 阿替普酶
<6小时 尿激酶
2
二、常见问题
❖ 1、流程时间问题 ❖ 绿色通道时间管理目标
❖ 就诊到完成CT时间 <25min ❖ 就诊静脉溶栓时间 <60min ❖ 就诊到动脉置鞘时间 <2h ❖ 动脉置鞘到开始取栓 <45min ❖ 动脉置鞘到闭塞再通 <9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in ❖ 实施过程中应该在时间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越短越好
❖
CT室
❖
急诊观察室
❖
导管室
❖
神经内科重症室
6
三、我院实际情况
❖ 卒中绿色通道可能工作量
❖ 1、静脉溶栓例数 30例/5月
6例/月
❖ 2、进入卒中路径 1-2例/日 30-60例/月
❖ 3、脑梗死急性期 652例/14月 约47例/月
❖ 4、脑出血
702例/29月 约24例/月
7
三、我院实际情况
3
二、常见问题
❖ 2、绿色通道开启问题 ❖ 建议在符合绿色通道病人中无条件开启 ❖ 住院患者费用列入住院费用
4
二、常见问题
❖ 3、颅脑CT或CTA选择问题
❖ CT
绿色通道制度及流程ppt课件

• 明确患者去向后,由急诊科负责将病人转送到 专科医生指定的场所
精选课件
17
院内抢救
• 由专科会诊医生通知麻醉科急诊手术
• 急诊科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 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 抢救病人
• 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 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 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 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负担
精选课件
2
绿色通道流程印章
精选课件
3
• 绿色通道流程图
精选课件
4
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衰、颅脑损伤等重点病种病 人
病人到达急诊科,护士做好预检分诊
医生根据病情展开急救和做好相关的急诊检查工作
一律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所有危重病人的检查单、处方等 盖有“绿色通道”章
急诊科医护携带抢救设备和药品护送
临床实验室:血常规:15分钟内出 结果;生化:1小时
B超、X线、CT、MRI等30 分钟
专科会诊10分钟内到达
手术室急诊手术
病人去向
急诊科医护携带抢救设备和药品护送
住院治疗
精选课件
5
所有进入绿色通道确定收入科室的病人必须在60分钟内出急诊科
我院绿色通道暂定细则(试行)
• 设定专用ID号段,暂定为900×××
X线平片、CT在完成检查后30分钟内出报告。主动电话通知。
精选课件
13
院内抢救
• 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 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 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 测(T、P、R、Bp)
• 尽快建立2条以上的大的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 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 建立病人抢救病历。填写“绿卡”。
精选课件
17
院内抢救
• 由专科会诊医生通知麻醉科急诊手术
• 急诊科将病人送到手术室,在专科医生到 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 抢救病人
• 专科医生到达后,与急诊科医生交接病人, 由专科医生完成治疗和手术。术前必须有 书面的手术通知单,写明术前诊断、手术 名称及病人基本信息。
负担
精选课件
2
绿色通道流程印章
精选课件
3
• 绿色通道流程图
精选课件
4
创伤、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衰、颅脑损伤等重点病种病 人
病人到达急诊科,护士做好预检分诊
医生根据病情展开急救和做好相关的急诊检查工作
一律按照“先及时救治,后补交费用”的原则,所有危重病人的检查单、处方等 盖有“绿色通道”章
急诊科医护携带抢救设备和药品护送
临床实验室:血常规:15分钟内出 结果;生化:1小时
B超、X线、CT、MRI等30 分钟
专科会诊10分钟内到达
手术室急诊手术
病人去向
急诊科医护携带抢救设备和药品护送
住院治疗
精选课件
5
所有进入绿色通道确定收入科室的病人必须在60分钟内出急诊科
我院绿色通道暂定细则(试行)
• 设定专用ID号段,暂定为900×××
X线平片、CT在完成检查后30分钟内出报告。主动电话通知。
精选课件
13
院内抢救
• 病人到达急诊科,分诊护士将病人送入抢救室, 并在5分钟内完成病人合适体位的摆放、吸氧、 开通监护仪进行监护并完成第一次生命体征监 测(T、P、R、Bp)
• 尽快建立2条以上的大的静脉通道、采取血液标 本(常规、生化、凝血和交叉配血标本)备用, 建立病人抢救病历。填写“绿卡”。
急诊绿色通道相关制度PPT课件

5
1、急诊绿色通道管理的疾病范畴
2019/9/12
急诊绿色通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肺水
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 出血、开放性骨折、开放 性胸部外伤、心脏穿通伤、 内脏破裂出血、急性颅脑 损伤、颅脑出血、高压性 气胸、眼外伤、电击伤及 其它可能危及生命的创伤。
肿、急性肺栓塞、各种休 克、昏迷、严重哮喘持续 状态、急性呼吸衰竭、急 性脑血管意外、各种原因 致心脏骤停、重症酮症酸 中毒、重症胰腺炎、甲亢 危象、气道异物、急性中 毒等可能危及生命的急、
道”,凡进入““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给予就地抢救, 并在入院证或相关检查申请单上加盖红色“急诊绿色通道”专用 章。 • 各有关科室接到进入“优先处置绿色通道”的病人,必须优先诊 治、检查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积极 救治病人。 • 急、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或手术,必须由急诊科医生、护士护 送,后补办住院、手术相关手续。 • 急、危重症处置患者结束后,由执行科室护士协助患者家属缴费。
23
2019/9/12
3、急诊病人收治科室准备工作
• 收治科室护士接到急诊科转送病人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在岗 或值班医生做好接收准备。
• 根据病人情况准备好床单元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输氧用 物、吸痰用物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情况。
4、患者交接
2019/9/12
24
患者转入病房后,急诊科医护人员 与病房接收医护人员交接患者信息, 并规范准确填写《急诊病历》
2急诊病人急救抢救流程病人到达急诊科立即将病人送入急诊抢救室病人到达急诊科立即将病人送入急诊抢救室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下达医嘱首诊医生询问病史查体下达医嘱如需会诊受邀会诊科室医生必须应在如需会诊受邀会诊科室医生必须应在10分钟内到达?院内转送?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转送?重症监护病房icupicunicuccu转送2急诊病人急救抢救流程评估需转入重症监护病房电话通知重症监护病房做好接收准备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通知电梯等候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共同护送转入双方在急诊病历上签字?院内转送?住院部手术室转送2急诊病人急救抢救流程手术室医务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首诊科室医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在首诊科室医生到达手术室之需转手术病人需转手术病人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共同护送转入住院部手术室同时确定首诊科室急诊科医生和护士共同护送转入住院部手术室同时确定首诊科室急诊科电话告知手术室患者基本病情和首诊科室人员通知首诊科室二线值班医生和电梯等候急诊科电话告知手术室患者基本病情和首诊科室人员通知首诊科室二线值班医生和电梯等候生到达手术室之前由急诊科医生麻醉师共同抢救处置病人
绿色通道ppt课件

4.经急诊科医师评估,患者病情危重需要紧急施行抢救手术的,参照我 院《急症手术管理制度》规定施行。
5.多发性损伤或多器官病变的患者,由急诊科主任或在场的职能部门负 责人召集相关专业科室人员并主持会诊,根据会诊意见,由可能威胁 到患者生命最主要的疾病所属专业科室接收患者,并负责组织抢救。 会诊记录由急诊科完成,符合进入ICU标准的患者应收入ICU。
1.患者到达医学影像科后,X线平片、CT检查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 报告(可以是口头报告)。
2.超声医师在接到患者后,30分钟内出具检查结果报告(可以是口头 报告)。
3.检验科接受到标本后,30分钟内出具常规检查结果报告(血常规、 尿常规等,可电话报告),60分钟内出具生化、凝血结果报告,配血 申请30分钟内完成(如无库存血,则60分钟内完成)。
总结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急诊急救水平的高低, 尤其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 一个医院的医疗水平。危重症患者是急诊患者中 发病最急、病情最重、变化最快、危险性最大、 死亡率最高、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患者群体。
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 效的机制。这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医院急诊界的共 识。所谓急诊绿色通道是指医院为急危重症患者 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系统。
3规定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处置机制和其它突发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程序及方法采用预先规定方式及培训演练能够及时作出准确的应急响应迅速实施有效地救援快速开通绿色通道防止事件损害扩大和蔓4明确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的保障措施规范了事后恢复重建与善后处理为突发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和卫生应急能力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还对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卫生学调查应急处置过程总结评估及人员奖惩等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进行了规范
6.所有急危重症患者的诊断、检查、治疗、转运必须在医师的监护下进 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要求(续)
4. 医生 口头医嘱要准确、 清楚 , 尤其是药名 、 剂量 、 给药途 径与时间等 , 护士要复述一遍 , 避免有误 , 并及时记录于 病历上 , 并补开处方。
5. 急诊室护士应提高警惕 , 做好抢救 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患者 应立即通知护士长或主班护士 , 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 师 , 并 及时给予必要 的处理 , 如吸氧、 吸痰 、 测体温 、 血压 、 脉 搏 、 呼吸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1
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 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 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醒 目标志: 绿色通 道各部门都应有醒 目的标志 , 收费处、 化验室 、 药房等设绿色通道患者专用窗 口, 其他绿 色通道部门门旁张贴绿色通道患者优先的告 示。
5
二、绿色通道开通条件
(一)需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 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 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 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 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2.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6
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 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 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 毒、甲亢危象等;
4.急危重症孕产妇,如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 出血、羊水栓塞等;
5.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7
(二)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 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隔离者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三)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 况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绿色通道开通原则
1.“三先三后”原则(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 后收费、先入抢救室后分科)
2.急危重症优先诊治,全程陪护。
2
哪些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适应证: ①心跳呼吸骤停 ; ②休克 ; ③急 性心肌梗死 ; ④致命性 心律 失常 ; ⑤急性 心力衰竭;⑥急性呼吸衰竭 ; ⑦严重创伤、 多发伤 ; ⑧中毒; ⑨ 电击伤、 溺 水 ; ⑩ 其他急性病 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 者。
3
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要求
1. 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 的观念。对进入绿色通道患者 , 各类医护人员应立 即提供热 情 、 高效 的服务 。
13
(4)4级: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 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 (参见表3)的病人。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 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14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流程见图1。
15
图1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图 注:①ABC参见分级标准;②生命体征异常参
10
1)1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 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 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无呼 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 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如气管插 管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12
(3)3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 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 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 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 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 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参见表2)者,病 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2. 各级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职责 明确, 各班 各类人员要 坚 守工作 岗位 , 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3. 绿色通道医生 、 护士要训练有 素, 技术熟 练, 胜 任抢救 各种危重病急救患者 的需要 。能 开展抗休 克 、 复苏 、 除颤、 临时起搏术 、 机 械通气治疗 、 洗 胃术、 气管插 管术、 深静脉置管术、 胸腔穿刺、 闭式引流术 、 腹腔穿刺术等。
11
(2)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 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 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 需要随时关注,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 障碍/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 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 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6. “五常法”严格管理急救药品和物品:各种急救药物 的安瓿 、 输液空瓶 、 输血空袋等用 完后应暂 行保留, 以便统计与查对, 避免 医疗差错。一切急救用品实 行“ 四固定” 制度 ( 定数 量 、 定地 点 、 定 人管理 、 定期 检查维修) , 各类仪器要保 证性能良好。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 , 值班护士要班班 交接 , 并作记录。用后归放原处 , 并及时 清理补充。
9
表1 急诊病情分级标准
级别标准病情严重程度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1级A濒 危病人——2级B危重病人——3级C急症病人≥24级D 非急症病人0~1注:“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 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 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 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即 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的 “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 需急诊医疗资源≤1。
考指标见表2-1;③急诊医疗资源指在获取急 诊病人的主诉后,根据主诉及急诊科的资源配 置,评估病人在进入急诊科到安置好病人过程 中可能需要的急诊医疗资源个数(参见表3)。
16
表2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用于急诊 病情分级 (规范性附录)
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要求(续)
4. 医生 口头医嘱要准确、 清楚 , 尤其是药名 、 剂量 、 给药途 径与时间等 , 护士要复述一遍 , 避免有误 , 并及时记录于 病历上 , 并补开处方。
5. 急诊室护士应提高警惕 , 做好抢救 准备工作 。遇有危重患者 应立即通知护士长或主班护士 , 同时立即通知值班医 师 , 并 及时给予必要 的处理 , 如吸氧、 吸痰 、 测体温 、 血压 、 脉 搏 、 呼吸等。
急诊绿色通道管理
1
急诊绿色通道的定义
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在为畅通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流程、 挽救患者生命而设置的畅通的诊疗过程,该通道的所 有工作人员,应对进入“绿色通道”的伤病员提供快 速、有序、安全、有效的诊疗服务。。
醒 目标志: 绿色通 道各部门都应有醒 目的标志 , 收费处、 化验室 、 药房等设绿色通道患者专用窗 口, 其他绿 色通道部门门旁张贴绿色通道患者优先的告 示。
5
二、绿色通道开通条件
(一)需要开通急诊绿色通道的患者是指在短时间内 发病,所患疾病可能在短时间内(<6小时)危及生 命的急危重症患者。这些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1.急性创伤引起的体表开裂出血、开放性骨折、内脏 破裂出血、颅脑出血、高压性气胸等及其他可能危及 生命的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脑 卒中、急性颅脑损伤、急性呼吸衰竭等重点病种。
2.气道异物或梗阻、急性中毒、电击伤、溺水等;
6
3.急性冠脉综合症、急性肺水肿、急性肺栓塞、 大咯血、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消化道大 出血、急性脑血管意外、昏迷、重症酮症酸中 毒、甲亢危象等;
4.急危重症孕产妇,如宫外孕大出血、产科大 出血、羊水栓塞等;
5.消化性溃疡穿孔、急性肠梗阻等急腹症;
7
(二)就诊时无姓名(不知姓名)、无家属、 无治疗经费的“三无”人员、可疑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隔离者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三)群体性(3人以上)伤、病、中毒等情 况可以开通绿色通道。
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绿色通道开通原则
1.“三先三后”原则(先救治后检查、先抢救 后收费、先入抢救室后分科)
2.急危重症优先诊治,全程陪护。
2
哪些患者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适应证: ①心跳呼吸骤停 ; ②休克 ; ③急 性心肌梗死 ; ④致命性 心律 失常 ; ⑤急性 心力衰竭;⑥急性呼吸衰竭 ; ⑦严重创伤、 多发伤 ; ⑧中毒; ⑨ 电击伤、 溺 水 ; ⑩ 其他急性病 引起的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抢救 者。
3
绿色通道工作人员要求
1. 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时间就是生命 的观念。对进入绿色通道患者 , 各类医护人员应立 即提供热 情 、 高效 的服务 。
13
(4)4级:非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没有急性发病症状,无或很少不适主 诉,且临床判断需要很少急诊医疗资源(≤1个) (参见表3)的病人。如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 个,病情分级上调1级,定为3级。
14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流程见图1。
15
图1 急诊病人病情分级和分区图 注:①ABC参见分级标准;②生命体征异常参
10
1)1级:濒危病人
(病情可能随时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 救生命的干预措施,急诊科应合理分配人力和 医疗资源进行抢救。
临床上出现下列情况要考虑为濒危病人:无呼 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以及其 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预措施病人(如气管插 管病人),这类病人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
12
(3)3级:急症病人
病人目前明确在短时间内没有危及生命或严重 致残的征象,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安排病人就 诊。
病人病情进展为严重疾病和出现严重并发症的 可能性很低,也无严重影响病人舒适性的不适, 但需要急诊处理缓解病人症状。在留观和候诊 过程中出现生命体征异常(参见表2)者,病 情分级应考虑上调一级。
2. 各级绿色通道医护人员职责 明确, 各班 各类人员要 坚 守工作 岗位 , 随时做好急救准备。
3. 绿色通道医生 、 护士要训练有 素, 技术熟 练, 胜 任抢救 各种危重病急救患者 的需要 。能 开展抗休 克 、 复苏 、 除颤、 临时起搏术 、 机 械通气治疗 、 洗 胃术、 气管插 管术、 深静脉置管术、 胸腔穿刺、 闭式引流术 、 腹腔穿刺术等。
11
(2)2级: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进展至1级,或可能导致严重 致残者,应尽快安排接诊,并给予病人相应处置及治 疗。
病人来诊时呼吸循环状况尚稳定,但其症状的严重性 需要随时关注,病人有可能发展为1级,如急性意识 障碍/定向力障碍、复合伤、心绞痛等。急诊科需要立 即给这类病人提供平车和必要的监护设备。严重影响 病人自身舒适感的主诉,如严重疼痛(疼痛评分 ≥7/10),也属于该级别。
6. “五常法”严格管理急救药品和物品:各种急救药物 的安瓿 、 输液空瓶 、 输血空袋等用 完后应暂 行保留, 以便统计与查对, 避免 医疗差错。一切急救用品实 行“ 四固定” 制度 ( 定数 量 、 定地 点 、 定 人管理 、 定期 检查维修) , 各类仪器要保 证性能良好。急诊室抢救物品一律不外借 , 值班护士要班班 交接 , 并作记录。用后归放原处 , 并及时 清理补充。
9
表1 急诊病情分级标准
级别标准病情严重程度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1级A濒 危病人——2级B危重病人——3级C急症病人≥24级D 非急症病人0~1注:“需要急诊医疗资源数量”是急 诊病人病情分级补充依据,如临床判断病人为“非急 症病人”(D级),但病人病情复杂,需要占用2个或 2个以上急诊医疗资源,则病人病情分级定为3级。即 3级病人包括:急症病人和需要急诊医疗资源≥2个的 “非急症病人”;4级病人指“非急症病人”,且所 需急诊医疗资源≤1。
考指标见表2-1;③急诊医疗资源指在获取急 诊病人的主诉后,根据主诉及急诊科的资源配 置,评估病人在进入急诊科到安置好病人过程 中可能需要的急诊医疗资源个数(参见表3)。
16
表2 生命体征异常参考指标——用于急诊 病情分级 (规范性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