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下知识点整理(新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变化-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类和自然界都非常重要。
- 水可以存在于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固态是冰,液态是水,气态是水蒸气。
- 水可以通过加热或减压发生相变。
第二单元:碗里的“南极洲”- 冰可以保持食物的新鲜,因为它可以吸收热量。
- 冰可以用来制作饮料和食物。
- 冰块可以融化成水,然后再重新变成冰块。
第三单元:食物中的水分- 食物中含有水分,它能够维持食物的形状和口感。
- 食物中的水分可以通过加热变成水蒸气。
第四单元:物体的浮沉性和流动性- 浮力是物体浮起的原因,与物体的密度和受到的浸没液体的位移有关。
- 每种物体在液体中都有一个特定的浸没位置。
- 流体的流动性:液体和气体都可以流动,但固体不可以。
第五单元:磁铁的吸引和排斥- 磁铁具有吸引和排斥的性质。
- 磁性物体可以被磁铁吸引,非磁性物体不能。
- 磁铁的吸引力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有关系。
第六单元:适应环境的动物- 动物根据环境的不同而具有各自的特征和性。
- 动物可以通过行为和某些特征适应不同的环境。
第七单元:保护环境- 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 我们应该节约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来保护环境。
第八单元:探索陌生星球-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
- 地球是一个适宜生命存在的星球。
- 太阳、月亮和其他行星都是太阳系的一部分。
第九单元: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了解自然现象。
- 科学实验需要严格的实施步骤和正确的记录方法。
第十单元:科学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 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等。
- 人类需要正确使用科学技术,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以上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的核心知识整理。
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增加对科学的兴趣和理解。
三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科学必背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1. 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
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又包含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
比如绿豆种子,种皮可以保护里面的胚,胚根会发育成植物的根,胚芽会发育成茎和叶呢。
2. 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就像我们种小豆芽,温度太低它可能就不爱发芽,没有足够的水分,它也发不了芽,要是把种子闷在一个没有空气的地方,那更是不行啦。
3. 植物的根有很多作用哦。
它可以固定植物,要是没有根,植物就会被风吹跑啦。
而且根还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就像小吸管一样,把土壤里的好东西都吸到植物身体里去。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1. 蚕的一生会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
蚕卵小小的,像芝麻粒一样。
刚孵出来的蚕宝宝黑黑的,我们叫它蚁蚕。
蚕宝宝不停地吃桑叶,慢慢长大,然后吐丝结茧变成蛹,最后破茧而出变成蚕蛾。
2. 像鸡呀,它们是卵生动物,从鸡蛋里孵出来。
而像猫、狗之类的哺乳动物,它们是胎生的,小宝宝是从妈妈的肚子里生出来的,生出来之后还会吃妈妈的奶长大呢。
三、温度与水的变化1. 水在自然界中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
固态的水就是冰,冰的温度很低。
当温度升高时,冰会融化成水,水再继续加热就会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去啦。
2. 我们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温度计上有刻度,红色的液柱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上升或者下降。
不同的季节温度也不一样,夏天温度高,冬天温度低。
四、磁铁1. 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的物质,像铁钉、回形针这些铁制品都能被磁铁吸引。
但是磁铁不能吸引铜、铝等金属哦。
2. 磁铁有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
相同的磁极会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会互相吸引。
我们可以拿两块小磁铁做实验,感受一下这种奇妙的吸引力和排斥力。
五、其他知识点1. 物体的运动方式有很多种,像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就是直线运动,而扔出去的石子在空中划过的弧线就是曲线运动。
2. 我们周围的材料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汇总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知识点汇
总
本文档总结了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科学知识点,以供学生和教师参考。
1. 生活中的水
- 水的来源和用途
- 象征水的汉字“水”和“氵”
- 水的形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
- 水的变化过程:融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2. 季节变化
- 春季:气温回升,植物开始生长,春雷春雨
- 夏季:天热,植物繁茂,夏雨多
- 秋季:温度逐渐下降,植物逐渐凋谢,收获季节
- 冬季:天冷,植物休眠,降雪季节
3. 生活中的空气
- 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 空气的特性:透明、无味、无色
- 空气的压力:用气球实验来感受压强的变化
- 空气对物体的作用:风的形成和影响
4. 常见物质变化
-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物质
- 物质的燃烧:火焰、燃烧反应和安全用火
- 物质的融化和沸腾:固态到液态和液态到气态的转变- 物质的溶解:固体和液体之间的溶解
5. 物体运动
- 运动的概念和常见运动形式:跑、走、跳、滚、转动等- 质点和路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 力:物体运动和停止的原因
- 受力和效果:推力、拉力和摩擦力
以上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的科学知识点汇总。
希望对你的学习和教学有所帮助!。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状态1. 定义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 特性- 固态: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小。
- 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固定的体积,分子间距离较大。
- 气态: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分子间距离很大。
3. 转换- 固态→ 液态:熔化- 液态→ 固态:凝固- 液态→ 气态:蒸发- 气态→ 液态:凝结- 固态→ 气态:升华- 气态→ 固态:凝华二、力的作用1. 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作用效果- 改变物体的形状-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 力的类型-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弹力:物体发生形变后恢复原状的力-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浮力: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力三、物体运动1. 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物体的运动。
2. 运动类型- 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物体沿曲线运动- 匀速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 变速运动:速度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3. 运动规律- 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力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四、生物的特征1. 定义生物是指具有生命现象的物体。
2. 生物特征- 生活需要营养- 能进行呼吸- 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能生长和繁殖- 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由细胞构成五、植物的生长1. 定义植物的生长是指植物体在体积、重量、长度等方面的增加。
2. 生长过程- 种子发芽: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开始生长- 幼苗生长:幼苗逐渐长大,形成成熟的植物- 植物开花: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开花- 结果:植物开花后形成果实3. 影响生长的因素- 阳光: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水分:植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营养物质和废物的运输- 温度:影响植物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空气: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重要因素- 土壤: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六、动物的特征1. 定义动物是指具有动物特征的生物。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以下是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1.化学家探秘:了解化学家的工作内容和实验室的常见设备。
2.种子的生活:介绍种子的形态和功能,以及种子在植物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
3.植株的生命之源,树叶:介绍树叶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光合作用和气孔的作用。
5.空气的“重要布置员”:认识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了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
6.白首之交,水和空气:了解水和空气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了解水和空气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7.色彩之变,物质的溶解: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学习常见物质的溶解实验。
8.楼房物语:了解楼房的结构和构造,了解建筑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9.不透明之迷:认识不透明和透明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10.电的起源:了解电的起源和历史,认识电流的概念和特点。
11.磁场的魅力:了解磁铁的构造和磁性物质的特点,学习磁铁的吸引和排斥现象。
12.随身伴读,声音: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方式,认识声音的完整和不完整。
13.繁星之谜,星座:了解星座的概念和作用,学习常见的星座和星
座故事。
14.小太阳,火花:认识火花的产生和传播方式,学习安全用火知识。
15.多媒体身影:认识多媒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多媒体在日常生活
中的应用。
16.领略黑科技,机器人: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和种类,学习机器人的
原理和应用。
17.科技脚步,通信:了解通信的发展历史,学习手机和电脑的使用
方法。
18.软软的智慧,计算机: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学习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打印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书知识点归纳1、绿色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2、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3、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4、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等多项工作。
5、种子萌发先长出根,再长出芽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6、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7、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这些养料是植物的绿叶依靠阳光提供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8、植物中的叶绿素能够利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放出氧气。
这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9、植物的叶在茎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10、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11、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具有雌蕊发育而来的,果实里面有种子。
12、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发芽期、幼苗期、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期。
13、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陆续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4、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1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直径。
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种茎叫缠绕茎。
葡萄的茎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
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17、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小生命。
蚕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18、蚂蚁、蜻蜓、蚕、蛾的身体一样都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上有一对触觉。
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膀,所以它们都是昆虫。
19、蚕的一生经历乐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蚕是蚕的幼虫、蚕蛾是蚕的成虫。
20、蜻蜓、青蛙、蝴蝶、蚕等一生都要经过变态,而人、羊、狗、猫等则不经过变态,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一、生活与科学
1.科学为什么重要
2.科学探究
3.科学实验的过程和方法
二、生物世界的探究
1.动物的生活习性、生长发育和变异
2.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3.种植树木的意义
4.动物和植物的用途
三、物质与能源的探究
1.物质的性质:颜色、味道、形状、硬度、重量
2.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变量
3.水的性质和用途
4.与空气有关的现象和实验
四、力与运动的探究
1.力的观察和认识:推力、拉力、重力
2.力的作用:使物体改变速度、形状、方向
3.运动的观察和认识:直线运动、曲线运动
4.摩擦力的观察和认识
5.做力的探究:挠和拉
五、光与影的探究
2.光的属性:明暗、光源大小
3.光的方向传播规律:直线传播
4.影的形成和属性: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影
六、天地与人
1.行星与月亮: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四季的变化:气温、天气、动植物的变化
3.自然资源的保护:节约用电、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七、科学与日常生活
1.安全用电:电器使用和电源安全
2.温度的观察和认识:温度计的使用、温度计读数
3.食品安全:食物的储存、清洗和烹饪
4.交通安全: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
以上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知识点的简要归纳整理,具体的知识点可以根据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深入学习。
科学三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各课知识点科学三年级下册的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基础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概述:第一章:植物的生长和变化- 植物的生命周期:种子的萌发、幼苗的生长、开花、结果和衰老。
-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功能和特点。
-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第二章:动物的分类和习性- 动物的分类:根据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将动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 动物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成熟、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 动物的适应性:不同动物如何适应其生活环境。
第三章:物质的性质和状态-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 物质的性质: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 物质状态的变化:熔化、凝固、蒸发、凝结等。
第四章:力和运动- 力的概念:推力、拉力、重力、摩擦力等。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 运动的描述:速度、方向、加速度等。
第五章:能量的转换和利用-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等。
- 能量的转换: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过程。
- 能量的利用:人类如何利用能量进行工作和日常生活。
第六章:地球和宇宙-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等。
- 天文现象:日食、月食、星座等。
- 太阳系的组成:太阳、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第七章:天气和气候- 天气现象:云、雨、雪、风等。
- 气候类型:热带、温带、寒带等。
-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季节变化等。
第八章:水的循环和保护- 水的循环:蒸发、凝结、降水、地表径流等。
- 水的重要性:生命之源、农业、工业等。
- 水资源的保护: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等。
结语:通过学习三年级下册的科学课程,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教育对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至关重要,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在科学的世界里找到乐趣和知识。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以下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1. 粗心大意
- 学会珍惜学习机会,认真听讲,注意专注,不要做作业时粗心大意。
2. 天气与季节
- 天气的变化对生活和农业有什么影响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变化
3. 劳动养生
- 劳动的好处和重要性
- 劳动中要注意健康和安全
4. 生物多样性
- 生物的分类和特点
- 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
5. 动物与人类
- 动物和人类的生活和关系
- 动物的习性和行为
6. 植物与人类
- 植物的结构和生长
- 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7. 水资源
- 水的来源和运动
- 水的利用和保护
8. 可持续发展
-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9. 地球与宇宙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宇宙中的星球和天体
10. 观察和实验
-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和意义
- 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中的重要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023年新改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知识点

最新改版三下科学知识梳理精品知识点全册精编知识点目录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 (4)第2课《各种各样的运动》 (5)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6)第4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7)第5课《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 (7)第6课《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 (8)第7课《我们的“过山车”》 (8)第8课《测试“过山车”》 (9)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第1课《迎接蚕宝宝的到来》 (10)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11)第3课《蚕长大了》 (12)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 (13)第5课《茧中钻出了蚕蛾》 (14)第6课《蚕的一生》 (15)第7课《动物的繁殖》 (16)第8课《动物的一生》 (17)第三单元太阳、地球第1课《仰望天空》 (18)第2课《阳光下物体的影子》 (19)第3课《影子的秘密》 (20)第4课《月相变化的规律》 (21)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22)第6课《地球的形状》 (23)第7课《地球——水的星球》 (24)第8课《太阳、月球和地球》 (24)最新改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知识点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第1课运动和位置1.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运动。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判断前要先选好和哪个物体(标准物)相比。
3.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
相对于地面(标准物)来说,图中老鹰是运动的,蒙古包、马和白云是静止的。
4.如果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5.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6.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利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
7.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东北东南北南东西西南西北(1)首先选择标准物。
(2)然后确定物体相对于标准物的方向和距离。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一、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1. 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例如:植物、动物、天气、四季的变化等。
2. 学习用准确的词语来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特征。
二、认识和保护环境1. 了解环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且学会如何保护环境。
2. 学习垃圾分类和减少浪费。
三、物体的性质1. 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性质,以及常见物体的材质。
2. 探索物体的可拉伸性、可压缩性、可溶解性等性质。
四、生活中的力1. 了解推力、拉力、摩擦力等力的作用,并能够观察并描述力对物体的影响。
2. 学习合理运用力,例如:使用简单机械来减轻力的大小。
五、生活中的能量1. 了解光能、热能、声能、电能等能量的来源和传递方式。
2. 学习如何节约能源,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六、天文地理知识1. 了解太阳、地球、月亮的基本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日食、月食等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
七、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1. 学习正确的饮食、锻炼和休息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2. 学习安全知识,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八、科学实验与探究1. 培养对事物进行实验和观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学习基本的科学实验方法和安全操作规范。
九、学习与合作1.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 学习与同学合作,互相尊重、帮助、合作。
综上所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内容涵盖了观察力和描述能力的培养、环境保护、物体的性质、生活中的力和能量、天文地理知识、生活中的健康与安全、科学实验与探究以及学习与合作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增强对环境保护和健康安全的意识,以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爱科学的情感,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成长,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终身学习者。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

三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整理三年级科学下册涵盖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该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涵盖了物体的运动、动物的一生、植物的生长以及天文地理等多个方面。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运动和位置1.运动和位置的概念:•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等现象都是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我们把另一个物体称为参照物。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运动,如果物体相对于别的物体位置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运动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物体是静止的。
2.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3.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是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例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是运动的。
二、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平移、旋转、摆动、滚动、振动等。
•集装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即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的过程(物体的各个点没有变化)。
•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即一个物体围绕一个中心沿圆形轨迹运动。
•一个物体反复来回时所做的运动叫做摆动,如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
•在围绕中心转动的同时,物体的整体做移动叫做滚动,如圆球的运动方式。
•一个物体在接近其平衡状态下来回往返运动并最后停在“零点”叫振动,如尺子、水珠落入水面等。
2.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过山车的运动路线是曲线的,我们把它叫做曲线运动;而苹果从树上垂直下落,运动路线是直线,我们把它叫做直线运动。
三、物体在斜面上运动1.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斜坡上的物体会像大石头从山坡上滚下去那样滚动,或者像我们滑滑梯那样滑动下去。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
1. 环境与生命
- 地球的一天
- 地球的一年
- 四季的变化
- 不同季节的特点和活动
- 我们要合理利用水资源
- 不同水源和水的利用方法
- 水的循环和重要性
- 空气的重要性和成分
- 空气的压力和气象仪器
- 空气的变化和天气预报
2. 物体与力
- 弹簧测力计和它的用途
- 磁铁的两种吸引物体的方式
-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的作用和使用
- 自然和人工物体的质量
- 物体的比重及其测量方法
- 风的作用和使用
3. 营养与身体
- 食物对人体的重要性
- 主要食物的分类和特征
- 消化器官的作用和消化过程
- 消化器官的保护和保健方法
- 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和不同运动的特点
- 运动的原则和方法
4. 颜色和光
- 光的来源和传播方式
- 平行光和散射光
- 光的三原色和颜色的合成
- 白光的分解和彩虹的形成
- 页面的颜色和显示颜色的原理
5. 发现科学之美
- 变态的生活史和昆虫的养殖
- 人类在科学技术中的发展和应用
- 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意义
-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 科学家的职业和作用
以上是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的知识点清单和考点总结。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提高对自然和生活中科学现象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小学科学教材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清单考点总结小学科学教材教案一、知识点清单1、动物的生命周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蛹、成虫等阶段。
2、植物的生长与变化: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物,了解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
3、地球的构造与地貌: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貌特征,包括地壳、地幔、地核等。
4、太阳与太阳系:学习太阳系的构成,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太阳能、气候等。
5、水循环与水体污染:学习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同时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6、空气与大气污染:学习空气的组成和性质,了解大气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7、物质的变化:学习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如物质的形态、状态、化学反应等。
8、材料的性质与用途:了解材料的性质和用途,包括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
9、能量的转换:学习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如电能、热能、太阳能等。
10、微生物与发酵:学习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二、考点总结1、生命科学:理解动物和植物的生命过程,包括生命周期、生长变化等。
2、地球科学:理解地球的构造和地貌特征,了解太阳系的基本知识。
3、环境科学:理解水循环和大气污染的原理和危害,了解物质的变化和材料的性质与用途。
4、能量科学:理解能量的转换和利用,包括电能、热能、太阳能等。
5、微生物科学:理解微生物的生长和发酵过程,了解其在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三、教学建议1、注重实践操作: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2、激发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索精神。
3、联系生活实际: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本册教材主要由“电”“新的生命”“食物”、空间“等四个领域组成的。
本册教科书采用了螺旋式的编排,将“对生命、地球宇宙、物质世界、技术与工程”的探究排序在年级、单元和具体课题中,落实了“全面学生需求”这个课程理念。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

科学三年级下册全部知识点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知识点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生物、物理、化学和地球科学等。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生物科学1. 植物的生长: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如阳光、水分、空气和土壤。
2. 动物的生命周期:学习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昆虫、哺乳动物和鸟类。
3. 生态系统: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
物理科学1. 力和运动:介绍力的基本概念,如推力和拉力,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
2. 简单机械:学习杠杆、滑轮和斜面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3. 能量转换:了解能量的不同形式,如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化学科学1. 物质的状态: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并了解它们之间的转换过程。
2. 化学反应:介绍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如合成反应和分解反应。
3. 元素和化合物:学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知识,以及化合物是如何由不同元素组成的。
地球科学1. 地球的结构: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
2. 天气和气候:学习天气现象和气候类型的基本知识。
3. 岩石和矿物:区分不同类型的岩石和矿物,了解它们的形成过程。
科学探究方法1. 观察和记录:学习如何观察自然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实验设计:了解如何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来测试假设。
3. 数据分析:学习如何分析实验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 好奇心:鼓励学生对科学现象保持好奇心。
2. 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会质疑和验证信息。
3. 合作精神:在科学探究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这些知识点为三年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科学世界的框架,帮助他们建立起对自然现象的基本认识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它可以发育成一棵新的植物。
2、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3、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生长所需的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XXX太阳提供的能量,利用水和二氧化碳制成的。
6、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7、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
8、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9、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0、风仙花最早的两片叶子是由XXX发育而来,所以长出的第一对XXX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11、1771年,英国科学家XXX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氛围。
12、叶子上气孔的感化: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接收二氧化碳,排放氧气,蒸发水分都是通过气孔进行。
13、凤仙花的花由花萼、花瓣、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
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这是茎最基本质的特征。
在看不到节时,可以根据(什么地方长叶子)来确定节的位置,因为叶是生长在(节)上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清单(背诵版)1.在教科版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中,我们研究到了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比如河水奔流、鸟儿飞翔、运动员跑步、车辆行驶、卫星等等。
2.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我们需要以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看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
3.当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运动。
4.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它就是在运动的。
5.相反,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那么它就是静止的。
6.在生活中,我们通常使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7.方向通常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表示。
8.地图上的方向通常使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式来判断。
9.参照物是我们事先假定为不动或静止的物体,比如汽车的行驶可以以路旁的房屋、树木作为参照物。
10.不同的参照物会导致不同的结论,比如在行驶的火车中,如果以车厢为参照物,乘客就是静止的;但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那么乘客就是在运动的。
1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表达的意思是人随着XXX排在江中前进,如果以XXX排为参照物,人是不动的,就会感觉XXX在后退。
12.世界上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只有相对静止的物体。
13.“生地日行八万里,XXX看下何”表达的意思是以地面为参照物,“坐地”的人是静止的;以地心为参照物,人随着地球自转一周,相对于地心行的路程是八万里;地球在天空中转动,所以住在地球上的人也在“巡天”,即在宇宙中看到很多星河。
第二课各种各样的运动1.物体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
2.集装箱的运动方式叫做平移。
3.当一个物体从一个点移动到另一个点时,但它的各个点没有变化,我们称之为平移。
4.钟表指针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
5.当一个物体围绕着一个中心沿着圆形轨迹运动时,我们称之为转动。
6.当一个物体反复来回运动时,我们称之为摆动。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1.第一单元:季节与天气•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特点•不同季节的气候、温度和天气变化•如何根据天气变化选择合适的衣服2.第二单元:地球与太阳•地球的形状、大小和自转运动•地球上的白天和夜晚是因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太阳的特点和太阳的作用3.第三单元: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种类及其特点•动物的结构和功能,如四肢、嘴、眼睛等•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如根、茎、叶等•在不同环境中动物和植物的适应性4.第四单元:物体的测量•长度的测量,使用尺子和米尺进行测量•容器的容量测量,如杯子、罐子、桶等•质量的测量,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温度的测量,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5.第五单元: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常见的物体形状及其特点,如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物体的结构,如悬臂、桥梁、支架等•物体的重心和平衡•物体的稳定性和易倒性6.第六单元: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物体的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物体的浮力和沉力•物体的拉力和推力•物体的吸引力和排斥力7.第七单元: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与材料•在生活中使用的常见工具,如剪刀、锤子、尺子等•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如金属、塑料、木材等•材料的可塑性和可导电性•如何合理使用和保护资源8.第八单元:食物与健康•常见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不同食物对身体的作用和营养价值,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原则•如何保持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9.第九单元:生活中的水•水的重要性和水的用途•水的存在形态,如固态、液态和气态•水的净化和节约•水的循环和水资源的保护10.第十单元:能源与环境保护•常见的能源种类及其特点,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何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以上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学期(教科版)全册的知识点归纳整理,涵盖了季节与天气、地球与太阳、动物和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物体的测量、物体的形状和结构、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日常生活中的工具与材料、食物与健康、生活中的水、能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

新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含实验问答题)第一课土壤里有什么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空气、和水分等物质的混合物,是植物生长的乐园,因为它能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
2.把土壤放入水中时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有空气。
3.加热土壤,我们观察到土壤的颜色变浅并且有白汽冒出,说明土壤中有水分;继续加热,会有烟冒出,并闻到糊臭味,说明土壤里有腐殖质。
4.土壤是地球上大部分生命直接或间接的食物来源,是地球陆地生命的营养库。
第二课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质地分,可以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类型。
2.沙质土是由大量的沙粒和少量的黏粒混合而成,特点是: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能好;易干旱,养分易流失。
适合西瓜、仙人掌、花生、土豆等生长。
3.黏质土黏粒含量多、沙粒含量少,特点是: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能好,通气、透水性能差。
适合水稻、芦苇等植物生长。
4.壤土的沙粒和黏粒含量介于沙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富含腐殖质,特点是:不太疏松也不太黏,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大部分植物都适合生长在壤土中。
第三课岩石与矿物1.介绍岩石应该从岩石的颜色、光泽、花纹、条痕、软硬、组成颗粒等方面的进行。
2.花岗岩的主要特征:颜色多为浅肉红色、浅灰色或灰白色,颗粒较粗,很坚硬。
3.砾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黄褐色,颗粒明显且粗细均匀,坚硬。
4.页岩的主要特征:有灰色、黄色、黑色等各种颜色,颗粒较细,薄片状,较软。
5.石灰岩的主要特征:多为白色、灰色或黑灰色,颗粒细,呈致密块状,硬度不大。
6.大理岩的主要特征:纯白色或有花纹,颗粒较粗,晶莹润泽,较软,容易雕刻。
7.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
能够提取有价值矿物的岩石称为矿石。
从矿石中可以提炼出金属和非金属。
第四课播种发芽1.凤仙花种子的特征:小颗粒,呈球形,直径1到3毫米,棕褐色。
2.播种凤仙花的方法:①挑选颗粒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②选一个合适的花盆,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吉县实验小学三下《科学》学习辅导班级:姓名:二O一一学年第二学期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家长:组长:】1.植物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但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种子萌发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4.播种前的准备工作有:(1)准备一些凤仙花的种子;(2)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3)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2.种植我们的植物【家长:组长:】1.(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播种的第一步是(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2.把种子放入透明的玻璃杯并紧贴杯壁,是为了观察(种子的发芽、长根)情况。
3.凤仙花播种时,种子在土中的深度约(1厘米)左右,浇(适量)的水。
4.凤仙花的最适宜的播种时间是每年的(4月),花期约(2个多月)。
3.我们先看到了根【家长:组长:】1.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
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
根的生长速度(较快)。
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2.植物根的作用有:(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3.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1)实验材料:一棵带根的植物、水、试管、植物油(2)实验方法:A、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B、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C、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D、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3)实验现象:试管中的水量减少了。
(4)实验结论: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
4.种子变成了幼苗【家长:组长:】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2.凤仙花出土后长出的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
3.绿色植物的(叶子)能制造自己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依靠(阳光)提供能量。
4.叶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水——→ 氧气+ 养料阳光5.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6.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氧气)来。
7.密闭玻璃钟罩里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答:因为在阳光下,绿色植物的叶能够将水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成养料,释放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所以没有被憋死。
8.绿色植物的叶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株上(交叉生长),这样的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5.茎越长越高【家长:组长:】1.实验:研究植物茎的作用(1)实验材料:一段新鲜的芹菜、红色水、烧杯(2)实验方法:A、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B、将芹菜放入烧杯中;C、观察芹菜的变化;D、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
(3)实验现象:芹菜变红了,茎的横切面上有许多红色的点。
(4)实验结论: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2.植物茎的作用:(1)支撑植物;(2)运输水分和养料。
3.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凤仙花出土后,茎(越长越高),长到(一定高度)就不再往上长。
6.开花了,结果了【家长:组长:】1.当凤仙花不再长高时,就意味着它快要(开花)了,凤仙花开花后,就会结出(果实),果实里面有(种子)。
2.刚长出来的凤仙花果实呈(纺锤形),成熟后的果实呈(椭圆形),在成熟的过程中,由(绿色)变成(黄褐色)。
3.凤仙花的果实长在植株的(茎)上。
7.我们的大丰收【家长:组长:】1.一株凤仙花大约结(20)个果实,每个果实里大约有(18)粒种子,种下一粒凤仙花种子,大约可以收获(360)粒种子。
2.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开花)—>(结果)。
3.凤仙花植株的六个组成部分是:(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4.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5.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6.凤仙花等植物的茎垂直地面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地面蔓延生长,叫(匍匐茎)。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家长:组长:】1.动物的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形态变化(不大),有的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形态)有很大的差异。
2.(蚕)是一生要经过多次变化的(昆虫)。
3.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卵是(紫黑色)的,形状是(扁圆形),中心处有点(凹下去),大小和(芝麻)差不多。
4. 蚕宝宝爱吃(桑叶),它一出卵就要及时用(毛笔)或(羽毛)轻轻地把它刷到桑叶上。
5.给小蚕吃的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切成(碎片)或(条)。
6.小蚕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不能在养蚕的房间里喷洒(杀虫剂)。
7.刚孵出的小蚕是(黑褐色)的,很小,多毛,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8.蚕卵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空气)。
2.蚕的生长变化【家长:组长:】1.从小蚕孵出开始,(观察)、(测量)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并记录下来。
还可以采用(拍照)、(画图)、(写观察日记)、(制作标本)等方式记录小蚕的生长。
2.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3. 蚕从蚕卵里出来后,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6次)蜕皮,其中在幼虫时(4次)蜕皮,在茧里(2次)蜕皮。
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4.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头比较(小),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胸部由(3个)体节组成,各有(1对)胸足;腹部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5、6节各生(1对)腹足,是蚕的运动器官;第10节有(1对)尾足。
第8节背面,生有一尖形肉质突起,叫(尾角)。
5.蚕身体两侧的黑点是(气门),是蚕呼吸器官的开口。
6.蚕的胸部有(3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进食;腹部有(5对)足,帮助身体运动。
7.蚕不吃桑叶,身体开始(发黄发亮),说明它快要(吐丝结茧)了。
3.蚕改变了新模样【家长:组长:】1.蚕蛹的身体像(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3对胸足)和(翅);腹足、尾足消失。
2.蚕蛹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动,当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
3.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远在(4000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了。
4.蚕茧抽丝时,先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泡一下,在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将丝绕在纸板上。
4.蛹变成了什么【家长:组长:】1.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蚕蛾不吃东西也不会飞。
2.雄蛾和雌蛾的区别是:(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膀振动快)。
3.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
4.昆虫的特点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和翅),蚕蛾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蚕蛾是(昆虫)。
5.蚕的生命周期【家长:组长:】1.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种形态。
2.蚕的生命周期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蚕的生命周期大约(56)天。
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家长:组长:】1.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2.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包括(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3.动物的分类:变态:蝉、螳螂、蝗虫、蝴蝶、蜻蜓、蚕、蜜蜂动物不变态:鲫鱼、猫、鸡、猪、青蛙、狗、人、鹅从卵孵化而来:蝉、螳螂、蝗虫、蝴蝶、蜻蜓、蚕、蜜蜂、鲫鱼、鸡、青蛙、鹅动物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猪、狗、人、牛、养7.我们的生命周期【家长:组长:】1.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出生前后)和(青春发育期)。
2.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乳牙),一副(恒牙),恒牙长出后终生不换。
3.(合理的膳食)、(足够的营养)、(充足的睡眠)、(加强体育锻炼)是保证我们正常生长的重要条件。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家长:组长:】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
2.25摄氏度写成(25℃),读作(25摄氏度);-12摄氏度写成(-12℃),读作(零下12摄氏度)。
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4.温度计是用玻璃制成的,使用温度计应(小心拿放)。
5.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所以我们靠近温度计读取温度时,应(屏住呼吸)。
2.测量水的温度【家长:组长:】1.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获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3.水温下降的变化规律是:先快后慢,降到和气温一致时不再下降。
4.温度计的类型有:(气温计)、(数字温度计)、(高温计)、(体温计)等,测量温度时,要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5.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
3.水结冰了【家长:组长:】1. 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冰的特点冰和水的相同点水的特点1.有固定的形状;2.不会流动;3.坚硬。
无色、无味、无气味、透明。
1.无固定形状;2.会流动;3.柔软。
4.在碎冰里加(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4.冰融化了【家长:组长:】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