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_杨峥
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的对比研究
批评话语分析与积极话语分析的对比研究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主要区别在于它们所关注的话语类型和研究方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来对这两种研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
1. 话语类型的不同。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的是批评、指责、吐槽等负面情绪表达的话语类型,而积极话语分析则着重研究赞赏、表扬、支持等积极情绪表达的话语类型。
2. 研究方法的不同。
批评话语分析强调深入剖析批评话语的语言形式、语言行为及其对话语中主体的身份认同和权利关系的影响,通常采用内容分析、语篇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而积极话语分析则注重从情感和心理角度探究积极情绪表达的形式、效应和机制,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实验等。
3. 研究对象的不同。
批评话语分析主要关注的是批评话语的表达者与受众,如政治家、记者等舆情领袖对社会事件的评价,或者网络社区中吐槽、口水人、喷子等的言论。
而积极话语分析的研究对象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体、家庭、组织等小尺度范畴,关注他们的积极性表现、情绪状态和社会认同等方面。
4. 研究价值的不同。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目标主要是探寻负面情绪表达的形式、原因和影响,为缓和冲突、提升合作等提供思路和决策支持。
而积极话语分析的价值在于发现人们积极情绪表达的方式,更好地理解积极情绪对个体及组织的影响,并为产生更强大的个人、组织和社会效益提供参考。
综上可知,批评话语分析和积极话语分析是两种研究方法,在话语类型、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价值方面存在明显的不同。
但是,这两种方法也有相通之处,比如都是从语言行为的视角出发,探讨语言信息对心理和社会的影响,在不同场合和形式中的变化和发展。
批评性话语分析述评
结论
当然,作为一种新兴的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例如,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还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在实践应用中,还需要结 合具体语境和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总之,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极具前景的 研究领域,值得我们继评性话语分析
3、意识形态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意识形态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社会的意识形态影响着人们 的价值观和观念,而这些又通过语言体现出来。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如何反映和 传播意识形态,以及这种传播如何影响社会现实。例如,在商业广告中,商家常 常利用意识形态来推销产品,通过塑造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和态度来达到销售目 的。广告中的语言手段,如比喻、暗示和形象等,都是为了将商品与积极的意识 形态起来,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2、权力关系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2、权力关系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权力关系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占据重要地位。语言使用者的身份、地位和权 力关系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结果。批评性话语分析语言如何反映和塑造 权力关系,以及如何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影响。例如,在政治演讲中,权力关系的 体现尤为明显。演讲者通过语言手段,如选词、语气和修辞等,将自己的观点强 加给听众,从而巩固或改变他们对于某些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4、话语权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4、话语权与批评性话语分析
话语权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概念。在一定社会语境中,特定个体 或群体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沟通的权力就是话语权。批评性话语分析如何通过话 语权的争取和行使,来改变不合理的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例如,在媒体报道中, 和编辑往往通过行使话语权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提高公众意识。他们可以通 过客观报道、揭露真相和批判不公现象等手段,争取公众的支持和改变社会的权 力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
( 江苏技 术师范学院 外国语 学院, 江苏 常州 2 3 0 ) 1 0 1
摘
要: 根据批评性话语 分析理论 , 言形式受多种 因素影 响 , 语 且表现 出不 同的文 化、 权力及 意识 形态 。而英语
语 言教 学 的 主 要 目的 不 仅 专 注 于 教 授 学 生 英 语 语 法 知 识 , 重 要 的是 培 养 学 生 如 何 通 过 字 面 理 解 层 次 达 到 批 判 最
学生批判性地阅读语篇 , 了解语篇的结构 , 也能让
广 泛 的介 入 。批 评性 语 言学 家认 为 , 不应 该把 语 言 学生识别该语篇的文化特征及 目的所在 ,这对培
看作是一种人们生成的简单 的社会符号和客观的 养 学 生 的综 合 运用 能力 大有 裨 益 。
收 稿 日期 : 0 0 0 — 0 2 1~62
作者简介 : 峥( 9 9 ) , 苏常州人 , 杨 17 一 , 江 女 讲师 , 主要研究方 向为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 言学 。
江 苏 技 术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第 1 6卷
辑 上 的直 接 宾语 即“ 动作 的 目标 ” 组成 。心理分 析 研 究 的 成
的学术 论 文频频 出现 。
性 理解语 篇本身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篇 之意 , 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形式的关注, 从而提高 学 生阅读及 写作能力 。 关键词 : 批评性 ; 语分析 ; 话 英语语言教学
中 图分 类 号 : 6 24H 1 . G 4 . 3 93 文 献 标 识 码 : ; A 文 章 编 号 : 6 4 82 ( 0 00 — 0 3 0 1 7 ~ 5 2 2 1 )8 0 6 — 4
言 能力 。但 将 批 评 性话 语 分 析 与学 生 英 语 语 篇 能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作者:尹雪蕾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5年第2期尹雪蕾(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云南昆明650500)摘要: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都是对语篇进行的批评性研究。
一些学者认为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是同一个概念,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
因此,这两个术语在语篇研究中经常被交替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初学者对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产生误解。
本文试图分析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的发展过程和特点,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
关键词:语篇;话语;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DOI:10.16083/ki.-1296/G4.2015.02.058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2—0133—02收稿日期:2014—09—21作者简介:尹雪蕾(1989—),女,云南昆明人。
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用学,批评话语分析。
一、引言对语篇进行的批评性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关注的是非文学话语,其中以新闻话语为主要的分析对象。
“批评”是这类研究的核心,从词源学来说,“批评”有分析和评判之意。
[1]对于“语篇”的定义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语篇是书面语,而话语是口头语。
Crystal曾指出,话语是自然发生的口头语言结构,诸如会话、访问、评论等;语篇则指书面语言结构,比如论文、通知、路标等。
但范·戴克则认为语篇是在话语中实现的抽象的理论结构。
韩礼德把语篇定义为任何长度的完整片段,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2]语篇的批评性研究旨在通过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在语篇的批评性研究中,一些学者一直使用术语“批评语言学”,如廖益清、辛斌;也有一些学者,如刘立华、张德禄、刘秀丽等在研究中交替使用“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
我们也发现,随着语篇批评性研究的发展,一些学者,如王晋军、纪卫宁、李桔元等逐渐地倾向于使用“批评话语分析”来代替“批评语言学”。
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篇中的应用_意识形态
谈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篇中的应用_意识形态论文导读::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
本文阐述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和在实际语篇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新闻语篇,批评性语篇分析,意识形态1 概述批评性语篇分析(批评语言学、批评性语言研究、语言学批评)这一概念首先是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人首先提出的。
批评性话语分析认为,语言并非仅仅是一种客观的传播媒介,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倡导对语篇,尤其是“公众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人们的“语言意识”意识形态,提高他们对语言运用的鉴赏和批评能力,以便更好地应付当今语言对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而产生的一些问题。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了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大众语篇,如电视、广告、报刊等。
研究的课题包括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教育、就业和法律方面的不平等,最终目的是让人理解和揭示社会的不平等并最终抵制这种不平等。
2 批评性语篇分析的主要分析工具韩礼德认为语言必须满足使用者三个方面的需要,即表达主客观世界的经验、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遣词造句和组织语篇.这就是众所周知的语言的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概念”(ideational)功能,“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语篇”(textual)功能。
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验或经历的表达龙源期刊。
就是说,语言通过这种功能来反映主观和客观世界中所存在的事物和发生的事件。
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的功能。
语篇功能指的是把信息和语言成分组织成为连贯的语篇并把它与语境相联系的功能。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
关于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梳理和评述
王占斌;苑春鸣
【期刊名称】《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7(027)005
【摘要】批评话语分析主要揭示语篇所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从哲学、文学和语言学角度回顾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渊源,探讨了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独特视角,并列举了国内外已经取得的研究成就,指出了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还不够完善,有待于发展.预示了批评话语分析发展的趋向.
【总页数】5页(P60-64)
【作者】王占斌;苑春鸣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300134;天津商业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天津,3001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2
【相关文献】
1.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J], 杜淼;曾洁;
2.二十五年的风雨历程——批评话语分析国内外发展概况评述 [J], 纪卫宁
3.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J], 杜淼;曾洁
4.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J], 朱启慧
5.基于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 [J], 朱启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批评性话语分析
一
、
介 绍
自从 2 O世纪 以来学者转到语 言研究在 各种社 会领域 和语言 已经 吸 收了这个关注作为研究社会 的切人点 ,它 已经成为一个显 著的趋势 。有 些 核 心 期 刊论 文 是 关 于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应 用 到 特 殊 的话 语 ,但 是 这 是 个 新 的发 展 趋 势 在 国际 语 言学 领 域 。批 评 性 话 语 已经 坚 持 把 话 语 看 做 成社会 实践 的有机组成部分 ,强调社会研究更好 的通过话语 分析 。批评 性话语通过分析语言功能和 已经形成 的社会历史背景来调查 意识形态 和 语言 、权力 和意识形态之 间的关 系。同时 ,批评性话语发现 在话语 中的 不同想法包括 等级 观念 ,权力关 系,种族歧视和性别不平等 这些 已经 在 语言 中被标记 和偏见 意识 到的。这个分析通过批评性话语能 表达语言 的 非 客 观性 和特 殊 表 现 。批 评 性 话 语 分 析 在 下面的段落 中 , 批评性话语 的定义 和一些重要 的概念将 会被分 开 介绍 。
一
主义 的理论是被罗杰福勒所影响 。马克思 ,这个学派 的代 表。认为社会 理论应该运行去揭示隐形 的意识形态 ,批评理 论的 目的是 为了去记住容 易忘记 的过去 以至 于去寻求解放和解释解放战争的原 因。这 一方面表 明 批评是为 了揭示社会 的不平等性 ,另一方面是为了改变这个不平等性 。
2 .话语
一
话语在不 同的学科模型有不 同的意思 。语言学把话语 和文本作 为相 同的术语 ,这个前者主要涉及 口语的话语 ,后者主要涉及 书写文本 。社 会学 家和批评分析家是被菲尔克拉夫所影响 的,把话语看作 是特定 阶段 所产生 的陈述并且 紧紧与社会 实践相 联系也 看作为社 会生活 的一部 分。 批评性话语 吸收 了上面 的观点去定义来 自社会实践 的角度 的话语 。根据 批评性话语 ,社会实践是一个社会生活涉及劳动的形式 、身份的认 知和 真实 的呈现 的布局 ,另外 ,它也包括 四种类型 :物质 、社 会 、文化或 者 心理 ,和它是话语在抽象方便 的认知 。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语言学研究的分支,它主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指导,将语言学,认知和社会紧密联系,从认知的角度解释语言与权利,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它打开了语篇分析的新篇章。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权利;意识形态中图分类号:h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094-0220世纪70年代,语言学界研究的热点是乔姆斯基的形式语言学,注重语言的共性,探讨语言的句子层面,认为语言独立于语境存在。
然而随着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话语的研究向社会实践方面发展,注重语言使用的语境,强调语言在构建社会权利关系中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以关注语言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内容的新的研究领域——批评话语分析应运而生。
一、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产生背景话语分析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harris 1952年在languag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discourse analysis的文章中。
到了70年代,得益于理论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计算机语言学的兴起以及言语行为理论和会话含义理论,人们打破了传统语法的束缚,将视角更多的放在语言与语境,社会实践的关系上。
到了80年代,话语分析领域发展处一条新分支,主要研究话语运用的语境包括其社会语境,文化语境,政治语境,即发展为后来的批评话语分析。
二、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及理论基础批评性话语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的分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一门旨在研究和解释社会问题的跨学科语言研究。
而批评语言学强调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语言的研究离不开社会,语言反映与构建社会结构。
批评语言学不仅研究语言的外表,还研究语言的内涵,不仅对语篇的意义感兴趣,还对语篇如何产生这种意义的过程感兴趣。
批评性话语分析受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另外,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和福特的权力话语理论也对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哲学基础。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
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共五则范文)第一篇: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浅析批评性话语分析摘要:话语是社会和文化的构成要素,与其相互影响,相互包含。
话语分析,既是其三者相互作用影响下的产物。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既概念、理论渊源、分析原则及主要方法。
其中主要方法包括:系统功能语法分析、语篇体裁交织性分析和话语历史背景分析。
这三种方法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它们使批评性话语分析成为传统的社会和文化分析的重要补充,使其变为一种社会行动,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分析原则;方法1.引言1.1什么是批评性话语分析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 ics),旨在通过分析语言特征及其生成的社会文化背景挖掘隐含于语言中的意识形态, 进而揭露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批评性话语分析诞生于20 世纪70 年代,英国语言学家Fowler 等在《语言和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中首次提出批评语言学这一概念, 揭开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序幕。
批评性话语分析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不同学者对批评话语分析的诠释不尽相同。
Van Dijk认为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动力和兴趣来自于紧迫的社会问题,他希望通过分析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
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社会不公正、不平等、权势,更意在揭露在这些不公正、不平等和权势的构建和维护过程中话语所起的微妙作用。
Fairclough 认为“批评”的意思就是要揭示人们所不清楚的某些关系,比如语言、权势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Lazar 把批评话语分析理解为对已经“自然化”的事物“去神秘化”的过程。
Cameron指出这种自然化往往是服务于特定利益而违背了他人的利益。
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
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评述杜淼;曾洁【摘要】本文通过分析2005年至2015年8月在北大核心和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的关于批评话语分析(CDA)的144篇学术论文,回顾了国内近十年的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状况,发现国内CDA理论研究发展呈现跨学科的趋势,运用CDA分析具体语篇的应用性研究明显增多,总体表现出研究内涵扩大化、研究方法多元化,研究问题本土化特点。
【期刊名称】《景德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31)004【总页数】5页(P16-20)【关键词】批评话语分析 2005-2015年核心刊文献述评【作者】杜淼;曾洁【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成都61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93.4“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CL),由英国语言学家Fowler等学者在《语言与控制》(1979)中首次提出,是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SFL)为理论依据的社会指向的语篇分析方法(辛斌,2000)。
“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是以 Fairclough的《语言与权力》(1989)一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具有广泛的社会学和哲学理论基础。
国内外学者不断致力于丰富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模式研究,如:Fairclough的话语实践法、Wodak的话语历史法、Van Dijk的社会认知法等等。
“批评话语分析”是对“批评语言学”的继承与发展,CDA继承了CL的“批评”内核,发展了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中介体联系(田海龙,2006),因此本文认为批评语言学属于批评话语分析的阶段性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内语言学界以陈中竺和辛斌为代表的学者开始了对“批评语言学”的研究。
CDA的早期学术论文详细介绍了批评语言学的理论基础、研究工具以及发展历程,并进行了批评语篇实例分析,揭示了语言中的意识形态及其与社会结构和权力控制之间的关系。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
一则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a News Report【摘要】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
本文旨在讨论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概念、方法及其理论框架,并运用该理论框架,即从分类、转换、情态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分析了一则关于以色列对哈马斯袭击事件的新闻报导,揭示了英语大众语篇中某些形式和结构可能具有的意识形态意义。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意识形态Abstract: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t aims to uncover the ideology hidden in the mass media discourse on the basis of Halliday’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es a report from New York Tim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the ideology by employing transitivity, modality and transformation.Key word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 Ideology.一、引言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此概念首先由英国语言学家Roger Fowler和Gunther Kress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发展历程了。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以下简称CDA)被认为是批评语言学最有影响的一个分析,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篇一:批评性话语分析● 杜 婷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是20世纪70年代末期语篇分析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
1979年R.Fowler、B.Hodge、G.Kress和T.Trew出版了《语言与控制》(Language and Control)一书,提出批评语言学的分析方法,旨在通过对大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①在分析方法上,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以M.A.K.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通过观察语言特点和它们生成的历史背景来解释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其主旨是要透过语言形式来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以及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②随着批评性话语分析研究的深入,新闻语篇作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今天,以英语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媒体日益渗透到国际社会的方方面面,英语新闻每天都在影响着世界舆论。
新闻报道从来就不是绝对客观公正的,许多新闻语篇看似客观公正,实则含而不露地表达了各种意识形态意义,对读者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本文从情态、直接和间接引语、转换、词汇等角度,考察和揭示美国新闻报道背后起作用的意识形态,进而揭示美国媒体以及主流社会对中国认识的偏差。
文本分析2011年7月23日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国内外各大媒体对这次铁路交通事故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报道。
美国的主流媒体一直宣称其新闻报道客观公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本文以《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上的一篇报道为文本,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从情态、被动语态、直接和间接引语以及词汇等方面分析报道中所蕴涵的意识形态,从而揭示美国主流媒体对中国认识的偏差以及对中国国际形象的颠覆。
1.情态情态主要表达人际功能,分析新闻报道中的情态可以反映出作者的意识形态。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兼评van Dijk的《话语与语境》和《社会与话语》
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兼评van Dijk的《话语与语境》和《社会与话语》汪徽;张辉【期刊名称】《外语研究》【年(卷),期】2014()3【摘要】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的主流研究长期以来忽略了认知在话语产出和理解中的作用,这成为CDA的局限性之一。
van Dijk于2008年和2009年出版了两本专著,从社会认知的视角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多学科的话语理论,强调社会认知在话语和社会之间的媒介作用,对批评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和其他相关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van Dijk和其他学者的努力,很多研究者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认知在CDA中的重要性,主张CDA与认知语言学的合流,由此产生了批评认知语言学这一新的交叉学科。
本文在简要述评这两本专著的基础上,分析批评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路径,总结这一领域的进展,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总页数】7页(P13-19)【关键词】van;Dijk;批评话语分析;社会认知视角;批评认知语言学【作者】汪徽;张辉【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30【相关文献】1.认知语言学研究新进展:隐喻研究的情景化和话语化——兼评《对空间的再审视:建筑师评议建筑空间的比喻性话语》 [J], 何爱晶;黄雁鸿2.批评话语分析中“话语(discourse)”概念的再考察——以Fairclough、van Dijk、Wodak学说为中心 [J], 秦石美3.van Dijk语境模型中的意识形态话语分析多维思考 [J], 范文卿4.国防话语的最新研究现状:兼评《多模态国防话语的认知批评研究》 [J], 王永祥5.略论Van Dijk语境模式论对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支持 [J], 张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商务英语谈判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商务英语谈判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一、本文概述《商务英语谈判的批评性话语分析》这篇文章旨在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的视角,深入探讨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言使用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研究方法,它强调话语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并试图揭示语言使用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以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
在商务英语谈判的背景下,批评性话语分析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谈判过程中的语言策略、互动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谈判的结果。
本文将重点关注谈判中的话语构建、权力动态和意识形态表达,并试图揭示这些元素如何共同塑造谈判的走向和结果。
通过批评性话语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理解商务英语谈判的本质和复杂性,同时也能够为商务实践者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帮助他们在谈判中更有效地运用语言策略,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二、商务英语谈判中的语言特点商务英语谈判作为一种特殊语境下的交际活动,其语言使用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具有高度的专业性。
谈判者通常使用特定的术语和行话,这些术语和行话反映了商业活动的特点和规律。
这些专业术语的准确使用有助于确保谈判双方能够准确、高效地传达信息,避免因语言误解而导致的谈判僵局。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强调礼貌和尊重。
在谈判过程中,谈判者通常会使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以避免直接冲突和尴尬。
这种礼貌和尊重的语言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谈判双方的信任和合作关系,为谈判的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氛围。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还具有策略性和灵活性。
谈判者需要根据谈判的进展和对手的反应,灵活调整自己的语言策略。
他们可能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如隐喻、比喻等,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同时,他们还会通过语言的节奏、语调和停顿等手段,来控制谈判的节奏和氛围,以达到最佳的谈判效果。
商务英语谈判的语言还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谈判者需要确保自己所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避免因语言模糊或歧义而导致的误解和纠纷。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一、本文概述新闻,作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媒介,不仅仅是传递事实的工具,更是塑造公众认知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
在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新闻语篇的选择、编写、发布等各个环节都可能受到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从而呈现出特定的意识形态色彩。
因此,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成为了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批评语言学,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旨在通过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语言与社会、文化、权力等因素的关系,以及语言在塑造人的社会身份和意识形态中的作用。
批评话语分析,作为批评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分类、及物性、情态等角度对语言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语言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
本文运用批评语言学理论,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新闻报道所隐含的意识形态意义。
我们选取典型的新闻语料,从分类、及物性、情态等角度进行深入剖析,以揭示新闻报道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运用,来塑造公众的认知和意识形态。
我们也注意到,新闻语篇作为社会行为力量,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也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在进行分析时,我们也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对新闻语篇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希望能够引导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新闻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提高公众对新闻媒体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更加全面、客观、理性的态度看待新闻报道。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是批评语言学在话语分析领域的具体应用,它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理论框架,深入探索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力量,能够构建、维持和改变社会关系。
因此,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语言在塑造人的社会身份、传递权力关系以及构建意识形态中的重要作用。
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中,分类(classification)、及物性(transitivity)和情态(modality)等概念被赋予了新的视角和深度。
批评性话语
04
参考文献
Please add the title 域下美国总统形象构建的话语策略研究——基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就职演讲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1):124-129. [2]戴炜华高军.批评语篇分析.理论评述和实例分析[J].外国语,2002(6).
目录
COMPANY
01
研究方向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02
研究对象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03
研究意义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04
参考文献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01
研究方向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批评性话语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也 叫做批评语言学(critical linguistics)。它通过分析大众语篇, 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和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揭示语言使用、意识形态和 权势之间的关系。运用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从例如人称代词、 情态和语篇等方面去分析一篇语料。
02
研究对象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研究对象
特朗普就职演讲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政治性语篇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单击此处添加内容文字
03
研究意义
Please add the title here
研究意义
《2024年《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范文
《《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篇一《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_多模态视角概述》(节选)翻译实践报告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视角概述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一、引言批评话语分析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对于理解语言在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中的运用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多模态交际的普及,多模态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日益受到关注。
本报告旨在通过节选《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视角概述》一书的翻译实践,探讨多模态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二、翻译任务背景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是《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视角概述》一书的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以及实际案例分析。
源文本语言严谨,内容丰富,涉及多模态话语的多个层面。
三、多模态视角下的批评话语分析1. 理论框架在多模态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不仅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和内容,还关注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符号在交际中的作用。
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揭示话语背后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背景。
2. 翻译重点与难点在翻译过程中,需注意将多模态理论框架与中文表达习惯相结合,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同时,要处理好不同模态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交互作用,使译文在传达原意的同时,保持原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四、翻译策略与方法1. 词汇翻译针对专业术语的翻译,采用意译与直译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术语的准确性。
对于一些文化负载词,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并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进行传达。
2. 句法结构处理在处理长句和复杂句时,采用分句、断句等翻译技巧,使译文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同时,注意保持原文的逻辑关系和语义连贯性。
3. 多模态元素的翻译对于图像、声音等非语言元素的翻译,需关注其与文本的互动关系,以及在特定文化语境中的解读。
在传达这些元素时,应尽量保持其原有的信息和意义。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翻译实践报告通过节选《如何进行批评话语分析:多模态视角概述》一书的翻译过程,探讨了多模态视角下批评话语分析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
批评语言学与批评话语分析之比较摘要:批评语言学和批评话语分析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兴起的语言研究方法,旨在分析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语言在社会、文化演变中的作用等。
由于两种分析方法有着相同的哲学和语言学基础,因此,在国内外的研究中常常把他们等同起来,认为两个术语可以互换使用。
事实上,两者虽然都是采取了“批评”的分析方法,但分析的视角并非完全相同。
批评话语分析是批评语言学的发展和完善。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阐释其异同及各自的分析特点。
对此深刻理解将有利于使其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的话语分析和外语教学中。
关键词:批评语言学;批评话语分析;对比分析一、批评语言学批评语言学是Fowler等在1979年出版的《语言与控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旨在通过对公众语篇的分析来揭示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及其对语篇的影响以及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
其代表人物是Fowler,Kress和Hodge等。
批评语言学形成的主要动因是对西方主流语言学和早期社会语言学的批判。
以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和乔姆斯基的心灵主义为代表的语言学思想流派占据着20世纪语言学研究的主导地位。
这种思想认为语言是一个中立的、固定不变的、并且与社会分离的抽象系统。
在这种思想支配下,主流语言学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索绪尔的“语言”和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上,对他们区分出的“言语”和“语言运用”则不屑一顾。
批评语言学完全打破了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将语言研究与其社会功能联系起来,使语言研究由静态走向动态。
批评语言学把语言视为一个供选择的系统,认为任何语言形式的选择都受社会条件的制约,并具有意义。
意义不是事先由系统内部的相互关系来确定的某种实体或关系,而是认知主体主动建构的结果。
批评语言学在对主流语言学提出挑战的同时,还对以Labov为代表的早期社会语言学提出批评。
Labov对语言变异的研究第一次把语言运用和社会因素联系起来,开创了语言研究的新领域。
但是,批评语言学认为,这种联系仅是一种简单的伴随关系,语言变体在Labov的研究中仅是表明言者的社会地位而已,并没有表明语言对社会的作用。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为例
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
为例
王雅楠
【期刊名称】《海外英语》
【年(卷),期】2014(000)015
【摘要】该文以批评话语分析为视角,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Fairclough的话语分析三维度分析法作为理论框架,从分类、及物性、情态、转换、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等方面,对《经济学人》关于2013年初中国部分地区的雾霾天
气的新闻报道进行分析,以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总页数】2页(P241-242)
【作者】王雅楠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经济学人》的一篇报道为例 [J], 王雅楠
2.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 [J], 杨丽琴
3.美国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为例 [J], 杜婷
4.美国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为例 [J], 杜婷
5.英语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以一篇新闻报道为例 [J], 杨丽琴; 王玲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6卷第8期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NGSU TEACH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o l.16,No.8 Aug.,20102010年8月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是西欧语言学界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语言学思潮,其源头为批评性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新兴分支。
它将语言的形式、语言的生产、语言的消费与社会权势结构联系起来,揭示话语的政治性并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从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和传播学的角度揭示意识形态对语篇的影响,语篇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二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1]。
批评性话语分析坚持语言学为主体,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把语言看作是社会符号的观点,集中分析语篇中语言是如何反映权力关系。
它不仅研究语言是什么,而且研究语言为什么是这样;不仅对话语的意义感兴趣,而且对话语如何产生这种意义感兴趣。
[2]。
它旨在透过表面的语言形式,揭露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影响,话语对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以及两者是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势关系,又是如何为之服务的,增强人们批评语言意识,以便更好地应付语言对当今社会生活越来越广泛的介入。
批评性语言学家认为,不应该把语言看作是一种人们生成的简单的社会符号和客观的传播媒介,而应进一步挖掘和分析语言与社会、语言与意识形态和权利之间的关系,培养人们的“语言意识”,提高人们对于语篇进行批评性鉴赏的能力,以便应对由于语言日渐渗入人们的社会生活而引起的问题。
目前英语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而英语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语法知识及应用技能,还要学习英语的学习策略与跨文化交际知识,同时,培养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最终适应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要求。
但是中国大学生英语教育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差[3]。
鉴于这种情况,近年来,外语教学研究已从“如何教”向“如何学”转移。
研究者认为,培养学生英语语篇学习能力十分重要,它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能力。
但将批评性话语分析与学生英语语篇能力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见,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侧重语篇的结构信息及隐性权力意识关系,不仅能使学生批判性地阅读语篇,了解语篇的结构,也能让学生识别该语篇的文化特征及目的所在,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大有裨益。
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杨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摘要: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语言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权力及意识形态。
而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专注于教授学生英语语法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字面理解层次达到批判性理解语篇本身。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篇之意,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英语语言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522(2010)08-0063-04收稿日期:2010-06-20作者简介:杨峥(1979-),女,江苏常州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64第16卷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一、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及动态批评性语言学一直稳健地向前发展着,研究和实践的队伍日益壮大。
国内语言学界从2004年开始兴起了一股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热潮。
介绍西方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动态,阐述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的成果,阐释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学术论文频频出现。
英汉语篇的批评性对比分析日益得到重视。
在重视英语语料的同时,汉语语料的本土化研究初步得到加强。
辛斌等学者正在从事的英汉语篇批评性对比研究反映了批评话语分析研究在国内的这一新特点、新趋势。
一些学者(如张迈曾、徐涛、项蕴华、田海龙等)不满足对英语语料的分析利用,正开展对现代汉语篇章的批评性分析研究。
这些学者的研究将带动和激励其他人一起在这方面做出贡献。
二、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大众语篇,来揭示语篇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其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
正如Fowler(1979)[4]等指出,“在对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时,应特别注意考察及物性、情态、转换、分类和连贯性等蕴涵的意识形态意义”[5]。
(一)及物性及物性体现了语言的概念功能。
Halliday认为,及物性是人们用语言描述现实的基石[6]。
它把人们的所作所为、所见所闻描述成各种不同的过程,并指明各种过程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
过程主要分为6种: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7]。
Fairclough指出,“选择哪类过程来表达一个在现实世界中真正发生的过程具有重要的文化、政治和意识形态意义。
”[8]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一个动态过程,一个逻辑主语“动作者”和逻辑上的直接宾语即“动作的目标”组成。
心理过程表示诸如感觉、反映和认知等心理活动。
它涉及到两个参与者,即“感觉者”和被感知的“现象”。
关系过程是表示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可以分为“归属”和“识别”。
前者指某个事物具有什么样的属性或者属于什么样的类型,后者表示两个事物的认同。
言语过程是通过说话交流信息的过程。
这类过程主要涉及“讲话者”、“受话者”和“讲话内容”。
行为过程是指如呼吸、微笑、哭泣、做梦、瞪眼之类的人类典型的生理和心理过程,一般只有一个“行为者”。
存在过程是表示某物存在或有某事发生的过程。
这类过程必须有一个参加者,即“存在物”。
用于存在过程的动词一般有be、exist、arise、occur等。
所以结合参与者与其情景成分分析大众语篇中的句子,可以揭示语篇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二)情态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
情态所标记的是说话人对命题的态度:认知性态度、评价性态度。
认知性态度指真实、信念、可能性和确定性等;评价性态度指合意性、偏好、意图和操纵等。
在新闻语篇中,说话者常常利用情态手段传递其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政治意图。
Halliday指出,考察语篇的情态功能有两个目的:一是弄清说话者对话语命题真实性所承担责任的程度和对未来行为做出的承诺和承担的义务;二是了解说话者对听话者和情景成分的态度,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和权利关系等。
[6]在英语里,除了情态动词、情态形容词和情态副词之外,人称代词、实义动词、时态、直接间接引语等都可以表达情态意义。
情态形式的运用可以反映人的同等关系或权势关系[9]。
同等关系指的是由于共同经验或相同成员资格而产生的一种感情,如工人与工人、雇员与雇员构成的同等关系。
权势关系反映人的社会地位,含有高低上下之意,如军官与士兵、老板与雇员构成了权势关系。
在语言表现上,同等关系中双方必然会选用礼貌的语言,否则会影响交际的进行。
而权势关系中,其中一个人的语言反映了在权势上高于或低于另一个人的原则,如果高低上下关系一旦错位,低者就会被认为有失礼貌或不够尊重高者。
第8期杨峥:批评性话语分析与语言教学65(三)转换英语语篇中的转换主要指名物化(Nominali-za-tion)和被动化(Passivization)的运用。
它们在特定场合具有物化社会历史现象作用,即把事物短暂的历史状态表述为永久的自然状态。
“转换”一词来自生成转换语法,但其含义在此有所不同。
Fowler指出,在生成转换语法中,它仅指两种语法结构之间的变化关系,但在批评语言学里这种关系必须从话语的性质、语境和目的等方面加以理解。
[4]另外,Trew说过,“转换”有时也指语篇中意识形态的变化过程。
[4]考察英语语篇中的转换,特别需要注意名物化和被动化的运用。
名物化指说话者本来可以用动词结构或句子表达某个意思,但却选择了名词短语。
它有两种方式:一是添加适当的派生词缀把其他词类的词转换成名词,二是用名词短语代替动词结构或句子。
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替代动词性结构能有效削弱整个语篇的动作感。
名物化通过删除情态成分、模糊时间概念和掩饰过程的参加者及因果关系等,创造一种非人格化的效果。
语篇中的被动结构具有与名物化相似的功能,它为掩饰因果关系和行为者提供了方便[10]。
三、批评性话语分析在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权势关系日益通过语言起作用,话语实践日益成为干涉与控制的目标,批评话语分析意识成为获得有效公民权和民主资格的前提条件[8]。
学校教育,特别是语言教育,是培养批评话语分析意识的主要途径。
在学校教育中应大力培养学生的批评话语分析意识,采用批评教学法。
根据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语言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且表现出不同的文化、权力及意识形态。
而英语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不仅专注于教授学生英语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通过字面理解层次达到批判性理解语篇本身。
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语篇之意,还能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形式的关注,从而提高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
根据该理论,为了充分理解语篇意义本身,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除了必要的单词、搭配及语法点的学习外,还应该特别学习语篇形式与内容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自主学习语篇时,要注意语法形式是如何服务于内容的。
特别是要清楚使用某种语法形式是作者的一种选择,不同的选择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内容,所以要特别注意及物性、情态、转换在语篇中的使用。
语言学习者在学习一种语言时,不仅要学习新的语音、单词、句法,还要学习掌握语篇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学习策略能力和交往能力。
传统教学重前者轻后者,而批判性话语分析为分析语篇质量如意识形态和象征意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
Fairclough在他的The Appropriacy of“Appro-”priateness”一文中对英国现行语言教育政策背后隐藏的重要概念“得体性”提出了质疑与批评,认为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是对社会语言变体的误导性描述,它混淆了社会语言现实与意识形态。
“得体性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与语言政治中某一特定的派别相联系,是语言社区中不同群体之间为争夺社会语言秩序的盟主权而进行的斗争,是规定主义(prescriptivism)的现代翻版”。
[11]“得体性”在理论上支持了在学校推广标准英语而同时又声称尊重其他方言的普遍做法,而这种做法把标准英语与其他英语方言视为使用条件不同的英语变体,实际上是将不平等打扮成多样化。
对标准英语问题,批评话语分析的态度是,学校可以为了语用的原因教学标准英语,但应向学生说明关于标准英语的不同观点,并向学生说明所谓的语言“得体性”本质是什么。
关于如何培养批评话语分析意识的另一本专著是Clark和Ivanic合写的The Politics of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