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9课本论据

合集下载

2024版粤教版选修9

2024版粤教版选修9
粤教版选修9
2024/1/27
1
目 录
2024/1/27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文学鉴赏与评论 • 古代汉语知识梳理与运用 • 现代汉语表达与交流能力提升 • 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展 •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 目标
2024/1/27
3
选修9课程内容概述
涵盖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人文精神与文化传承。
经典演讲分析
选取经典演讲作品,分析其主题、 结构、语言特点等,感受演讲的
艺术魅力。
模仿练习实践
通过模仿优秀演讲者的表达方式 和技巧,进行口语实践练习,提
高自己的演讲水平。
自我评价与改进
对自己的演讲进行录音或录像, 分析优缺点,不断改进和提升。
2024/1/27
18
05 跨文化交际能力 拓展
2024/1/27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活用现象,理 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特殊句式及其表达效果
探讨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构成及表达效果,体会 古代汉语句式的多样性。
修辞手法的运用与鉴赏
赏析比喻、夸张、对偶等修辞手法在古代汉语中的运用,领略其独 特的表达魅力。
14
04 现代汉语表达与 交流能力提升
“创意写作”工作坊
开设“创意写作”工作坊,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培养其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7
27
01
运用古代汉语知识,阅读和理解古代典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
化。
古代汉语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
02
识别现代汉语中的古代汉语成分,理解其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 12、电脑神童盖茨》1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 12、电脑神童盖茨》1

电脑神童盖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比尔·盖茨的成才之路,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2 体会课文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

3 体会盖茨将兴趣与刻苦钻研结合,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盖茨将兴趣与刻苦钻研结合,发展创造性思维的精神。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善于选择和运用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精神的写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知人论世--关于比尔·盖茨盖茨出生于1955年10月28日,他和两个姐妹一起在西雅图长大。

盖茨曾就读于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湖边中学,13岁就开始编写计算机程序。

1973年,盖茨进入哈佛大学,三年级时,盖茨从哈佛退学,全身心投入其与童年伙伴Pau Aen一起于1975年组建的微软公司。

他们深信个人计算机将成为对办公和每一个家庭都非常有价值的工具,并为这一信念所指引,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

1984年《时代》杂志封面人物,公认是第一套个人电脑程式的创造者,2021年10月,《福布斯》发布“美国400富豪榜”,比尔·盖茨以资产810亿美元,第23年蝉联榜首。

二、整体感知1、看看标题,文章围绕着哪个词展开?重点写了什么事情?文章围绕着“电脑神童”展开,写了“少年盖茨怎样成长为电脑神童的过程”。

2、这篇传记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提示】本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这是少年盖茨身边的人的共同看法”,讲述少年盖茨的阅读与学习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他强烈的进取心和旺盛的生命力。

第二部分,为余下的部分,讲述盖茨在湖边中学超时使用“电脑时间”和为“电脑中心”公司“捉虫”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电脑具有浓烈的兴趣和超常的掌握能力。

三、文本研读1.盖茨中学时期阅读有何特点,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我们有何启示?【提示】盖茨中学时期最喜欢阅读的作品包括名人传记、幻想冒险故事、生物类书籍,等等。

名人传记吸引盖茨,是因为它们使他了解了那些改变了人类历史的伟大人物,从他们的言行、人生经历中获得教益,帮助他认识人生,确定自己未来的道路。

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2 铁肩担道义 粤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2 铁肩担道义 粤教版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关键能力·素养培优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结构图示
第一部分第1~8段:被捕前的革命活动
第二部分第9~25段:被捕后在狱中
被捕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1.线。即要梳理出传主的人生经历、人生轨迹。 2 . 事 。 即 要 筛 选 出 “ 事 ” , 传 主 有 哪 些 “ 事 迹 ”“ 行 为 ”“ 贡 献”“成就”“经验”等。 3.理。即要清楚作者传达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观点、人格等。 4.情。即要了解作者对传主的情感态度。 另外,应学会在阅读中把握最具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一次也是唯 一一次在狱中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 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记里提到他“静静地看了看她们”,在 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 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一单元 今朝风流
2.李大钊是怎样思考生死问题的?他的慷慨赴死体现了一种怎样 的精神境界?

议论文如何用事例论据分析(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议论文如何用事例论据分析(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议论文如何用事例论据分析(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议论文如何用事例论据分析三维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学生学会如何用好事例论据过程、方法目标:讲练结合,合作探究情感、价值目标:掌握丰富的文史材料,学会利用到写作中的同时陶冶情操教学重难点学生能领会方法并学会分析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流程一、方法指津与学生练习例后假设1、即用假设性的语言,把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讲出来,如: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青年时代一度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

他曾去报考一个著名的合唱团,竟被录取了。

可是,他经过再三考虑,最终放弃了歌唱事业拿起了战斗的笔,成为一代文学大师。

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悔,人生无悔。

进行假设性的分析,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的,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如果高尔基没有作出这样的选择,也许几十年后,世界上只会增加一名平庸的歌唱家而失去一位文学巨匠了。

可见正确的选择使他的青春无憾,人生无悔。

清代文学家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载:一富户遭强盗抢劫2、一家大小全被堵在屋内,唯15岁的做饭婢女睡在厨房,悄悄溜走,唤来全村乡亲,擒贼救主。

主人感戴婢女的恩情,要娶婢女为儿媳,儿子也同意,于是,当天就为儿子与这位婢女成了亲。

有人问:“为什么办这么急?”主人说:“事不宜迟,迟则生非。

”分析:主人这种雷厉风行的做法是明智的,假如他优柔寡断,迟一天,孩子大伯来了,会说尊卑不分;孩子他大姨来了,姑来了,老邻旧居来了,尊卑贵贱,门户高低,属相犯忌,择日良辰的说道全来了,这门亲事十有八九“泡汤”。

正面例子从反面假设3、练习: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项造福于人类的发明。

其中的白炽灯至今仍在沿用。

当初爱氏为找白炽灯的灯丝材料,经过了一千多次实验,淘汰了上千种材料,最后才获得成功。

分析:试想,倘若爱氏无恒心,能经受这一千多次失败的考验吗?无独有偶,药品“606”据说也是经历了606次的实验才制成的,故发明者命之为“606”。

高中语文为世界工作粤教版选修九

高中语文为世界工作粤教版选修九

为世界工作(一)导入:在《传记选读》的第一个单元里面,我们近距离地接触了中国现当代的一些名人。

这个单元我们把视线伸得更远一些,漂洋过海去认识世界其他地方的一些人,感受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生。

第一篇课文《为世界工作》传主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马克思。

他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领导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他的思想他的实践改变了世界,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他一生的丰功伟绩很显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完的,那么作者是抓住他的哪些方面来写的呢。

下面请大家先阅读课文,概括一下全文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马克思?(二)整体感知:1、传记可以是选取传主一生来进行创作,也可以选取传主某个时期来作传,本文主要选取马克思哪个时期进行介绍?明确:本文主要是对马克思的晚年进行了介绍。

2、这篇传记在选材方面有什么特点?跟同是写革命工作者的《铁肩担道义》有什么不同?明确:《铁》描述的李大钊所从事的革命事业,马克思虽然也是一个革命领导人,但作者并没有从这个角度出发,而主要是通过描绘他的日常生活细节、生活片断来体现他的精神品质。

就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表现马克思的伟人风范。

与哪一课类似?(《布依总统孙中山》)作者呈现给我们的马克思不是一个神圣化的偶像,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作者应用马克思的话“人所固有的我无不具有”。

日常生活的描写正把他作为一个“人”的一面展现了出来。

他的伟大,不是脱离世俗、不食人间烟火,而是立足于日常生活中,在平凡所孕育的伟大。

3、主要从生活哪些方面来写?明确:第一方面:主要讲述晚年马克思的健康状况以及他本人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为了革命工作忘我的献身精神)第二方面:主要介绍马克思对文学、数学的爱好与看法。

(兴趣广泛,文学艺术修养深厚)第三方面:描述马克思独特的人际交往方式:远离所谓的社交生活,但与家人、朋友有着良好的互动。

(谈笑自若的俗世的人、嫉恶如仇、冷静、专注、自我克制——意志坚强)第四方面:简单交代1875年的马克思迁居以后的情况。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论趣课件粤教版选修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论趣课件粤教版选修
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 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 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
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 门大学任文学院院长。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 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
苏轼亲自趟水到武卫营,唤来了卒长,向他寻求
帮助。因为禁卫军直接受皇帝命令,苏东坡恳求
他们协助。指挥官欣然应允,他说:“大人都亲
自监工,我们自然应当尽力。”同时在徐州北方 也正在准备把洪水引入以前的黄河旧水道,黄河 在中国历史上曾改道多次。洪水威胁徐州城四十 五天。在十月初五,黄河又回到旧水道,往东在
2.这篇散文的主旨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
【提示】 这篇散文,站在“通脱自喜”、“
适可而止”的人生高度,从求知、启发心智、
读书三个方面,解读了人生的“趣”,主张我 们去寻此“趣”,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文章本 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 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
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
闲逸自得生一字及人,而人的
精神风貌已隐然可见”,根据诗句,谈谈你的理 解。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基础自主学案
一、字音 船舶 (bó ) . 胼胝 (pián zhī) .. 商贾 (ɡǔ) . 癖嗜 (pǐ shì) ..
扈 从(hù ) . 摩顶放踵 (zhǒnɡ) . 蒙昧 (mè i) . 掮 (qiá n)客术 .
第 9课 论

诗海探珠 基础自主学案 第 9 课 论 趣 课堂互动探究 写作素材积累 知能优化演练 美文佳作欣赏

高二语文选修9教案粤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9教案粤教版

高二语文选修9教案粤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9《荷塘月色》。

文章以荷塘月色为背景,通过对荷塘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2. 能够分析并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 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难点: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2. 课文朗读: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理解文章的大意。

3. 课文解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语言欣赏:让学生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欣赏文章的美感。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荷塘月色课文结构重点词语和句子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文背诵;2. 分析并欣赏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以自然景色为背景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1.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文章语言特色的分析和欣赏能力;3. 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作能力。

拓展延伸:1. 让学生收集其他描写自然景色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景色的美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9《荷塘月色》。

文章以荷塘月色为背景,通过对荷塘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文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课文的理解和背诵,以及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二单元(下)粤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二单元(下)粤教版知识精讲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二单元(下)粤教版知识精讲【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选修九第二单元(下)[学习过程]内容:学习选修九第二单元里的《一个学派的诞生》、《扼住命运的咽喉》、《比尔·盖茨》这三篇文章。

一、学习《一个学派的诞生》(一)作者简介:费米:最后一位“文武双全”的物理学大师五十年前逝世的费米,在物理学理论和实验这两个方面,都做出了第一流的贡献。

他是最后一位硕果仅存的“文武双全”的物理学大师。

费米亦有他独特的研究风格,不可以用常规来衡量。

费米(Enrico Fermi,1901~1954)美籍意大利物理学家。

他在理论和实验方面都有第一流的建树,这在现代物理学家中是屈指可数的。

1901年9月29日生于罗马,父亲是铁路职工,母亲是中学教师。

中学时是模范学生,各方面名列前茅。

从小对机械着迷,曾和哥哥一起设计与制造电动机,设计飞机引擎等。

他酷爱数学和物理,10岁时听大人们谈论表示圆,就独自弄懂了这一表示式。

独自钻研了大量代数、几何、分析题目。

17岁时以第一名考入比萨大学师范学院。

他的入学试卷“声音的特性”详细探讨了振动杆的实例,写出了振动杆偏微分方程,求得其本征值与本征函数并对杆的运动作傅立叶展开。

主考教授对这一通篇无错的答卷惊讶万分,交口称赞,认为是意大利科学复兴的希望。

图书馆里的书籍是他最好的老师。

在比萨大学,他被认为是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最高权威。

大学三年级就发表了两篇研究论文。

1922年获博士学位。

1923年去格丁根大学随M.玻恩工作,1924年到荷兰的莱顿大学,随厄任费斯脱(Paul Ehrenfest,1880~1933)工作。

同年回意大利,在罗马大学任教,1925年到佛罗伦萨大学任讲师。

1926年起任罗马大学教授。

此后10年,是他创造的黄金时代,并在他周围形成著名的罗马学派,193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移居美国。

1939~194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42~1945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44~1945年任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主任。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9课论趣

2019-2020学年语文粤教版选修中国现代散文选读课件:第9课论趣

⑨划桨和荡舟的感觉中有魔力,那是一种由距离、探险、 孤独和宁静融合在一起的魔力。当你与自己的独木舟融为一体 时,便与独木舟所经过的山水密不可分。
(选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低吟的荒野》,有删节)
请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 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体会重要句子的丰富含意”类题目,可以从以下角 度分析:
1.从句子内部挖掘含义。这主要是针对具有概括性意义 的句子而言。要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首先必须分析句子本身 的修饰、限制语的含义,然后抓住文段中解释说明或者论证这 些句子的支撑句,探讨其具体含义。
2.注意句子在文中的地位。这主要是那些带有哲理意义 的句子。它们是作者人生经验的总结,体现出很强的思辨性和 启发性。
背景解读 本文发表于2002年4月24日的《光明日报》。
知识链接
顺帝之则 据《列子》记述,尧治理天下 50 年后,有一次微服游于康 衢,听见孩子们在唱《康衢谣》:“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 不知,顺帝之则。”意思是:使我百姓有衣食,莫不是你政策 英明,民风淳朴,顺乎自然法则。尧看到百姓怡然自足,非常 高兴,于是“召舜,禅以天下”。
对接高考
体会散文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考点解读】 “重要语句”是指负载主要信息的词语或句子。具体包 括: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能起引用、概括、总结、过渡、深 化、揭示主旨作用的语句;在写景状物、刻画人物和议论抒情 方面有画龙点睛作用的语句;含有一定的哲理、具有警策作 用、需认真品味的语句;在表达效果上有特殊作用的语句(主 要从修辞的角度考虑)。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上)知识精讲 粤教版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上)知识精讲 粤教版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上)知识精讲粤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选修九第三单元(上)内容:学习选修九第三单元里的《项羽本纪》、《苏武传》、《马钧传》这三篇课文。

要点:一、学习《项羽本纪》(一)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李清照《咏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二)作者和《史记》《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全书由五部分组成:本纪(12)世家(30)列传(70)书(8)表(10)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瞋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粤教版

高中语文选修9《传记选读》-10 扼住命运的咽喉 粤教版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
近义词辨析 (1)开拓 开辟 开拓:①开辟;扩展。②采掘矿物前进行的修建巷道等工序的总称。 如:这一年短篇小说的创作道路开拓得更广阔了。 开辟:①打开通路。②开拓扩展。③开创;创立。如:红军开辟了 一个新的根据地。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
字音
臃.肿( 犷.野( 轻佻.( 睥.睨.( 谐谑.(
yōnɡ ) ɡuǎnɡ ) tiāo ) pìnì ) xuè )
骨骼.( 褐.色( 慵.懒( 窘.境( 颠蹶.(
ɡé ) hè ) yōnɡ ) jiǒnɡ ) jué )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课时作业
语文 选修9 传记选读 配粤教版
第二单元 异域人生
作者介绍 罗曼·罗兰(1866—1944),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 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出生于律师家庭,上大 学期间曾与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不以暴力抗恶”“道德上的自我 修养”“博爱”等思想对他产生深刻影响,托尔斯泰的民主主义思想、 对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及 其 文 化 的 批 判 , 也 影 响 了 罗 曼 ·罗 兰 的 世 界 观 。 罗 曼·罗兰的创作大致以20世纪30年代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作 品,主要有取材于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戏剧集》,包括《群狼》(1898)、 《丹东》(1900)、《七月十四日》(1902)等8部剧本;
必备知识 ·素养基础
关键能力 ·素养培优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下)知识精讲 粤教版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下)知识精讲 粤教版

高三语文选修九第三单元(下)知识精讲一. 本周教学内容:选修九第三单元(下)内容:学习选修九第三单元里的《子刘子自传》、《徐霞客传》、《谭嗣同传》这三篇课文。

《子刘子自传》1、课文解读。

(1)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一说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贞元九年(793)进士,永贞元年(805),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迁连州(今广东连州)刺史,历夔(今四川奉节)、和(今安徽和县)二州。

后得推荐,任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他是唐代有名的文学家,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号称“刘白”。

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的序言中曾称赞说:“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有《刘宾客集》。

(2)课文介绍。

这篇自传写于会昌二年(842),即作者去世那一年。

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

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

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3)课文分析。

课文按内容可分为两部分。

从“子刘子”到“擢为监察御史”为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主要是记述作者的身世及从宦经历。

【补充注释】1[迁都洛阳]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十七年(493),由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

2[北部都昌里]北部,洛阳行政区名称。

两汉时每郡在管辖区内,分成四“部”或五“部”。

东汉末年的曹操,曾任“洛阳北部尉”。

都昌里,地名。

3[洛阳北山]洛阳的北邙山,是邙山的东段。

4[檀山]在今河南荥阳西。

5[博州]治所在今山东聊城。

6[主簿]官名,职掌文书簿籍等事务。

7[殿中丞]官名,协助殿中省长官、副长官掌管皇帝衣服、车马等事务的官员。

8[侍御史]御史台所属台院的属官,职掌审讯案件、弹劾百官等事务。

9[尚书]这里指唐时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统辖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9 传记选读课本论据第一单元今朝风流1、在哈金森工厂毛毛/邓楠/萧榕1、伟人并非天生,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就是经历过苦难,经受住考验,正是法国哈金森工厂的艰苦生活,使得年轻的邓小平获得意志的锻炼,并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可用于“磨难”“考验”“逆境”“锻炼”等话题)2、邓小平年轻时的性格相当活泼开朗,在法国哈金森工厂做工的那种困难艰苦之中尚能保持乐观的精神状态,他保持了终生。

(可用于“乐观”等话题)3、邓小平的学历也不高,他曾对子女们说,他只有中学文化水平,他的知识,主要是在靠日积月累地自学而来。

他的智慧,也都是在革命斗争中和切身实践中锻炼而来。

(可用于“自学成才”“实践出真知”等话题)2、铁肩担道义朱志敏1、革命先烈李大钊对于生死表现出无比的豁达,对于死甚至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象,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

(可用于“豁达”“人生”“死亡”等话题)2、有的人,虽然离开了人世,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

李大钊在“红楼”中为“振兴国群”发出的声声呐喊,有如晨钟之声,回荡在祖国的天空;他点播的革命种子已经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可用于“精神”“生命”“生与死”等话题)3、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沈从文1、读书重要,但是,生活实践更重要,一个对身边事物毫不关心毫无兴趣的人,是难以成材的。

所以,我们应该象作家沈从文那样,既读一本小书,更读一本大书,捕捉大自然里的声音、颜色、气味,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与熏陶中感受到生命的本真和快乐。

(可用于“实践”“生活”“兴趣”“大自然”等话题)4、在寻找“野败”的日子里祁淑英魏晓雯1、挫折不可怕,艰苦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丧失自我,是迷失自我。

袁隆平总能够调整自我,这使得他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都能保持最佳状态。

(可用于“挫折”“自信”“心态”“调整自我”等话题)2、为了杂交水稻的成功,袁隆平整个身心投入到科学试验之中。

他记住,上帝给予人的并不多,必须要牢牢抓住一切机遇。

他象是一位到西天取经的唐僧,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劫难,他抓住了,他成功了。

(可用于“坚持”“执着”“机遇”等话题)5、遨游知识天地间费慰梅1、近代大文豪梁启超曾告诫儿子梁思成:“我生平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人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

”(可用于“耕耘与收获”“持之以恒”等话题)6、在画布里搏斗的人生谢坤山1、台湾青年谢坤山,16岁时就因意外失去左腿和双臂,几年后又意外失去右眼,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勇敢地扼住命运的咽喉,解决生活自理问题,进而学习用嘴咬住画笔作画,终于成为一名残疾人画家。

他每年还做四五百场的演讲,写出了10万字的自传《我是谢坤山》。

(可用于“意志”“自强不息”“生命的价值”“命运”等话题)“乘机安全小贴士”安全出行要重视2第二单元异域人生 7、为世界工作弗·梅林1、马克思爱说的一句话是:“为世界工作。

”凡是有幸能够献身于科学的人,都应该使自己的知识服务于人类。

(可用于“人生目标”“贡献”等话题)2、虽然马克思睡得很晚,但他每天早晨总在八九点钟起来,喝过清咖啡和读过报纸之后,就到书房去,一直工作到半夜甚至更晚一些。

(可用于“勤奋”“持之以恒”等话题)3、马克思把欣赏文学当作精神上的休息。

他精通上至中世纪的德国文学,喜爱歌德的《浮士德》;喜爱英国的莎士比亚、司各特、拜伦、雪莱等;喜欢法国的迪德罗,爱读塞万提斯、巴尔扎克、大仲马等的长篇小说。

(可用于“科学与文学”“精神享受”等话题)8、幸福从细小处开始 [美]富兰克林1、富林克林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是由百年难遇的巨大机遇带来的,而由每天产生的细小利益汇集而成。

因此,我们可以说:幸福从细小处开始。

(可用于“小”“幸福”等话题)2、富林克林23岁时,便写下了自己的《墓志铭》:“本杰明-富林克林,一个印刷工的遗体在此长眠。

就像一本旧书的封面,目录已被撕去,字母和镀金已经剥落,他的遗体将会腐朽,但他的著作将会永垂后世,他深信他的著作经过编者的校订与修改,会以更新更美的版本再度面世。

”一个豁达而自信的形象跃然纸上。

(可用于“豁达”“乐观”“自信”“生与死”等话题)9、一个学派的诞生劳拉·费米1、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在科学研究工作上是严肃、认真、执着的,但在他妻子的眼里,他还有另外的一面:顽皮、好胜、孩子气,爱开玩笑,等等。

其实,科学家、政治家等也是人,也是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只不过他们的形象常常被神圣化罢了。

(可用于“人的多面性”“事物的多样性”“童心”等话题)10、扼住命运的咽喉罗曼·罗兰1、生活的艰难,身体的残疾,爱情的不幸,长期折磨着贝多芬,但是,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真是多美!”他化悲愤为创作的动力,他的意志占了优势。

一种无可抗拒的力把忧郁的思想一扫而空。

(可用于“命运”“意志”“自强不息”等话题)11、远行希腊邓肯1、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参观文化古迹,多吸收文化的精髓,是很有必要的。

现代舞蹈创始人、美国舞蹈家邓肯在她的自传中就写到“远行希腊”一事。

古希腊的西方文明给了她许多精神的启迪和创作的灵感。

(可用于“文化”“视野”“爱护文物”“创作源泉”等话题)12、电脑神童盖茨何斐1、许多青年人只是看到盖茨的成就和财富,而不知道或不注重他的成长和奋斗历程。

盖茨少年时代活泼、好学、善于动脑;青年时代敏锐、果断、毅然退学从商;任公司领导时严谨、刻苦、深谋远虑、不断创新,为微软的壮大奠定了基础……(可用于“勤奋”“科学态度”“成功秘诀”等话题)第三单元古风遗韵13、项羽本纪(节选)司马迁1、少有大志是好事,但是,不应刚愎自用。

就如西楚霸王项羽,年轻时就有大志,要学“万人敌”;见到秦始皇出巡,也敢于说“彼可取而代也”;但是,他勇力有余而智慧不足,加上刚愎自大,“自矜功伐”,最终招至乌江自刎。

(可用于“立志”“骄傲”等话题)2、学书不成,去;学剑不成,去;学兵法未竟学。

——项羽志大才疏,刚愎自用,失败难免。

3、刘邦不与项羽斗力。

——(1)有自知之明。

(2)扬长避短。

(3)智可胜力。

4、田父绐项羽,导致其被汉军追上。

——失民心者失天下。

轻信人言必吃亏。

14、苏武传(节选)班固1、苏武严辞拒绝卫律的诱降,可谓富贵不能淫;苏武冰天雪地牧羊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可谓贫贱不能移;苏武面对卫律的屠刀,宁死不降,可谓威武不能屈;苏武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可用于“气节”“爱国”等话题)2、苏武宁死不降,张胜贪生怕死。

——时穷节乃见。

联想:文天祥宁死不降;留梦炎卖主求荣。

(必修1·7·留取丹心照汗青)3、李陵战败、受冤、家人被害,终于投降,苏武家人蒙受不公正待遇却依然忠君爱国。

——(1)舍小家为大家。

(2)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15、马钧传傅玄1、《马钧传》有傅玄对裴秀说的一段话,很有意思:“子所长者言也,所短者巧也。

马氏所长者巧也,所短者言也。

以子所长,击彼所短,则不得不屈;以子所短,难彼所长,则必有所不解矣。

”这段话告诉我们,人的才能不同,各有所长短,不应以自己的长处去为难别人的短处,你应该记住,自己也必定有不如别人的地方。

(可用于“长与短”“谦虚”等话题)2、马钧虽有多项发明,却因不善言辞而不被重用,怀才不遇。

——(1)古来材大难为用。

(2)用人当用长弃短。

3、高堂隆、秦朗对马钧冷嘲热讽。

裴秀夸夸其谈,仗才欺人。

武安侯不听人言,不用马钧。

马钧用自己的一项项发明证明自己的才干和能力。

——(1)轻视技术,国家必衰。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技术的落后证明了这一点。

(2)空谈于事无补,实践检验真知。

(3)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16、子刘子自传刘禹锡1、唐朝的政治家、文学家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他被贬官到外地多年,但是,他坚守气节,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坚信新生事物一定会战胜腐朽事物。

(可用于“气节”“乐观”等话题)17、徐霞客传钱谦益1、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毕生走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困苦。

他的努力得到回报,一部《徐霞客游记》流传后世,而徐霞客的名字也长留青史。

(可用于“勤奋”“吃苦”“回报”等话题)2、徐霞客母在不远游,母思游必归。

——子女当以孝为本。

3、徐霞客只身游历天下,著成巨著。

——(1)冒险精神。

(2)好奇心。

(3)坚忍不拔的意志。

4、徐霞客根据自己的游览经历,大胆质疑前人的地理著作。

——(1)实践出真知。

(2)不迷信古人,不崇拜权威,有主见。

5、徐霞客背着僧静闻的骨灰来到迦叶道场埋葬,以实现朋友的宿愿。

徐霞客在自己病重之时,遣子探友,最后为友绝食而死。

——大丈夫有情有义。

18、谭嗣同传梁启超1、“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清末戊戌维新志士谭嗣同那掷地有声的话,体现了一位改革者的无比勇气和视死如归的精神,鼓舞着后世的有志改革的志士仁人。

(可用于“改革”“勇气”“生与死”等话题)2、谭嗣同、林觉民等人为国捐躯,舍生取义,舍小家为大家,可歌可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