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训练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运动功能。
骨骼肌由许多细长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称为纤维。
根据其收缩速度、力量产生和代谢特征的不同,骨骼肌纤维可分为快速肌纤维、慢速肌纤维和中速肌纤维三种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纤维在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骨骼肌纤维进行分类,并详细描述各类纤维的形态特征;接着探讨不同类型纤维的生理特征,包括肌收缩机制、力量产生能力以及柔韧性等方面;随后介绍不同类型纤维的代谢特征,如线粒体密度、能量消耗、糖原储备等;最后讨论骨骼肌纤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运动类型对纤维比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训练对纤维类型转变和适应性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其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概述,并探讨骨骼肌纤维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特征和关联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肌肉系统的功能和运动能力,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表现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指导。
2. 骨骼肌纤维的分类2.1 快速肌纤维快速肌纤维是一种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主要用于快速而强大的运动。
这类肌纤维具有较高的收缩速度和力量产生能力。
它们能够迅速地收缩和放松,以适应需要快速反应的活动,例如爆发力训练、瞬间加速或迅速改变方向等。
快速肌纤维还分为两个亚型:ⅡA型和ⅡB型。
ⅡA型快速肌纤维具有较高的氧化磷酸化能力和耐力表现,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较高的功率输出能力。
而ⅡB型快速肌纤维则更多地依赖无氧代谢方式,并且疲劳性更强,因此其表现为爆发力较强但耐力较差。
2.2 慢速肌纤维慢速肌纤维是另一种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也被称为Ⅰ型纤维或氧化性纤维。
这类肌纤维具有较慢的收缩速度,但却能够提供持久且稳定的力量输出。
健身训练生理骨骼肌
(三)专门性原则
• 概念:指所从事的肌肉力量练习应与相应的运 动项目相适应。
• 分类:身体部位的专门性和练习动作的专门性。 • 机制:不同肌群甚至同一肌群的不同运动单位
之间应具有一定的神经肌肉协调性。 • 意义: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协调调节能力,以及
肌肉内一系列适应性生理和生化变化。
(四)负荷顺序原则
五、力量训练要素 (一)运动强度
最大重复次数(RM):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 荷的最大次数。
应用:
5RM→肌肉粗大、力量↑、速度↑
举重、投掷
6-10RM→肌肉粗大、力量↑、速度↑
100米跑、跳跃
10-15RM→力量↑、速度↑、耐力↑
400和800米
16-30RM →力量↑、速度↑、耐力↑ 中跑
• 运动性运动单位:快肌运动单位。 • 紧张性运动单位:慢肌运动单位。 • 运动单位中的神经支配比: • 眼外直肌运动单位:5-7条肌纤维 • 腓肠肌运动单位:200多条肌纤维 • 一个运动单位中的肌纤维数目越少就
越灵活,而越多则产生的张力越大。
(二)运动单位动员
• 肌肉收缩时参与的肌纤维数目越多,产生的张力就 越大。
Ⅰ型和Ⅱ型;Ⅱ型分为Ⅱa、Ⅱb和Ⅱc三个亚 型。
• WT (wildtype mice ) 普通小鼠
• TG (transgenic mice) 转基因 小鼠
二、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机能及代谢特征
(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形态学特征
肌纤维的直径 肌纤维数量 α-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点 终板面积 毛细血管网 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腓肠肌
46.7 ±3.7
腓肠肌
43.9 24.0-72.9
三角肌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快肌纤维与速度和力量运动
快肌纤维的特点:肌肉收缩速度快, 力量大,疲劳恢复能力较强
训练方法:高强度、短时间的训练, 刺激快肌纤维的生长和发育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运动表现:适合进行速度和力量为 主的运动,如短跑、举重等
注意事项:过度训练可能导致肌肉 疲劳和损伤,需要合理安排训练计 划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
肌纤维类型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快肌纤维:提供 爆发力和速度
慢肌纤维:提供 耐力和持久力
混合肌纤维:平 衡不同运动能力
训练适应性:肌 纤维类型可塑性
不同运动项目对肌纤维类型的要求
力量型运动项目:需要较多慢肌纤维,如举重、投掷等 耐力型运动项目:需要较多快肌纤维,如长跑、游泳等 速度型运动项目:需要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平衡,如短跑、跳跃等 技巧型运动项目:需要较高的肌肉协调性和灵敏性,如体操、武术等
力量训练:采用轻重 量、多次数的力量训 练方式,如哑铃弯举、 深蹲等,以增强慢肌 纤维的力量和耐力。
柔韧性训练:如瑜伽、 拉伸等,以提高慢肌 纤维的柔韧性和关节 活动范围。
针对中间肌纤维的训练方法
训练强度:中等强度,以刺激中间 肌纤维为主
训练动作:选择能够刺激全身肌肉 群的动作,如深蹲、硬拉、卧推等
进一步研究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为运动员的科学训练提供理论 支持。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遗传因素,为运动员的选材和培养提供科学 依据。
开展跨学科研究,将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与其他健康指标相结合,为全 民健身和健康促进提供更多科学指导。
探索不同肌纤维类型的训练方法与技巧
针对不同类型 的肌纤维,制 定个性化的训 练方案,以提 高运动能力。
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 直径 肌浆网 毛细血管网 线粒体 运动神经元 大 发达 不丰富 少 慢肌纤维 小 不发达 丰富 多
神经纤维粗、 神经纤维细、 神经纤维粗、传 神经纤维细、传 导速度慢 导速度快
运动单位募集
概念: 概念:指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 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特点: 特点: 纤维首先被募集。 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募集 ①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募集。 运动强度增加:快肌纤维逐渐 纤维逐渐被 ②运动强度增加:快肌纤维逐渐被动员参与 收缩。 收缩。 强度运动:快肌纤维被募集的程度明显 ③高强度运动:快肌纤维被募集的程度明显 高于慢肌纤维。 慢肌纤维 高于慢肌纤维。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2.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 ①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②训练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 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③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肌纤维的代谢特征 肌纤维的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 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 低 高 慢肌纤维 高 低
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①自然选择论:运动员某种类型肌纤 自然选择论: 维占优势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 (遗传)。 ②训练适应论:专项训练可导致运动 训练适应论:专项训练可导致运动 员肌纤维类型发生适应性改变。 员肌纤维类型发生适应性改变。快、 纤维。 慢肌纤维转变的中介是快 纤维 慢肌纤维转变的中介是快C纤维。
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一、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
1.肌纤维类型:快肌、慢肌 .肌纤维类型:快肌、 2.特征:①形态特征 .特征: ②生理特征 ③代谢特征 ④运动单位募集
慢肌纤维的生理特征运动能力及训练对其影响滨州学院体育系
二、两类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
1.形态特征
大部分骨骼肌中Ⅰ型肌纤维的直径略小 于Ⅱ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数量多于Ⅰ 型肌纤维,Ⅱ型肌纤维的肌浆网较Ⅰ型 肌纤维发达,Ⅰ型肌纤维的线粒体数量 较Ⅱ型肌纤维多,Ⅰ型肌纤维周围的毛 细血管分布比Ⅱ型肌纤维多。
Ⅱ型肌纤维肌原纤维含量较Ⅰ型肌纤维多, 意味着肌纤维内部含有较多肌球蛋白横桥, 收缩时可产生较大的收缩力。大a运动神经 元支配Ⅱ型肌纤维,其轴突较粗,神经冲 动传导速度快;小a运动神经元支配Ⅰ型肌 纤维,神经冲动传导速度较慢。
2.生理特征
慢肌纤维有氧能力强,快肌纤维无氧 能力强;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较高者, 其收缩速度也较快;快肌收缩力量明显大 于慢肌;慢肌纤维的抗疲劳能力较快肌强, 快肌纤维较慢肌纤维更易疲劳。
三、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分布
一般成年人肌肉中慢肌百分组成为44-58%,快 肌中以快A占绝大部分,其次是快B,快C则少见。 以维持身体姿势或紧张性工作为主的肌肉,慢肌 百分组成较高,以快速位相性工作为主的肌肉中 快肌百分组成较高。女性慢肌百分组成较男性低。 青少年时期肌纤维的组成无性别差异,20-29岁 后,随年龄增长快肌百分组成减少。肌纤维类型 的百分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影响。
pH环境中预孵育时染色程度的差异,可将骨骼肌 纤维划分为Ⅰ型Ⅱ型,以及Ⅰc、Ⅱa、Ⅱb、Ⅱc、 Ⅱac和Ⅱab六种亚型。其中,Ⅱc型纤维被认为 是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依据收缩机能将骨骼肌纤维分为“慢肌” 和“快肌”两种类型的观点。这一分类方 法通常只适用于区别动物骨骼肌纤维类型, 而不完全适合于区别人类的骨骼肌纤维类 型。
四、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运动员的肌纤维百分组成具有明显的运 动项目特异性。从事速度、力量项目 的运动员快肌百分比占优势;而从事耐 力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百分组成占优势。
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
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一、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生理变化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肌肉结构和功能方面。
通过运动锻炼,骨骼肌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包括肌纤维增粗、肌细胞增多和肌肉纤维类型的改变等。
1. 肌纤维增粗: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肌纤维的增粗,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长期进行力量训练的人骨骼肌横断面积会增大,肌肉纤维直径增加,从而增加肌肉收缩力。
2. 肌细胞增多:持续的运动锻炼可以促进肌细胞的增多。
运动锻炼刺激着肌肉细胞的增殖和增长,提高了肌肉组织的重量和数量,进而增强了肌肉的功能。
这种肌细胞增多现象常见于力量型运动如举重和冲刺运动员。
3. 肌肉纤维类型的改变:运动锻炼还可以改变肌肉纤维的类型。
骨骼肌主要包括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种类型。
慢肌纤维适合进行长时间的低强度运动,而快肌纤维则适合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
通过不同类型的运动锻炼,可以使肌肉中的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的比例发生改变,以适应不同强度和持续时间的运动负荷。
二、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功能影响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功能影响主要表现在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
1. 力量:运动锻炼能够显著提高骨骼肌的力量。
力量训练通过增加运动肌纤维的数量和增粗,提高了肌肉的收缩力,从而使骨骼肌在进行抗阻力运动时更强大。
2. 耐力:运动锻炼可以增强骨骼肌的耐力。
长时间的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肌肉的耐力,延缓疲劳的发生,使肌肉能够长时间保持高负荷的工作状态。
3. 灵活性:运动锻炼对骨骼肌的灵活性有积极影响。
例如瑜伽和拉伸训练可以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范围,使骨骼肌更加灵活,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4. 协调性:运动锻炼还可以提高骨骼肌的协调性。
例如平衡训练和舞蹈等项目可以增强肌肉的协调性和身体的控制能力,使骨骼肌在动作执行过程中更加准确和稳定。
三、运动锻炼对特定人群的骨骼肌影响不同人群的骨骼肌对运动锻炼的反应有所差异。
以下是一些特定人群的骨骼肌影响情况。
1. 儿童和青少年:运动锻炼对儿童和青少年的骨骼肌有重要的影响。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
2.无氧阈及其体育锻炼。无氧阈是人体在进行
递增性体育锻炼过程中,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 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转折点,这一转的点相当于一 般人心率在140-150次/分时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说, 体育锻炼时心率在140/分以下,主要是发展有氧耐 力,心率150次/分以上,就主要是发展机体的无氧 耐力。因此,不管彩用何种体育锻炼方式,只要是 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的练习,心率最好不要 超过150次/分。
( 2 )速度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 增强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 3 ) 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划船 运动员臂 部慢肌比例高达 74.5% ,而腿部只有 57.5% 。
由此引出的训练以及提高
(1)提高肌肉力量的方法
1.动力性力量练习 肌肉收缩时肌纤维长度发生变化,同时产 生张力克服外界阻力的力量练习 。 体育锻炼中所从事的力量练习多数 是属于动力性力量练习 。动力性练习主要是通过 不断增加运动负荷 (阻力)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 。 2.静力性力量练习 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而是维持 某一特定位置的肌肉力量练习。静力性练习主要是发展肌肉在特定位 置的肌肉力量 。 3.电刺激练习 电刺激增加肌肉力量是一种被动肌肉力量练习法, 具体方法是将电极放置于要练习的肌肉群表面,通过电刺激使肌肉被 动产生收缩。采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加肌肉力量,同时肌肉损伤 的可能性也较小,除用于一般增加肌肉力量外,特别适用于肌肉损伤 后的康复练习。电刺激增加肌肉力量需要有专门的电刺激器,用电刺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各类骨骼肌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小,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小。
2)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
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肌糖原含量较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
表现为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氧化酶活性较高,甘油三酯含量高。
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
3)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这说明: 在较低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训练时,应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发居 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1、为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 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
2、 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 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的练习组成。
I型 (慢肌)
细深 部 少
少不发达
小 无皱折
小 800-1000
较丰富 多 少
Ⅱ型
(快肌)
表浅 粗 多
发达 多 大
后膜有皱折 大
400-500 不太丰富
少 多
二代谢特征
特性 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 毛细血管密度 收缩时间 收缩力量 动员模式 在运动员中的分布 疲劳性
快肌和慢肌运动单位的比较
快 肌 ( FT) 低 高 低 快 大
依运动强度而定。
1、 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
纤维。
甚至当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 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2、 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
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 在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先被动员; 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先被动员。
28.2-74.2 40.1-68.3 27.2-42.1
作者 Burke等 Costil等 Costil等 Coyle等 Gollnick等 Gollnick等 Green等 Jansson等 Komi等 Thorstensson 薩田等 Prince等 Prince等
二、 运动时快肌和慢肌纤维的募集: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
重议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们提出 : 门性 的训练可使慢肌纤维转变为快肌 , 专 或使快肌纤维 转变为慢肌 , 这种转变 的中介是快 c纤维 , 即: 慢 肌纤 维 快 C纤 维 快 肌纤 维 Ho  ̄ w d的 研 究 也 表 明 骨 骼肌 具 有 很大 的可 塑 性 ,进 行 长 时 间低 强 度 的耐 力训 练 , 使 F 转 化 为 S ; 之 , 行 速 度 一力量 可 r T反 进 等大强度训练 , 可使 s T转化为 F 。 r 特别是 D・ 佩特在第一届世界 体育科 学大会论 文报告 中明确 指出肌 肉处在动态变化中 ,为了 适应机 能需要 和激素信号或神经肌 肉活动的改变 ,具 有可逆性 改 变其 肌纤 维 组 成 的能 力 。并 且 指 出 肌 肉 核 糖核 酸 和 蛋 白质水 平 的研 究 表 明长 期 刺 激 肌 肉而 引起 的 肌 肉 特 性 改 变 ,是 由 于基
摘 要: 文章通过 综述 目前 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 , 为骨骼肌 纤维类型之 间可以实现相 认 互 转 变 , 能与 运 动 神 经 元 的 活 动 、 动神 经 的 化 学 营 养 性 作 用 、 因改 变 以及 相 关代 谢 可 运 基 酶 活 性 的 选择 性 增 强 等 因素 有 关 。
显示 ,T S %百分比显著性不明显(二 . ) 而被认 为最有力的实验 P O0 。 5 证 据 是 K m 研 究 了 3 对 双 胞 胎 的 骨 骼 肌 ,发 现股 外 肌 中 S % oi 1 T 遗传度高达 9 . 这样高的遗传度似乎也证实了人类 肌纤维 的 65 %, 百 分 组 成 只 能是 由遗 传 决 定 的 。 然 而 近 年来 有 很 多 研 究 成 果 表 明 ,进 行 专 项 训 练 可 使 肌 纤 维 不 同 类 型 发生 适 应 性 改 变 。asn 还 提 出 肌纤 维 类 型 可随 专 Jno 等 项训练形式而逐渐产生适 应性改变 , 他们 将受试 者分为两组 , 第 组接受 8周的有氧训练后再接受 1 周 的无 氧训练 , 1 第二组按 相 反 的 程 序 进 行 训 练 。 结 果 发 现 , 过 无 氧训 练后 , 外 肌 中的 经 股 F %增 加 ,T T S %减少 , 在 有 氧训 练 后 却 看 到相 反 的 结 果 。 而 为此 他
骨骼肌的分型和特征
骨骼肌的分型和特征骨骼肌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一种肌肉组织,在人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们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包括行走、跑步、举重、跳跃等等。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历程中,骨骼肌的分型和特征不断发展,以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和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骨骼肌的分型和特征。
一、骨骼肌的分型骨骼肌按其纤维类型可分为两种: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
慢肌纤维又称红色肌纤维,因其含有大量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呈现出深红色。
快肌纤维又称白色肌纤维,因其含有较少的线粒体和肌红蛋白,呈现出浅白色。
两种肌纤维在运动中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1. 慢肌纤维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较慢,但是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运动,因此适合进行耐力型的运动,如长跑、游泳、划船等。
慢肌纤维的特点包括:(1)氧化能力强:慢肌纤维含有许多线粒体,可以大量消耗氧气来产生能量,因此在长时间的运动中可以持续不断地提供能量。
(2)疲劳度低:慢肌纤维的疲劳度相对较低,可以进行长时间的运动而不至于疲劳。
(3)力量较弱:慢肌纤维的力量较弱,适合进行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
2. 快肌纤维快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快,但是容易疲劳,因此适合进行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的运动,如短跑、举重、跳跃等。
快肌纤维的特点包括:(1)氧化能力弱:快肌纤维的线粒体较少,无法大量消耗氧气来产生能量,因此在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中需要依靠肌酸磷酸来提供能量。
(2)疲劳度高:快肌纤维容易疲劳,因此在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中需要进行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3)力量较强:快肌纤维的力量较强,适合进行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
二、骨骼肌的特征除了纤维类型的不同,骨骼肌还有许多其他的特征,包括:1. 肌肉纤维类型的混合在人类的骨骼肌中,通常不会出现纯粹的慢肌纤维或快肌纤维,而是会出现两种类型的混合。
这种混合的比例会根据运动的要求和个体的生理特征而有所不同。
2. 肌肉纤维的大小和数量肌肉纤维的大小和数量也会根据运动的要求和个体的生理特征而有所不同。
骨骼肌分类
骨骼肌分类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肌肉类型,它们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骨骼肌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缓慢肌纤维、快速肌纤维、心肌纤维和多重肌纤维。
缓慢肌纤维是一种主要用于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肌肉类型。
它们富含线粒体,这是细胞内的能量生产中心,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供给。
缓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比较慢,但它们具有较高的耐力,能够持续工作较长时间。
这种肌肉主要用于长跑、骑车和其他需要持续运动的活动。
与之相反,快速肌纤维是一种能够迅速产生力量的肌肉类型。
它们收缩速度快,但耐力较低。
快速肌纤维主要用于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如举重、冲刺和跳跃。
这种肌肉类型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力量,但疲劳较快。
心肌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类型,仅存在于心脏中。
与其他肌肉不同,心肌纤维是自主收缩的,这意味着它们不受意识控制。
心肌纤维的收缩推动了心脏的跳动,使血液得以循环。
这种肌肉类型的疲劳会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多重肌纤维是一种结合了缓慢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特点的肌肉类型。
它们同时拥有较高的耐力和较高的力量输出能力。
多重肌纤维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运动方式来改变其比例。
这种肌肉类型在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中较为常见。
总结一下,骨骼肌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缓慢肌纤维、快速肌纤维、心肌纤维和多重肌纤维四种类型。
缓慢肌纤维适合长时间持续运动,快速肌纤维适合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心肌纤维只存在于心脏中,而多重肌纤维则结合了缓慢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的特点。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骨骼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浅析如何通过运动训练改变骨骼肌纤维类型
是我 国 目前对 肌纤 维类型 的重 视程度 、检测 技术等还存在 一定不 慢肌纤维相 对面积大于快肌 纤维 , 而肌纤维 的选择性 肥大 , 则与运 足, 加 强对这 方面工作 的重视 , 对 提高运 动员选 材 的精 准性 、 提 高 动员的训练相关 。 当运 动员进行强度 相对较弱 、 耐力性要求 强的训 练时 , 优 先使用慢纤维 肌 ; 反 之在速度较快 、 强度较大 的训 练 中 , 则 运动训 练水平 、 保 障体育成绩 , 具 有重要意义 。 1 、 肌纤维 类型 的发现及分类 1 . 1 、 肌纤维类型的发现
经过 系统性的运动训 练 , 能 否促 进骨骼肌纤维类 型的转变 , 目 检技术 ,有关运 动员骨骼肌纤 维类 型与运动 机能的关 系研究 越来 越 多 ,最终证 实骨骼肌纤维类 型对运动员选 材及运动员训 练有非 前还存在较 大争议 。 一方面 , 有些专家 观点认为人体 内的肌纤维类 型 是 先 天 确 定 .无 论 经 过训 练 还 是 其 他 办 法 ,都 无 法 改 变 ; 常重 要的指导作用 。 1 - 2 、 肌纤维类型的分类 ( 1 ) 根据肌 纤维的代谢特征分类 。 根 据肌纤维代 谢过程 中产 生的磷酸化酶 、 氧化酶活 性来 看 , 可 以将 肌纤 维划分 为三大类 型 : 其一. 快缩强 氧化 酵解型 ( F O G ) 肌纤 维, 这种 收缩 的速度 比较快 , 在肌 肉收缩时为有氧 代谢 ; 其二, 快缩 强酵解 型 ( F G ) 肌纤 维 , 这种 收缩的速度较快 , 同 时 肌 纤 维 中 含 有 活
纤肌( 简称红 肌 ) 和 白色的骨纤 肌( 简称 白肌 ) 功能有所 不 同 , 并 利 不能将 时间拖得 过长 , 否则达不 到训 练效果。
用 电刺激方 法证明 了这一理 论 ; 1 9 6 2年 , B e r g s t r o m发 明 了肌 肉活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培训的联系
探索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培训的联系作者:解长青单位:徐州机电工程高等职业学校1(略)2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对许多项目运动员肌纤维组成进行研究指出,运动员的肌纤维组成具有项目特点,优秀运动员两类肌纤维的百分组成与其专项运动成绩存在明显的依存关系。
世界级百米运动员FT可高达97%,ST仅有3%,快肌纤维百分比占绝对优势;既需要速度也需要耐力的中距离跑运动员,肌肉中FT%与ST%基本相当;马拉松运动员FT仅为8%,ST则高达92%,慢肌纤维百分比占明显优势。
可见,参加时间短、强度大项目的运动员,肌肉中快肌纤维百分比(FT%)较耐力项目运动员高。
相反,参加时间长、强度小项目的运动员,肌肉中慢肌纤维百分比(ST%)较速度、力量项目运动员高[3]。
不同的运动形式时,两类肌纤维收缩力量不同,在动力性收缩(肌纤维缩短或拉长)中,快肌纤维比慢肌纤维产生的力更大;在等长收缩(肌纤维长度不变而张力增加)中,快肌纤维与慢肌纤维产生的力相同。
不同的运动强度时,两类肌纤维的募集次序和程度不同。
在进行低强度或轻负荷运动时,优先使用ST,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或负荷的加大,FT-A和FT-B纤维依次被募集,当强度或负荷最大时,FT-A和FT-B纤维被募集的百分比大于ST。
3肌纤维类型的测定自1962年首次开创针刺活检肌组织,采用组织化学酶染色技术研究人体骨骼肌纤维以来,人们先后发明了电刺激法,表面肌电图参数法,回归模型测定法等。
由于操作复杂,尤其给受试者带来一定的心里压力和身体损伤,所以不能大面积推广。
目前,在基层运动训练实践中,常采以下两种间接估算的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利用肌肉类型与负荷力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进行估算,首先,测量人体某一肌肉群的最大力量(全力仅仅能完成一次练习的重量)。
然后,以最大力量80%的负荷重量进行练习,测出这一肌肉群竭尽全力能重复练习的次数。
重复次数少于7次,肌肉群中快肌纤维的组成大于50%;重复次数大于12次,肌肉群中慢肌纤维的组成大于50%;重复次数在7次至12次之间,肌肉群中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所占比例基本相等。
03-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PPT
肌肉活动第一章01骨骼肌纤维的分布特征人体骨骼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是混杂的,不同肌肉中快慢肌纤维的比例有较大差异。
骨骼肌纤维的分布特征骨骼肌纤维类型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骨骼肌纤维类型组成的年龄变化。
遗传因素对骨骼肌纤维类型分布的影响。
0102030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中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高。
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骨骼肌中慢肌纤维所占比例较低。
骨骼肌纤维类型男子的I、Ⅱ型肌纤维较女子粗大,尤其是Ⅱ型纤维;男子的Ⅱ型纤维较1型纤维粗,而女子则相反。
研究发现,从青少年时期到老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加,I 型肌纤维的比例增加,而Ⅱ型肌纤维百分比相应减少。
02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单位募集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元及其支配的一组肌纤维。
运动单位募集是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运动单位募集为了增进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内容必须由大强度的练习组成,才能够保证快运动单位在训练中充分活动。
要增强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必须由强度低、持续时间长的练习组成,才能保证慢运动单位在训练中优先使用。
运动时人体骨骼肌运动单位募集的特征就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而言,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小,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就少:产生的张力大,募集的运动单位数量就多,此乃运动单位募集的大小原则。
低强度运动,Ⅰ型肌纤维被优先募集;运动强度增大,Ⅱa型肌纤维被动员参加活动;最大强度运动,Ⅱb型肌纤维成为主要活动纤维。
以上不同类型纤维随运动强度增加而表现出来的募集模式也称为肌纤维类型的选择性募集(顺序性募集) 。
运动单位募集肌肉接受刺激收缩时,并不是以整块肌肉为单位参与工作,也不是以单个肌纤维为单位参与工作,而是以一个神经元及其支配的一组肌纤维(也就是运动单位)为单位参与活动。
如果支配的是快肌纤维,就叫快运动单位,如果支配的是慢肌纤维,就叫慢运动单位。
03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力量、速度型项目:FT%高耐力型项目:ST%高速度耐力型项目:慢肌、快肌各一半04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运动训练会引起骨骼肌纤维类型产生适应性变化肌纤维面积肌肉酶活性(1)肌纤维选择性肥大是指不同形式的运动训练可优先造成主要运动肌内部某类型肌纤维的肥大。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血液的组成(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四、血液的机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运输机能1、运输气体;2、运输营养;3、运输代谢产物;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影响搏出量(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5、 o a (95的研究也表 明骨骼肌具有很 大可塑性 , 行长 18) H w l 18) d 进 时 问低强度的耐 力i练 ,可使F 转 化为S ;而进 行速度 力量等大强 l I l T T
度 练 ,可使s 转化 为F 。特 别是D佩特 在第一 届世界体育科 学大 T r . 会(99论文报告 中明确指出肌肉处在动态变化 中,为了适 应机能需 18) 要和激素信号或神经肌肉活动的改变 ,具有可逆性改变其肌纤维组成 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都具有重要 意义 。 的能力 。并且指出肌肉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表明长期刺激肌 1 肌纤维 类型的 妇分 、形态、机能、代谢特征及分布特点 J 肉而 引起的肌 肉特性改变 ,是由于基因在复制和翻译 中改变了导致基 早在17年L r z i 63 oa i就发现动物骨骼肌纤维有 红、白两种颜 色 , nn 因表现型变化而 引起的。不论运动堋练 能否改变肌纤维类型 ,但运动 且运 动能 力随颜色 的差异而 不同 。17年 Rni [出将骨骼 肌划 分 83 av E e ̄ I l 练能使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特征发生较大的变化是毋庸置疑 的。 为红肌和 白肌两种类型 。又有人根据收缩机能将肌纤维分为慢 肌和快 ( ) 纤维 中有关酶活性 的改变。研究表明 ,肌纤维 的百分组 2 肌 肌 。Bok和G t 出肌球 蛋白酶组化分类法 ,根据肌球 蛋白A P r s u ̄ o h T 酶 成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 ,但肌纤维中酶的活性 与遗传无关 ,主要取决 对酸碱稳定性的不同,分别将肌纤维分为 B、C、Op或 I、I 、 t f . I a 于后天 i练 。C sl 96 I l l ot( 7) i1  ̄究了不同项 目的赛跑运 动员和无 陈 者腿 I 三种类型。Pt;据纤维收缩速度和代谢特征的不同,将其分为 肌 中琥珀 酸脱 氢酶 (D ) 乳 酸脱 氢酶(D ) I b e r ̄ eH SH、 L H 及磷酸化 酶(H S ) P O P的 慢 收缩氧化型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和快收缩酵解型 ,这与上述分型基 活性 ,发现长跑运动员的肌肉 中,与氧化供能有密切关 系的S H D 活性 本对应 。这几种酶组 化分类法( 别是Bok法) 特 ros 是当前较为公认 的。 较 高 ,而 与糖酵解及 磷酸化 供能有关 的L H H S J活性较 低 。 D 及P O P ̄ 0 目前 , 发现的纤维类型越来越多。 短跑 运动 员则相反 ,L H P O P D 和 H S活性 较高 ,S H 性较低 。而 中 D活 不同的肌纤维其形态学特征也不同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 肌纤维 跑运动 员居短 、长跑运动员之 间。 大 , 有较 多的收缩蛋 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 含 ( ) 纤维 选择性肥 大。萨尔庭 ( ai) 现耐力训练可使慢 3 肌 Sln 发 t 慢肌纤维周 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 ,并 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 肌纤维选择性 8大 ,速度 、爆发力的 I 巴 I 练可使 快朋 择性肥 大。考斯 选 的肌 红蛋白 ,因而导致慢肌纤维通常呈红色 。与快肌纤维相比 ,慢肌 特 尔 ( ot ) C sl 发现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 的相对 面积(Tr % 比快肌 i Saa ) e 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 在神经支配 E 慢肌 纤维 的相对面积 大2 %。肌纤维之所 以出现选择性肥大 ,与 练 中肌 2 I I 纤维 由较小 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运动神经纤维较细 ,传导速度较慢 ; 纤 维的优先 动员有关 。在进 行强度较低 或耐 力性活 动时 ,优 先使用 而快肌纤维 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神经纤维较粗 ,其传导速度较 S T;而在进行 大强度或速度性运 动时 ,则优 先使用F 。这 一点在运 r 快。 动训练实践具 有非常重要 的指导意义 。当训练 目的是为 了增强F 的 r 人体骨骼肌均 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组成 。研究资料表 明 ,无 运 动能 力时 ,训练安排上 必须以 大强度练习为 主 ;反之 ,发 展s 谁 训练的成年 男、女骨骼肌 中慢肌 纤维平均 约 占4—8 4 5%,而在快肌纤 力时则以强度低、时间长的练习内容为主。所以,当我们进行速度力 维 巾 .Ⅱa 纤维 占绝 大多数 ,其次是 Ⅱ 纤维 , Ⅱ 纤维较少见 。 型肌 b c 量训练时 ,一定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完成练 习内容 ,而绝 但 即使就 同一块骨骼肌 ,个体之间差异也是很大的 ,男性更明显。在 不能打 “ 疲劳战” ,进行磨时间。 功能方面 ,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中 , 肌纤维所占百 分比较 慢 3 结 语 高,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骨骼肌中 ,慢肌纤维所 占百分比较低 ; 在性 别方面 ,研究表明女性慢肌纤维比男性多。也有人通过 对双生 子股外 研究认为 ,骨骼肌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 的组织 ,肌纤维类型和肌 侧肌 的研究 ,认为女性慢肌纤维比男性低 ;从骨骼肌代谢特 征来看 , 纤维蛋 白同功型的多种多样 ,可适应于不同的功能要求 。随 着研 究在 男性肌 肉中快肌纤维代谢 占优势 ; 年龄方面 ,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 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方面 日益深入地开展 , 在 在肌纤维类型 的测定方 肌纤维 类型的百分组成无太 大差异。2-9 02 岁后 , 肌纤维百 分比增 面 ,趋向于 简便 、迅速 、无损伤 ;对于运 动员肌纤 维类型 比例与 氧 慢 加 , 肌纤维 百分 比下 降 。而且 快肌纤维 面积也 随年龄 的增 长而 减 阈 、 快 无氧阚的关系和多项运动能力指标关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并进 小 ,而慢肌纤维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在遗传方面 ,骨骼肌 纤维 的百分 . 步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理论基础 。但对于肌纤维 类型 的形 组成配布很大原因是由先天遗 传决定 的。 成 ,其转变的分子机制等问题尚有待于后继 的研究 。总之 ,骨骼肌纤 维类型研究虽然是—个老课题 ,但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随着方法 学 2 运动训 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上的突破 ,其研究前景依 然广阔 () 1 肌纤 维类型的转变 。关 于运动训练能 否导骂J纤维类型转 [ 讥 变 目前还有争 沧。一种观点认为 ,每个人生来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比例 参考文献 就已经确定 ,而且这种比例是不能通过训练和其他方法得到改变。 【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 。等. 1 】 运动生理学【 . M】 北京: 人民体育 出版 T osnsn17) 名男子进行短跑训练 ,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专门 社 .19 :8 5 hras (95 t o 对4 9 85 - 9 测试。表明肌纤维中 有显著变化,但是F % T 无显著变 r 与S % 【 2 1邓树勋,陈佩杰,乔德才. 运动生理学导论【 . 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0 73 1 3 2 化。同样 ,Skn17) 名成年男子进行了5 月的长跑 练 ,测试 出 版 社 .2 0 :0 - 1 ai( 3对6 9 个 I l 【 3 】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 l 京: M】 b 人民体育出版社.20 :3 4 | 024- 9 结 果显 示 ,S % 分 比无显 著变 化 。而 最有 力的 实验 证据 是 K m T 百 oi f 4 '王淑玲. 乳酸性和呼吸性方法所确定的有氧 闻和无氧阈与肌 纤维类 (97 17)  ̄究了3对双胞胎的骨骼肌 ,发现股外肌中S %遗传度高达 l T 1 山西体 育科研 。 ̄9 0 :2— 0 9o ) 6 3 9 . 这些实验似乎证实了人类骨骼肌纤维的百分组成是由遗传决 型的 关 系Ⅱ. 6% 5 【 5 】张钧 . 肉的动 态 变化I. 肌 J 国外体 育科研 .19 (】 1 2 】 9 1 :2 — 3 4 定的 。另一 种观点 则认为 ,运 动员长 时问系统 地从事某 一项运 动堋 【 6 】沈德 功 . 体肌 纤维 类型 与运动 Ⅱ. 古体 育科技 。19() — 人 】 内蒙 9 51:1 7 练, 可使肌 内结构和技能产生适应性变化 , 通过训练可导致运动员肌 f 7 】沈散荚,江秀云. 我国短跑运动员肌纤维类型与10 0 米成绩预测模 纤维组成发生适应性改变 。Jnsn17) 究发现 , 纤维类型可以 型探 讨U- 指 南 ,19 【 :6 9 as ( 8 o 9 研 肌 】田径 9 43 - ) 随专 门训 练而 转化 , Ⅱc 维是 这种 转化 的过 渡性 纤维 。S oen 纤 i na m 【】牛威 . 肌 浆球 蛋 白重链 的单 克隆 抗体 鉴 别肌 纤维 类 ( 页 ) 8 用抗 转7
两 | 科 技 2 1年第 期 工 0 8 1
学 术 研 讨
骨 骼肌 纤维 类型 与运 动 训 练
李 洲 鹏 ① 赵 曼 曼② 马 威 ⑦
( 西 安 财 经 学 院 行知 学 院 ① ②西安体育学院 )
摘 要 通过查阅 了有关肌纤维类型研 究的文献 资料 ,本文对肌 纤维类型 的研 究现状作 了较全 面的阐述 ,并且探讨 了肌纤 维类型
一
南 红 种 技 2 1年第 期 01 8
科 学 管 理
体 育 管 理体 制 改 革 新理 念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包 容 性 增 长 理 念
陈 航
( 阳师 范学 院体 育 系 ) 衡
摘 要 从服 务型体 育行政管理部 门角度来分析 包容性增长的 实现问题 , 出了构建服务型体育行政管理 ,实现 包容性 增长的若 提 干意见与建议 。以期推 动我国体 育事业 又好又快的发展
研究的一些新动向.以期 为运动训练提供 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运 动训练 骨骼肌纤维 快肌( 慢肌( F s
人体各种运动 。都是通过骨骼肌的收缩来完成的 ,而骨骼肌 的收 缩能力与肌纤维类型有密切关系。近年来 。国内外的科研 工作 者对运 动 员的肌纤维类型及系列问题的研究十分活跃 .取得了较 大进 展。其 研究成果也逐步在运动实践 中运用 ,对改进运动i练方法,提 高运动 I I I
关键 词 包容性增 长 体育管理 体制 改革
长期 以来 , 体育 行政部门作为国家管理体育 事业的唯 一主体控制 着体育领域 的全 部资源 , 掌握着资源配置权 力。我 国体育行政部 门 并 把 大部 分人力 、 力 、财力投 入到竞技体 育领域 ,推动 了我 国竞技体 物 育 的高速 增长 。然而 ,举国体 制带来举世瞩 目的成就的同时 , 为我 也 国埋下 了许多隐患 : 动员退役安置问题 、大众体 育与竞技体育发展 运 不平衡 等。包 容性增 长理 念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 模式 应用而生 , 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