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面试题型社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现象(笔记)
【说在课前】
(1)本节课讲解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最后会针对学员在微博上的留言和私信进行集体答疑。
(2)社会现象类的题目:社会现象指社会中发生的某一件/某一类/某一些事情。这种题目和
名言警句、社会流行语、态度观点类题目统称为综合分析,社会现象类的题目比较实,名言警句、
社会流行语、态度观点类题目比较虚,需要简单区分。虽然二者类型有一些不一样,但是基本的解
题思路很多都是相通的。
(3)解社会现象类题目,一共有三种方法:
①关键词的方法。
a即扣紧题目中的词语,如本节课第一题中,扣紧关键词“点名”“逃课率”“保证出勤率”,进行解读。
b需要根据主体或概念化大为小、思考关键词。如内蒙古有一个学员知识文化水平不高、非
常内向、不愿意说话,老师在上课时对他多加关注,老师问学员是什么样的人,学员思考三分钟
后回答我是一个好人;老师问他如果被录取之后怎么办,学员思考三分钟后回答我会好好办。可
见该学员的问题在于没有化大为小,在说自己是好人的时候应该拆分成不同的、细分的关键词,
如可以答“我是一个乐于助人、充满责任心、认真学习、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化大为小、拆为
四点,则有话可说、打开思路。
c总结:题目本身并不重要,一定要通过题目去理解方法。本节课都是新题。关键词方法有
两招: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分析主体和题目中的关键词后,根据这两者再进行化大为小,即关
键词的二次挖掘。
②主体分析法:该方法在应急应变和态度观点这两讲中已经讲授过,即一个事件有多个参与的主体,在多个参与的主体中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入手:微观(个体)-中观(组织和结构)-宏观(国家)。
③三大要素:面试中社会现象类的综合分析有三个要素非常重要,即影响、原因和对策。
a 影响:即定性,作为公务员看到一件事情需要定性,有好有坏,如果兼有则辩证,如果只有好的没有坏的则完全不需要说坏的,如果只有坏的没有好的则完全不需要说好的。
b原因:可以运用主体分析、关键词和关键句的方式。对策:针对性反推即可。
c注意:答题时这三个要素并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对策总会有,可能是对策和影响,可能是对策和原因,如果三者都说更好,没有必要模板化和教条主义。
1.大学逃课率越来越高,很多大学开始用各种先进手段点名,来保证出勤率。对此,你怎么看?
【解读】
(1)本题是综合分析类题目,只要把握影响、原因和对策即可。很多事情申论和面试都是一场久违的“完形填空”。答题逻辑(把握影响、原因和对策三个要素)很重要。
(2)影响:本题有好的影响。可以用两种方式:
①主体分析法:a 对于学校:主动负责的精神。b 对于学生:可以提高出勤率,让他们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学到知识本领。
②关键词方法:“保证出勤率”说明学生肯定可以学到知识,并且学习气氛好。
③总结:使用主体分析法,出台这种政策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好的;或者使用关键词法写出几个关键词。
(3)用这种方式点名值得商榷、存在问题:学校:治标不治本;学生:有时可能产生逆反心理。注意:不建议说“侮辱学生”,这种表述过度。辩证看即可解决问题。原因:需要分析主体。
①学校:a 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缺少其他管理措施。b 学校课程设置有问题:
课程设置落后,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②老师:a 上课内容不行:授课形式呆板,授课能力有待加强。b 和学生的沟通不足。即做事不行,做人不行。
③学生:a 思想认识不清。b 缺乏兴趣。c 跟大流,跟风翘课。需要在不同的要点上跳跃,合情合理即可。
(4)对策:根据三个原因提出三个方面。
①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如选拔培训师、完善课程建设。
②老师:a 做事有问题,则改进授课方式,增加趣味性、技巧性和实用性(使用关键词化大为小的方式进行细化)。b 增强与学生的沟通,可以进行学术探讨和情感交流。
③大学生:a 要自律。b 理性选择课程。c 强调学以致用。
【注意】很多学员答题存在两大问题:拿到问题之后,①脑袋空白。②胡乱说,围绕一个要点说车辘轱话。这两种都是初级阶段,需要慢慢学习列出思维导图。希望学员可以在听课后自己列思维导图,这样的收获会更多。
【思维导图】
【梳理】
(1)影响:理性解读。出台先进手段点名,影响有积极和不妥的方面。①积极:营造学习氛围,保证学生出勤率。②不妥:治标不治本,产生逆反心理。
(2)原因:问题暴露。分别从学校、老师和学生自身这三方面找原因。
(3)对策:返璞归真。学校完善教学,老师改善方式,学生明确方向。
2.基党员干部对微信散布的一些社会负面信息和有损政治形象的言论进行转发或评论,你怎么看?
【解读】
(1)本题是社会现象类的题目,逻辑框架(3 个角度和要素):影响、原因和对策。
(2)影响:影响分为好的和不好的影响。本题没有好的影响,需要把握政治立场,不能习惯说“辩证看”,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并不是所有综合分析类题目都要辩证看,
这一点需要把握。本题只有坏的影响,如同将一块石头扔进水中会泛起涟漪,从内向外扩散,需要
找到落脚点,坏的影响需要明确“对谁”,即运用主体分析法。
①本人:a 基层党员干部本身应该起到先锋模范的作用,此时会严重影响他的先锋模范个人形象。b 有损政治形象,造成社会负面信息,甚至让其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即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进
行发散即可。
②政府:影响政府的光辉形象和公信力,让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注意:只要想到落脚点,用自己最淳朴的话把逻辑表达和丰富出来即可。
③社会:对于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社会恐慌、血气弥散。
(3)原因:
①个人:指党员干部。之所以转发社会负面信息和有损政治形象的言论,是因为:a 思想觉悟
有待提高。b 证明党性修养有待加强。c 信息鉴别能力差,无法判定真伪。
②微信平台:a 缺乏信息过滤机制,如果发出反党反人民、有损政治形象的信息有过滤机制进
行屏蔽,那么没有人转发。b 把握发布者和审核的关口,即信息发布的准入门槛低。
③政府:数据庞杂,监管成本高,这是监管层面,确实勉为其难。
(4)对策:
①党员干部:加强对于党员干部的教育,需要化大为小,有教育内容和教育
方式。
a 教育内容:继续化大为小,教育服务意识、党性修养、新媒体运用(由于鉴别能力不够,所
以要教育如何认识、走进、运用新媒体),提升媒介素养。
b 教育方式:继续化大为小,可以开展专题培训、主题教育、树立典型和榜样。
②平台运营:
a针对过滤机制不够,要增大技术投入力度,建立关键词搜索系统,一旦发现问题进行屏蔽。b制度:针对发布门槛过低,要提高微信公众号的准入门槛,对于发布不良信息的需要封号。c注意:重要的是回归方法本身,一定要理解化大为小,这是关键词的第二种解法。
③政府:问题在于监管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