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的辨证论治
【精】中医内科学痴呆
范围
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先天愚 型
代谢性脑病(肾上腺,甲状腺,垂体,甲旁腺功能 减退,低血糖等)
中毒性脑病(慢性乙醇中毒,铅汞等重金属中毒, 巴比妥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肝肾衰竭等)
正常压力脑积水等。
相当于“国标”:脑萎,健忘。
病因
1.禀赋不充:先天愚型。 2.年迈体虚:肝肾不足,脑髓不充。 3.久病耗损:气虚,痰阻,血瘀。 4.七情内伤:气滞血瘀。 5.产伤、中风:脑络瘀阻,脑髓受损。
4.年老神衰——人参养荣汤。
气阴亏虚:固本汤。
阴阳两虚:神交汤。
转归
一般较好。 部分→痴呆。
病例讨论
王某,女,50岁,大学学历。一年前 发生脑梗塞,近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情 绪欠稳定,经常发脾气,夜寐欠安,头 晕耳鸣,腰酸肢软,倦怠思卧,舌红苔 薄脉细。CT示多发脑梗塞(陈旧性病灶) 脑萎缩。
痴呆
概述
(一)定义:记忆力,定向力(时间,地点,人
物),计算力,逻辑思维,生活自理,人格,社交, 情感,行为
(二)别名:呆病,神病
沿革
1.病机:《灵枢》:髓海不足 明《景岳全书》:情志。
《本草备要》:脑未满,髓渐空。 清《辨证录》:痰。 2.治则:《证治汇补》:养心血,调脾土。
《辨证录》:通肝气,补心肾。 《石室密录》:治痰。 《类证治裁》:活血。
病机
1.脑髓空虚:禀赋不足,年迈衰老。 2.肾精亏虚:年老,久病。 3.气血不足:年老,久病。 4.痰瘀阻窍:七情,饮食,久病,产伤,
中风。
病机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本虚:脑髓空虚, 肾精亏虚,气血不足。标实: 痰瘀。)
病位:脑、心、肝、脾、肾。 病理因素:痰,瘀。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
中医内科学痴呆分型和鉴别
中医内科学痴呆分型和鉴别:中医内科学对痴呆的分型和鉴别主要依据症状和病机。
根据病机,中医将痴呆分为髓海空虚型、脾肾两虚型、痰浊蒙窍型、瘀血阻滞型和心肝火旺证等类型。
1.髓海空虚型:老年肾精亏虚,导致肝肾精血虚,经血不足而至髓海空虚,导致记忆衰退。
以七福饮进行加减。
2.脾肾两虚型:因为年迈脾肾亏虚,命门火衰,加上饮食不节,损伤脾阳,后天脾胃功能减气血不足导致髓海空虚,心神失养而发的疾病。
以还少丹加减。
3.痰浊蒙窍型:情志不畅,气机不畅,精液运行不畅,据而为痰,导致的损伤脾胃,脾胃痰浊积于胸中,蒙蔽清灵之窍,使神明不清。
以洗心汤加减。
4.瘀血阻滞型:年老各个脏器都比较亏虚或者是因为气虚血瘀或者是因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或者是因为痰阻脉络滞血瘀,造成脏腑化生的气血不能正常充养于脑,气血不能上溶脑髓而诱发的这痴呆。
以通窍活血汤进行加减。
5.心肝火旺证:证候特点为神情紧张、多言乱语、喋喋不休、声高气粗、坐卧不宁、头晕头痛、目赤心烦、咽干舌燥、性情急躁、躁动不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数。
6.肝肾亏损证:证候特点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颧红盗汗、双耳重听、平素沉默寡言、肌肤不荣、筋惕肉润、面色憔悴、两目无神、神情呆钝、肢体麻木、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7.气滞血瘀证:证候特点为神情呆滞、智力减退、语言颠倒、善忘易惊、思维异常、行为怪异、口干不欲饮,或肢体麻木不遂,肌肤甲错,双目晦暗,舌质黯或有瘀斑瘀点,脉细涩。
8.痰浊蒙窍证:证候特点为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纳呆食少,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弱。
9.瘀血内阻证:证候特点为表情呆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肢体麻木,面唇紫暗,舌质暗,边有瘀斑瘀点瘀斑,脉沉细涩。
中医关于“痴呆”的辨证要点
中医关于“痴呆”的辨证要点
一、识病期
1.平台期
以智能缺损为主,多无行为症状,日常生活尚可自理,可有善忘、迷路、找词或命名困难或言语不清、反应迟钝等。
2.波动期
智能缺损较重,常见行为症状,但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保留,除见有平台期症状外,还可见急躁易怒、烦躁不安、攻击行为、行为异常妄闻妄见、妄思离奇等。
3.下滑期
为智能丧失殆尽,且具神惫如寐、知动失司、行为失控、虚极生风等症,但躯体性日常生活能力相对保留。
多见迷蒙昏睡、无欲无语、不识人物,或神呆遗尿二便失禁、不从指令,或躁扰不宁甚至狂越、谵语妄言,或体僵硬或蜷缩,或颤动或痫痉等。
二、辨虚实
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因而辨证时需辨明标本虚实。
1.本虚者,应辨明精、气、血之别;本虚主要以神气不足、面色失荣、形体消瘦、言行迟弱为特征。
2.标实者,应辨明痰、瘀、火之异。
标实常有因邪蒙神窍而引起的情志、性格方面或亢奋或抑制的明显改变,以及痰浊、瘀血、风火等诸实邪引起的相应证候。
3.临床上本病以虚实夹杂者多见,或以正虚为主,兼有实邪,或以邪实为主,兼有正虚,此时尚应分清虚实,辨明主次。
三、辨脏腑
本病病位在脑,但与肾、心、肝、脾相关。
1.若年老体衰、头晕目眩、记忆认知能力减退、神情呆滞、齿枯发焦、腰膝酸软、步履艰难,为病在脑与肾。
2.若兼见双目无神、筋惕肉、毛甲无华,为病在脑与肝肾。
3.若兼见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四肢不温、五更泻泄,为病在脑与脾肾。
4.若兼见失眠多梦、五心烦热,为病在脑与心肾。
中医内科学痴呆的鉴别与治疗
➢第一步: 首先明确诊断。
➢第二步: 辨别证型及病变脏腑。
➢第三步: 尚需做哪些相关检查?
➢第四步: 确定治疗方案。
➢第五步:处方用药 ➢熟地黄12g 枸杞子15g 山萸肉12g
淫羊霍12g 杜仲12g 牛膝12g 生黄芪30g 石菖蒲15g 五味子5g 远志9g 首乌15g
4.痴呆与郁证
➢郁证精神忧郁不畅,胸闷太息,胸 胁或胸背,脘胁胀痛,痛无定处。
5.痴呆与癇证
➢癇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神志异常疾病, 俗称羊癇风。其特征为突然昏仆, 不醒人事,手足抽搐,口吐涎漠, 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如羊、猪叫声, 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时发时止; 轻者一瞬间失神,眼睛直视。
四、辩证要点
痴呆
一、定义 二、病因病机 三、类证鉴别 四、辨证要点 五、治疗要点 六、分型论治 七、演变与预后 八、预防与调护 九、病例
一、定义
➢ 痴呆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老年精气亏虚, 或情志失调、外伤、中毒等导致脑的智能 活动发生严重障碍,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 床表现的一种神智疾病。
➢ 痴呆是一种由于脑部疾病所导致的获得性、 持续性智力障碍综合症。 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中患病率4.69%
➢癫证: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 无伦次,静而多郁,以成人多发。
2.痴呆与狂证
➢狂证以青壮年多见,俗称武痴,狂 乱无知,性格刚烈,哭笑不休,妄 言声高,逾墙上屋,毁物欧人,气 力过人,动而多躁,性质属阳。
3.痴呆与健忘
➢健忘以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言 谈不知首尾,事过即忘,无智能障 碍,多见老年患者,病久可转为痴 呆。
脑髓不充或久病气血 虚弱,
各种各样事情
瘀血阻于脑府.此患者 大多自小发痴呆不慧
脾肾气血不足
痴呆(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痴呆1 范围本《指南》提出了痴呆的诊断、辨证、治疗建议。
本《指南》适用于痴呆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痴呆是由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疾病,临床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为主要特征。
相当于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
3 诊断及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3.1.1临床表现轻者,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重者,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独语,言辞颠倒,行为异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3.1.2 性格与精神行为障碍性情孤僻,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寡言少语,或语言啰嗦重复,自私狭隘,顽固偏执,或无理由的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行动幼稚可笑,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3.1.3 病史起病隐袭,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
但少数病例发病急,可有中风、头晕、外伤史或其它全身疾病史。
3.1.4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颅脑CT及MRI,可发现引起痴呆的结构性损害的病变。
单光子发射断层摄影术(SPET)及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PET),可发现脑血流、氧、糖等能量代谢的负性变化。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及老年抑郁量表的评定对本病的诊断有参考作用。
3.2 鉴别诊断痴呆应当与痫病、狂病相鉴别。
4 辨证4.1髓海不足证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腰酸骨软,齿枯发焦,步履艰难,懈惰思卧,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4.2脾肾两虚证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力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肌肉萎缩,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腰膝酸软,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4.3痰浊蒙窍证表情呆钝,智力减退,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不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满,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中医内科学痴呆的鉴别与治疗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职业技 能训练,使其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05
病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治疗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李某,男性,65岁,因记忆 力减退、言语不清、行动不便等 症状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诊
断为轻度血管性痴呆。
治疗经过
采用中医内科学方法,以活血化 瘀、通络开窍为主要治疗原则。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者症状明 显改善,记忆力、语言和行动能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痴呆主要依据临 床表现,结合舌脉象进行 综合判断,同时参考现代 医学相关检查。
02
痴呆的鉴别诊断
病因鉴别
阿尔茨海默病
起病隐袭,持续进行性 发展,病因与遗传和环
境因素相关。
血管性痴呆
有脑血管病变或缺血缺 氧病史,呈阶梯式进展
。
路易体痴呆
以波动性认知障碍、帕 金森综合征和反复出现
的视幻觉为特征。
中药治疗痴呆需要长期坚持,并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方 ,以保证治疗效果。同时,中药治疗也需要考虑患者的体质 和药物过敏等因素,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是中医治疗痴呆的特色疗法之一,通过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调节气血 、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痴呆的目的。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百会、神门、足三 里等。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通过拮抗NMDA受体,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毒性作用,从而保护 神经元免受损伤。常用的药物有美金刚等。
钙通道拮抗剂
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减轻神经元内钙离子过载引起的细胞损 伤。常用的药物有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
非药物治疗
认知训练
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 高患者的认知能力,如记 忆、注意力、语言和定向 力等。
治疗效果
痴呆的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辅导
痴呆的辨证论治-中医执业医师辅导痴呆的辨证论治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需要了解的内容,现搜集整理了相关知识点,以便广大考生参考学习。
一、痴呆的辨证要点辨证需分虚实。
属虚者,常见髓海不足、肝肾亏虚、脾肾两虚等证;属实者,以痰浊、瘀血、风火等为主。
二、痴呆的治疗原则治疗当以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其标,补虚扶正、充髓养脑治其本。
三、髓海不足、脾肾两虚、痰浊蒙窍、瘀血内阻等证候的主症、治法与代表方1.髓海不足证主症: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语不达意,头晕耳鸣,息情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代表方:七福饮加减。
常用药:熟地、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紫河车、猪骨髓、当归、人参、白术、炙甘草、石菖蒲、远志、杏仁。
2.脾肾两虚证主症: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代表方:还少丹加减。
常用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杜仲、怀牛膝、楮实子、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大枣、石菖蒲、远志、五味子。
3.痰浊蒙窍证主症: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豁痰开窍,健脾化浊。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常用药: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制南星、石菖蒲、远志、郁金、甘草、生姜。
4.瘀血内阻证主症: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晦暗,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麝香、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川芎、丹参、葱白、生姜、石菖蒲、郁金。
老年性痴呆(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年性痴呆(脑萎缩)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处分【概述】⽼年性痴呆是现代医学病名,是指⽼年期(60岁以上),发⽣的慢性进⾏性精神衰退性疾病。
临床⼀般分原发性痴杲和脑⾎管性痴呆。
前者以脑组织弥漫性萎缩和退⾏性为主,也可能与感染,中毒,遗传和精神因素相关,以缓慢进⾏智能丧失及情感性格,⾏为改变为临床特征;后者亦称脑动脉硬化性痴呆,以脑动脉硬化脑缺⾎或岀⾎为其病理基础,由此引起脑功能障碍,并岀现精神神经症状与体征。
【病因病机】本病类似中医学⽼年⼈癫狂症,是⼀种由于⽣理病理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综合征,常在60岁以上⽽发病,由于⽼年⼈年⾼体弱,脏腑功能⽇趋疲惫,⼼脾有损,⽓⾎不调,⽇久肾虚髓少,⽆以奉养⼼神,遂使清窍失灵,导致神志错乱,发为“癫证”。
旦⽓郁热炽,化⽕动风,挟淤痰浊,上蒙清窍,也可发为“狂症”。
所以,⽼年性痴呆有正虚与邪实两个⽅⾯。
正虚是本,邪实是标,不论正虚或邪实,清窍闭塞,神志失常是⽼年性痴呆的主要病机。
《内经》⽈:“肾主⾻⽣髓,通于脑”“补肾荣脑”。
《⼲⾦翼⽅》⽇“⼈五⼗以上阳⽓⽇衰,损与⽇⾄,⼼⼒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惰怠。
”以上指出了⽼年智能的降低,与⼼肾功能的衰退相关。
肾精不⾜则志⽓衰,不能通于⼼,故迷惑善忘也,可见肾中精⽓虚衰是引起智能降低的⼜⼀重要因素。
健忘在脑,因“脑为六神之府”,王凊任《医林改错》指出:“⼩⼉⽆记性者,脑髓未满;髙龄⽆记性者,脑髓渐衰。
”⼀⾔道出了⽼年⼈智能低下,病变主要因素是脑髓失充的病理变化。
所以,⼼之⽓⾎不⾜,肾之精⽓亏损,脑之髖海失充是致病关键性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年性痴呆除正虚⽅⾯外,还有邪实的另⼀⽅⾯因素。
由于⽼年⼈正⽓⽇衰,⼼脾两亏,⾎脉不利,痰滞⾎淤,痰淤內阻,营卫失调,也是导致⽓⾎供养不畅,加重⽼⼈智能低下的恶性发展。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脑⾎管病变和体内脂质代谢异常与⽼年⼈痴呆综合征之间均有密切的联系。
这与古代医学家早就提出的“⼼⽓空虚神不清⽽⽣痰”,癆迷⼼窍则遇事多忘。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辨证论治
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辨证论治摘要:通过分析、整理近年有关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及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辨证治法充分体现了整体观念、虚实夹杂的中医特色,对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认知能力及生活能力,减轻家庭、社会负担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诊断;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 VD)是脑卒中或长期慢性脑缺血引起的局部病灶或由广泛的脑循环障碍引发的脑功能认知区域发生低灌注,从而引发进行性认知功能衰退。
除病理性神经系统定位损伤的临床表现外,还伴有严重的异常精神行为和心理症状。
随着脑血管病发病率的逐步上升,VD已成为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国VD的发病率达1.1% ~3.0%,约占痴呆总人数的50%。
属于痴呆的一种,中医“呆病”“痴呆”范畴,中医又称之为“中风后痴呆”。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痴呆,VD预后较好,是唯一可以预防并进行有效干预的痴呆类型,治疗前景广阔,因此,从多层次、多途径治疗VD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
现就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中医辨证分型及论治进行综述。
1、中医对痴呆的相关认识“痴呆”作为中医学名词,首见于汉代《华佗神医秘传·华佗治痴呆神方》,认为由于情志刺激而引发。
明代张景岳首次提出“痴呆”病名。
《甲乙经》及《针灸大成》载有“呆痴”之名,《资生经》载有“痴证”病名,《医学正传》载有“愚痴”,《辨证录》载有“呆病”,《临证指南医案》载有“神呆”病名。
古代这些与“痴、呆、愚”字眼有关的病证与现代医学之痴呆病并不完全吻合。
同时,古代医籍中,也有一些没有被命名为“痴呆”的疾病,就其描述看,也应当属于今日“痴呆”,如呆证、健忘、语言颠倒等,部分癫证、狂证、郁证也有些涉及到痴呆病。
近代随着中医脑病学的发展,中医脑病学者对VD的认识也更加清晰,共同的认识是本病病性属于本虚标实,与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
2、诊断2.1西医诊断血管性痴呆的西医诊断标准:按照2002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要点如下: 1.临床很可能血管性痴呆(1)痴呆符合DSM-IV-R的诊断标准;(2)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认知功能障碍突然加重、或波动、或呈阶梯样逐渐进展;(3)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和影像学表现支持;(4)支持血管性痴呆诊断:①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②认知功能损害的不均匀性(斑块状损害);③病程波动,有多次脑卒中史;④人格相对完整;⑤可呈现步态障碍、假性球麻痹等体征。
中医内科学-痴呆
常用药: 龙胆草、青黛、芦荟——直人肝经而泻肝火; 大黄、黄芩、栀子——通泻上中下三焦之火; 姜半夏、胆南星、木香、枳实——理气涤痰; 茯苓、橘红、人参——健脾益气化痰; 菖蒲、麝香——走窜,清心开窍; 当归——和血养肝。 加 减:有肝火动风之势者,加天麻、石决明、钩藤、地龙、全蝎,以平肝熄风。
较好
痴呆
神情呆滞,或神志恍惚,告知不晓,表现为知前事或问事不知
差
髓海不足证
症状: 舌脉: 病机概要: 治 法: 代 表 方: 常用药 及加减:
发作呈多样性,或见突然跌倒,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伴尖叫与二便失禁,或短暂神志不清,双目发呆,茫然所失,谈话中断,持物落地,或精神恍惚而无抽搐
常用药:
天麻、全蝎、僵蚕 ——平肝熄风镇痉; 川贝母、胆南星、姜半夏、竹沥、菖蒲——涤痰 开窍而降逆; 琥珀、茯神、远志、辰砂——镇心安神定痫; 茯苓、陈皮——健脾益气化痰; 丹参——理血、化瘀通络。
加 减:
眩晕、目斜视者——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 珍珠母重镇安神。
1.髓海不足证 常用药及加减
平素头晕头痛,痛有定处,常伴单侧肢体抽搐,或一侧面部抽动,颜面口唇青紫多继发于颅脑外伤、产伤、颅内感染性疾患后,或先天脑发育不全
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涩或弦
瘀血阻窍,脑络闭塞,脑神失养而风动。
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通窍活血汤加减。本方活血化瘀,醒脑通窍,适用于瘀阻头巅,头痛头晕,肢体抽动等症。
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助运; 陈皮、姜半夏——理气化痰降逆; 当归、丹参、熟地——养血和血; 酸枣仁——养心安神; 远志、五味子——敛心气,宁心神。
加 减:
4.瘀血内阻证 常用药及加减
痴呆治疗的辨证论治
痴呆治疗的辨证论治痴呆治疗的辨证论治禀赋不足型【证见】自幼起病,多有发育畸形,如头颅偏小或畸形,眼裂较窄,眼距过宽,发音不清,智力明显低于同龄人等。
成年后神情呆板,反应迟钝,动作古怪,发音不清或词不达意,重者精神呆滞,生活不能自理,不能抵御危险伤害而成白痴。
舌淡胖或偏暗,舌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填髓健脑。
【方药】1.主方方名:加味地黄丸。
处方:熟地黄15克山茱萸12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牡丹皮10克泽泻9克鹿角胶10克(烊化)五味子12克枸杞子15克远志6克当归12克巴戟天15克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中成药①.参茸地黄丸 1丸/次,每日2~3次。
②.脑力宝丸 4丸/次,每日3次。
脾肾亏虚型【证见】老年表情呆板,行动迟缓,健忘,语言明显减少,日夜颠倒,傻笑傻哭,生活不能自理,或有幻觉、妄想。
也有未老先衰而见如上症状的。
可兼见头晕眼花,腰膝酸痛。
气短,心悸等症。
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肾益脾,健脑生髓。
【方药】1.主方方名:还少丹加减。
处方:熟地黄15克枸杞子12克山茱萸12克肉苁蓉15克远志6克巴戟天15克小茴香9克杜仲18克怀牛膝15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五味子6克党参15克楮实12克石菖蒲10克大枣5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中成药①.还少丹 9克/次,每日2次。
②.脑灵片 3片/次,每日3次。
3.单方验方方名:温肾健脾汤等。
处方:党参12克炙黄芪12克熟附块12克益智仁12克香附12克川芎12克苍术12克神曲12克栀子12克山药12克淡干姜3克生白术9克石菖蒲9克陈皮6克姜半夏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痰凝瘀阻型【证见】多有产伤或外伤病史,或由他病而来,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善惊善恐,胸脘痞闷,头晕重,寡言少语,智力低下,妄想离奇。
舌质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或涩滑。
【治法】祛瘀化瘀,宣窍健脑。
痴呆辨证论治
痴呆辨证论治(包括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等)老年痴呆是以本虚标实为特征的老年常见疾病,其本虚主要在于肾精不足,髓海亏虚,清阳不升;其标实在于痰浊、瘀血蒙蔽脑窍,闭阻脑络。
一方面肾虚为主的五脏虚衰可导致痰浊、瘀血等的产生,即因虚而致实;另一方面,痰瘀为患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化生和运行,致本虚更甚,此所谓因实而致虚。
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以致病程缠绵,见症多端。
一、虚证:1、髓海不足症状:智力下降,神情呆滞,记忆力与计算能力下降,懈怠思卧,头晕耳鸣,齿枯发焦,腰酸腿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弱,两尺无力。
治法:补精填髓养神方药:七福饮加减(人参6g、熟地9g、当归9g、白术(炒)5g、炙甘草3g、枣仁6g、远志5g)腰背酸软者加续断、杜仲等。
2、肝肾阴虚症状:平素沉默寡言,呆钝愚痴,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眩晕耳鸣,肌肤不荣,口干,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10g,黄柏10g,熟地黄40g,山茱萸(制)20g,牡丹皮15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5g)虚风内动者加天麻、钩藤、龙骨、生牡蛎等。
3、脾肾两虚症状:表情呆滞,行动迟缓,记忆力减退,失认失算,口齿不清,腰膝酸软,食少纳呆,流涎,四肢欠温,纳呆乏力,腹胀便溏,舌淡体胖,苔白滑,脉沉弱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方药:还少丹加减(熟地黄6g、山药18g、牛膝18g、枸杞子6g、山萸肉12g、茯苓12g、杜仲12g、远志12g、五味子12g、石菖蒲12g、枳实12g、小茴香 12g、巴戟天12g、肉苁蓉12g)畏寒肢冷者加续断、巴戟天;气短乏力甚者加黄芪、紫河车等。
二、实证:1、痰浊阻窍症状:表情呆滞,智力减退,或哭笑无常,或默默不语,不思饮食,头晕重,腹胀痞满,流涎,倦怠乏力、嗜卧,舌淡,苔厚腻,脉濡滑。
治法:健脾益气、豁痰开窍方药:洗心汤加减(太子参30g 茯神30g 半夏15g 陈皮9g 神曲9g 甘草3g 附子3g 菖蒲3g 生枣仁30g)脾虚甚者加党参、茯苓;痰浊内盛者加佩兰、瓜蒌壳,重用半夏、陈皮;郁而化热者加黄芩、竹茹等。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关于“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善忘,包括短期记忆减退与长期记忆减退。
2.智能缺损,包括失语(如找词困难、语言不连贯、错语)、失认(如不能辨认熟人或物体)、失用(如动作笨拙、系错纽扣)、执行不能(如反应迟钝或完成任务困难等)等1项或1项以上损害。
3.生活能力下降,即生活或工作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
4.除外引起智能缺损的其他原因,如郁证、癫狂、谵妄等
5.神经心理学检查、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测试有助于本病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而详问病史及MRI扫描或PET-CT或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痴呆的病因鉴别。
二、鉴别诊断
1.郁证
郁证以抑郁症状为主,如心境不佳、表情淡漠、少言寡语,也常主诉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类似痴呆的症状,但无智能缺损和生活失能情况,抗抑郁治疗有明显效果。
痴以智能症状为主,如善忘、智能缺损、生活失能,抑郁情绪或有或无,抗抑郁治疗无明显效果。
2.癫狂
癫狂早期即以沉闷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或喃喃自语,
静而少动等情志失常为主,或以喧扰不宁、烦躁不安、妄见妄闻、妄思妄行甚至狂越等形神失控症状为主,迁延至后期,也会发生智能缺损。
但痴呆早期即以善忘、智能缺失、生活失能等症状为主,中后期会有烦躁不安、急躁易怒、妄见妄闻、妄思离奇等形神失常症状,少见喧扰不宁、妄行狂越等严重形神失控症状。
3.健忘
健忘既是一种独立疾病,又是痴呆的早期表现或首发症状,需要鉴别。
健忘是遇事善忘、不能回忆的一种病证,一般无渐进性加重,也无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始终正常。
痴呆也有健忘症状,通常有渐进性加重,且智能缺失,生活能力同时受损。
跟踪随访,有助于鉴别。
老年痴呆辨治
老年痴呆辨治老年痴呆的认知障碍属于中医“遗忘”“健忘”“呆病”“呆痴”等疾病范畴。
《华佗神医秘传》首次提出命名为“呆痴”;清·陈士铎《辨证录·呆病门》曰:“肝郁则水克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不清,而呆病矣”。
老年痴呆其病因多由年老体衰,久病损耗,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导致心、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髓海不足,神机失用,肾精亏损。
郑钦安在《医法圆通》中指出:“健忘一症,固有阳虚阴虚之别,统以精神不足为主,人禀二气以生(二气即阳精阴精),固曰精气神,二气贯于周身,精气足,则神自聪明,精气衰,则神昏,此病老年居多”。
在治疗上郑钦安强调:夫神与气精,独神是火,为先天之元阳,不但统制气精,而气精皆神所生,故此火宜温不宜凉,宜养不宜折,此火一灭,精气绝也,而人死也。
《医学心悟》云:“肾主智,肾虚则智不足”。
虽然病位在脑但与心肾肝脾相关,精气神相连,本虚标实,肝肾阴精气血亏虚。
风火痰瘀为病机。
健脑方对现代老年病血管性痴呆和老年性痴呆及脑动脉硬化均可收效。
方药组成方药:人参10克,灵芝20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川石斛15克,远志20克,石菖蒲12克,海浮石12克,天麻10克,当归15克,水蛭10克,川芎12克,龙骨20克,龟板30克,炒枣仁20克,黄精30克,枸杞子30克,淫羊藿15克,附子6克。
加减:半身不遂加土元10克,地龙12克;表情呆滞加川郁金15克,天竺黄15克;神倦气虚加党参30克,山萸肉40克;眩晕加钩藤15克,川断30克;耳鸣加生黄20克,莲子心15克;纳呆湿热加山楂20克,莱菔子30克。
功效: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祛痰散结、健脑增智。
组方依据:此方是由孔圣枕中汤(新本草纲目)和远志汤(药性大字典)加味组成;两方专治开心益气,令人记忆力增强,并有安神及治疗心烦作用。
《药性大字典》中指出:方中远志专于强志、益精,治读书善忘,益精兴志。
痴呆的针灸辩证与治疗方法
痴呆的针灸辩证与治疗方法痴呆的针灸辩证与治疗方法:一、辩证1、肝肾亏虚:记忆力减退,暴发性哭笑,易怒,易狂。
伴有头昏眩晕、手足发麻、振颤、失眠,重者发作癫病。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气血不足:行为表情失常,终日不言不语.或忽笑忽歌,喜怒无常,记忆力减退甚至丧失,步态不稳,面色淡白,气短乏力,舌淡、苔自,脉细弱无力。
3、痰浊闭窍:表情呆板,行动迟缓,终日寡言,坐卧不起。
记忆力丧失,二便失禁,舌胖嫩而淡、边有齿印、苔白厚而腻,脉滑。
4、瘀血阻络: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常默默无语,或离奇幻想,健忘易惊,舌质紫暗、有瘀点或瘀斑,脉细涩。
二、治疗方法1、基本治疗(1)治则:补肾填精、健脑益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者针灸井用,补法;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者以针为主,平补平泻。
(2)处方:百会、四神聪、太溪、大钟、悬钟、足三里。
(3)方解:本病病位在脑,“脑为髓之海”。
百会、四神聪均位于巅顶,通过督脉内如络脑,乃局部取穴,以醒脑宁神;肾主骨生髓,补肾即为生髓;太溪、大钟可补肾养髓;悬钟为髓之会,补之亦可补养脑髓,髓海得充,可健脑益智;足三里补益后天、化生气血以助生髓之源。
诸穴合用,共奏益肾补髓、健脑醒神之效。
(4)加减:肝肾阴虚加肝俞、三阴交补益肝肾;气血虚弱加气海、膈俞益气养血;痰浊中阻加丰隆、中脘化痰通络;瘀血阻络加膈俞、委中以活血化瘀。
(5)操作:各腧穴均常规针刺;四神聪刺向百会穴;百会针后加灸(重灸20分钟以上),使病人感到艾灸热力达到颅内和穴位深层。
每天或隔天治疗1 次。
2、其他疗法(1)头针:取顶中线、额中线、颞前线、颞后线。
每次选2--3穴,毫针强刺激;还可配合使用电针,疏密波中强度刺激。
(2)耳针:取心、肝、肾、枕、脑点、神门、肾上腺。
每次选用3--5穴,毫针浅刺、轻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老年性痴呆病的中医辩证论治
十 以上 阳气 日衰 , 与 日至 , 力 渐 退 , 前 失后 , 损 心 志 兴 白芍各 1 2克 ,0剂 水 煎服 。三诊 自述 全 身 有 力 , l 耳
居怠惰 。 《 学 入 门 》 “ 者 髓 之 海 , 髓 皆 属 于 聪 目明 , 应 灵 活 , 压 正 常 , 淡 红 苔 薄 白 , 细 。 ” 医 :脑 诸 反 血 舌 脉
脑。 《 ” 景岳全 书》 “ : 痴呆证 , 凡平素无痰 , 而或 以郁 嘱欺 服用 ( 浓缩 ) 味地 黄丸 , 日3次 , 六 每 每次 8粒 , 坚
课题 。
5克 , 水煎 服每 日一剂 。
笔者根据《 灵枢、 经脉》 “ : 人始 生, 先成精 , 精成
方进 1 0剂 , 晕 耳 鸣 减 轻 , 眠安 稳 。药 证 相 头 睡
而脑髓生。 《 ” 灵枢、 海论》 “ :髓海不足 , 则脑转耳鸣 , 符 , 再进 l 0剂, 肢体麻木 消失, 情绪安定 , 记忆力增
变 。其 病理改 变是 弥漫性 脑皮质 萎缩 , 室和脑 沟 扩 不 足 。治 宜 : 补肝 肾, 精 益髓 。方 选 : 归 丸 加 脑 滋 填 左 大, 神经 细胞凋 亡 。本 病 的 发 生无 明显 性 别 差 异 ,0 味 : 地 、 板 、 杞 子 、 茱 萸 、 药 、 牛 膝 、 首 4 熟 龟 枸 山 山 怀 何
1 肝 肾虚 亏 、髓海 不足
情 志失调 , 肝郁 气滞 , 血瘀 阻络 , 络硬 化 而发为 脑
马某 , ,4岁 。2 0 男 6 0 6年 8月 2 日初 诊 。一 年 0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症
中医如何辩证治疗老年痴呆症老年痴呆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在老年人的疾病谱和死亡谱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病情较轻者可出现智力减退、神情呆钝、情感淡漠、寡言少语、言语错乱、健忘等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终日不语、闭门独居、喃喃自语、言语颠倒、喜怒无常、不欲饮食、数日不知饥渴、生活完全依赖别人帮助等症状。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症属于“呆病”、“善忘”、“癫证”、“痴呆”等范畴。
该病是由于精气亏损,清窍失养或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痰、火、瘀等诸邪阻滞脑窍,导致脑的智能活动发生严重障碍所致。
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可将老年痴呆症分为7个类型:髓海不足型、肝肾亏虚型、脾肾两虚型、痰浊阻窍型、瘀血阻窍型、肝阳上亢型、心火亢盛型。
笔者对此病研究多年,发现中医对治疗此病有明显的优势,下面就介绍一下各种老年痴呆症的特点及如何用药治疗,供参考:1髓海不足型老年痴呆症:该型老年痴呆症患者可表现为智力减退、记忆力减退、计算力减退、定向力减退、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语不达意、静而少言、头晕耳鸣、倦怠思卧、腰膝酸痛、骨肉痿弱、齿枯发焦、舌质淡红、苔薄或少苔、脉沉细弱。
治疗该型老年痴呆症应坚持添精补肾、充髓养脑的原则,可选用补天大造丸和补肾益髓汤加减。
其方药组成是:熟地黄、龟板胶(烊化)、猪脊髓、骨碎补各15克,山茱萸18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分冲)6克,五味子、川断、石菖蒲、广郁金、炙远志、川芎各10克。
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服1剂,分3次服完,连续服用1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3个疗程即可使病情好转或痊愈。
2肝肾亏虚型老年痴呆症:该型老年痴呆症患者可表现为智力减退、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不容、面红少泽、颧红盗汗、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治疗该型老年痴呆症应坚持滋补肝肾、安神定志的原则,可选用左归丸和杞菊地黄丸加减。
老年痴呆中医辨证论治疗
老年痴呆中医辨证论治疗老年痴呆症该病起病时表现为记忆力减退,以后会逐渐发展为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计算力等智能活动全面减退。
严重患者会卧床不起、语言不清、神情呆钝、生活不能自理。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器质性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症。
其特征为在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出现智能减退、记忆障碍、认知障碍、视空间技能障碍、失认及失用、行为及性格改变,影响工作生活,并随着时间延长渐渐加重。
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现代医学将本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产生主要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产生主要与本病的生产主要与肾精亏虚、心脾不足、肝阳上亢、痰浊壅盛有关,并认为'脑为元神之府','脑为髓海',脑与人体的精神、记忆、人思维等方面的功能密切相关。
肾虚则生髓功能减退,出现髓海不足,神明失养。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也指脾主意一思,意者记所往事,思则兼心之所为也。
今脾受病,神明被阻,则意舍不清,心神不宁使人健忘。
'肝阴不足,风阳上扰,神明被阻,则精神烦乱,若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致聚湿生痰,痰蒙清窍,则出现头晕、健忘、神疲等症。
辨证分型如下:1.老年痴呆症髓海不足型: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即对周围环境、人物、地点、时间的认识能力)、判断力减退,神情呆钝、语不达意或静而少言、头晕耳鸣、倦怠思卧、腰膝酸痛、舌质淡红、苔薄或少苔、脉沉细弱。
可用补天大造丸与补肾益髓汤加减,原料:熟地黄15克,山茱萸18克,怀山药30克,紫河车粉6克(分冲),龟板胶15克(烊化),猪脊髓15克,五味子10克,骨碎补15克,川断10克,石菖蒲10克,广郁金10克,炙远志10克,川芎10克。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一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1—3个疗程病情即可好转或痊愈。
功效:填精补肾、充髓养脑。
2. 老年痴呆症肝肾亏虚型:神情呆钝、动作迟缓、语不达意、沉默少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肌肤不荣、面红少泽、颧红盗汗、舌质红、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弦细数。
中医内科老年性痴呆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大脑皮层获得性高级功能的全面损害,表现为慢性全面性的精神功能亲乱,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学“呆证”、“善忘”、“郁证”、“癫狂”等病证。
年老体衰,脑髓渐空,痰浊上蒙或瘀阻脑络,清窍失聪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诊断】1智力衰退,工作效率减退,注意力不集中。
健忘从近事开始,发展为远事遗忘,乃至记忆力严重受损。
计算力、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判断力减退。
2 .行为改变,幼稚、笨拙,常做无效劳动,不注意个人卫生;严重者行动不能,卧床不起,二便失禁,生活无法自理。
3 .情感较幼稚,呈童样欣快,情绪易激惹。
以后表情呆板,情感迟钝、淡漠,或暴躁易怒,自私多疑,哭笑无常。
4 .外貌表现为老态龙钟,满头白发,齿落嘴瘪,角膜可见老年环,躯体弯曲,行走不稳,步态蹒跚,体重减轻,手颤或不自主摇头。
5 .神经心理学检查及颅脑CT、MRI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辨证主要是辨标本虚实。
标实为痰浊、痰火、气血瘀滞,本虚为肾精不足,脾气虚弱,气血亏虚。
标实者当化痰、清火、理气活血。
本虚者以健脾补肾,益气养血。
1肾精亏虚表情呆板,举动不灵,言语迟钝或窖涩,或傻哭傻笑,记忆力差,定向力障碍,毛发失荣,怠惰思卧,头摇肢颤,二便失禁,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听力减退,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举例:左归丸或河车大造丸加减。
熟地黄12g,制首乌IOg,怀山药、枸杞子各12g,山萸肉、茯苓、菟丝子10g,龟甲胶(惮化冲服)10g,鹿角胶(怦化冲服)10g,杜仲IOgo 加减:阴虚内热,飘红盗汗,五心烦热,口干欲饮,舌质偏红,脉细数,加牡丹皮、地骨皮、知母各10g。
自汗,神疲乏力,肢冷畏寒,小便清长,加杜仲、金毛狗脊各10g,肉桂3g,制附子6go血压偏高,头胀耳鸣,加珍珠母、灵磁石各15g,怀牛膝10g,菊花6g。
手足抖动,摇头、抽搐,加天麻、钩藤各10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痴呆的辨证论治痴呆痴呆,多由七情内伤,久病年老等病因,导致髓减脑消,神机失用而致,是以呆傻愚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志疾病。
其轻者可见寡言少语,反应迟钝,善忘等症;重则表现为神情淡漠,终日不语,哭笑无常,分辨不清昼夜,外出不知归途,不欲食,不知饥,二便失禁等,生活不能自理。
呆者,痴也,不慧也,不明事理之谓也。
本病在心脑病证中较为常见,可发于各个年龄阶段,但以老年阶段最常见。
据国外资料,在65岁以上老人中,明显痴呆者约占2%-5%,80岁以上者增加到15%—20%,如以轻中度痴呆合并估计,则要超过上述数字2-3倍之多。
近年来我国人民平均寿命明显延长,老年人在人口构成中所占比例逐渐增高,今后本病的发生率必将增高。
本病属疑难病证,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疗效,尤其是近几年来,对本病开展了前瞻性多途径临床研究,疗效有较大提高。
古医籍中有关痴呆的专论较少,与本病有关的症状、病因病机、治疗预后等认识散在于历代医籍的其他篇章中。
如《灵枢·天年》:“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
……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
”从年老脏腑功能减退推论本病,与现代老年痴呆相似。
明代以前,对痴呆的认识不很明确,至明代《景岳全书·杂证谟》首次立“癫狂痴呆”专论,澄清了过去含混不清的认识。
指出了本病由多种病因渐致而成,且临床表现具有“千奇百怪”、“变易不常”的特点,并指出本病病位在心以及肝胆二经,对预后则认为本病“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都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至今仍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清代陈士铎《辨证录》亦立有“呆病门”,对呆病症状描述甚详,且分析其成因在于肝气之郁,而最终转为胃气之衰的病理转化过程,其主要病机在于肝郁乘脾。
胃衰痰生,积于胸中,弥漫心窍,使神明受累,髓减脑消而病。
陈氏并提出本病以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主的治法。
立有洗心汤、转呆丹、还神至圣汤等,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节所讨论的内容以成年人痴呆为主,小儿先天性痴呆不在讨论之列。
西医学的痴呆综合征,包括Alzheimer痴呆、血管性痴呆、正常压脑积水、脑肿瘤、麻痹性痴呆、中毒性脑病等。
但不包括老年抑郁症、老年精神病。
当上述疾病出现类似本节的证候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病因以内因为主,由于七情内伤,久病不复,年迈体虚等致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痰瘀阻痹,渐使脑髓空虚,脑髓失养。
其基本病机为髓减脑消,神机失用。
其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其证候特征以气血、肾精亏虚为本,以痰浊、瘀血之实邪为标,临床多见虚实夹杂之证。
1.脑髓空虚脑为元神之府,神机之源,一身之主。
由于年老肾衰,久病不复等,导致脑髓空虚,则神机失用,而使智能、思维活动减退,甚至失常。
2.气血不足心为君主之官而主神明。
多因年迈久病,耗伤气血,或脾胃虚衰,气血生化乏源,导致心之气血虚衰,神明失养而心神涣散,呆滞善忘。
3.肾精亏损肾主骨生髓而通于脑,脑为髓海。
年老、久病,致肾精亏损,脑髓失充,神机失控,阴阳失司而呆滞愚钝,动作笨拙。
4.痰瘀痹阻七情所伤,肝郁气滞,气机不畅则血涩不行,气滞血瘀,蒙蔽清窍,或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脾胃功能失调,不能转输运化水湿,酿生痰湿,痰蒙清窍;痰郁久化火,扰动心神,均可使神明失用。
或瘀血内阻,脑脉不通,脑气不得与脏气相接,或日久生热化火,神明被扰,则性情烦乱,忽哭忽笑,变化无常。
总之,本病的发生,不外乎虚、痰、瘀,并且三者互为影响。
虚指气血亏虚,脑脉失养;阴精亏空,髓减脑消。
痰指痰浊中阻,蒙蔽清窍;痰火互结,上扰心神。
瘀指瘀血阻痹,脑脉不通;瘀血阻滞,蒙蔽清窍。
【临床表现】本病的临床表现纷繁多样,总以渐进加重的善忘前事、呆傻愚笨以及性情改变为其共有特征。
1.善忘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并渐进加重,初期可见患者对近事遗忘;平时经过的事情,似是而非,记忆不全,常不自觉地进行虚构而被认为“说谎”。
进而发展为近事及远事记忆能力均减退,甚至不能记起自己的年龄、出生年份等。
2.呆傻愚笨表现为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思维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渐至计算力明显下降;动作笨拙,时常发生错穿衣服、系错钮扣等现象,重者不能自理。
3.性情改变情绪变化无常,不能自控,不修边幅,自私多疑。
或表现抑郁,闭门独处,寡言少语;或表现亢奋,忽哭忽笑,言辞颠倒。
重者表现为攻击行为,妄想,幻听幻视等。
【诊断】1.智能缺损,其严重程度足以妨碍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
轻度:工作学习和社交能力下降,尚保持独立生活能力;中度:除进食、穿衣及大小便可自理外,其余生活靠他人帮助;重度: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2.记忆近事能力减弱,对新近发生的事件常有遗忘。
3.抽象概括能力明显减退;或判断力明显减退;或失语、失用、失认,计算、构图困难等。
4.性格改变,孤僻,表情淡漠,语言噜嗦重复,自私狭隘,顽固固执,或无理由的欣快,易于激动或暴怒,道德伦理缺乏,不知羞耻等。
5.起病隐袭,发展缓慢,渐进加重,病程一般较长。
但也有少数病例起病较急。
6.精神检查、颅脑Cr、删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鉴别诊断】1.郁病痴呆的神志异常需与郁病中的脏躁一证相鉴别。
脏躁多发于青中年女性,多在精神因素的刺激下呈间歇性发作,不发作时可如常人,且无智能、人格方面的变化。
而痴呆可见于任何年龄,尤多见于中老年人,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别,且病程迁延,其心神失常症状不能自行缓解,并伴有明显的智力、记忆力、计算力及人格情感的变化。
2.癫病癫病以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俗称“文痴”,以成年人多见。
而痴呆则属智能活动障碍,是以神情呆滞、愚笨迟钝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志疾病,多发于老年人。
另一方面,痴呆的部分症状可自制,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重症痴呆患者与癫病在精神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临床难以区分。
精神检查、Cr、Mm检查等有助于鉴别。
3.健忘健忘是指记忆力差,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
而痴呆则以神情呆滞,反应迟钝,动作笨拙为主要表现,其不知前事或问事不知等表现,与健忘之“善忘前事”有根本区别。
痴呆根本不知前事,而健忘则晓其事而易忘,且健忘不伴有神志障碍。
健忘可以是痴呆的早期临床表现,这时可不予鉴别。
由于外伤、药物所致健忘,一般经治疗后可以恢复。
精神检查、CT、Mm检查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辨明虚实与主病之脏腑。
本虚者,辨明是气血亏虚,还是阴精衰少;标实者,辨明是痰浊或痰火为病,还是瘀血为患。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者,应分清主次。
并注意结合脏腑辨证,详辨主要受病之脏腑。
治疗原则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因而补虚益损,解郁散结是其治疗大法。
同时在用药上应重视血肉有情之晶的应用,以填精补髓。
此外,移情易性,智力和功能训练与锻炼有助于康复与延缓病情。
对脾肾不足,髓海空虚之证,宜培补先天、后天,使脑髓得充,化源得滋。
凡痰浊、瘀血阻滞者,当化痰活血,配以开窍通络,使气血流通,窍开神醒。
分证论治·髓海不足症状:智能减退,记忆力和计算力明显减退,头晕耳鸣,懈情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行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益髓,填精养神。
方药:七福饮。
方中重用熟地以滋阴补肾,以补先天之本;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用以强壮后天之本;当归养血补肝;远志、杏仁宣窍化痰。
本方填补脑髓之力尚嫌不足,可选加鹿角胶、龟板胶、阿胶、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晶,以填精补髓。
还可以本方制蜜丸或膏滋以图缓治,也可用河车大造丸大补精血。
·脾肾两虚症状: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气短懒言,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腰膝酸软,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方药:还少丹。
方中熟地、枸杞子、山萸肉滋阴补肾;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温补肾阳;杜仲、怀牛膝、楮实子补益肝肾;人参、茯苓、山药、大枣益气健脾而补后天;远志、五味子、石菖蒲养心安神开窍。
如见气短乏力较著,甚至肌肉萎缩,可配伍紫河车、阿胶、川断、杜仲、鸡血藤、何首乌、黄芪等以益气养血。
若脾肾两虚,偏于阳虚者,出现四肢不温,形寒肢冷,五更泄泻等症,方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再加紫河车、鹿角胶、龟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填精补髓。
若伴有腰膝酸软,颧红盗汗,耳鸣如蝉,舌瘦质红,少苔,脉弦细数者,是为肝肾阴虚,可用知柏地黄丸滋养肝肾。
·痰浊蒙窍症状: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治法:健脾化浊,豁痰开窍。
方药:洗心汤。
方中人参、甘草益气;半夏、陈皮健脾化痰;附子协助参、草以助阳气,俾正气健旺则痰浊可除;茯神、酸枣仁宁心安神;石菖蒲芳香开窍;神曲和胃。
脾气亏虚明显者,可加党参、茯苓、黄芪、白术、山药、麦芽、砂仁等健脾益气之晶,以截生痰之源。
若头重如裹、哭笑无常、喃喃自语、口多涎沫者,痰浊壅塞较著,重用陈皮、半夏,配伍胆南星、莱菔子、佩兰、白豆蔻、全瓜蒌、贝母等豁痰理气之品。
若痰郁久化火,蒙蔽清窍,扰动心神,症见心烦躁动,言语颠倒,歌笑不休,甚至反喜污秽等,宜用涤痰汤涤痰开窍,并加黄芩、黄连、竹沥以增强清化热痰之力。
·瘀血内阻症状: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质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开窍醒脑。
方药:通窍活血汤。
方中麝香芳香开窍,并活血散结通络;桃仁、红花、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大枣、葱白、生姜散达升腾,使行血之晶能上达巅顶,外彻肌肤。
常加石菖蒲、郁金开窍醒脑。
如久病气血不足,加党参、黄芪、熟地、当归以补益气血。
瘀血日久,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虚明显者,可加当归?鸡血藤、三七以养血活血。
瘀血日久,郁而化热,症见头痛、呕恶,舌红苔黄等,加丹参、丹皮、夏枯草、竹茹等清热凉血、清肝和胃之晶。
【转归预后】本病的虚实之间可以转化,属实证的痰浊、瘀血日久,若耗伤气血,损及心脾肝肾,或脾气不足,生化无源;或心失所养,神明失用;或肝肾不足,阴精匮乏,脑髓失养,转化为虚实夹杂之证。
而虚证病久,气血亏乏,脏腑功能受累,气血运行失司,或积湿为痰,或留滞为瘀,也可见虚中夹实之证。
故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
痴呆的病程多较长,患者积极接受治疗,部分精神症状可有改善,但不易根治。
治不及时及治不得法的重症患者,则预后较差。
【预防与调摄】精神调摄,智能训练,调节饮食起居既是预防措施,又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对由其他疾病所致的痴呆,应积极查明病因,及时治疗。
良好的环境和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及饮食调养等一般处理,颇为重要,适当的医护措施可促进其一般健康水平和延缓其精神衰退进程。
医护人员应帮助病人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解除情志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