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学案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合集下载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对哲学其他问题的回答引入新课(约2分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思维的问题。

那么哲学到底研究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

大家把书翻到10页。

先给大家两分钟看看书,看书的时候思考两个问题:一,本框讲了哪两个问题?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找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在思维上面打个括号写上“意识”,在存在上面打上括号,写上“物质”两个字。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不能说思维和物质的关系,也不能说存在和意识的关系。

1、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那么,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看看这幅图,这两个人是在围绕什么问题进行讨论呢?学生答:围绕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谁先谁后的问题进行讨论。

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也就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在书上画下来。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也可以说成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大家在“本原”两个字的上面打个括号,写上(第一性)三个字。

关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一直有两种观点。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先看第一种观点。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解释:身体存在就有精神(灵魂),人死了,精神(灵魂)也就随之消灭。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优秀6篇)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1、本教学设计使用人教版教材,属于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该内容是《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的知识起点,对于学生认知哲学问题学习哲学知识是入门课。

教学安排1课时。

2、本框题包括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两个目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在这一目题中,首先回答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然后介绍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所包括的两方面的内容。

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学情分析1、学习者是高二普通中学的学生。

2、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对世界的本质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探究。

3、但如何运用所学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探究世界的本质问题知识储备不足,无论在智力因素还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都还存在严重不足,因此开展探究存在相当的难度。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

(二)能力目标掌握简单的哲学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一定的哲学兴趣;自觉能动地去认识世界,做一名可知论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2、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为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法学法教法: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

学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趣味导入通过上学期文化生活的学习,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真可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中华传统文化《坛经》中的一则哲理小故事。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第二课笫一框的内容。

学习本框内容,要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辩证分析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本节课授课对象是本校富二年级的学生。

学生平时上课气氛较为活跃,愿意参与,有过议题式学习的经历,为本节课议题探究的开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但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

学生已具备合作探究,搜集整理分析资料,预习教材提出问题的基本能力。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哲学的基本概念,知道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本节课将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和为什么。

在议题式教学卡的引导下,学生应该能顺利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根据三个相互关联的参照维度(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确定如下:1 .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它为什么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 .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3 .知道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

4 .联系生活实际,能够用哲学观点分析和指导生活实践。

四、重点难点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难点: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五、整体思路【以议题式教学卡方式呈现】本课整体设计考虑到以下内容:教学流程:遵循“议题描述一一议题决策一一议学延伸”的顺序,具有结构化特征。

学科内容: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及其措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要求。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

生活与哲学电子课本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入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2.1哲学的基本问题2.1.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作了肯定的回答。

也有一些哲学家,如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是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他们的观点被称为不可知论。

专家点评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在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上各不相同。

西方古代哲学主要关注的是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研究的侧重点则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探讨天与人、名与实、形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理与气等关系问题,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基本看法和观点。

2.1.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人类所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

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1. 引言哲学是一门思考人类存在和生活意义的学科,探讨的是一些基本问题。

本教案旨在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并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思维能力。

2. 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2.1 存在和现实问题•2.1.1 什么是存在?•2.1.2 有没有绝对的真理?•2.1.3 人类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2.2 自我和意识问题•2.2.1 人是否有自由意志?•2.2.2 什么是人的本质?•2.2.3 个人的意识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2.3 道德和伦理问题•2.3.1 什么是善和恶?•2.3.2 道德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2.3.3 如何权衡利益与正义?2.4 宗教和信仰问题•2.4.1 是否存在神?•2.4.2 宗教与科学的关系是什么?•2.4.3 信仰对人的生活有何影响?3.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相关理论和观点;-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哲学思维能力; - 将哲学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4.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4.1 教学内容•引入哲学的基本问题;•分别介绍存在和现实问题、自我和意识问题、道德和伦理问题、宗教和信仰问题;•解释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讨论和思考。

4.2 教学方法•授课讲解;•小组讨论;•问题解答;•案例分析。

5.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存在和现实问题•引入哲学的基本问题;•讲解存在和现实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分组讨论:对一些存在和现实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课时:自我和意识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自我和意识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进行问题解答和讨论。

第三课时:道德和伦理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道德和伦理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案例分析:通过一些案例讨论道德和伦理问题。

第四课时:宗教和信仰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讲解宗教和信仰问题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小组讨论: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宗教问题进行讨论。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两个方面。

2. 让学生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让学生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哲学是对世界、人生、价值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2.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存在论,即研究世界的本质和存在的意义;二是认识论,即研究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可能性。

3.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所有哲学都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它关系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的态度以及对价值的判断。

4.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通过对哲学史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基础上探讨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答案。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两个方面、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和思路。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看看他们是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的。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哲学家的观点,讨论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地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 学生能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学生能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导论》2. 参考资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或论文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系统地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论和认识论两个方面。

2.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分析一些哲学家的观点和思想,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哲学家的观点,探讨他如何回答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百舸争流的思想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分析:(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整体感知】: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课文导语】: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学案《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学案《生活与哲学》第二课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法指导讨论法探究法讲授法知识链接误区: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我们的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现实世界。

唯物主义哲学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唯物主义哲学是坚持可知论,主张我们的思维能够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

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之物,而不存在不能认识的事物。

有些事物现在不认识,随着科学的发展,将来会被认识。

唯心主义哲学不一定全都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就是说,它们不一定都是不可知论者。

例如黑格尔,他主张“绝对观念”是第一性的,客观存在是第二性的,但他不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而是认为,尽管现实世界是“绝对观念”的产物,但思维是能够认识那一开始就已经是思维内容的内容了。

就是说,黑格尔是个唯心主义者,但他是主张可知论的。

只有那些不可知论者才根本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这种哲学认为要正确认识现实世界是不可能的。

近代欧洲不可知论的代表有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他们哲学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

基础梳理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和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和的关系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问题;二是的问题,即的问题。

3、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和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3、,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互动探究探究一:阅读与思考人类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这些思想在人类文明的长河里,激荡澎湃,奔流不息。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很多哲学家,他们对于世界、宇宙和生命有着不同的阐释。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案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 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案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内容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生活和实践中自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反对和批判唯心主义。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教学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仪【教学方法】启发式、图示法、探究式教学为主,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进行新课: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下列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3.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是什么?4.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生:思考讨论,交流(略)讲解新课: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10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板书)展示:恩格斯的名言: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范缜《神灭论》:南北朝时,齐国宰相肖子良大宴宾客,席上名流云集。

他们大都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消亡则精神消失。

后写成《神灭论》一书。

.后来肖子良发动王公、权贵、僧侣60多人,发表了70多篇文章来围攻范缜,都被范缜一一驳倒了。

设问1:这里的“形”“神”各指什么?形神之辩揭示了什么哲学问题?学生:答略老师: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
原子 ~10-10m ~10-14m
原子核
核子 ~10-15m 夸克(层子) ~10-17m 亚夸克 ~10?m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与 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 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 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古代朴素唯物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 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 主义 主义
局限性:(1)把自然科 局限性:把物质 局 归结为具体的物 学意义上的原子当做世 界和本原;(2)缺少辩 质形态存在着直 限 证法思想,具有机械性 不 性 观性、猜测性等 和形而上学性;(3)在 缺陷,缺乏科学 同 、 的论证。科学性:历史观上是唯心的。科 点 科 否认世界是神创 学性:在总结自然科学 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 造的,认为世界 学 发展了唯物主义,弥补 性 是物质的,本质 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 是正确的。 直观性、猜测性缺陷 科学性:科学地 回答了哲学的基 本问题,实现了 唯物主义和辩证 法的统一、唯物 辩证的自然观和 唯物辩证的历史 观的统一,是彻 底的唯物主义, 是科学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 (1)主观唯心主义:
■主要观点: 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的本质,万事万物都是 人的意识的产物。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王阳明“心外无物”; 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
(2)客观唯心主义:
• 主要观点: 某种独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观精神”是世界 的本原,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它的产物。 •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柏拉图的“理念”说,认为现实世界是永恒 不变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 的影子。宋代朱熹的理学。 • 柏拉图的“理念”与朱熹的“理”,与宗教神 学中的“上帝”观念实质上是一样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案内容:1. 导入:引入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概念(5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哲学?- 介绍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讨存在、知识、价值以及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学科。

-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提出问题:你认为人们为什么会对存在、知识、价值和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感兴趣?2. 探究:深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15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并写出他们的理解和问题。

- 基本问题包括:- 存在:什么是存在?我们如何知道我们存在?存在是否有意义?- 知识:我们如何获得知识?知识是否客观存在?如何确定真理?- 价值:什么是价值观?人类价值观是否存在普遍性?价值观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人类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是什么?- 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邀请几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3. 拓展:应用哲学的基本问题到现实生活中(10分钟)- 提出问题:对于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你如何将其应用到你的生活中?- 分组讨论:将学生再次分到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列举现实生活中与每个基本问题相关的例子。

- 举例:- 存在:如何证明一个人真的存在?如何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 知识:如何确定一个观点或理论是正确的?我们如何选择信任哪些信息来源?- 价值:我们如何衡量和评估不同的价值观?如何根据我们的价值观做出决策?- 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我们如何找到我们生命的目的和意义?4. 总结:总结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进行思考(5分钟)- 小结:总结每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强调它们对人类的重要性。

- 问题思考:你认为探究这些哲学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吗?为什么?5. 结束:评估学生学习的程度(5分钟)- 提问:回顾课堂内容,提问一些问题来评估学生对基本问题的理解程度。

-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互相交流和分享他们的思考和观点。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

《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方案、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职业规划、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career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哲学的基本问题》说课稿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人教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同步教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doc

人教课标版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同步教案《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doc

《哲学的基本问题》活动探究型教案1一、教材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哲学有所了解,知道了哲学的含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本节是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的第一节,在哲学的发展和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而如何正确认识各哲学派别的本质,就需要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学习,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及理解为什么。

本节从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谈起,通过古今中外哲学思想的交锋,明确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学习其包含的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不可知论。

在知晓哲学的基本问题后,进而探讨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高二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与生活经验,由于哲学本身的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所以,对为什么的学习,就先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说起,贴近学生生活,充分体现教学生活化的特点,这在基础上,再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对哲学的深刻影响,从理论层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和学习,就更能体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本节内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高二的学生普遍具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但由于其心智水平和经验的限制,对于哲学基本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缺乏理解,不能很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性分析和思辨能力较差,所以需要教师加强引导,提高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教学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包括哪两方面内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二者的根本分歧不可知论的基本内涵2.理解: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使学生初步具有识别不同哲学派别本质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和把握社会生活现象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哲学的基本问题(重点、难点)五、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与本课相关的素材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欣赏图片并思考哲学应该研究哪些问题环节二:新知探究故事:形神之辩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生活与哲学》教案

《生活与哲学》教案

《生活与哲学》全套教案第一章:哲学的起源与意义1.1 教学目标1. 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理解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1.2 教学内容1. 哲学的起源:古希腊哲学、中国哲学、印度哲学等;2. 哲学的基本概念: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哲学等;3. 哲学的意义:探索人生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等;4.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与科学、宗教、艺术等的关系。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通过小组讨论,探讨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3. 组织学生进行哲学辩论,培养批判性思维;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别。

第二章:生活的本质与价值2.1 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的本质和价值;2. 掌握哲学对生活的解读;3. 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2.2 教学内容1. 生活的本质:存在、实践、体验等;2. 生活的价值:幸福、意义、目的等;3. 哲学对生活的解读:不同哲学流派对生活的看法;4. 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

2.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的本质和价值,分享个人观点;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生活的解读;3. 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案例分析,探讨哲学对生活的指导作用;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第三章:人类的存在与认识3.1 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存在和认识;2. 掌握哲学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3. 理解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1. 人类的存在:身体、心灵、社会等;2. 人类的认识:感知、思维、知识等;3. 哲学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看法;4. 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认识对人类存在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存在和认识,分享个人观点;2.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不同哲学流派对人类存在和认识的解读;3. 组织学生进行人类存在和认识案例分析,探讨认识对人类存在的影响;4. 邀请外部专家或引导学生观看相关讲座,深入了解人类存在与认识的关系。

高中政治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高中政治人教版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及其表现形式(3)唯心主义及其表现形式◇理解:(1)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2)正确认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3)区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分析:(1)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2)从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著作、论断来分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判断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3、态度、价值观目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重点、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整体感知】:同学们学习本课,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理解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

通过对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中,感受哲学思辨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四、【方法点津】:(1)列举古代思想家的著名言论,进行分析、判断。

(2)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具体做法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结合事例说明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政策、举措分析是否坚持了唯物主义。

(5)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言行并结合本课知识进行归类、总结。

五、【课文导语】: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

它们在相互辩难中发展,在湍急的思想河流中曲折前行。

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各种哲学派别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第一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六课时)◇课堂探究: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我们能不能从中找出一个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4生活与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方法;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体问题、认识问题、价值问题;3.掌握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脉络。

二、课前预习1.阅读教材《哲学的基本问题》一章;2.了解哲学基本问题:存在与本体问题、认识问题、价值问题的概念,以及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脉络。

三、课堂教学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讲授(40分钟)2.1 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方法1.哲学的概念:哲学是对世界最一般的、最根本的问题作出基本的、系统的回答的学问。

2.哲学的性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领域的知识。

3.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世界的认识,揭示人类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4.哲学的方法:是辩证和批判的方法,要求在实践中进行思维活动和认识过程。

2.2 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与本体问题、认识问题、价值问题1.存在与本体问题:探讨宇宙的本原、本质、本体,以及世界的万物是如何产生、发展的。

2.认识问题:探讨人类如何认识客观世界,以及人类认识的局限性和相对性。

3.价值问题:探讨人类的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以及人类的幸福生活问题。

2.3 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脉络1.古希腊哲学:包括前苏格拉底时期的自然哲学和后苏格拉底时期的伦理哲学。

2.西方哲学:包括中世纪哲学、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启蒙运动时期哲学、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西方现代哲学等。

3.中国哲学:包括先秦哲学、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教哲学和宋明理学等。

3. 总结(10分钟)通过提问,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阐明哲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和方法,哲学的基本问题以及人类历史上哲学的发展脉络。

4. 课后练习(5分钟)作业:阅读教材《哲学的基本问题》相应章节,完成课后习题。

四、教学反思这是一堂基础的哲学课,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度。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的区分,学生容易混淆。
3.学生在分析现实问题时,难以将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与实际相结合。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案例导入,激发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兴趣和思考。
-例如:从学生身边的实例出发,探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7.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将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组织社会调查、参观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每个小组整理讨论成果,形成一篇小组讨论报告,报告中需包含:话题背景、讨论过程、主要观点、结论及建议。
4.阅读拓展:
-阅读一篇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经典著作或学术论文,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
-撰写阅读笔记,总结文章的主要观点、论证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5.课堂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哲学基本问题,准备课堂展示。
2.讨论主题:
-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存在与本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3.汇报交流: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练习:
1.选择题:针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知识点,设计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

生活与哲学2.1 -2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生活与哲学2.1 -2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

贪图省力的船夫,目标永远下游! 高二政治新授课教学案 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No.3296 293【拓展案】1.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2. 在实际生活中常有这样一种情况出现,当人们对某一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会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 ①认为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③认为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④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A. ①③ B.②④ C. ③④ D. ①④3. 下列说法正确反映了哲学基本问题的是①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变迁 ④物是观念的集合⑤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A. ②B. ①④⑤C. ①②③⑤D. ②⑤4. 下列选项与“存在即被感知”同属于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①吾心即宇宙 ②心外无物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5.下列说法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何为世界本原的是①人病则忧惧出,忧惧则鬼出 ②天地之变,阴阳化之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理在气先A. ①②B. ②④C.②③D. ①④6.下列说法能够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未有此气,岂有此理?”与“未有此气,已有此理!”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7.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上述材料体现了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编写:赵长荣 审核:邰杰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2013.10.19【预习案】【学习目标】了解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理解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运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生活与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生活与哲学)

哲学的基本问题学海导航1.学习目标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解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明确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懂得哲学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会自觉运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认识、分析社会生活现象。

2.学习指导本部分内容是在第一课分析了什么是哲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材共分两个层次:第一层,主要解释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第二层,主要说明哲学基本问题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同时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学习本部分内容可结合古今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及生活实际进行分析。

对“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可结合自己的体会和不同哲学家的观点开展讨论,看什么问题是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

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要正确理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且两方面都可以有不同的回答,不能认为二者的辩证关系(即正确的回答)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要从它与生活的关系及在哲学中的地位上去理解,它不仅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而且是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学习探究知识归纳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的问题,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他们对其它哲学问题的回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导学案
【基础知识梳理】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又可以表述为什么问题?
(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那两方面的内容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是怎样划分的?
2 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知识拓展】
1.(1)①存在(物质):存在,指物质、存在物等客观的东西。

(2)②思维(意识):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比如:指人的意识、思想、观念、感觉、经验、心灵、意志、路线方针政策、指示计划等主观的东西等。

(3)“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是哲学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哲学问题
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出现了文明以后,呈现在人类面前的各种现象,归根到底有两大类,一类叫做物质现象,一类叫做精神现象。

宇宙间各种现象,无论怎么花样繁多。

都可以归到精神和物质两类中的一类去,二者必居其一。

从蒙昧的、野蛮的远古时代起,人类在自己的全部活动中,就不断地碰到并思考着精神现象和物质现象的关系问题,而且作出不同的解释。

人的存在与活动,时刻都发生着精神与肉体的矛盾。

同时,人们在处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时,一方面所面对的是一个外在的、客观的物质世界,另一方面,又按照自己的某种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必然发生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在追问世界本原、探讨人与世界关系时,就必须对这个问题作出明确的回答。

【课内探究案】
【合作探究】
活动一: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存在?哪些属于思维?
A.商品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计划方案
D.小王在球场打篮球
E.澳门回归祖国
F.科学发展观
活动二:读材料,回答问题
康德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他承认物自体的存在,但是又认为刺激人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物自体的本来面貌是不可认识的;作为一切精神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灵魂、作为一切物理现象最完整的统一体的世界和作为最高统一体的上帝,都不是认识的对象,而属于信仰的领域。

请利用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有关知识来认识康德的哲学思想。

【当堂达标】
要求:限时5分钟内独立完成。

1.(2010·哈尔滨高三第一次模拟)哲学基本问题在人们的现实活动中表现为( )
A.人与人的关系
B.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C.人与世界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2.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都会面对处理工作计划与工作实际的关系,这在哲学上就是处理(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C.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D.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意识能否正确反映物质
B.是否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C.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划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是
A.思维决定存在的问题
B.存在决定思维的问题
C.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5.“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
A.怀疑论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
6.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课后练习】
要求:限定时间5分钟,独立完成后小组内互批,找出问题,并商量解决。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
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
2.(2011·银川高三第一次模拟)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哲学派别,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但是从本质上看,他们的回答都是围绕__________问题展开。

()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偶然和必然的关系
C.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D.肉体和灵魂的关系
3.(2011·广东佛山高三第一次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后,人们对此众说纷纭。

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地壳运动常常是变化莫测的,想预测地震的发生,那是徒劳的。

”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
④是科学的观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2011·安庆模拟)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
①它涵盖了哲学的全部内容
②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③它是一切哲学都无法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④不同的人对二者关系有不同理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2011·内蒙古区赤峰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辨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

“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

朱熹说“理在气先”,王夫之则提出:“气者理之依也”。

从两人观点可以看出()
①两者的观点反映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②朱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王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
③朱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王的观点是唯物主义的
④两者的分歧在于物质与意识谁决定谁的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11·四川省南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王夫之认为“天下唯器物而已矣”,“据器而道出”,“无器而道毁”,“无其器则无其道”。

他所说的器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的感知器官
C.科学试验的仪器 D.万物发展的规律
二.非选择题
※7.简答:有人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仅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

你同意上述观点吗?请陈述你的理由。

【体验高考】
1.(2010·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2010·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3. (2010·四川卷)从哲学角度看,与下列材料寓意相符的是
范氏之亡者,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矣!——《吕氏春秋·自知》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C.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D.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易错点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