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绪论》课件

更好地认识其在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04 无机化学实验基础
实验目的与要求
掌握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 法和技能。
了解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 实验方法。
培养实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培养实验素养和科学精
神。
实验安全与防护
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安全 。
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如实验服、护目镜、手套等。
熟悉常见危险品和危险源,掌握应急 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与试剂
熟悉实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掌握实验器材的清洗、保养和维修方法,确保实验器材的完好和准确。
注意试剂的储存和使用,避免试剂的浪费和污染。
05 无机化学的学习方法与建 议
学习无机化学的方法
01
02
03
04
掌握基础知识
通过分析分子结构可以预测物 质的溶解度、熔点、沸点等性 质。
酸碱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通过质子的转移实现。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是许多化学反应的重要类型,如燃烧和电池反应。
酸碱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理解无机化学中许多反应机制的基础。
03 无机化学的分类与应用
单质与化合物
详细描述
根据性质,无机化合物可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根据组成,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单质、二元化合物、三元或 多元化合物等;根据结构,无机化合物可分为分子晶体、原子晶体、离子晶体等。这些分类有助于理解和研究无 机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
无机化合物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广泛。
详细描述
在生产中,无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医药、环保等领域。例如,化肥、农 药、建筑材料、冶金、电子工业、新能源等领域都离不开无机化合物的支持。在生活中 ,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无机化合物,如水、食盐、氧气等。了解无机化合物的应用有助于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

培养科学素养
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包 括观察、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可 以发现新的科学问题,推动无机化学 领域的发展。
实验安全须知
遵守实验室规则
学生应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 不得擅自进行实验。
注意化学品安全
学生应了解所使用的化学品性质,掌握正确的储 存和使用方法,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半金属的通性
半金属元素通常具有一些金属和非金属的特性,如硅和锗的导电性 类似于金属,而锡和锑的延展性和光泽类似于非金属。
半金属的化学性质
半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其价态,既可以表现出一定的氧化性, 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的还原性。
05 无机物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洁用品
许多清洁用品,如肥皂、洗涤剂和漂白剂,都是无机物的 应用,它们能够有效地清洁和去除污渍。
分子结构
01
02
03
分子轨道
分子中的电子在分子轨道 上运动,形成分子的电子 结构和化学键。
分子几何构型
分子中原子之间的相对位 置决定了分子的几何构型, 如直线、平面、四面体等。
分子极性
分子中正负电荷分布不均 导致分子具有极性,影响 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 成共价键,决定了分子的 稳定性。
科学仪器
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各种精密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等, 其关键部件都离不开无机材料。
06 实验与实践
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与意义
培养实验技能
通过无机化学实验,学生可以掌握基 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动手能力。
加深理论理解
实验是检验理论知识的最好方式,通 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无机 化学的理论知识。
《大学无机化学》PPT课件

•不能参与成键的、已配对的电子称为孤对电子,孤 对电子占据的轨道不能参与成键,这样的轨道称为 非键轨道
示例 (1)
NH3 • HNH=10728’ • 成键电子对数:3 •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 HOH=10430’ • 成键电子对数:2 • 孤对电子数目:2
示例 (2)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共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 斯(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 为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 合。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 价键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 理论,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 斯结构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 电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 提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 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类型
• 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示例 (1)
NH3 • HNH=10728’ • 成键电子对数:3 •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 HOH=10430’ • 成键电子对数:2 • 孤对电子数目:2
示例 (2)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共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 斯(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 为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 合。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 价键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 理论,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 斯结构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 电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 提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子 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共价键类型
• 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无机化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用表 格表达的具体形式,它反映元 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 相互联系的规律。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 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主要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 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 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 元素除外;最低负化合价递增 (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 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 故从ⅣA族开始。元素最高价的 绝对值与最低价的绝对值的和为8。
THANKS
感谢观看
酸碱指示剂
用于指示酸碱反应终点的 试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及应用
沉淀溶解平衡
应用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 的溶解与沉淀达到动态平衡。
通过控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可实现 难溶电解质的分离、提纯和制备。
溶度积常数(Ksp)
表示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 解平衡时,各离子浓度幂的乘积,是 衡量难溶电解质溶解度的重要参数。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 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 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 减,非金属性递增;同一族中, 由上而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 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 减。
0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离子键形成及特点
离子键的形成
通过原子间电子转移形成正、负离子,由静电作用相互吸引。
离子键的特点
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在水溶液中易离 解。
03
波尔模型
电子只能在一些特定的轨道上运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离核的远
无机化学课件

无机化学课件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 无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无机化学概述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 学。
无机化学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元素、单质、无机化合物等;无机物质 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无机化学反应多变,机理复杂。
金属材料
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合 金化等改性处理,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3
纳米材料
无机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矿化
01
无机化学在生物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骨骼、牙齿的形
成与修复等。
药物载体
02
利用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
如铍、镁、钙等,具有较 强的还原性,与水反应较 碱金属缓和。
过渡金属
如铁、钴、镍等,具有多 种化合价,常形成配合物 ,催化性能良好。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卤素
如氟、氯、溴等,具有强烈的氧 化性,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次卤酸。
氧族元素
如氧、硫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常 形成氧化物、酸等。
氮族元素
如氮、磷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和配 位能力,常形成铵盐、硝酸盐等。
原子结构模型
03
汤姆生模型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 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卢瑟福模型
波尔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目录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 无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01
无机化学概述
无机化学的定义与特点
01
02
定义
特点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和应用的科 学。
无机化学研究范围广泛,包括元素、单质、无机化合物等;无机物质 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无机化学反应多变,机理复杂。
金属材料
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合 金化等改性处理,提高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3
纳米材料
无机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方面具有 独特优势,为纳米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生物医药领域
生物矿化
01
无机化学在生物矿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如骨骼、牙齿的形
成与修复等。
药物载体
02
利用无机纳米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可以提高药物的靶向性和生
如铍、镁、钙等,具有较 强的还原性,与水反应较 碱金属缓和。
过渡金属
如铁、钴、镍等,具有多 种化合价,常形成配合物 ,催化性能良好。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卤素
如氟、氯、溴等,具有强烈的氧 化性,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
次卤酸。
氧族元素
如氧、硫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常 形成氧化物、酸等。
氮族元素
如氮、磷等,具有多种氧化态和配 位能力,常形成铵盐、硝酸盐等。
原子结构模型
03
汤姆生模型
19世纪末,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 子,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
卢瑟福模型
波尔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 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共价键的极性与成键原子的电负性有关,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有 关,影响分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 和物质的性质。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024/1/29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和延展性。
现代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固体化学、配 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分支学科的发展
5
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1
工业生产
无机物是许多重要工 业原料,如金属、非 金属、酸碱等
02
农业生产
化肥、农药等无机化 工产品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
03
医疗卫生
许多药物、消毒剂、 抗菌剂等都是无机物 或其衍生物
04
日常生活
食盐、洗涤剂、化妆 品等无机化工产品广 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无机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2024/1/29
4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无机化学
炼金术、制陶、冶金等实 践经验的积累
2024/1/29
近代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原子 分子理论的建立、化学键 理论的提出等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分子间力与氢键
分子间存在范德华力、氢键等相互作用力,影响分子的聚集状态 和物质的性质。
1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024/1/29
金属键的形成
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金属键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金属晶体的结构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紧密堆积,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良好的导 电、导热和延展性。
现代无机化学
量子化学、固体化学、配 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等 分支学科的发展
5
无机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
01
工业生产
无机物是许多重要工 业原料,如金属、非 金属、酸碱等
02
农业生产
化肥、农药等无机化 工产品对农业生产至 关重要
03
医疗卫生
许多药物、消毒剂、 抗菌剂等都是无机物 或其衍生物
04
日常生活
食盐、洗涤剂、化妆 品等无机化工产品广 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3
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
无机物的组成、结构、性质 无机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规律 无机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变化规律
2024/1/29
4
无机化学的发展历史
01
02
03
古代无机化学
炼金术、制陶、冶金等实 践经验的积累
2024/1/29
近代无机化学
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原子 分子理论的建立、化学键 理论的提出等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无机化学讲义课件

酸碱反应的平衡与移动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研究酸碱反应的平衡状 态和移动方向
酸碱反应是化学中常见 的一类反应,通过研究 酸碱反应的平衡状态和 移动方向,可以深入了 解酸碱的性质和作用机 制。同时,酸碱反应在 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也有广泛应用。
酸碱指示剂和滴定分析 法
酸碱指示剂用于指示溶 液的酸碱性,滴定分析 法则是一种测定物质浓 度的分析方法。通过这 些手段,可以精确测定 酸碱反应的程度和物质 含量。
05
无机化学实验技术
实验基本操作与安全
实验基本操作
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如称量 、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等, 是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基础。
实验安全
了解实验室安全知识,掌握实验 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及应对措 施,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实验设计
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合理设计实验 方案,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 骤的安排等。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无机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为人类提 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推动了能源、环境、材料科学等 领域的进步。例如,在能源领域,通过研究太阳能、风 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转化和利用,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和环 境污染问题;在环境领域,无机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 和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在材料科学领域,通 过研究新型无机材料的合成和性质,可以推动材料科学 的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
详细描述
氧化数是描述元素在化合物中氧化态的数值,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是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色。通过这 些概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分类氧化还原反应。
04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与性质
单质与氧化物
《无机化学》课件

酸碱反应与沉淀反应
总结词
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是无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类型,需要掌握其 基本原理和规律。
酸碱反应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反应的规律和特点,如强酸制备弱酸 、水解反应等。
沉淀反应
研究沉淀的形成和溶解,了解沉淀的生成、转化和溶解等基本规律 。
氧化还原反应与配位反应
总结词
01
氧化还原反应和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反应是无机化学中的重要反应类型,需要
酸碱反应与离子平衡
酸碱反应
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
酸碱指示剂
离子平衡
溶液中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平衡状态 ,如水的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 。
用于指示溶液酸碱度的指示剂,如酚 酞、甲基橙等。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
电子转移的反应,包括氧化和还 原两个过程。
原电池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由 正负极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存储材料,为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
详细描述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无机化学在环保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大气、水体和土 壤的污染控制与治理,以及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方面。通过研究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可以开发出高 效、低成本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案,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总结词
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及药物设计与 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面。
详细描述
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具有重要意义。无机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主要涉 及药物设计与合成、生物成像技术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方 面。通过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和反应机制,可以 开发出高效、低毒的药物和生物医用材料,为疾病诊断 和治疗提供新的手段和途径。同时,无机化学在生物成 像技术方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荧光探针、磁共 振成像等,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分子结构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化学键?
2Na (s) + Cl2 (g) == 2NaCl (s) Color Stat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银灰色 固体 极强 极强
黄绿色 气体 极弱 极弱
Elective
无色 晶体 极弱,熔融导电 熔融下反应逆转
钠(a) 、氯化 钠(b)的电导 率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3杂化 (1)
由一个 ns 轨道和三个 n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3杂化, 所形成的四个杂化轨道称为sp3 杂化轨道。sp3杂化轨 道的特点是每个杂化轨道中含有1/4的 s 轨道和 3/4的 p 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呈正四面 体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3杂化 (2)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理论的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斯 (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为 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合。 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价键 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理论, 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斯结构 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电 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提 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1)
NH3 ∠HNH=107°28’ 成键电子对数:3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HOH=104°30’ 成键电子对数:2 孤对电子数目:2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2)
化学与化工学院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参加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 成键轨道夹角 分子空间 构型 实例 中心原子 CH4, SiCl4 C, Si BF3, BCl3 B BeCl2, HgCl2 Be, Hg NH3, PH3 N, P H2O, H2S O, S 等性杂化 sp3 s+3p 4 109°28’ sp2 s+2p 3 120 sp s+p 2 180 不等性杂化 sp3 s+3p 4 90<θ< 109°28’
化学与化工学院
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化合物是 A. BeCl2 B. CH4 C. NH3 D. BF3 对共价键方向性的最佳解释是 A. 键角是一定的 B. 电子要配对 C. 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 D. 泡利原理
化学与化工学院
氧分子的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 电子配对,没有未成对电子,反磁性 氧的顺磁性实验 顺磁性:受到外磁场的吸引 来源:由电子自旋引起 唯自旋公式 µ= n(n + 2) 实验测得:
化学与化工学院
氢分子形成过程的能量曲线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价键理论
基本要点 两个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式相反的成单(未成 对)电子可以结合(配对)形成共价键。 只有同号轨道间才能实现有效的重叠,成键的 原子轨道重叠越多,两核间电子出现的概率密 度就越大,体系能量降低越多,形成的共价键 就越牢固。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共价键的形 成将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进行,这就 是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成键电子对数:4 键长:1.110Å BF3
∠FBF=120°
成键电子对数:2 键长:1.252Å CH3Cl
∠HCH=120° ∠HCCl=108°10’
成键电子对数:3 键长:1.626Å
成键电子对数:4 键长:C-H=1.110Å
C-Cl=1.788Å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不等性sp 不等性sp3杂化
化学与化工学院
n=2 µ=2.82 B.M. µ(O2) = 2.82 B.M.
分子轨道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MO理论:1928年美国莫利肯(R.S. Mulliken)和德 国洪特(F.Hund)等首先提出;加拿大赫兹伯格(G. Herzberg)和英国伦纳德-琼斯(J.E. Lennard-Jones) 用于解决化学键问题,奠定了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分子轨道法的基础。1931年德国休克尔(E.Huckel) 用于讨论共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获得成功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化学与化工学院
有效重叠
px x x
+
+
+
+ +
+
z
化学与化工学院
负重叠和零重叠
+ + px x x
-
+
+ +
z
+
+
+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的特性
饱和性:一个原子含有几个未成对电子, 通常就能与其他原子的几个自旋相反的未 成对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也就是说,一 个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不是任意的, 一般受未成对电子数目的限制,包括原有 的和激发而成的,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 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 子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参数 (1)
用来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叫键参数。对共价 型分子,键参数通常指键能、键长、键角、键级 以及键的极性等。这些物理量是确定分子形状和 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又称为分子结构参数。 键长 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叫键长或键距。 是共价键的重要性质,可用X射线、分子光谱实验 测知。 H-F H-Cl H-Br H-I 键长增加,结合力减弱,热稳定性减小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能计算 (p.169 Ex.2)
由N2和H2每生成1mol NH3放热46kJ,而每 生成1mol NH2-NH2却吸热96kJ, 已知H-H键 能为435kJ·mol-1, N≡N键能为941kJ·mol-1。 求(1)N-H的键能;(2) N-N的键能。 (1)N-H (2) N-N 解:(1) N2+H2=2NH3 ∆rHmθ= -92kJ·mol-1 N+N=N2 ∆rHmθ=-E(N≡N)= -941kJ·mol-1 +) 6H=3H2 ∆rHmθ=-3E(H-H)= -1305kJ·mol-1 2N+6H=2NH3 ∆rHmθ= -2338kJ·mol-1 ∴ E(N-H)= 2338/6=390kJ·mol-1
在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几个原子 轨道在成键时,可以互相叠加重组,形成相同数目 能量不完全相等、空间分布不完全对称的新轨道的 过程成为不等性杂化,所产生的新轨道叫不等性杂 化轨道。 能够进行不等性杂化的原子:杂化后轨道中已拥 有成对电子的原子--N, P, O, S 不能参与成键的、已配对的电子称为孤对电子, 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不能参与成键,这样的轨道称 为非键轨道
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
2H2 + O2 = 2H2O
化学键是指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 相互吸引力。 基本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配位键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定义: 原子间靠共享电子对使原子结合起来的化 学键称为共价键 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的分类 分子型共价化合物 H2O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VB理论,电子配对理论 :1927年德国海特勒(W. Heitler) 和伦敦(F.W.London )应用量子力学建立和求解氢分子薛 定谔方程:氢分子中每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化学键, 只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1931年美国鲍林(L. Pauling)和德国斯莱特(J.C. Slater) : 推广到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现代价键理论( VB理论)
由一个 ns 轨道和一个 n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杂化, 所形成的轨道称为sp杂化轨道,每一个sp 杂化轨道 中含有1/2的s和p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 180°,呈直线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杂化 (2) sp杂化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CH4
∠HCH=109°28’
BeH2
∠HBeH=180°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类型
σ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重叠形成的键 π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肩并肩″ 形成的键 定域键 电子云主要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化 学键,如普通σ键和π键 离域键 由若干个电子形成的电子云运动在多个原子 键所形成的化学键,如苯中的离域π键
化学与化工学院
∆rHmθ= 96kJ·mol-1 2N=N2 ∆rHmθ=-E(N≡N)= -941kJ·mol-1 +) 4H=2H2 ∆rHmθ=-2E(H-H)= -870kJ·mol-1 2N+4H=NH2-NH2 ∆rHmθ= -1715kJ·mol-1 ∴ E(N-H)= 1715-4×390= 155 kJ·mol-1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参数 (2)
键能 在标准状态和298K下,破裂1mol键所需要能量的 平均值,用 E 表示,单位kJ⋅mol-1。 解离能 在100kPa和298K的标准条件下,1mol理想气态分 子AB解离成理想气态原子A和B的反应释放或吸 收的能量叫AB的解离能,用 D 表示。E=D 多原子分子ABn: D=ΣEi/n DH-OH= 499 kJ·mol-1 H2O(g) → H(g) + OH(g) OH(g) → H(g) + O(g) DH-O= 429 kJ·mol-1 H2O分子中,两个O-H解离能的平均值为 D平均=1/2(499+429) = 464 kJ·mol-1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什么是化学键? 什么是化学键?
2Na (s) + Cl2 (g) == 2NaCl (s) Color Stat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银灰色 固体 极强 极强
黄绿色 气体 极弱 极弱
Elective
无色 晶体 极弱,熔融导电 熔融下反应逆转
钠(a) 、氯化 钠(b)的电导 率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3杂化 (1)
由一个 ns 轨道和三个 n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3杂化, 所形成的四个杂化轨道称为sp3 杂化轨道。sp3杂化轨 道的特点是每个杂化轨道中含有1/4的 s 轨道和 3/4的 p 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109°28′,呈正四面 体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3杂化 (2)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理论的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发展
共价键理论(经典Lewis学说): 1916年,美国路易斯 (G.W. Lewis) 提出两原子各提供1个或2个电子作为 两原子共有,使每个原子都具有8电子的稳定结构, 共有电子与两原子核相互吸引而使两原子相互结合。 这种原子间的结合称为共价键。1923年出版“价键 和原子、分子的结构”,系统阐述了他的价键理论, 并提出了描述这种共价结合的图示法(路易斯结构 式)。被称为八隅说。 1919年美国朗缪尔(I. Langmuir):一种原子间共用电 子对可以不是来自两原子,而是由一个原子单独提 供的(路易斯-朗缪尔理论)。 作为化学键的经典电子理论,电价理论和共价键理 论在化学键理论发展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1)
NH3 ∠HNH=107°28’ 成键电子对数:3 孤对电子数目:1 H2O ∠HOH=104°30’ 成键电子对数:2 孤对电子数目:2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2)
化学与化工学院
总结
杂化轨道 类型 参加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 成键轨道夹角 分子空间 构型 实例 中心原子 CH4, SiCl4 C, Si BF3, BCl3 B BeCl2, HgCl2 Be, Hg NH3, PH3 N, P H2O, H2S O, S 等性杂化 sp3 s+3p 4 109°28’ sp2 s+2p 3 120 sp s+p 2 180 不等性杂化 sp3 s+3p 4 90<θ< 109°28’
化学与化工学院
选择题
下列分子中键角最大的化合物是 A. BeCl2 B. CH4 C. NH3 D. BF3 对共价键方向性的最佳解释是 A. 键角是一定的 B. 电子要配对 C. 原子轨道的最大重叠 D. 泡利原理
化学与化工学院
氧分子的结构
杂化轨道理论和价键理论 电子配对,没有未成对电子,反磁性 氧的顺磁性实验 顺磁性:受到外磁场的吸引 来源:由电子自旋引起 唯自旋公式 µ= n(n + 2) 实验测得:
化学与化工学院
氢分子形成过程的能量曲线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价键理论
基本要点 两个原子接近时,自旋方式相反的成单(未成 对)电子可以结合(配对)形成共价键。 只有同号轨道间才能实现有效的重叠,成键的 原子轨道重叠越多,两核间电子出现的概率密 度就越大,体系能量降低越多,形成的共价键 就越牢固。因此,在可能情况下,共价键的形 成将沿着原子轨道最大重叠的方向进行,这就 是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
成键电子对数:4 键长:1.110Å BF3
∠FBF=120°
成键电子对数:2 键长:1.252Å CH3Cl
∠HCH=120° ∠HCCl=108°10’
成键电子对数:3 键长:1.626Å
成键电子对数:4 键长:C-H=1.110Å
C-Cl=1.788Å
化学与化工学院
不等性sp 不等性sp3杂化
化学与化工学院
n=2 µ=2.82 B.M. µ(O2) = 2.82 B.M.
分子轨道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MO理论:1928年美国莫利肯(R.S. Mulliken)和德 国洪特(F.Hund)等首先提出;加拿大赫兹伯格(G. Herzberg)和英国伦纳德-琼斯(J.E. Lennard-Jones) 用于解决化学键问题,奠定了原子轨道线性组合 分子轨道法的基础。1931年德国休克尔(E.Huckel) 用于讨论共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性质,获得成功 出发点是分子的整体性,重视分子中电子的运动 状况,以分子轨道的概念来克服价键理论中强调 电子配对所造成的分子电子波函数难于进行数学 运算的缺点。莫利肯把原子轨道线性组合成分子 轨道,可用数学计算并程序化。分子轨道法处理 分子结构的结果与分子光谱数据吻合,因此50年 代开始,价键理论逐渐被分子轨道理论所替代。
化学与化工学院
有效重叠
px x x
+
+
+
+ +
+
z
化学与化工学院
负重叠和零重叠
+ + px x x
-
+
+ +
z
+
+
+
+
+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的特性
饱和性:一个原子含有几个未成对电子, 通常就能与其他原子的几个自旋相反的未 成对电子配对形成共价键。也就是说,一 个原子所形成的共价键的数目不是任意的, 一般受未成对电子数目的限制,包括原有 的和激发而成的,这就是共价键的饱和性。 方向性:各原子轨道在空间分布方向是固 定的,为了满足轨道的最大程度重叠,原 子间成的共价键,必须具有方向性。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参数 (1)
用来表征化学键性质的物理量叫键参数。对共价 型分子,键参数通常指键能、键长、键角、键级 以及键的极性等。这些物理量是确定分子形状和 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又称为分子结构参数。 键长 分子中两个成键原子核间的平衡距离叫键长或键距。 是共价键的重要性质,可用X射线、分子光谱实验 测知。 H-F H-Cl H-Br H-I 键长增加,结合力减弱,热稳定性减小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能计算 (p.169 Ex.2)
由N2和H2每生成1mol NH3放热46kJ,而每 生成1mol NH2-NH2却吸热96kJ, 已知H-H键 能为435kJ·mol-1, N≡N键能为941kJ·mol-1。 求(1)N-H的键能;(2) N-N的键能。 (1)N-H (2) N-N 解:(1) N2+H2=2NH3 ∆rHmθ= -92kJ·mol-1 N+N=N2 ∆rHmθ=-E(N≡N)= -941kJ·mol-1 +) 6H=3H2 ∆rHmθ=-3E(H-H)= -1305kJ·mol-1 2N+6H=2NH3 ∆rHmθ= -2338kJ·mol-1 ∴ E(N-H)= 2338/6=390kJ·mol-1
在同一原子中,能量相近的不同类型的几个原子 轨道在成键时,可以互相叠加重组,形成相同数目 能量不完全相等、空间分布不完全对称的新轨道的 过程成为不等性杂化,所产生的新轨道叫不等性杂 化轨道。 能够进行不等性杂化的原子:杂化后轨道中已拥 有成对电子的原子--N, P, O, S 不能参与成键的、已配对的电子称为孤对电子, 孤对电子占据的轨道不能参与成键,这样的轨道称 为非键轨道
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
2H2 + O2 = 2H2O
化学键是指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 相互吸引力。 基本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配位键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和共价化合物
定义: 原子间靠共享电子对使原子结合起来的化 学键称为共价键 由共价键结合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的分类 分子型共价化合物 H2O 分子型共价单质 I2 P4 原子型共价化合物 SiC
化学与化工学院
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价键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VB理论,电子配对理论 :1927年德国海特勒(W. Heitler) 和伦敦(F.W.London )应用量子力学建立和求解氢分子薛 定谔方程:氢分子中每个原子共用一对电子形成化学键, 只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才能形成共价键。 1931年美国鲍林(L. Pauling)和德国斯莱特(J.C. Slater) : 推广到多种单质和化合物--现代价键理论( VB理论)
由一个 ns 轨道和一个 np 轨道参与的杂化称为sp杂化, 所形成的轨道称为sp杂化轨道,每一个sp 杂化轨道 中含有1/2的s和p轨道成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为 180°,呈直线形。
化学与化工学院
sp杂化 (2) sp杂化
化学与化工学院
示例
CH4
∠HCH=109°28’
BeH2
∠HBeH=180°
化学与化工学院
共价键类型
σ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头对头″ 重叠形成的键 π键 原子轨道沿成键原子间联线的方向″肩并肩″ 形成的键 定域键 电子云主要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所形成的化 学键,如普通σ键和π键 离域键 由若干个电子形成的电子云运动在多个原子 键所形成的化学键,如苯中的离域π键
化学与化工学院
∆rHmθ= 96kJ·mol-1 2N=N2 ∆rHmθ=-E(N≡N)= -941kJ·mol-1 +) 4H=2H2 ∆rHmθ=-2E(H-H)= -870kJ·mol-1 2N+4H=NH2-NH2 ∆rHmθ= -1715kJ·mol-1 ∴ E(N-H)= 1715-4×390= 155 kJ·mol-1
化学与化工学院
键参数 (2)
键能 在标准状态和298K下,破裂1mol键所需要能量的 平均值,用 E 表示,单位kJ⋅mol-1。 解离能 在100kPa和298K的标准条件下,1mol理想气态分 子AB解离成理想气态原子A和B的反应释放或吸 收的能量叫AB的解离能,用 D 表示。E=D 多原子分子ABn: D=ΣEi/n DH-OH= 499 kJ·mol-1 H2O(g) → H(g) + OH(g) OH(g) → H(g) + O(g) DH-O= 429 kJ·mol-1 H2O分子中,两个O-H解离能的平均值为 D平均=1/2(499+429) = 464 kJ·m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