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

合集下载

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与内容创新

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与内容创新

新媒体形势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与内容创新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性和实效性研究摘要:新媒体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新的媒体形式也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更加迅速。

主动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创新教育内容,可有效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字:新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学生经常性使用的主要有博客、微博、手机邮箱、手机短信、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

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的丰富和互动的便捷,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获取信息、人际交往的重要渠道,深受大学生关注和喜爱,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但是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人眼花缭乱,由此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性和实效性得不到保障,很多教育内容也随着其他五花八门的信息一样,很快失去了新鲜感,成为过气话题。

于是,在网络新媒体背景下,构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新媒体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构建1、构建互动平台长期以来,以课堂教学为主、辅助座谈、讨论、谈心等方式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和基本手段。

而在新媒体时代,手机短信、微博、论坛等以其便捷、即时的特点,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青睐的对象,日益成为了一种主流。

于此同时,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体现了几个特点:”润物细无声”,不着痕迹与学生交心沟通;”防患于未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做出提前预警;”面面俱到”,已于构建多角度、多层次的反馈平台。

新媒体环境中,每个用户都可以进行信息传播,主动发起和接受信息,使得以往的信息传播一对多,成为了多对多,使得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互动性大大增强,有效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之间搭建了优秀的平台,可以实现主客体的即时远程交流和优秀资源共享。

运用新媒体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五微五阵地”——以福建师范大

运用新媒体开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五微五阵地”——以福建师范大

政” )是 由福 建 师 范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沉 淀 、 探 索、 梳 理 团学活 动经验 , 顺 应 新 媒 体 化 的 思 想 政
治教 育时代 趋势 而创 造 的高 品质 、 深 内涵 、 宽 领
占领 网络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新 阵地 ” _ 1 ] . “ 利 用 网络 为 青 年学生学 习 、 生 活提 供 服 务 , 对青 年 学 生 进 行 指 导 和 引 导 .不 断 拓 展 青 年 学 生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的渠 道
调氛 围和应变控 制等工作 . 确保 时政话题微博 辩
作者简介 : 刘世斌 ( 1 9 8 6 一) , 男, 硕士 , 助教 , 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4 0
重 庆 电子 工 程职 业 学 院 学报
第2 4卷
论 在 有 限 的时 间 内 高 效 率 、 高 质 量 取 得 富 有 价 值 的成 果 。 三是评委问辩 , 导 师 总 结 由专 业 教 师和
新 媒 体 多 元 化 表 现 形 式 、新 媒 体 交 互 化 话 语 体 系、 新媒 体 云端化 传播 路径 、 新 媒 体 模 块 化 引 导 模 式与 传统 思想 政治 教 育原理 耦合 [ 4 1 . 构 筑 系 统 化、 矩 阵化 、 网 络 化 的 新 媒 体 时 代 下 思 想 引 领 的
员 会 首 倡 的 矩 阵 化 网 络 思 想 政 治 教 育模 式 利 用
新 浪 微 博 创 设 学 校一 学 院 一 班 级 三 级 联 动 交 互 机制 , 将工 作载体延 伸至新媒体 。 构筑“ 五微 ” . 即
微 协会 、 微活动 、 微 服务 、 微 论坛 、 微 文化【 3 J 。 通 过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愈加明显。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挑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广泛、多样化,也让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了新的挑战。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新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新媒体的普及让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丰富、方便、及时,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生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各类信息,以及寻找与自己兴趣爱好相符的信息。

但是,也有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教育工作方向的信息和观点大量涌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2.传播的广泛性新媒体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快速覆盖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人群,不论是青年学生还是老年人群体,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接收到信息,这也让大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提升了。

但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受到挑战,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在受到市场宣传和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下大幅降低。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消息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到大众,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快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速度和效果也需要同步提升。

1.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的影响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新媒体平台的特有优势和广泛覆盖,会使得学生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教育工作方向的信息和观点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

2.学生的独立性和议题选择性随着年代的变迁和信息的爆炸,学生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选择性也更加强烈。

一个好的学生都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才,但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另外,学生更倾向关注自己喜欢或者认为有意义的议题,对于一些看似冗长、繁杂的教育内容则容易产生反感情绪,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作者:肖潇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06期摘要:一直以来,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

在新媒体时代,众多高校积极探索实践利用“新媒体矩阵”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对高校运用新媒体矩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矩阵;问题;对策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2017年8月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7.24亿,占比达96.3%。

网民职业结构,学生群体占比最高,为24.8%。

随着移动互联网主体地位的强化,依托手机的超高使用率,各类新媒体平台成为大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主要途径。

大家通过各类新媒体应用软件浏览网页、刷微博、逛微信朋友圈、进行社交、观看微视频、玩直播、购物、玩游戏等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的新媒体表达和思维模式的移动化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面对当前的形势,高校如何建设好,利用好“新媒体矩阵”平台,与时俱进地开展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何为“新媒体矩阵”新媒体矩阵它是区别于传统纸质媒体、官方网站的新媒体集群,主要通过向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推送信息来传播。

从形式角度来讲,一般指的是“一个核心、两个侧翼、多平台开发”。

一个核心,是指基于传统媒体基础上推出的新闻APP;两个侧翼是指“双官微”,即官方微博号、微信公众号;多平台支撑是指在其它新媒体渠道上开辟类似账号,各个针对人群不同、风格各异的新媒体,内容聚焦目标用户,彼此独立又左右呼应。

从内容角度来划分的话,一般指通过针对不同人群形成的风格不同的新媒体类型,从而构成的“分渠道新媒体集群”,在内容上聚焦目标用户,虽然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又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呼应。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既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也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探讨应对新媒体环境的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让信息获取更加容易和广泛。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泛滥、谣言传播、虚假信息、不当引导等。

这些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效果。

2.新媒体对教育模式的挑战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互动、参与和创新性。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单向的知识传递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学生希望参与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需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

3.新媒体对师生关系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增多了,不再完全依赖于老师,而老师的主导也受到挑战。

老师需要采取更加创新的方法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这需要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态度,同时保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正确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1.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资源,使得教育质量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托网络、云平台、手机APP等方式,将教育内容传递到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区,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资源。

2.新媒体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新媒体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学效果也更明显。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好新媒体阵地——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好新媒体阵地——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

第35卷3期20(1年6月Vol.35No.3Jun>221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JournalofHeilongjiangInstituteofTechnology引用著录:洪彩贝,汪先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好新媒体阵地一一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0(135(3):55-5&DOI!0.1935(/ki.issnl671-4679.20(103.0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用好新媒体阵地一一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例洪彩贝,汪先平(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蚌埠233030)摘要:新媒体环境下,党和国家积极推动融媒体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也面临着媒体发展所带来的新机遇。

如何应对新媒体发展的契机,用好新媒体阵地,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当重视的问题。

探索高校思政课教学新模式,立足新媒体阵地,以“学习强国”平台为依托,发挥“学习强国”平台的优势,将其应用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旨在进一步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校思政课;“学习强国”平台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679((0(1)03-0055-04Teacher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colleges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new media—taking the"LearningPower”platform as a caseHONG Caibei,WANG Xianping(School of Marxism,Anhu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Bengbu(33030,China)Abstract: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while the Party and the country are active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ofintegrated media"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course(hereinafterrefe r edtoas "ideologicaland politicalcourse”)in co l egesisalsofaced with new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the developmentof media0How to deal withthechanceofnew media development is whatteachersof 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sinco l egesshouldpaya t entiontointhenew era0Exploringthenew teachingmode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teachinginco l eges"basingthenew mediaposition" relyingonthemainstreamplatform"givingfu l playtotheadvantagesofthe"LearningPower”platform andapplyingtheplatformtothe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courseinco l egesaretheimportant waysof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teachinginnovationinthenew era"whichaimsatdevelopingthe function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inco l eges0Key words:the environment of new medi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n colleges;a LearningPower^ platform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教育部示范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16JDSZKO27);安徽省思政课实践教学团队研究项目(SZTSJH2O19-9-8);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ACYC2018403)第一作者简介:洪彩贝(1995—)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髙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近年来为学术界所广泛关注,学术界围绕髙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地位、建设、发展、创新等进行探索,并得出一系列有益成果(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技术为髙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创造了新媒介。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分析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思考分析

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不可逆的潮流,在新媒体环境之下,信息化已经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现新媒体时代下为教学工作带来的机遇,积极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充分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思想政治教学新途径,展现出高校思政教育特色,充分发挥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功能。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创新作用1.有利于拓展教育空间新媒体技术的出现,为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思政教育工作也朝着更加广阔、更加新颖的方式发展,为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保障。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其中蕴含了多样性的信息知识,借助新媒体共享网络平台,可以对思政知识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别、不同内容的理论教学知识传输到学习平台当中,这样不仅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教学途径,而且还可以实现知识高度共享,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

在新媒体平台当中,还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学工作的互通有无,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变化,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思政教学课堂打下良好保障。

2.有利于创新教学形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也应该实现与时俱进。

在新媒体技术的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不再是单方面知识传输,而是知识交互。

学生可以针对自己的问题在新媒体平台当中进行分享交流,转变了传统教学的方式,实现了教师和学生进行平等自由的交流。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借助新媒体技术平台,可以为学生们自主学习创造出良好的机会,教学工作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调整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意识现状1.容易借助新媒体发泄不良情绪相比传统媒体环境,新媒体环境具有交互性、开放性的特点,学生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在新媒体平台开展沟通交流。

在虚拟、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很多学生会打破现实当中原有的束缚,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当中发表言论,甚至会发布报复性、扰乱社会稳定的负面言论,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直接影响了网络环境,甚至会对某些人的思想意识带来不正确的引导。

新媒体时代如何优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新媒体时代如何优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水平。第一,通过多种 形式教育学生学会识别网络谣言、辨析网络信息,提升学生 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力。第二,通过线上主题活动等形式引 导学生文明用网,在网络上进行正向发声。第三,培养学生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判断,自 觉抵制网络暴力和各类不良信息。第四,要有意识地运用网 络媒体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效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反馈提升机制。有 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对教育开展形式 和效果的调研,如利用线上平台发放调查问卷、课后评 教等,及时接收学生反馈,判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的形式是否适合教育目标的实现、是否能够被教育对象 所 接 受 。通 过 主 动 接 收 反 馈 、回 应 诉 求 、优 化 调 整 等 阶 段 , 淘汰不适应受众需求和效果有限的形式,发展高质量和 易于学生接受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作者单位 / 商 洛 学 院 )LD
89
对于网络思想教育工作的主体——教师来说,建立反馈 提升机制也有助于收集意见,从而通过相应的分析对开 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在此基 础上对于自身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进行调整,做到 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以上三个作用机制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促进。要开展好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利用激发 参与机制吸引学生的参与。在实际工作的开展过程需要 规则维持机制来维持秩序,确保相应活动的顺利进行。 要持续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则要根据参与者的感 受和意见适时进行反馈提升。三个作用机制相互协同才 能更加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习指导、日常管理和心 理咨询等。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教育部在 2017 年印 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明确 提 出:要 大 力 推 进 网 络 教 育 ,拓 展 网 络 平 台 ,丰富网络内容, 建强网络队伍,构建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现阶段,各 高校都普遍重视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建设网络思政工 作平台,在此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开展网络思 想政治工作的重难点也极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 面:第一,研究讨论多、实际行动少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多数高校未建立起完善稳 定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和育人体系。第二,对于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过多 强 调 新 媒 体 技 术 的 利 用 ,在 某 种 层 面 上 忽 略 了 核 心内涵—— 以网络平台为载体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对于网 络平台的监管力度有待加强,自媒体平台的自由度高、形 式多样和内容碎片化等特征给网络育人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学生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第四,对 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认知存在偏差,部分高校可能 认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只是思政教师或辅导员的事情, 忽视了“三全育人”的要求。第五,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的方式有待创新。当前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大部分就是简 单 地 把 线 下 工 作 转 移 到 网 络 上 ,模 式 基 本 沿 用 线 下 形 式 , 忽视学生群体在线上的行为差异。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需要遵循网络传播规律,根据网络群体特点有针对性地 开展。

新媒体: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

新媒体:信息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阵地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 、 广播 、 电视等传统媒体 而言 , 依
托 网络 技 术 、 字技 术 、 动 通 讯 技 术 等 新 技 术 , tie 数 移 以 wt r t
和手 机 终 端 的 普 及 , 络 新 闻 、 索 引 擎 、 络 电 视 、 字 网 搜 网 数
广 播 、 机 报 等 被使 用 。《 2 手 第 5 次 中 国互 联 网 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告 》 示 : 止 2 0 显 截 0 9年 l 2
第 2 第 6期 3卷
21 0 0年 6月
高 等 函授 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n l f ih rc re p n e c d c t nP i s p y a dS ca S i c s o r a o g e 0r so d n eE u a 0 ( hl 0 h n o i ce e ) H i o l n
人 . 机 上 网成 互 联 网 用 户 新 的 增 长 点 , 用 手 机 上 网 已 手 利
体, 大学生更喜 欢通 过 MS QQ、 N、 飞信 、 人人 、 阿里旺 旺等
即 时 通 讯 软 件 及 论 坛 贴 吧 、 博 、 客 、 交 网 站 等进 行 人 微 博 社
际问的沟通与交流 。在新 媒体环境下 , 大学生在 网络虚拟
博 客 、G 手 机 网 络 、 即时 通 讯 软 件 等 为 代 表 , 受 众 提 3 I M 向 供 信 息 服 务 的 新 兴 媒 体 。如 博 客 、 博 、 索 引 擎 、 机 短 微 搜 手
月 , 络 新 闻 ( 01 ) 搜 索 引 擎 ( 3 % ) 网络 使 用 行 为 网 8. 、 % 7. 在 3
生活方式等产 生了重大影响 ,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既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

AUTOMOBILE EDUCATION | 汽车教育时代汽车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挑战及应对唐永鹏 刘丽娟大连理工大学 城市学院 辽宁省大连市 116600摘 要: 新媒体充斥着当代大学生的物质和精神世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表现为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认同,碎片化的信息传播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开放化的信息技术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片面化的信息理解能力制约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速度,虚拟化的信息场域充斥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此为契机,积极应对新媒体时代的的机遇和挑战,探寻卓有成效的教育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是当代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各种新平台、新技术、新元素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他们的物质和精神世界。

面对外部各种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网络舆情和价值导向,大学生自身也经历了从信息输入,内化理解、价值确认等复杂的心理过程。

因此,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此为契机,探寻卓有成效的教育路径。

1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1.1 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冲击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伴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日益发展,各种新媒体技术和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极大满足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以及生活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消费主体,大学生除了在享有这一时代给予的便利和高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与之相对应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表现在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多元化等特点,各种海量信息充斥着大学生整个生活世界。

久而久之,在大学生原有的思想意识中逐渐衍生出相应的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主流价值和非主流价值。

并且这种非主流价值和非主流文化藉由各种新媒体以短小精炼、通俗娱乐的形式受到大学生群体的高度关注和青睐。

由于大学生群体自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加上自身道德是非和价值判断能力有限,不免会对于社会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缺乏理性分析。

“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探析

“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探析

“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路径探析“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室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和交流方式,急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

本文将探析在“融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多元路径。

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

如今,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新媒体平台相结合,可以更加有效地传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理念。

高校可以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开设专门的思政教育频道,发布与政治、思想、文化等相关的内容。

通过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政教育的内容。

高校可以通过线上课程的形式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在“融媒体”时代,网络教育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可以利用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开设一些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学习。

在线课程具有时空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和地点安排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自主性。

高校还可以通过在线课程进行思政教育的考试和测评,增强学生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和学习的动力。

高校可以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思政教育的宣传推广。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新的传播方式和途径,但传统媒体仍然具有广泛的受众和影响力。

高校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平台进行思政教育内容的宣传推广,不断提升思政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高校还可以通过与新媒体平台的合作,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提供更丰富和多样化的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可以推行“互联网+”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借助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力量,高校可以构建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思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思政教育服务。

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实现线上教学、在线交流和资源共享,打破教室教学的时空限制,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进行思政教育的学习和交流。

高校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需求,为思政教育提供精准的指导。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

收稿日期:2018-11-12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融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研究”(项目编号:2017SJBFDY854)。

作者简介:何海明(1989—),男,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研究何海明,付尚(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随着以互联网为主体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环境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面临的现实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及主要挑战,并论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旨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性提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9)02-0092-02doi :10.3969/j.issn.1671-5918.2019.02.041[本刊网址]http ://www.hbxb.net 引言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具有开放性、平等性、实效性等鲜明特点,借助新媒体技术能够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并丰富教育的内容及手段,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新媒体技术结合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及环境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及舆论氛围,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信息交互。

一、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机遇(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新媒体技术能够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其中包含信息资源平台与交流互动平台两个方面。

首先,新媒体主要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移动技术的基础之上,借助三大现代技术能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撑,构建起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结构体系。

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大学(思政教研)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2020年12月Dec.2020总第491期Vol.491新时期高校利用新媒体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何晓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91)摘要: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型”前沿阵地。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入新媒体技术可以快速提升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效度,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紧迫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时代任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创新路径设计、强化队伍建设、加大环境保障,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导权,提升思政育人力度,夯实高校意识形态和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

关键词:新时期;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0)45-0097-03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普及和应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新媒体以其新颖的形式、便捷的交流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立体化工作拓宽了空间、带来了机遇,也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功能挑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高校作为培育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阵地,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值得深思和把握的B。

一、新媒体的内涵概念及时代特点《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手机网民规模达&47亿。

高校中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覆盖率基本达到100%。

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促进了以智能手机、电脑为媒介平台的微博、微信、手机小程序等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拓宽了掌握世界的途径、畅通了沟通交流的思维方式和手段,打开了创作表达的广阔天地。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探析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探析发布时间:2021-11-08T07:09:49.90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9期作者:刘威吴凯兰贺馨[导读]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各种新媒体高速发展,包括的内容浩瀚庞杂。

处于思想活跃期的高校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更容易受到影响。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辽阳 110023摘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智能化时代,各种新媒体高速发展,包括的内容浩瀚庞杂。

处于思想活跃期的高校大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更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发挥各种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克服消极影响,对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水平,贯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诸多方面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学生党员是高校党员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前,各种网络新媒体层出不穷,对于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一把双刃剑。

新媒体平台上传播的各种内容对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

新媒体拥有丰富的资源、多样的形式、即时交互性、文字与图像的结合等特点,可为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党建提供新型平台,增强了对学生党员的吸引力。

同时一些不良信息内容对学生党员思想的产生着消极的影响,这成为摆在高校党组织开展党员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面前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内容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传统的思想传播方式的改变,高校学生党支部思想政治建设除了传统的内容外,也增添了新的内容及形式。

一是丰富党建内容。

新媒体平台上丰富的党史党建等红色教育平台,丰富的文字、图片、视频、漫画等党建资源,对学生党员更有吸引力,有利于党员提高自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是创新党建工作载体。

利用好新媒体平台,丰富党支部“三会一课”、学习研讨、主题党日、创新党日等活动形式,通过集体观看优秀专题片、制作推送微党课微视频推等,提高党支部活动的参与度。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

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策略【摘要】新媒体环境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随着信息获取方式的变化,大学生受到新媒体传播内容的影响不断加深。

高职院校需要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定相应策略,在日常教育中贯穿新媒体元素。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挑战,提出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完善教育策略,与时俱进。

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培养健康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获取、传播内容、教育策略、案例分析、挑战、研究、创新、完善1. 引言1.1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得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

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手机App、社交平台等方式轻松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新闻资讯、学术知识、娱乐内容等。

新媒体环境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例如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障、信息传播的速度过快等问题,这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影响。

一些不健康、不正确的信息可能误导大学生,影响其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甚至对学生的政治立场产生影响。

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理性地对待新媒体传播的信息,提高信息辨识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确保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向上。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变革和信息爆炸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发展。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热爱祖国、忠诚党的思想情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路径探究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特别是在5G通信技术的商用背景下,作为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高校,新媒体技术也出现在教学过程中。

同时课程思政作为向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单纯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的通过专业课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需求了,这时就需要新媒体技术的大力加持。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课程思政1新媒体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新媒体”这个名词的定义始终没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答案,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传播形态的一种,可以使用计算机网络或无线通信网向使用用户传播信息和服务。

有的学者认为新媒体其实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的媒介平台,并不是“媒体”。

互联网实验室对“新媒体”的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现有的科学技术所有的工具为渠道(如数字广播、互联网等),以终端使用工具如电脑、手机等媒体,能够实现信息在个体间的相互传播。

总之,新媒体是一种与传统媒体相比更为先进的信息传播方式。

2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2.1教师的作用被边缘化或者弱化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首要渠道,由老师备课时进行内容的选择,课中给学生讲解。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可以说教师执教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

以及新媒体语境下,老师的传授已经不是学生求知的惟一渠道,学生借助新媒体能够进行自主学习。

因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也越来越重视教学手段的创新与改革,尤其是多媒体辅助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

老师在上课时给学生们呈现各种课件或者录像,使学生根据需要,有选择的学习知识。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事业的需要了,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 的尊 重 和 信 任 . 而 形 成 主 导 舆 论 。 从 而 开 放 的 新 媒 体 为 大 学 生 提 供 了 前 所 未 有 的 言 论 多 样 化 舞 台 , 供 了一 个 提 让 思 想 自 由交 流 和 交 锋 的平 台 以 及 信 息 自由 流 通 的 机 会 。这 种 自由 空 间 产 生 的 信 息 内 容 的 多 样 性 , 然 会 带 来 必 多 元 化 思 想 观 念 和 价 值 判 断 , 且 以 并 各种 形式在新媒 体上传播 , 因此 , 统 传 的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过 程 中教 育 者 的 信 息 优 势 正 在 逐 步 减 弱 . 别 是 当 前 一 线 特 的思 想 教 育 工 作 者 并 没 有 深 刻 理 解 新
间。 尤其 是在经 济全球化 背景下 , 一些
西 方 国家 借 助 与 我 国 扩 大 文 化 艺 术 交 流 的 机 会 , 过 各 种 方 式 大 力 传 播 其 通 价 值 观 和 生 活 方 式 。随 着 学 生 通 过 新 媒 体 获 取 信 息 量 的 增 加 , 得 学 生 面 使 临 的教育 环境 不 再像 以往 相对单 纯 。 新 媒 体 的 多 元 文 化 和 多 元 价 值 观 必 然 对辨 别力 不 强的 青年 学生 带来 冲击 , 如 不 加 以 正 确 引 导 , 将 出 现 思 想 上 必 的混 乱 , 响 他 们 正 确 的 世 界 观 、 生 影 人 观 、 值 观的形成 。 价 ( ) 思 想 政 治 教 育 者 的 主 导 性 二 对 地 位 产 生 了 冲击 。 “ 类 灵 魂 的 工程 师 ”“ 为世 人 ,身 范 , 人 师 表 ” 这 些 描 述 都 表 明 , 期 为 , 长 以来 在 学 生 的 心 目 中 老 师 拥 有 着 崇 高 的地 位 , 学 生 的成 长 过 程 中 , 们 充 在 他 当 着 引 路 人 的 角 色 , 着 毋 庸 置 疑 的 起 主导作 用 。《 中共 中央 国务 院 关 于 进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与对策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当今社会已步入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中国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最主要的媒介形态,给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带来了深刻影响。

本文分析了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新挑战,最后提出依托新媒体技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是指建立在互联网络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等基础之上,包括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电子邮箱、即时通讯组、手机短信、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等媒体形态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普遍认为主要可归类于网络媒体、网络电视和手机媒体三种类型【1】。

跟传统媒体如广播、电影、电视、书信、电话、报刊比较而言,新媒体具有超媒体性、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传播优势【2】。

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所以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主要、最频繁的群体之一,也是深受新媒体影响群体之一。

1新媒体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1.1新媒体提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手段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般采用课本讲解、听专家讲座、主题班会、参加活动、谈心、家访、听广播等基本手段,学生对这些模式习以为常,没有新意,但在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媒体上,有网页、电子邮箱、QQ群、博客、微博等形式,在手机媒体上有短信、飞信、微信等方式,这些传播载体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以随时发布具有文字、图片、声音等形象丰富的教育材料,编辑更为个性化的信息,能够使大学生多角度感受思想教育方方面面的知识和内容,也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丰富和优化了教育手段。

1.2新媒体开拓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新媒体出现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工作经常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而如今,在新媒体环境下,随时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吸收各种有关思想教育方面的信息,有时只要用手机发短信,在网络上用QQ软件进行即时交流,或者发封电子邮件就可以解决相关工作。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摘要]新媒体具有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交流的个性化与群体化等特点,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媒体环境下,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进方向;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实现了人类传播方式的更新,产生了新媒体。

新媒体包括“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网络、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数字电视、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桌面视窗、触摸媒体等”①。

新媒体呈现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显著特征,并由此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的主要特点(一)传播的即时性与互动性新媒体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并借助网络空间和数字化手段,摆脱了传统媒体定期、定时发布信息的固有形式,缩短了信息制作周期,把信息源、信息和受众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受众随时随地接受或发布信息创造了条件,新媒体具有即时性。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信息发布者和受众之间的互动往往受到时间、空间和技术的限制,而新媒体突破了这些限制,促进多元传播主体的产生,为传播互动创造了最直接的条件,新媒体具有互动性。

(二)信息的海量性与共享性通过信息技术建构起来的新媒体综合了电视、广播和报刊等传统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功能。

一方面容纳了海量信息,另一方面也为海量信息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条件。

新媒体因此而成为了一个新的社会交往空间。

活跃在这个社会交往空间里的受众表达着自身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从而寻求精神、思维和情感等方面的满足。

与此同时,新媒体作为一个开放的世界,打破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意识形态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传播途径多元化,让每个受众都获得了平等获取和享受网络资源的机会。

(三)交流的个性化与群体化新媒体的即时性和互动性创造了多元化传播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听2019.02|一、背景现在的高校学生大多生于1995-2001年,朝气蓬勃、视野宽广、开放自信、个性张扬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而高校的校风和学风是决定他们成长成才的“阳光”和“空气”。

在大学,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过程也是学生锤炼心智的过程,学生的不少品行要在学习中形成。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这就要求学生工作者必须把握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规律,结合实际,紧抓思政教育主阵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潜心为学,加强学生品行、优良学风的形成性教育和管理。

二、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现状新媒体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上查阅学习和进行社交活动,随时随地掌握最新的资讯,和网上的朋友一起娱乐。

校园生活已经进入了一个空前的信息高度自由化时代。

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及率达到94.7%,但使用功能主要集中于通信聊天、娱乐影音、新闻资讯、学习资料、游戏等,而通过手机端接受思政教育使用率极低。

并且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关注时事却政治冷漠,思想多元却立场不稳,张扬个性却失德失范。

所以,当看到新媒体提供更加便捷、及时的信息源时,也要看到其对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的一些问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消极的影响,思政工作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应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媒介素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主题班会,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一助推器,发动大学生、教职员工这两支队伍,主动融入到大学生的新媒体“圈子”,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不断创新完善工作理念,提升工作效果,进一步认识和研究网络思政发展规律,寻找网络思政教育创新途径,增强网络思政教育体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前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如何加强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上。

融合之后,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通过传统教育(面对面)引导学生,开展卓有成效的思政教育工作,建立一个立体多样的思政教育主阵地。

通过这个阵地,依靠网络思政教育和行动管理教育,对思政教育实施进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监控管理,从而完善思政教育体系,提升思政教育效果。

三、构建“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海量信息,然而信息的品质参差不齐。

从思政教育角度出发,这些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正向的,主要包含着学术争鸣、时事政治、新闻热点等社会主流资讯,学生可以从这类信息中汲取知识,充实自我,提升理论储备和学习能力;另一类信息是低俗消极的,主要包含色情、暴力等各类传递社会负能量的信息。

这类消息极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人格,容易引发学生偏执等不良价值取向。

同时,网络环境存在无屏障性、虚拟性等特点,从而使得学生在表达自我的时候更加畅所欲言,通过各种方式表现自我,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获得他人的认同感,从而导致了学生沉迷于网络,对现实生活淡漠、无视,疏远身边的同学、朋友,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形成相对封闭的自我保护圈。

这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在带来考验的同时,网络也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通过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提升了思政教育效果。

通过网络可以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融为一体,增加学生的兴趣,起到了积极的效果,同时增加了时效性和针对性,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

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要不断提升网络思政教育的工作能力,通过微信、微博、QQ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提高沟通频率,提升教育引导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另一方面,网络为思政工作者和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元的、平等的、互动及时的平台,有利于双方达成互动、和谐、信任、友爱的共识,实现平等的主体地位、自由的话语表达形式、民主的意见表达空间、主动的沟通交流模式。

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如何掌握学生的实时动态,主要包括安全稳定方面和思想动态方面。

只有实时掌握学生的动态,才能把握学生学习、成长规律,及时采取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方法引导教育。

通过实时掌握学生动态,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作为学生日常思政教育的支撑依据,引导学生将时间和精力转移到实际行动中,引导学生潜心为学,在学习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品行,在实践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知行合一。

西安工业大学在学生管理中引入的“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和“西工印记”第二课堂为网络思政教育的开展教育连线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陈远林摘要:在思政教育面对新时代大学生和新媒体的双重挑战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忙于繁杂的日常管理,还要进行实时有效的思政教育,引导学潜心为学,创建良好的学风。

通过建立“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依托网络思政和行动教育两个平台,思政教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实时掌握学生思想状态。

在思想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对思政教育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监控,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实时有效的教育引导,帮助思政教育工作者提升思政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关键词:思政教育;网络—行动;形成性评价231DOI:10.19395/ki.1674-246x.2019.02.127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有效地结合了网络思政教育和行动教育管理的优势。

通过“敦德励学三三行动计划”的实施,把“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和“西工印记”第二课堂成绩应用到学习生活中,通过定期评选思想先进个人和集体,培养每个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大局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对学生的思想政教育效果进行形成性评价,实时有效地反馈和管理教育效果,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工作质量。

四、“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实施路径通过“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实施思政教育需要依靠两个平台,分别是网络平台和行动平台。

网络平台是指“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行动平台是指在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实施的各项文体、科技创新实践教育活动。

通过二者的结合和配合,形成“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实时掌握学生动态,产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形成性管理评价,并能及时反馈给管理者,从而采取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手段,开展相关引导和教育。

(一)“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目前学生工作辅导员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生安全管理与日常管理方面,且管理漏洞较多,辅导员对所有学生的安全基本情况、个体异常情况难以实时掌握,对异常学生个体遇到的困难与问题难以及时处理。

在学校引入“我在校园”智慧学工平台后,上述问题基本得到改善。

在日常安全管理的实施,相关数据的采集、分析,对于异常学生的管理决策等方面,实现及时、精准管理。

1.信息实时传达“我在校园”提供了多种智慧管理方式,通过日常事务通知可以迅速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对通知的获悉情况也可以得到实时掌控,方便在学生管理的各个环节及时掌握情况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

2.多场景签到管理“我在校园”提供了现场签到、校区签到、定位签到、定时签到等多种签到方式,通过不同签到方式的结合使用,方便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生活、安全等具体情况。

对于课堂出勤、参加活动,可以采用现场签到,及时掌握迟到、早退学生的基本信息,可作为后期思政教育的支撑;对于返校、在校期间,可以采用校区签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及时了解异常学生情况,实施精准管理;对于学生离校,可以采用定位签到,方便掌握学生是否安全回家;对于常态化签到,可以采用定时签到,方便管理员操作,防止管理员疏忽所导致的无法定时定期掌握学生情况,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时签到的习惯。

3.异常预警,精准思政教育对于在签到过程中,不在校区、签到设备更换、代签等异常情况会立即通知提醒管理员,从而将所有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缩小到局部异常的处置管理。

这为学生工作管理人员提供了便捷有效的管理方法,同时也方便辅导员对于这类学生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从而实现精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通过网络平台(QQ、微信、微博等)有针对性地对群体和个人进行引导教育,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成长成才。

(二)行动平台做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学风建设中,依靠学生干部将学生课堂表现情况,如迟到早退、上课看手机等不良现象,以及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提问等良好表现进行记录,不光依靠最后学习成绩,也通过学生平时表现对学生学习进行形成性评价。

在学生实践创新活动中,对于学生是否积极参加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获得的成绩均记录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成绩单中,作为思想教育的依据,同时作为学生评奖评优的依据。

通过观察记录学生日常表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五、结论与讨论在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应该以网络思政教育为抓手,把握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及话语权。

通过建立网络—行动思政教育主阵地,把网络思政教育同现实教育引导相结合,通过比学赶超,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本研究将网络思政教育阵地和学生日常管理相结合,通过“我在校园”、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实时掌握学生安全与思想动态,通过网络异常预警,对异常群体和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大大提升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效率和实效。

本研究中,受网络平台和现实资源平台所限,未能对其他思政教育智慧平台的应用加以利用和评价,在学生中实施思想综合考评未能实施网络化和形成性评价管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升。

参考文献:1.高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思政教育探析———评《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7(02):105.2.张兴博,余卉.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调查及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以成都地区部分院校调查结果为例[J].高教学刊,2017(06):26-27.3.刘倩倩.新媒体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1-4.4.李德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途径浅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7(05):91-93.5.王凤梅.新媒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助推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06):46-47.6.贺军生.运用新媒体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传媒, 2017(05):80-82.7.刘艺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探析[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7(02):55-56.8.张晔.新媒体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对陕西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J].知识经济,2017(05):141.9.郑琼.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途径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1):52-55.基金项目:本文受西安工业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研究”(课题编号:XGSY2017004)资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