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论文
关注社会·回归生活·启迪人生
一、现实素描:注重科学世界,忽略生活意义
案例一:课堂上真的声音是怎样消失的?
一天,某位教师正在与初二学生学习《“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人教版《中国历史》第四册)。
教师是这样讲述的:
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的引言。(学生读毕)同学们愿意了解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吗?
生:愿意。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当时骇人听闻的国家大事。
师:让我们共同学习这一段历史吧!(板书: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第一段。(学生阅读毕)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决定发动的。他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根据是什么呢?
生:60年代初,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的分析。
师:答得很好。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全面发动起来的?
生:回答。(师概括板书)
师:同学们答得很好。请阅读课文第三段及有关注释。当时的“文革”小组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生:它属于中央政治局常委领导,是“文化大革命”的权力机关。
师:答得很好。当时全国动乱局面是怎样出现的?
生:回答。(照书本读)
师:答得很好。同学们能举例说明江青一伙是怎样迫害老干部的吗?
生:回答。(照书本读)
师:说的对。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第四册教案》第144-14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
问题思考:听完这节课,人们或许会赞叹于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偷悦:教师循循善诱,学生对答如流。然而,从新课程标准的高度来看,这节课却又令人深思:“文化大革命”这一重大历史问题,距今只有三十余年,社会上经历“文革”的历史老人,比比皆是;“文革”的经验教训,至今令人痛心。但在课堂上,教师受困于书本世界,把书本知识变成“一潭死水”,除了教师照本宣科和“答得很好”、“答得对”之外,还有别的声音吗?是真的声音吗?这样的课堂教学对于社会、对于学生的发展又有多大的益处呢?我们多么希望课堂上多一点美丽的“杂音”,那或许是玫瑰,是火光,是民族的希望。
案例二:我们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太久了
金秋,某位教师正在上《鸦片战争》一课(人教版《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教师把这节课处理为讲述课,分为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落后了?”
投影显示:①中国落后的具体表现是什么?②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③如何从理论上认识中国的落后?
第二个问题:“如何辩证分析‘闭关锁国’政策?”第三个问题:“如何评价林则徐、道光帝的禁烟活动?”
投影显示:①二人的阶级属性是否相同?②禁烟的主观目的是否相同③林则徐敢于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反侵略,人民群众之所以支持林则徐,是否说明当时阶级矛盾缓和了?
第四个问题:“如何认识战争发生及失败的必然性?”教师以战争发生的直接目的与根本目的,直接原因与根本原因的分析为例,讲述“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以中国禁烟与战争发生之间关系为例,说明“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关系;以中国战败具体原因与根本原因为例,分析政治、经济与战争的关系;最后,以中国战败的史实论证“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战胜新生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定论。
──资料来源:胡杰明文,《历史教学问题》1998年第5期第57-58页。
问题思考:这是一节高一历史课,听后人们或许会赞叹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功底。但仔细“品尝”,这一节课也值得深思: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价值,而这节课所溢出的恰恰是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课堂上没有科学世界通往现实世界的桥梁,没有现实世界为书本知识的运用所提供的诱人境界和无限风光;一个个远离学生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的问题,把课堂带入了“高筑墙、深挖洞、广积粮”的误区,各种单调、枯燥、乏味的刺激,迫使学生沉浸在各种符号的逻辑推理之中;学生在那里痛苦地学习,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更没有生活的激清;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不是为现实而活着,而是为知识而活着,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被忽视了。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教师深刻反思吗?
二、价值取向:回归生活世界,关注人生价值
案例三:美国孩子的一节历史课
一天上课,达塔宣布:“由于教学经费紧张,本来是免费提供的课堂用纸,今后5分钱一张。现在,大家拿钱来领纸,准备小测验。”教室里一片喧哗,孩子纷纷嚷嚷:“这不太公平,为什么事先不通知我们?”为什么要5分钱一张?商店里真的不是这个价钱啊!“我的钱,买了纸,就不够午饭了,怎么办?”“怎么别的老师不收我们的钱?”看着学生的各种表情,沮丧、吃惊、生气、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小脸都憋红的样子,老师低下头,一再说:“对不起,可是我不得不这样办。”
孩子持续不安,老师坚持要收钱再发纸测验。一些平时的乖孩子,无可奈何地拿出零用钱,取了纸……老师发了试题,学生闷头解答。只见最后一题写道:“关于花钱买纸的事,不是真的。写出你当时的感受。”
资料来源:王海燕著《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第65-66页。
问题思考:这是一节美国初中历史课,教学内容是《美国独立战争》,教科书在说明战前宗主国英国和北美殖民地人民日益紧张关系时,喻之为“家长和长大了的孩子之间的关系,”并提示学生:通过回
想他们的父母颁布新规定和强行让他们做什么事时的感觉,来领会这一关系。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达塔说:“我是想让孩子们得到那种感受,当英国议会决定向殖民地强行征收印花税时人们的心情。”
据此,我们不难看出,达塔不是按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讲授学习内容,而是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谈历史,在体验中看规律,在生活中悟理想。试想:这样一节看似缺少时间、地点等基本知识,仅让学生有一种体验的历史课,与我们现在的历史教学相比,有什么不同,对我们走进新课程有没有启发?让我们细细地体会吧!
案例四:新课程理念在历史课堂的软着陆
2002年,青岛市第26中学李雪艳老师执教的一节历史课──《丝绸之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上课前,她布置学生搜集、查阅与丝路有关的历史读物、图片资料,特别要求学生注意西部大开发的资料,上课时,学生分为四个小组,合作学习。随着上课铃响,这节有声有色的历史课拉开了惟幕。
“在已过去的2001年中,在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发生了一件什么重大事件?”学生思维发散。教师在总结学生回答后,娓娓道来:“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成为第143个成员国。加入世贸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其实,中国人民早就有参与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活动,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开辟了丝绸之路,它以美丽的丝绸为纽带,走出国门,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下面就让我们伴着那如歌的驼铃声,一起去寻访丝调之路。”
整个课堂分成三大板块:丝路花雨、丝路沧桑和丝路今朝。每一个板块都由学生唱主角,既有小组发言,也有小组之间不同的观点辩论。
第一个板块“丝路花雨”,采取学生导游的方式,四个小组分别推举一位“导游”,将全组搜集加工的信息向全班介绍。期间不时有同学向“导游”发问,诸如“西安钟鼓楼派什么用场?”“马踏飞燕为什么会成为中国旅游的标志?”“丝路重镇楼兰为什么会成为今天的荒漠残垣?”
第二个板块“丝路沧桑”,展示沉重的历史,仍由学生自己介绍,有的小组使用了大量的图片,有的小组使用了文字资料。在此过程中,有的学生愤怒,有的学生感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这里得到了一定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