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上册 4_5《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新版)教科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4)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物体重量及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亲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注重让学生主动的去获取知识。
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
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完整的科学探究,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及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同时认识在探究过程中“对比实验”的意义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一)、引出摩擦力1.了解摩擦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摩擦吗?关于摩擦,你知道什么?(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归纳:摩擦可以产生静电,可以产生热,也可以产生磨损。
(出示图片)走路时,鞋子与地面发生摩擦会磨损,车子行驶时,车轮与地面摩擦也会磨损。
提问:这两种摩擦有什么相同之处?都是在什么时候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摩擦?)小结:摩擦都是在运动的时候发生的。
2.感受摩擦力,揭示概念提问: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摩擦,把手放在桌面上往一个方向推动,你有什么感觉?归纳:我们感觉很费劲,有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小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课件出示概念)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来研究运动和摩擦力。
第5课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物体的运动,认识了力,知道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初步体会到运动状态的改变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的基础上教学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知道物体运动起来是由于力的作用,同时相互接触物体相对运动时也会产生摩擦力,从而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认识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物体的轻重有关。
【学情分析】在科学探究方面,五年级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过程与方法技能,本课将引导学生经历更为完整的探究过程。
对于运动和摩擦力学生并不陌生,他们有着自己丰富的感性体验。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有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
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学生材料:弹簧测力计、砝码、摩擦木块、砂纸、纱布、实验记录单。
教师材料:学生实验器材一组、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感受摩擦力1.情境:同学们,现在正是秋高气爽好时节,非常适合户外运动。
小明也非常喜欢参加户外运动,本周末,他要和妈妈去爬虎头山,山路难走,必须穿一双合适的运动鞋。
请大家来帮他挑选一双适合登山的运动鞋吧。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5)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背景和目标物体的表面都有些微小的凹凸不平的地方,两个物体的接触面做相对运动时,这些凸起的地方会相互碰撞并破坏,这就是摩擦。
在地球上,运动的物体都要与其他物体接触,发生摩擦,也就产生了摩擦力。
研究运动就要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
从本课起,单元的探究活动将转入对摩擦力的研究。
共有三个活动。
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
通过在桌子上拖动手掌等方法感知摩擦力,通过测量物体刚刚能运动起来需要的力来感知摩擦力。
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粗糙的关系。
这个问题的推测和实验都不难,所以教科书要求用提供的材料设计实验来检验推测。
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研究这个问题的方法、过程与上一个实验类似,要求学生独立地完成这个实验。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比较多而复杂,所以本课没有让学生推测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而是直接提出两个因素来让学生研究。
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或小石块)、砂纸一张。
教师自己准备:新鞋底和磨损严重的旧鞋底。
教科书说明教科书首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摩擦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部分:物体运动与摩擦力教科书首先揭示了摩擦力的概念,打开了感觉摩擦力和测量摩擦力的窗口。
限于学生的认识能力,这里只从动摩擦角度给摩擦力下了简单的定义,未涉及静摩擦。
感觉摩擦力的方法很多,比较手掌按在桌面拖动和离开桌面拖动时的用力大小,方法简单,感觉明显。
第5课 《运动与摩擦力》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它是在学生认识了重力、弹力、反冲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通过本课教学,要让学生建立起有关摩擦力的科学概念,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重要因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加之此前了解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力,学会了测量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较抽象的摩擦力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1、摩擦力的概念,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精神【教学重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会用控制变量法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1.演示实验材料: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2.分组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塑料盒子、50g的钩码、100目砂纸一张。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关系实验记录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摩擦力1.播放冬季公交车更换雪地胎在路面行驶视频资料。
提出问题:从视频资料中小轿车与公交车的比较,我们想说些什么呢?从资料中我们了解到,公交车在冬季较滑的上下坡的道路上行驶自如。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2.体验: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种力量,把手放在桌面上,轻轻往前推;第二次用力压着桌面往前推,比较两次手的感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费力呢?3.演示并讲解:把手放在桌面上,加大压力往前推,我会觉得手好像受到了一种阻力,阻碍手向前运动,这就是桌面对手的摩擦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 (4)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
本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学生初次学习,但对力已有初步的感受。
教材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然后进入本课的学习。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初中《科学》的力学单元联系紧密,为初中学生学习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惯性等知识打下了基础。
本课的探究活动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感知摩擦力和测量物体运动时的摩擦力。
第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这一活动是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来自行设计实验、检验推测。
第三、研究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过程与方法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的关系。
难点:掌握对比实验的关键与要注意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学生:测力计、一个盒子、2个钩码、一张A4的纸、光滑的玻璃和粗糙的地毯板面。
教师:自制教具光滑的玻璃和粗糙的地毯板面、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感知摩擦力1.请每个同学拿出一张纸,放在地上用你们的脚踩一踩。
纸上有什么?鞋底为什么会有花纹呢?看看你们的鞋印,小组内比较一下,哪个同学的鞋防滑效果最好?为什么?花纹粗、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4)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方案课题名称:运动与摩擦力一、概述《运动与摩擦力》这篇课文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的内容。
《运动与摩擦力》是一节科学探究课,以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通过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让学生构建科学概念,主动获取科学知识。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感受物体运动与摩擦;(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教学目标分析(1)、科学知识: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产生摩擦力,并且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物体重量大小有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参与探究过程,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类比、联想的能力及小组合作的能力,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各种因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激发对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能力,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技的力量,用科学服务于生活。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置本节课的重点为“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这也是本课的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拉力、反冲力、弹力等力,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这些原有的知识为本环节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加之此前学会了测量力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较抽象的摩擦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四、教学策略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结合现代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要求和本质特征,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观察实验法,启发探究法、问题讨论法、分析归纳法,既能使学生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这节课我将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归纳法等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运动与摩擦力 教科版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实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3.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科学探究目标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1.重视证据意识,认识到证据的可靠性建立在科学实验过程的基础上。
2.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摩擦力在生活中广泛存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充分感受摩擦力;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
难点:用科学的方法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实验,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师】同学们,平时喜欢运动吗?【生】喜欢【师】你们平时会参加哪些运动,【生】打篮球,【师】不错。
【生】国球【师】哇,国球喜欢的人很多。
【师】我儿子也是一个运动员,他喜欢很多的运动,最近他正在积极准备一项运动,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传统项目——拔河,呃,他前天告诉我,他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他觉得已经把所有事情准备好了,但是他又在纠结一个问题,他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鞋子,同学们你觉得他可以穿什么样的鞋子呢?。
【生】最好粗糙一点【生】防滑【师】防滑是什么意思?【生】不容易打滑【生】最好粗糙一点【师】如果让你选的话,你觉得什么样的鞋子比较合适,你说。
(教师ppt展示四种不同鞋子)【生】第1个【师】为什么?很粗糙,哪里很粗糙。
是指鞋底吗?【师】嗯,好请坐,你说。
【生】第2双,因为他看起来鞋底就是比较凹凸不平,看起来很繁华,【生】我选第4双,因为它有很多那种小点可以卡住那些缝,【师】我听明白了,你们的意思就是为了增大摩擦力的话。
那我的问题来了,什么是摩擦力呢?【师】噢,你知道你说,【生】我觉得摩擦力就是不光滑不会打滑,【师】还有吗?【师】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要了解摩擦力啊,首先要了解摩擦,举起你的右手,停止在空中,你感觉到明显的摩擦力没有?没有就对了,那你能不能用你的右手摸一摸身边的物体制造一个摩擦呢?试试。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案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对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摩擦力的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来进一步深化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学会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动脑、动手、动口的好习惯,树立团队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2.难点:摩擦力的量化表达和实验操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结合实验、讨论、探究等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习科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滑轮组、木块、毛巾、砂纸、弹簧测力计等。
2.教学课件:关于摩擦力的图片、视频和动画。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摩擦力现象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吗?”,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的概念。
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摩擦力的定义,以及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如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
同时,展示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如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压力等。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摩擦力的变化。
实验一: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观察摩擦力的变化;实验二:在物体上放置不同厚度的毛巾,观察摩擦力的变化。
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摩擦力的变化规律,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 (5)
【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对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能力的要求及本课特点,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目标:(1)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关: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2、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地参与交流和讨论,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科学规范进行“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重量及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的实验。
【教法与学法】教法: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同时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突破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
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分组实验,相互合作,把大部分时间给学生实验,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教师只作适当引导和点拨,从内容方法方面作归纳小结,真正做到“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
【课前准备】课件、砂纸、小木块、测力计、钩码、实验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感知摩擦力谈话:一说起牛顿、爱因斯坦等科学家,同学们一定都很佩服,其实科学家离我们并不遥远,因为我们当中就很可能出了不起的科学家,因为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勤于动手,那么你就是一位科学家!1、小活动:用力压在桌面上,往前推?有什么感觉?怎么会这样呢?(第感觉有阻力阻碍着手运动。
有摩擦。
……)为什么用力踢出去的足球最终却停了下来?再出示生活中的摩擦实例图2、引出定义。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4、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理念与方法简介本节课在智慧教室的协助下,力求将传统课堂中看不到的每个学生个体的思维发展,转化为教师可以充分掌握每一位学生全程学习历程,以科学分析资讯进行即时辅导与补救。
采用TBL 团队合作学习模式,以学生中心,扩大关注,优化应用实现教学目标。
(一)教材说明1、《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课位于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2、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入手,认识并且展开对摩擦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的发现、观察、总结能力。
3、以实验探究为主,经历提问—推测—设计实验方案—实验—得出规律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及数据整合能力。
(二)教法说明1、游戏引导:导入环节通过游戏“力夺接力棒”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初步探究生活中的摩擦现象。
2、合作学习:在经历探究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方式,完成提出问题,实验推测,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及社交技能。
3、实验教学:从体验物体间的摩擦现象、测量摩擦力到摩擦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过程都通过实验让学生真切感受科学实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科技应用说明1、智慧教室的irs即时反馈器:帮助教师看到每一位学生的思考,为更平等的师生交流提供了平台。
并且帮助教师可针对学生的答案即时反馈,改变教学策略,更好地实现教学。
2、智慧教室小组平板: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尤其实在TBL合作学习模式下,每一个小组活动的过程可以快速呈现,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呈现(飞递,递交),帮助教师更有效的处理小组汇报信息,有效教学。
3、智慧助教HiTa:对实验教学的现场环境有了更好的呈现方式,即时视频、即时照片等。
4、多媒体:利用视频展示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易错点清晰明了,利用视频展示现代科技的技术应用,帮助课堂联系实际。
二、教学活动(教案)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T:今天我们来研究一种熟悉的物质,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吗?S:土壤T: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种物质,看看《土壤中有什么》?(出示课题,板书)二、探究:土壤中的成分(一)观察干燥土壤T:土壤是我们常见的物质,那你们觉得土壤中有什么呢?S1:有小石子、草根、蚯蚓等S2:有沙子、蚂蚁……T: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上看,我们并不是很清楚土壤中到底有什么?那我们就通过观察来看一下。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探究物体的运动与摩擦力的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的因素以及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验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加深对摩擦力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设计丰富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体验摩擦力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毛巾、砂纸、滑轮组等。
2.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如滑板运动,引导学生关注摩擦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摩擦力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让学生初步了解摩擦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力的现象,如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不同接触面上的运动情况。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增大和减小摩擦力,让学生举例说明。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7)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关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能够做研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3、能够设计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1、知道摩擦现象产生的条件,了解什么是摩擦现象;2、了解摩擦力的大小既与压力的大小有关,也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3、知道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感兴趣;2、意识到摩擦力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存在着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本课教学重难点在对摩擦力的理解和摩擦力大小与有关因素关系实验研究。
教学准备:洗洁净、不锈钢管、钩码盒,钩码,测力计、砂纸、实验记录单,玻璃杯,大米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根不锈钢管(一端已涂上洗洁精)今天这堂课,老师需要两名小助手来帮忙,一名力气要大些,谁的力气大些?我还需要一名力气小些的助手,谁的力气比他小些?指名上台。
他们到底谁的力气大呢,老师不知道,先让他们比一比,好吗?老师这里有一根铁棒,现在请他们俩进行拔河比赛,大家猜一猜,谁能够胜利?让一大一小两名男生上台比赛拔河。
结果大家十分惊讶胖子竟然输了。
2、师:是什么原因让原来的大力士输了呢?师让大力士说说当时的感受:有力使不上,手上太滑。
请小个子说说胜利的原因:有摩擦力。
3、你想公平的比赛吗?好,把手擦干净,你们再比一次,看看这次谁能胜利。
4、两次比赛,你的力气不变,第一次比赛,你失败了,现在却胜利了,你能说说,这次胜利是什么帮了你的忙吗?5、原来是手和铁棍之间的力在变化,这就是神奇的摩擦力现象。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其中的奥秘。
好吗?(板书:摩擦力)二、感受摩擦现象。
1、师生实验感受摩擦现象。
摩擦力到底在哪里呢?请你跟我一起做。
伸出右手像老师这样在空中左右移动两下,然后再放到桌上紧贴桌面左右移动,两次移动你的手掌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2、手移动的时候,和桌面接触,感到比较费力的现象就叫摩擦现象,像桌面阻碍手掌向前移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
一、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本 单元属于力学知识板块,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知道自然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 力,这些力都可以使物体的运动发生变化。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摩 擦力,并且简单的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学生在前几节课对力已有初步的感 受,从研究小车的运动开始,转到力的概念认识、力的测量;从重力,弹力,然后进入 本课的摩擦力学习。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也是 为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打下基础。另外力这一单元本身跟初中物理中的力学有着 很深的联系,是为之打基础的课程,摩擦力也是其中之一。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于力的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生活 中一些常见的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另外摩擦力属于生活中常见的力, 学生基本都知道, 只是没有系统的去整理过自己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也没有再深入的研究过它的一些特性。 因此,本节课的还是要以学生自己的认知基础为突破点,再引导他们系统整理自己的生 活积累的知识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继续深入的研究摩擦力。 三、教学目标 1. 科学概念: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接触面发生摩擦, 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2.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 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拉力、重力、反冲力、弹力等力能使 小车动起来,知道力有大小的情况下进行学习的。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 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物体重量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本课的难点:掌握测定摩擦力大小关系的实验。 六、教法学法 教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在教学中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 自己提出问题、推测猜想、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同时充分利用各小 组的相互合作,使学生之间有更好交流,让教学更容易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运动与摩擦力|教科版(11)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及学情分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
本课旨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此前学生已经掌握用弹簧秤测定力的大小的实验,本课的知识是学习第六课“滑动与滚动”的基础。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科学探究学习的能力,积累的生活经验也较多。
对摩擦力,他们感性知识比较丰富。
学生的这些原有认知和生活经验,为本节课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基础,同时使学生将科学与生活更好的联系起来,运用科学于生活。
这对学生的生活、学习,科学素养的形成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教师指导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摩擦、摩擦力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合作研究,能够用控制变量法完成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让学生逐渐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2)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能够辩证地看待摩擦力;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用对比实验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重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弹簧测力计、小汽车、木板、小木板、钩码若干、毛巾。
对每个实验小组,准备了相同的器材:弹簧测力计、小汽车、木板、小木板、毛巾、钩码若干。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1. 课件出示《蜗牛与黄鹂鸟》,师生齐唱。
师:蜗牛爬到葡萄树上会受到树干的摩擦 (出示蜗牛爬葡萄树图片)。
汽车行驶会受到路面摩擦,飞机飞上蓝天会受到大气的摩擦。
摩擦现象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运动与摩擦总是相伴相随。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5 运动与摩擦力 教科版
五年级科学第四单元运动与力5.运动与摩擦力教学目标:1、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发生摩擦、产生摩擦力。
2、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3、养成认真,实事求是,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实验验证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难点:会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小车、钩码、鼠标垫。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观察图片导入,揭示课题(出示课件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图,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轮胎上都有些什么?人们为什么要在轮胎上设计这些不同的花纹?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与这些花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5.运动与摩擦力二、探究新知(一)感知摩擦力,揭示摩擦力定义师:摩擦力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师生一起做游戏(师边说边做):把手平放在桌面上,先轻轻往前推,再用力压着桌子往前推,比较两次用力的情况有什么不同?指名说用力情况。
教师讲述,出示课件2,齐读。
(二)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推测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的关系。
师:同学们骑过自行车吗?你们是否注意过在粗糙的沙子路上比在光滑的路面骑自行车要吃力得多,这是为什么呢?指名回答师: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2.推测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师:我们再来玩个拉人游戏,说游戏规则:一个同学在同一路面分别拉体重不同的两个同学,感受两次用力情况有什么不同。
指名三个同学上台游戏,然后说用力情况。
师:从拉人游戏中用力情况的不同,我们可以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还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回答3. 出示测力计和小车,教师演示用测力计测量运动的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4. 学生练习测量摩擦力。
(三)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重量的关系1.明确实验目的,讨论实验方案及对比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
2.指名汇报3.出示课件3,齐读,明确实验内容。
最新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5.运动与摩擦力【教材简析】《运动与摩擦力》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的第五课。
本单元研究的是机械运动,对力的研究贯穿始终。
要研究运动就要引领学生研究摩擦力对运动的影响以及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本课聚焦汽车轮胎,初步了解到摩擦现象在生活中的存在, 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并能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对摩擦力进行正确地测量。
能推测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设计相关实验,并正确操作实验。
通过实验认识到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行了前面四节内容的学习之后,对运动和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学生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有所触及,但没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特别是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以及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需要学生通过实验才能真正领会。
学生在长达两年多的科学学习之后,已经有了设计并操作实验的意识,但是控制变量的思想还是很难在实验设计和操作的过程中得以体现。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
2.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又与物体的轻重有关。
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生活中的摩擦现象提出可探究的问题。
2.能通过探究实验来寻找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并操作实验,并从实验证据中总结出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3.能初步利用简单的表格来记录和整理证据。
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2.能如实地记录和描述有关摩擦力影响因素的证据。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并利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训练学生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难点:正确控制变量【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轮滑鞋小组:弹簧测力计、勾码、纸盒、毛巾、绳【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1.会轮滑的孩子进行轮滑表演提问:为什么小朋友穿上了轮滑鞋就可以滚得很快了?学生:轮滑鞋上有轮子,减少了和地面的摩擦2.同学们都有这样一个生活经验: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地面水迹未干的卫生间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学生:鞋子穿久了,花纹会磨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摩擦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会做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2、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得知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光滑、粗糙程度),运动状况(滚动还是滑动),物体的重量(对地面的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3、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乐于合作的态度。
二、教学准备:小车、线、长方形木板、砂皮、垫圈、记录纸、钩码、铁夹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并能从实验结果中得出初步结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冬天,天冷,搓手,产生了热量。
引入摩擦的知识。
二、授课:
(一)、感知体验,引入摩擦力概念
1、用手在桌面上轻轻向前推一下,有什么感觉?
2、预设摩擦力,并结合刚刚活动讲解摩擦力。
3、屏幕出示摩擦力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教师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4、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测量吗?用什么工具测量,怎么测量?
屏幕出示测量方法。
提出测一本科学书和一个笔袋在桌子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教师演示测量方法,并说明注意事项。
(二)、研究摩擦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我们先来猜测一下,你认为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选择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轻重两个因素进行研究。
(一)、请你推测,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有怎样的关系呢?
学生推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你们的猜测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想法。
老师今天给你们提供了1个测力计、塑料盒子(里面1个50g的钩码)、一张砂纸和我们的桌面。
你们能用这些材料设计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吗?
请你们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交流实验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
提示:实验中要改变的是什么?准备怎么改变?不要改变的是什么?怎样保持它们不变?做这个实验要注意些什么?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进行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二)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大小之间的关系
推测: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在上一个实验的基础上自主进行实验。
交流实验方法和结果。
我们的发现: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
课堂小结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三、拓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小设计师。
四、作业布置:写一篇小论文。
板书设计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光滑程度有关光滑小
粗糙大运动物体的轻重有关轻小
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