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共28页文档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_概述及解释说明
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与运动的关系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骨骼肌是人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具有重要的运动功能。
骨骼肌由许多细长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称为纤维。
根据其收缩速度、力量产生和代谢特征的不同,骨骼肌纤维可分为快速肌纤维、慢速肌纤维和中速肌纤维三种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纤维在形态、生理和代谢特征上存在着显著差异。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对骨骼肌纤维进行分类,并详细描述各类纤维的形态特征;接着探讨不同类型纤维的生理特征,包括肌收缩机制、力量产生能力以及柔韧性等方面;随后介绍不同类型纤维的代谢特征,如线粒体密度、能量消耗、糖原储备等;最后讨论骨骼肌纤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包括运动类型对纤维比例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训练对纤维类型转变和适应性的影响。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生理、代谢特征以及其与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概述,并探讨骨骼肌纤维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了解这些特征和关联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肌肉系统的功能和运动能力,为运动训练、康复治疗和运动表现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指导。
2. 骨骼肌纤维的分类2.1 快速肌纤维快速肌纤维是一种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主要用于快速而强大的运动。
这类肌纤维具有较高的收缩速度和力量产生能力。
它们能够迅速地收缩和放松,以适应需要快速反应的活动,例如爆发力训练、瞬间加速或迅速改变方向等。
快速肌纤维还分为两个亚型:ⅡA型和ⅡB型。
ⅡA型快速肌纤维具有较高的氧化磷酸化能力和耐力表现,使其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较高的功率输出能力。
而ⅡB型快速肌纤维则更多地依赖无氧代谢方式,并且疲劳性更强,因此其表现为爆发力较强但耐力较差。
2.2 慢速肌纤维慢速肌纤维是另一种类型的骨骼肌纤维,也被称为Ⅰ型纤维或氧化性纤维。
这类肌纤维具有较慢的收缩速度,但却能够提供持久且稳定的力量输出。
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 直径 肌浆网 毛细血管网 线粒体 运动神经元 大 发达 不丰富 少 慢肌纤维 小 不发达 丰富 多
神经纤维粗、 神经纤维细、 神经纤维粗、传 神经纤维细、传 导速度慢 导速度快
运动单位募集
概念: 概念:指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 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特点: 特点: 纤维首先被募集。 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募集 ①低强度运动:慢肌纤维首先被募集。 运动强度增加:快肌纤维逐渐 纤维逐渐被 ②运动强度增加:快肌纤维逐渐被动员参与 收缩。 收缩。 强度运动:快肌纤维被募集的程度明显 ③高强度运动:快肌纤维被募集的程度明显 高于慢肌纤维。 慢肌纤维 高于慢肌纤维。
二、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2.运动训练对骨骼肌纤维的影响 . ①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②训练对肌纤维面积和肌纤维数量的影响 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③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肌纤维的代谢特征 肌纤维的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 有氧能力 无氧能力 低 高 慢肌纤维 高 低
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肌纤维的生理特征
训练对肌纤维类型转变的影响
①自然选择论:运动员某种类型肌纤 自然选择论: 维占优势的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遗传)。 (遗传)。 ②训练适应论:专项训练可导致运动 训练适应论:专项训练可导致运动 员肌纤维类型发生适应性改变。 员肌纤维类型发生适应性改变。快、 纤维。 慢肌纤维转变的中介是快 纤维 慢肌纤维转变的中介是快C纤维。
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一、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功能特征
1.肌纤维类型:快肌、慢肌 .肌纤维类型:快肌、 2.特征:①形态特征 .特征: ②生理特征 ③代谢特征 ④运动单位募集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
递增性体育锻炼过程中,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大量 动用无氧代谢供能的转折点,这一转的点相当于一 般人心率在140-150次/分时的运动强度。也就是说, 体育锻炼时心率在140/分以下,主要是发展有氧耐 力,心率150次/分以上,就主要是发展机体的无氧 耐力。因此,不管彩用何种体育锻炼方式,只要是 以发展有氧耐力为主要目的的练习,心率最好不要 超过150次/分。
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中跑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的分布接近相等,运动员的肌纤维构成并不是决定运动成绩的唯一因
素。 激方法发展肌肉力量时,最好与动力性练习方法结合使用。
(2)提高速度和速度耐力的方法
1. 反应速度的练习。主要是抽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和对刺激信号 快速作出反应的能力。
2. 动作速度的练习。 对体育锻炼者来说,动作速度多表现在一些成套
( 3 ) 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划船 运动员臂 部慢肌比例高达 74.5% ,而腿部只有 57.5% 。
由此引出的训练以及提高
2.静力性力量练习 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而是维持某一特定位置的肌肉力量练习。 但却是很重要的一环。 3.常用的有氧耐力练习方法。
(1)提高肌肉力量的方法 肌肉组织壮大的原因与肌纤维增粗、肌原纤维增多,即肥大和肌纤维数量增加,即增生两方面因素有关。
( 3 ) 提高速度耐力的方法
1.最大摄氧量及其体育锻炼。最大摄氧量是指
身体发挥最大功能水平,每分钟摄入并供组织细胞 消耗的氧气量,最大摄氧量是有氧代谢能力的基础, 一般人的最大摄氧量为2-3升/分,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人可达4-5升/分,在进行有氧耐力练习时,可 以最大摄氧量作为参考指标确定运动强度。
运动训练与肌纤维类型的关系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课件
03 训练方法对肌纤维类型的 影响
有氧训练对慢肌纤维的影响
慢肌纤维是耐力型肌纤维,主要 负责长时间的持续运动,如长跑、
自行车等。
有氧训练可以提高慢肌纤维的氧 化能力,增强肌肉耐力,提高运
速度力量运动
关系
中速肌纤维在速度力量运动中发挥着 重要作用,因为它们能够提供快速的 爆发力和力量,同时还能保持一定的 耐力。
速度力量运动是指需要快速爆发力和 力量的运动,如举重、投掷等。
快肌纤维与爆发力运动
快肌纤维
快肌纤维是一种肌肉纤维类型, 具有较快的收缩速度和较低的耐
力。
爆发力运动
爆发力运动是指需要快速爆发力 和高力量的运动,如短跑、跳跃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营养补充
蛋白质补充
根据肌纤维类型的特点, 选择适合的蛋白质来源和 补充方式,以满足肌肉生 长和修复的需要。
碳水化合物补充
针对不同类型的肌纤维, 合理安排碳水化合物的摄 入量,为运动提供能量并 促进肌肉恢复。
脂肪补充
根据肌纤维类型和运动需 求,适量补充脂肪,以满 足运动员在长时间高强度 运动中的能量需求。
慢肌纤维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 氧化酶,能够有效地利用氧气 进行有氧代谢,产生能量。
中速肌纤维
中速肌纤维也称为ⅡA型或白肌纤维,介于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之间,具有中等速度 的收缩能力。
中速肌纤维既具备慢肌纤维的有氧代谢能力,又具备快肌纤维的快速收缩能力,通 常在中等强度的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速肌纤维含有较少的线粒体和氧化酶,但含有较多的糖原和酵解酶,能够进行快 速的无氧代谢。
慢肌纤维是一种肌肉纤维类型, 具有较慢的收缩速度和较高的耐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血液的组成(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40%~50%。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40%~50%,女子约为37%~48%四、血液的机能(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二)运输机能1、运输气体;2、运输营养;3、运输代谢产物;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疫→化学防御;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心脏泵功能的评定(一)心输出量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
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1、影响搏出量(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运动的动力来源-骨骼肌(1):骨骼肌纤维
运动的动力来源-骨骼肌(1):骨骼肌纤维全身的肌肉组织主要有3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其中骨骼肌属于随意肌,受意识控制(躯体运动神经支配)而完成收缩和舒张,协调而高效地完成人体运动功能(包括维持姿势和协同动作)。
骨骼肌的主要结构包括肌腹和肌腱2部分。
其中肌腹的外面覆有肌外膜;肌腹由若干肌束组成,每个肌束外覆肌束膜;而肌束(大块肌肉的肌束可能是多级的)则是由大量肌纤维组成,每个肌纤维外覆肌内膜。
肌纤维结构是平行排列的,也就是说,较小的结构单位并列形成较大的结构单位,而后者又进一步并列排放,形成更大的结构。
这些“膜”结构均由结缔组织构成,由外向内渗透包绕每个肌纤维,血液循环(毛细血管)也随之渗透包绕每个肌纤维,为肌纤维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同时也把肌纤维进行了规律的区域分隔,起到降低肌纤维间摩擦力,限制炎症扩散等诸多方面的作用。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骨骼肌细胞的结构如下图。
骨骼肌细胞呈现平行排列的圆柱体,长条状,因此又称为肌纤维。
骨骼肌细胞表面可见与其纵轴垂直的横纹,因此,骨骼肌又称为横纹肌。
横纹主要是因为骨骼肌细胞内,肌原纤维上的粗、细肌丝规律排布而形成(详见下节)。
平行排列,且无分支的圆柱状结构,最大程度保证了其内部规律排布的肌原纤维收缩的一致性,便于协同收缩,并通过肌腱传递给其所连结的骨。
骨骼肌细胞含有多个细胞核,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一般观点认为其原因主要是,骨骼肌细胞是由若干的骨骼肌细胞融合(融合后细胞核未合并)而形成。
这最大程度减少了骨骼肌细胞和细胞之间的连结结构(如心肌细胞间的连结结构-闰盘),便于骨骼肌细胞内粗、细肌丝间的相对滑动,产生收缩,是运动适应的关键。
另外,骨骼肌细胞的细胞核呈现扁平状,且其主要位于细胞膜下方,即细胞的边缘位置,这些结构特点减少了细胞内粗、细肌丝相对滑动,保障了骨骼肌收缩的高效性。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训练
(O5、 o a (95的研究也表 明骨骼肌具有很 大可塑性 , 行长 18) H w l 18) d 进 时 问低强度的耐 力i练 ,可使F 转 化为S ;而进 行速度 力量等大强 l I l T T
度 练 ,可使s 转化 为F 。特 别是D佩特 在第一 届世界体育科 学大 T r . 会(99论文报告 中明确指出肌肉处在动态变化 中,为了适 应机能需 18) 要和激素信号或神经肌肉活动的改变 ,具有可逆性改变其肌纤维组成 训练水平和进行科学选材都具有重要 意义 。 的能力 。并且指出肌肉核糖核酸和蛋白质水平的研究表明长期刺激肌 1 肌纤维 类型的 妇分 、形态、机能、代谢特征及分布特点 J 肉而 引起的肌 肉特性改变 ,是由于基因在复制和翻译 中改变了导致基 早在17年L r z i 63 oa i就发现动物骨骼肌纤维有 红、白两种颜 色 , nn 因表现型变化而 引起的。不论运动堋练 能否改变肌纤维类型 ,但运动 且运 动能 力随颜色 的差异而 不同 。17年 Rni [出将骨骼 肌划 分 83 av E e ̄ I l 练能使肌纤维形态和代谢特征发生较大的变化是毋庸置疑 的。 为红肌和 白肌两种类型 。又有人根据收缩机能将肌纤维分为慢 肌和快 ( ) 纤维 中有关酶活性 的改变。研究表明 ,肌纤维 的百分组 2 肌 肌 。Bok和G t 出肌球 蛋白酶组化分类法 ,根据肌球 蛋白A P r s u ̄ o h T 酶 成具有明显的遗传特征 ,但肌纤维中酶的活性 与遗传无关 ,主要取决 对酸碱稳定性的不同,分别将肌纤维分为 B、C、Op或 I、I 、 t f . I a 于后天 i练 。C sl 96 I l l ot( 7) i1  ̄究了不同项 目的赛跑运 动员和无 陈 者腿 I 三种类型。Pt;据纤维收缩速度和代谢特征的不同,将其分为 肌 中琥珀 酸脱 氢酶 (D ) 乳 酸脱 氢酶(D ) I b e r ̄ eH SH、 L H 及磷酸化 酶(H S ) P O P的 慢 收缩氧化型 、快收缩氧化酵解型和快收缩酵解型 ,这与上述分型基 活性 ,发现长跑运动员的肌肉 中,与氧化供能有密切关 系的S H D 活性 本对应 。这几种酶组 化分类法( 别是Bok法) 特 ros 是当前较为公认 的。 较 高 ,而 与糖酵解及 磷酸化 供能有关 的L H H S J活性较 低 。 D 及P O P ̄ 0 目前 , 发现的纤维类型越来越多。 短跑 运动 员则相反 ,L H P O P D 和 H S活性 较高 ,S H 性较低 。而 中 D活 不同的肌纤维其形态学特征也不同 。快肌纤维的直径较慢 肌纤维 跑运动 员居短 、长跑运动员之 间。 大 , 有较 多的收缩蛋 白。快肌纤维的肌浆网也较慢肌纤维的发达。 含 ( ) 纤维 选择性肥 大。萨尔庭 ( ai) 现耐力训练可使慢 3 肌 Sln 发 t 慢肌纤维周 围的毛细血管网较快肌纤维丰富 ,并 且慢肌纤维含有较多 肌纤维选择性 8大 ,速度 、爆发力的 I 巴 I 练可使 快朋 择性肥 大。考斯 选 的肌 红蛋白 ,因而导致慢肌纤维通常呈红色 。与快肌纤维相比 ,慢肌 特 尔 ( ot ) C sl 发现长跑运动员慢肌纤维 的相对 面积(Tr % 比快肌 i Saa ) e 纤维含有较多的线粒体,而且线粒体的体积较大 在神经支配 E 慢肌 纤维 的相对面积 大2 %。肌纤维之所 以出现选择性肥大 ,与 练 中肌 2 I I 纤维 由较小 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运动神经纤维较细 ,传导速度较慢 ; 纤 维的优先 动员有关 。在进 行强度较低 或耐 力性活 动时 ,优 先使用 而快肌纤维 由较大的运动神经元支配 。神经纤维较粗 ,其传导速度较 S T;而在进行 大强度或速度性运 动时 ,则优 先使用F 。这 一点在运 r 快。 动训练实践具 有非常重要 的指导意义 。当训练 目的是为 了增强F 的 r 人体骨骼肌均 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组成 。研究资料表 明 ,无 运 动能 力时 ,训练安排上 必须以 大强度练习为 主 ;反之 ,发 展s 谁 训练的成年 男、女骨骼肌 中慢肌 纤维平均 约 占4—8 4 5%,而在快肌纤 力时则以强度低、时间长的练习内容为主。所以,当我们进行速度力 维 巾 .Ⅱa 纤维 占绝 大多数 ,其次是 Ⅱ 纤维 , Ⅱ 纤维较少见 。 型肌 b c 量训练时 ,一定要求运动员在尽可能短的时 间内完成练 习内容 ,而绝 但 即使就 同一块骨骼肌 ,个体之间差异也是很大的 ,男性更明显。在 不能打 “ 疲劳战” ,进行磨时间。 功能方面 ,以维持身体姿势为主的骨骼肌中 , 肌纤维所占百 分比较 慢 3 结 语 高,以动力性工作为主的骨骼肌中 ,慢肌纤维所 占百分比较低 ; 在性 别方面 ,研究表明女性慢肌纤维比男性多。也有人通过 对双生 子股外 研究认为 ,骨骼肌是一种动态的多样化 的组织 ,肌纤维类型和肌 侧肌 的研究 ,认为女性慢肌纤维比男性低 ;从骨骼肌代谢特 征来看 , 纤维蛋 白同功型的多种多样 ,可适应于不同的功能要求 。随 着研 究在 男性肌 肉中快肌纤维代谢 占优势 ; 年龄方面 ,一般认为青少年时期 多学科交叉方法的应用方面 日益深入地开展 , 在 在肌纤维类型 的测定方 肌纤维 类型的百分组成无太 大差异。2-9 02 岁后 , 肌纤维百 分比增 面 ,趋向于 简便 、迅速 、无损伤 ;对于运 动员肌纤 维类型 比例与 氧 慢 加 , 肌纤维 百分 比下 降 。而且 快肌纤维 面积也 随年龄 的增 长而 减 阈 、 快 无氧阚的关系和多项运动能力指标关系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并进 小 ,而慢肌纤维面积基本保持不变 ;在遗传方面 ,骨骼肌 纤维 的百分 . 步为运动训练和运动员选材提供理论基础 。但对于肌纤维 类型 的形 组成配布很大原因是由先天遗 传决定 的。 成 ,其转变的分子机制等问题尚有待于后继 的研究 。总之 ,骨骼肌纤 维类型研究虽然是—个老课题 ,但仍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随着方法 学 2 运动训 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上的突破 ,其研究前景依 然广阔 () 1 肌纤 维类型的转变 。关 于运动训练能 否导骂J纤维类型转 [ 讥 变 目前还有争 沧。一种观点认为 ,每个人生来肌纤维类型的分布比例 参考文献 就已经确定 ,而且这种比例是不能通过训练和其他方法得到改变。 【 邓树勋.洪泰田,曹志发 。等. 1 】 运动生理学【 . M】 北京: 人民体育 出版 T osnsn17) 名男子进行短跑训练 ,并在训练前后进行专门 社 .19 :8 5 hras (95 t o 对4 9 85 - 9 测试。表明肌纤维中 有显著变化,但是F % T 无显著变 r 与S % 【 2 1邓树勋,陈佩杰,乔德才. 运动生理学导论【 . M】 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0 73 1 3 2 化。同样 ,Skn17) 名成年男子进行了5 月的长跑 练 ,测试 出 版 社 .2 0 :0 - 1 ai( 3对6 9 个 I l 【 3 】王瑞元. 运动生理学【 l 京: M】 b 人民体育出版社.20 :3 4 | 024- 9 结 果显 示 ,S % 分 比无显 著变 化 。而 最有 力的 实验 证据 是 K m T 百 oi f 4 '王淑玲. 乳酸性和呼吸性方法所确定的有氧 闻和无氧阈与肌 纤维类 (97 17)  ̄究了3对双胞胎的骨骼肌 ,发现股外肌中S %遗传度高达 l T 1 山西体 育科研 。 ̄9 0 :2— 0 9o ) 6 3 9 . 这些实验似乎证实了人类骨骼肌纤维的百分组成是由遗传决 型的 关 系Ⅱ. 6% 5 【 5 】张钧 . 肉的动 态 变化I. 肌 J 国外体 育科研 .19 (】 1 2 】 9 1 :2 — 3 4 定的 。另一 种观点 则认为 ,运 动员长 时问系统 地从事某 一项运 动堋 【 6 】沈德 功 . 体肌 纤维 类型 与运动 Ⅱ. 古体 育科技 。19() — 人 】 内蒙 9 51:1 7 练, 可使肌 内结构和技能产生适应性变化 , 通过训练可导致运动员肌 f 7 】沈散荚,江秀云. 我国短跑运动员肌纤维类型与10 0 米成绩预测模 纤维组成发生适应性改变 。Jnsn17) 究发现 , 纤维类型可以 型探 讨U- 指 南 ,19 【 :6 9 as ( 8 o 9 研 肌 】田径 9 43 - ) 随专 门训 练而 转化 , Ⅱc 维是 这种 转化 的过 渡性 纤维 。S oen 纤 i na m 【】牛威 . 肌 浆球 蛋 白重链 的单 克隆 抗体 鉴 别肌 纤维 类 ( 页 ) 8 用抗 转7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组织学
骨骼肌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人类骨骼肌由不同类型的肌纤维混合而成,通常根据肌纤维的收缩速度可将其分为慢肌纤维和快肌纤维两类,人体骨骼肌纤维分为Ⅰ和Ⅱ两个类型,Ⅱ型中又分为三个亚型。
即Ⅰ型为慢缩红肌,Ⅱ型为快缩肌,Ⅱa型为快缩红肌,Ⅱb型为快缩白肌,Ⅱc型为一种未分化的较原始的肌纤维。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各类骨骼肌形态特征: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少,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膜的接触面积大,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线粒体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小,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小。
2)代谢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谢能力较高。
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肌糖原含量较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
表现为线粒体数量多,体积大,氧化酶活性较高,甘油三酯含量高。
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
3)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速度快,收缩时产生的张力大,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
• (一 ) 骨骼肌纤维 类型的分类 • (二)骨骼肌纤维类 型的形态、机能特点 和运动特征
一、骨骼肌纤维类型的分类
• • • • • • • • • • 1、根据色泽和机能划分:红肌又称慢肌;白肌又称快肌 2、根据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划分 根据肌纤维ATP酶染色方法,可将肌纤维分为Ⅰ型和Ⅱ型。 Ⅰ型肌相当于慢肌,Ⅱ型肌相当于快肌。 Ⅱ型又进一步分为Ⅱa、Ⅱb、Ⅱc三种亚型。 3、根据代谢特征划分 慢氧化型(SO)、快氧化型(FOG)、快酵解型(FT)。 4、根据基因蛋白划分 根据肌肉收缩蛋白中肌球蛋白重链(MHC)的基因表达, 可将肌纤维的MHC分为Ⅰa、Ⅰc、Ⅱa、Ⅱac、Ⅱc、Ⅱab 和Ⅱb 7种类型。
骨骼肌肌纤维的结构
三种类型的肌肉结构模式图
排球运动简介
2001年04月05日 10:55
பைடு நூலகம்
排球运动是用双手做发球、垫球、传球、扣球和拦网等动作来组织进攻和防守的球类运动项目之一。排球英文“volleyball”的原义是击空中 球或“空中飞球”。排球分为室 内排球和沙滩排球两种。 排球运动于19世纪末始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奥克市基督教男子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认为当时流行的篮球运动过 于激烈,于是创造了一种比较温和 的、老少皆宜的室内游戏。1896年,美国普林菲尔德市立学校的艾特哈尔斯戴特博士把摩根游戏起名为“volleyball”,并沿用至今。 1896年在斯普林费尔德体育专科学 校举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排球比赛。1897年,摩根制订了排球比赛规则,它有力地推动了排球运动的发展。排球运动约在1900年传到印 度,1905年传入中国,1906 年一名美国军官约克把排球带到了古巴,1908年传到日本,1910年传入菲律宾。亚洲最早的排球比赛是在1913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 的。1947年,排球运动 世界性组织——国际排球联合会成立。1964年排球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1912年排球场的规格发生改变,改为35英尺宽,60英尺长。排球的尺寸和重量统一:周长26英寸,重量在7盎司至9盎司之间。另外还 有两项重要的改革:球员的 人数被确定为每队6人,发球轮转制同时开始实行。 6 1994年9月国际排联对排球规则进行修改。新规则规定运动员可以在底线后任何位置发球;防守队员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来球都不算 犯规;取消接发球持球的规定等。 1998年,国际排联决定增设自由人的位置,并改用蓝、黄、白三色排球进行比赛。 排球比赛场地长18米、宽9米,由一条中线分为两个均等的场区。中线架有一定高度的球网。比赛双方站在两边,每队上场队员6人, 分前后排站立。在发球队员击球时, 双方队员(发球队员除外)必须在本场区内站成两排,前排三名队员的位置为4号位(左边)、3号位(中间)和2号位(右边);后排 队三名队员位置必须比其相应的前排队员 离网更远,其位置为5号位(左边)、6号位(中间)和1号位(右边)。排球的阵容配备的组织形式一般有“四二”配备、“五一”配 备和“三三”配备三种。 排球比赛采取5局3胜制,在每局中一个队赢得15分并至少领先对方2个球时,该队胜1局;如有第5局的比赛,则两队每次胜1球均可直 接得分。队员根据规则规定将球 击过球网,使球落在对方场区内的地面上或使对方犯规从而得分。发球方胜1球时方可得分。如果发球方犯规、失误或接发球方胜1球 则双方交换发球权。比赛中队员按顺时针方 向轮转位置,在后排1号位的队员负责发球。 沙滩排球在本世纪20年代初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莫尼卡海滩兴起。在1930年,圣莫尼卡举行了第一场双人配合的沙滩排球赛,这种阵形 成为现在最普及的打法。1996 年沙滩排球首次成为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骨骼肌分类
骨骼肌分类骨骼肌是人体内最常见的肌肉类型,它们负责人体的运动和姿势维持。
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骨骼肌可以分为四种主要类型:缓慢肌纤维、快速肌纤维、心肌纤维和多重肌纤维。
缓慢肌纤维是一种主要用于长时间持续运动的肌肉类型。
它们富含线粒体,这是细胞内的能量生产中心,能够提供持久的能量供给。
缓慢肌纤维的收缩速度比较慢,但它们具有较高的耐力,能够持续工作较长时间。
这种肌肉主要用于长跑、骑车和其他需要持续运动的活动。
与之相反,快速肌纤维是一种能够迅速产生力量的肌肉类型。
它们收缩速度快,但耐力较低。
快速肌纤维主要用于短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如举重、冲刺和跳跃。
这种肌肉类型能够迅速产生大量的力量,但疲劳较快。
心肌纤维是一种特殊的肌肉类型,仅存在于心脏中。
与其他肌肉不同,心肌纤维是自主收缩的,这意味着它们不受意识控制。
心肌纤维的收缩推动了心脏的跳动,使血液得以循环。
这种肌肉类型的疲劳会导致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多重肌纤维是一种结合了缓慢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特点的肌肉类型。
它们同时拥有较高的耐力和较高的力量输出能力。
多重肌纤维可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根据不同的训练方式和运动方式来改变其比例。
这种肌肉类型在运动员和健身爱好者中较为常见。
总结一下,骨骼肌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缓慢肌纤维、快速肌纤维、心肌纤维和多重肌纤维四种类型。
缓慢肌纤维适合长时间持续运动,快速肌纤维适合短时间高强度运动,心肌纤维只存在于心脏中,而多重肌纤维则结合了缓慢肌纤维和快速肌纤维的特点。
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骨骼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和健康的重要性。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共26张PPT)
肌纤维的百分比分布范围很大:慢肌纤维百分比最低的 为24%,最高的为74.2%
具有项目特点:
时间短、强度大项目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从事耐力项 目运动员和一般人高;
耐力项目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高于非耐力项目运动员 和一般人;
在运动中不同类型的肌纤维参与工作的程度依运动强度而 定。
高耐克等人让受试者以2/3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发现慢 肌纤维中的糖原首先被消耗,继而转向快肌纤维。甚至当 慢肌纤维中的糖原完全空竭时,快肌纤维中还有糖原剩余。 而以150%最大摄氧量强度运动时,快肌纤维中的糖原首 先被消耗。这说明:在以较低的强度运动时,慢肌纤维首 先被动员;而在运动强度较大时,快肌纤维首先被动员。
在运动训练时,采用不同强度的练习可以发展不同类型的肌纤维。为 了增强快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必须包括大强度的练习;如果 要提高慢肌纤维的代谢能力,训练计划就要由低强度、持续时间较长 的练习组成。
第二节 骨骼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一般人的肌纤维组成
研究方法:常常用针刺活检取样法、开放性活检取样法或尸 检法来获得身体中骨骼肌肌纤维组成的数据。
三、不同类型骨骼肌纤维的形态、代谢和生理特征 (一)不同肌纤维的形态特征
形态学特征
在一肌肉中的位置 肌纤维的直径 肌纤维数量 肌浆网(内质网) 突触小泡 α-运动神经元 神经肌肉接点 终板面积 肌节Z线宽度(埃) 毛细血管网 血液供应 神经支配
Ⅰ型(慢肌)
深部 细 少 不发达 少 小 无皱 小 800-1000 较丰富 多 少
耐力训练能使肌纤维中的线粒体数目和体 积增大,有氧代谢酶(琥珀)活性增加, 有氧代谢能力提高。耐力训练也使慢肌 纤维中该酶的活性增加。即快、慢肌纤 维均有提高氧化潜力的适应性。通过训 练可获得高的氧化能力。