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不平等及相应的财政政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机会不平等与相应的财政政策
肖文晶 78 论文概要:本文针对目前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首先研究其产生的背景及原因,然后通过查找文献,找出现行的相关的财政及其他政策,分析其利弊,最后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准公共品转移支付公平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
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教育乃兴国之本。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政府财政教育支出的主要形式是教育事业费支出,分为1950年-1953年的“集中统一,三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和1954年-1979年的“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管理体制。两种体制均否定了市场机制的发挥,“考虑调整中央和地方管理权限多,触及和解决国家、企业和个人家庭的关系少”。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管理体制主要为“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并从80、90年代的以乡镇为主转为21世纪的以县为主。同时,政府在教育领域绝对支配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市场机制开始逐步渗透。然而教育本应该属于准公共品,具有正的外部效应。教育产业的市场化引起了市场失灵、不公平现象的产生。另外,地区财政负担的加重进一步扩大了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基础。此外,改革开放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剧了收入差距,也使教育机会在不同收入阶层中不平等。
1.2研究意义
中国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很多,但主要集中在基本权利方面。相对其他的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最大的群体歧视,影响人一生,而且对社会的危害是持久的。促进教育公平对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国民素质、积累人力资本、提升综合国力有重要作用。
教育属于准公共品,林荣日教授曾计算出1982年-1995年间,中国教育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为10.46%,证明教育具有正的外部效应。因此政府有义务为教育机构进行财政补贴。然而我国财政尚未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收入、地域
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招生制度、择校等带来的教育不公平问题长期存在。如何利用财政手段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二、教育机会不平等现象及产生原因
2005年11月10日到12月8日,21世纪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搜狐网,进行了一次教育满意度调查问卷。满分为100分,在满意度评价的指标中,教育公平得分34.76分,教育收费40.72分,教育过程40.62分,教育质量44.23分,教育选拔制度44.63分,由此可以看出公众对教育的评价,尤其是教育公平的评价是十分低的。分析归纳,可以得出,教育机会不平等主要是以下三方面引起的。
2.1不同收入阶层引起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现在的学校被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有省重点、市重点、普通学校等。重点学校的资源配置一流,能让孩子到一所重点学校就读是每一个家长的心愿。一般来讲,高中是允许收取择校费的,初中和小学是不允许收取择校费的。但据了解,北京市的好的私立小学、初中以“志愿”的名义,仍变相地收取“赞助费”。重点学校的择校费不是每个家庭都可以负担的,高收入家庭比低收入家庭有更大的机会送子女到重点学校就读,从而造成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随着教育市场的不断壮大,私立学校的数量逐渐增加。私立学校的资金来源不依赖于政府财政的转移支付,有着更好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进入私立学校需要更多的支出。现在部分农村家长纷纷送子女到私立中学读书,打打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加大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此外,收入较高的家庭可以为孩子提供家教、业余兴趣、竞赛等其他可以提高成绩的服务。而收入较低的家庭连孩子的学费及生活费都难以支付。
根据薛海平《学生成绩提高的原理与策略》106页表4.14,可以得出结论,家庭收入较高的学生,总体上讲比收入较低的学生成绩高。
2.2地域差别引起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1980年后,“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出台后,区县接受国家的直接转移支付减少,同时还应做到财政收入和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双增长,这加剧了区县教育经费的不足。财政能力较弱的区县不能保证良好的师资及其他教育资源的配置,导致教师向富裕的区县流动,软硬件设施的配置有较大差别。
另外,建立重点学校,把有限的资源放在某一所重点学校中,也加大了区域内资源配置的失衡。
我国不同地区的收入差距较大,将义务教育的财政责任安排给基层政府,意味着各地区的义务教育经费将出现显著差异,这导致我国发达地区和偏远贫困地区的教育财政不公平现象。
据估计,我国目前流动人口规模大约在1.5亿-2.0亿之间,18岁以下的流动儿童和少年大约为2000万,其中义务教育适龄儿童为1200万。在这些儿童中,失学或辍学的约有57.6万。流动儿童占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学生的百分比也很大,以深证为例,在2001年-2006年间,这个数字达60%-70%;在乌鲁木齐市,这个比例也达30%以上。根据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农民工子女在当地政府可以接受平等的教育,但仍有一些流动儿童无法入学,如计划生育外的超生孩子、父母没有暂住证的孩子等。
另外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流动儿童的心理问题。根据对深圳某校在校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调查,流动儿童存在心理问题的比例是其他儿童的12倍。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流动儿童可能会受到歧视,从小就感到不公平,以致逐渐走向犯罪的道路。这为社会安定埋下了不小的隐患。此外,孤残儿童、家庭贫困儿童等弱势群体受歧视的问题,也是值得考虑的。
2.3教材、招生制度引起的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学难度高会让农村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认为读书无用。我国现行教材以城市学生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拟定的,这没有考虑到农村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教学资源限制,以及学力的差别。教材使用情况在农村学生流失辍学的原因中居第二位。
一方面,小学、初中、高中招生时,大多是以成绩为唯一参考标准。成绩优者可以进入资源更好的学校,成绩较差的只能进入资源配置较差的学校,甚至无校可读。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即使教学资源足够,也只接受成绩优秀的学生。表面上看这种制度很合理,其实他没有顾及学生所受环境的差别。
另一方面,竞赛、自主招生,尤其是三好学生保送等制度,明显偏向于家庭收入较高、有“背景”的学生。只有家庭状况较好,才能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子女进行竞赛辅导、特长培养。对于三好学生的选拔,存在很大的主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