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生产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一阶段:产量递增 ▪ 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 ▪ 第三阶段:产量绝对减少
Q

F TP
ⅡⅢ
E MP
0
AB
L
▪ 4.2.3 生产的三个阶段
TPL APL MPL
C
TPL B
A
III
I
II
A′
B′
0
C′
APL
L
4
6
9
MPL
图 4 -2 生产要素合理投入区域
第Ⅰ阶段:
➢ 为区间(0,6],劳动的平均产量始终是上升的,且 达到最大值;劳动的边际产量上升达到最大值,且 劳动的边际产量始终大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劳动的 总产量始终是增加的。
4.1.2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短期内,假设只有一种可变投入如劳 动随产量变化而变化,资本保持不变,生 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即短期生产函数
Q = f L,K = f L
4.1.3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在长期中,劳动和资本投入都可以发生变化,因 此,其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
即长期生产函数
4.3 规模经济原理
4.3.1 规模经济的类型
厂商采用一定的生产规模而获取的经济上的利益,常简称 为规模经济。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为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 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1)规模经济递增
➢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2)规模经济不变
➢ 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5
●A
4
3
●B
Q3
2
●C
D
Q2
1

Q1
L 1 2345
图4-3 等产量线
▪ 等产量曲线的特点
➢ (1)等产量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2)在同一个平面上,不同的等产量曲线是不可相
交的,而且,愈是远离原点,其代表的产量水平越 高。
➢ (3)等产量曲线凸向远点,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2.边际技术替代率
Q= f L,K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D生产函数)
Q=A L K 1-
Q= f L,K = AL K
如果将L、K增加λ倍,则有:
A L K = AL K = Q
▪ 根据柯布和道格拉斯两人对美国1899-1922年期间有关经济资料的分析和估算,α 的值约为0.75,β值约为0.25。它说明,在 这一期间的叫产量中,劳动所得的相对份额 为75%,资本所得的相对份额为25%。
量可用公式表示为: AP = TP/L
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
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如果用表示总产量的
变化量,表示生产要素的变化量,那么,边际产量可用公式表
示为
MP = TP L
或 MP = lim TP = dTP
L0 L dL
2.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相互之间的关系
▪ 2.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既定的技术水平 条件下,各种可行的生产要素组合和所能达到的最 大产量之间的技术联系。
Q= f L,K,N,T
(4.1)
Q= f L,K
(4.2)
▪ α 是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是资本产出 的弹性系数。
▪ 从这个模型看出,决定工业系统发展水平 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劳动力数、固定资产 和综合技术水平(包括经营管理水平、劳 动力素质、引进先进技术等)。
1 ) 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2 )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3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TPL APL MPL
C TPL
B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A′ B′
C′
APL
0
L
4
6
9 MPL
图 4-1 产量曲线
4.2.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它是由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的经济学家杜 尔阁(A.R.J. Turgot)最早提出来的。
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为维持同等的产量水平, 放弃一定数量的某种投入要素而必须增加的另一种 投入要素的数量,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以MRTS 表示,即:
MRTSLK
3)规模经济递减
➢ 产量的增加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4.3.2 规模经济递增原因及变动规律
➢(一)劳动的专业化分工 ➢(二)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质 ➢(三)管理更合理
4.4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4.4.1 等产量曲线 1.等产量曲线
等产量曲线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生产等量 产品的两种投入要素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4.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4.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 (total product)是指与投入一定量的可变生产 要素相对应的最大产量。用公式表示为:
TPL = f L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是指每单位生产要素的 平均产出量。如果用L表示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那么,平均产
即:在技术不变、其他生产要素投入固定 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不 断增加,在达到某一点后,总产量的增量即 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3阶段
总产量要经历一个逐渐上升加快 增长趋缓 最 大不变绝对下降的过程。
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 种生产要素增加所引起的 产量变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Ⅲ阶段:
➢ 为9以后的区间,劳动的平均产量继续下降,劳动的 边际产量将为负值,劳动的总产量也呈现下降趋势。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 多,生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 因此,理性的生产者会通过减少劳动投入量来增加 总产量,以摆脱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和总产量下 降的局面,并退回到第Ⅱ阶段。
第4章 生 产 理 论
▪ 4.1 生 产 函 数 ▪ 4.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 4.3 规模经济原理 ▪ 4.4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 4.5 成本与收益理论
4.1 生 产 函 数
▪ 4.1.1 生产函数概述
▪ 1.生产与生产要素
生产通常是指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 生产要素,即厂商为生产物质产品或提供劳务所 需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一般划分为土地、资本、 劳动和企业家才能。
➢ 这说明在这一阶段,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 多,生产者增加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第Ⅱ阶段:
➢ 为区间(6,9],劳动的平均产量开始下降,劳动 的边际产量持续下降至0,劳动的总产量继续上升 至最大值。这说明在这一阶段,继续增加可变要素 劳动的投入仍可使总产量进一步增加至最大值。
➢ 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一般都会将生产控制在这一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