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止血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止血带
6.1 适应症
6.1.1 创伤止血:四肢手术
6.1.2 创造无血、清晰的术野:膝、踝、肘、腕等关节置换手术。
6.2禁忌症
6.2.1 绑扎止血带部位的皮肤破溃、水肿者。
6.2.2 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栓塞、严重动脉硬化、血管性疼痛患者。
6.2.3 血液病患者。
6.3 操作要点
6.3.1 操作前
6.3.1.1评估手术
6.3.1.1.1 与手术医生确认手术是否使用气压止血带。
6.3.1.1.2 根据手术适应症准备气压止血带。有禁忌症者不应使用气压止血带。
6.3.1.1.3 护士应了解相关风险与并发症。
6.3.1.2 评估患者
6.3.1.2.1 皮肤状况:拟使用袖带部位及远端皮肤无破损、肢体感染等。
6.3.1.2.2 肢体周长和形状:选择合适型号止血带袖套,确保袖套可完全覆盖肢体并扣紧。
6.3.1.2.3 既往病史:血管病史,静脉血栓病史,循环异常或周围动脉损伤病史,透析通路、肿瘤病史、有无骨折、体内金属植入物、PICC导管等。
6.3.1.3 检查设备
6.3.1.3.1 检查主机状态:确认整套止血带装置功能正常、清洁、调节的模式、参数符合手术需求。
6.3.1.3.2 检查袖套:外观清洁、衬垫平整、气囊及连接管完好,连接件无破损、漏气;扣和绑带完整。(非无菌性止血带)
6.3.1.3.3 准备止血带主机:放置在患侧止血带部位的上方(头侧)备用、
6.3.2 操作时
6.3.2.1 遵医嘱使用气压止血带。
6.3.2.2 连接电源,开机自检。
6.3.2.3 绑扎止血带
6.3.2.3.1 肌肉丰富位置:一般上肢置于上臂近端1\3处,下肢应置于大腿中上1\3处,距离手术部位10~15cm以上。
6.3.2.3.2 环套保护衬垫:置于使用止血带袖套部位应软、无褶皱、全包裹。
6.3.2.3.3 缠绕止血带:应轻微加压于保护衬垫外肢体肌肉较丰富部位;使用止血带锁扣或绑带缠绕固定止血带外层,松紧适宜。止血带连接管朝头侧。若袖套接近无菌区域,应选择无菌袖套。
6.3.2.4 止血带连接管与主机出气口紧密连接。
6.3.2.5 设置止血带压力参数值及时间参数值:止血带充气压由外科医师或麻醉医生根据患者手术部位、病情、手术时间、收缩压等决定。一般标准设定值:上肢200~250mmhg、时间<60分钟;下肢300~350mmhg、时间<90分钟。如果根据患者血压设定,上肢压力为100~150mmhg。
6.3.2.6 驱血充气:先抬高患侧肢体,驱血带彻底驱血后;缓慢充气,压力达到设定值停止充气,放平肢体。四肢恶性肿瘤手术、开放性创伤禁止驱血。
6.3.2.7 设定报警提示音:倒计时为10分钟、5分钟、1分钟时,及时提示医生。
6.3.2.8止血带放气:放气应缓慢、逐步进行;如双侧肢体使用止血带时,不应同时放气。
6.3.3 操作后
6.3.3.1 检查患者皮肤有无损伤。
6.3.3.2 关闭电源开关,整理电动气压止血仪及附件。
6.3.3.3 记录止血带使用情况。
6.4 观察要点
6.4.1 设备运转情况
6.4.2 手术野的止血效果,气压止血带压力表有无漏气等问题。
6.4.3 绑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指为宜,过紧易造成止血处皮肤、神经、血管、肌肉的损伤,甚至引起肢体端坏死;过松达不到止血的目的。肥胖患者扎止血带时,注意皮肤平整。6.4.4 术中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
6.4.5 术后检查患者止血带处皮肤有无水疱、淤血、破溃、疼痛等皮肤受损情况,手术巡回护士与病房责任护士做好皮肤情况交接工作。
6.5 注意事项
6.5.1 遵循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6.5.2 遵医嘱使用气压止血带,并与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再次复述、核对确定,记录时间。
6.5.3 如需继续使用时,应先放气10~15分钟后在充气并重新计时。重复使用时,充气时间应缩短,间歇时间相对延长,缩短肢体缺血时间。
6.5.4 严格掌握止血带使用禁忌症、压力和时间,避免发生止血带并发症。
6.5.5 高原使用止血带时,应严格控制使用时限和压力,尽量缩短在60分钟内。
6.5.6 把握好使用止血带的部位及松紧度,并加以内衬垫保护皮肤。
6.5.7 提示音应调至工作人员可清晰听到的音量。
6.5.8 双侧肢体同时使用气压止血带应将设备、线材标示清楚。
6.5.9 止血带放气:应注意速度,关注生命体征,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
6.5.10 操作人员需经过气压止血带的培训后方可进行操作。
6.5.11 使用后的止血带均应及时清洁,保证清洁、无污垢、无血迹残留、
6.5.12 仪器应定期检测,校正及保养,并做好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