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合集下载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新义中学厉艳珍看了《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版)一书后,对其中教师的教学案例感慨很深:都是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奋斗。

创新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创新的教学,给予学生思维发展得空间。

创新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下面是我读后的一些感言。

一、首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

数学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细读教材,再因人而教。

教师理清教学层次,找准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重点是关键所在。

1.亲近文本,找准难点。

叶圣陶先生有诗云:“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景,入境始与亲。

”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课文的内在层次,辨清作者思路的轨迹,真切深入的理解课文,才有可能设计好讲析层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能够震撼心灵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解读欲望,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中感悟到文本的意义,真正领悟文本的魅力。

2.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依据具体课文而定,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如果墨守成规,一味死扣课本,甚至唯教参是从,那便有缘木求鱼之嫌了。

课堂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的主题,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到因人而异,适时而化。

所以,我们备课,教学设计也应做到因文、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责任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师读书笔记《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第一篇:《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最近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感触颇深。

书中讲到:小学数学,特别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个特殊之处:我们应以数学为素材,也即通过具体数学知识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会抽象、类比等一般的思维方法,同时又应当帮助学生超越一般思维走向数学思维,也即初步的领悟到数学思维的特殊性,从而就能在“学会数学的思维”这一方向上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只有通过深入的揭示隐藏在数学知识内容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到将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这就是指,教师应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数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教师并应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有关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教师在教学中又不仅使学生掌握具体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应帮助学生深入领会并逐渐掌握内在的思维方法。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在基本知识的掌握过程中,不断形成数学能力、数学素养,获取多角度思考和看待问题的方法,从而“数学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途径,多角度的思维方式的获取才是最终目的。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一个不好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学生学习数学是一种活动,一种经历,一个过程,活动和过程是不能告诉的,只能参与和体验。

因此,教师要改变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传递、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使学生在操作体验中获得对知识的真实感受,这是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并转化为能力的原动力。

正如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醒目的格言:“做过的,浃髓沦肌。

”平日的教学中,面对教师的提问,若是简单的问题,回应的学生比较多,一旦遇上思考性强、有深度的问题就只有个别同学试探性地举起自己的手,多数同学选择沉默,更有甚者,有时教室里鸦雀无声,真的,学生连大气都不敢出.........这是我教四年级上课提问时的情景,每到这时,我的心就开始颤动,课间时还满脸兴奋的孩子怎么到课堂提问时就这幅摸样,我开始寻找答案,原因是他们缺乏思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思考能力几乎丧失了。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丘维声先生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参考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丘维声先生对于数学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丘维声先生提出了很多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如“拆分、组合”、“归纳、演绎”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对数学问题进行拆分、归纳和演绎的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非常实用,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另外,本书的另一个亮点是注重实际应用。

丘维声先生在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实例,如小车过桥问题、比例尺问题等,这些实例都非常具有实际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问题。

这种注重实际应用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更好地应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总之,丘维声先生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参考书籍。

它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更能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成绩。

这本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除了上面提到的主要特点之外,我认为丘维声先生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还有其他一些值得肯定的方面。

其中之一就是,本书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概念非常全面,几乎包含了小学阶段所需的全部数学内容。

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并更好地进行教学。

同时,对于学生来说,也能够帮助他们系统性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更为全面的数学知识。

另一个值得肯定的方面是,本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本书中,丘维声先生提出了很多启发性的问题和思考题,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这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丘维声先生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参考书籍。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数学思维与学校数学读后感1作为一名老师,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教学哪一门学问都要对这门学问有比较深化的思索,就像站在高处可以看得到更远的地方,或者是俯瞰能够把美景尽收眼底一样。

郑毓信先生说从长远的角度看,要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开拓视野,增添思维的深刻性。

在学校基础教育中,教学新学问是以例题的内容为教学的起点,对创设出问题情境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甚至有问题的情境串消失。

我以为这是一种特别好的方式方法,但是在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觉得我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会数学思维的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抽象也就是模式化。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

这就是指,数学所反映的不只是某一特定事物或现象的量性特征,而是一类事物或现象在量的方面的共同性质。

所以我以前纠结于为什么这道题同学会了,但是相像的类型题同学还不会,这下子答案有了,其实是孩子的数学思维已经被忽视了。

想象一下这种结果是相当可怕的。

或许写到这里不禁会想到了,为什么我们这么强调情境,到头来却被情境所累,反而效果很差呢,郑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关心同学学会数学抽象的关键:应当超越问题的现实情境过渡到抽象的数学模式。

数学教学必定包括去情景化、去个人化和去时间化。

这种理论我第一次听到,但是又觉得有道理,从郑先生的哲学思维分析,可能对数学最根本的内在的本质有着特别深刻的领悟,所以才能到达自己自成一系的数学教学方式。

在此我本着学习的看法,在教学数学的课堂实践中只能渐渐摸索。

在这里我们用一些数学的.符号来代替文字,这样的思维方式比较贴近郑先生所说的去情景化,而且我觉得从直观上来看同学也简单理解一些,今后在对规律的教学中也注意用这种方式培育同学的数学思维。

当然在数学的教学中不仅仅是一种思维存在,还有类比、分类、多角度观看解决问题等等都是一种方法,但是郑先生又提出一个应当思索的问题:我们是否应当要求每个同学都学会数学地思维?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抱负的效果,但是班级同学的个体差异是存在的,在不同的程度上可以要求部分同学学会数学思维,假如有一天潜能生也能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了,那将是数学老师的春天。

热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心得体会(通用16篇)

热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心得体会(通用16篇)

热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心得体会(通用16篇)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思考和反思,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可以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果你对心得体会写作感到困惑,不妨参考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帮助你理清思路。

中学数学思维课堂心得体会引言:在中学数学学习中,很多同学可能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会感到数学很难。

但是通过学习数学思维课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第一段:数学思维课堂的特点数学思维课堂是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在数学思维课堂上,老师很少直接讲解知识点,而是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理解知识点和掌握解题技巧。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段:数学思维课堂的优点数学思维课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

它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同时,数学思维课堂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更好的创新和探索精神。

第三段:数学思维课堂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数学思维课堂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在学习数学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可以参加数学竞赛、科技创新比赛等,对所学知识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和应用。

这样可以让学生把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四段:数学思维课堂的适用对象数学思维课堂适合于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课堂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对于中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课堂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

对于大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课堂可以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探究数学理论,准备研究生考试和科研工作。

结论:通过数学思维课堂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思维方式,提高数学成绩和解题能力,对实际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读后感
《小学数学与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本介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和数学思维培养的书籍。

在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和感受到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首先,这本书提倡了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它强调了通过解决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的重要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强调记忆和应用公式,而这本书提出了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例如,它讲解了如何设计有趣的问题和活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这些方法和活动很实用,能够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思考能力。

另外,这本书还强调了数学思维的培养。

它介绍了一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方法和技巧。

例如,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拓展活动和数学思维训练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很有启发的教育著作。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数学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和经验,对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相信,这本书对每一位数学教师和对数学教育感兴趣的人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是一本很好的书,该书主要是为小学生编写的一本数学教材,但它还包含了很多值得成年人和教育者去学习的内容。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对小学数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首先,这本书让我对数学思维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思维不仅仅是在解题时,掌握一些技巧和公式。

数学思维的本质是在解决问题时,通过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技巧,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性质,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换句话说,数学思维是通过解决问题去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

在这本书中,作者采用了很多有趣的例子来展现数学思维的无穷魅力,例如一条直线分割平面,不同类型的曲线呈现的特殊形状和排列方式,以及由一定数量的正方形拼接而成的模型等等。

这些例子展示了数学思维解题的普遍方法:寻找模式,发现规律,然后运用已知知识得到结论。

这样的过程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数学思维,还能锻炼我们的观察力、逻辑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这些能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这本书还让我对小学数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小学数学是每个孩子学习的第一门学科,它为孩子的后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他们对数学的理解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增加,需要学习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来支持。

书中通过大量的例子和题目,将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呈现得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例如,数表的形成、数字的组合、平面上的图形、立体图形等等,这些内容不仅仅是让孩子熟悉和记忆,更是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

小学数学教材似乎就是不断地展示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而这也是书中最值得我们注意和学习的。

在教育领域,学生需要熟练掌握数理知识,但更是需要培养思维意识。

仔细分析问题,发现问题中的规律和性质,带着问题探索数学的魅力,这些都是培养思维意识所必需的。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小学数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和思维方式,而不是仅仅传递一些知识点。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_读后感《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_读后感《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思维方法_读后感:《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摘要:感《数学思维与学数学》,郑毓信先生说从长远角看要能够不断提高己理论素养开拓视野增强思维深刻性,郑先生提出更高努力方向由数学地思维到通数学学会思维感《数学思维与学数学》作名教师我深切体会到无论是教学哪门学问都要对这门学问有比较深入思考就像高处可以看得到更远地方或者是俯瞰能够把美景尽收眼底样郑毓信先生说从长远角看要能够不断提高己理论素养开拓视野增强思维深刻性学基础教育教学新知识是以例题容教学起对创设出问题情境有着比较高要甚至有问题情境串出现我以这是种非常方式方法但是看完这我觉得我忽视了重要问题那就是学会数学思维首要涵义是学会数学抽象也就是模式化数学是模式科学这就是指数学所反映不只是某特定事物或现象量性特征而是类事物或现象量方面共性质所以我以前纠结什么这道题学生会了但是相似类型题学生还不会这下子答案有了其实是孩子数学思维已被忽视了想象下这种结是相当可怕也许写到这里不禁会想到了什么我们这么强调情境到头却被情境所累反而效很差呢郑先生高屋建瓴地指出助学生学会数学抽象关键应当超越问题现实情境渡到抽象数学模式( 情境化)数学教学必定包括情景化、人化和化这种理论我次听到但是又觉得有道理从郑先生哲学思维分析可能对数学根质有着非常深刻领悟所以才能达到己成系数学教学方式我着学习态教学数学课堂实践只能慢慢摸这里我们用些数学代替这样思维方式比较贴近郑先生所说情景化而且我觉得从直观上看学生也容易理些今对规律教学也重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当然数学教学不仅仅是种思维存还有类比、分类、多角观察问题等等都[纯教育系统全是种方法但是郑先生又提出应当思考问题我们是否应当要每学生都学会数学地思维?我觉得这是种十分理想效但是班级学生体差异是存不程上可以要部分学学会数学思维如有天潜能生也能用数学思维问题了那将是数学老师春天郑先生提出更高努力方向由数学地思维到通数学学会思维这虽然要高但是却让我们很有信心继续研究探。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1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1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1在阅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数学教育新世界的大门。

这本书不仅让我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对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强调了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数学思维并非是一种抽象、难以捉摸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日常的数学学习和生活中的。

它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创新思维等多个方面。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这些思维能力是他们学好数学的关键。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最为基础的部分。

在小学数学中,无论是加减法的运算,还是解决应用题,都需要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

比如,在计算 25 + 37 时,学生需要明白个位相加,十位相加的道理,这就是逻辑思维的体现。

而在解决“小明有 10 个苹果,小红比小明多 5 个,那么小红有几个苹果?”这类应用题时,学生需要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先确定小明苹果的数量,再根据小红比小明多的数量,计算出小红苹果的总数。

这一过程需要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形象思维在小学数学中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往往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直观、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通过展示实际的图形,如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等,让学生观察、触摸,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图形的特征。

在教授乘法运算时,利用直观的矩阵排列,如 3×4 可以表示为 3 行 4列的矩阵,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乘法的意义。

创新思维则是让学生能够突破常规,想出独特的解题方法和思路。

在数学学习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尝试新的方法,能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比如,在计算 99×99 时,常规的方法是列竖式计算,但如果引导学生将 99 看作 100 1,那么就可以通过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即 99×99 =(100 1)×99 = 9900 99 = 9801。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_读后感_模板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黄招团作者简介郑毓信,男,1944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

1965年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程序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21世纪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顾问。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并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IBC)编撰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内容简介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如由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的标准》和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论述中就可清楚地看出。

然而,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下的认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

以下将依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促进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对于实际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精彩分享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设计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

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他们都应该是服从总的方法。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新义中学厉艳珍看了《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郑毓信著,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8月版)一书后,对其中教师的教学案例感慨很深:都是为建立高效的课堂教学、为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奋斗。

创新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有了创新的教学,给予学生思维发展得空间。

创新地数学学习活动应是在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基础上的更高层次追求,下面是我读后的一些感言。

一、首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学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效率的法宝。

数学教学要提高效率和质量,首先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才能引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喜欢数学。

在教学过程中,时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处处开启学生的心智,课课给学生以知识、方法及新颖感,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气氛中自觉的获取知识和养成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新需细读教材,再因人而教。

教师理清教学层次,找准教学难点,确定教学重点是关键所在。

1.亲近文本,找准难点。

叶圣陶先生有诗云:“作者有思路,遵路识斯真。

作者胸有景,入境始与亲。

”教师只有准确的把握课文的内在层次,辨清作者思路的轨迹,真切深入的理解课文,才有可能设计好讲析层次。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去关注能够震撼心灵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深层次的解读欲望,让学生在深层次阅读中感悟到文本的意义,真正领悟文本的魅力。

2.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

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应该依据具体课文而定,这是毫无疑义的。

但如果墨守成规,一味死扣课本,甚至唯教参是从,那便有缘木求鱼之嫌了。

课堂教学重点的确定必须考虑教学的主题,考虑学生的认知程度,做到因人而异,适时而化。

所以,我们备课,教学设计也应做到因文、因人而异,因时因地而异,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

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责任心。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

小学阶段正处于培养其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读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摘抄

读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摘抄

读郑毓信《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摘抄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设计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

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他们都应该是服从总的方法。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中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但是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仅仅局限于特定的现实情境,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迁移性“方面的也会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还需要明确肯定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复归的重要性。

这正如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所指出:“数学的力量源于它的普遍性,人们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集合进行计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数去对各种不同的量进行度量。

尽管运算所涉及的方面十分丰富,但又始终是同一运算——这即是借助于算法所表明的事实。

作为计算者人们容易忘记其所设计的数意义,他所面对的文字题中的算术问题的来源。

但是,为了真正理解这种存在于多样性之中的简单性,在计算的同时我们又必须能够由算法的简单性回到多样化的现实。

二.凝聚,算术思维的基本形式。

所谓的凝聚,也即由过程向对象的转化构成了算术以及代数思维的基本形式。

在算术和代数中有不少的概念在最初是作为一个过程引进的,但最终却又转化为了一个对象。

第一,凝聚事实上可被看成“自反性抽象“的典型例子,而后者则又可以说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高度抽象性。

即“是把已发现结构中抽象出来的东西射或反射到一个新的层面上,并对此进行重新建构。

例如:“加法到乘法,以及由乘法到乘方的发展显然也可以被看成更高水平上的不断建构。

第二,以色列数学教育家斯法德指出,凝聚包括三个阶段:内化,压缩,客体化。

微课程《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PPT课件

微课程《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后感PPT课件

其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数学的抽象性

父:如果你有一个橘子,我再给你两个,

那你数数一共有几个橘子?
子:我不知道!在学校里,我们是用苹果

数数的。

——数学的抽象性
+
=?
+
=?
+
…… 1 +2=
这就是抽象
=? 3
数学抽象的力量
七桥问题
数学抽象的力量
握手游戏
人数
34 5
67
握手数 3 6 10 15 21
23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数学抽象只有通过思维活动, 数学对象才能获得真正的存在。
要想把数学课上出数学味,我们要有意识地让 学生学会数学思维,首要涵义就是要学会抽象。 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呢?郑教
授的书中告诉我们——去情景化
去情境化-----
就是引入适当的图形和符号,从而实 现与具体情境在一定程度上的分离。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 读后感
做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大气的小学数学教师
走向数学思维
抽象
分类

类比

归纳
极限

函数

化归
集合 模型
……
数学教育,自然是以‘数学’内容为核心。 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劣,

最新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最新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作者xxxx------------------------------------------日期xxxx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提到,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即是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而意识到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数学思维的总体特征,并努力做到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很好地予以体现,从而就能较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

由此,我们感受到,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数学思维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并且不仅仅停留于“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1.在变式中体现思维的灵活性郑教授在书中提到,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样被看成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当根据情况与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与环节之间作出灵活的转换,乃至作出新的必要整合。

例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比较困难,课本例题是以“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分别展开2次“倍”的研究,我适当地进行了取舍,以“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的信息展开“倍”的例题教学,然后在不改变花的种类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变式练习”:先变黄花6朵为8朵,再接着变红花2朵为4朵。

首先让学生自主研究“黄花分别是红花的几倍”,巩固对“倍”的理解;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两组对比后发现:一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几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这样的处理防止了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让学生能辨证地、灵活地认识“倍”概念,理解“倍”概念。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读书笔记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作者详细阐述了数学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小学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四个部分的核心内容。

数学思维与数学教育数学思维是指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数学思维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存在,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作者强调了数学思维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的重要价值,如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

同时,作者也提到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与数学教育相结合,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来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小学数学教学的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作者指出,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创造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逻辑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创造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开展有趣的数学游戏和问题解决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小学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小学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包括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空间思维和问题解决思维。

其中,抽象思维是数学思维的基础,通过将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核心,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

空间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与空间相关的数学问题。

问题解决思维是数学思维的最终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时,作者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有趣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数学思维读后感

小学生数学思维读后感

小学生数学思维读后感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深奥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数学思维是十分重要的。

近期我读了一本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书籍,让我对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不仅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书中首先提到了数学思维的培养应从小学开始。

小学生正处于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对于他们将来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形成至关重要。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在小学阶段开始的,小学生需要从基础概念和基本技巧的学习中培养出自己的数学思维。

例如,小学生在学习加法和减法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计算的方法,还需要学会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出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其次,书中提到了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和几何思维。

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几何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

通过几何学习,小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小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图形的属性和特征,培养出自己的分类思维和推理思维,进而将这些思维应用到其他数学问题当中。

除了注重几何思维的培养外,书中还提到了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

问题解决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

通过解决问题,小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已学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自己的数学思维。

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小学生需要学会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推理判断,从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数学思维的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思考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小学生在学习中应该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通过具体事物的认知和理解,逐渐培养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公式和方程时,小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情境来理解抽象的概念,从而培养出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做“通过数学学会思维”的数学教师——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正如郑教授在相关的讲座中所提到的: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来说,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

郑教授的《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对于这个观点实行了反驳,把小学数学教师拉到一个较高的位置审视自己的教学,使我们对于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一、数学思维触手可及如何协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思维,特别是我们理应如何处理数学思维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书中指出:“数学思维并不是什么高度抽象、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渗透于各种具体的数学活动之中,后者既包括‘问题解决’,也包括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所以,“我们理应将数学思维教学与具体数学知识技能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即以思维方法的分析带动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

”对“日常数学”与“学校数学”的关系,郑教授在书中也做了具体地分析。

“在几何题材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或学生都清楚地知道,我们的研究对象并非教师手中的那个木制三角尺,也不是在黑板上或纸上所画的那个具体的三角形,而是更为一般的三角形的概念,这事实上就已包括了由现实原型向相对应的“数学模式”的过渡。

再例如,正整数加减法显然具有多种不同的现实原型,如加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聚合,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增加性变化,同样地,减法所对应的既可能是两个量的比较,也可能是同一个量的减少性变化;不过,在相对应的数学表达式中所说的现实意义、包括不同现实原型之间的区别(例如,这究竟表现了“二元的静态关系”还是“一元的动态变化”)则完全被忽视了:它们所对应的都是同一类型的表达式,如4+5=9、7-3=4等,而这事实上就包括了由特殊到一般的重要过渡。

”理应强调的是,以上所说的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后者集中地体现了数学的本质特点:数学能够定义为“模式的科学”,也就是说,在数学中我们并非是就各个特殊的现实情景从事研究的,而是由附属于具体事物或现象的模型过渡到了更为普遍的“模式”。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读《数学思维和小学数学》有感黄招团作者简介郑毓信,男,1944年8月生,浙江镇海人。

1965年江苏师范学院数学系毕业,1981年南京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硕士研究生。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数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数学教育大会(Icme-10)程序委员会委员,美国《数学评论》杂志评论员,中英澳暑期哲学学院中方委员会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人员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成员,人民教育出版社21世纪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顾问。

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并已被列入英国剑桥世界传记中心(Ibc)编撰的《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

内容简介对于数学思维的突出强调是国际范围内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如由美国的《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估的标准》和我国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数学教育目标的论述中就可清楚地看出。

然而,就小学数学教育的现实而言,上述的理念还不能说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以下的认识: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因而不可能很好地体现数学思维的特点。

以下将依据国际上的相关研究对这一观点作出具体分析,希望能促进这一方向上的深入研究,从而能够对于实际教学活动发挥积极的导向作用。

精彩分享一、数学化: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

数学化这一思维方式的完整表述,即其不仅直接设计如何由现实原型抽象出相应的数学概念或问题,而且也包括了对于数量关系的纯数学研究,以及由数学知识向现实生活的复归。

数学化是一条保证实现数学整体结构的广阔途径,情境和模型,问题与求解这些活动作为必不可少的局部手段是重要的,但他们都应该是服从总的方法。

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有感
郑毓信教授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一书中提到,数学教师成长的一个必然途经,即是由唯一重视具体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转而意识到应当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养成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熏陶,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数学思维的总体特征,并努力做到在小学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中很好地予以体现,从而就能较好地实现“帮助学生初步地学会数学地思维”。

由此,我们感受到,在数学教学活动当中,要处理好数学思维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用思维方法的分析去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并且不仅仅停留于“帮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更加强调“通过数学帮助学生学会思维”。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不断探索着,尝试着:1.在变式中体现思维的灵活性
郑教授在书中提到,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同样被看成数学思维的又一重要特点,在数学中应当根据情况与需要在不同的方面与环节之间作出灵活的转换,乃至作出新的必要整合。

例如我在教学第四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节课,由于二年级学生理解“倍”的概念比较困难,课本例题是以“蓝花有2朵,黄花有6朵,红花有8朵”分别展开2次“倍”的研究,我适当地进行了取舍,以“红花有2朵,黄花有6朵”的信息展开“倍”的例题教学,然后在不改变花的种类基础上设计了两个“变式练习”:先变黄花6朵为8朵,再接着变红花2朵为4朵。

首先让学生自主研究“黄花分别是红花的几倍”,巩固对“倍”的理解;然后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两组对比后发现:一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几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倍数也发生变化。

这样的处理防止了数学学习中的思维定势,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让学生能辨证地、灵活地认识“倍”概念,理解“倍”概念。

从而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延展中体现思维的深刻性。

课堂上有价值的数学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内在情感,更能促进主动投入的数学思考,学生的思维潜能得以开启、智慧火花得以绽放,从而提高思维深刻性。

在教学《认识小数》一课中,我精心设计、大胆放手,让小数概念的建构会日益深刻起来。

如:当学生经历了由1分米、4分米、7分米、9分米转化成用米做单位的分数十分之一、十分之四、十分之七、十分之九,并改写成相应的小数零点几之后,我适时提出了值得探究的问题:“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这些数量,你可以轻声读一读、比一比,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教师优美框架结构的板书的纵横比较中,自觉地发现了“十分之几米都可以写成零点几米,零点几米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不着痕迹地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提升的过程。

又如:当学生在数轴上找到了0与1、在1与2、2与3……之间的小数之后,我并没有停留于让学生会填写几个指定的小数而已,而是智慧地进行渗透延伸“看这箭头,表示什么含义?再想想,你还能想到哪些小数呢?”学生说出了许多小数:五点几、六点几、几十点几,乃至于九十点九九九……真是说也说不完。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主动拓展了数的分类、数的大小范围、数的无穷性等概念内涵与外延。

3.在开放中体现思维的创造性
郑教授指出,思维的创造能力对人类而言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因此,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我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课中,设计了“水果大拼盘”的练习,这个练习是基础巩固与趣味挑战相结合的开放性练习,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创造空间。

孩子们经过对“外部”各种数量水果的观察、选择、思考,能“内化”出某两种量之间存在着倍数关系,并能用除法算式“外化”表示——让个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

接着在全班“猜算式”所表示意义的活动中,学生从不同除法算式的“外表”读出了其“内在”的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外化”表达“这个算式表示××是××的×倍”——让群体经历了一次“外—内—外”的思维过程。

在这样由“外”促“内”、内
外互动的创造与分享过程中,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巩固着“倍”的认识,实践着“倍”的应用,不断体会到数学的逻辑与严谨,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数学学科素养。

常学习着,常思考着,常实践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伴随着学生的成长,我们也在学习中不断向前迈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